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苏省 >>南通 >> 如东市 >> 岔河镇 >> 古坝社区

古坝社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古坝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古坝社区简介

  古坝社区居民委员会位于九洋河畔,洋兴公路纵横南北,苴东公路贯穿东西。
  古坝社区居民委员会于2009年7月经县政府批准由坝南村和古坝居合并而成
  人口面积
  总面积3.19平方公里,总人口3100多人。
  自然资源
  以种植水稻等为主。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古坝社区党总支、居委会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不断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形成了以纺织服装、健身器材、食品、塑料为工业支柱产业;禽畜饲养,销售为农业龙头产业;商贸营销、交通运输、宾馆住宿为服务主业的三业经济同步发展的良好势头,逐步形成了集聚效应的板块经济。服务中心功能齐全、古镇花苑整齐美观、环境保洁长效管理、文化底蕴充分展现,和谐、文明、发展的新社区正成为岔河北部一道靓丽的风景。
  组织建设
  勤勉、肯干的古坝社区人,以求真务实,勇争一流的作风,创建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曾荣获国家绿化千佳村;省小康电话村;市文明单位;县安全文明村;社会治安安全村,五好党支部,劳动力转移先进村,保持0员先进性教育先进集;镇优胜单位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等殊荣。
  联系方式
  古坝社区 0513-84366139
  盛义明 13921473580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20623110 226000 -- 查看 古坝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古坝社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古坝社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龙凤村

  龙凤村位于岔河镇东北角,东至三联村,西至古坝社区,南至马塘镇,北至坝东村,南北全长2.5公里。   人口面积   全村总人口2861人,19个村民小组,总面积5335亩,人均收入8100元。   自然资源   该村主要种植水稻等。   经济发展   村营收入以出租房为主,个体工商户42家。全村人民努力工作,共建和谐新龙凤村,观凤舞之姿,看龙飞之影!   组织建设   6名定编干部,1名省招大学生村官。村支部书记:桑德晨。村主任:王根林。村经管员:崔祝明。民主理财小组由6人组成,保村联防队员2名。   联系方式   桑德晨 13382376390   

新桥村

  新桥村位于岔河镇的西北角,西临河口镇,是有名的蚕桑养殖基地。   人口面积   全村面积约3.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5854.5亩,辖19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194户,人口3956人。   自然资源   著名的桑蚕养殖基地。   经济建设   这里环境优美,乡风淳朴,村民热情好客。本村曾多次受到市县级嘉奖,2008年被评为“江苏省南通市民主法治村”。   组织建设   基层党建工作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县委十二届九次全委会精神,紧密联系村级经济发展实际和党员干部思想工作时间。同时加强外出党员的跟踪管理,加强对建党积极分子教育和培养,党员帮扶,共富共建。   联系方式   张海燕 13921694089   

新港村

  新港村位于岔河镇北首,东临洋兴公路,西临岔栟公路,兴北路、兴河路纵横交汇,交通便捷,天时地利人和,人文景观优美,社会稳定。   人口面积   我村共有十五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3678人,耕地面积4758亩。   自然资源   该村主要以种植水稻等为主。   经济建设   许多普通党员实现了从参股投资型向带头创业型转变。全村现有纺织户86家、个体工商户236户,各类棉棉纺织机1600多台,塑料制品粮食加工、饲料加工、健身器材等8家规模企业,他们面对当前金融危机,瞄准市场、找定位、科学发展抓机遇,提升档次化风险,发展有序,态势良好。   组织建设   发我们建立健全了村务管理述职测评等制度,做到考核内容求实、考核办法求严、考核结果求真,通过严格的制度管理规范了一班人的行动,推动了各项经济工作的开展。党员教育经常化,针对农村党员外出时间长、个体经营与散难以集中的特点等,我们选配了政治素质好的党员、担任政治工作辅导员以电教室为基地,组织党员开展好组织生活,确保组织生活,确保组织生活不间断、思想教育不放松,有效保证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尤其是在创业过程中村干党员个个项目组、有企业。许多普通党员实现了从参股投资型向带头创业型转变。   联系方式    叶德军 15050642999   

