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村是江苏省南通海安市北城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区划代码为320621004,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20621。邮政编码为226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13 ,车牌号码为苏F。与联合村、林桥村、三塘村、自由村、德兴村、建设村、隆政村、海北村、复兴社区、大里村、新园社区、闸东社区、中坝社区、三里闸村、凤山村、中大街社区相邻。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20621004 | 226000 | -- | 查看 新丰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复兴社区 |
复兴社区地处海安县城东部,东至凤山南路,西至宁海北路,南至老通扬河,北至新通扬河,占地面积1.6平方公里,辖区内有18个居民小组,总户数1503户,总人口3523人,。 复兴社区人文荟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百年历史的东大街见证了海安发展,是我们社区的中轴线。明清建筑风格的韩公馆古色古香,位于社区西部,接纳了大批中外游客,是全县标志性建筑。江苏省海安县高级中学是全县最高学府,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2003年成立的海安县慧源书城、慧源文化教育中心飞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商业繁荣,三产服务业发达是我们社区一大亮点,繁华的人民东路穿城而过,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是全县商业中心。世界品牌肯得基落户于我社区,家电巨子苏宁电器光彩四射,南通商业排头兵文峰超市每天人头攒动,顾客川流不息,以金米萝中西简餐为代表的餐饮业达几十家,顾开照相馆成为全县金字招牌,万紫千红娱乐中心装饰气派豪华,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每年我们社区三产服务业增加值达达1个亿,上交国家税收几千万元,是全县商业明珠。 |
中大街社区 |
中大街社区位于县城人民中路,南至老通扬河,北至新华西路以南,东至宁海北路以西,西至原人民巷以东,辖区面积1平方公里,总户数1344户,总人口4032人。社区党支部现有党员129名,居民委员会现有15个居民小组。现有辖区单位:海安县高级中学、苏建集团、海洋房产有限公司、海安县工业大厦有限公司、文峰大世界、河北大酒店等单位。辖区内有商住楼39幢,中大街改造工程15幢,新商住楼焕然一新,第三产业为社区特色,近200家个体工商户在区内落户,各种行业的批零经营服务应有尽有。各种休闲、娱乐、住宿、餐饮分布在各条路段。文峰大世界年营业超亿元,海安县高级中学闻名全国,每年向全国高等院校输送数名大学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有用人才。 中大街社区领导班子,团结一心,通力合作,被评为市文明社区共建工作先单位县文明社区。 |
新园社区 |
新园社区域处县城西大门,东至草坝支路,西至三里闸大桥,南至老通扬河,北至闸东路,方圆0.8平方公里,总户数2415户,总人口6918人,党员199名,辖区单位5家,共设25个居民小组,12个党小组。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新园社区党支部、居委会以“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区为目标,完善社区服务,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强化社区治安,关心居民生活,不断提高社区综合管理水平,在构建和谐、平安社区的进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曾被评为“南通市文明社区共建工作先进单位”、“南通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单位”、“县巾帼建功示范岗”、“劳动保障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充分再就业社区”、“镇”“五一巾帼标兵岗”、“三个文明建设先进集体”,人武、计生、综治工作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 |
闸东社区 |
闸东社区地处县城西北侧,是典型的老城郊结合部。地域面积1.8平方公里,总户数3000多户,总人口10000多人,社区单位20多家,下设14个居民小组。 近年来社区支部一班人通力合作,精诚团结,紧紧围绕工作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市民素质为目的,在广大居民群众、党员的支持下,党支部、居委会一班人动员广大居民群众,积极开展群众性活动。 闸东社区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强化社区共驻共建,增强社区自身活力,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计生、“五进”社区和便民利民活动。近年来,闸东社区在县、镇的关心下,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连续被评为“文明社区”“三个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计划生育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 |
