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湖州 >> 长兴县 >> 吕山乡 >> 雁陶村

雁陶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雁陶村谷歌卫星地图)


雁陶村简介

  雁陶村是浙江省湖州长兴县吕山乡下辖的行政村区划代码为330522202,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30522。邮政编码为313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72 ,车牌号码为浙E。雁陶村与胥仓村、斗门村、龙溪村、吕山村、南杨村、金村村、吕虹村、杨吴村相邻。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522202 313000 -- 查看 雁陶村谷歌卫星地图

雁陶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雁陶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雁陶村

  雁陶村是浙江省湖州长兴县吕山乡下辖的行政村区划代码为330522202,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30522。邮政编码为313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72 ,车牌号码为浙E。雁陶村与胥仓村、斗门村、龙溪村、吕山村、南杨村、金村村、吕虹村、杨吴村相邻。  

胥仓村

  胥仓村:位于吕山乡以南5公里处。  胥仓村与雁陶村、斗门村、龙溪村、吕山村、南杨村、金村村、吕虹村、杨吴村相邻。  

斗门村

  斗门村是浙江省湖州长兴县吕山乡下辖的行政村区划代码为330522202,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30522。邮政编码为313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72 ,车牌号码为浙E。斗门村与雁陶村、胥仓村、龙溪村、吕山村、南杨村、金村村、吕虹村、杨吴村相邻。  

龙溪村

  吕山乡龙溪村地处长兴东南部平原土斗区,与湖州市吴兴区接壤。东依104国道和杭宁高速公路,北傍318国道和申苏淅皖高速公路。年运量超过2000万吨、有“东方莱茵河”美称的“黄金水道”长湖申航道和西苕溪、泗安塘穿境而过。全乡水陆交通运输便捷。   历史文化   历史源远,文化积淀深厚。相传春秋时吴国伍子胥苦耕建仓,三国时大将吕蒙雄踞立防,留有吕蒙山,吕山故此得名。境内有三座县属文物保护点的古桥,民间有马灯、舞狮、龙舟等多种文化艺术形式。        传统的湖羊养殖区,全乡共有湖羊3万多头,全乡湖羊生产产值达到1400万元,是优良的湖羊种羊基地。但由于受传统养殖习惯的影响,该乡的湖羊养殖主要以农户割草散养为主,具有数量多、养殖户多的特点,但没有形成产业化经营,大部分羊农都采取自繁自养或小队里换种的方式来繁育湖羊,造成了湖羊近亲配种情况严重,导致有些湖羊出现体形变小、生长缓慢、抵抗力差、外型体貌退化等不良情况,同时很多羊农都由于找不到好的羊种而不能扩大生产规模,而且公羊饲养过多也直接影响了湖羊养殖的经济效益。  为此,吕山乡特意从外地引进了优质的种羊,并成功实施了人工授精,为提升湖羊品质、增加养殖效益找到了好的出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羊肉等肉类的需求也逐年上升?同时对种羊的价格也起到了促进作用?羊农们也萌生了扩展养殖规模的意向。负责农业的副乡长给记者算了这么一笔帐,目前市场上种羊的价格在1200元/百公斤,肉羊的价格则在600元/百公斤左右,价格上整整翻了一倍多,按照2004年的行情计算,能使农民增收112万元左右。  

吕山村

  吕山村位于长兴县吕山乡东北角,西面紧邻虹星桥镇,南邻吕虹村,东接金村村,北靠长湖申航道,处于吕山集镇,交通优势明显。吕山村总面积2.1平方公里,辖北斗埂、东周、董家弄等6个自然村组成,有14个村民小组,437户,1425人,2010年底村党总部共有党员40名。全村水田面积2291.5亩,桑地126亩,鱼塘14亩。2009年以来,吕山村主要从事高效农业,发展大棚茄子1000多亩。2010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5172.1万元,集体经济收入达35.87万元,农民年人均收入9868元。  

南杨村

  南杨村位于长兴县吕山乡南面,东面紧邻湖州杨家埠镇,南面龙溪村,北面是泗安塘,西面是斗门村,总面积5.82平方公里,由13个自然村组成,总户数847户,人口3152人,耕地总面积为4822亩,老鱼塘改造480亩,发展效益农业290亩,其中优质葡萄180亩,生态鳖110亩。共有村民小组29个,其中0党员88名,村班子人员7名,大学生村官1名。南杨村水网密布,有水域面积2000亩,水田面积4446亩,村民主要以从事传统农业为主。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在乡党委政府和村班子的坚强领导下,南杨村人民艰苦创业,村级集体经济取得长足进步,家庭工业、来料加工等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兴起,并且日益成为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942元。获“水产苗种专业村”、“湖州市科普村”等荣誉称号。  

