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西省 >>吉安市 >> 万安县 >> 武术乡 >> 龙尾村

龙尾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龙尾村谷歌卫星地图)


龙尾村简介

  龙尾村位于万安库区武术乡境内,是武术乡圩镇所在地,东与宝山乡宝山村接壤,南与大岭村相邻,西靠稍坑村,北与宝山乡东坪村交界。国土面积为20.6平方公里,全村分三大自然村落,分别是河坑、元塘、塘坪片区。村辖13个村小组,299户1230人(其中男642人,女588人),其中90岁以上老人有1人,80岁以上有14人,60岁以上有160人,低保户28户,49人,党员16名,半专业护林员2人,地质灾害3户,外出务工人员550,换届后村“两委”班子成员4人,龙尾村无获得市级以上荣誉。全村耕地面积756.6亩,林地面积15975亩,养殖水面40亩,盛产水稻、油茶、毛竹,特色产业为毛竹,全村有毛竹林8千多亩,农村经济总收入506.1万元,人均收入约4115元。
  总体来说,龙尾村民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既有休闲的好处所,也有观光好风景。只是龙尾村地处库区、山区,经济发展非常缓慢,人均收入还处在解决温饱的边缘线上,既没有百万富翁,也没有腾空之鸟,这有待于各级组织的关心与支持,更有待于村民的自力与发展。在今年的扶贫攻坚工作中,龙尾村对毛竹深加工企业进行升级改造,准备打造全县知名品牌。扩大油茶种植面积,鼓励农民扩大再生产,在提高农民收入上大作文章。欢迎广大游客到龙尾村品民肴、沐民风。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60828202 343000 -- 查看 龙尾村谷歌卫星地图

龙尾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龙尾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龙尾村

  龙尾村位于万安库区武术乡境内,是武术乡圩镇所在地,东与宝山乡宝山村接壤,南与大岭村相邻,西靠稍坑村,北与宝山乡东坪村交界。国土面积为20.6平方公里,全村分三大自然村落,分别是河坑、元塘、塘坪片区。村辖13个村小组,299户1230人(其中男642人,女588人),其中90岁以上老人有1人,80岁以上有14人,60岁以上有160人,低保户28户,49人,党员16名,半专业护林员2人,地质灾害3户,外出务工人员550,换届后村“两委”班子成员4人,龙尾村无获得市级以上荣誉。全村耕地面积756.6亩,林地面积15975亩,养殖水面40亩,盛产水稻、油茶、毛竹,特色产业为毛竹,全村有毛竹林8千多亩,农村经济总收入506.1万元,人均收入约4115元。   总体来说,龙尾村民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既有休闲的好处所,也有观光好风景。只是龙尾村地处库区、山区,经济发展非常缓慢,人均收入还处在解决温饱的边缘线上,既没有百万富翁,也没有腾空之鸟,这有待于各级组织的关心与支持,更有待于村民的自力与发展。在今年的扶贫攻坚工作中,龙尾村对毛竹深加工企业进行升级改造,准备打造全县知名品牌。扩大油茶种植面积,鼓励农民扩大再生产,在提高农民收入上大作文章。欢迎广大游客到龙尾村品民肴、沐民风。  

大岭村

  大岭村位于武术乡西南部,距武术圩镇1.5公里,距万安县城55公里,东、北与龙尾村交界,南与社田村交界,西与稍坑村交界。村辖8个村小组,255户1077人(其中男562人,女515人),60岁以上141人,低保户2户,9人,贫困户12户,47人,地质灾害户2户,党员29名,半专业护林防火员2人,外出务工人员300人。耕地面积573亩,林地面积10785亩,养殖水面380亩(其中竹架网箱200多箱),农村经济总收入444.2万元,人均收入约4125元,无获得市级以上荣誉。换届后村“两委”班子成员4人,其中初中文化2人,高中文化2人,年龄结构介于33-52岁之间。   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和县扶贫办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大岭村农业产业及社会事业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全村产业主要有水产养殖和砖厂,有4户水产养殖户,产业规模达400网箱,今年准备再增加250网箱。芦子公路和汶坑公路基本修通并硬化一部分,极大方便了村民出行;由于村委会倒塌,缺资金新建,村干部办公只能自家办公。此外,村卫生所、农网改造、移动通讯、-等各项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社田村