中坝社区 |
中坝社区地处中心地带,东至人民中路、西至草坝支路、南至通扬河、北至新华河,占地面积约0.5平方公里,总户数3590户,总人口8820人,其中党员246人,辖区单位20家,下设24个居民小组。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中坝社区“两委会”以“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区为目标,完善社区服务、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强化社区治安、关心民居生活,不断提高社区综合管理水平,在构建和谐、平安社区的进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3年以来,中坝社区被评为南通市文明社区,2005年度被评为南通市文明社区共建工作先进单位,县“巾帼建功”文明示范岗、劳动保障服务站合格社区先进单位、2006年度被评为县文明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合格社区先进单位、镇综治先进集体、2007年度被评为县文明社区、县十佳巾帼文明岗、计生、三产先进集体、社区太极拳荣获县二等奖。 |
三里闸村 |
三里闸村地处海安县城西郊,新、老通扬河之间,老328国道串村而过。全村常住1236户、3774人,总面积3.23平方公里。2008年全村地区生产总值150,699万元,人均纯收入9176元。 三里闸村于2001年9月由闸西村、景里村合并而成。原闸西村属蔬菜专业村,景里村属粮食专业村。从2005年3月起兴办村级工业园区,园区用地面积已达600亩。原闸西村集体土地实行了统一流转,兴办工业和三产服务业,到目前全村现有大小企业100多家。 三里闸村的新农村建设是南通市示范点,新村规划面积400亩,目前已安置居民入住达250多户。三个文明建设成绩显著。三里闸村先后被南通市委、市政府评为民营经济发展明星村、南通市文明村,连续二年被海安县委、县政府评为民营经济发展20强村(居),综合考核先进村,海安县“十五”期间人口与计生工作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先进集体,海安县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集体。连续多年被海安镇党委、政府评为三个文明建设先进集体。 |
大里村 |
大里村位于海安县城东北郊,南倚新通扬运河,西与胡集镇接壤,东至老串场河,距县城核心区一公里。全村现有33个村民小组,农户1888户,人口5438人,党员205名,总面积5.8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0132亩,经济作物以胡桑为主。全村现有桑园面积2250亩,常年饲养桑蚕1万张,是名闻遐迩的蚕桑专业村,养猪、养鸡特色村,粮食作物以水稻、三麦为主。2008年村民人均纯收入为8518元。 大里村水陆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221省道贯穿全村东西;海仇公路南延,贯穿南北;即将开工的宁申运河在大里段设调度站,具有建设大物流的独特区位优势。大里村风景秀丽,民风淳朴,是各界成功人士投资兴业的宝地。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党的-精神和以“-”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王德宇同志为首的村委一班人,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明确思路,大力发展村级经济。现在全村工业经济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茶,环境整治已见成效,综合治理平安稳定,221省道、隆田路拆迁工作顺势推进,其他各项工作协调发展,人民生活幸福安康。全村的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局面,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大里村正以全新的面貌、热诚的服务欢迎广大朋友前来投资兴业! |
新丰村 |
新丰村是江苏省南通海安市北城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区划代码为320621004,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20621。邮政编码为226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13 ,车牌号码为苏F。与联合村、林桥村、三塘村、自由村、德兴村、建设村、隆政村、海北村、复兴社区、大里村、新园社区、闸东社区、中坝社区、三里闸村、凤山村、中大街社区相邻。 |
凤山村 |
