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山干村,位于城郊以北,离县城2公里,目前全村共有110户,303人。其中党员13人,耕地面积人均不到2分,全村人均纯收入7843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年收入56万元.主要经济来源是村标准厂房出租. 项山干村以姓“张”为主,原是一个只有95户农户,280人口的城郊小村。20世纪90年代初,全村靠的是在田里耕种来养家糊口。1993年在村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开始走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之路。他们把荒坡变为工业区,并出资40多万元改造公路及一些电力设施,千方百计为办厂能人创造条件。由于投资环境优越,办厂能人纷纷入驻该村的工业区。到目前,全村已兴办了以张氏包装实业公司、城北文教用品厂为重点的企业20多家。去年,全村工业产值达亿元,上交税收百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工业村.目前,项山干村有劳动能力的人已基本在企业各个岗位上担任不同角色,有工人、管理人员,也有技术人员,年人均收入达8000元以上。
为适应时代步伐和村民需求,项山干村根据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村庄重点整治于2007年完成,村投资绿化,道路,硬化及排污沟,公园等建设共投资25万元.村内经济提升、环境在优化,村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达到“硬化、绿化、净化、亮化”要求;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有力推动社会综合治理和村民自治;积极创建县级“文明村”、“文化村”、“卫生村”、“社会综合治理示范村”等,多次荣膺“先进党组织”称号。同时,村“两委会”牢固树立“无工不富”理念,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村级经济。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723002 | 321000 | -- | 查看 项山干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南丰社区 |
南丰经济合作社地处武义县城西北部,东止横街,北靠壶山上街,南连熟溪,西与草马湖、五一塘、三板桥交界,人多地广。土地总面积2758亩,中林地1497亩,园林730亩,水面85亩。历年来支援学校、水厂、有机化工厂、矿山公司、老干部宿舍及公路等建设用地近千亩,现在留下的耕地大部分都是山垅田。截止2009年7月份全村人口总户数582户,人口1259人,其中男性592人,女性667人,主要分布在上街老城区、永丰新村、西门新村、西潭苑居住。共有党员26人。本区社员有待遇社员分红和口粮款每年1100元。55岁以上老人每年加一元到90岁,90到94的70元,95以上150元,给全部社员意外伤残死亡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
中南社区 |
中南经济合作社有社员803人,315户,党员23。耕地面积150亩,山林面积457亩。本区社员60岁以上老人每年480元,70岁以上600,80岁以上840元,并给全部社员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
汤岭脚村 |
汤岭脚村位于武义县壶山街道北部,全村共有70户,220多人口。现有党员15名。耕地面积100多亩,山林900多亩,其中竹林150多亩。由于山少地少,村民大都外出打工或做生意,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2007年,该村人均收入已达10000多元,是附近有名的小康村。 |
富强村 |
富强村位于上松线不到1公里,幼72户人家,238人口,其中党员16人,人均收入达5600元,该村拥有耕地面积160亩,特产茶叶130亩。该村还自办了精制茶厂和粗制茶厂。该村投资了进160余万用于兴建办公楼,道路硬化,公元,排污管道,生态建设等工程,使得该村环境幽雅,景色一人,是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
光昌村 |
该村位于武义西面,距离县城约7.5公里,人口又256人,其中党员19人。全村耕地面积300余亩,山林200亩。 2006年,该村进行村庄整治,道路硬化,外墙粉刷,新见办公楼,公元,排污管道等,共投资了100余万元。 该村为新安江移民,该村村民拥有着勤劳好客的优良传统。靠着黄龙工业区的它,交通便利,拥有20000平方空地,适合投资办厂,欢迎各有时之士来该村投资办厂。 |
五一塘村 |
五一塘村综合楼坐落于上松线旁边,交通方便。综合楼共有三层,一二楼用于出租,三楼为村办公场所。内设村务监督办公室,党员活动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等等,办公设备齐全。并配有电视,电脑等设备用于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新办公楼的使用,大大的改善了村干部的办公条件,能够为村民提供更好更加便利的服务。 |
