甘泉村位于白头镇南部处成温邛高速公路沿线。2010年,全村幅员面积2.3平方公里,村民小组17个,总农户858户,总人口2885人,其中劳动力1575人。其中:耕地面积2790亩、园地面积56亩、林地面积24亩,耕地中基本农田面积为2771亩。
自然资源
甘泉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9℃,年降雨量为1100毫米。属平坝地区,地势平坦,土壤为紫色水稻冲积土,土壤质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适宜种植水稻、小麦、油菜、蔬菜等多种农作物、花卉苗木。
基础设施
菜花河自北向南穿越甘泉村,全村拥有灌溉斗渠2条、长1500米,农渠10条、长3000米,机井13口。拥军路,绕营路贯穿全村,村内主要机耕道路实现水泥路面硬化。
种养产业
1、农产品生产。2010年,全村农作物播种面积为2789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2789亩、小麦播种面积1250亩,油菜播种面积1494亩、蔬菜播种面积45亩;粮食总量为14610吨,其中:水稻总产量为11556吨、小麦总产量为3125吨、油菜总产量224吨、蔬菜总产量为15吨;年末存栏生猪8500头,全年出栏生猪3万余头;年末存栏小家禽5万余只。
2、设施农业发展。2010年,全村土地流转规模经营面积达500余亩,其中水稻制种面积300余亩,花卉、苗圃面积200余亩。
农业产业化
1、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崇州市天鹰种植业合作社拥有合作社成员50余人,流转土地1000余亩。
2、农产品加工业发展。2010年全村有酒类生产企业3家,转厂2家,大型玻璃制品企业1个,从业人员达500人,从业人员年人均纯收入达1.2万元以上。
农民集中居住
2010年全村有自然村落17个,农民大都数为传统林盘居住,无农民集中居住区。
农民人均收入
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900元,比2009年增长8%。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10184112 | 611230 | 028 | 查看 甘泉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天竺社区 |
天竺社区由一个居民小组,八个村民小组组成,户籍人口1765人、786户,常住人口827人,总人口2592人。社区在2013年人均收入为10000元。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三洞村 |
三洞村位于白头镇西北部,距崇州市城区8公里,成温邛高速公路以北,与王场镇交界。幅员面积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52亩;有19个村民小组,13个党小组,党员85人。农户702户,人口2429人。2014年,全村人均收入9800元。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高笕村 |
(一)村域位置及人口 高笕村位于白头镇以北,距崇州市城区5公里,成温邛高速公路以北,以桤木河为界与济协、道明毗邻。幅员面积3.7平方公里,下辖23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4160亩,总户数890户,总人口3114人,党员人数94人,五保户6户,低保户30户,贫困户115户,特困户3户,留守儿童4人,残疾人62人。 (二)社会经济状况和自然资源 全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等,以土地股份合作社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1+4”现代农业,现已组建龙翔土地股份合作社,下辖4个经营小组,入社面积1300余亩。人均纯收入5700元。 (三)村域基础设施及社会服务设施 全村现有村组水泥道路约3000米,沙石路面道路约2000米,规划建设道路约150000米。 全村农户目前以电、煤和沼气为主要燃料。 全村现有农技站2个、垃圾收集房26个、医疗点3个。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和乐村 |
和乐村地处白头镇北部,全村幅员面积2.5平方公里,党小组长9个,党员64个,村民小组14个。总农户656户,总人口1986人,其中劳动力1236人,全村农用地2527.10亩。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甘泉村 |
甘泉村位于白头镇南部处成温邛高速公路沿线。2010年,全村幅员面积2.3平方公里,村民小组17个,总农户858户,总人口2885人,其中劳动力1575人。其中:耕地面积2790亩、园地面积56亩、林地面积24亩,耕地中基本农田面积为2771亩。 自然资源 甘泉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9℃,年降雨量为1100毫米。属平坝地区,地势平坦,土壤为紫色水稻冲积土,土壤质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适宜种植水稻、小麦、油菜、蔬菜等多种农作物、花卉苗木。 基础设施 菜花河自北向南穿越甘泉村,全村拥有灌溉斗渠2条、长1500米,农渠10条、长3000米,机井13口。拥军路,绕营路贯穿全村,村内主要机耕道路实现水泥路面硬化。 种养产业 1、农产品生产。2010年,全村农作物播种面积为2789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2789亩、小麦播种面积1250亩,油菜播种面积1494亩、蔬菜播种面积45亩;粮食总量为14610吨,其中:水稻总产量为11556吨、小麦总产量为3125吨、油菜总产量224吨、蔬菜总产量为15吨;年末存栏生猪8500头,全年出栏生猪3万余头;年末存栏小家禽5万余只。 2、设施农业发展。2010年,全村土地流转规模经营面积达500余亩,其中水稻制种面积300余亩,花卉、苗圃面积200余亩。 农业产业化 1、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崇州市天鹰种植业合作社拥有合作社成员50余人,流转土地1000余亩。 2、农产品加工业发展。2010年全村有酒类生产企业3家,转厂2家,大型玻璃制品企业1个,从业人员达500人,从业人员年人均纯收入达1.2万元以上。 农民集中居住 2010年全村有自然村落17个,农民大都数为传统林盘居住,无农民集中居住区。 农民人均收入 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900元,比2009年增长8%。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五星村 |
五星位于白头镇南面,东、西方向分别与崇州市崇阳镇、隆兴镇、西方与该镇甘泉村接壤,北面紧临成温邛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幅员面积4950亩,人口3066人,劳动力1534人,农户873户,耕地2574亩,下辖26个村民小组。现在的五星村由安定村和五星村2005年合并,形成现在五星村。 五星村属亚热带,常年气候温和,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年平均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在16摄氏度左右,霜期较短,雨量充沛,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土壤以再积黄泥土为主;朴实的田园风光,适宜的居住环境。 五星村属典型纯农业村,农业生产以水稻、小麦、油菜籽等为主,养殖业方面,以养猪、鸭、鸡为主,兼养鹅、牛、羊、兔等。 崇州五星村是把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充分保留村庄风貌的自然之美,建设成的扶贫开发精品村。 信息来源:壶天镇人民政府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