龙发村

  龙发村隶属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岔河镇,地处岔河镇西南郊,东邻九洋河,西邻岔河镇兴发村,南邻岔河镇金发村,北邻如泰运河。334线、洋兴公路、新334线、S225线四条公路仿佛专为龙发村建设的环村公路,龙发村紧依如泰运河、九洋河两条如东的主要水系,水路交通十分便利。   人口面积   龙发村总耕地面积为3880亩,总区域范围为5.4平方公里。全村总户数743户,农村农业人口2640人,常住人口为3120人。   自然资源   现常年长蔬菜86户,136亩,其中大棚就占到23亩。   经济建设   龙发村的第三产业在本村也占有很大的比重,该村的主导产业是坯布制造,铁链生产以及规模养殖。到目前为止全村拥有个体工商103户,各类创业人数578人,占总人口的20.2%。其中,全村丝织机23户,拥有302台丝织机,棉织机7户96台,剑杆机5户72台,整经机13台,浆丝机5台,棉纱联合牵浆机一套。铁链加工四家,一户为铁链厂加工,三户为自营出口,其中宇龙公司的浸塑链每周整装出口到境外。   组织建设   坚持党员发展工作要走“党员大会表决”的程序,从制度的严密性上保障党员的权利能充分行使,防止不符合党员标准的人进入党内。   联系方式   赵德富 13773799035   

启秀村

  启秀村位于岔河镇最东北角,西沿洋兴公路直通洋口港,南沿古丰公路,交通便利。   人口面积   启秀村现有人口3346人,1143户,14个小组,耕地面积5023亩,启秀村公共服务中心建于2008年,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卫生服务室建于2006年占地面积300平方米。   自然资源   启秀村农民主导产业为母猪养殖,目前全村户均母猪3头以上,规模养殖的农户8家,村域内母猪市场3家。母猪养殖是本村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   经济建设   启秀村的农田基础设施配套为标准化,主要是借助于国家土地复耕项目。现有3条硬质主渠5400米,新标准泵站3座,硬质水泥路6500米,田间道和支渠一律标准化,农业生产十分便利。   为强化监控机制,堵塞管理漏洞,规范约束干部群众的经济行为,实现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经济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真正做到“有钱办事,有章理事”,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制定本经济管理制度。   组织建设   现职村干9名其中大学生村干1名,大中专学历4名,党员103名。基层党建工作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县委十二届九次全委会精神,紧密联系村级经济发展实际和党员干部思想工作时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我为支部建设献一计”活动不断搜索加强支部建设的有效途径。同时,加强对外党员的跟踪管理,加强支部建设的有效途径。   联系方式   桑林华 13806272308   

金发村

  岔河镇金发村位于岔河镇西南位置,南与新店镇相邻、西与双甸镇接壤、北与龙发村、兴发村邻近。   人口面积   全村共15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3648人,耕地面积5547.5亩   自然资源   该村以种植水稻等为主。   经济建设   近年来,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团结和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明确工作思路,认真学习上级各相关文件精神,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先后在村发展铁链、纺织等项目,建有祥星索业、华严铸造、广通纺织、良友丝织、绿季米业、亚华公司、林如织造等企业,实现了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组织建设   现有党员131名,其中预备党员1名,定编村干8名。   全村人民信心百倍,在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的带领下,正满怀豪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向着建设一个经济发展效益良好、思想道德建设成效明显、村容文卫稳步发展、基层组织切实加强的新型、和谐、文明的村居前进。村领导干部将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努力为人民办实事、做好事,维护村安定、和谐,11年各项工作再创新高。   联系方式   石 磊 15151330652   

金河村

  本村地理位置东至金渡河,西至洋兴公路,南与金桥村接壤,北与坝南村相邻,新老洋兴公路穿村而过。在村中心地带建立了一幢两层的现代化公共服务中心。   人口面积   全村共2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231人,面积7331.71亩,人均纯收入8185.5元。   自然资源   该村主要种植水稻等。   经济发展   个体纺织业是本村主要特色,使我村闲散女劳力得到了安置,大多数男劳力都在外打工,年岁偏大的男女一般在家养猪、打绳,照顾小孩。   由于近两年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了投入,到目前为止,新做水泥路10多公里,实现了环村水泥路、十字水泥路、防渗渠6.8公里,实现了主干渠道都是防渗渠的目标。另外又新做了6.7公里的砂石路。至此,我村初步形成了民富、村美、风气良好的风尚。   组织建设   全村党员134人,定编干部8人,民主理财小组成员4人。2001年我村被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计生、安全、土管等方面曾多次被镇政府评为“先进集体”。   联系方式   程银山 13584617587  

