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苏省 >>苏州 >> 太仓市 >> 长江口度假区(浏河镇) >> 渔村社区

渔村社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渔村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渔村社区简介

  渔村社区:东至闸北路,南至郑和南路,西至迎福南路,北至复兴东街,成立于1977年,总面积25000平米,总户数624户,总人数1673人,房屋27幢。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20585102 215000 -- 查看 渔村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渔村社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渔村社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紫薇苑社区

  紫薇苑社区:位于浏河镇的北侧,分为紫薇苑一区、二区、三区等。该小区占用土地480亩,总建筑面积23万平米,总户数1230户,拥有多层公寓房48幢,多联体公寓房73幢,双联体公寓房15幢。  

新塘社区

  新塘社区:地处新谊西路16号,东至米场河,西至马路塘,南至六窑塘,北至新港公路,以及新港公路北面的张扬新村和六窑塘南的河南新村,辖区面积1平方公里,1158户,人口2350人。  

渔村社区

  渔村社区:东至闸北路,南至郑和南路,西至迎福南路,北至复兴东街,成立于1977年,总面积25000平米,总户数624户,总人数1673人,房屋27幢。  

闸北社区

  闸北社区:位于浏河镇车站弄50号西边,其中社区居委会范围东起子泾村,西起迎福路东侧,北至钱泾村,总面积为0.21平方公里。27个居民小组,居民总数1871户,人口总数5830人。  

河北社区

  河北社区:位于滨河街33号,东起迎福北路西侧,西至杨家浜,南起老浏河北岸,北至浏太路。总面积0.18平方公里,总户数1586户,人口4606人,有23个居民小组。  

复兴社区

  复兴社区:位于复兴东街16-1,东起闸北路西,西至复兴西街外贸仓库,南至新浏河,北至老浏河,总面积0.3平方公里。辖27个居民小组,总户数2066户,5527人。  

新闸村

  新闸村位于太仓市浏河镇,耕地面积6769亩,人口6228人,村民小组67个,村党委下设6个支部,共有240名党员。辖区内旅游资源丰富,“听海雅苑”、“明清一条街”、“郑和纪念馆”、“江南第一牡丹园”、“园花园山庄”等景点分布其中。    加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建造了10100平方米标准厂房、4000平方米三产用房,总投资950万元。2007年村级经济总收入达2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800元。新型农民居住小区紫薇苑小区规划建筑面积27.9万平方米,目前已建造联体别墅32幢,商住楼及安置房42幢,现有住户800户。    建立了3000平方米的党员服务中心,设置了远程教育接收室、医疗卫生室、调解室、警务室、乒乓室、图书阅览室、健身房等功能站室,并按照“来人有接待,求助必受理,服务人性化”的要求,建立健全了咨情服务、求助登记、电化教育、党员教育等一系列制度和项目办理程序,实现了中心的规范化运作,确保对党员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另一方面,创新开展“党员中心户”、党员“定岗定责”、党组织及党员“双向承诺制”等活动,积极化解各类矛盾,收集各类民意信息,并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发放相关宣传资料,为群众办理实事好事,赢得了广大村民的好评。    近年来,新闸村先后荣获“江苏省卫生村”、“苏州市文明村”、“苏州市示范村”、“太仓市党建工作示范点”、“太仓市乡风文明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东仓村