凤山村位于海安县城北郊,共有34个村民小组,,总有村居民11658人,5034户,占地面积7.2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2982亩,桑园面积1005亩。全村南北以海仇路、204国道,东西以黄河路贯穿,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几年来,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完成硬质路道达12公里并完成绿化面积600亩,投入资金近10万元。在创建文明城市进程中,为了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全村共建了33个垃圾房,并给每户发一个垃圾桶,安排专人每天倒垃圾,专人每天对垃圾房进行清理。 近年来,村规划农民集中居住点3个,现已有2个居住点可以入住,还有丹凤花苑在紧张施工过程中,预计今年年底就能入住。在搞好环境整治的同时,凤山村大力推进民营经济建设,创办凤山村民营工业园,园区规划用地面积800亩,现全村共有大小企业近40家,其中定报企业14家,预计2012年可实现年产值27亿元,利税9400万元。 2011年农民人均收入达12400元。由于南通苏中植物园有限公司、南通苏中医药物流有限公司、江苏海田电气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入驻,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土地,成为了失地农民,目前,村正对失地农民实行安置。今年共有505人参加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5%以上。 |
海北村 |
海北村位于海安县北二环路北侧,由原海北乡平等村、练桥村、方桥村、王桥村合并而成,东与新丰村相接,南与凤山村相邻,西靠自由村,北依大公镇,海白公路、宁启铁路穿村而过。全村有40个村民小组,2050多户,其中236户住进了农民集中居住区海北花苑内,总人口5960多人,村总面积5171亩,等级河道25.26km,泯沟家塘数23个,农村等级公路9.13km。 近年来,海北村切实加强了新时期新农村政策和创建工作要求的学习和宣传。积极开展“双创”工作,在组织建设、打造民风、招商引资、农业开发、环境整治、为民办实事等方面,进一步不懈努力,各项工作成绩显著。2006-2007年被南通市计划生育人口委员会评为“亲情牵手”零距离服务先进集体,2008年被县环境整治办公室评为“县农村环境优美示范村”。 |
隆政村 |
隆政村由原隆政村、联心村、隆新村合并而成,位于海安县城北郊,紧靠204国道,交通便捷,区位优越,人文荟萃,商机无限。 隆政村总面积3.78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043人,30个村民小组,是全国文明先进村。几年来,隆政村党员干部全力支持园区的建设,已形成了浓烈的经济氛围。村支部一班人在抓好农业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大投入改善群众生活,水泥路、自来水、有线电视、有线广播、农电改造、环境绿化、等基本实现了标准化。 隆政村领导班子,团结一心,通力合作,一方面抓经济建设,一方面抓民主政治建设,村务公开被江苏授予“南通市农村财务管理村务公开示范点”、全村的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连续多年被市、县评为先进单位。 |
林桥村 |
林桥村位于海安镇北郊,南与大里村毗邻,北与隆政村、建设村接址,东与自由村相望,西与德兴村为畔,交通便捷,区位优越。 林桥村耕地面积1845亩,总人口为2044人,16个村民小组。几年来,我们林桥村党员干部全力支持各项建设,不断加大投入改善群众生活,水泥路、自来水、有线电视、有线广播、农电改造、环境绿化等基本实现了标准化。 林桥村交通便利,地理优势明显,人文优势突出,海白路、隆吉路、新建隆田路交叉贯穿全境,公交车102路、118路、121路均途径林桥村。新建成的海隆集贸市场和原海隆粮油市场与之辉映,成为里下河地区商家经营的重要集散地。隆政花苑正在紧锣密鼓施工之中,成为海安北郊农民集中居住的风水宝地,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道亮景。 |
联合村 |
联合村位于海安镇西北部,与胡集镇、曲塘镇、墩头镇毗邻,由原伟桥村、于庄村、俞湾村合并而成,新204国道穿境而过,221省通在这里与204国道交汇,交通便捷,区位优越,民风淳朴,人杰地灵。 联合村总面积3980亩,总人口3200人,23个村民小组为典型的农业村。几年来,联合村党员干部全力以赴,一心一意谋发展,已形成浓烈的创业氛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规模农业、生态农业。村两委会一班人在抓好农业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总投资1650万元的生物肥料加工厂与苗圃基地正落户联合村,2008年人均收入8400元,率先进入小康行列。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加大投入,改善民生,合作医疗全面普及,水泥路、自来水、有线电视、农田改造、环境绿化等全面实现标准化。 联合村两委会一班人,团结一心,通力合作,一方面抓经济建设,一方面抓民主政治建设,坚持村务公开、民主理财、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多次被评为“三个文明建设先进集体”。 如今的联合村正成为海安镇一颗升起的新星。 |
建设村 |
建设村由原建设村、潘庄村、北窑村合并而成,位于海安镇的东北角,东与大公镇常河村隔河相望,北与墩头镇长铬村相邻,西与隆政村交界,南与林桥村接壤,全村27个村民小组,总农户1220户,人口3354人,总耕地面积4226亩,其中桑园750亩,水面200亩,从事家庭经营劳动力1600人。 全村2008年工业生产总值1800万元,农业生产总值611万元,家禽养殖收入23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211.92元,全村经济总量9362万元。水泥路、自来水、有线电视、有线广播、农电改造、环境绿化等基本实现了标准化。 建设村领导班子,团结一心,通力合作,一方面抓经济建设,一方面抓民主政治建设,全村的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连续多年被县、镇评为先进单位。 |
