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台州 >> 仙居县 >> 安岭乡 >> 石舍村

石舍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石舍村谷歌卫星地图)


石舍村简介

  村后岩垄,五指山伸向村前,村口悬崖峭壁,人称石头世界。故名“石世村”。当地“世”与“舍”近音,后演变为石舍村。现辖地域解放初属缙云县石舍乡,1958年为石舍生产队,1961年建为安岭人民公社石舍大队,1962年5月划归仙居管辖;为便于工作于1984年撤消石舍大队并建立石舍、西斜2个村民委员会,1984年改名为仙居县安岭乡石舍村民委员会。1992年5月“撤、扩、并”后仍沿用此名。位于乡政府驻地上门楼西南6公里,村委会驻地石舍,辖石舍、长寮2个自然村,村内有100年以上的榆树、南方红豆杉、长叶榧等古树。村里有一所小学和一所卫生服务所;辖区东至四联村,南至缙云县界,西至煤油坑,北邻四联村。二战时期为红十三军革命根据地之一。辖区2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192户,749人,耕地面积315亩,林地面积8416亩,特色农业产业有茶叶、高山蔬菜、果脯、腊肉;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720元。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1024200 318000 -- 查看 石舍村谷歌卫星地图

石舍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石舍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三和村

  原村名(所辖自然村名称):下会、金岙、西岭后。(地名来源、含义)希望下会、金岙、西岭后三个自然村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共同展望未来。西岭后现辖地域解放初属缙云县后塘乡,1958年为后溪生产队,1961年建为安岭人民公社后溪大队,1962年5月划归仙居管辖;为便于工作于1984年撤消后溪大队并建立西岭后、西溪2个村民委员会,1984年改名为仙居县安岭乡西岭后村民委员会。下会、金岙现辖地域解放初属缙云县后塘乡,1961年建为安岭人民公社友谊大队,1962年5月划归仙居管辖;为便于工作于1984年撤消友谊大队并建立下会、后塘、金岙3个村民委员会,1984年改名为仙居县安岭乡下会村民委员会与仙居县安岭乡金岙村民委员会。2013年8月,经三村村民代表同意,撤消下会、金岙、西岭后三村村民委员会,合并成立三和行政村。金岙辖区4个村民小组,98户,347人,耕地面积167亩,林地面积1794亩,特色农业产业有茶叶、杨梅、高山蔬菜、果脯、腊肉;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246元。西岭后辖区2个村民小组,41户,149人,耕地面积73亩,林地面积447亩,特色农业产业有茶叶、高山蔬菜、果脯、腊肉;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398元。下会辖区2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88户,306人,耕地面积175亩,林地面积477亩,特色农业产业有茶叶、高山蔬菜、果脯、腊肉;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836元。   

金坑口村

  金坑口村耕地面积136亩,林地面积843亩,茶园、果园面积共120亩,总人口130户,482人。宜林荒山绿化率100﹪,距离中心村500米范围内第一层山脊面村坡宜林荒山绿化率100﹪,道路、河道、绿化地段绿化率87﹪。现已完成通村道路硬化工程,农户饮水工程,新农村整治工程,村办公场所建设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设。实现村内道路硬化、绿化、亮化。07年农医保和政策性住房保险参保率均达到100﹪。有线电视和移动、固定电话均已覆盖。村内50多户建有沼气池。   

表门村

  表门村名明皇钦赐,位于安岭中心地段。东连新官村,南接柏塘村,西邻上宅村,北通横岭村。县道公路穿越全境,灵江源水横贯村中,一水将民分居两岸,九桥将其连为一体。   现村里共188户,598人,村支部共有党员13人,村两委主要干部9人。耕地面积314亩,林地面积1001.5亩,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以茶叶、杨梅为特色产业,06年人均收入3086元。宜林荒山绿化率100﹪,距离中心村500米范围内第一层山脊面村坡宜林荒山绿化率100﹪,道路、河道、绿化地段绿化率50﹪。现已完成通村道路硬化工程,农户饮水工程,村办公场所建设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设。06年农医保和政策性住房保险参保率均达到100﹪。有线电视和移动、固定电话均已覆盖。村里民风淳朴,村民安居乐业。  

下会村

  下会村共有2个自然村,耕地面积175亩,林地面积520亩,茶园、果园面积共180亩,总人口103户,306人。宜林荒山绿化率100﹪,距离中心村500米范围内第一层山脊面村坡宜林荒山绿化率100﹪,道路、河道、绿化地段绿化率83﹪。现已完成通村道路硬化工程,农户饮水工程,村办公场所建设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设。07年政策性住房保险参保率达到100﹪。有线电视和移动、固定电话均已覆盖。   

