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金华 >> 武义县 >> 熟溪街道 >> 包后村

包后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包后村谷歌卫星地图)


包后村简介

  武义县熟溪街道包后村,现有农业户50户,农业总人口146名,劳动力人口86人,辖2个自然村。2007年人均纯收入达5320元,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24.6多万元。该村依山傍水,生态环境优美,毛竹产量丰富,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包后村的经济有所发展,农作物播种面积111亩,茶园32亩,产量1.3吨,果园面积4亩,产量1吨。尤其是家禽饲养有很大的成效,家禽年末存栏5480只,年内11200只,生猪年456头。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723003 321000 -- 查看 包后村谷歌卫星地图

包后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包后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江南社区

  武义县江南社区,现有农业户54户,农业总人口142名,劳动力人口66人, 2007年人均纯收入达6598元,农村经济总收入为54.01多万元。该村生态环境优美。近几年该村不但抓好农村建设而且在其他工业方面也有较大的发展,该村的农作物种植相对较为发达,有农作物播种面积4亩,产量长势十分不错,是该村的一部分经济来源,除此之外该村的生猪饲养也有发展,年末存栏197头,年内出栏180头。这也是该村的重要经济来源,07年该村的蔬菜瓜果也有不错的收成。   

熟溪社区

  自2004年新农村建设开始后,村里下决心要改变以往的落后面貌,进行了大规模的,更细心的选举,重建了一个更符合民心的领导班子。在他们的领导下修建了公园,栽种树木,形成了村民休闲散步的天然好去处。自整治以来,村里拆除危旧房屋数百间统一建起了井然有序的新房,让社区人民住得开心,住得放心。   武义县熟溪社区,现有农业户545户,农业总人口1219名,劳动力人口622人, 2007年人均纯收入达6319元,农村经济总收入为2704多万元。该村生态环境优美。该村的农作物种植相对较为发达,有农作物播种面积244亩,产量长势十分不错,是该村的重要经济来源,除此之外该村的禽类养殖也较为发达,07年该村的家禽年末存栏为3000只,年内出栏26900只,这也是该村的重要经济来源。该村的蔬菜瓜果也有不错的收成,近几年该村不但抓好农村建设而且在其他方面也有较大的发展,像木材加工也有不错的成效。   

包后村

  武义县熟溪街道包后村,现有农业户50户,农业总人口146名,劳动力人口86人,辖2个自然村。2007年人均纯收入达5320元,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24.6多万元。该村依山傍水,生态环境优美,毛竹产量丰富,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包后村的经济有所发展,农作物播种面积111亩,茶园32亩,产量1.3吨,果园面积4亩,产量1吨。尤其是家禽饲养有很大的成效,家禽年末存栏5480只,年内11200只,生猪年456头。   

陈宅村

  熟溪街道陈宅村,现有农业户140户,农业人口360名,土地面积259.32亩,其中水田253.32亩,茶园面积86亩,07年产茶量5吨,禽肉产量36.75吨。2007年人均纯收入达5725元,农村经济总收入666.10万元。从2003年开始,在熟溪街道党委、办事处的全力支持、引导下,该村新农村建设有了很大的提高,高楼竖起,道路硬化,娱乐设施的建设,农村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  

南湖村

  熟溪街道南湖村,现有农业户538户,农业总人口1447名,土地面积1224.84亩,其中水田1188.84亩,是熟溪街道居民人口最多,最大的村。该村农作物播种面积1951亩,粮食年产量619.9吨,茶叶年产量44吨。猪肉跟禽肉年产量也居熟溪街道首位。该村还大力发展蔬菜和果用瓜生产,这些都是当地农民的家庭收入的来源。2007年人均纯收入达5541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385.90万元。家家户户基本上都住上了楼房,生活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一条条的水泥路通到了农民的家门口。  

塘塍头村

  武义县熟溪街道塘塍头村,现有农业户72户,农业总人口216名,劳动力人口142人, 2007年人均纯收入达5338元,农村经济总收入为328多万元。该村依山傍水,生态环境优美。下徐村的家禽饲养相对较为发达,2007年家禽饲养年末存栏130只,年内出栏4000只。除此之外还有茶园50亩,产量6吨,都是该村的重要经济来源。近年来塘塍头村的经济有所发展,不仅仅局限于农业方面而且在其他工业方面也有较大的成果。该村的苗木也有不错的成效。该村在2007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31亩,生猪全年饲养量有436头。  