兴发村

  兴发村位于岔河镇中西部,北临如泰运河,省道334复线从村中心位置穿过,交通便捷。   人口面积   全村现有耕地面积4890亩,总人口3460人。   自然资源   该村主要以种植水稻等为主。   经济建设   按照“实力强、农民富、村容美、风气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我们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努力增加村营收入,除现有河塘及村闲置房屋出租收入外,我们将积极申办村工业园区,扩大增收渠道,增加为民办实事的实力。   2.认真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利用各种渠道向农民传授科学致富技术,及时发布各种致富信息,以本村的致富典型引导农户发展致富项目,保发展、促平衡,做到典型示范,村干带头,认真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为农民致富提供良好的平台。   3.合理使用好“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积极向相关部门争取和申请努力兴办公益事业,对全村所有的环村路进行一次维修,对已经形成的两横一纵水泥路正常保养好。村办公室、卫生室正常保持清洁完好,使村容村貌时刻保持优美。   4.认真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教育村民遵纪守法。把公民到的建设纲要和“-”,作为衡量一个村民基本素质的标准。把执行法律、坚持国策、家庭和睦、邻居团结、爱护公益事业,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遵守四禁作为评比文明新风户的重要标志,打击歪风邪气,牢固建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精心组织扎实工作,为把龙发村建设成实力强,农民富,村容美,风气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组织建设   我村举行党员大会后决定:实行举手表决和无记名投票双重规定,投票期间发展对象一律退出场外,严格把关,保障党员的优秀性和民主意识。   联系方式   凌国祥 13921692529   

银河村

  岔河镇银河村位于岔河镇西郊,东与兴河相邻,南与兴发村比邻,西与双甸镇接壤,北与兴坝邻近。   人口面积   村14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2872人,耕地面积3800亩。   自然资源   该村主要以种植水稻等为主。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以来,银河村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全村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10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0.5亿元,村营收入12万元,农民纯收入10831元。银河工业园区快速成长,形成棉纱销售市场,带动全村及周边经济发展。   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为99.9%,垃圾收集、处理率为100%,农村绿化覆盖率为31%,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2.5%,卫生厕所改造率为80%。通过环境整治,人居环境有了明显变化:村庄更绿了、河流更清了,环境更美了,呈现出优美整洁的村容村貌,人民对生活环境的满意度提高,身心愉悦,幸福感不断提升。   组织建设   现有党员120人,其中预备党员1名,定编村干8名。   联系方式    吴兴华 15962712082   

坝东村

  坝东村位于岔河镇东北部,北至古风公路河南,东至友谊河,南至全胜河,西至坝南村,是四个村交接的一个村。   人口面积   全村耕地4200亩,2850人,其中流动人口100人之多。   自然资源   该村主要种植水稻等   经济发展   全村个体工商户23家,以任建带头的龙头企业7家,其中针织加工6家。以花卫兵万羽鸡场为载体发展10家。规模养殖河蟹3家,大棚蔬菜1家。全村实施水泥路5800米,新建公共服务中心一幢,全村主要经济产业是以无公害大米和生猪生产为主。   组织建设   现任职干部5名,党员97人,13个村民小组。   联系方式   卢 桦 13813622768  

新坝村

  新坝村地处岔河镇西北部,西边与双甸相邻,北与新桥村接壤,东与振河村隔河相望,南与银河村相连。   人口面积   全村24个村民小组,总农户1240户,总人口4028人,支部党员总数142名,定编八名村干。南北长3.3公里,东西长2.4公里,约8平方公路,总耕地面积3826亩,上年人纯收入8276元。   自然资源   该村主要种植水稻等。   经济发展   全村现有个体工商户58户,其中规模以上定收企业两家,引进外资企业落户我村两家。全年三产总产值2.25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8亿元。    以绣花厂为骨干企业,纺织业在我村已发展到近40家,羊毛衫织造业6家,手套浸胶线已投产运行,建设业、服务业蓬勃兴起,越做越大。   新落成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集医疗卫生、农资供应、居民健身、文化娱乐、图书阅览、小商品批发零售、农资供应、果品蔬菜小市场等融为一体,已基本显现出新农村建设的风貌。   组织建设   支部党员总数142名,定编八名村干。   联系方式   赵旭东 13306271282   