松源村 |
松源村65年因修建新安江水库从淳安移民,村内共有125户,共计345人其中党员18人,村内山林面积300亩,耕地面积280亩。村内农作物以茶叶为主,农民年人均收入5700元,村内经过多年的村庄整治,活动场已建成,村内道路硬化基本完成,村内正想一个更良好的方向发展。 |
三板桥村 |
三板桥包括3个自然村,全村22户,有560人,其中党员20个,村内耕地面积926亩,山林面积1400亩,农业方面以水稻与藕为主,其中又以早熟藕出名,而农民的收入也主要靠藕的出产,年人均收入5980元,近些年新农村建设,村内生态整治、污水处理投入资金200万,我村荣获文明村小康村的称号。 |
金阳村 |
金阳村是一个下山脱贫的村,原再柳城畲族镇的东南部,海拔900多米高的山里,自从1997年县政府的政策抚平办的帮助下,现搬迁到壶山街道金阳村,金阳总人口313人,其中党员15人。耕地面积240亩,山林面积6400亩,村民主要以外出打工为主,年人均收入4500元,现目前村庄规划生态整治和清泉工程正在启动。欢迎来我村。 |
下店村 |
下店村距离武义县城12公里,方圆8平方公里。本村有380多户人家,共947人。村内有党员35个。耕地面积1100亩,林地4000亩,主要有毛竹400亩,苗木400亩。村里人均收入为6000元。 |
七孔塘村 |
七孔塘包括8个自然村,全村403户,978人,其中党员41人,村内耕地面积1441亩,山林面积2074亩.村内农作物主要以水稻、茶叶为主,村民年人均收入达5340元,近些年村内新农村建设,通过村庄整治以后,卫生清洁,泥土路变成水泥路,各自然村绿化亮化步步到位,因此我村被评为小康村。 |
清塘村 |
清塘村位于武义西面,距离县城12公里,全村120户人家,380人口,其中党员19人,耕地面积420亩,山林面积2100亩,其中毛竹面积达300亩。 在新农村建设中,该村投入30余万用于新建办公楼,道路樱花,村庄梅花等工程。现在,更是投入60余万用于修建寸口花园,污水排放,篮球场等工程。该村正在向新农村迈进。 |
三角店村 |
三角店村位于武义县城西部,南邻黄龙工业功能区,北靠武义县三角店下山脱贫安置小区。全村现有368户,933人,8个村民小组,其中党员42名,村民代表33个,下设妇女组织,民兵、团支部、心房调解等组织,10年人均收入6100元,村集体收入73万多元,几年来我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实现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又给我们带来深刻变化,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完善村规民约。扎实推进法制村建设,03年被评为县级文明村,04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村,07年被列为县重点整治村,09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村。 |
项山干村 |
项山干村,位于城郊以北,离县城2公里,目前全村共有110户,303人。其中党员13人,耕地面积人均不到2分,全村人均纯收入7843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年收入56万元.主要经济来源是村标准厂房出租. 项山干村以姓“张”为主,原是一个只有95户农户,280人口的城郊小村。20世纪90年代初,全村靠的是在田里耕种来养家糊口。1993年在村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开始走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之路。他们把荒坡变为工业区,并出资40多万元改造公路及一些电力设施,千方百计为办厂能人创造条件。由于投资环境优越,办厂能人纷纷入驻该村的工业区。到目前,全村已兴办了以张氏包装实业公司、城北文教用品厂为重点的企业20多家。去年,全村工业产值达亿元,上交税收百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工业村.目前,项山干村有劳动能力的人已基本在企业各个岗位上担任不同角色,有工人、管理人员,也有技术人员,年人均收入达8000元以上。 为适应时代步伐和村民需求,项山干村根据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村庄重点整治于2007年完成,村投资绿化,道路,硬化及排污沟,公园等建设共投资25万元.村内经济提升、环境在优化,村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达到“硬化、绿化、净化、亮化”要求;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有力推动社会综合治理和村民自治;积极创建县级“文明村”、“文化村”、“卫生村”、“社会综合治理示范村”等,多次荣膺“先进党组织”称号。同时,村“两委会”牢固树立“无工不富”理念,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村级经济。 |