横岭村

  辖区内有横山、岭脚王两村,各取首字,故称横岭村。解放初属缙云县上宅乡,1958年为横岭生产队,1961年建为安岭人民公社横岭大队,1962年5月划归仙居管辖;1984年改名为仙居县安岭乡横岭村民委员会。1992年5月“撤、扩、并”后仍用此名。位于乡政府驻地上门楼东北1公里,村委会驻地岭脚王,辖岭脚王、横山、菜地垄3个自然村,岭脚王村内有一棵100年以上古树——柳杉。辖区东至大发殿,南靠溪下线公路,西接上宅村,北邻缙云县界。为二战时期革命根据地之一。辖区3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241户,799人,耕地面积280亩,林地面积1784亩,特色农业产业有茶叶、高山蔬菜、果脯、腊肉;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345元。   

上宅村

  据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上宅村读书的人很多,当官的人也很多,农民居住的房屋竖起来很好,被人们称为上等住宅,故取名上宅。解放初属缙云县上宅乡,1958年为上宅生产队,1961年建为安岭人民公社上宅大队,1962年5月划归仙居管辖;1984年改名为仙居县安岭乡上宅村民委员会。1992年5月“撤、扩、并”后仍用此名。位于乡政府驻地上门楼北边0.5公里,1个独立村,村内有一棵100年以上古树——柏木。辖区东至横岭村,南靠表门村,西接塘里村,北邻缙云县界。辖区12个村民小组,230户,690人,耕地面积364亩,林地面积2678亩,特色农业产业有茶叶、杨梅、高山蔬菜、果脯、腊肉;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378元。   

上吕村

  原村名(所辖自然村名称):上门楼村(辖自然村2个,上门楼、官鸟岩);吕坟村。(地名来源、含义)原两行政村各取一字组成。上门楼村解放初属缙云县上宅乡,1958年为上官生产队,1961年建为安岭人民公社上官大队,1962年5月划归仙居管辖;1984年改名为仙居县安岭乡上门楼村民委员会。吕坟村现辖地域解放初属缙云县上宅乡,1958年为吕坟生产队,1961年建为安岭人民公社吕坟大队,1962年5月划归仙居管辖;1984年改名为仙居县安岭乡吕坟村民委员会。2013年8月,通过两村村民代表会议,同意撤消上门楼、吕坟两村村民委员会,新设立上吕村。吕坟辖区3个村民小组,99户,330人,耕地面积156亩,林地面积915亩,特色农业产业有茶叶、柿子、高山蔬菜、果脯、腊肉;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755元。上门楼辖区2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113户,369人,耕地面积172亩,林地面积649亩,特色农业产业有茶叶、杨梅、高山蔬菜、果脯、腊肉;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298元。   

新官村

  新官村位于安岭乡中心地段,东连上门楼、南连田乢和本村山林、西邻章乢、北连表门村,县道和乡道公路穿越全境,灵江源水横贯村中,一水将民分居两岸,十桥将其连为一体。现村里共157户,551人,村党支部有党员18人,村两委干部10人,耕地面积198.3亩,山林面积1673.5亩,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村里主要发展高山蔬菜、茶叶、杨梅等产业。宜林荒山绿化率100﹪,距离中心村500米范围内第一层山脊面村坡宜林荒山绿化率100﹪,道路、河道、绿化地段绿化率50﹪。现已完成通村道路硬化工程,农户饮水工程,村办公场所建设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设。07年农医保和政策性住房保险参保率均达到100﹪。有线电视和移动、固定电话均已覆盖。村里民风淳朴,村民安居乐业。   

金徐村

  原村名:徐村(所辖自然村1个),金坑口(所辖自然村1个)。两村各取一字组合。徐村现辖地域解放初属缙云县上宅乡,1958年为金坑生产队,1961年建为安岭人民公社金坑大队,1962年5月划归仙居管辖;因重名,于1981年更名为徐村大队,1984年改名为仙居县安岭乡徐村村民委员会。金坑口现辖地域解放初属缙云县后塘乡,1958年为三联生产队,1961年建为安岭人民公社三联大队,1962年5月划归仙居管辖;为便于工作于1984年撤消三联大队并建立金坑口、下里、章乢3个村民委员会,1984年改名为仙居县安岭乡金坑口村民委员会。2013年8月,经两村村民代表会议决定,同意撤消徐村、金坑口村民委员会,合并新设立金徐行政村。金坑口辖区1个村民小组,135户,486人,耕地面积136亩,林地面积1020亩,特色农业产业有茶叶、杨梅、高山蔬菜、果脯、腊肉;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963元。徐村辖区3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103户,400人,耕地面积157亩,林地面积497亩,特色农业产业有茶叶、杨梅、高山蔬菜、果脯、腊肉;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855元。   