金村村

  1村情概况   金村村坐落在太湖西南岸,长三角地区。紧邻上海、杭州、南京、苏州等经济发达城市的浙江长兴。全年气候湿润,四季分明,交通发达,有“东方莱茵河”之称的长湖申线航道傍村而过,两条高速公路 杭宁高速公路及申苏浙皖高速公路,两条国道 104国道和318国道交错而过。所在之处有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石灰石、页岩、硅灰石等储量丰富,其中石灰石储量达2亿吨,是全国最大的重质碳酸钙基地。   村以金村埠自然村得名。村在长兴县城东南9公里的吕山乡境内,东邻湖州市区杨家埠镇茅柴园村,北界李家巷镇,南连雁陶村,西接乡政府。有高家庄、坐山湾、金村埠、东村、铺前村5个自然村。10个承包组。村委会驻地为金村埠。   清实行顺庄法后属长兴县惟新区95庄、99庄。1941年属长兴县区城乡,1946年属长兴县吕山乡, 1948年属长兴县胥仓乡,解放后,1949年5月属长兴县胥仓乡,1950年5月属长兴县吕山乡,名第八村。1983年11月大队改为村。有450户,1508人。   2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9088.60亩(其中:水田1950亩,旱地7138.6 亩),人均耕地3.8亩,主要种植甘蔗、水稻、茶叶等作物;拥有林地6465.1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303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5亩,主要种植芒果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846亩,其中养殖面积18亩;茶园面积603亩;甘蔗面积4997亩。   3基础设施   截止2007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688户通自来水,有688户通电,有593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 593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100%和86%);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48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95户(分别占总数的65%和43%)。   该村到乡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水泥 、砂石 路面;村内主干道多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7 公里,距离集贸市场7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58辆,拖拉机128辆,摩托车218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 1950亩,有效灌溉率为48%,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195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68亩。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81户;装有太阳能农户67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281户。全村有14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14 个自然村已通电;有14个自然村已通路;有14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14个自然村已通电话。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26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4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22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4农村经济   该村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34.5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619.90万元,占总收入的74.3%;畜牧业收入 104.50万元,占总收入的12.5%(其中,年内出栏肉猪 1043头,肉牛32头,肉羊90头);渔业收入15万元,占总收入的1.8%;林业收入4.35万元,占总收入的 0.5%;第二、三产业收入90.8万元,占总收入的10.9 %;工资性收入6.56万元,占总收入的0.8%。农民人均纯收入1781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4.06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03人(占劳动力的8.7%),在省内务工68人,到省外务工35人。   5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甘蔗 、水稻、茶叶,主要销售往县内。2007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567.5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68%。该村特色产业为制作土陶,目前计划大力发展甘蔗、茶叶产业。成立专业合作组织1个,其中,已登记注册1个;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人数210人 。   6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688户,共有乡村人口2949人,其中男性1457人,女性1492人。其中农业人口2854人,劳动力1180人。该村以汉族、傣族为主,其中汉族1786人,傣族787人,布朗族226人。到2007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7人,占人口总数的0.2%;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477 人,参合率84%;享受低保269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8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1人,该村距离乡卫生院6公里。该村建有公厕1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1个,建有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5个。   7文化教育   该村建有小学2所,校舍建筑面积1757平方米,拥有教师23人,在校学生334人,距离沙河中学7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494人,其中小学生334人,中学生160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动室1个、业余文娱宣传队6个,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2004年被县评为青年文明村寨等。   8基层组织   该村建有党支部1个,下设3个党小组,共有党员54 人,少数民族党员15人,其中男党员45人、女党员9人。2003年被评为先进集体。   村委会由支书、主任、副主任等组成,下设忙开、岗东、忙东、青海、那落、那落山、大摆、骂梅树、忙嘎、回堆、邦协、忙勒、新村 垛火、忙开等15个村民小组。   该村建有团总支1个,团支部5个,共有团员173人。该村2005年被评为先进基层团总支。   9新农村建设   2007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开展新农村建设的项目、规划,总投资2428.33万元。内容包括生产发展、村容村貌整治、农民增收、乡风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新农村建设前农民人均纯收入1215元,新农村建设后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81元;人均有基本农田0.7亩;人均有经济林果0.03亩;每户有1院安居房、有688个科技明白人、有8个好的发展项目、有281个以沼气为主的洁净能源;有1个党群致富联合体,有1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15个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有8条进村入社硬板路;村级建有社会事业发展规划8个,有村容村貌整治规划8个,有产业发展规划14个。   10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国差,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复种指数不高,行不成产业化经营模式,半山区和坝区发展不平衡,贫困面大,发展步伐缓慢。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巩固甘蔗产业,生态化发展茶叶产业,以养殖小区方式推进养殖业发展,培育运输业,最终实现村民收入增加,全村经济发展。  