  东仓村位于浏河镇西侧,紧靠339省道,新浏河、郑和路横贯东西,沪浮璜公路纵横南北,水陆交通便利。1999年由原来的东仓村和沿江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积2.9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80亩,下辖23个村民小组,全村总农户数646户,总人口2191人,常住外来人口905人。近年来,村“两委会”领导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务实工作,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全村经济社会面貌发生嬗变,2009年村可支配收入达300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010元。四个文明建设结出丰硕成果,先后荣获“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卫生村”、“苏州市文明村”、“苏州市集体经济十强村”、“太仓市文明村”、“太仓市集体经济十强村”、“太仓市可支配收入十佳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自列为第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以来,该村在抓好原有3家集体企业经营管理的同时,充分利用靠近市镇和交通便利的优势,加快了商业用房、三产门面房、仓储用房建设。目前,位于郑和路两侧、投资1700多万元的4幢商贸综合楼14000多平方米已全部完工,每年可增加村级经济收入100多万元。今年又投资1.6亿新建仓储用房38000平方米,专门用于上海烟草(集团)公司的烟叶仓储。该项目09年5月份动工,10月份交付使用。同时,村还成立太仓市浏河镇东仓村仓储物流有限公司,配备货架、铲车、运输车辆、人员等,为烟叶储运提供配套服务。该项目投入运行后每年可增加村级经济收入2000万元。    该村在村级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注重各项社会事业同步推进。改善农民居住环境,进一步加大村庄整治力度。农民集中居住区基本完成了道路、桥梁、绿化、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外观典雅、环境优美、生活便利的新型农民居住区已初具雏形,全村已有近20%的农户进入集中居住区居住。添置了垃圾清运车、垃圾桶等卫生保洁设施,建立起村级保洁队伍,对村内环境卫生实施长效管理。2008年,投资600多万元,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落成启用。社区服务中心设有行政办公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党员活动室、图书室、警务室、放心粮油店等场所,具备了党团服务、就业社保、社区救助、卫生计生、文教体育、警务治安、便民利民等服务功能。社区公共服务逐步完善,社会事业水平进一步提升。   

张桥村

  张桥村位于浏河镇西端,北接苏昆太高速公路,西连沿江高速公路,紧邻339省道,规划中的沪通铁路由南向北贯穿全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张桥村由原来的张桥、楼新、杨桥、天浜、高桥五村合并为一个村,全村总面积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439亩,现有69个村民小组,本地常住总户数1469户,常住在册人口4912人,全村共有党员268名。   2008年,张桥村被评为太仓市第三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09年被评为苏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近年来,张桥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要求,始终把“强村富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推进镇村联合、村企联合、村-合,农村集体经济与农民持续增收同步推进;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规模农业和高效生态农业;不断加强村镇规划建设和生态环境整治,强化民主管理,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全村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2008年,张桥村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个,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达256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650元。2009年,张桥村投资500多万元动工建设6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已动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建筑面积17500平方米的农民安置房工程,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达5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066元;2010年,张桥村本着开拓创新、务实进取的精神,以经济建设为核心,力争在新农村各项事业建设上能有更大的突破。   

闸北村

  闸北村村民委员会位于浏河镇郑和大街18号。闸北村由原浏河镇闸北村、三井村、钱泾村、子泾村、东海村、海塘村合并而成,村辖区面积7.92平方公里,总可耕地面积8120亩。南与上海相接,东首紧靠长江,北与浮桥镇相邻。目前共有65个村民小组和3个居民住宅区,村总人口5001人,劳动力2940人,总户数2280,党员231人,有6个党支部。   近2年来,全村实事工程共投入260多万元。筑了原子泾村、闸北村范围内的全部水泥路,完成了长扬、明德小区道路、绿化亮化工程;疏浚河道15多公里,修筑桥梁4座;建设公共厕所2座,改水、改厕普及率100%,实行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河道、环境、卫生、实行专人长效管理;全村379名失地农民办理了“土地换社保”,有629名农民享受农保养老金,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8%以上。   

浏南村

  浏南村位于浏河镇镇区南侧,东临长江入海口与崇明岛隔江相望,南与上海宝山区、嘉定区相邻,北依新浏河,沪太路贯穿浏南村,交通便利。2007年由原浏南村、闸南村、新镇村合并而成。村行政辖区12.9平方公里,有31个自然村落,6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913户。全村总人口4913人。外来常住人口6000多人,全村耕地面积6153亩,粮食面积660亩,经济作物面积3550亩,水产养殖面积104亩,林木果园面积1280亩,先后获得“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苏州市计划生育协会先进村”、“太仓市社会治安安全村、文明村”等荣誉称号,村现有规划集中居住点一个。全村劳动力2576人,其中从事一产人员389人,从事二、三产人员2187人,就业率达到96%。全村种植粮食面积660亩,经济作物3550亩,其中大棚蔬菜2100亩,露地蔬菜1450亩,林木果园面积1280亩,其中绿色水果---葡萄种植规模经营180户,种植面积1280亩。村级集体总资产1216万元。村级集体拥有经营性用房12000平方米,门面房750平方米,村域内有租赁企业30家。2008年村级总收入490万元,可用财力250万元。2009年预计村级总收入550万元,可支配收入300万元   

