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苏省 >>南通 >> 通州区 >> 南通高新区(金新街道) >> 双池头村

双池头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双池头村谷歌卫星地图)


双池头村简介

  双池头村是江苏省南通通州区南通高新区(金新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区划代码为320612004,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20612。邮政编码为226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13 ,车牌号码为苏F。与正场村、利民村、民平村、花家渡村、狮子桥村、复兴村、夏四店村、金普村、金乐社区、朝东圩村、进东村、麒麟桥村、大石桥村、文山村、三姓街村、通灵桥村、元帅庙村、邢园村、油榨村、张门村、界北村、果园社区、金南社区、金桥社区、碧堂庙社区、华山社区、镇南社区、八角亭社区相邻。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20612004 226000 -- 查看 双池头村谷歌卫星地图

双池头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双池头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正场村

  正场村位于通吕运河南岸,通州大桥位于正场村东端,石江公路和金通二大道正通路分别贯穿南北和东西,南与川姜镇金普村为界,西与民平村接壤,水陆交通便利,通吕运河河岸2700米,村域面积90%农户居住沿河开发带内,村域面积354公顷,耕地面积3800亩,总人口5386人,外来人口约为100人,村有党员144人。   全村近年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拥有纺织、服装、针织、玩具、五金精密加工、床上用品、食品加工、服装铺料等30家企业。全村现有个体工商户200多家,农产品以优质水稻和油菜为主,兼有小杂粮、蔬菜和养殖业。2010年全村三业总产值44682万元,其中第一产业1680万元,第二产业37713万元,第三产业5200万元,人均纯收入1.1048万元。正场油厂生产的“清河”牌色拉油和菜籽油分别被南通市省评为名牌和放心食用油。正场康宝食品厂生产的“正场薰糕”远近闻名,畅销长三角地区。   

利民村

  南通市通州区利民村北邻通吕运河,西邻南通市,全村48个村民小组,占地面积为8385亩,耕地面积为5820亩,本地人口为6257人,外来人口50人,党员138人。   全村以蔬菜种植为主,村蔬菜种植面积2500多亩,蔬菜基地面积400多亩,大棚面积250亩,品种有50多个,反季节蔬菜10多个品种,2002年村两会积极加大对基地基础设施投入,投资100多万元,建滴灌泵站一座,250为基地面积全部装滴灌,喷头500多个,大大提高了菜农积极性。2003年由利民村在通企业家唐新东先生在村投资1000万元开发了“御园休闲山庄”占地70亩,在其中融入名贵树种、小桥流水、田园风光、亭台楼阁,成为了垂钓休闲游园的好去处。   2008年,利民村顺利完成了村域范围的调整和村党支部、村委会组成的重构,在此新形势下,村党支部、村委会再次明确、充实了村务公开的新内涵:首先统一认识,明确职责,找准定位,承担使命。根据群众实际需求探索村党支部、村委会功能,将公共服务资源向全村拓展延伸,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第二,积极发挥村内成员在全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建立民主参与机制,增加全村凝聚力。第三,丰富工作方式方法。在思想宣传和工作中能积极主动有效的将互联网、移动通讯等现代化工具融入其中,提高宣传工作广度、力度以及工作效率。   

