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苏省 >>南通 >> 海安市 >> 白甸镇 >> 刘季村

刘季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刘季村谷歌卫星地图)


刘季村简介

  刘季村是江苏省南通海安市白甸镇下辖的行政村区划代码为32062111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20621。邮政编码为226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13 ,车牌号码为苏F。与周垛村、瓦甸村、邹冯村、丁华村、官垛村、施溪村、朱于村、白甸社区、傅舍社区相邻。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20621111 226000 -- 查看 刘季村谷歌卫星地图

刘季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刘季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白甸社区

  水乡明珠甸上桃源   白甸村位于海安县城西北部,是镇区所在地,东靠周垛村、施溪村,北与东台市后港镇隔河相望,西与官垛村接壤,南与刘季村相邻,江曲公路从中部穿过,境内河道纵横,水量丰沛;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被人们誉为“水乡明珠,甸上桃源”。全村面积551.3公顷,耕地面积3476亩,全村所辖29个村民小组,1316户居民,总人口3620人。   白甸村农业以生产生态水产、绿色无公害优质有机大米著称。工业以建成机械、涂装机械而文明。2010年,全村实现了工业、农业、三产服务业总产值2.5亿元,人均净收入达12000元。1990年以来,先后被评为县级“文明村”、“法治示范村”、“有线电视户户通示范村”、“远程教育示范终端站点”、“电话小康村”、“村民自治模范村”、“小康示范村”。   近年来,白甸村不断加强村级基础设施投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扶持三产服务业的发展,在不断完善集镇功能和改善村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引进和培育了一批重点企业如生辉集团、亚威机械、贝思特机械等第二产业项目,博大产业园、玫瑰湖畔庄园、农民休闲广场等三产旅游项目。增加了村民就业机会,带动了村级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今天,白甸村民以积极热情的心态用自己的双手打造白甸明天的美好前程!   

傅舍社区

  傅舍村位于瓦甸集镇,是原瓦甸乡政府所在地,2001年由原傅舍村、斜洋村合并而成。该村东连新204国道,国道连接线、海白线贯穿全村,交通便捷,区位优越,人文荟萃,商机无限,是典型的里下河鱼米之乡。全村15个村民小组,797户,2438人,2249亩耕地,从业人员1749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4678元。    傅舍村所在的思进工业园区,共入住企业32家,新建了耘轩草莓园,洪家滩樱桃风情园,傅舍村农民集中安置区,建立东部节能环保产业园区。在县级考核中,成为小康建设示范村,县三星级村,县县民主法治示范村,蝉联南通市文明村。   