永源村

  原村名(所辖自然村名称):雅楼、陈坑、西斜。(地名来源、含义)位于永安溪源头,取名永源村。陈坑村现辖地域解放初属缙云县石舍乡,1958年为陈坑生产队,1961年建为安岭人民公社陈坑大队,1962年5月划归仙居管辖;1984年改名为仙居县安岭乡陈坑村民委员会。雅楼村现辖地域解放初属缙云县石舍乡,1958年为雅楼生产队,1961年建为安岭人民公社雅楼大队,1962年5月划归仙居管辖;1984年改名为仙居县安岭乡雅楼村民委员会。西斜村现辖地域解放初属缙云县石舍乡,1958年为石舍生产队,1961年建为安岭人民公社石舍大队,1962年5月划归仙居管辖;为便于工作于1984年撤消石舍大队并建立西斜、石舍2个村民委员会,1984年改名为仙居县安岭乡西斜村民委员会。2013年8月陈坑、雅楼、西斜三村通过村民代表会议,同意撤消村民委员会,新设立永源行政村。雅楼辖区4个村民小组,87户,324人,耕地面积196亩,林地面积1804亩,特色农业产业有茶叶、高山蔬菜、果脯、腊肉;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787元。西斜辖区2个村民小组,54户,171人,耕地面积78亩,林地面积6658亩,特色农业产业有茶叶、果脯、腊肉;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812元。陈坑辖区4个村民小组,91户,305人,耕地面积138亩,林地面积3945亩,特色农业产业有茶叶、高山蔬菜、果脯、腊肉;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539元。   

章乢村

  祖居表门(原名尹宅),在明朝万历年间兄弟分家,择基移居,创业家园。因所择之基,两边群山环抱,山明水秀,中间平坦,为表彰祖上创业功德,故名彰乢。当地“彰”与“章”近音,后演变为章乢。现辖地域解放初属缙云县后塘乡,1958年为三联生产队,1961年建为安岭人民公社三联大队,1962年5月划归仙居管辖;为便于工作,于1984年撤消三联大队并建立章乢、下里、金坑口3个村民委员会,1984年改名为仙居县安岭乡章乢村民委员会。1992年5月“撤、扩、并”后仍沿用此名。位于乡政府驻地上门楼西方1.2公里,2个自然村,辖区东至新官村,南靠四联、石舍村,西邻后塘、下里村,北至金坑口村。辖区2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206户,724人,耕地面积168亩,林地面积886亩,特色农业产业有茶叶、杨梅、高山蔬菜、果脯、腊肉;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853元。   

下里村

  原祖辈从福建移居古代的“飞湾”地方,后被大水冲毁,移至幽雅的山湾里,取“雅”和“里”字,故名雅里,当地“雅”与“下”同音,后演变为下里。现辖地域解放初属缙云县后塘乡,1958年为三联生产队,1961年建为安岭人民公社三联大队,1962年5月划归仙居管辖;为便于工作,于1984年撤消三联大队并建立下里、金坑口、章乢3个村民委员会,1984年改名为仙居县安岭乡下里村民委员会。1992年5月“撤、扩、并”后仍沿用此名。位于乡政府驻地上门楼西方1.7公里,2个自然村,辖区东至章乢村,南靠后塘、下会村,西邻缙云县界,北至上宅、金坑口村山界。位于乡政府驻地上门楼西方1.7公里,2个自然村,辖区东至章乢村,南靠后塘、下会村,西邻缙云县界,北至上宅、金坑口村山界。   

后糖村

  祖居缙云岭后,后迁居厚塘,吴姓子女取名都带有“厚”字;又因当地有口塘称厚塘,村以塘得名。因“厚”与“后”同音,后演变为后塘。现辖地域解放初属缙云县后塘乡,1958年为后塘生产队,1961年建为安岭人民公社友谊大队,1962年5月划归仙居管辖;为便于工作于1984年撤消友谊大队并建立后塘、下会、金岙3个村民委员会,1984年改名为仙居县安岭乡后塘村民委员会。1992年5月“撤、扩、并”后仍沿用此名。位于乡政府驻地上门楼西南2公里,1个独立村,辖区东至章乢村,南靠金岙村,西接下会村,北邻下里村。辖区11个村民小组,161户,602人,耕地面积186亩,林地面积816亩,特色农业产业有茶叶、高山蔬菜、果脯、腊肉;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407元。   

