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苏省 >>南通 >> 海安市 >> 中城街道 >> 洋港社区

洋港社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洋港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洋港社区简介

  洋港社区居委会位于海安县城中心地段,东起宁海路,西至中坝路,南接江海路,北到通扬河,总面积0.8平方公里。现在有住户2448户,居民7249多人,9个居民小组,文明家庭2338户,占社区总户数的95%以上。辖区有幼儿园、农贸市场、医院、公共健身场所、文化活动广场。社区内环境优美、秩序井然、居民安乐,是一个风景秀丽、温馨、和谐的生态文化型社区。
  洋港社区居委会是2010年10月换届选举产生的第三届社区居委会,目前在社区任职6人:书记兼主任1人,副书记1人,副主任2人,社区工作者2人。
  社区党支部共有党员178人,支部书记1人,委员4人,社区组织机构健全,设有社区党支部,居民委员会,议事监督委员会,社会劳动保障站,环境卫生工作委员会,计划生育协会,治安调解委员会,综合治理办公室,社区团支部、妇联,社区残协,法律服务援助站等多个服务机构。
  社区自成立以来,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双创”工作,“以为民为宗旨、以育民为中心、以安民为保障、以乐民为动力、以便民为重点”开展社区工作,促进家庭邻里团结、扶贫助困、奉献社区的新型人际关系的形成,逐步提高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水平。居委会先后被评为“计划生育先进集体”、“征兵工作先进集体”“充分就业社区”“巾帼文明岗”“南通市民主法治社区”等荣誉称号。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20621001 226000 -- 查看 洋港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洋港社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洋港社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育才社区

  育才社区地处建设中的县城中心区域,东临中坝南路,西至焦港河(含烟草宿舍区及永宁小区),北接江海西路,南至长江中路,区域0.56平方公里,社区下设居民小组16个,6个住宅小区,入住居民达2800多户,总人口6600多人,党员128名。   社区驻有行政事业单位5家,以服务业为主的个私业200多家。区内设有党员活动中心、市民学校、少年宫、图书室、棋牌室以及建有一品梅休闲广场、海安明珠城等,为居民提供了学习、休闲、娱乐等全方位服务的场所。   育才党总支把抓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宣传发动广大居民兴办个体私营经济,利用市民学校,邀请县工会、劳动保障部门对辖区下岗职工进行技术辅导、业务培训,共同走上致富的道路,争做勤劳致富的带头人。二OO八年育才社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5亿元,利税4633万元,新增个体工商户122家,新增规模公司制企业2家,现代服务业增加值8185万元,市外民资到帐1900万元提升标杆再前进。几年来,在海安县(镇)政府、中心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在广大社区共建单位、辖区单位支持下,育才社区先后获得海安镇“四五普法先进集体”、“征兵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党支部”;海安县“文明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平安创建先进集体”、“百个民主法制示范单位”、“支部共建先进集体”、“先进党支部”、“人民调解先进集体”、“劳动保障先进集体”;南通市“文明社区”、“文明社区共建工作先进单位”、“巾帼文明示范岗”、“放心消费先进单位”;江苏省“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平安家庭先进集体”等多种荣誉。目前,育才社区正努力打造“管理、创新、服务一流、环境优雅、人际融洽、治安良好的新型和谐社会,努力创建省、全国文明社区。  

新桥社区

  新桥社区成立于2002年,位于海安县城中心地段,东起中坝南路,西至焦港河,南起城东镇,北至长江路,交通便利快捷,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区域面积0.8平方公里,有住户2105户,5968人,社区党总支有党员82名,下设金海花园、泰华新村、安康小区3个党支部。社区内有检察院、建管局、广电局、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中洋集团、县级机关幼儿园、工商银行、江苏银行、邮政储蓄银行、阳光保险等10多家驻区单位;有高标准现代居住型小区——金海国际花园、家乐居、泰华新村、都市豪庭、城南花苑,经济适用房居住区——安康小区,拆迁居民安置区——中新花园,现在居民楼86幢;社区曾获江苏绿色社区、充分就业社区,南通市文明社区共建工作先进集体、科普文明社区、绿色社区,海安县文明社区、民营经济20强村(居)、防范处理-工作先进集体,海安镇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创建、人民武装等先进集体。   社区组织发挥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和群团组织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妇建,得到有效推进。社区与广电局结对共建结硕果,荣获南通市文明社区共建工作先进集体,目前与县地税局机关支部采取多种形式结对共建。作为科普文明社区和镇反-教育基地,科普氛围浓烈,形成了崇尚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居民安居乐业,社区人文和谐。   社区经济迅猛发展。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以全民创业为抓手,大力发展个私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年实现工业产值4.8亿元,现代服务业增加值5860万元,民营经济连续4年名列全县前20强村(居)。   社区面貌日新月异。各类设施配套齐全,社区内道路平、管网畅、绿化美、环境宜,社区有办公活动用房,有党员活动中心、市民学校、科普学校、青少年法制学校、家长学校、图书室、乒乓球室、棋牌室、健身房和退休职工活动中心,室外有5处健身活动场地,为居民提供学习、健身、娱乐等全方位服务。  