吴杨村

  熟溪街道吴杨村,现有农业户76户,人口210名,土地面积106.9亩,其中水田96.9亩。2007年人均纯收入达5167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89万元。该村依山傍水,生态环境优美。依托着有山有水的好地理,该村发展了苗木种植511庄,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可喜的经济效益。该村还拥有茶园30亩 ,茶叶年产量5吨。  

下徐村

  武义县熟溪街道下徐村,现有农业户121户,农业总人口335名,劳动力人口222人,辖2个自然村。 2007年人均纯收入5350达元,农村经济总收入为205.62多万元。该村依山傍水,生态环境优美。下徐村的茶叶种植业较为发达,茶园150亩,产量14吨是该村的主要经济来源。近年来下徐村的经济有所发展,该村不仅仅局限于农业方面而且在其他工业方面也有较大的成果。该村的苗木也有不错的成效。该村在2007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98亩,生猪全年饲养量有520头,家禽饲养年内出栏3040只。  

破竹园村

  熟溪街道破竹园村,现有农业户122户,人口348名,土地面积216.7亩,其中水田186.7亩。2007年人均纯收入达5326元,农村经济总收入424.30万元。该村依山傍水,生态环境优美,以竹子文明。该村还保有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的季氏宗谱。  

蜈蚣形村

  武义县熟溪街道蜈蚣形村,现有农业户68户,农业总人口154名,劳动力人口109人,辖2个自然村。2007年人均纯收入达5317元,农村经济总收入为224.8多万元。该村依山傍水,生态环境优美。蜈蚣形村的果园面积有200亩,产量达到110吨,果树种植较为发达,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蜈蚣形村的经济有所发展,该村不仅仅局限于农业方面而且在石料加工方面也有较大的成果。该村在2007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49亩,茶园20亩,产量2吨,果园面积200亩,产量110吨。家禽年末存栏130只,年内4000只,生猪年1361头。  

冷水坑村

  熟溪街道冷水坑村,现有农业户203户,人口569名,辖十多个自然村。2007年人均纯收入达5840元。近几年来该村依托东南工业区的发展,也逐步引入了一些工厂,这些增加了当地农民进厂工作的机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该村07年粮食播种面积330亩,粮食产量达154.1吨,茶园面积107亩  

金村村

  熟溪街道金村,现有农业户190户,人口550名。2007年人均纯收入达5387元,农村经济总收入498万元。该村依山傍水,生态环境优美。从2003年开始,在熟溪街道党委、办事处的全力支持、引导下,根据山区优势发展了花卉苗木业,家禽养殖业,规模宏大,家畜年产量超出20万。  

管宅村

  武义县熟溪街道管宅村,现有农业户101户,人口236名,劳动力人口161人,辖2个自然村。2007年人均纯收入达5281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28.2万多元。该村依山傍水,生态环境优美,毛竹产量丰富,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年来管宅村的经济有所发展,农作物播种面积144亩,茶园13亩,产量1吨,果园面积3亩,产量2吨,家禽年末存栏25只,年内10只,生猪年960头。   

端村村

  熟溪街道端村,现有农业户343户,人口963名,从2003年开始,在熟溪街道党委、办事处的全力支持、引导下,东南工业区(端村)形成了,端村成了东南工业开发区,吸引了广大投资者来村办厂,不仅给当地人带来了就业机会,也吸引了不少外来打工者,这些都促进了端村的经济发展,但同时也给该村的环境带来了压力,相信在相关部门的综合治理努力下,一定能够使端村成为一个经济发展,环境优美的和谐文明的新农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模范村。  

