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上海市 >>青浦区 >> 华新镇 >> 凤溪社区

凤溪社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凤溪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凤溪社区简介

  凤溪社区:位于凤中路南侧。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10118107 201700 021 查看 凤溪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凤溪社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凤溪社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华新社区

  华新社区:位于华新镇政府所在地。
  

凤溪社区

  凤溪社区:位于凤中路南侧。
  

新谊村

  新谊村坐落于青浦区华新镇东首,村区域总面积2956亩,东邻闵行区,北依嘉定区,嘉金高速,徐华路,纪鹤路交叉贯穿我村,交通十分便利。1957 年5月,全县调整撤区建乡,成立新谊农业高级合作社时,属观音乡(公社)管辖。 1959年5月改为新谊生产队时,下设12个生产小队。 1960年恢复大队、生产队建制。 1984年5月,以大队为基础成立新谊村民委员会。 1985年,全村558户,1983人(劳动力1201人),村办工业主要有压铸厂、五金厂、铁砂厂。 1992年葛永华荣获市先进治保主任称号。 1998年创建市级卫生村同时,完成全村水泥道路建设,并建成村的二条主要干道(其中新巷路、任巷路)。 2000年村民委员会有李家浜、石北岸、杨春、俞林、田杜、南宅、中宅、北宅、何宅、蒋介巷、姚浜、西任巷、东任巷共13个村民小组。全村616户,1611人(劳动力620人)。总面积为4218亩,农作物播种面积3258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2349亩,经济作物面积75亩,其他作物面积834亩。农村经济总收入1289.3万元。村属企业5家,企业固定资产原值4683.03万元,工业总产值7630.81万元。村实得财力121万元,企业劳均分配10294元,全村人均收入6041元。 2004年建筑嘉金高速公路,村动迁到新凤中路588号。我村的工业小区从最初形成的30家企业,到目前为止发展到80余家企业,不断强大我村的经济实力,成为我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坚强后盾。由自然村李家浜 , 石北岸 , 杨春 ,俞林 ,田杜 ,南宅 ,中宅 ,北宅 ,何宅 ,蒋介巷 ,姚浜 ,西任巷 ,东任巷组成组成。总人口8222人。其中:本村户数513户,本村人口2022人,农保人口369人,镇保人口1512人,城保人口25人;外来人口6200人。其他人口116人。耕地401.22亩,粮田401.22亩,常年菜田0.00亩,林地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0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611.00万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0.00元。
  

嵩山村

  嵩山村位于华新镇东南部,村域东、南两面与徐泾镇金联村、陆家角村接壤,西面、北面与本镇坚强、北新、火星各村相连,境内北青公路贯穿东西,境东嵩塘江、钱介石桥江南北相通,水路交通十分方便,村部办公室设在北青公路3488号内,即北青线苗圃车站北侧。 嵩山村在1955年时为重固区嵩陆乡嵩子庙联合村举办的初级社。1956年8月,升为嵩山高级社。撤区并乡后,属青浦县观音乡(凤溪乡),1958年9月嵩山高级社撤建为嵩山大队。1984年嵩山大队改称嵩山村,是年8月成立嵩山村村民委员会。 由自然村23个,现有13个村民小组组成。总人口10330人。其中:本村户数450户,本村人口1830人,农保人口1055人,镇保人口760人,城保人口15人;外来人口8500人。其他人口0人。 耕地1950.00亩,粮田1100.00亩,常年菜田400.00亩,林地45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646.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00.00元。
  

叙南村

  叙南村位于华新镇凤溪社区的西边、嘉松中路旁,村域面积约1.62平方公里,下属七个村民小组,现户籍313户,人口971人。叙南村是青浦东乡革0据地之一。抗日战争时期,古思浜队是青东抗日根据地之一。 1957年5月,全县撤区建乡时,成立的叙龙高级合作社,属观音乡管辖。1959年5月改为叙龙生产队,下设9个生产小队。1960年恢复大队、生产队建制。 1962年2月全县政府调整人民公社规模,建立人民公社时,下设叙龙大队。 1978年由叙龙大队拆分为叙南大队。 1984年5月,以大队为基础成立叙南村民委员会。由自然村叙南村组成。总人口6171人。其中:本村户数313户,本村人口971人,农保人口300人,镇保人口600人,城保人口0人;外来人口5200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200.00亩,粮田50.00亩,常年菜田50.00亩,林地50.00亩,鱼塘40.00亩,畜禽场10.00亩。我村2010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60.00万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600.00元。
  

