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丰村基本情况
永丰村位于安西镇南面,东与本镇新漕村接壤,南临新津南河,西与本镇蔡埂和月花两村交界,北与本镇安西村相邻。全村幅员面积3.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93亩,人均耕地0.9亩。有村民小组17个,农户1221户、总人口3193人;有贫困户98户,低保户35户42人,五保户10人,残疾人100人。村党总支下设党支部2个,党小组9个, 有党员93人(其中预备党员2名)。全村以种植水稻、粮油等传统农作物为主。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6950元,属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行政村。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10132108 | 611430 | 028 | 查看 永丰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永丰村 |
永丰村基本情况 永丰村位于安西镇南面,东与本镇新漕村接壤,南临新津南河,西与本镇蔡埂和月花两村交界,北与本镇安西村相邻。全村幅员面积3.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93亩,人均耕地0.9亩。有村民小组17个,农户1221户、总人口3193人;有贫困户98户,低保户35户42人,五保户10人,残疾人100人。村党总支下设党支部2个,党小组9个, 有党员93人(其中预备党员2名)。全村以种植水稻、粮油等传统农作物为主。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6950元,属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行政村。 |
蔡埂村 |
蔡埂村村情概况 一、基本情况 蔡埂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是原来中合村与老蔡埂村合并而成。本村现有农户1200户,人口3348人,正式党员99人。幅原面积5145亩,耕地面积3135亩。 二、经济概况 蔡埂村重点支持发展现代化、规模化种、养殖业,集中力量发展有特色、有市场的种养项目,以增加人均收入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着力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市场为导向,选好项目,搞好信息,技术、销售服务。蔡埂村利用成新蒲快速通道的地理优势条件,大力发展“好农夫葡萄园”种植。 蔡埂村有村企业2家;再生纸厂,佳华食品厂。解决富于劳动力100人,增加农民收入贰佰多万元。 三、组织建设 按照市委组织部的有关要求,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搞好规范化管理和档次升级,严格定时、定点办公制度,搞好党员的管理和科技培训,做好发展党员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工作。帮助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而为全村的发展理清思路,凝聚力,形成动力。蔡埂村组织机构凝聚力强,干群关系良好。 四、精神文明建设 搞好文化建设,以此为根据地,积极开展-精神学教活动,利用农闲时间,组织村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致富技术,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村容、村貌有较大改观。建立村级图书室1个,藏书1000余套。建立电子图书阅览室1个,服务器1台,电子图书阅览用电脑5台,大大方便村民资讯的需要。 五、工作目标 以-理论和“-”为指导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市委提出目标任务;又快,又好发展;以及县委提出;“一核,二化,五提升”和镇党委提出渔庄小镇,幸福安西。蔡埂村利用成、新、蒲快速通道有利地势,引进用地老板,以种植和餐饮娱乐为主导。增加蔡埂村农民收入和土地流转。使蔡埂村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
月花村 |
月花村基本情况简介 安西镇月花村东与永商宝桥村隔河相望,北接本镇永丰村,南邻邛崃羊安镇仁和社区,西与本镇蔡埂村相接。本村共9个村民小组,拥有农业人口1746人,总户数549户,耕地面积1281.71亩,全村党员52人,预备党员2人,入党积极分子3人,农村低保人员8户、16人,残疾人55人,劳动力926人,人均年收入9580元。 月花村的社区于2009年12月开始宣传动员,2010年7月动工修建,目前,农房建设一期、二期A组团、B组团已基本完成,已集中420户、1221人。二期C组团已组织抽签,将于本月15日左右进场施工。通过社区建设,月花村原有11个林盘集中到月花社区4个林盘中。通过努力,月花村成功申报为全县“两镇十村”示范点之一。 月花村的经济发展主要以种殖业为主。全村依山傍水,地理条件优越,根据这一特点,目前已形成300余亩的高档花卉苗木基地和优质红提基地,100余亩民生净泡菜种植基地。 月花村从2012年开展 “三新”活动以来,成立了月花村 “三新”活动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党员村组干部的带头作用,带领全体党员群众认真做好各项工作。 现在月花村主要存在的困难是村上无收入、无集体资金,月花村的土地流转是比较便宜的,村发展缺乏资金、政策的有力保障,开展“三新”活动资金主要来源于镇上和村级公共服务资金。 |
新漕村 |
新漕村基本情况 新漕村位于安西镇东南部,全村面积2.8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93.7亩,辖12个村民小组、2729人,其中贫困群众156人、低保户64人、五保户5人。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6873元。 新漕村作为新津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典型产业转型村,在村级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一是果断退出烟花爆竹行业,该村于2010年关停了全村所有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彻底退出了具有150年生产历史的烟花爆竹行业,并制定了“突出一产、跟进三产”的产业转型发展思路。二是坚决控制养殖污染源头,针对地处南河上游地带、农村养殖易导致面源污染并影响流域生态环境的情况,通过村民自治的方式,关停了全村4家大型养殖场。三是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顺应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趋势,初步探索建立了“生产全托管、服务大统筹”发展模式,实现了全村1700亩粮食生产从“播种到收割”全程社会化、机械化服务;同时积极鼓励有基础、有条件的农户利用现有鱼塘,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鱼头火锅农家乐。 下一步,新漕村将加大力度引进农业专合组织,采取“带田入社”模式,扩大粮食规模化、机械化生产经营面积,促进符合条件的原养殖场地改建特色农家乐,实现一三产业互动发展。 |
安西村 |
安西村基本情况: 安西村地处安西镇场镇,位于安西镇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交通方便,川藏公路、新邛公路贯穿而过,经济供应充足,农业和生活用电设施完善,公路、通讯、医院学校、市场等配套设施齐备。本村共14个村民小组,拥有农业人口3426,总户数1373户,耕地面积2614.8亩,鱼塘面积600余亩,2011年人均纯收入9258元,村级公共服务资金每年31万元,具有劳动力(16岁—60岁)人员2136人,就业人口1891人,就业率88.6%。其中外出务工人员180人。全村党员95名,预备党员3名,农村低保人员48人28户,城镇低保人员7人6户,散居五保人员2名,残疾人118名。目前安西村有中心小学1所、中学1所、中心医院1家、大中小企业11家,是外来人流量大和经济比较发达的村。 安西村的经济发展主要以种养殖业为主。安西村养鱼户居多,而且地理条件优越,根据这一特点,安西村鱼头火锅店已有10家,形成了“鱼头火锅一条龙”服务。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