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苏省 >>南通 >> 通州区 >> 石港科技产业园(石港镇) >> 金庄社区

金庄社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金庄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金庄社区简介

  金庄社区在2008年初区域调整时,由原来的九洋河村1—20组,金庄村、五窑街道居委会合并而成。建立金庄社区党总支,共有党员137名,下设农业支部2个,工业支部6个,街道支部1个。
  金庄社区现辖34个村民小组,总户2016户,人口5292人,耕地面积4545亩,区域范围6.24平方公里,洋兴公路、新五公路、九洋河在社区中穿过,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交通十分便利。
  金庄社区以纺织、服装、建材为特色,全社区共有个私企业46家,其中订报企业18家,个体工商户118家,除本社区劳动就业外,引进外来劳动力800余人。2008年工业销售超亿元,农业方面有百亩油桃园,500亩速生意杨林,精养鱼、虾、蟹池300亩,社区经济总量4.7亿元,其中二三产业收入4.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8968元。
  2000年,2005—2006年被通州市授予“文明村”称号,2007年被通州市评为小康达标村,2007年被江苏省评为绿化合格村。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20612110 226000 -- 查看 金庄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金庄社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金庄社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石东村

  石东村2001年3月行政区域调整时,由原来的石东村、小渡桥村合并而成。2008年3月区域再次调整,保留石东村与九家庄村合并成立石东村党总支,共有党员116名,下设2个支部,6个党小组。   石东村现辖3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513户,人口3648人,耕地面积5452亩,区域范围5.5平方公里,五平公路、洋石公路穿村而过,西邻石港镇区,北邻九圩港,东南两面与骑岸镇相邻。   石东村农业生产以优质高产水稻及大淮豆生产为特色。养殖业以特种水产养殖为特色。工业以化工原料、化肥生产为主导,纺织、服装、毛纺、建筑材料生产加工显示特色,工业发展速度较快。2008年工业销售收入超亿元,农村经济总量达1.4亿元,农民纯收入9298元。   近几年,石东村着重民生工程,对村级道路、桥梁、水利设施投入上百万元,同时加大农村环境整治投入,对农村河塘、道路、田园、家园进行重点整治,完善长效管理机制。自来水、有线电视双入户工程在全镇率先完成。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营造了美丽舒适的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   近年来,石东村曾获石港镇全面小康建设达标村和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关心下一代先进村、计划生育先进村、民主法治先进村、综合治理示范村等荣誉。   石东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村广大干群共同努力着力打造一个“和谐、诚信、平安、文明”的新石东。  

花市街村

  花市街村在2008年3月区域调整时,由原来的花市街村、卞桥村1—13组、三窑村合并而成。建立花市街村党总支,共有党员171名,下设三个党支部。   花市街村现辖5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826户,人口4529人,耕地面积5252亩,区域范围7.8平方公里。洋兴公路、五平公路、九圩港在花市街村中穿过,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交通十分便利。   花市街村以纺织、服装、食品、水产为特色,全村共有个私企业38家,其中定报企业20家,个体工商户58家,除花市街村劳动力就业外,引进外来劳动力400余人,2008年工业销售超亿元,农业方面有万头猪场坐落花市街村,500亩成鱼养殖场,上千亩的河蟹池塘分布各户,村经济总量4.6亿元,其中二三产业收入4.1亿元,农民人均收入8680元。  

乐观村

  乐观村,2001年3月行政区域调整时,由原来的三星村、乐观村合并而成,2008年3月区域再次调整,保留乐观村,原卞南村再次合并给乐观村,建立了乐观村党总支,共有124名党员。   乐观村现由50个村民小组组成,人口4452人,耕地面积7228亩,地处石港镇西南角,南邻四安镇、西邻刘桥村、北邻花市街村、东邻新貌村。   乐观村主要以稻田养殖为特色,2003年原卞南村为通州市稻田养殖专业村,2008年经济总收入30000万元,人均收入8680元,其中养殖收入10000万元,三产业收入20000万元,2003年被通州市评为“关心下一代先进村”。   乐观村在全村广大干群的努力下,着力打造一个“平安、诚信、和谐、绿色”的新乐观。   

新貌村

  新貌村于2001年由原来的石南乡思源村与同乡的新貌村合并而成,后又于2008年3月与通过区域调整归并入石港镇的原四安镇的坝桥村和四安镇的蔡坝村合并为现在的新貌村。新貌村是石港镇的南大门,南与西亭镇相交,东与石港镇马道村交界,北与花市街、马道两村接壤,西有乐观村伴邻。全村共有5411人,62个村民小组,7912亩耕地,168名0正式党员,设四个党支部。   二00四年被通州市文化局授予“文化示范村”称号;二00八年被通州市委组织部,通州市民政局授予2007—2008年村民自治模范村称号:2014年被评为农业农村工作先进单位、镇村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社会事业先进单位。  

