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丽水 >> 莲都区 >> 丽新畲族乡 >> 咸宜村

咸宜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咸宜村谷歌卫星地图)


咸宜村简介

  咸宜村行政村,属莲都区丽新畲族乡。在东西岩南面,丽武公路沿线,距市区24公里,辖咸宜、新宜、占弯、庭树、东山、西坑口、范用、张边、隔坑9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546户,人口1437人,其中畲族人口占30%左右。全村总劳动力为902人,外出务工经商人数占全村总人口数的二分之一。耕地面积855亩,山林面积5058亩,其中茶叶870亩。外出务工经商、种植业为该村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1102204 323000 -- 查看 咸宜村谷歌卫星地图

咸宜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咸宜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畎岸村

  畎岸村位于莲都区西部,地处莲都、松阳、武义三地接合部,宣平溪穿流而过。畎岸村不仅是丽新畲族乡政府所在地,也是老竹、柳城、丽新、板桥四个畲族乡镇的中心。历史上,这四个乡镇均属处州管辖,山水相依,风情相承,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友谊。而今,每年一届“新桥竹柳”三月三畲族歌会,更加密切了四地经济和文化。   畎岸村为丽水市级“新农村示范村”、“绿化示范村”,是莲都区25个规划中心村之一。辖5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590户1670人,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5878元。   种植业主要以茶叶、春大豆、吊瓜等作物为主。全村劳动力有三分之二外出,主要集中在苏南、上海、温州等地经商。畎岸村农村经济发展把握政策,做强做大特色产业。依托扶贫政策,积极发展特色产业,一方面,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形式,做强做大茶产业文章,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实现人均1亩茶叶发展规划,目前,已成立的茶叶专业合作社就有3家。另一方面,结合本地实际,发展各种经济作物,实现全年种植千亩计划,加强科技培训,提高村民科技水平,增加科技含金量。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发展生猪养殖和竹制品加工等。畎岸村竹制品加工厂,就是其中一例,目前,该厂已招募当地村民100多人进厂当工人。抓住中心村的这一特点,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实现经济互补。通过三方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畎岸村为丽水市委书记陈荣高联系的低收入集中村。2009年3月18日,陈荣高书记在蹲点调研时,提出了把建设成为莲都区西部“旅游休闲中心、人口集聚中心、商贸交易中心”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丽新畲族乡党委、政府和畎岸村双委提出了“全面改造危旧村、逐步转移边远村、加快建设中心村、基本实现新农村”的工作思路,实施“一堤”:畎岸二期防洪堤;“三路”:过境公路、移民小区主道路、上湖田主道路;“五区块”:上街、大塘外、西圩3个旧村改造区块,下山脱贫安置区块,农贸市场区块。计划用三年时间,改造危旧房270多户33000平方米,集聚人口2000多人,完善村庄布局和功能,整体提升中心村建设水平。   每逢农历日期的“4”与“9”为畎岸村这一带集市交易日,这一传统已延续了上百年。为了进一步方便周边地区农户交易,推动人流、物流、信息流向中心村集聚,一个占地50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即将在畎岸村动工兴建。对此,有人这样评价畎岸村:在建的莲都“东盟贸易区”。   畎岸村位于莲都区西部,地处莲都、松阳、武义三地接合部,宣平溪穿流而过。畎岸村不仅是丽新畲族乡政府所在地,也是老竹、柳城、丽新、板桥四个畲族乡镇的中心。历史上,这四个乡镇均属处州管辖,山水相依,风情相承,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友谊。而今,每年一届“新桥竹柳”三月三畲族歌会,更加密切了四地经济和文化。   畎岸村为丽水市级“新农村示范村”、“绿化示范村”,是莲都区25个规划中心村之一。辖5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590户1670人,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5878元。   种植业主要以茶叶、春大豆、吊瓜等作物为主。全村劳动力有三分之二外出,主要集中在苏南、上海、温州等地经商。畎岸村农村经济发展把握政策,做强做大特色产业。依托扶贫政策,积极发展特色产业,一方面,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形式,做强做大茶产业文章,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实现人均1亩茶叶发展规划,目前,已成立的茶叶专业合作社就有3家。另一方面,结合本地实际,发展各种经济作物,实现全年种植千亩计划,加强科技培训,提高村民科技水平,增加科技含金量。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发展生猪养殖和竹制品加工等。畎岸村竹制品加工厂,就是其中一例,目前,该厂已招募当地村民100多人进厂当工人。抓住中心村的这一特点,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实现经济互补。通过三方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畎岸村为丽水市委书记陈荣高联系的低收入集中村。2009年3月18日,陈荣高书记在蹲点调研时,提出了把建设成为莲都区西部“旅游休闲中心、人口集聚中心、商贸交易中心”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丽新畲族乡党委、政府和畎岸村双委提出了“全面改造危旧村、逐步转移边远村、加快建设中心村、基本实现新农村”的工作思路,实施“一堤”:畎岸二期防洪堤;“三路”:过境公路、移民小区主道路、上湖田主道路;“五区块”:上街、大塘外、西圩3个旧村改造区块,下山脱贫安置区块,农贸市场区块。  

