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丽水 >> 景宁县 >> 雁溪乡 >> 黄桐村

黄桐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黄桐村谷歌卫星地图)


黄桐村简介

  黄桐村,位于浙江省景宁县南,属雁溪乡,距离雁溪村2.1公里。辖黄桐、高坪2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90户,280人,汉族。耕地面积321亩,林地面积6989亩。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7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98元。经县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老区村。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1127210 323000 -- 查看 黄桐村谷歌卫星地图

黄桐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黄桐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梅坞村

  梅坞村地处雁溪乡西南部,距离乡所在地雁溪村8公里,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老区村。由梅坞、坳头、里南山和外南山四个自然村组成,辖8个村民小组,有人口176户656人,劳动力460人;耕地总面积742.5亩,其中水田689.5亩,旱地53亩;农作物播种面积1485亩;林地面积228公顷,森林覆盖率70%;2012年农民人均收入6348元。   全村实现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通自来水、通康庄路,通过村庄整治对部份农户进行了改栏改厕,建设沼气池32个,对梅坞的村内道路进行硬化和亮化。   村口有一座古廊桥,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历时四百余年,为三重翘檐屋脊,圆形拱顶戏台,方形0,桥内有村民娱乐的厅堂和村民出行走廊,2011年对此桥进行了修复。1935年粟裕和刘英带领红军战士曾在此桥宿营,故现取名“红军桥”。   梅坞村村风淳朴,村民勤劳,外出务工人员多,目前留守在村里是150多的留守老人。相对其他村而言梅坞村耕地面积较多,但林地面积很少,山林资源相对匮乏,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   梅坞村名人   中国著名的书法家叶根友先生出生在梅坞村,为的第一位名人,他自5岁起练习书法,其“连笔空心字”曾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五笔同书更是世界首创,叶根友字体创始人。他的书法艺术曾被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中国书法报等国内外近千家媒体报道和采访。   

大丘田村

  大丘田村距离乡政府坐在地约6公里,辖高宅、大丘田、山塘、谢宅、苍坦、新建、石柱等自然村。全村共有人口175户10个村民小组,595人。劳动力417人,其中外出劳动力218人。党员23人,村民代表23人,2012年人均收入6101元,全村土地面积9453.85亩,耕地面积387亩。主产水稻,盛产杉、松、杂木和毛竹。  

东山村

  东山村位于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南,属雁溪乡,距离乡政府所在地雁溪村1.8公里。辖1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113户,439人,多是汉族。耕地面积323亩,林地面积3029亩。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878元。经县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老区村。东山村木偶戏历史较长,道具齐全,擅长表演各类历史剧,以往每年的正月和农闲时节就到邻近的乡村去演出,深受山村百姓的喜爱。还有舞龙表演和迎神节。舞龙也叫“耍龙灯”,在春节到元宵灯节期间,人们在喜庆日子里用舞龙来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迎神节是当地特有节日,每年的农历六月初择一吉日举办迎神节,由各村庄轮流举行,每到迎神节各堡各户拿出丰盛的祭品供奉,迎神仪式,旗牌大锣前导,木构宫顶阁身佛轿居中,吹打随后,周游七堡,沿途接纳百姓香火、膜拜、飨用斋筵,目的是为了祈求各堡人丁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驱除瘟疫,保佑太平。  

