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村位于崇州市王场镇北面,西与大邑青霞镇、北与王场镇板槽村接壤,离崇州15公里,距离王场镇4公里,莲花村幅员面积3平方公里,耕地2068亩,其中水田650亩,旱地1418亩。全村建设用地450亩,其中莲花村7组共有42户,人口127人,耕地面积350亩,水田面积90亩,建设用地60亩。境内以浅丘为主,属浅丘地貌。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68人,总户数338户。全村党员48名,设党支部一个。
莲花村村内海拔500——700米,区域内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60%以上,绿化率90%以上。区域内有名胜古迹,全村主要产业是花卉苗木和农家乐,现有花卉苗木基地900余亩,农家乐3家,花卉苗木主要品种有巨桉、桂花等。
莲花村交通便利,重庆路贯穿境内,气候宜人,环境基础具备,极易适合投资、开发、宜居等,村各项事业一派兴荣,2014年全村人均收入8500元。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10184111 | 611230 | 028 | 查看 莲花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中心社区 |
(一)地理位置。出成都西门,沿成温邛高速路前行40公里,下白头高速出口,沿“中国最美乡村公路——重庆路”行车5公里,即到依山傍水,环境优美的中心社区。中心社区为原东关乡政府所在地,东距崇州市区10公里,西距大邑县城3公里,重庆路与川西旅游环线穿境而过。 (二)自然资源条件。中心社区属山丘平坝兼有,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有耕地面积2206亩,林地700亩。龙皇堰、楼坊沟、三合堰、落窝堰、渔洞滩为主要农业灌溉水源,。 (三)行政设置。中心社区幅员面积2.5平方公里,共辖12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小组。辖区农业人口2256人,劳动力1265人(2011年3月统计数),其中非农业人口198人,党员人数60人。 (四)基础设施建设。王东路、重庆路,川西旅游环线成中心主要交通干线,全社区实现组组通水泥路,村道硬化里程13公里,已基本形成完善的道路网络, (五)产业状况。中心社区经济主要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有优质粮油、黄金梨、蔬菜、花卉苗木等经济作物;工业基础较为薄弱,主要以生产建材产品(页岩砖生产、石材)和传统酿酒加工业为主。 (六)公共服务配套状况。农村客运班车每日十数趟往返于崇州城区,有直达成都的客运班车。程控电话组组通,无线通信网络覆盖全镇。区域内建有容纳400学生就读标准小学校一所、金融机构和医院各一所、邮政网点一个。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五福社区 |
五福社区位于王场镇人民政府集镇周边,是商贸、经济、文化、卫生中心。社区民居委员会办公地点距镇人民政府0.8KM,辖区内有15个居民小组,其中14个涉农小组,1个居民小组,总户数1185户,总人口3580人。社区党支部共有党员96名,其中60岁以上42人,60岁以下39人,30岁以下15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党员10人,高中、中专学历24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24人。确权农业人口为2775人,确权面积1929.33亩,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户数为873户;涉农总户数为918户,有295人失地农转非参保。60周岁以上老年人数为658人,其中男292人,女366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为258人,有证残疾人数为68人,五保人员12人,集中供养8人,散居4人(分布在3组1人,9组1人,10组1人,13组1人),低保户19户25人。其中,城居民2人,未婚女属重度残疾人,农村重度残疾人4人,2男,2女。2男为未婚30岁以下,身患重大疾病3人。民政优抚对象为老复员军人5人,参战5人,带病回乡7人,军残1人。幅员面积2.7KM2,国道318G由东向西穿境而过,(又称成温邛高速)将社区划分为南北两部份。东面因毗邻白头镇三洞村,南面毗邻东风村、清明村、桂花村;西面与大邑县晋原镇镇东村毗邻干溪河相隔;北面与觉皇村毗邻。有四条沟渠由北向南灌溉土地,(中沟、亁泸沟、亁泸二洞、觉皇堰)。社区有集中规划区一处,取名为五福苑小区。国家电网安置点一处,占地96余亩。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菜花村 |
菜花村位于成温邛高速路以北,境内以平坝为主。全村幅员面积约3平方公里。有13个村民小组,537户,总人口1850多人,其中劳动力800多人,残疾人33人,低保户35户56人,党员54人。群众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外出务工和传统种植为主。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大雨村 |