民平村

  南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民平村,地处高新区西南角,南与大石桥村以通甲路为界,东面是   正场村,北边穿过金通二大道,直达通吕运河南岸,西北与利民村接壤,正西面则是先锋镇区所在,地理位置比较特殊。   民平村全村占地总面积达533公顷,耕地面积4692亩。全村共有46个村民小组,   总人口5495人,外来人口约为150人,全村共有0正式党员130人(其中女性党员   13人,大专以上学历10人)。2008年全村实现社会总值11.88亿元,人均年收入达   11058元,全村到组所有道路全部实现白色化,危桥改造和重建工作也已全部落实,   固定电话入户率达85%左右,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0%左右,是名副其实的小康村。   民平村在村党支部及村委会的带领下,广大党员群众全心全意投入到了全面   小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2002-2007年每年都被评为通州市文明村。2004-   2006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全民创业先进村,2005年被评为通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4-2007年被评为通州市模范村民委员会。2006年被通州市评为小康先行模范   村,同年被南通市评为环境保护先进村。   民平村蔬菜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其中80%供应南通市百花、虹桥等大的批发市   场,并获得南通市民放心菜称号。目前已发展蔬菜大棚300多亩,雪菜生产基地150   多亩,常年生韭芽基地250多亩,这三种蔬菜均是无公害的绿色蔬菜,深受市民欢   迎,成为村里的特色农业。2009年3月底,由省市镇三级财政支持的100个成片蔬菜   大棚已安装完成,村里规划建设的大棚生产基地现已初具规模,基地内道路及相关   配套设施也将逐步开工建设,进一步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丰富市场,服务城乡居民。   

花家渡村

  花家渡村位于南通高新区西部,辖区面积8平方公里,43个村民小组,农业总人口8000多人,流动人口800多人,耕地面积5647亩。2012年村级集体总资产858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4.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348元,集体经济收入40万元。村党总支下设四个基层党支部,共有200名党员。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南临通吕运河、金通公路穿境而过,西与南通机场毗邻,距204国道兴仁站仅2公里。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政通人和、富民强村”为工作宗旨,全村人民团结拼搏、真抓实干。村级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现有规模企业五家、民营企业68家,传统制鞋业健康发展。先后获得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市文明村,通州市工业经济亿元村等荣誉称号。   村公共服务中心集社区卫生、为民服务、文体活动、农贸综合市场为一体,几十家个体工商户连成一片,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商业街,境内纵向主干道全部灰色化。全村垃圾实施了集中处置,河道进行了全面清理,林木覆盖率达到了20%以上,呈现了一幅天蓝、水清、人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   

狮子桥村

  通州市金沙镇狮子桥村,位于城郊结合部,是金沙镇的西大门。由原来的狮子桥村和朱家园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村民小组32个,农户1976户,人口4200多人,其中党员104人,全村耕地3896亩,南端通吕运河和金通公路穿村而过,东距城区3公里,石江公路贯穿南北,西邻南通飞机场,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是各界人士投资的热土。   近两年来,在市、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党的-精神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村党总支和村委会一班人,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借助市镇两级园区建设的东风,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如金缘小区的建设,二环路、五环路的建设及正在进行中的大连路的建设。此外,村公共服务中心和三环路建设已列入议事日程。园区内,拆迁工作稳步推进;招商引资卓有成效,家纺和机电两大特色尤为明显,目前,已有十多家规模企业落户狮子桥村。   前进中的狮子桥村正以全新的面貌,优美的环境,热忱欢迎海内外广大朋友前来投资兴业,共建美好未来。   

复兴村

  复兴村是江苏省南通通州区南通高新区(金新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区划代码为320612004,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20612。邮政编码为226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13 ,车牌号码为苏F。与正场村、利民村、民平村、花家渡村、狮子桥村、双池头村、夏四店村、金普村、金乐社区、朝东圩村、进东村、麒麟桥村、大石桥村、文山村、三姓街村、通灵桥村、元帅庙村、邢园村、油榨村、张门村、界北村、果园社区、金南社区、金桥社区、碧堂庙社区、华山社区、镇南社区、八角亭社区相邻。  

双池头村

  双池头村是江苏省南通通州区南通高新区(金新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区划代码为320612004,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20612。邮政编码为226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13 ,车牌号码为苏F。与正场村、利民村、民平村、花家渡村、狮子桥村、复兴村、夏四店村、金普村、金乐社区、朝东圩村、进东村、麒麟桥村、大石桥村、文山村、三姓街村、通灵桥村、元帅庙村、邢园村、油榨村、张门村、界北村、果园社区、金南社区、金桥社区、碧堂庙社区、华山社区、镇南社区、八角亭社区相邻。  