振河村

  岔河镇振河村位于岔河镇西北角。其中S225省道,苴东省道穿其而过。   人口面积   全村现有农户1131户,19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人口4416人。其中农业人口3589,城镇人口827人,全村劳动力1617人,全村辖区8.9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338公顷,水面103公顷。   自然资源   该村以种植水稻等为主。   经济发展   大小企业78家。其中有限责任公司23家,私营企业26家,个体户129家,是原岔北乡的政治金融中心。近几年来,一直为岔河镇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作用。   组织建设   振河村在全体党员中开展“我为支部建设献一计”活动,不断加强支部建设的有效途径。同时加强对外出党员的跟踪管理,加强对建党积极分子教育和培养,党员帮扶,共富共建,无职党员定职上岗等活动的正常展开。   联系方式   金远梅 13235229100   

古坝社区

  古坝社区居民委员会位于九洋河畔,洋兴公路纵横南北,苴东公路贯穿东西。   古坝社区居民委员会于2009年7月经县政府批准由坝南村和古坝居合并而成   人口面积   总面积3.19平方公里,总人口3100多人。   自然资源   以种植水稻等为主。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古坝社区党总支、居委会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不断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形成了以纺织服装、健身器材、食品、塑料为工业支柱产业;禽畜饲养,销售为农业龙头产业;商贸营销、交通运输、宾馆住宿为服务主业的三业经济同步发展的良好势头,逐步形成了集聚效应的板块经济。服务中心功能齐全、古镇花苑整齐美观、环境保洁长效管理、文化底蕴充分展现,和谐、文明、发展的新社区正成为岔河北部一道靓丽的风景。   组织建设   勤勉、肯干的古坝社区人,以求真务实,勇争一流的作风,创建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曾荣获国家绿化千佳村;省小康电话村;市文明单位;县安全文明村;社会治安安全村,五好党支部,劳动力转移先进村,保持0员先进性教育先进集;镇优胜单位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等殊荣。   联系方式   古坝社区 0513-84366139   盛义明 13921473580   

汤桥村

  汤桥村位于岔河镇南与新店镇接壤,2001年由原汤墩、长桥两个村合并而成,东至小金渡河与振兴村毗邻,西至九洋河,南至南淌河与新店镇相望,北至红卫河与南桥村相连,洋兴北路串村而过。   人口面积   全村5.2平方公里,总人口2589人,耕地面积3980亩。   自然资源   该村主要种植水稻等。   经济发展   享誉全球的如东县铁链厂驻落我村。   组织建设   10个村民小组,106名党员。   联系方式   张建忠 13921695706   

振兴村

  振兴村位于岔河镇的东南角,东临马塘镇,南临新店镇。苏334线横贯振兴村。振兴村面积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629亩,辖14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187户,人口3650人,党员142人,现有在编村干7人。200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5亿元,人均纯收入6700元。2007年被镇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2007年综合考核得铜杯,村考核发展杯得银杯,村考核兴农杯得金杯,农居点建设获得先进集体。2008年村考核兴农杯金杯,2008年综合考核优胜杯铜杯。2009年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2010年获得县政法工作中大调解先进基层单位,2010年村营收入先进单位,村镇建设先进单位,2010年获得南通市民主法治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党支部以“民富村美风气好”、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建设文明和谐振兴为工作目标,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抓党建活班子   1、加强学习。认真抓好班子整体素质结构提高,不断强化班子整体功能,数好村干形象,不断增强村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   2、强化建制。健全完善多项规章制度,不断规范村干部工作行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以支部制定了“会议”、“学习”、“村干考核”、“党员帮扶”、“财务管理”等制度;   3、奋勇争先。按照镇党委考核文件,将目标组细化分解,落实村干岗位职责,实行严格的过程机制和村干岗位考核,做到实绩与村干任用,与村干年终报酬直接挂钩,增强村干对干好工作的危机感,从而在农村上下不断提高、奋勇争先、争先进位的热潮。   二.抓经济促发展   村“两委”班子充分利用振兴村优势,积极引导发展民营经济及条件经营生产,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进模范作用,发挥创业能力、创业奖型的辐射作用。目前全村主要有:种植养殖、纺织运输四大经济板块。种植业主要以生产优质大米,养殖业主要以养猪养鸡。村现有优质0猪1800多头,年上市苗猪4万多头,生猪2000多头。家禽上市20多万羽。纺织业主要以织造为主,全村现有各类织机300余台;运输业主要以车船运输。全村现有大小船只6条,主要以贩运沙石料。现有大小车辆20多辆,主要以贩运各类货物。全村现有申报企业家、私营业主18家,个体工商户50余户。   三.夯基础保和谐   村两委班子紧紧围绕富裕型小康建设班子。2007年村党支部紧紧抓住334线贯通振兴村机遇,全面启动居民集居点建设,全村预期居民点21幢住宅楼在镇政府支持下已落成。目前21户居民已喜迁新居。与此同时全村基础设施也进一步得到改善,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村民得到了安居乐业。   今年工作目标:   我们将充分利用苏334线贯穿振兴村的有利条件,学习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求实求美、求好求快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提出的在全县争一保二位置的目标,紧紧围绕对村对村干考核工作意见突出考核重点,落实工作责任,严格奖惩兑现、强势推进,真抓实干,在全村范围内推进快抓快干快发展奋勇争先、强势赶超的氛围。经济进入更高水平的小康进程,进一步拓展致富的路子,想方设法抓发展、抓增收、抓绩效,带领全村人民共同努力优化农业生产环境,依据科技发展,进一步拓宽致富渠道,招商引资再求新突破。民营经济要求新发展,新农村建设要求新提高,使村民经济更富裕、生活更安康,把振兴村建设成为“民富村美风气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南桥村