大雨村位于重庆路中段,离成温邛高速公路白头出站口约五公里,距崇州市12公里,距大邑县约10公里,境内以平坝为主,随着重庆路的建成,交通网络越发强大起来。共有村民小组15个,总农户866户,总人口2870余人,全村有面积6000多亩,耕地中基本农田面积为3000多亩,山地面积500余亩。 大雨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9℃,年降雨量为1100毫米。属平坝地区,地势平坦,土壤为紫色水稻冲积土,土壤质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适宜种植水稻、小麦、油菜、蔬菜等多种农作物和水果、花卉苗木。有三合堰、龙皇堰两条干渠纵贯全境。全村拥有灌溉斗渠2条、长1400米,支渠无数条可供全村农田灌溉,村内各组主道实现水泥路面硬化。 放眼望去,在被雨水冲刷干净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远处的一大片油菜花,幸福的吸收着大地给予的礼物——雨水。这边树上有鸟,前边田里有牛,牛的旁边有放牧人,左边土地里有农家小屋,这些景象合起来,仿佛是一幅巨大的农村画卷。 我们生活的乡村里有清清的池塘,有高耸直立的山,有草木茂盛的树林,有勤劳朴实的人。 夏天,到田野里,这到处都是绿荫!乡村里还有平整的稻田,老黄牛在田里干活。这黄牛虽然没有荷兰牧场的黑白花牛漂亮,但是它却很勤劳,和家乡里的人一样。要是你在太阳快落山时,出来散步,一定能看见乡村里的人吃晚饭的情景:有的人坐在院子里的石凳子上吃饭,有的人家将桌椅饭菜摆到自家院子里吃饭,高兴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天边归巢的鸟儿与乡村的人一起汇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美丽的田园风景画......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桂花村 |
桂花村位于崇州市王场镇西面,北与本镇五福社区接壤,东邻清明村,南与燎原乡七洞村、崇德社区毗邻,西与大邑县晋原镇镇东村干溪河畔相邻。距王场镇1.5公里,距崇州市区10公里。境内以种植稻麦、油菜为主,地势多以平坝为主。 人口及资源状况 全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624户,总人口2380人,其中妇女1160人,劳动力1258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1235人,常年外出打工580人。全村低收入家庭260户780人,绝对贫困人口39户115人,残疾人73人,五保户共计15户16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农户共38户75人,老复、带病、伤残等20人。党员72人,党小组10个。 全村幅员面积2.9平方公里,可耕种面积共2316亩,其中水田2281亩,旱地35亩,目前全村已流转土地1266.12亩,种植了葡萄和蔬菜,其余为传统粮油作物种植 社会生产发展状况: 桂花村种植业主要有葡萄种植园、蔬菜种植、传统农业种植;养殖业规模偏小,以养殖猪、鸡鸭为主,年出栏生猪5000头,家禽20000只。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觉皇村 |
觉皇村位于王场镇北部。全村面积3.22平方公里,辖16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3106亩,全村总人口3245人,学龄前儿童1012人,全村九年义务教育率100%,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达100%,劳动力1900余人,低保救助对象71人,五保户14人,残疾人49人。 觉皇村地处川西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潮湿,四季分明,以种养殖业为主,主要作物有水稻、小麦、油菜等。 觉皇村是一个农业大村,主产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及优质蔬菜,兼产金针菇、黑木耳等食用菌,粮油产量名列全市前茅。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200元,已步入小康水平。 全村有主要道路4条,全长约5000米,全部硬化,基本实现组组通水泥路。王东路穿境而过。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板槽村 |
板槽村基本情况: 板槽村位于王场镇北面,东与王场镇莲花村,北与道明镇红旗村,向阳村相邻。西,南与大邑县青霞镇黄泥村,马坎社区。幅员面积2.55平方公里,离大邑县城12KM,崇州市县城17KM,境内以丘陵地为主,平均海拔540m,年平均气温21.4℃,年降雨量987毫米。境内资源较为丰富,全村总面积4560亩,其中:耕地2577亩(水田1080亩,旱地1497亩),林地820亩,经济林92亩,退耕还林地751亩,其它面积:320亩。板槽村产品丰富,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品种有,水稻、玉米;经济作物以油菜为主。养殖以猪、鸡、鸭及小家禽为主。辖区内共设9个村民小组,党支部一个,共381户,总人口:1216人(农业人口1159人),板槽村交通便利,重庆路贯穿境内,极易适合投资、开发等。村各项事业一派兴荣,是宜居养生的天然氧吧。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清明村 |