新木桥村

  新木桥村位于原凤溪镇中部,现华新镇中南部。村域东南与嵩山村接壤,东北与北新村相邻,北与叙南村毗邻,南与坚强村连接,辖区内有凤溪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盛家宅居民小区、凤溪初级中学、幼儿园、邮电支局、银行、派出所、卫生院等。我新木桥村位于原凤溪镇中部,现华新镇中南部。村域东南与嵩山村接壤,东北与北新村相邻,北与叙南村毗邻,南与坚强村连接,辖区内有凤溪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盛家宅居民小区、凤溪初级中学、幼儿园、邮电支局、银行、派出所、卫生院等。由自然村9组成。总人口8306人。其中:本村户数604户,本村人口1804人,农保人口172人,镇保人口1620人,城保人口12人;外来人口6502人。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360.00万元。

白马塘村

  白马塘村位于华新镇西南端,西南两面与赵巷镇接壤,东与徐泾镇毗邻,嘉松中路、新通坡塘南北平行贯穿全村,全村区域面积1.68平方公里。1954年下半年,白马塘联合村举办初级社。1956年8月,白马塘初级社和杨家庄、徐家桥等初级社联合升办为联丰高级社。1958年9月,白马塘生产队属观音公社联丰大队。后先后为联丰营白马塘连、联丰管理区白马塘生产队。1961年初,撤销管理区建制后,建立白马塘大队。1984年,改称白马塘村,成立村民委员会。由自然村张家宅,侯家宅,玄新,新泾,木家桥,车田浜,施家湾,章浜组成。总人口4085人。其中:本村户数268户,本村人口880人,农保人口38人,镇保人口575人,城保人口26人;外来人口3205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190.00亩,粮田100.00亩,常年菜田0.00亩,林地9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0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80.00万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500.00元。
  

杨家庄村

  杨家庄村位于青浦区华新镇西南,在北青公路和嘉松中路的交界处,全村占地面积4.477平方公里,753户,人口2132人,耕地面积2645亩,17个村民小组,现有党员132名。2012年全村实现工业产值4.487元,上缴税收3065万元,村可支配资金1008万元。先后被评为“上海市文明村”、“上海市为生村”、“上海市安全小区”、“上海市五好党组织”、和“上海市先进村民委员会”。 1954年4月,杨家庄联合村举办初级社。1956年8月属联丰高级社。1958年9月,属观音公社联丰大队,后为联丰营杨家庄连。不久“营”又改为管理区、大队。1962年2月后,联丰大队拆分,成立杨家庄和徐家桥大队。1966年徐家桥大队又拆分给杨家庄和聚龙两个大队。1984年改称杨家庄村,成立杨家庄村民委员会。2002年7月和邻村联星合并,成立杨家庄村民委员会。由自然村由卫家桥、梅元桥、八角车、石新桥、邬家湾、唐家浜、四桠车、徐家、杨湾、姚泾、葫芦湾、大石桥、火烧桥、陆家湾、沈泾塘、新宅、新浜十七个村民小组。组成。总人口10198人。其中:本村户数753户,本村人口2132人,农保人口712人,镇保人口829人,城保人口591人;外来人口8066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2645.00亩,粮田1900.00亩,常年菜田50.00亩,林地60.00亩,鱼塘25.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008.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7500.00元。
  