  岔河镇南桥村位于岔河镇政府南郊,西至九洋河,冬至金渡河。南至红卫河,北与迎春社区毗邻。南桥村水陆交通便捷,陆路有省道洋兴公路和省334复线,十字村内穿越而过。村内水泥路砂石路覆盖全村家家户户,纵横交错,主要水系又九洋河、红卫河、千二河、金渡河、住宅河互相连通,排泄能力较强。   人口面积   东西长2.3公里,南北2.45公里,村域面积570公顷,基本正方形。全村地势平坦,地面标高在4.2~4.4米之间(黄海高程系)耕地面积4600亩。全村共16个村民小组,现有总农户1042户,现有农业人口3268人,其中男性1667任,女性1601。   自然资源   该村主要种植水稻等。   经济发展   村内条件比较优越辖区又岔河镇岔南中学、岔南小学、红宝石幼儿园、岔南成人学校、岔南医院、岔南农民一条街等。全村共有企业86家,个体工商户116户。去年三业产值达到4.75亿元,人均纯收入达8593元。   组织建设   近三年来,获南通市委、市政府民营发展明星村,南通市民主法制示范村等称号,获如东县委、县政府民营发展明星村,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保持0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先进单位,五星级创业型村党组织,创先进基层党组织示范村党组织灯称号,被县委评为文明村,被县委教育局评为先进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村调委会被县委评为优秀调委会,被县委、县政府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置先进单位,村总支被岔河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村各项工作均处于全镇领先位置。   联系方式   南桥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投资兴业办厂的热土,欢迎各界有识之士来我村兴业投资。   丁建华 13906272106  

金桥村

  金桥村位于岔河镇城乡结合部,洋兴公路334线省道穿插而过,如泰运河环绕金桥,是镇政府的东大门。金桥现有城乡人口6000多人,拥有耕地面积3600多亩,现有27个村民小组,环村水泥路7.8公里。全村共有8个村干,全村拥有定报企业9家,私营企业40家,个体工商户200多家。个体私营主要以纺织、油料、铁链加工、建筑业为主,农业以生产优质大米著称。多种经营上以0猪的繁殖,肉草鸡的养殖,以及张堡的林果生产为主,生产的优质黄花、抗青、山水、翠冠梨、水蜜桃销售在全省各地。2008年度全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9.8%,新型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89%。村现拥有100多亩地的工业园区,已有五家投入生产,金桥村交通发达,是村经济发展的中心。   

古北村

  古北村   全村现有总人口3638人,总农户1181户,15个村民小组,总面积8500亩,东邻本镇陆港村,西与新桥村隔河相望,南与振河村接壤,北河河口镇荷园村相望,苏225线穿境而过,岔栟河、江岔河作为两条重要的水上通道。水陆交通什么便捷,常年气候宜人,风调雨顺,是发展工业、农业的风水宝地。   

