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店村位于江家集镇西部,东部与杜营村、西部与传流店乡喻寨村、南部与秦岗村、北部与何集村接壤,辖21个村民组小组,全村720户总人口3033人,党员58人,村两委成员6人。杜甫店村总面积2.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23.16亩,林地面积1000亩,水域面积500亩。杜甫店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村主导农业为水稻种植,全村有农业合作社4家,农民经济收入以当地产业务工、外出打工为主。全村低保户117户、五保户27户、残疾人59人,贫困人口分布在杜北组等21个村民组,全村贫困户242户882人,贫困发生率27%,其中因病致贫109户,占贫困人口的46%,因残致贫26户,占贫困人口的12%,因学致贫38户,占贫困人口的16%,因缺技术致贫55户,占贫困人口25%,因缺劳动力致贫2户,占贫困人口1%;2015年脱贫155户647人。2017年脱贫26户98人,剩余贫困户61户137人,贫困发生率4.5%。截止目前,杜甫店村已实现通路、通电、通电话、通宽带,全村道路硬化12公里,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个,标准卫生室1个,小学1所,目前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30人。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11526110 | 464000 | -- | 查看 杜甫店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刘岗村 |
刘岗村位于江家集镇西南部,距离县城36公里。全村辖21个村民组,1052户,总人口3464人,村干部6名,党员63名,劳动力1525人,自然土地面积6000亩,其中耕地面积2916亩。村主导农业为水稻种植,农民经济收入以当地产业务工、外出打工收入为主。刘岗村于2012年经申报被批准为国家级贫困村,2014年开始进行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全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49户,共872人。2016年已脱贫112户,432人,2017年已脱贫23户,103人,截止目前,全村剩余未脱贫贫困户114户,337人。贫困发生率9.7%。截止目前,刘岗村有通村公路一条,通客运班车,通生产生活用电、通电话、通宽带,广播电视户户通,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个,标准卫生室1个,并配备有合格的乡村医生,小学1所。 |
姚楼村 |
姚楼村地处平原,位于江家集镇西南部,距镇政府约10公里。东与杜甫店村相邻,南与秦岗村接壤,西与双柳镇付营村隔河相望,北与传流店乡喻寨村接壤,全村辖14个村民组,总人口2763人(其中男性1485人,女性1278人)共526户,耕地面积2790亩,党员55名,低保户130户,五保户26户,残疾人26人。 姚楼村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村村通工程,队队水泥路直到门口,田地肥沃,水源充沛,鲇鱼山西干五支分渠流入境内,姚楼村的河头水库能保证全村水稻灌溉,全村以种植水稻为主。 |
何集村 |
何集行政村隶属江家集镇,地处江家集镇西北部,丘陵地带,到乡镇道路为潢江路,交通便利,距离江家集镇约7公里,宁西铁路横跨7个村民组,长约3500米,西干渠南北方向支渠4条,贯穿全村10个村民组,提排站两个。东邻本乡叶桥村,南邻传流店乡杨堆组,西邻胡寨村,北邻祝岗村,辖区26个村民组,现有农户973户,4100人,其中农业人口3000余人,劳动力1940人。何集村现有党支部一个,三委班子成员6名,共有党员73名,其中男党员65名,女党员8名,2018年预备党员2名,何集村党支部2010年至2012年被评为优秀党支部。何集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014年326户,2015至2017年283户,2017年至2018年283户,其中2017年脱贫58户240人,现有贫困户283户1014人。 何集村立足于本土企业道财农业的优势,突出发展产业脱贫,被信阳市两办表彰为2017年度农业扶贫“多彩田园”示范基地建设先进村。 一是发展花木产业。依托道财农业公司花木种植基地1000多亩,常年吸纳36名贫困户劳动力就业,每人每年增收10000元以上。花木种植贫困户32户,每户每年增收20000元以上。 二是发展小龙虾养殖产业。今年以来,该公司又流转土地1000多亩,建起了“稻虾共作”基地,其中流转27户贫困户土地330亩,每年每亩租金500--600元。带动32人就业,每人每年增收10000元以上,带动21户贫困户养殖小龙虾520亩,每亩年增收3000元以上。 