吕虹村

  吕虹村位于吕山乡西部,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优越。全村区域面积约2.5平方公里,辖14个自然村,20个承包组,户籍人口1727人。全村以平原为主,农户以种植蔬菜为主。近年来,吕虹村按照乡党委、政府打造“幸福、秀美、宜居”的山水活力小城镇的要求,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根本出发点,以创建“湖州市美丽乡村”为目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面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全村成立了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建立了以茄子、黄豆为主的蔬菜大棚种植基地, 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960万元,村人均纯收入11607元,村集体总收入53万元。      2012年吕虹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高效”的新农村建设要求,通过村庄整治、土地流转、宅基地复垦等措施,加大了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方便了村民的出行,村容村貌进一步提升。目前吕虹村新的便民服务中心、村民活动广场、农民大舞台等基础设施正在抓紧时间建设,预计年底可投入使用,届时将极大地改善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随着新318国道、长吕公路、戚吕公路相继建成通车,吕山乡对外交通日益便捷,区位优势迅速彰显。乡党委、政府立足新起点,以打造长湖申两侧风光带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交通、环卫、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吕山景观大桥已完成桥墩施工,明年将建成通车;迎宾大道路基工程已基本完成,计划2013年建成通车;滨湖大道已完成图纸设计,正在进行招投标,计划2014年建成通车;长湖申沿线风情景观带已完成图纸设计,正筹备实施中;集成校、广电大厅、电子图书室、阅览室、健身房、残疾人康复实训为一体的文体中心项目已确定用地,正在进行图纸设计中;占地10亩的新卫生院正在筹备建设中;集镇垃圾中转站已启动建设。   吕虹村位于吕山乡西部,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优越。全村区域面积约2.5平方公里,辖14个自然村,20个承包组,户籍人口1727人。全村以平原为主,农户以种植蔬菜为主。近年来,吕虹村按照乡党委、政府打造“幸福、秀美、宜居”的山水活力小城镇的要求,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根本出发点,以创建“湖州市美丽乡村”为目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面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全村成立了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建立了以茄子、黄豆为主的蔬菜大棚种植基地, 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960万元,村人均纯收入11607元,村集体总收入53万元。   2012年吕虹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高效”的新农村建设要求,通过村庄整治、土地流转、宅基地复垦等措施,加大了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方便了村民的出行,村容村貌进一步提升。目前吕虹村新的便民服务中心、村民活动广场、农民大舞台等基础设施正在抓紧时间建设,预计年底可投入使用,届时将极大地改善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随着新318国道、长吕公路、戚吕公路相继建成通车,吕山乡对外交通日益便捷,区位优势迅速彰显。乡党委、政府立足新起点,以打造长湖申两侧风光带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交通、环卫、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吕山景观大桥已完成桥墩施工,明年将建成通车;迎宾大道路基工程已基本完成,计划2013年建成通车;滨湖大道已完成图纸设计,正在进行招投标,计划2014年建成通车;长湖申沿线风情景观带已完成图纸设计,正筹备实施中;集成校、广电大厅、电子图书室、阅览室、健身房、残疾人康复实训为一体的文体中心项目已确定用地,正在进行图纸设计中;占地10亩的新卫生院正在筹备建设中;集镇垃圾中转站已启动建设。   

杨吴村

  吕山乡杨吴村吕山乡东部,区位交通条件优越,全村区域面积约3.6平方公里,有10个自然村,21个承包组,户籍人口2265人。全村以平原为主,矿产资源和水田资源丰富,农户以养殖渔业、务工为主。近年来,该村按照乡党委、政府打造“幸福、秀美、宜居”的山水活力小城镇,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先后获评年获“基层组织先锋建设五好党组织”、“市民主法治村”、“法制宣传示范村”、”县卫生村”、“县充分就业村”、“县优秀型团组织”、“示范性便民服务中心”、“春泥计划示范村”等荣誉称号。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472万元,村人均纯收入11908元,村集体总收入69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12.08元。   


雁陶村特产大全




雁陶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