叙中村

  叙中村位于华新镇中西部,东邻是北新村,南邻是叙南村,西邻是重固镇的联新村及中新村,北邻是朱长村。嘉松公路贯穿全村,村区域面积3.2平方公里。全村11个村民小组,69名0党员,下设4个党小组。叙中村是原中二村、叙北村合并新建制的一个行政村。中二村在凤溪镇西北隅,建国初为重固区中心乡的第二联合村范围,故名“中二”。中二村辖费家台、钱家木桥、程家木桥、朱家宅基5个村民小组。1962年2月,县在调整公社规模时,中二大队由重固公社划给凤溪公社管辖。1984年改称凤溪乡中二村,成立村民委员会。叙北村位于凤溪镇北,建国初为旺家桥、范家坟等村的范围,辖旺家桥、范家坟、旺西、西江、厍浜、姜家角6个村民小组。叙北大队是1978年4月由聚龙大队拆分后成立的,1984年改称叙北村,成立村民委员会。在2002年6月由中二村、叙北村合并新建成叙中村。由自然村姜家角、厍浜、旺西、旺家桥、范家、西江、朱家宅基、钱家木桥、徐家台、程家桥、费家台组成。总人口6141人。其中:本村户数419户,本村人口1342人,农保人口566人,镇保人口561人,城保人口10人;外来人口4799人。其他人口205人。耕地2188.00亩,粮田984.00亩,常年菜田782.00亩,林地303.00亩,鱼塘89.00亩,畜禽场30.00亩。我村2009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546.00万元,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250.00元。
  

华益村

  华益村坐落于华新镇东首,东邻闵行区,北依嘉定区,沪宁高速公路和嘉金高速公路分别贯穿于村东西和南北,距上海市中心18公里,南有318国道,北有312国道,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区域面积1.95平方公里。1955年合作化时,华朝乡成立第一个合作社,华一由此而得名,1957年撤区建乡时成立华一高级合作社,1959年5月华一更名为华益生产队,下设9个生产小队,1960年恢复大队、生产队建制。1962年2月华益生产队更名为华益大队,1981年起华益村实行老年农民退休制,当年198名老人享受12-14元每人的退休金。1984年5月,以大队为基础成立华益村村民委员会。1985年,村属企业主要有灯具厂、喷漆厂、冰箱厂等,工业利润80万元,居全乡之首。1987年修筑徐华支路华益路,1998年完成全村改厕工作,1999年完成村级水泥路道路建设,水泥路直达全村村民家门口,1993年华益村被市经委评为“乡镇工业好”单位,1994年村获得县委县政府命名的“十强村”光荣称号。1996年华益村被市农口系统评为文明村,2000年华益村共设14个村民小组,拥有五金厂等数家企业,同年又被评为上海市卫生村。至今,一路走来,农村的经济得到了飞跃的发展,农村的面貌也焕然一新。由自然村听场 , 徐家 , 江南 , 田度, 李东 ,李西 , 谢家 , 八先泾 , 新宅 , 北江 , 李厍 , 老宅 , 邱南 , 邱北 ,14个村民小组组成。组成。总人口8290人。其中:本村户数600户,本村人口2090人,农保人口1043人,镇保人口794人,城保人口246人;外来人口6200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1277.00亩,粮田0.00亩,常年菜田1272.00亩,林地0.00亩,鱼塘5.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600.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3000.00元。
  

朱长村

  朱长村位于华新镇工业及集镇开发区内,东有新凤路,中有新通坡塘、嘉松中路,贯穿南北。村民居住区域包括了6号街华志路、7号街华卫路、8号街华隆路、芦蔡北路等,并有华新2路通过,水、陆交通便捷。村过一半的村民已动迁至陆家圩、陆象、凌家、秀龙农民生活区。朱英村原名朱殷,1962年前,朱英村归属重固人民公社管辖;1962年2月,全县调整人民公社规模,由重固公社划入华潮公社,成立朱英大队;1984年5月,以大队为基础成立朱英村民委员会。 长浜村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1928年春,0人-、夏季曦、顾复生等先后来到长浜村,组织农民协会进行革命活动。曾在此建立过以陆雪雄为书记的0地下党支部。李加生(阿三)家为0青浦县委地下交通站(李加生为站长)。 1959年5月,长浜村为新联生产队。新联生产队长浜地区有姚家宅、亭子头等9个生产小队;1960年恢复大队、生产队建制;1961年初,观音公社调整大队规模时,由新联大队拆分成立长浜大队;1962年2月,全县调整人民公社规模成立华潮人民公社时,下设长浜大队;1984年5月,以大队为基础成立长浜村民委员会。 2002年7月原朱英村、长浜村合并为现今的朱长村。共有凌家浜、孙家台、冯家、殷家桥、徐家桥、许家、胡二房、胡三房、王家浜、姚家宅、毛家桥、周家浜、杨家宅、陆家圩、亭东亭西、小长浜、爿桥、大桥19个村民小组组成。由自然村长浜村、朱英村组成。总人口6715人。其中:本村户数597户,本村人口2215人,农保人口300人,镇保人口297人,城保人口0人;外来人口4500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1000.00亩,粮田200.00亩,常年菜田400.00亩,林地200.00亩,鱼塘20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09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000.00万元,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0.00元。
  

