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丽水 >> 景宁县 >> 东坑镇 >> 北山村

北山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北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北山村简介

  北山相距镇政府所在地14.5公里,全村有3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127户,276人(其中男153人,女123人).全村总面积17918亩,耕地面积346亩,山林面积16053亩(其中公益林2593亩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1127102 323000 -- 查看 北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北山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北山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北山村

  北山相距镇政府所在地14.5公里,全村有3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127户,276人(其中男153人,女123人).全村总面积17918亩,耕地面积346亩,山林面积16053亩(其中公益林2593亩   

深垟村

  东坑镇深垟村在白鹤至大际风景旅游线5公里处,距景宁县城32公里,东坑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海拔700米,辖深垟、叶源垟、中心垟、黄山头4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全村辖地面积15平方公里。水田687亩,山林面积18412亩,其中毛竹4523亩,森林覆盖率79.3%。全村216户764人,其中深垟自然村2个村民小组,66户256人,黄山头畲族自然村有畲民44户195人。劳动力447人,党员53名,其中预备党员2名。2007和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3557元和4700元。全村现有五保户1户1人,低保户9户18人,25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68户,199人。村集体经济年自生性固定收入8000元。   在陈荣高书记蹲点后,深垟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础设施,已完成新建三格式卫生厕所150间,改栏改厕45个,修建门楼8个,砌筑围墙32户,新建沼气31口,农户破旧墙体进行了修理粉刷。拆除老式厕所及乱搭乱建200多处,清理垃圾及废弃物100多吨,每家每户的庭院进行了清理。公共基础设施部分,已修建村内石头路3条,污水处理设施2处,停车场2个,公共厕所1个,垃圾池11个,摆放垃圾箱45个,安装路灯17盏,对河道、公共场所进行了整理。   二是产业发展方面,新开竹林道2条,共9.2公里路程。毛竹抚育1000亩,生产黑木耳10万筒,落实白茶生产任务200亩,发展高山花卉20亩,发展稻田养鱼100亩,发展山羊养殖7家,山鸡、野兔各一家,发展农家乐7家,能同时接待就餐500人,床位80多张,并规范了农家乐经营。   三是文化挖掘方面,利用黄山头自然村纯畲族村落的优势,对畲族宗祠、孙氏宗祠、大会堂进行修复,修复后的大会堂将作为旅游接待中心;开发了农民森林公园、好汉林、庙林、太极田景点,新做景区游步道5条。对畲族古村落遗址进行了保护与开发。开挖了具有一定特色的绕村水渠,修建了水碓,制作并安装了宣传牌、旅游导示牌,修建了畲族农耕文化展示馆。   

马坑村

  马坑村,也叫上村,距离镇政府2公里,是东坑镇比较大的村庄之一,原东坑区的四个乡镇的东坑中学就座落在该村,是个畲汉混居的村,畲族309人占54%。该村有许多个以坑命名的自然村有叫前坑、后坑、基隆坑等。全村有农户147户,人口570人,土地面积11204亩,其中耕地317亩,林地10887亩,森林覆盖率80%,劳动力331人,外出劳动力95人,2007年人均收入3340元.  

东坑村

  东坑村是东坑镇政府所在地,地处景宁县东南部,公路东北通由文成县, 西南达泰顺县和福建寿宁县, 西连标上公路连接沙湾, 庆元县,交通便利。距县城26公里,地域面积 平方公里,海拔590米。东坑村有4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全村235户,788人,耕地面积411亩,山林面积4553亩,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村民安居乐业。    村内风格独特,环境优美,外观优美的新型防洪堤沿村两边顺流而上,堤边桂花飘香,交通防洪景观多功能。清澈见底的小溪溪水在防洪堤间潺潺流淌,溪上矗立着两座古老的百年廊桥,是村民避雨休闲娱乐的好场所。东坑镇其它很多村村内都有这种古老的廊桥,故享有“廊桥之乡”的美誉,廊桥也已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对象。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村级经济不断发展,东坑村基础设施加大投入,日益完善。按照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的要求,完成了村庄建设的总体规划,完成了排水、排污、道路涵洞、道路接口、自来水、路面硬化、集市广场、路灯、公厕、河道治理等工程建设,村内建了二十几个垃圾池和一个垃圾焚烧炉。村内广场、街道宽敞,为闽浙和温州地区边界贸易集镇中心村,商业繁荣,是一个集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的富裕村,在经济发展、基层组织、精神文明、环境整治等方面基本达到省级示范村的要求。村内有比较完善的商业服务网点,幼儿园、医务室、文化活动中心、体育场所配备齐全。    东坑村气候温和,夏天凉爽怡人,是天然的避暑胜地;物产丰富,有名扬县内外的咸菜制作工艺,有水果特产扬梅数百亩。农民文明意识、法制观念得到提高,村内治安环境稳定,社会风气良好。东坑的村民淳朴热情好客,喝茶吃咸菜是村里妇女名扬的待客方式。欢迎八方朋友来旅游做客东坑!