塘头村 |
壶山街道塘头村位于武义县城北端,座落在武义文教旅游工业园区内。南临明招路,东邻建设路,西邻在建莹乡路,北靠武义江。金温铁路穿村而过。全村分设为四个村民小组。共有常住人口760人,外来人口480人。全村有党员23人。耕地总面积480亩。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种植业、养殖业、工业区务工为主。村集体经济以出租厂房等收入为主。村庄已安装自来水、排水污管,铺设水泥路面,全村农户的外墙粉刷。是全县农村重点整治村。 |
宏阳村 |
原为西联乡东坑村,位于牛头山山尾,人口260人。1999年,迁移至宏阳村,有两个自然村组成。该村是自发下乡脱贫村,后因各种自然灾害等多种原因,也陆续迁移到柳城镇郑回村,有020人左右,人均收入达4000人,32户人家,其中有7个党员。耕地面积游60余亩。近几年,该村投资13万余元兴建了办公楼,又投资了近20余万用于道路硬化,排污工程等新农村建设。前景一片光明。 宏阳村与汤岭脚村、富强村、光昌村、五一塘村、松源村、三板桥村、金阳村、下店村、七孔塘村、清塘村、三角店村、项山干村、塘头村、横塘村、新建村、汪村村、新阳村、车里村、正新屋村、余家村、高坞村、榔村村、后舍村、金星村、星光村、中南社区、南丰社区、北缸窑村相邻。 |
横塘村 |
横塘村位于武义县壶山街道,全村有137户348个人口。现有党员13个,耕地面积398亩,主要种植水稻。2129亩山林,包括竹林100亩,茶叶227亩,板栗60亩。还有大棚蔬菜60多亩。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村民的收入都有了大幅度提高,2007年人均收入已达5678元。横塘村村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他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横塘村与汤岭脚村、富强村、光昌村、五一塘村、松源村、三板桥村、金阳村、下店村、七孔塘村、清塘村、三角店村、项山干村、塘头村、宏阳村、新建村、汪村村、新阳村、车里村、正新屋村、余家村、高坞村、榔村村、后舍村、金星村、星光村、中南社区、南丰社区、北缸窑村相邻。 |
新建村 |
新建村位于县城西部,距县城四公里。东邻黄龙工业功能区一路,西接黄龙工业功能区中路,南界黄龙工业功能区群山路,北靠莹乡公路。面积49.3平方千米,人口166个。1966年2月从新安江淳安县移民到这里,原属桃溪滩乡政府管辖,2001年9月区划调整后,属壶山街道办事处管辖。 新建村原有耕地183亩,山林山地面积200多亩,盛产粮食、茶叶,随着黄龙工业功能区的开发,绝大部分土地被征用,现有耕地13亩,山林山地30多亩,是一个失地农民村。 新建村有党员7名,村民代表15名。随着黄龙工业功能区的发展,该村两委一班人团结一致,抢抓机遇,先后建造了五幢标准厂房,占地1万平方米,现对外出租。村集体经济年收入26万元,村委会按季给村民发放口粮款,年需10余万元,年终给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一定的补助金,村民人人享有合作医疗。 工业经济的发展,使新建村新居民人口聚增。目前有新居民人口201人,有25户农户房屋出租,年租金收入15万余元。同时带动了新建村饮食业、商业的发展。目前有饮食店、商店10余家,村民的经济收入逐年增加,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 通过村庄整治、生态村建设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一个美丽、富裕的新农村已展现在人们面前。展望未来,新建村的明天将更加靓丽美好。 |
汪村村 |
本村有197户人家,一共526个人口。党员有党员19个.村里一共有耕地55迷,林地120亩。村里人均收入为5100元。村里主要经济农作物大棚蔬菜,村里还有几个私人小企业,主要有印刷厂,服装厂和塑料加工厂。村里为新农村建设修建公路、自来水和村办综合市场80多万. 汪村村与汤岭脚村、富强村、光昌村、五一塘村、松源村、三板桥村、金阳村、下店村、七孔塘村、清塘村、三角店村、项山干村、塘头村、宏阳村、横塘村、新建村、新阳村、车里村、正新屋村、余家村、高坞村、榔村村、后舍村、金星村、星光村、中南社区、南丰社区、北缸窑村相邻。 |
新阳村 |
武义县壶山街道新阳地处县城西北,距离县城不到10公里。全村34户,130人,其中党员9人,耕地70亩,山林900亩,现有名优茶园100亩。毛芋160亩。村民人均年收入达4000元。 该村投资50多万用于道路硬化,新建办公楼等新农村工程,正逐步向新农村迈进~! |
车里村 |
武义县壶山街道车里地处县城西北,距离县城不到10公里。全村261户,804人,其中党员19人,耕地720亩,山林5660亩。该村主要以农业为主。并大力发展茶叶,现有茶叶2000多亩。 该村真诚欢迎各位朋友来品茶交流。 |
正新屋村 |
美丽的乡村,我的家。 武义县壶山街道正新屋地处县城西北,距离县城不到10公里。全村206户,664人,耕地664亩,山林2400亩,现有名优茶园1500亩。村集体收入每年达15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5500元。1999年被县政府命名为“名茶专业村”,2000年被县委县府评为“小康村”,2007年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已通过验收。 |