新塘村

  新塘村位于浏河镇新塘管理区中心,东与万安村相邻,南与何桥村接壤,西与张桥村相连,北与浮桥镇丁泾村为界,全村面积2.6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2608亩。下辖24个村民小组,在册农业户口人数1832人,年可支配收入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254元。村党委设三个党支部,党员96名,村民委员会共12名村干部。    近年来新塘村两委积极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1997年江苏省卫生村、1998年—1999年江苏省文明村、2001—2002苏州市文明村、2006—2007太仓市文明村。2004年太仓市 “社会治安安全村”、2005年苏州市 “五位一体”综合治理达标村、2006年太仓市民主法治示范村、2006年省卫生村等、2008年“江苏省生态村”/、2009年“苏州市民主法治村”。   

何桥村

  何桥村位于浏河镇西部,南与上海市嘉定相接,西与陆渡镇三港村相临,太浏一级公路横穿其中。何桥村于2007年5月份区域合并。(何桥、三星、墙里、石新、新胜5村合并),行政辖区8.5平方公里。现有43个村民小组,在册总人口3328人,外来人口524人,总户数1047户,耕地面积6676亩。先后获得“江苏省卫生村”、“太仓市文明村”、“现代农业建设先进单位”、“浏河平安建设先进集体”、“新型农业科技培训示范村”“江苏省生态村”等荣誉称号,2009年被列入第四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我们村共有800多户农户在规划拆迁区域内。现已评估农户500多户、签约300多户,已拆迁150户。已安置社保161人,直接享受50多人,每月领取486-500多元,而且每年增幅达10%。已完成土地流转4000亩,发放流转费青苗费500多万元。力争到年底拆迁500户。农民住宅小区第一期投资160万基础设施,已有80多户正在建设住宅中,第二期基础设施投资预计300多万。我们何桥住宅小区规划总户数1150户,总住宅面积23万平方米,独立住宅454户,双联体住宅200户,多层公寓496户,公共建筑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是整个浏河范围内规模最大、档次较高的农民居住小区,小区内社区服务中心、物业用房、污水处理等功能齐全、配套设施完善。    拟建设中的现代农业示范园是省现代农业工作的重点项目,目前农业园区中心拥有2000亩钢结构大棚,外来集宿楼1200平方米已交付使用,各项配套设施正在抓紧筹建中。民人谷温控玻璃大棚项目、神奇药材集团等都已经成功入住园区,休闲农庄、农家乐等项目也将入住,目标是将农业园区建设成为整齐划一、连接成片、设施完善、环境优美、装备先进、管理科学、产出高效、体现现代气息的现代设施农业“样板区”。    2010年何桥村将继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公共事业的投入力度。09年建设完成的物业用房2200平方米已全部出租,9000平方米标准厂房正常使用。2010年将继续建设物业用房2000平方米,总投资200万元;何桥小区第二期配套设施200户,投资150万元;进行道路硬化10000平方米。2010年修筑2座桥梁,投资15万元。2010年多次进行大规模的城乡一体化环境整治工程,并于今年4月份顺利接受省市卫生局领导的检查。   

万安村

  万安村位于浏河镇的西北侧。南与闸北村相邻,北入苏昆太高速公路,东靠浮桥镇的寿安村,西接新塘村。339附线与338省道交汇于此,交通便利,运输快捷,是连接港口和苏昆太高速进入上海的物流要道。村中河道纵横交错,植被繁茂,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全村辖区面积为8.2平方公里,耕地7721亩,辖50个村民小组1213户,在册人口3895人,外来人员3200人,全村党员195名。村内企业35家。万安村2007年由原斑竹村和原万安村并村后设立村党委,下设五个党支部,九名村干部。村现有固定资产786万元,2013年可支配收入606万元。村党委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充分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要求,切实为百姓解决难题,加强村容建设,以建设干净整洁,环境美丽,生活富裕的现代化农村为目标。   


渔村社区特产大全




渔村社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