周垛村

  周垛村位于白甸中部,紧靠二级河白姚河,204国道白甸连接线和瓦白线穿境而过。全村17个组,3565人,党员140名。耕地面积4936亩。近年来,周垛村立足自身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趟出了一条致富农民,美化环境,营造良好科学发展之路。   一、规划引领,描绘发展蓝图   周垛村拥有美丽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人文资源,百年老宅,麦田怪圈,老知青点名噪一时,田里稻麦飘香、四季果蔬不断,水面波光粼粼,水中鱼虾满塘,结合产业发展实际,两委会规划了稻米、水产、蔬菜、蚕桑、水果、家禽等六大类农产品发展区和观光旅游区,精品展示区及集中服务区,形成以乡村旅游为纽带一轴四区六业的发展格局。   二、整治环境,建设宜居家园   海安有句俗语,“白鸽往亮处飞”周垛村近年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既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又令来自各方游客赞叹不已,实施清水工程对18河道实施清淤,整治岸坡32公里,清理网箱沉船54处,投放四大家鱼进行“以河养河”形成水清河畅新气象,被评为江苏省水美乡村。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组织“小手拉大手、共创环境美”活动,农户家前屋后、田间地头,生产生活垃圾得到了有效整治,被评为“江苏省卫生村”   三、招引项目,培育旅游品牌   面向镇内镇外能人做工作,鼓励发展农业体验游,把高效规模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有机结合在一起,人员休闲观光项目十个,樱桃园,葡萄园,草莓园等生态采摘园,每年吸引外地游客5万人以上,带动当地农民增收200多万元,志开纪念馆的建设拓展了周垛乡土文化的内涵,成为台海两岸文化交流的新平台。甸湖生态园樱花园在水产养殖、花卉培育等方面发挥青少年教育基地的作用。   四、 组织活力,吸引八方游客   敏锐地捕捉到自发前来参观百年老宅和自驾游采草莓等商机。周垛积极筹划举办了一系列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垂钓节评选出了钓鱼大王,采菱节捕鱼节登上了江苏卫视和央视的银屏。采桑节即将推出美丽的“罗敷仙子”。乡村旅游节庆活动拉长了传统农业的产业链,集聚了大量人气,也调高了周垛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 全面动员,人人参与创建   乡村文明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最大竞争力。周垛村做到了党员干部带头,家家动员到位,人人参与创建,一个民富村美风气好的美丽田园赢得不少回头客。在发展经济、创业富民、扶贫济困、热心公益等方面涌现了不少先进典型。周垛人民抗洪救灾的故事被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构成纪录片《洪家滩保卫战》,周垛农民种植的棉花进入中国农业展览馆,周垛村党支部被海安县委表彰为先进党支部,今年作为县党建采访点之一接受市级以上媒体采访。   面对农村改革发展的新矛盾新问题,周垛村将从供给侧发力,目标大上海,力争三年内形成连接带游客八万人的规模。农民人均收入达25000以上,村营收入突破150万元,建成南通市乡村旅游示范村。  

瓦甸村

  瓦甸村是江苏省南通海安市白甸镇下辖的行政村区划代码为32062111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20621。邮政编码为226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13 ,车牌号码为苏F。与周垛村、邹冯村、丁华村、官垛村、施溪村、刘季村、朱于村、白甸社区、傅舍社区相邻。  

邹冯村

  邹冯村是江苏省南通海安市白甸镇下辖的行政村区划代码为32062111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20621。邮政编码为226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13 ,车牌号码为苏F。与周垛村、瓦甸村、丁华村、官垛村、施溪村、刘季村、朱于村、白甸社区、傅舍社区相邻。  

丁华村

  丁华村是江苏省南通海安市白甸镇下辖的行政村区划代码为32062111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20621。邮政编码为226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13 ,车牌号码为苏F。与周垛村、瓦甸村、邹冯村、官垛村、施溪村、刘季村、朱于村、白甸社区、傅舍社区相邻。  

官垛村

  官垛村是江苏省南通海安市白甸镇下辖的行政村区划代码为32062111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20621。邮政编码为226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13 ,车牌号码为苏F。与周垛村、瓦甸村、邹冯村、丁华村、施溪村、刘季村、朱于村、白甸社区、傅舍社区相邻。  