马道村

  马道村2001年3月行政区域调整时,由原来的马道村、三河村、长港村、板桥村合并而成。2008年3月区域再次调整,保留马道村,设党总支,共有党员142名,下设农业支部、工业支部。   马道村现辖55个村民小组,总户1960户,人口5260人,耕地面积7876亩,地处石港镇南大门与四安镇交界,东止金石河,西止阚石河,北与镇区结合。4.8公里的石江路南北穿村而过,有便利交通的骑石路和石南支线绕村而过。   2008年引进申通万头猪场落户投产,投资达1200万元。石江路两侧工业园共有私营企业、有限公司30余家。人均纯收入9800元,2007年被评为石港镇基层优秀党组织。   马道村在全村广大干群的努力下,把马道村做到“马到成功”。  

石西社区

  通州市石港镇石西居位于石港镇西首,全村耕地面积2980亩,32个村民小组,2771人,在编干部8人。全村2008年人均纯收入10640元。石西社区紧邻洋石工路,石江公路,五平公路,洋石工路,北临九圩港,东临阚石河,西邻新石河,南邻新村河,水陆交通十分便捷,是中外投资客商投资兴业的沃土。今年来,石西社区党支部、村委会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重要思想,高举-理论伟大旗帜,带领全村群众奋力拼搏,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走共同富裕之路,彻底改变了村容村貌,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现在村内有大规模以上企业12家,私营企业20家。工业销售产值已达5.2亿元,连续多年荣获市文明村、江苏省农村厅农村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示范村”,先进基层党组织,工业销售亿元村,全面小康建设先行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等殊荣。目前石西社区广大干群在党支部书记孙志娟带领下,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依靠优势,奋力进取,为再创石西居新辉煌而努力奋斗!   

渔湾社区

  石港镇渔湾社区位于石港镇新镇区开发所在地,由原平桥村、花园桥村、渔湾村合并而来。南与马道村接壤,北临国家一级河港九圩港,东与石东村为邻,西至石西居。全居区域面积3.5平方公里,下辖2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998户,总人口2520人,耕地总面积2122亩,党总支现共有党员68名。   近几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居始终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因村制宜,带领村民认真对照南通市委提出的“民富、村美、风气好”的目标,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高标准小康村。   我居自2007年至2011年共修建农村道路10条,总里程7.26公里,新建防渗渠道近4000米,维修车口泵站四座,我居住楼房户数898户,草危房户2户,且全部列入改造计划。通自来水户数978户,普及率达98%。农村生态改厕600座。文明新风户450户。2011年我居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275元。   近年来,我居多次受到市、区级表彰,先后被评为“南通市民主法治社区”、“南通市民主法治村”、“南通市村干部清廉工程示范点”、“南通市安全社区”“南通市先进村监委”“通州区模范村”、“通州区示范村”、“通州区文明村”、“通州区环境整治先进村”、“通州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   联系电话 0513—86826418   

北渡村

  北渡村位于石港镇东北片,东和北边与如东县隔河相望。南边和西边与本镇睹史院村一河相隔。村中有一条4米宽的镇级水泥路贯穿整个村东西。全村共有耕地面积7332亩,51个村民小组和一个畜禽养殖合作社。人口4048人、1521户,党员144人下设两个分支部。   北渡村以畜禽、水产、和手工业为特色。全村每年生猪饲养2.6万头,蛋鸡35万羽,种鸡2.5万套,水产养殖面积650亩。工业项目相对薄弱,第三产业发展较快,现有家庭搓绳机近500台,手工编织毛衣多达600人,全村08年人均纯收入9800元。北渡村社区服务中心,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村庄河道河塘整治,绿化达标,08年都通过了上级的验收。   近年来北渡村曾获石港镇先进基层党支部、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曾获通州市居民自治模范社区和土地管理模范村。   北渡村在全村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配合下,永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平安和谐的新北渡。  