旺池社区

  旺池社区居委会地处县城中心地带,北至县城江海中路、曙光中路,南至长江中路,东至洋港河,西至中坝南路,总面积约0.6平方公里,现有居民1350户,总人口4870人。下设9个居民小组,驻区单位12家。多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通过社区工作人员扎实工作,全体居民的积极配合,旺池社区先后被评为县文明单位、县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市绿色社区、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   长期以来旺池社区两委会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强化社区共驻共建,增强社区自身活力。积极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计生、“五进”社区和便民利民活动。建立了社区服务站,支正常组织志愿者开展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法律咨询、人口与计生、物业管理、卫生保健等为民服务活动。与驻区单位联合举办党的知识和税务、法律、人口与计生、环保与安全等知识竞赛。社区里设置了人口与计生宣传室、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棋牌娱乐室正常对外开放。社区经常组织辖区居民在新世纪广场时代健身广场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艺演出和文体活动,基本满足了社区居民的活动需求。   社区充分发挥“社区服务中心”这块阵地作用,开展一系列的便民服务活动,定期进行计生咨询服务。免费发放宣传资料,避孕节育药具,开展生殖健康科普讲座,定期为社区市民开展求职服务,公布人才市场信息,对下岗人员进行实用知识、实用技术岗前培训,从根本上解决下岗职工求职难的问题,同时积极开展“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我与社区同行”、“共创和谐社区”等创建文明社区活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有声有色。   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将继续实践“-”的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参与县镇的“三创”活动。以繁荣社区文化,提高居民素质,提升社区品味为抓手,进一步拓展思路,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再创旺池社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建设的新业绩。  

镇南社区

  镇南社区地处海安镇镇政府所在地,是海安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临小焦港,西至如海河,北接老通扬河,南与二里社区接壤。大型综合市场——资丰市场位于其南郊,海安民营工业园区处于其腹地,区位优势突出。镇南社区总面积1.2平方公里,居民1344户,人口6355人,7个居民小组,下设8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46人。   近年来,镇南社区支部紧紧以街道党委为核心,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初步形成了以社区经济为中心,以社区创建为依托,以社区服务为灵魂,加强社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先进性建设,努力构建文明示范社区的党建工作总体格局。   社区先后被评为“民营经济发展前20强村(居)”、“县民营经济20强村(居)”、“市民营经济发展明星村(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南通市文明社区”、“海安县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县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洋港社区

  洋港社区居委会位于海安县城中心地段,东起宁海路,西至中坝路,南接江海路,北到通扬河,总面积0.8平方公里。现在有住户2448户,居民7249多人,9个居民小组,文明家庭2338户,占社区总户数的95%以上。辖区有幼儿园、农贸市场、医院、公共健身场所、文化活动广场。社区内环境优美、秩序井然、居民安乐,是一个风景秀丽、温馨、和谐的生态文化型社区。   洋港社区居委会是2010年10月换届选举产生的第三届社区居委会,目前在社区任职6人:书记兼主任1人,副书记1人,副主任2人,社区工作者2人。   社区党支部共有党员178人,支部书记1人,委员4人,社区组织机构健全,设有社区党支部,居民委员会,议事监督委员会,社会劳动保障站,环境卫生工作委员会,计划生育协会,治安调解委员会,综合治理办公室,社区团支部、妇联,社区残协,法律服务援助站等多个服务机构。   社区自成立以来,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双创”工作,“以为民为宗旨、以育民为中心、以安民为保障、以乐民为动力、以便民为重点”开展社区工作,促进家庭邻里团结、扶贫助困、奉献社区的新型人际关系的形成,逐步提高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水平。居委会先后被评为“计划生育先进集体”、“征兵工作先进集体”“充分就业社区”“巾帼文明岗”“南通市民主法治社区”等荣誉称号。  