余家村 |
武义县壶山街道余家现有农户67户,人口176人,其中党员20人。全村有耕地305亩,山地541亩,是移民村。1966年因国家建设新安江水电站搬迁于此,,生活贫困,靠人均30元移民款,集体2头黄牛起步,发展至今已是远近闻名的茶叶专业村。全村共有名优茶园1028亩,其中集体茶园300亩。2006年全村总收入285万元,茶叶占总收入的90%。2006年人均收入5468元。 该村诚挚欢迎朋友前来游玩品茶。 |
高坞村 |
高坞村有100户,300多人口,党员20名,水田面积303亩,山林面积1000多亩,茶叶近80亩,该村的主要特色是来料加工,大部分都稻谷,有一座水库,供应全村的饮用,是典型的食用水库.村民人均收入达到3000元.新农村还在建设当中. |
榔村村 |
榔村新貌共有72户,196人口,党员11名,耕地面积178亩,山林面积200多亩,其中茶叶60多亩,村内有个茶叶加工厂,是红茶加工厂.该村有鱼塘30多亩.该村的人均收入达到4200元.村内有链条厂,解决了不少村民的就业岗位. |
后舍村 |
后舍村有农户306户,872人,党员33人,该村有2个自然村。该村集体年收入为4万多元。有耕地面积1387亩,山林面积209亩。其中农户有茶叶面积280亩,集体有茶园面积156亩,有梨园200多亩。 后舍村与汤岭脚村、富强村、光昌村、五一塘村、松源村、三板桥村、金阳村、下店村、七孔塘村、清塘村、三角店村、项山干村、塘头村、宏阳村、横塘村、新建村、汪村村、新阳村、车里村、正新屋村、余家村、高坞村、榔村村、金星村、星光村、中南社区、南丰社区、北缸窑村相邻。 |
金星村 |
金星经济合作社共有社员486人,212户,党员26人.本村有耕地94亩,山林504亩, 人均收入8400元,集体收入为200万元左右.本区社员有待遇社员分红和口粮款 1100每年,55岁以上老人每年加一元到90岁,90到94100元,95以上200元.给全部社 员意外伤残死亡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
星光村 |
星光经济合作社属武义县壶山街道,位于县城的繁华地段,历来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 星光经济合作社现有312户,653人,耕地170亩,拥有省二星级市场——武义县星光菜市场、武义县星光水果市场及沿街70多间店面,年总收入1100多万元。 星光历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积极展开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互助合作等运动,大力发展生产,努力支援国家建设,社员生活得到改善,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星光的两委班子紧紧围绕“经济发展、人民富裕、社员安居乐业”的总目标。倡导实干敬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合作社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新建了星光北岭大厦、武北大楼、星光水果市场综合楼、星光营业楼、星光商城等,创办了星光菜市场、星光水果市场等使星光的经济收入成为全县行政村之首。 星光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还十分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开展创建文明的活动,投巨资修建了水泥路,建了一流的老年活动中心等,并按月向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90—170元/月的养老金,社员也得到了合作社分红8000多元/年,其它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工作也得到了上级机关的表彰。 “春风拂过熟溪岸,武阳花开遍地红”,星光面对大好形势,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不骄不躁,坚持开拓进取,争取第一的精神,为把星光建成文明、富裕、和谐的新农村而奋斗。 |
北缸窑村 |
北缸窑村位于城郊以北,离武义县城3公里.全村共有农户202户,人口570余人,外来人360人.全村共有党员19人,现有耕地75亩,柑橘基地100亩.全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经商办厂,交通运输及打工为主.集体经济收入柑橘承包,房屋土地出租,年经济收入5万余元.全村人均收入8184元. 北缸窑村与汤岭脚村、富强村、光昌村、五一塘村、松源村、三板桥村、金阳村、下店村、七孔塘村、清塘村、三角店村、项山干村、塘头村、宏阳村、横塘村、新建村、汪村村、新阳村、车里村、正新屋村、余家村、高坞村、榔村村、后舍村、金星村、星光村、中南社区、南丰社区相邻。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