夏四店村

  夏四店村是江苏省南通通州区南通高新区(金新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区划代码为320612004,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20612。邮政编码为226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13 ,车牌号码为苏F。与正场村、利民村、民平村、花家渡村、狮子桥村、复兴村、双池头村、金普村、金乐社区、朝东圩村、进东村、麒麟桥村、大石桥村、文山村、三姓街村、通灵桥村、元帅庙村、邢园村、油榨村、张门村、界北村、果园社区、金南社区、金桥社区、碧堂庙社区、华山社区、镇南社区、八角亭社区相邻。  

金普村

  金普村是江苏省南通通州区南通高新区(金新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区划代码为320612004,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20612。邮政编码为226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13 ,车牌号码为苏F。与正场村、利民村、民平村、花家渡村、狮子桥村、复兴村、双池头村、夏四店村、金乐社区、朝东圩村、进东村、麒麟桥村、大石桥村、文山村、三姓街村、通灵桥村、元帅庙村、邢园村、油榨村、张门村、界北村、果园社区、金南社区、金桥社区、碧堂庙社区、华山社区、镇南社区、八角亭社区相邻。  

金乐社区

  金乐社区是江苏省南通通州区南通高新区(金新街道)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320612004,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20612。邮政编码为226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13 ,车牌号码为苏F。与正场村、利民村、民平村、花家渡村、狮子桥村、复兴村、双池头村、夏四店村、金普村、朝东圩村、进东村、麒麟桥村、大石桥村、文山村、三姓街村、通灵桥村、元帅庙村、邢园村、油榨村、张门村、界北村、果园社区、金南社区、金桥社区、碧堂庙社区、华山社区、镇南社区、八角亭社区相邻。  

朝东圩村

  朝东圩村是江苏省南通通州区南通高新区(金新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区划代码为320612004,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20612。邮政编码为226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13 ,车牌号码为苏F。与正场村、利民村、民平村、花家渡村、狮子桥村、复兴村、双池头村、夏四店村、金普村、金乐社区、进东村、麒麟桥村、大石桥村、文山村、三姓街村、通灵桥村、元帅庙村、邢园村、油榨村、张门村、界北村、果园社区、金南社区、金桥社区、碧堂庙社区、华山社区、镇南社区、八角亭社区相邻。  

进东村

  通州市二甲镇进东村,位于通州市“南大门”,距海门市三星镇不足五公里,位于袁灶竖河西岸、通吕运河南岸、通甲公路由村的最南边通过,进鲜港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进东村最西边的几代渔民。   村地理位置比较原始,由原来的13袁西村、18秦坝村合并的袁西村与12新育村、17余南村、11进东村合并的进东村于2008年2月重新组合而成,现有村民6064人,农户2163户,村耕地面积4346亩。   进东村在村支书曹卫国等一帮人的带领下,正全面面向小康进军,即将开工建造的二甲光明路延伸段将从村中心经过,到金沙开发区,通南通青年东路,将会加快进东村,融入上海1小时经济圈,带来更大的发展前途。   

麒麟桥村

  麒麟桥村位于通州市二甲镇袁灶西南部,邻近海门三星开发区.西邻通州开发区.北至镇区,东至二甲工业区袁灶绣品园.全村总人口4629人,面积3695亩.全村以外贸经营为主导.绣品加工为辅,农业项目为主,蔬菜种植业,养殖业,水产业等农业项目为辅助项目.  