新宁社区

  新宁社区位于海安镇东南部,毗邻城东镇,204国道纵窜而过,而海安汽车总站则是它的东大门,这里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商业繁荣,环境优美,人居和谐。   社区总面积0.8平方公里,居民总户数1800多户,总人口5700多人,党支部现有党员102名。在这里有全县最大两个批发市场--------海安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东方建材大市场,年市场成交额达8.5亿,有全县客、货运中心、有繁华的商贸带-----新宁路、江海路、通榆路和长江路。   社区两委会一班人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社区的居民自治职能,搞好社区的物质文化建设,做好为民服务工作,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年工业产值达7.4亿,三产服务业增加值达0.6亿,全力支持街道、镇政府的建设,在全社区营造促和谐、奔小康的氛围。   社区尤其注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断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全力放开道口经济产业优势,整合社区资源,依托204国道、长江路先后兴建了海光工业小区、海光三组综合楼、东宁大厦、新陵综合大楼商贸集聚区,年三产增加值达亿元,推进社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新宁社区始终努力实践社区建设跨越发展,先后被评为“海安县民营经济20强”、“海安县文明社区”、“南通市文明社区共建工作先进单位”、“模范党员之家”、“安全文明小区”、“信访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充分就业社区”等荣誉称号。  

曙光社区

  曙光社区居委会辖域0.86平方公里,总户数2163户,总人口7320人,驻区单位6家,社区支部党员206人,下设9个居民小组。近年来,我们坚持“-”主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以全面小康建设为锲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进社区建设,扎实开展创建文明社区的工作。曙光社区居委会在上级党委、政府及新陵街道的统一领导下,以项项工作争第一为目标,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2007年12月被授于2005-2006年度南通市文明社区称号、2007年度被评为南通市计生协工作先进集体、县级先过党支部、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2008年9月被县政府评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会战活动先进集体,2008年劳动保障工作充分就业社区省级验收合格,受到表扬。   曙光社区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强化社区共驻共建,增强社区自身活动,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计生、“五进”社区和便民利民活动,建立了社区服务站,经常组织志愿者开展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法律咨询,人口与计生、物业管理、卫生保健等为民服务活动,与辖区单位联合举办人口与计生、安全、消防等知识竞赛。社区设置了人口与计生宣传室、法制宣传室、图书阅览室、人民调解工作室、文体活动室、民政工作服务站、劳动保障服务站等,基本满足了社区居民的需求。   曙光社区充分依托“人口与计生宣传室”、“法制宣传室”橱窗黑板等宣传阵地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定期举办培训班、法律咨询服务、计生、法律知识竞赛、免费发放宣传品、避孕节育药具、安会防范知识、消防等知识宣传,及时理换板报橱窗内容,开展生殖健康科普讲座、防邪反邪、环境保护等宣传,把法制宣传教育融入社区文化。几年来,曙光社区共组织了多场文艺演出和全民健身活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社区经济稳步健康发展,2008年底,工业产值超元,三产增加值达万元。社区积极倡导党员“双带”活动,带动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诚信环境的构建为社区招商引资、民营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海陵社区

  海陵社区由原同建居委会、海陵居委会、西楹居委会合并而成。东至中坝中路,南至江海西路,西至小楼港河,北至通扬运河。是主城区的中心地,区位优势明显,商机无限。   海陵社区总面积为1.3平方公里,居民2248户,常住人口8986人。下设18个居民小组,是县政府命名的文明社区和民主法制示范社区。海陵社区一班人在抓好服务居民的同时,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海陵社区领导班子团结一心、通力合作,一方面抓经济建设,一方面抓民主法制建设,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连续多年被县、镇评为先进单位。   社区党总支书记何-同志自主持工作以来,积极带领全社区党员、干部和群众奋力拼搏、争先创优,为海陵社区的经济社会协调、和谐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他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特别是党组织书记的表率作用,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公仆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做到公道正派,工作能力强,热心为群众办实事。坚持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干部,通过挑选和安排年轻干部在艰苦的环境中、关键的岗位上锻炼;切实加强干部工作实践和综合能力的考察考核,努力培养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事,人民群众信得过的社区干部队伍。  