甘塔村

  熟溪街道甘塔村,现有农业户159户,人口474名,辖3个自然村。2007年人均纯收入达5160元,农村经济总收入477.80万多元。  

施坞村

  熟溪街道施坞村,现有农业户84户,人口208名,辖3个自然村。2007年人均纯收入达5114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95.40万多元。该村依山傍水,生态环境优美,拥有毛竹2000多亩,茶园40余亩,农民收入大多来自丰富的竹木及竹笋~茶叶的出产   

塘里村

  熟溪街道塘里村,现有农业户171户,人口460名,辖2个自然村。2007年人均纯收入达5181元,农村经济总收入434.90万多元。该村依山傍水,生态环境优美,毛竹产量丰富,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该村现存的明清古建筑六七所,据悉这些古宅都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具有很好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一定的旅游开发价值。   该村村民对古建筑的保存修整十分重视,望各界人士予以支持,为保护明清古建筑做出贡献。塘里村近年来也有较大的发展,该村2007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94亩   

水碓后村

  武义县熟溪街道水碓后村,现有农业户198户,农业总人口520名,劳动力人口330人,辖3个自然村。 2007年人均纯收入达5360元,农村经济总收入为464.6多万元。该村依山傍水,生态环境优美。水碓后村的家禽饲养业十分发达,禽类养殖有20多户,饲养禽类达18万只以上,是该村的主要经济来源。近年来水碓后村的经济有所发展,该村不仅仅局限于农业方面而且在来料加工方面也有较大的成果。该村的苗木也有不错的成效。该村在2007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05亩,茶园120亩,产量12吨。该村还存有一些古建筑,有很好的文化价值和存在价值。

下岭头村

  熟溪街道下岭头村,现有农业户117户,人口349名。2007年人均纯收入达5605元。该村经济主要来源于生猪饲养和家禽养殖,苗木种植。07年生猪饲养量伟2180头,家禽年末出栏640000只。随着新农村建设,该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硬化道路通人了村里,再加上330国道的经过,交通便利。   

郭上村

  郭洞的地形确实独特,分为郭上村和郭下村。难得北面留一平地,远处又有左、右青山相拥,恰好应了狮象把门之说。双溪汇合后沿西山环村而流,于是一座回龙桥跨溪而建,把这块宝地的风水包裹得严严实实。关于这座建于元代的郭洞历史最长的建筑,另有一段传说,回龙桥原称石虹,先人告诫,石虹不能垮,其桥既坏,村中事变频兴,四民失业,比年灾浸,生息不繁。又有形象术者称桥为艮象,下急而上冲其势,弛弓将西而东不利于宫山为龙山,住则龙回,桥不可废。堰水作桥,龙回气聚……于是村民着眼于地利,缘根于卦象,选址建桥。此后,此桥毁了修,修了毁。乾隆年间,在拱桥顶上建石柱方亭,此增加了美观。十里外的石苍岭,北山上的塔和这座回龙桥几成一条直线,可见古人看风水造形势的一番苦心。  

余西村

  熟溪街道余西村,现有农业户132户,人口247名。2007年人均纯收入达5794元。从2003年开始,在熟溪街道党委、办事处的全力支持、引导下,该村的绿化工作做的相当的出色,同时该村的工业也发展了起来,而且,依托着农村优势,发展苗木种植。工业和农业的同步发展使该村劳动力得到充分的利用,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   

塔石龙村

  熟溪街道塔石龙村,现有农业户50户,人口123名,有土地面积174亩,其中水田160亩。粮食播种面积164亩,茶园120亩,产量12吨。07年家禽饲养量达4200只,花卉园艺面积12亩,蔬菜8亩。以上这些农家资源,为该村发展农家乐带来了本钱,当地农家了办的红红火火,像牛庄,集贤山庄等等都有了相当的规模。2007年该村的人均纯收入达5431元。  

向阳村

  武义县熟溪街道向阳村,现有农业户95户,农业总人口249名,劳动力人口171人, 2007年人均纯收入达5783元,农村经济总收入为280.4多万元。该村依山傍水,生态环境优美。该村的农作物种植相对较为发达,有农作物播种面积145亩,产量长势十分不错,是该村的主要经济来源,除此之外2007该村的果园面积有10亩,这也是该村的重要经济来源。该村的花果苗木也有不错的收成,近几年该村不但抓好农村建设而且在其他方面也有较大的发展,像木材加工也有不错的成效。  