大石桥村

  川姜镇大石桥村座落于镇区西北面,是由北片原正场镇茅家埭村与南片原姜灶镇大石桥村合并而成.全村总人口2525人,面积3300亩.下设26个村民小组.2008年村人均收入10500元.现职村干部5人.大石桥村南片依托叠石桥市场以家庭加工业为主,北片依托南通市场以蔬菜种植为主.剩余劳力外出经商,在全国各地闯出一片天地.大石桥村连续数年被通州市评为"文明村"、"土地管理示范村"。  

文山村

  文山村是一个以烈士陆文山英明而命名的村。她地处南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南部,江苏家宝工业园区所在地。文山村南与界北村接壤,西与川姜镇一河之隔,北与油榨村相接,东与二甲镇毗邻。文山村水陆交通便利,通甲河横穿全村腹地,环东路、文界路、通甲公路以及建设中的金浩公路贯穿全村。全村有农户1443户,总人口4139人,集体耕地面积2626亩。全村-员110名。全体党员干部在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自身的努力下,全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到长效发展,党的基层得到巩固,形成了以不放松农业,以生产、加工、销售床上用品一条龙服务的文山模式,并初见规模。目前,全村从事床上用品行业的有1459人,文山村是村村民在国外成立了多家责任有限公司,出国经商的人员逾50人。产品除销往国内的大中城市外,还销往罗马尼亚、美国、韩国、南非等大中小国家。全村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村民已全部达小康。在全体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在全体村民共同支持下,一个崭新的现代化的文山必将在不久的将来呈现在大家眼前。  

三姓街村

  通州区金沙镇三姓街村是由原拖桥村、三姓街村、张校村金西居委会合并而成,现有57个村民小组,2250个农户,人口8128人,党员166人。全村总面积5.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685亩,民营企业12家,个体工商户200多户。   三姓街村区位优势独特,东与太山村相邻,南与花家渡村相依,西与兴东镇接壤,北与西亭镇交界,石江、机场公路穿境而过,距通州主城区、南通机场仅3公里,属上海一小时经济圈。   在这美丽祥和的村庄里,聚居着张、王、季三姓农民,在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三姓街也因此得名。三姓街村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的宗祠是通州张氏总的宗祠,三世祖时修建,自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到泰昌元年(1620年)全部建成东三进宗祠、西四进家庙,两棵十米以上的白果树至今依然屹立在园内。作为张氏宗祠的所在地,全村传承着张謇先生忧国爱民的博大胸襟、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和脚踏实地的务实风范。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支部、村委会以“-”的重要思想和-精神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富民强村为目的,全村人民团结拼搏,真抓实干,村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小村庄融入了现代的气息。2009年,全村三产总产值34092万元,其中第一产业1480万元,第二产业30447万元,第三产业2165万元,人均纯收入1.2万元。   近年来,三姓街村多次受到市级表彰,先后被评为"通州市征兵工作先进集体"、"南通市、通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示范村(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南通市优秀校外教育辅导站”、“通州市第二次农业普查先进集体”,并多次荣获"通州市文明村"“通州市民主法治村”称号。   奋发向上的三姓街人,将在党总支、村委会的带领下紧跟时代步伐,立足三姓街村特色,推动全村向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  

通灵桥村

  通灵桥村村位于通吕运河南侧,紧依通州老城区,金乐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全村区域4.76平方公里,总人口4982人,全村耕地总面积3460.87亩,28个村民小组,村党总支下设四个支部(老干部支部、农业支部、工业支部、外出党员支部),共有党员108名,在职定编村干5名。2008年全村经济总量3.1亿元,人均纯收入12030元。村内共有民营企业15家,规模以上企业3家,各项经济指标都位于通州市前列。  