何村村

  何村村,是东坑镇人口最多的村,农户224户、人口806人。畲汉两个民族世代友好相居,有畲族人口415人,占51%,也是自然村最多的村,有林山、山树岙、周湖岭、平桥、山斜等自然组成。何村村距离镇政府所在地只有2公里左右,交通十分方便,县城通往文成的公路穿村而过,各自然村也都通了公路,土地问面积12483亩,其中耕地619亩,林地面积11808亩,森林覆盖率达80.7%,村集体经济有集体所有的统管山和林场。农民收入主要靠稻谷、畜牧业等,2007年人均收入3491元,有劳动力473个,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有192人,也是东坑镇外出人口较多村之一。  

竹埠村

  竹埠村,户数88户,人口325人,土地总面积12971亩,其中耕地185亩,林地12718亩,森林覆盖率达87.5%,就人均而言是全镇最多的,该村也是畲汉混居的村庄,有畲族人口168人,占52%。白鹤电站的畜水湖就在竹埠村脚下,是个十分美丽的小村庄,中间一湖,村庄依湖面建,空气十分新鲜。  

罗山村

  罗山村地处东坑镇的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东童线(东坑至童领头)贯村而过,距景宁县城38公里,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84户,305人,党员14名,村“两委”班子成员6人。全村总面积9462亩,耕地面积141亩,山林面积8320亩,拥有集体统管山5000亩。罗山村森林覆盖率达82.1%,拥有毛竹面积2095亩,是人均占有毛竹面积最多的行政村之一。2009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569元,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为山林毛竹产出、种植业和外出务工。  

章坑村

  章坑村人口592,农户151户,劳动力339人,村庄座落在去往文成县的公路边上,交通也算方便,章坑农民喜欢文艺,是东坑镇农民文艺汇演最好的村,目前正在建设白鹤二级电站,农民收入有外出务工收入,也有在家搞运输的个体户,章坑顾名思义是有坑的村庄,村门前一条小溪向沤江缓缓流去  

茗源村

  茗源村,位于浙江省景宁县东南,属东坑镇,原为北溪乡,距离北溪村4.1公里。辖茗源、孙山2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145户,608人,其中畲族3人。耕地面积641亩,林地面积14061亩。200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79.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01元。      茗源村位于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海拔1500多米,夏季平均气温20度左右.是避暑的好地方.浙江最大的湿地--大仰湖湿地为茗源村管辖.茗源村古木众多.始建村于南宋.拍摄过电影<<十七>>.全村人口600人左右.距离景宁县城20公里左右.   从北溪村东折,沿水泥单线公路盘旋而上,开始进入高山腹地。几十分钟后,我们来到茗源村,村口古木参天,将阳光隔绝在外,小溪水在村口的密林间撒向深谷,鸟儿叽叽喳喳鸣叫个不停。离村口不远处是一丛稀疏枫树林,阳光趁机泼了下来.只见到几排清一色的古民居散落在小溪的两岸。村子非常安静,跟头顶的蓝天一样。    茗源村是一条单车道行使的水泥路,车子不多,路两旁的杂草贪婪地伸向路心,汽车在荒无人烟的高山峡谷吃力地盘旋而上。当汽车穿过腥红点点的原始丛林,靠近高山之巅时,一片茫茫的芦苇扑面而来,转头俯瞰,来时的几个小村子成了小小的火柴盒。车子沿着山沿擦了过去,向下转一个大湾,就到了茗源村.      