坚强村

  坚强村位于青浦区华新镇南片,南与徐泾镇陆家角村相邻,辖区内北青公路横贯东西,西靠近嘉松中路,距离虹桥枢纽港、地铁2号线终点站徐泾东站大约10分钟车程,交通十分便利。坚强村原属青浦区凤溪镇管辖,2001年原凤溪镇、原华新镇撤销建制,建立新的华新镇,故坚强村归入华新镇范围。由自然村松塘、东江、马桥、树浜、戴家、吴仓泾、南王、姚河桥、刷布路、凤南、凤溪等11个村民小组组成。总人口5678人。其中:本村户数466户,本村人口1458人,农保人口310人,镇保人口968人,城保人口180人;外来人口4220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700.00亩,粮田600.00亩,常年菜田100.00亩,林地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1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300.00万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00元。
  

秀龙村

  秀龙村位于华新镇东首与闵行区相交界。东至闵行区纪王镇,南临火星村,西、北与新谊村相接壤,徐华公路、嘉金高速南北贯通我村。村区域面积2.3平方公里,下设15 个村民小组,一个中心小区。秀龙村是青浦东乡革0据地之一。抗日战争时期,是青东抗日根据地之一,1939年4月,本村蔡家巷农民蔡理庭等,智灭钓鱼日寇,闻名乡里。1940年,中国0在此建立了地下党支部。1946年11月,震惊青东的李浦桥事件就发生于此。 1957年5月,全县撤区建乡时,成立的秀龙高级合作社,属观音乡管辖。1959年5月改为秀龙生产队,下设8个生产小队。1960年恢复大队、生产队建制。 1962年2月全县政府调整人民公社规模,建立华潮人民公社时,下设秀龙大队。 1984年5月,以大队为基础成立秀龙村民委员会。由自然村秀龙村、宝善村组成。总人口9182人。其中:本村户数566户,本村人口2091人,农保人口598人,镇保人口1127人,城保人口366人;外来人口7091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950.00亩,粮田550.00亩,常年菜田400.00亩,林地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1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430.00万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8900.00元。
  

陆象村

  陆象村坐落于华新镇北首 。沪宁高速公路横跨东西,周边与上海工商学院接壤,东与华益、凌家村隔河相邻,交通十分便利。陆象村1950年4月设立陆象联合村,陆象由马象角和陆家桥得名,下设马象角、陆家桥、邓家浜、董巷4个自然村,1957年5月撤区并乡成立高级社,并改名为红旗高级社。1961年贯彻公社、大队、生产队所有制,成立红旗大队,归华潮人民公社管辖。1984年5月,红旗大队改名为陆象行政村,成立村民委员会。下设南马巷、北马巷、黄家桥、马祥角、陆家桥、石家、邓家浜、坍石桥、马家9各生产队。由自然村由南马巷、北马巷、黄家桥、马祥角、陆家桥、石家、邓家浜、坍石桥、马家等9个村民小组组成。总人口4542人。其中:本村户数3388户,本村人口1142人,农保人口64人,镇保人口659人,城保人口22人;外来人口3400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415.00亩,粮田300.00亩,常年菜田90.00亩,林地10.00亩,鱼塘5.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09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400.00万元,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3000.00元。
  