海光社区

  海光社区建立于2002年3月,辖区东至翻身河,西至洋港河。南至海安县教师进修学校,北至江海路。面积1.12平方公里。下辖11个居民小组,划分为四大责任包班干区,总户数2720户,总人口8500人。   近年来,海光社区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多年来的社区建设实践中,以完善居民自治为导向,以服务群众为主题,以转变社区职能为重点,以社区文化建设为灵魂,以群众是否满意为标准,逐步探索构建新时期和谐社区的建设模式。   一、以居民自治为导向,不断提升社区自治功能。   2002年村居合并以来,我们依法开展民主选举,形成了充满活力的居民自治机制,社区党组织、居民自治组织、民间组织健全,职责明确,制度健全,社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其他公共事务在党组织的领导和居委会的主持下讨论决定,各项工作有计划、有部署、有活动、有总结,充分发挥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二、以转变职能为重点,不断增强社区管理体制。   在和谐社区建设实践中,我们坚持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发挥社区居委会的主办作用,民间组织的促进作用,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的协同参与作用。社区建立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活动方案和计划,整治资源,上下联动,形成创建的整体合力。利用支部活动,宣传开展创建活动的意义,引导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和谐社区建设。广泛开展“四进社区”活动,使政府的触角延伸到社区的方方面面。建立居务承诺公示制,将为居民服务的职责公示于社区,接受居民群众的求助和监督,保证政府的工作落实到社区。2008年社区实现工业总产值8.5亿元,实现三产增加值6400万。不仅为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同时也提高了广大失地农民的福利待遇,让广大群众从社区建设中感受改革发展所带来的实惠,真正做到“为民建设社区、社区建设为民”。   三、以服务群众为主题,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   大力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社区工作。广泛开展“平安社区”、“无毒社区”创建活动,以社区警务室为载体,实行“一区一警”,着力推进治安防范、户籍管理、流动人口、矫正对象管理进社区,建立社区义务治安巡逻队伍,努力构筑群防群治体系,社区民事调解率达100%,无-、斗殴等任何刑事案件行为。   大力开展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增强社区综合服务功能。以党员志愿者队伍为载体,设立宣教岗、便民岗、综治岗、环保岗、关工岗,开展“助学、助贫、助残,帮助下岗再就业”的“三助一扶”活动。建立社区下岗职工、贫困学生、残疾孤寡老人工作台帐,通过实施“星光工程”,以社区14个便民服务点为依托,将贴心的服务送至社区老年人、残疾人、民政优抚对象家中。社区投资建立健身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定期为居民群众开放。设立社区劳动和就业保障服务点,建立社区下岗职工和退休职工人员台帐,免费办理下岗再就业优惠证,定期举办技能培训班,积极为下岗失业职工提供就业信息。利用社区闲置房,安排下岗职工再就业,实现“就业工作在社区,就业服务在社区”。为社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协助,大力普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通过发放月生活费等形式,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生活,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创建工作,以“四河七岸”重点工程整治为抓手,开展社区环境整治活动。社区全面实施后街里巷道路硬质化、水电农网改造工程,对后街里巷实行全天候保洁管理,努力营造“天蓝、水清、景美”的人居环境。四、以社区文化建设为灵魂,不断塑造社区居民的精神支撑。   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既能潜移默化社区居民的言行,又能增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我们将和谐社区建设与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未成年人保0》、廉政文化进社区、党员先进性教育等活动结合起来,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社区设立市民学校、图书阅览室、宣传栏、黑板报,小区楼院道口设立计生宣传标语、廉政文化警示牌,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开展“五好”文明家庭评比活动,与驻区单位开展联谊活动,举办社区职工文化节,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形成了和谐、诚信、文明的良好社会风气。   五、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不断探索社区建设新模式。   维护和增进社区广大居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是衡量和谐社区建设的最高标准,我们将社区居民群众受益率的高低、受益面的广度、受益项目的重要性,作为判断和谐社区构建工作成效的检验标尺。我们因地制宜,整合社区资源,筑巢引凤,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经济。2008年社区实现工业总产值8.5亿元,实现三产增加值6400万。不仅为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同时也提高了广大失地农民的福利待遇,让广大群众从社区建设中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实惠,真正做到“为民建设社区、社区建设为民”。   通过几年来的努力,社区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几年来连续多次获得江苏省和谐文明示范社区、江苏省民主法制示范社区、江苏省充分就业社区、南通市党建工作示范点示范点、南退市文明社区、海安县文明社区、海安县优秀志愿服务集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四五普法优秀集体、五五普法优秀集体、计划生育先进集体、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先进单位、县级经济二十强先进单位等荣誉。2008年以来,社区又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充分就业社区、南通市党建工作示范点、南通市文明社区、南通市五星级党员服务中心、南通市五四红旗团支部、海安县城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海安县“法治南通合格镇”创建先进集体,海安县民营经济20强、海安县优秀志愿服务集体。   海光社区是海安镇甚至是海安县一颗璀璨的明珠。  