西溪村

  西溪村地处西溪坑,故名西溪村。现辖地域解放初属缙云县后塘乡,1958年为后溪生产队,1961年建为安岭人民公社后溪大队,1962年5月划归仙居管辖;为便于工作于1984年撤消后溪大队并建立西溪、西岭后2个村民委员会,1984年改名为仙居县安岭乡西溪村民委员会。1992年5月“撤、扩、并”后仍沿用此名。位于乡政府驻地上门楼西南面6公里,辖区东连西斜村,南靠麻山村,西接缙云县界,北邻西岭后村。辖区7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127户,535人,耕地面积230亩,林地面积1972亩,特色农业产业有茶叶、果脯、腊肉;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418元。   

麻山村

  地处群山之中,祖居麻姓,故名麻山村。现辖地域解放初属缙云县后塘乡,1958年为麻山生产队,1961年建为安岭人民公社麻山大队,1962年5月划归仙居管辖;1984年改名为仙居县安岭乡麻山村民委员会。1992年5月“撤、扩、并”后仍沿用此名。位于乡政府驻地上门楼西南面10公里,村内有一棵500年以上古树——南方红豆杉,辖区东至缺岗、龙潭坑界,南、西接缙云县界,北邻西溪村。辖区4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132户,454人,耕地面积216亩,林地面积4728亩,特色农业产业有茶叶、高山蔬菜、腊肉;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362元。   

四联村

  四联村由四个较大的自然村联合而成,故名四联村。解放初属缙云县石舍乡,1956年有4个高级社,1958年为四联生产队,1961年建为安岭人民公社四联大队,1962年5月划归仙居管辖;1984年改名为仙居县安岭乡四联村民委员会。1992年5月“撤、扩、并”后仍用此名。位于乡政府驻地上门楼南方4公里,村委会驻地金坑,辖郑山头、寮坑、金坑、永坑、果于和立胡坑6个自然村,在果于自然村屋后堪有苦槠古树群落。辖区东至溪港乡,南至石舍、雅楼村,西至林坑尖,北邻新官、上门楼村。辖区6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239户,811人,耕地面积442亩,林地面积6159亩,特色农业产业有茶叶、高山蔬菜、果脯、腊肉;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468元。   

石舍村

  村后岩垄,五指山伸向村前,村口悬崖峭壁,人称石头世界。故名“石世村”。当地“世”与“舍”近音,后演变为石舍村。现辖地域解放初属缙云县石舍乡,1958年为石舍生产队,1961年建为安岭人民公社石舍大队,1962年5月划归仙居管辖;为便于工作于1984年撤消石舍大队并建立石舍、西斜2个村民委员会,1984年改名为仙居县安岭乡石舍村民委员会。1992年5月“撤、扩、并”后仍沿用此名。位于乡政府驻地上门楼西南6公里,村委会驻地石舍,辖石舍、长寮2个自然村,村内有100年以上的榆树、南方红豆杉、长叶榧等古树。村里有一所小学和一所卫生服务所;辖区东至四联村,南至缙云县界,西至煤油坑,北邻四联村。二战时期为红十三军革命根据地之一。辖区2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192户,749人,耕地面积315亩,林地面积8416亩,特色农业产业有茶叶、高山蔬菜、果脯、腊肉;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720元。   

双塘村

  原村名:安岭乡柏塘村民委员会(所辖自然村1个),安岭乡塘里村民委员会(所辖自然村1个)。据宗谱记载,明初,此处前有池塘,水清鱼跃,塘后翠柏茂密,风景清雅,古名柏树塘,后人在此建房居住,房屋全部用柏木建造,故取名柏塘;村外有口池塘,水清鱼跃,村在池塘北面,其间隔着柏塘村,故名塘里,柏塘、塘里两村合并,各取一个塘,取为“双塘村”。现辖地域解放初属缙云县上宅乡,1958年为双塘(柏塘、塘里)生产队,1961年建为安岭人民公社双糖大队,1962年5月划归仙居管辖;为便于工作于1984年取消大队并建立柏塘、塘里2个村民委员会,1984年改名为仙居县安岭乡柏塘村民委员会。1992年5月“撤、扩、并”后仍沿用此名。现辖地域解放初属缙云县上宅乡,1958年为双塘(柏塘、塘里)生产队,1961年建为安岭人民公社双糖大队,1962年5月划归仙居管辖;为便于工作于1984年取消大队并建立塘里、柏塘2个村民委员会,1984年改名为仙居县安岭乡塘里村民委员会。1992年5月“撤、扩、并”后仍沿用此名。2013年8月行政村规模调整,两村合并,取名为“双塘村”。柏塘村辖区4个村民小组,93户,324人,耕地面积113亩,林地面积220亩,特色农业产业有茶叶、高山蔬菜、果脯、腊肉;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085元。塘里村辖区5个村民小组,88户,324人,耕地面积116亩,林地面积438亩,特色农业产业有茶叶、高山蔬菜、果脯、腊肉;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750元。   


石舍村特产大全




石舍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