清明村位于王场镇成温邛高速公路南。东与本镇东风村相连,西与桂花村相连,南与燎原乡接壤,北与本镇五福社区相邻,属王场南大门,幅原面积2.5平方公里,距崇州市12公里,境内以平坝为主。村民小组11个,总农户565户,总人口1827人,其中妇女894人,劳动力933人,低保23户,残疾人口68人,五保户八户。全村有面积亩2015,耕地中基本农田面积为1825亩,水塘面积58亩。 清明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9℃,年降雨量为1100毫米。属平坝地区,地势平坦,土壤为紫色水稻冲积土,土壤质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适宜种植水稻、小麦、油菜、蔬菜等多种农作物和水果、花卉苗木。乾罗二渠纵贯全境。全村拥有灌溉斗渠1条、长2000米、支渠三条,长5800米,农渠24条、长24000米,机井4口。全村顺乾罗二渠水泥路实现与成温邛高速路辅道连接,村内11个小组主道已经实现水泥路面硬化,村委会成立文体活动队。 2011年,全村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825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1800亩、小麦播种面积1200亩,油菜播种面积625亩、蔬菜播种面积20亩;粮食总量为1335吨,其中:水稻总产量为900吨、小麦总产量为300吨、油菜总产量125吨、蔬菜总产量为10吨。年末存栏生猪5545头,全年出栏生猪8791头;年末存栏小家禽90000只、全年出栏小家禽800000只;年未存栏肉牛90头,年出栏肉牛300头。全村土地流转规模经营面积达100亩,现套种食用菌、各种花草、苗木等。 2011年全村建成生猪合作社两家,农业专业合作社三家,拥有成员近200人,成都市生态养殖有限公司位于清明村一组,年存栏蛋鸡9万只,产蛋50吨,纯收入130万元左右;杨志刚养鱼场位于清明村三组,年产鱼40吨,纯收入50万元左右。 清明村有自然村落11个,农民大都数为传统林盘居住,无农民集中居住区。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200元,比20011年增长11% 按照农业市场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品牌化的发展思路,着力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千方百计增加村民收入,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和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农民就业和增收,以民主管理为手段,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东风村 |
从2013年起东风村被评为成都市第三轮第一批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村,通过两年来各级政府的财政补贴和对口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目前,东风村的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变,产业发展有了新的提升,村民的生活有所改变,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底的5427元提升到2014年底的9727元。 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计划修建乡村旅游道路3.4公里,结合乡村旅游整治沟渠1000米。 2015年上半年,村两委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扶贫开展计划逐项进行落实,目前所有基础设施项目的前期工作已落实:基础设施项目中的道路建设路基已形成,沟渠整治项目所辖沟渠沿岸的树木已处理。这些项目预计在大春收割大雨季节结束后进入实施阶段,年底全面完成。 以上两个基础设施建设完工后,结合崇州市十万亩农业观光旅游环线崇王路的建成和巨星公司近千亩花卉苗木基地,推动东风村乡村旅游的发展,从而使村民增收。 产业发展配套设施建设烘储中心建设已完工,小春已投入试运行,大春将正式运转。日烘干能力200吨,储存能力2000吨,不仅能解决4000亩粮食的烘储问题,还能通过村民整体加入合作社享有烘储中心的资产股份,可以获得烘储中心的经营分红收益。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莲花村 |
莲花村位于崇州市王场镇北面,西与大邑青霞镇、北与王场镇板槽村接壤,离崇州15公里,距离王场镇4公里,莲花村幅员面积3平方公里,耕地2068亩,其中水田650亩,旱地1418亩。全村建设用地450亩,其中莲花村7组共有42户,人口127人,耕地面积350亩,水田面积90亩,建设用地60亩。境内以浅丘为主,属浅丘地貌。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68人,总户数338户。全村党员48名,设党支部一个。 莲花村村内海拔500——700米,区域内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60%以上,绿化率90%以上。区域内有名胜古迹,全村主要产业是花卉苗木和农家乐,现有花卉苗木基地900余亩,农家乐3家,花卉苗木主要品种有巨桉、桂花等。 莲花村交通便利,重庆路贯穿境内,气候宜人,环境基础具备,极易适合投资、开发、宜居等,村各项事业一派兴荣,2014年全村人均收入8500元。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