林村村

  熟溪街道林村,现有农业户87户,人口217名。2007年人均纯收入达5940元。在熟溪街道党委、办事处的全力支持、引导下,该村大力发展苗木的栽培,当地苗木众多,品种多样,还有树桩培植,如若对苗木发展有兴趣的,欢迎您到林村来参观交流。该村村民依托着农业土地用地的优势,发展了蔬菜种植,不仅可以满足本地村民,还可供应市场。正是这样,当地农民的生活相当舒适。  

胡处村

  武义县熟溪街道胡处村,现有农业户98户,农业总人口221名,劳动力人口159人, 2007年人均纯收入达5760元,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93.2多万元。该村依山傍水,生态环境优美。该村的农作物种植相对较为发达,有农作物播种面积107亩,产量长势十分不错,是该村的主要经济来源,除此之外2007该村的水果产量达56吨,这也是该村的重要经济来源。该村的花果苗木也有不错的收成,07年。近几年该村不但抓好农村建设而且在其他方面也有较大的发展,像工业上的加工也有不错的成效。  

大坤头村

  武义县熟溪街道大坤头村,现有农业户92户,农业总人口252名,劳动力人口188人, 2007年人均纯收入达5765元,农村经济总收入为334.8多万元。该村依山傍水,生态环境优美。大坤头村的蔬菜种植相对较为发达,2007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38亩,产量长势十分喜人。家禽饲养年末存栏1000只,年内出栏4000只。除此之外还有生猪全年饲养量达552头,都是该村的重要经济来源。近年来大坤头村的经济有所发展,不仅仅局限于农业方面而且在其他工业方面也有较大的成果,像承包工程也有不错的发展。   2006年,大坤头村正式启动旧村改造工程。截至2010年底,旧村改造一期工程顺利完工。兴建居民住宅35幢,四层结构老年公寓一幢。二期工程也已经顺利启动。村征地工作也顺利进行中。溪南路延伸路段也已顺利开工建设。   

南缸窑村

  武义县熟溪街道南缸窑村,现有农业户143户,农业总人口337名,劳动力人口242人, 2007年人均纯收入达5887元,农村经济总收入为405.5多万元。该村依山傍水,生态环境优美。该村的农作物种植相对较为发达,有农作物播种面积789亩,产量长势十分不错,是该村的主要经济来源,除此之外2007该村家禽饲养年末存栏5700只,年内出栏12100只,生猪全年饲养量1305头,这也是该村的重要经济来源。该村的花果苗木也有不错的收成,07年水果产量达56吨。近几年该村不但抓好农村建设而且在其他方面也有较大的发展。  

下苏埠村

  熟溪街道下苏埠村,现有农业户126户,农业人口368名,土地面积459.7亩,其中水田4443.74亩。下苏埠村拥有茶园172亩,年产茶量10吨,是武义重要的产茶区。该村也是武义重要的粮食生产地,粮食年产量186多吨。全年生猪饲养量2375头,   

溪里村

  武义县熟溪街道溪里村,现有农业户369户,农业总人口911名,劳动力人口613人, 2007年人均纯收入达6578元,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512.8多万元。该村依山傍水,生态环境优美,溪里水库的风景尤为独特。溪里村的蔬菜种植相对较为发达,2007年农作物播种面积789亩,产量长势十分喜人,家禽饲养年末存栏13000只,年内出栏39720只。除此之外还有生猪全年饲养量达1356头,都是该村的重要经济来源。近年来溪里村的经济有所发展,除了农作物种植等方面,果树种植也有不错的发展,现有果园面积102亩,水果产量达68吨。