目前,何集村积极协同该公司正启动建设“中国二十四节气主题农创园”旅游项目,计划未来9年投资8.7亿元,打造国内一流的生态旅游区。明年起,每年可吸纳150多人实现就近就业。 四年来,国家扶贫项目在何集村投入力度空前,群众特别是贫困户得到实惠空前。硬化通村公路、村组公路13公里,修建生产桥3座,整修大塘20多口,新建截流闸2个。投资30余万元,建成了功能完备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安装健身器材一套。多彩田园带动74户,农村实用科技培训4人,参加汽车驾驶培训4人。新建农村垃圾池22个,积陈垃圾得到全面清理,村容村貌大为改观,目前,日常保洁交由专业保洁公司负责垃圾统一清运。坡改梯项目合计改造坡地1522.48亩,投资320万元。农村电网改造实现全覆盖。 下一步,何集村将以“中国潢川二十四节气主题农创园”建设为契机,以全域旅游的理念,精雕细琢打造以农业生态休闲旅游为主导产业的美丽乡村,使何集村成为享誉县内外的“旅游村”。 |
杜甫店村 |
杜甫店村位于江家集镇西部,东部与杜营村、西部与传流店乡喻寨村、南部与秦岗村、北部与何集村接壤,辖21个村民组小组,全村720户总人口3033人,党员58人,村两委成员6人。杜甫店村总面积2.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23.16亩,林地面积1000亩,水域面积500亩。杜甫店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村主导农业为水稻种植,全村有农业合作社4家,农民经济收入以当地产业务工、外出打工为主。全村低保户117户、五保户27户、残疾人59人,贫困人口分布在杜北组等21个村民组,全村贫困户242户882人,贫困发生率27%,其中因病致贫109户,占贫困人口的46%,因残致贫26户,占贫困人口的12%,因学致贫38户,占贫困人口的16%,因缺技术致贫55户,占贫困人口25%,因缺劳动力致贫2户,占贫困人口1%;2015年脱贫155户647人。2017年脱贫26户98人,剩余贫困户61户137人,贫困发生率4.5%。截止目前,杜甫店村已实现通路、通电、通电话、通宽带,全村道路硬化12公里,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个,标准卫生室1个,小学1所,目前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30人。 |
石山村 |
石山村位于江家集镇西南部,桃双公路鲢鱼山西干渠交叉穿越全村,全村总面积8000余亩。其耕地面积2675亩,山地面积600余亩,退耕还林面积500余亩,属丘陵地带,全村以传统农业种植(小麦,水稻)为基础产业。 石山村有18个村民组,22个自然村,509户,2785人。2016-2017年精准识别贫困户55户,共128人,现已稳定脱贫2户,共6人,去世2人,目前未脱贫52户,共120人,全村有低保113户,残疾人66人,2018年危房改造11户。 石山村有标准卫生室一个,村医4名,新型农保,医保基本覆盖,18个村民组全部通电,13个村民组通水泥路,其余5个村民组路基已培好,年内水泥路面即将竣工通行,全村有全日制清洁工6名,部分村民组已用上自来水,绝大部分家庭有电瓶车,摩托车,还有部分家庭购置了小轿车,手机,有线电视基本普及,村内有通往江家集镇的村村通班车。 石山村有个体木板加工厂一个(工人20余人),年产值2300万元,个体装饰板材销售场一个,万只蛋鸡养殖场一个,便民超市2个,花木种植户1户,铝合金加工户6户,8户人家有大型农机具,有专业合作社4个,外出创业6家,外出务工800余人,在外地就业大学生100余人。 石山村产业结构合理,交通便利,人杰地灵,村民文明和睦,勤劳智慧,致富路上不停步。 石山村村级组织建设,坚持政治素质强,带富能力强,创新能力强,服务意识强的原则,选优配强班子成员,现有村干部6名,后备干部2名,现有党员59名。上级派驻村第一书记1名,驻村工作队员2名。 石山村健全“四议两公开”制度,随时接受村民监督,村班子成员团结务实,信念坚定,决心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领全体村民为早日建成小康社会不懈努力!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
秦岗村 |
秦岗村位于江家集镇西南部,西、北、东分别与姚楼村、杜甫店村、杜营村、石山村相接,南与双柳镇秦棚村相接,村部位于秦岗村油坊村民组附近,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1公里,土地面积4500亩,耕地面积3029亩。下辖17个村民组:余堰、胡营、秦堰、新堰、元围、下铺、染坊、汪庄、雨林寺、姑堰埂、油坊、秦岗、蔡洼、周岗、天坟、双塘、杨林,共659户,2725人,其中五保户20户,低保户146人,贫困户49户。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经济来源除农业生产外,全靠人员外出务工为主。西干渠直跨秦岗村村部,村部及文化中心广场配套设施正在新建中。 |