睹史院村

  睹史院村是由原来的双林村、石北村、睹史院村合并的,位于石港镇北首,属于镇区结合部。总人口4122人,41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6517亩,党员131人,设立党总支部,下设两个农村党支部。   睹史院村是一片秀丽的渔湾水乡。渔湾水乡九曲十八湾,流域面积3.75平方公里。曾有省委副书记顾浩亲笔提写的文山大桥跨越九圩刚港。石江公路南北穿境,港北路、石北横路东西而过,同时有是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办调研联系村之一,道路、河道、家园、田园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综合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进一步完善。一个民富、村庄美、环境优、风尚好的新农村正逐步形成。   近年来,通过广泛宣传活动,鼓励村民大力开展民营经济,激发农民创业热情,千方百计创效益,增收入,主要有船舶修理制造、服装、纺织、印刷业等,旅游、休闲等行业,第三产业迅猛发展,2008年人均年收入达9300元。   2007年—2008年曾获通州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2008年曾获南通市民营经济发展明星村,曾获通州市“四好妇代会”、“十佳”调委会、关心下一代先进村、计划生育示范村、安全文明村、民主法制示范村等荣誉。   睹史院村在全村广大干群的努力下,着力打造一个“平安、诚欣、和谐、绿色”的新睹史院村。   

志田村

  志田村二00八年行政区域调整,由原来的仟港村、屯天河村、白荡村、志田村合并而成的志田村,组建志田村党总支。全村共有党员226名,下设三个支部。   志田村现辖五十八个村民小组和一个飞海禽蛋专业合作社,全村总农户2397户,人口6350人,总耕地面积8299亩,省道洋兴公路,九圩港穿境而过,水道交通十分便捷。全村共有企业三十一家,其中规模企业十二家,地处石港中西部。   志田村的禽蛋、赛鸽为特色,2009年申报省级禽蛋专业合作社。工业以新型建材、卫生用品、纺织、砖瓦、家具、化工、铸造等。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二00八年全村实现工业总产值近十亿,农民人均收入达11000元,预算外收入84万元,二00八年全村以初步建成小康村,并有一个较大规模的功能齐全的村公共服务中心。   多年来志田村曾获得江苏省南通市文明村、江苏省生态建设示范村、通州市小康建设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科普示范村、廉政文化示范村、村干部亲政工程示范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志田村将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着力打造一个“平安、诚信、和谐、环境优美”的新志田。   

金庄社区

  金庄社区在2008年初区域调整时,由原来的九洋河村1—20组,金庄村、五窑街道居委会合并而成。建立金庄社区党总支,共有党员137名,下设农业支部2个,工业支部6个,街道支部1个。   金庄社区现辖34个村民小组,总户2016户,人口5292人,耕地面积4545亩,区域范围6.24平方公里,洋兴公路、新五公路、九洋河在社区中穿过,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交通十分便利。   金庄社区以纺织、服装、建材为特色,全社区共有个私企业46家,其中订报企业18家,个体工商户118家,除本社区劳动就业外,引进外来劳动力800余人。2008年工业销售超亿元,农业方面有百亩油桃园,500亩速生意杨林,精养鱼、虾、蟹池300亩,社区经济总量4.7亿元,其中二三产业收入4.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8968元。   2000年,2005—2006年被通州市授予“文明村”称号,2007年被通州市评为小康达标村,2007年被江苏省评为绿化合格村。  

四港村

  四港村位于石港镇西北部,西与新联镇隔河相望,北与如东县接壤,南与本镇江海村相邻,东接本镇金庄居,新五公路和省道225复线穿境而过。全村现有58个村民小组,2220个农户,总人口5746人,总面积为11.08平方公里。全村共有党员239名,党总支按照农村党员五位一体的要求下设4个二级支部,15个党小组。栽桑养蚕和淡水生态养殖是四港村的农业主导产业。2003年被通州市立为“十个”蚕桑专业村之一。2007年以来先后成立了通州区石港镇四港村蚕茧合作社和南通市双港水产合作社。合作社通过对农民产前、产中、产后的一条龙服务,促进了村民的增收。工业以"宝泰服饰、诺蒂雅纺织、华标木业"等为骨干。依靠金庄老集镇和五窑大桥的优势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全村现有个体私营企业26家,个体工商户258家。2014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0.5亿元,人均纯收入已达到17200元。2005年2月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100个小康先行村之一。2007年3月党总支和通州市交通局机关党支部建立了"联手共创"单位。结合省市通达工程新建农村公路27条38公里;新改建农村危桥10座。2013年农村生态改厕1600座。2010年10月在村公共服务中心率先建成一站式服务平台。从而成为全村村民议事、就医、娱乐、健身、求知的场所。村聘请了10名保洁员对全村的环境卫生工作全覆盖,农村“四位一体”的工作常态化,真正做到了生活垃圾组保洁、村收集、镇清运的保洁机制,农村环境大有改观。全村95%的村民都喝上纯净的长江水,99%的村民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97%的村民参加了新农保。   多年来,四港村党总支部被石港镇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和富民强村先进集体。连续十四年被通州区评为文明单位;曾获通州区科普示范村、民主法制示范村、通州区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1999年以来被市委组织部立为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科技素质培训示范点,2007年4月被南通市授于农村集体财务规范化管埋合格村,2012年被通州区委评为四星级党建示范点;2013年荣获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2014年又被评为省卫生村。   四港村人正以一个亲善友好、和睦相处、与人为善、勤劳致富、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的崭新面貌向前发展。  