元帅庙村

  元帅庙村位于省级经济开发区——南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内,经行政区划调整后由海坝、元帅庙、金乐路合并而成,现有30个村民小组,人口3675人,耕地面积2473亩,党员共有106名。   元帅庙村2006年9月1日并入通州经济开发区,在开发区党工委和管委会的正群领导下,以“-”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实施富民强村计划,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努力工作,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一片喜人,形成了以芦花扫帚加工、绣品加工、建筑劳务输出等具有特色的经济产业格局。   元帅庙村在民主建设方面,实行民主集中制。不管大小只要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项必须公开,其中财务收支状况半年公布一次。村里的开支预算必须经过村民大会讨论同意,未经村民大会讨论同意支出的款项,村民有权要求村干部赔偿,村民有权查询公布的内容是否真实。   元帅庙村还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元帅庙。被人称颂的元帅,就是南宋末年的淮东制置司,镇守扬州的李庭芝。远在扬州的李庭芝怎么会受到通州元帅庙人民的爱戴呢?远来淮东的军政费用主要靠盐利,而当时连年战祸,灶民负担过重,加之靠车运输,费用太大,盐利大减。咸淳五年(1269)李庭芝开凿西亭河、金沙河,西接运盐河,东通余庆、吕四场,同时减轻赋税,并救济贫困的灶民。盐业发展了,灶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对李庭芝十分感激。更重要的事:景炎元年(1276)正月,元军攻破南宋都城临安,挟谢太后和恭帝北上时,强迫谢太后下诏要李庭芝投降,李庭芝理直气壮表示:“我只知道奉旨收城,没有听说过投降》”他坚持抗元,也就在这年秋,他应召领兵将南渡入闽,在通州海边与元军苦战,终因寡不敌众而为国捐驱。元帅庙村人民的为了寄托哀思,表达对这位功绩卓绝的南宋主战派名臣的缅怀与纪念,建立了一座“元帅庙”。   2007年底,元帅庙村建起了近400平方米的新的村公共服务中心,在今后“服务三农”和“招商引资”将起到重要作用,元帅庙村人民欢迎海内外客商参观或投资,元帅庙村人民保证给你宽松的环境。   

邢园村

  通州市经济开发区邢园村,地处世纪大桥南侧,通过世纪大道直接与中国最大家纺城“川姜镇”相邻。现今占地面积1900余亩,总人口3219人。   过去的邢园村是个经济欠发达,交通闭塞的穷村,现在我们村同时具备了海、陆、空(距兴东机场20分钟)等现代化运输能力,实实在在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06年合并为经济开发区以来,主干道接上高速、毗邻运河;村内横纵又有8车道马路切割,村民高兴的说道:“以前晚上都不敢出去嬉,现在出门就是大马路啦”,同时还被列为开发区南片开发的重点,经济实力一年要比一年高。   01~04年,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还只是把人均收入4200元、工业产值6289万元、粮食1000吨、食油80吨作为三年规划目标。而今已经实现人均收入8900元,工业产值元。  

油榨村

  油榨村由原来的老油榨、井桥、文中三村合并而成,总人口4603人,总户数1948户,总耕地3078亩,辖有42个村民小组.。油榨街由400多年前的侯姓榨油而成名,是解放初期油榨乡,成立人民公社后为“美满”“金乐”人民公社,金乐乡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金乐政治、经济、文化、贸易中心。   油榨村有新老通甲公路、通甲河东西穿越而过,有金浩公路南北贯穿,右侧是新江海河,左侧于江苏家宝集团园区相连,北接鹏程大道。油榨村现有南片家纺、绣品的个私经济格局,西北有建筑劳务输出的自然格局,东南有学校市场商业街的自然格局。   经过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三十年的变化,油榨老街焕发新机,是工商贸经济发展的吉祥地,望广大有识之士,有经济头脑明白之人,前来油榨发展经济,大有才华可展之地。  

张门村

  通州经济开发区张门村,位于世纪大桥南侧,全村占地面积2.4平方公里,3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14人。   原来的张门村因交通闭塞,经济薄弱;如今,世纪大道贯穿南北,是连接通州市区与中国最大家纺城的纽带,鹏程大道横贯东西,同南通连接更迈一步,村内公路纵横交错,经济实力逐年提高。   