黎明社区

  黎明社区是江苏省南通海安市中城街道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32062100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20621。邮政编码为226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13 ,车牌号码为苏F。与育才社区、新桥社区、旺池社区、镇南社区、洋港社区、新宁社区、曙光社区、海陵社区、海光社区、星海社区、二里社区、平桥村相邻。  

星海社区

  星海社区地处海安县城中心区域,是村改居组建的社区,面积0.78平方公里,居民2026多户,人口5863人。国税局、地税局、检察院座落其中,是县城中心区域一枝载誉全省的文明之花。    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区。长江路、中坝路、黄海大道在这里热情交汇;焦港河、洋港河在这里静静流淌。    这是一个铸就辉煌的社区。在这片土地上,勤奋的星海人,留下了一串串创业的坚实足迹:全国绿色社区、江苏省基层依法治理先进集体、江苏省和谐示范社区、江苏省充分就业示范社区、省市“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省市县文明社区、市县“党建工作示范点”、县民营经济20强村居……    这里区域经济攀高发展,全民创业声势浩然,招商引资屡创新高,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民营经济居全县二十强,凸显跨越发展之强势。    这里城市品位日益提升,楼群风格与城市色调和谐统一,社区服务中心、中新商贸大厦拔地而起,农民庄园、居民小区整齐划一。这里社区文化内涵浑厚,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浑然交融,《龙舞》、《芦花》等文艺精品勇夺全国金奖,彰显乡土文化之深邃;楼栋、路桥、河流、绿化、彩灯齐放异彩,焕发现代文明之灵韵。   

二里社区

  海安县海安镇镇南街道二里社区东倚焦港河、西枕如海河、南邻平桥村,北接镇南社区,傍镇政府之侧,揽红光河于怀,面积1.6平方公里,下辖8个居民小组,12个居民小区,2个集中安置小区,共有住户2788户,总人口7888 人。近年来,二里社区牢牢把握“建设新海安、迈进现代化”的历史机遇,紧紧盯住全省一流水准,秉承和不断深化“魅力社区独一无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社区工作理念,坚持不懈地抓基础规范和内涵提升,大胆地进行社区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探索创新,形成了“基础扎实、规划科学、标准严格、机制合理、体系完善”的和谐社区建设工作局面。  

平桥村

  海安镇镇南街道平桥村地处海安县城南郊,黄海路、东海路穿村而过,如海河、红光河、中心河、界河纵横交错。平桥村是由原界河村、钟庄村、牛桥村、平桥村合并而成,现全村共有27个村民小组,1702户农户,人口4687人,1694亩耕地。其中60岁以上老人425人,军烈属35人,残疾人125人,低保户41户共计74人,失业人员约140人,流动人员约150人。辖区内有单位30余家,主要包括海安县气象局、海安县新华书店、职教中心、海安县农机局、海安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共卫生中心等单位。   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在社区居民的大力支持和参与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践“-”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宗旨,以党建为龙头,以共建为纽带,以居民满意为准则。先后获得“绿化造林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妇女组织”、“劳动保障先进单位”、“四星级农家书屋”、“南通市科普示范社区”、“民主法制示范社区”、“海安县三星级村”、“江苏省三星级康居示范村”,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洋港社区特产大全




洋港社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