雁溪村

  雁溪村位于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城南29公里,雁溪乡人民政府驻地。地处布袋尖北麓,雁溪两岸。程田、何山头、上标、黄桐四坑水汇合于此,村后大山形似大雁凌空扑水,故名雁溪,村以溪名。水口处建何八公殿。景宁至庆元江根公路经此。上标电站厂房离村2公里,通公路。基本情况   雁溪村辖1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145户,416人,汉族。耕地面积282亩,人均0.82亩。林业用地3460亩。人均11.12亩。产松、杉、毛竹等。经县政府批准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老区村。   雁溪村境内民俗风情众多,人文地理独特,有宋风遗韵、曲水流芳,移步换景,历史悠久,有何马仙殿、龙腾盛世、狮舞太平、戏颂丰年、偶相人生等民俗风情以及石佛龙涧、清吟秀水、轻舞红枫、欢歌金杏、含笑彩山等自然风光。最难能可贵之处是在一个地方,能相继拍摄以龙、狮、木偶和花鼓戏为主要内容的民俗摄影作品,能够同时拍摄红枫、金杏等参天古树和畲村民居,为广大摄影爱好者提供了大量的创作题材。-名胜景点   雁溪村有何马二仙殿、古樟银杏红枫林;半溪村的鱼际坑,有龙井、葫芦井、黄牛吃水、老虎过山、观音殿、石佛;东山村有上标漈瀑布;柘湾村有狮子山;梅坞村有古庙林;大丘田村有平水大王庙;浮亭岗村常有云海。1、何马二仙殿:建于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传说宋高宗年间,雁溪村一位姓何名八公者,家中兄妹众多,家境贫寒,但乐善好施,在大旱年间宁愿自家稻田干裂,也要将水源让给他人。他的行善终于感动上仓,天神托梦,用芦苇将溪水吸往稻田并授予其呼风唤雨的本事。不久此事传入皇宫,皇帝大悦,下旨诏见,并敕封为“四十八州提点使都监大使通天平水天师博济侯”。雁溪村至今仍存何八公遗址。2、古樟银杏红枫:雁溪村小桥流水,村庄沿溪两岸古道数十棵三、四百年树龄的古樟、银杏、红枫灿然夺目,最大一棵古樟胸围近5米。嫩牙新翠,春意盎然;枝繁叶茂,避暑纳凉;金杏丹枫,流光溢彩;霜花写意,冰雪迎春。一年四季,佳境连连。3、半溪鱼漈坑:山势陡峭险峻,水流湍急,危崖突兀,幽壑纵横,形成许多形状奇异的深潭、怪石和瀑布,有龙井、葫芦井、观音殿、黄牛吃水、老虎过山等景点。4、上标漈瀑布:分上下两级,每级高九十九丈,飞流湍急倾流直下,巨大的飞瀑,未见其景,先闻其声。如万马奔腾,似雷劈山崩,雾气腾腾,澄光照耀,五彩缤纷。5、浮亭岗云海:浮亭岗村海拔920米,前临峡谷,5至8月,峡谷常现云海奇观。放眼望去,山间民居浮于云端,如亭阁悬空,酷似仙境,浮亭岗村也因此得名。6、柘湾村狮子山:传说这是当年一个仙人赶着十头狮子赴大漈时路过这里落下的,所以大漈至今仍有九狮简称“九子”之说。-民俗文化   雁溪村舞龙表演和迎神节。舞龙也叫“耍龙灯”,在春节到元宵灯节期间,人们在喜庆日子里用舞龙来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迎神节是雁溪相邻几个村特有节日,每年的农历六月初择一吉日举办迎神节,由景南的何山头村、妙坑村、程田村和雁溪乡的东山村、雁溪村等七堡轮流举行,每到迎神节各堡各户拿出丰盛的祭品供奉,迎神仪式,旗牌大锣前导,木构宫顶阁身佛轿居中,吹打随后,周游七堡,沿途接纳百姓香火、膜拜、飨用斋筵,目的是为了祈求各堡人丁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驱除瘟疫,保佑太平。现有何八、何九公,平水大王庙,龙杰漈头庵,溪心船等民间故事传世。   

黄桐村

  黄桐村,位于浙江省景宁县南,属雁溪乡,距离雁溪村2.1公里。辖黄桐、高坪2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90户,280人,汉族。耕地面积321亩,林地面积6989亩。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7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98元。经县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老区村。  

柘塆村

  柘塆村位于雁溪乡的西面,是雁溪、家地、标溪、大地四个乡的交汇点,距离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由柘塆、石仁2个自然村组成,分为3个村民小组,全村68户共217人。山林面积为8851亩,耕地面积为184亩,其中水田169亩,旱地15亩。村两委班子成员由7人组成。全村共有23名党员,其中长期外出的有4人。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为山林资源和种植、养殖业或是打杂工。2013年人均收入为9800元。柘塆村有以下几大特点的:一是安居乐业之所。人口少,相对地山林面积阔,人均占有山林面积40多亩,农民的收入较稳定;森林多以宽叶林为主,不易引发森林火灾;村庄周围山体坚固,不怕台风暴雨,特别是通过2011年的村庄整治提升,的环境卫生大为改善,村容整洁美丽。二是称得上小水电开发的风水宝地,境内有水电站厂房六座。三是老人多,在总219人口的小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17人,其中,90岁以上的老人有2位。近几年来,在上级政府的热心关怀下,在村民的积极配合、参与下,起动并完成了五个项目:2011年的村庄整治提升使村容为之一新,2012年老年活动中心修缮工程,为老年人提供活动场所,2013年好事连连,成立了柘塆村发展互助会,为村民发展生态农业提供资金支持,实施自来水工程、保障了供水问题,文化礼堂建设,给村民营造了一个精神家园。  


黄桐村特产大全




黄桐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