佐溪村

  熟溪街道佐溪村,现有农业户288户,人口870名,辖4个自然村。2007年人均纯收入达5360元。该村依山傍水,生态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根据山区优势发展香菇菌养殖,当地也是武义毛竹生长最丰富的地区,毛竹分布面积广,是毛竹供应最多的村之一,每年农民还可收获大量的竹笋,在菜市场随处可见来自佐溪村的新鲜竹笋,还有笋干,大山养育了当地辛勤的农民。该村因此被评为一村一品专业村---左溪毛竹专业村。村中85%以上的农户从事竹产业。目前全村已有60%的竹园得到有效管理,其中笋竹两用基地有1000多亩,竹制品加工二家,年产值350多万元,另有部分农户从事农用竹制品加工,是全县典型的毛竹专业村。佐溪村的竹产业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粗放型管理到进细化管理的转变、从竹农被动接受到主动自觉接受的转变、从低产出到高效益的转变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主要的做法是:   1、顺应市场规律,稳步推进毛竹产业发展。   2、借助政府政策,加快毛竹产业发展。   3、提高科技水平,创建合作组织,进一步挖掘毛竹产业发展潜力。   

沈店村

  武义县熟溪街道沈店村,坐落在巍巍古塔之下。现有农业户112户,农业总人口342名,劳动力人口226人, 2007年人均纯收入达5284元,农村经济总收入为258.9多万元。该村依山傍水,生态环境优美,有着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该村的农作物种植相对较为发达,有农作物播种面积398亩,产量长势较为不错,是该村的主要经济来源,2007家禽饲养年末存栏180只,年内出栏144只,生猪全年饲养量60头,这也是该村的重要经济来源。  

周宅村

  武义县熟溪街道周宅村,现有农业户173户,农业总人口532名,劳动力人口270人, 2007年人均纯收入达5275元,农村经济总收入为548.1多万元。该村依山傍水,生态环境优美。该村的农作物种植相对较为发达,有农作物播种面积499亩,产量长势十分不错,是该村的主要经济来源,除此之外2007该村家禽饲养年末存栏7000只,年内出栏8000只,生猪全年饲养量270头,这也是该村的重要经济来源。近几年该村不但抓好农村建设而且在其他方面也有较大的发展,比如像木材加工等都有不错的情况。  

古岭后村

  武义县熟溪街道古岭后村,现有农业户174户,农业总人口509名,劳动力人口308人, 2007年人均纯收入达5260元,农村经济总收入为595多万元。该村依山傍水,生态环境优美,村的家禽饲养业相对较为发达,2007家禽饲养年末存栏40500只,年内出栏90200只,该村还在家禽的饲养上下了较大的功夫,兴建了绿色鸡棚等,是该村的主要经济来源。07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40亩,产量长势较为不错。除此之外还有生猪全年饲养量达270头,也是该村的重要经济来源。  

郭洞村

  郭洞村,位于距浙江武义县城10公里的群山幽岭之间,因山环如郭、幽邃如洞而得名。约5平方公里的景区内,层峦叠蟑,竹木苍翠,静雅宜人。“郭外风光凌北斗,洞中锦秀映南山”,这是古人对郭洞风景区的贴切描绘。   郭洞村位于浙江武义县境内,因山环如郭、幽邃如洞而得名。入选2003年国家建设部和文物局联合评选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一批)名单。   郭洞村外鳌鱼山顶的鳌峰塔,高14.5米,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集山川之秀,汇诡奇之景的郭洞水口,   古村落奇观郭洞先祖可溯宋朝宰相何执中。元代至元三年(1337年),后裔仿珍藏北京白云观的学仙修道宝图《内经图》营造村庄。砌城墙形成水口,建回龙桥聚气藏风,植村周树木善化环境,规划民居、通道并巧设七星井,形成"山环如郭,幽邃如洞"的绝佳人居环境,故名郭洞。被誉为"江南第一风水村"。   家族文化奇观郭洞村历代尊师重教,人才辈出,仅明清两代就出过秀才、贡生、举人146名。何氏家族文化深厚,宏伟古朴、保存完整的何氏宗祠,是郭洞家族文化的缩影,丰富的古文化遗存令人赞叹。村民身健寿高,是著名长寿村,平均寿命高达85岁以上。  

和尚田村

  熟溪街道和尚田村,现有农业户52户,人口121名。2007年人均纯收入达5379元。该村的茶叶亩产量高,生猪年饲养量2131头,是武义市场猪肉供应大村。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该村的面貌有了很大的革新,当地农民还办起了农家乐。   


包后村特产大全




包后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