德兴村 |
德兴村由原袁桥村、殷桥村、德兴村合并而成,地处海安镇的西北侧,紧靠海安镇城区,是海安县的中心位置,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德兴村总面积3.5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760人,29个村民小组,连续多年被县评为“文明村”,从1978年就办起村办厂“星宇电器开关厂”,为集体创收了雄厚资金基础,在原隆政镇是名列前茅的经济强村。 德兴村领导班子团结一心,通力合作,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政治建设。村务公开、财务管理,被江苏省农林厅授予“财务管理示范村”的荣誉称号。连续8年被县评为“文明村”,全村的三个文明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连续多年被县镇评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
自由村 |
位于海安镇北侧,由原六里港村、自由村合并而成,东与海北村以串场河为界,南与大里村相邻,西与林桥村相接,北靠建设村,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海白公路、宁启铁路经村而过。全村2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707人,总户数1041户,总面积3241.3亩,耕地面积2839.5亩。村两委会组织共有村干部6人,其中大学生村官一人。村支部一班人在抓好农业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现有驻村企业28家,个体工商户93家,2009年工农业总产值4.1亿元,2009年人均纯收入8319元,2010年工农业总产值4.7亿元,人均纯收入9528元。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大投入改善群众生活,水泥路、自来水、数字电视、数字广播、农电改造、环境绿化等基本实现了标准化。 自由村两委会一班人,团结一致,奋力拼搏,严守村规民约,各项工作均走在全镇的前列,先后荣获县文明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先进集体、农村环境优美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
三塘村 |
三塘村地处县城东大门,系村居合一,范围6.0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00亩,人口9886人,3826户,25个村民小组,14个居民小组,拥有党员242名。204国道、新长铁路横穿南北,202省道、人民东路、河滨路跨越东西,是个产业结构齐全、经济发展强劲的文明社区(村)。 几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0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工作任务,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得到了长足发展。近几年获得的主要荣誉:南通市文明社区、南通市民营经济明星村、南通市带头创业致富带领妇女致富先进集体、县先进村、县民营经济20强村、县党建工作示范点、县生态村、县综治先进集体、镇先进党支部、三个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等。 围绕全面达小康的指标,本社区狠抓落实,将任务分工到人,确保每个环节不出纰漏,在经济建设、园区建设、环境建设、社会事业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加快就业促增收。围绕市场开拓提供自主创业培训,加快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让更多的农民掌握一技之长,走上技术工种岗位,提高工资收入水平。二是以全民创业促增收。充分利用我县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优势,通过加快发展村级创业园带动二、三产业发展,让更多的老百姓兴个体、办实业、当老板,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业,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带头人。三是以高效农业促增收。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引导种植业、蓄禽业、蚕桑业等传统农业走高效规模农业发展的路子,提高经济效益。加快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拓展农业增值空间,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为农民就地转移提供出路。 到2008年底,三塘村已经全部完成小康指标,被评为“海安县小康示范村”。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