兴北村

  兴北村于2001年由原毛店村与解洼村合并而成,位于岔河镇北部5公里,九洋河畔即将成形的苴东公路贯穿村中心。   村域总面积4238亩,农业人口2779人,14个村民小组,全村以纺织业为主导,企业58家,拥有上规模的种植大户28家,年输出劳务870多人。08年度全村经济总收入为22539万元,其中工业收入16058万元,牧业收入2278万元,人均纯收入8317元。  

三联村

  三联村地处岔河镇东北角,与丰利镇和马塘镇交界。总人口3128人,全村总耕地面积5525亩,共有村民小组16个。全村个体私营企业12家,个体工商户48个。三联村的特点:特种养殖水产面积600亩,重要养蟹,养虾;共有草绳机1000多台,草绳收购点3个,草绳销往全国各地。   三联村共有六名村干,党支部书记徐怀银,村主任沙美如,主办会计陆金如,民兵营长阚知明,妇女主任钱华,专业会计张利慧。 三联村与龙凤村、新桥村、新港村、龙发村、启秀村、金发村、金河村、兴发村、银河村、坝东村、新坝村、振河村、古坝社区、汤桥村、振兴村、南桥村、金桥村、古北村、兴北村、陆港村、兴河村、迎春社区、燕川社区、镇北社区、其国社区、玉林村相邻。  

陆港村

  如东县岔河镇陆港村位于千年古镇(原古坝镇)的西部,东临苏225线及岔洋河,南接苴东线,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全村总面积6.2平方公里,有人口3150人,常住人口3500人。全村共分15个村民小组,党支部共有党员97人。   陆港村是全国有名的“苗猪生产基地”。全村共有能繁二元母猪3500头,其产仔猪杂交优势明显,肉质细嫩鲜美,畅销全国十多个省市地区。陆港村于2009年成立陆港村畜禽专业合作社,为全村畜禽养殖户的产、供、销提供了一条龙服务,并计划将周边几个村的养殖户收进合作社,将组织进一步做大做强。   陆港村另一特色经济是工艺手套和劳保手套的生产,全村现有手套生产厂家十六家,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南通巧手纺织有限公司家生产的“巧手牌”手套,已申请注册了商标。最近巧手手套厂正着手于美国一商家携手,引进一千万以上的投资,将手套厂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一班人,积极强化社会发展的使命意识,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实现了陆港村经济跨越式发展。全村共有各类企业二十多家,个体工商户三百多户,农民人均收入达到八千余元。   

兴河村

  兴河村位于岔河镇中心位置,苏225线纵惯兴河村。兴河村耕地面积1536亩,辖11个村民小组。现在有农户496户,人口1351人,现有在编村干5人。   规范统一的农民集中居住房是兴河村一大新的“率先”,现在集居点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朱健同志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高中学历,统抓全村工作。顾梅芳同志人村委会总帐会计,高中学历,负责财务共作。曹兴元同志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农技员,初中学历,负责村农技工作。刘秀梅同志任村妇女主任、民兵营长,初中学历,分管计生、妇联、人武工作。杨晓建同志任村副支部书记,本科学历,全面配合书记的工作。   兴河村主要发展纺织行业,全村有三十几家纺织厂,规模较大的有盛宇纺织有限公司,天益浆纱纺织,大的企业带动了村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村民的就业,同时还为镇地税作出贡献。   兴河村做到村务公开,党务公开,财务公开。村里专门成立村民监督委员会,村理财小组,定期对村财务进行检查。   2008兴河村通过村里面一班人的共同努力,年终获得镇多项奖项。2009年,我们将为把我们村建设成“民富,村美,风气好”的先进村而继续努力.   