施溪村

  施溪村地处里下河水乡白甸镇政府东侧,新204国道连接线横穿而过。全村总人口2842人,总户数1075户,耕地3764亩。全村土地流转约1800多亩,辖区内有工业园区,提水养殖龙虾、螃蟹、各类淡水鱼,规模性种植草莓、西瓜、蔬菜、水稻、苗木等等。2016年集体经济收入135.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965.元。近两年来,施溪村根据县级文明单位的创建标准,领导重视,稳步推进,取得了显著的创建效果。2015年被评为“四星级”村,连续三年被评为“全民创业先进村”,被市政府评为“十佳耕地保护村”,被司法局评为“优秀调解委员会”,“十佳基层党支部”,2016年被市政府评为“四星级”村,被县评为“全名创业先进村”。    道德建设成效显著。深入开展村民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高村民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村党总支十分重视群众的思想教育,通过开展道德法讲堂,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儿女、好婆媳、好邻居、好少年评选活动。组织五老和热心关工的同志,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以党员干部为核心,组织村民代表共同建立志愿者服务队伍,就近就便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利用新建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窗口,做好崇尚科学、移风易俗宣传工作、有效遏制封建迷信和婚丧喜庆大操大办,无违反殡葬管理规定乱建坟墓的现象,促进社会风气根本好转。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利用会议、广播大力宣传,教育广大村民自觉遵守《村规民约》,组织志愿者关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群众向村慈善救助站捐款十万余元,教育广大村民履行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应尽义务。利用支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组织学习宣传国家的各项法律知识,从而得到广大村民的支持和理解,全村的计划生育工作、征兵工作、村居环境整治工作一直走在全镇前列。    志愿者服务活动亮点纷呈。村建全了志愿服务活动方案,吸纳志愿者100多人,每年重大节日都组织开展活动,尤其是开展关心孤寡老人、伤残人员、留守儿童、失独老人、保护生态环境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每年寒暑假村都组织退休老师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活动受到县关工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文化建设彰显特色。村在公共服务中心建立了文化广场,并设立宣传栏、政务公开栏,配有宣传文化墙,文化活动广场有文化体育设施,村建有 2户特色家庭文化室,善行义举榜每季度更换一次,村道德讲堂每月一次讲座,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弘扬社会正能量。    文明风尚措施扎实。村每年开展“文明家庭”、“好儿女”、“好妯娌”、“好邻居”评选活动,开展“身边好人”、“善行义举”文明评比。开展特困家庭结对帮扶活动,建立了帮扶措施,帮助和带领他们共同致富。开展崇尚科学、移风易俗、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教育活动。2015、2016年,组织开展了健康知识讲座,邀请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年健康会所专业人士来村讲座。    村容村貌整治优美。制定实施村庄规划,建设布局合理,一期安置房入户率100%,二期已经有大部分农户报名登记,2017年底已经交付使用。推进道路硬质化,全村建有水泥路28.3公里;村绿化面积1600亩;庭院绿化苗木10000株,村卫生服务站设施完备、配齐医务人员,24小时为村民提供健康医疗服务。村民生产生活环境良好,辖区内工业污染物全部达标排放,无污染事故发生,无脏乱差死角。“清水工程”、环境整治工作连续几年都在全镇前列。    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加强。村党总支进一步完善“支部工作制度”,每年开展民主评议、村干部述职述廉等工作,强化党员素质教育,要求党员干部不断强化廉洁自律意识,教育党员干部秉公办事,为民办事。积极开展群众事务党员干部代理制度,树立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其成功做法得到多家媒体报道。每年两次述职述廉,党员村民代表参加民主评议工作,更好地接受村民监督。通过评议考核,进一步规范村干部行政行为,鼓励村干部积极做好本职工作,当好人民群众公仆。   

刘季村

  刘季村是江苏省南通海安市白甸镇下辖的行政村区划代码为32062111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20621。邮政编码为226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13 ,车牌号码为苏F。与周垛村、瓦甸村、邹冯村、丁华村、官垛村、施溪村、朱于村、白甸社区、傅舍社区相邻。  

朱于村

  朱于村   朱于村坐落在海安县里下河水乡---白甸镇的最北边,村四面环水,与盐城市东台市后港镇、梁垛镇接壤,辖区3.28平方公里,实有耕地面积2562亩、水面560亩,人口2133人,常住人口1483人,外出务工劳力865人。全村主导产业以水稻为主,辅助种植小麦、胡桑。   2013年底村内拥有四级水泥路15.5公里,砂石路3.5公里,新建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850平米;全村的产业总值达350多万元,村级固定资产121.2万元,村级负债30多万元,人均年收入12000.40元,属白甸镇最落后的村,也是海安县为数不多的经济薄弱村之一。   


刘季村特产大全




刘季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