杨斜村

  东坑镇杨斜村是东坑镇最偏远、居住户最分散的行政村之一,全村辖5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全村总面积15440亩,共有154户,621人;现有耕地面积276亩,林地13694亩,其中毛竹1914亩,森林覆盖率88.1%。   杨斜村主要经济收入以及农业生产和林业为主,全村主要特色农副产品有方竹、梨、竹笋等;近几年,随着方竹资源的不断开发,“杨斜方竹”2008年被注册国家专利商标,并带动全村方竹产业的全面发展。许多村民外出经商办企业,也是杨斜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杨斜村村级经济相当薄弱,森林资源较丰富。   

根底岘村

  根底岘村是个只有67户,人口254人的小村庄,由三个自然村、三个村民小组组成,村居依两边的山而建。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穿而过。村民房子后面就是山,山上大部分是毛竹,空气真是好的没法说,村民们象居住在天然养气里一样的舒服,一条蜿蜒的水泥路沿小溪一直通到村中央,人一进入村庄,就有说不出的舒服感觉,用心旷神怡这个成语还不足以说明情况,以往在人们的映象中,农村是脏乱差的代名词,到处是蚊蝇、污水,可是当你置身根底岘村时,仿佛置身世外桃源,首先映入眼睑的是一座座干静的木结构房子,庭堂都洗的十分干静,农妇们把拖把拿到小溪里洗的特别地干静。根底岘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家家妇女制作咸菜的手艺是东坑镇最有名的,做出来的咸菜具备色、香、味,人们一旦农闲下来,就高兴地居在一起吃咸菜喝茶聊天,好不惬意,她们东家拿出自己最拿手的,和别家不太一样的咸菜二三碟,西家取出四五盘凑起来足有十五、六盘呢,满满地摆了一大桌子。妇女们围着一桌子咸菜彼此还取精。看谁谁家做的最好。根底岘村还有东坑镇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均森林面积是最多的,254人有11788亩林地,其中毛竹林有1700多亩。森林覆盖率达85.7%,一眼望去除了山还是山。真所谓山青水秀,气候宜人,让人流连忘返。  

汤北村

  东坑镇汤北村距离东坑镇政府9公里,到景宁县城19公里,是原北溪乡政府所在地,也是现东坑镇北溪片的中心村。北面是省级森林公园,行政区域面积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6亩,山林面积8765亩,其中公益林1146亩,毛竹林635亩。辖3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88户,317人其中劳动力人口是150人(外出劳动力90人)。  

吴山头村

  吴山头座落在海拔800多米的山头,是个名副其实的山头村,原来景泰公路没通车之前,县城通往文成、泰顺、福建省、大际的公路穿而过。现如今由于景泰公路的通车,成了一个独立的小村庄了,这也是改革开放的必然所需,吴山头村是畲族村,畲族人口占到86%,这里民风朴素,村民善良,诚实,勤劳。畲家农房子象点点星光一样散落在山上、山间、山下,他们祖辈都是生活在山里头,他们很安心、很热爱自己的家乡。村民们一直还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畲家人的妇女特别勤劳,能上山干男劳动力干的任何农活。在家也还照样做家务带孩子。吴山头是个美丽舒适的小村庄,人口241人。户数65户,耕地面积148亩。山林面积10972亩,就人均而言是个森林较多的村,2007年人均收入3415元。村集体经济收入靠村里的钼矿收入。家家户户都装上有线电视。  

大张坑村

  大张坑村位于浙江省景宁县东南,属东坑镇,原为北溪乡,距离北溪村1.7公里。辖大张坑、岭口、草鱼塘3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55户224人,其中畲族217人,耕地面积249亩,林地面积5431亩,农民人均纯收入5200元,是革命老区村,2009年进行了全面整治,现在为县级文明村。   大张坑村地处敕木山麓,属山区及半山区,海拔650~800米,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年均降水量1886毫米,全年无霜期达268天,土壤以酸性沙质黄壤和香灰土为主,土质肥沃而润泽,山上林木葱笼,常年云雾弥漫,非常适合白玉仙茶生长。另外,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丰富,畲族群众非常勤劳,为白玉仙茶产业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  

方徐村

  东坑镇方徐村是东坑镇人口较少的行政村之一,全村辖3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全村总面积12610亩,共有68户,192人;现有耕地面积295亩,林地11462亩,森林覆盖率86.7%。   方徐村主要经济收入以农业生产笔林业生产为主,全村主要特色农业副产品有茶叶、竹笋等;近几年,方徐村林业的发展带动了全村其他产业的发展。许多村民外出经商办企业,也是方徐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徐垄村

  徐垄村有6个村民小组,农户134户,人口497人,劳动力325人,土地总面积5208亩,其中耕地393亩,徐垄村是外出人口最多的村庄之一。最多外出地是广东省的东莞、深圳等地,该村是东坑镇的米粮仓,是县种子公司联系的优质米基地,2007年有优质米种植面积150多亩。徐垄村的妇女勤劳,大部份在家的妇女都养鸡、养鸭,因此徐垄村的土鸡蛋、土鸭蛋供不应求。  


北山村特产大全




北山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