  社田村座落于武术乡南部,赣江东岸,三面环山、一面靠水,与涧田乡小溪村毗邻,距乡政府约9公里,距涧田圩镇7公里。全村总户数396户,总人口为1558人,下设18个村小组,党员34名,全村现有低保户51户,67人,贫困户147户,576人。至今只有第9村小组还未开通水泥路。换届后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社田村无获得市级以上荣誉。全村耕地面积1552亩,山场面积20380亩,养殖水面188亩,农村经济总收入641.2万元,人均收入约4116元。全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由于水电站建设,大批良田被淹,土地比较贫瘠。村民以传统的水稻种植为主,经济收入以外出务工收入为主。集体实体经济一片空白,村两委干部的误工补助及正常开支仅靠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公益事业的开支由国家公益林补偿全开支。   全村林地面积20380亩,其中:划归国营林管理约6560亩,油茶林约5000亩。毛竹林约1000亩。其他林木4320亩,村民自愿流转的林地约3500亩。全村山地资源丰富,有天然的优势,特别是与其他邻里兄弟村山场连片,可开发林木资源潜力巨大,望上级给予政策支持。产业发展以水产养殖和生猪养殖为主,利用社田村的水面发展网箱养鱼500箱以及拦坝养鱼1000亩水面。  

稍坑村

  稍坑村位于万安水电站库区上游赣江边,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行政村,全村分布10个村小组,167户617人(其中男308人,女309人),低保户11户,25人,党员21名,半专业护林员2人,地质灾害3户,外出务工人员100人左右,换届后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其中初中文化3人,高中文化2人,年龄结构介于30-50岁之间。稍坑村无获得市级以上荣誉。全村耕地面积731.41亩,山场面积12000亩,养殖水面24亩,农村经济总收入254.4万元,人均收入约4124元。现有9个村小组已通沙石公路,水泥公路已通至村委会,目前仍有72户贫困户。   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稍坑村社会事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武术至稍坑村通村公路和移民老建村主干道的硬化完成,方便了村民出行。2012年在县教育局的资金支持下,新建了稍坑村小学,极大的解决了稍坑村及附近村组小孩子的就学问题,是一项光荣的民生工程。此外,村卫生所、农网改造、移动通讯、-等各项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乡“雨露计划”、“金蓝领工程”、“阳光工程”的陆续实施,稍坑村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了大山,有了好学业,有了好工作。  

新蓼村

  新蓼村位于武术乡西北部,陆路距武术圩镇21公里,距万安县城26公里,新文村于2003年实施整村搬迁后,原辖区划归新蓼村管辖。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业户口122户516人(不含往年已实施深山区移民但户口尚未迁出8户近30人),常年在家215人(其中18岁以下58人,18岁至50岁67人,50岁至60岁42人,60岁以上48人),分散供养五保户1人,低保户26人,地质灾害户6户,党员17名,半专业护林防火员4人。换届后村“两委”班子成员4人(含聘请一人),其中初中文化3人,高中文化1人,年龄结构介于42-48岁之间。无获得市级以上荣誉。耕地面积671.8亩,园地面积79.9亩,林地面积29500亩,养殖水面30亩,农村经济总收入214.9万元,人均收入约4165元,全境林木郁木葱葱,阔叶林木及毛竹、油茶资源十分丰富,素有天然氧吧之美誉。   武术至新蓼通村公路和移民老建7万多元的部分村主干道的硬化实施,方便了村民出行;投资10万多元新建新蓼小学校舍,改善了新蓼村低年级学生就近就学硬件条件。产业发展主要以家鸡养殖、水产养殖、野蜂养殖为主。全村规划2013年帮扶发展家鸡养殖大户2户5000只以上,帮扶发展水产养殖大户4户400箱以上,帮扶发展野蜂养殖大户2户200箱以上,帮扶发展肉牛养殖大户1户80只以上。  

大蓼村

  大蓼村座落在万安电站库区,位于武术乡西北部,国土面积约占全乡1/4,距万安电站大坝直线距离5公里,远离乡政府30余公里,北与芙蓉镇芙蓉村、枧头镇枫林村接壤,东与本乡新蓼村交界。赣江及万武公路贯穿全村,纵跨10余公里,村辖7个村小组,103户452人(其中男248人,女204人),党员21人,半专业护林防火员2人,外出务工人员69人。全村有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员总数为5人,无获得市级以上荣誉。耕地面积593.7亩(其中旱地19亩,退耕返林64亩),园地面积6亩,林地面积34560亩,养殖水面900亩,农村经济总收入188.2万元,人均收入约4165元,换届后村“两委”班子成员4人。全村农户干打垒的住房傍山而建,村民均散居在十余条山坑中,村里无学校、无村级医疗所,可开发水面1000余亩,山林面积近3.5万亩(其中国群联营近8000余亩),全境林木郁木葱葱,阔叶林木及毛竹、油茶资源十分丰富,素有天然氧吧之美誉。   大蓼村有野蜂养殖户10户,养殖规模达400箱;水产养殖户11户,养殖规模达600箱,已形成一定规模。经过几年的扶贫攻坚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特别是今年扶贫力度的加大,很多养殖户打算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形成更大的产业发展集体。  


龙尾村特产大全




龙尾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