迎春社区

  迎春社区简介   岔河镇迎春社区,位于岔河镇郊,如泰河畔。它的前身是成立于1959年的岔河镇菜园大队。主要为岔河镇人民生产蔬菜。经过数十年变迁,目前仅有200多亩耕地,菜农人口500多人,常住人员2500多人。现更名为岔河镇迎春社区,下辖四个村民小组和一个农贸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迎春村利用“天时地利”,抢抓机遇发展保护地蔬菜生产20000多平方米,建设商业用房16000多平方米,成为迎春村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主要收入来源。   近年人均收入超过8000元,村营收入超百万元。自来水通到每户户头、田头,村、组主干道已全部建成水泥路。用电、广播、电视全部标准化入户。   村部迎春大楼,除用于办公外,并设有大小会议室、活动室、图书室、文体室、电脑室、文印室等。与镇在三组联办了一处5亩地的农民健身休闲场所——怡心园。   从80年代联产到户以来,迎春村的菜农实行了经济“零”负担,不要交一分钱,不要做一个义务工,全由集体一揽子包下。村营经济的收入反而不断反哺菜农,如年老人生活补助、菜农医疗补助、丧葬补助、学生、现役军人奖励,村民代表误工补助等近20项福利享受。   长期工作实践中,迎春人总结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迎春精神,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80年代以后一跃成为如东县、南通市蔬菜生产先进单位,被县评为如东县“致富先进村”、“小康村”、“红旗小康村”,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分别被如东县、南通市、江苏省评为“安全文明村”、“文明村”,此外,“村级财务管理”、“老龄工作”也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先进单位。鲍崇芬同志被评为南通市“百佳农村会计”,余梅同志被评为如东县“劳动模范”、江苏省“蔬菜战线先进个人”,洪剑高同志被评为如东县“十佳市民”,江苏省“模范村委会主任称号。”  

燕川社区

  燕川社区居委会地处中国发达的长江三角洲东北冀、美丽的千年古镇岔河镇中心地带。岔河镇镇政府所在地市我镇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现有常住人口一万两千多人,其中外来人口三千多人。社区内市场繁华,二、三产业发达。这里随处可见有传统文化的底蕴与现代艺术新潮、文明延续的老街古巷与开放的秀水地域,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人杰地灵。   省道334线和洋兴公路在这里贯穿,九洋运河与如泰运河在这里交汇,独特的地理优势使得这里形成主要以纺织、化工、粮油、包装、工艺品、电子器材等企业群体,形成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等,极大的促进了三产的发展。这里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三十多家,企业单位三十多家,个体商户600多家,其中医疗、规模超市、娱乐、服务业配套齐全,县级医院一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一个、省重点中学一家、近1000平方米规模超市三家、宾馆十二家、大小餐馆二十四家、美容美发、浴室桑拿休闲娱乐、纺织加工等一应俱全,以形成岔河镇商货流通中心。、   随着经济的发展,加大了对老城区的改造力度,新建三处高标准住宅小区,环境舒适、功能齐全。燕川花园老城区34749平方米,将全部拆迁,新建12层之星级宾馆一家和燕川贸易中心市场。   古老而年轻的燕川社区充满生机和欣欣向荣的景象,这里有清晨的鸟语花香,晨练的晚练已成为局面文化和锻炼相结合的生活的一部分;这里的夜景夜市万盏灯火、车水马龙,使城区显得格外靓丽。古老的燕川社区正在江海大地茁壮成长,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观,创造燕川美好的新未来。  

镇北社区

  镇北社区是江苏省南通如东市岔河镇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320623110,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20623。邮政编码为226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13 ,车牌号码为苏F。与龙凤村、新桥村、新港村、龙发村、启秀村、金发村、金河村、兴发村、银河村、坝东村、新坝村、振河村、古坝社区、汤桥村、振兴村、南桥村、金桥村、古北村、兴北村、三联村、陆港村、兴河村、迎春社区、燕川社区、其国社区、玉林村相邻。  

其国社区

  其国社区是江苏省南通如东市岔河镇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320623110,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20623。邮政编码为226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13 ,车牌号码为苏F。与龙凤村、新桥村、新港村、龙发村、启秀村、金发村、金河村、兴发村、银河村、坝东村、新坝村、振河村、古坝社区、汤桥村、振兴村、南桥村、金桥村、古北村、兴北村、三联村、陆港村、兴河村、迎春社区、燕川社区、镇北社区、玉林村相邻。  

玉林村

  玉林村,位于将岔河畔,北临洋口镇,东临丰利镇,南邻陆港村,西邻古北村,林葱禾茂。   人口面积   全村耕地面积3388亩,总农户845户,农业人口2478人。   自然资源   我村防渗渠两条,两千余公尺,道路通畅,人杰地灵,水陆交通便利发达,自然条件十分优越。   经济发展   今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玉林村想成了以草三黄鸡为重点的养殖模式,全村现有养鸡户63户,年出栏100万余只。在村企业主要有亚华玻纤有限公司、如东海欣纤锭厂、如东月星针织厂等。   组织建设   村支部共有党员89名,预备党员3名,定编干部6名,大学生村干1名.村设有村务公开栏,按时、定期进行党委公开、财务公开。   联系方式   钱德田 13506270226   


古坝社区特产大全




古坝社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