新街村 |
新街村地处康居街、东与镇镇府近邻、南与江政街、西与富江路、北与民生路、交通四通八达、出行十分便利。 全村辖四个村民组,总人口1237人、186户。耕地面积411亩,由于地处镇区周边、山地林地稀缺。党员37名,全村享受养老待遇人300人、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人员67人。全村及街道以经商种蔬菜为主。 辖区内江集中学2千多人、江集第二小学2千多人、私立幼儿园500多人,随着经济的发展、上级的重视,各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其中江集中学多年高考名列全县乡级前列,钢结构教学楼、宿舍楼近十座、食堂及其它设施配套齐全。 辖区内中心医院一个,江集医院近年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先后建起了、医学楼、门诊楼、住院楼等,医疗器械齐全、医师资历雄厚,多方面名列全县卫生院前列。 辖区内小型水库一座,位于镇区西南部,近年在地方党政府的重视下、水质得到很大改善。 |
黄楼村 |
黄楼村位于江家集镇北一公里处,东与商城县鄢岗镇汪寨村相邻,南与江集村相邻,西与叶桥村相邻,北与张集乡凡岗村相邻,地势属于丘陵地带,占地面积7829.7亩,共有大黄楼、小黄楼、王榨、吴楼、李围、盘冲、牛庙、庙山、唐岗、竹园、唐兴庄、大曹坊、小曹坊、陈大山、五里和王营等16个村民组,共537户人口2372人,全村党员46人,村干部5人。 黄楼村总面积7829.7亩,耕地面积4374.3亩,林地面积1438亩,村庄建筑面积549.2亩,水域面积1468.2亩,黄楼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黄楼村有种养殖专业合作社1家,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以种植水稻和务工为主,并且兼有大规模的龙虾养殖。 全村低保户101户、五保户21户、残疾人50人,贫困户48户98人,贫困人口发生率4.1%,现已脱贫2户6人,截止目前,黄楼村已实现全部通电、通电话,部分通水,通宽带,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方便。 |
胡寨村 |
胡寨村位于江家集镇西北部,距镇政府约10公里。东与张集交界北与黄寺岗交界,西与传流店交界,宁西铁路,沪陕高速贯穿胡寨村。全村总人口4198人,共26个村民组。中共党员61人,村干部6人。未脱贫贫困户63户151人,低保人口123人,五保人口39人,残疾人口52人,村内有农村合作医疗室一所。耕地面积近11000亩,农业以水稻、小麦、油菜种植为主;农业用水有西干渠从胡寨村经过,且村内有小型水库一座。各组都能通水,村用水有保障适合农业经济发展。经济收入以劳务输出为主。村内有羽毛加工厂两家,解决就业近100人。副业为鱼类、小龙虾养殖为主。 |
祝岗村 |
祝岗村位于江家集镇北6公里处,东距张集乡8公里,向北12公里可达黄寺岗镇,改革开放前处于交通落后状态。 祝岗街曾是四乡八村的商业贸易首集,一度呈现出异常繁华景象。气侯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侯,四季分明,区域內景色秀丽,物产丰富,人杰地灵,交通便利,沪陕高速公路横贯而过,桃双公路斜穿南部于其交汇。清澈的小王河犹如一条碧绿的玉带蜿蜒6公里由西南注入白露河,居民大部沿乡村公路两旁依次建筑白墙黑瓦的古典建筑群,充满着浓郁的乡村田园气息。 全村土地面积7.6平方公里,耕地4077亩,辖区22个村民小组,801户,3685人,中共党员51名,现有村干部6名,村民代表48名,有现代化小学一所,标准化卫生室一所,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通电、通水、通网络、通公交车。祝岗村现有五保对象42人,低保对象136人,残疾保障人员7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63户151人,其中低保贫困户29户85人,五保贫困户23户30人,一般贫困户11户36人。 坚持遵循自然规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努力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之路。按照城乡一体发展要求进行祝岗村饮水安全工程,通村公路建设,继续实施危房改造工程,实施农村清洁工作,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建设和农村小微型水库建设,提高农作物抗旱能力,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提高当地现代化农业水平。 祝岗村属于浅山丘陵地带,以水稻种植为主。积级发展特色产业,全村甲鱼养殖水面有40亩,年产量达两万斤,经济收入60万元。