白岸口村

  白岸口行政村地处松阳,武义,莲都三县交界处,瓯江支流旁,距市区30公里,村庄碧水相映,青山相拥,雾气萦绕,环境清幽。全村共有8个自然村,465户,总人口1117人,党员41名,其中女党员9名,流动党员14名。多年来,村双委干部精诚团结,苦干实干,一手抓经济,一手抓发展,共绘白岸口新蓝图,荣获莲都区廉政模范村“五星级村”的荣誉称号。  

山村村

  丽新畲族乡山村村位于莲都西部,距市区38公里,位于公路沿线,交通便捷,与浙江畲族第一村上塘畈村紧邻,全村辖4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239户644人,其中畲族人口86户,305人,占总人口的45%。党员38人,预备党员1人,妇女党员8人,村“两委”成员6人。   全村有耕地面积630余亩,其中水田596亩,旱地34亩。粮食功能区面积约900亩,是丽新乡重要农业生产区。农民经济收入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生产竹笋、香菇、粮油、蔬菜、柑橘、茶叶为主导产业,其中椪柑种植面积达400余亩。。同时也是个林业村。林业盛产杉木、松木等用材林和毛竹、油茶等经济林。全村有林地面积 8464亩,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   

咸宜村

  咸宜村行政村,属莲都区丽新畲族乡。在东西岩南面,丽武公路沿线,距市区24公里,辖咸宜、新宜、占弯、庭树、东山、西坑口、范用、张边、隔坑9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546户,人口1437人,其中畲族人口占30%左右。全村总劳动力为902人,外出务工经商人数占全村总人口数的二分之一。耕地面积855亩,山林面积5058亩,其中茶叶870亩。外出务工经商、种植业为该村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马村村

  马村村位于丽新乡西北部,东毗省级风景区东西岩,全村辖4个自然村,共248户,721人,耕地面积580亩。马村是一个革命传统老区。马村风景秀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宣平溪穿村而过,村中有古码头、古河床、古街、300亩天然草坪和千亩森老大板栗基地,是理想的休闲旅游观光写生的好去处。  

黄弄村

  黄弄村位于丽水市莲都区丽新乡,本村四周环山,风景优美。这里有朴实的村民,村民以土地为生,靠山吃山。全村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左右,人口1400左右,这里出产香菇、花生、土豆、缸豆、橘子、毛竹等农产品,这些农产品是本村经济的来源,还有不少人外出经商,欢迎个各位朋友到黄弄村来作客、参观。   

上塘畈村

  丽新乡上塘畈村位于美丽的省级风景区东西岩西畔,是丽新畲族乡三个民族村的其中之一,有畲族人口900余人,是浙江省最大的畲族人口聚集地,有着悠久的民族文化内涵,每逢畲乡盛会,热情好客的畲乡人民便会唱起动听的山哈歌,跳起优美的山哈舞来迎接客人。上塘畈村全村辖7个自然村,共297户,1253人。全村总劳动力579人,其中外出劳动力175人。耕地面积1619亩。山林面积2792亩。全村的经济收入来源于种植业,主要生产柑桔、大豆、春花生等。   

黄岭上村

  莲都区丽新畲族乡黄岭上村地处丽水西南面,位于瓯江支流,宣平溪畔,距市区35公里,村域面积6.2平方公里,四面青山环绕,绿树相拥,整个村庄处于月亮湖的环抱中,自然风光秀丽迷人,具有鲜明的江南水乡特色,是旅游、垂钓的好去处。全村7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245户,785人。拥有耕地面积527亩,林地面积10351亩。多年来,黄岭上村双委干部精诚团结,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政治,坚持以人为本,共绘黄岭上新蓝图。在村双委的共同努力下,黄岭上村村容村貌、村民生活有了明显提高,曾先后荣获市级生态示范村、区级文明村、区级小康村、区级环境卫生整治先进单位、区级计生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并正在争创省级绿化示范村,是丽水市的摄影写生基地。在村庄整治过程中,我村紧紧围绕丽水“绿谷文化”建设工作部署,结合丽水市打造“艺术之乡、浪漫之乡、休闲胜地”的总体要求,依托月亮湖的自然景观,在周围配以“樱花岛”、“红柿子林”、“荷花园”等景观,并建造了古色古香的廊亭和园路,方便游人穿行赏花。在月亮湖堤坝边交替种上桃花和垂柳,沿山脚的内湖四周种上垂柳,全面开展村庄绿化建设,优化村庄绿化布局,美化了村庄环境,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的生存环境,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月亮湖、防洪堤、樱花岛、红柿子林、荷花园和休闲游步道共同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咸宜村特产大全




咸宜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