界北村

  界北村位于省级经济开发区——通州经济开发区南部,东与二甲镇麒麟桥村毗邻,南与海门市三星镇林西村一河相隔,西与川姜镇义成村接壤,北与本区文山村接地,金星公路贯川界北村南北,向南可直达南通国际家纺城。2001年行政区域调整后界北村由界北村、其西村合并而成并入金沙镇,2006年9月1日又并入通州经济开发区。现有31个村民小组,人口3591人,总户数1426户,耕地面积2982亩,党员共有82名。   界北村在开发区党工委和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实施富民强村计划,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努力工作,使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一片喜人,形成了以绣品加工为主,国内外经销一条龙服务等具有特色的经济产业格局。现全村创办各类企业、公司38家,境外经商人员239人,产品销往全国各大城市,远销美国、日本、韩国、南非、南斯拉夫、纳米比亚等几十个国家。从事家纺业的人员占全村总劳力85%以上,被誉为“绣品专业村”,“华侨村”2008年,界北村农民人均收入12553.6元,全村经济总收入45457万元。   全村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任务,解决问题,理清思路,全面提高全村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切实把党员干部的思想行动统一到-精神上来,以坚定的信念、创新的精神、科学的态度、满怀热情地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业中来,并广泛开展三个文明教育,以“民富、村美、风气好”为目标,努力建设一个和谐富有的新界北村而努力奋斗!  

果园社区

  区划调整后的果园居是由原来的进西、果园、盆架桥三村合并而成,原名为盆架桥村,2008年3月份改名为果园居,位于通州经济开发区的南大门,通吕公路与新通掘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通州最大的东大商贸城、好亿莱商城、苏中家具城、东鼎商城座落在本居,全村共有36个居民小组,总人口4388人,总户数1880户,现有耕地面积2300亩,人均耕地0.52亩。党支部共有党员85名,分成3个党小组。   近年来,居党支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基层组织建设“五个好”的目标,充分发挥果园社区优势,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目前,全居共有私营企业4家,个体工商户180户,东大市场的迅速发展,给农民致富带来了新的亮点。   居党支部决心在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全居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以党的-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始终把握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总要求;扎实推进党的建设,加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创建文明居,文明户为挈机,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而使全居的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以饱满的热情和崭新的姿态投身到改革和发展的热潮之中,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作出新的贡献。通州经济开发区果园社区  

金南社区

  通州经济开发区金南居位于通州经济开发区的北大门,东接金沙镇进鲜港村,西至世纪大道,南临三环路,北倚金沙镇老城区,新通掘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通州行政中心及许多整洁的商住花苑坐落在金南社区,是一个无污染、半都市、半农村得新型的行政村。全村共有31个村民小组,全居人口13000人,其中农业人口2383人,现有耕地面积1261亩,党设党支分设两个党支部,共有党员243人。   近年来,村党支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基层建设“五个好”目标,充分发挥本居优势,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村党总部、村委会在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得正确领导下,正以饱满的热情和崭新的精神姿态带领全村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加快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  

金桥社区

  区划调整后的金桥居是由原行根桥、指金桥二村合并而成,农业人口2703人,耕地面积1097亩。金桥社区居区位优势独特,世纪大道和新通掘公路纵穿南北,通吕公路、三环、四环、五环路横贯东西,南邻通吕运河、西依竖石河。   近年来,我们在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以“-”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揽全局,以增创优势和提升竞争力为工作主线,围绕依法治村,科技兴村的工作思路,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全村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为明显。   金桥居既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区位条件,又有良好的工作基础和强劲的发展态势;金桥居的党员干部既能钻研经济、务实肯干,又能开拓创新、勇于进取;金桥居的人民既聪明智慧、勤劳朴实,又知难而进、勇于创业。到目前为止,金桥社区已完成将近80%的拆迁,并计划于今明两年完成全村居的全面拆迁工作,在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村干部的齐心协力下,在群众的积极配合下,将逐步完成金桥居由村像村居的完美蜕变。   我们相信,只要全村居人民团结一心,群策群力,以与时俱进、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就一定能构筑金桥居的新优势,创造金桥居的新辉煌。   