依托农产品资源优势发展华英鸭养殖,全村共有专业养殖户4户,养殖华英鸭20万只,年收入60万元。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生猪养殖,全村共3户生猪养殖户,年出栏生猪3000头,收入50万元。全村共有水塘面积800亩,养殖鱼、虾、等水产品。其中有8户贫困户在金融扶政策的引导下从事小龙虾养殖,养殖面积达240亩。引导4家羽毛制品加工厂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带动当地手工业的发展。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积级稳定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加快建立各类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同时搞好环境保护,积级筹备和开发6公里小王河两岸,把小王河两岸建成观光、旅游、休闲、垂钓园区,以-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指示为指导,加快实施祝岗村乡村振兴计划。 |
叶桥村 |
叶桥村位于江家集镇西北1.5公里,南与杜营村、江集村相邻,东与黄楼村相邻,北与祝岗村相邻,西与何集村相邻,叶桥村属于丘陵地带,占地面积共有5700亩。户籍人口2084人,共545户,下辖12个村民组,分别为唐楼组,槽坊组,叶桥组,大力组,下岗组,黄泥组,新建组,杨井组,何营组,沈营组,万楼组,王大山组。叶桥村现有村干部7名(含兼职),党员34名。 叶桥村属于亚热带气候,鲢鱼山渠道环绕叶桥村,交通便利,宁西铁路从叶桥村四个村民组穿过,长达2公里。水泥路环绕叶桥村周边,村域中心直通水泥路,对叶桥村经济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适应种植,养殖和加工生产发展。 叶桥村民主评议贫困户42户,99人,其中于2017年底已脱贫五户,共计17人。享受国家五保待遇17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97人,国家救助资金达115200元。2017年危房改造2户,户均补助21800元。2018年新建6户,维修2户,现已竣工。医保社保覆盖面积90%以上。 在改革开放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叶桥村大量的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并涌现了一部分致富能人。 叶桥村按照“六个精准”和扶贫开发战略要求,县,乡,村三级联动形成合力,精准脱贫,不落一户,不落一人,争取在2018年全面实现脱贫目标,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
杜营村 |
杜营村位于江家集镇区西侧,土地面积12610亩,属浅山丘陵区,全村共有16个村民组,3129人,715户,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12户、758人。2014年脱贫34户140人,2017年脱贫47户197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1户,421人。党员54人,村干部6人,农业主要为水稻、花木、茶叶、香菇种植以及肉牛养殖等。 1、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现已投资240万元整修大塘21口,新建生产桥1座,渡槽1座;投资200万元,硬化道路5条,长8.6公里;饮水安全项目投资88万元,埋设管道15.13公里;危房改造12户,五改33户20万元。更换新增变压器7台,新架设线路300米,安装通村路灯30盏;水利项目投资400万元坡改梯工程,改造耕地1700亩。 2、特色产业成效初显。县水利局筹资建设资金70万元,选择贫困人口比较集中的潘洼、石洼两村民组,集中连片流转土地30余亩,建香菇种植大棚13座4800余平方米,由九龙春天公司承租香菇大棚并负责生产经营管理,合作社每年按投入资金70万元的10%收益分红。通过发展香菇产业为贫困户传授了种植技术、提供了就业岗位,还带动20户贫困户年均增收3500元。整合利用荒山荒坡种植茶叶400余亩。2015年为绿缘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争取科技扶贫项目资金90万元,扩大茶园种植面积200亩,并更换了炒茶制茶设备,全村种植花木1200亩,每年群众增收200万元。 3、公共服务效果明显。新建文化广场1593平方米,村部由原来的破旧杂乱变成了现在干净整齐,各类功能一应俱全,方便群众办事。广播电视户户通安装已达90%以上,建立了标准的卫生室,配备2名合格乡村执业医生,修建了19个垃圾池。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