广济桥社区

  通州市石港镇广济桥居位处石港镇最繁华的中心地带,是典型的老街区,有石港镇“半个街”之称,目前专职居委干部5人,党员133人,下辖23个行政小组,居民2208户,常住人口4824人,外来人口162人。   目前20多家中小企业在社区“定居”,中国名牌产品的新中酿造、丽思化工、恒信铸造、化肥厂、乐彩化工等单位,产品出口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自古以来,居民就深受戏剧文化的熏陶,特别是京戏文化在广济桥居民中有着很深的根基,居委会有具有特色古式的文化活动阵地,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营造了一个环境优美的乐园。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石港素有“武术之纟”的美称,居委会组建了“广济武术队”,每天早晨在市民广场等场地都能见到他们练武健身的身影。   广济桥社区在上级党委政府关心下,近年被通州市委组织部、通州市民政局评为模范社区居委会;被评为通州市特色文化村(居)建设工作先进集体;获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颁发的“全国先进社团”荣誉称号;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授予居委会务社区儿童德育中心;被评为南通市廉政文化示范点、南通市党建工作示范点和通州市文明社区;南通市委市政府授予“南通市文明社区”;南通市以法治市小组授予“南通市民主法治社区”;通州市授予“通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示范社区”,“通州市最佳文化活动室”。   

草市桥社区

  草市桥居位于石港镇区,五平公路南,是镇政府所在地,石港中学、通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地税、工商分局等行政单位都在我居范围内。东邻石东村,西邻石西居,南邻渔湾居、北邻广济桥居。划18个居民小组,居民总户数1804户,总人数4872人,占地3.348平方公里,共有党员113名。这里交通便利,米市桥南路、石江公路和环城南路等道路为居民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草市桥居有棉织十二厂、蓄电池厂、塑料厂等大型企业,历年来的生产销售总值均超亿元。   草市桥居近几年来旧城改造力度大,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建楼房23幢,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80%的居民住进了宽敞的楼房,居容整洁,路灯布局合理,居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08年被南通市评为“绿色社区”。   

江海村

  江海村简介   我们江海村地处石港镇西部,位于江海河两岸。所辖56个村民组,128家民营企业,占地21平方公里,总农户2237户,总人口5452人,总承包面积9485亩。党总支所辖六个党支部,现共有党员212名。   近几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始终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因村制宜,带领村民认真对照南通市委提出的民富、村美、风气好的目标,大力发展村级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高标准小康村。先后获得了全国计划生育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民主管理先进村、江苏省新农村教育示范单位、江苏省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示范站点、江苏省“新农村新家庭计划”示范村、江苏省计划生育先进村、江苏省“四有”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江苏省20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南通市“十佳”农民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南通市文明村、南通市党建示范村、南通市先进党组织、南通市关心下一代示范村、南通市亲情牵手先进集体、通市民主法治先进组织、通州区文明村、通州区先进党支部、通州区先进基层党组织、通州区科技工作先进村、通州区小康示范村、通州区政治思想工作先进村等集体荣誉称号。我们的主要特点是:   一、民营经济快速发展。近几年来,我村已发展以纺织、服装、床上用品、印刷、包装、电子、砖瓦、工艺扎染、预制构件等为主产业的民营企业130家,固定资产1亿多元,年产值达10亿元,2011年村集体收入150万元。   二、“龙凤产业”强村富民。近几年来,我村根据上级的要求,积极发展养殖三黄鸡,栽桑养蚕, 2002年以来成立了通州区三黄鸡专业合作社,蚕桑专业合作社、江海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多家合作社。全村现有胡桑面积3500亩,养蚕户2100户,创收入2400多万元。全村发展养鸡户760户,年养鸡800多万羽,年创收入1亿多元,创利润3600多万元。农机作业面积47739.5亩,年创收入3000多万元。龙凤产业、农机产业成为我村富民强村的支柱产业。   三、劳务输出广辟财源。近几年来,我们积极动员引导本村村民跨出家门搞创收,全村已近3600人分别在国内外各地从事服装、建筑、装潢、冷作等劳务,年创收入21600万元,人均超过6万元。   我们江海村在万众一心建设高标准的小康新农村运动中,坚持了四个文明建设一起抓,狠抓法制建设,始终坚持依法治村、以德治村,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勤政廉政、执政为民,村民的政治素质不断提高,讲文明、树新风已经成为村民的自觉行为。全村处处呈现出“民富、村美、风气好”的和谐景象。   


金庄社区特产大全




金庄社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