碧堂庙社区

  碧堂庙居由原八角亭村、碧堂庙村、三里镇村合并而成,现为村居合一的新型社区。辖区范围4.8平方公里,东起通掘公路,西至竖石河,北临金沙横河,南濒二号横河。从90年代初期划入通州经济开发区至今,全居两个文明建设不断迈向新的台阶,居域范围内落户多家银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商住小区,已成为全区的金融、贸易、服务中心,社区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区前列。社区党组织设总支一个,下设3个二级支部,分为9个党小组,党员中心户35户,群众示范户13户,共有64名党员。全居共辖48个村民小组,6个商品房住宅小区,目前常住居民和农业总人口近9000人。全居党员干部始终坚持服务一片居民,维护一方稳定的宗旨,在为民服务上我们切实做到便民、高效,把群众利益始终贯穿于工作思路中。多年来,居“两委”班子带领全居人民团结拼搏,争先创优,先后获得市文明社区、民主法治示范村居等荣誉称号。完善的五横三纵道路框架、优美的水清地绿环境,使碧堂庙居成为一个真正宜居、宜商、宜发展的和谐祥福之地。  

华山社区

  区划调整后的华山居是由原来的九华山村、新窑村、部分狮子桥村、部分太山村合并而成,位于通州经济开发区的西大门,东邻竖石河,南邻通吕运河,西邻石江公路,北邻银河西路,通吕公路穿村而过,交通运输便利,新建的青岛路、朝霞西路、碧霞西路、金桥西路更是将我村的交通优势彰显无疑,为招商引资奠定了基础。我村共有23个居民小组,总人口3286人,总户数1216户。党支部共有党员74名。    近年来,村党支部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基层组织建设“五个好”的目标,充分发挥本村优势,为招商引资作出了贡献,现已有十多个大企业落户我村。    村党支部决心在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全村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以党的-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始终把握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总要求,扎实推进党的建设,以创建文明村,文明户为挈机,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而使全村的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以饱满的热情和崭新的姿态投身到改革和发展的热潮之中,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镇南社区

  镇南社区位于横河南路以南,辖区面积约1.8平方公里,东起金沙竖河西至唐家港河,南至一环路以北,北至横河南路以南。辖区常住人口3820户,12000多人,社区党支部有党员180余名,辖区内有12个居民住宅区。辖区内有通州区海事局、交通局、开发区工商分局等事业单位.上规模的企业单位有南通大富豪纺织品有限公司,人寿、财寿保险公司等以及大大小小的个体经营者.还设有方便老百姓看病的社区医疗服务站.   镇南社区居委会内部设有党总支部、居委会和警务室。   社区人文资源丰富,建有腰鼓队、各项表演队、健身操队等文体文化。常年开展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科普氛围浓烈,丰富了崇尚健康,居民安居乐业,社区人文和谐。社区先后被获得江苏省文明社区、南通市文明社区、南通文明社区共建工作先进集体、通州市学习型社区、通州市模范社区、通州市十佳巾帼文明示范岗、通州市和谐社区先进单位等多种荣誉。   镇南社区居委会成立于1987年,隶属于通州区开发区街道办事处。居委会设主任1名,专职人员3名。下设计生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和社区退管、居家养老、社区民政、综合治理等机构,全称为通州区开发区镇南社区居民委员会.   地址:师范桥新村31号楼电话:82952923   

八角亭社区

  通州经济开发区八角亭社区居委会建于1998年4月。所辖区范围位于通州经济开发区中心地带,南至碧华路,北至银河路,与亚细亚商城一路之隔,东至通海路,西至世纪大道与明珠广场连接一起,占地面积0.42平方公里,总户数3125户,总人数9800人,共有住宅楼95幢,是通州最大、最显眼、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小区,更是招商引资和创建工作的重要窗口之一。   


双池头村特产大全




双池头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