马阳村

  马阳村位于华新镇西北隅,区域面积3.832平方公里,北靠苏州河,与嘉定区黄渡镇接壤。沪宁高速公路、纪鹤公路、嘉松公路贯穿全村东西南北,嘉松立交道口设置在村中。马阳村由原马桥村和原蔡阳村合并而来。原马桥村于1959年5月成立马桥生产队,下设沈家浜、陈家村、王家巷、伍家村、北施家浜、海洋庙、塘湾、铁仙泾8个生产小队,1960年恢复大队、生产队建制。1962年2月,成立马桥大队,归华潮人民公社管辖。1984年5月,马桥大队改称马桥村,成立村民委员会。原蔡阳村因地处蔡家台和杨家台而得名,蔡阳原名蔡杨。蔡阳地区自1957年5月隶属观音乡管辖,1959年归属淮海生产队,有大杨家台、蔡家台、南施家浜、施家宅4个生产小队。1960年恢复大队、生产队建制,由淮海生产队拆分成蔡阳大队。1962年2月归华潮公社管辖。1984年5月改称蔡阳村,成立村民委员会。2002年,马桥村与蔡阳村合并,成立马阳村。由自然村沈家浜、陈家村、王家巷、伍家村、北施家浜、海洋庙、塘湾、铁仙泾、大杨家台、蔡家台、南施家浜、施家宅等12个自然村落的21个村民小组组成。总人口18503人。其中:本村户数850户,本村人口3196人,农保人口1278人,镇保人口1650人,城保人口268人;外来人口15307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1620.00亩,粮田602.00亩,常年菜田603.00亩,林地25.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1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908.00万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6000.00元。
  

周浜村

  周浜村座落于华新镇西首。嘉松中路、纪鹤公路贯穿整个村,北靠沪宁高速华新道口,交通十分便利,村区域面积2.13平方公里。1959年5月为华星生产队,下设9个生产小队。1960年恢复大队、生产队建制。1962年建立华潮公社时华星改称周浜大队。1984年5月,以大队为基础成立周浜村民委会,村办工厂3个。1995年,全村自来水改水工程完工;1996年,完成全村改厕工作;2000年全村农用电网改造完工,全村有线电视网建成开通到户,投资建设标准厂房5000平方米。2000年,村民委员会下设11个村民小组,村属企业5家。由自然村朱钱, 杜泾, 杜北, 杜南, 北湾, 南湾, 毛火浜, 梅元, 胡介,老徐, 袁厍组成。总人口8322人。其中:本村户数428户,本村人口1636人,农保人口4人,镇保人口1000人,城保人口300人;外来人口6686人。其他人口323人。耕地0.00亩,粮田0.00亩,常年菜田0.00亩,林地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1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452.00万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00元。
  

北新村

  北新村坐落于华新镇南部,村区域面积4.2平方公里,东临徐华公路,南靠北青公路,交通十分便利。我村由原北葛村与新联村合并,原北葛村下辖8个生产队,原新联村下辖9个生产队,2002年原凤溪镇合并到华新镇,两村合并更名为北新村。内设村党支部,村民管理委员会,村民小组由原来17个调减为15个。由自然村北葛村,新联村组成。总人口9680人。其中:本村户数672户,本村人口2307人,农保人口676人,镇保人口1004人,城保人口105人;外来人口7350人。其他人口522人。耕地1964.00亩,粮田1300.00亩,常年菜田464.00亩,林地80.00亩,鱼塘25.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09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75.42万元,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100.00元。
  

淮海村

  淮海村坐落于青浦区华新镇西首,西与白鹤青龙村一江之隔,南与重固镇中心村接壤,芦蔡路贯穿村南北,交通十分便利。村区域面积2.2平方公里。1950年,建乡时因地处淮浦、海洋庙一带而取名淮海。 1957年5月,撤区建乡时成立淮海农业高级合作社,当时属观音乡(公社)管辖。 1959年改为淮海生产队时,下设磨坊桥(磨坊桥、草鞋浜、曹家宅基、庵河泾)、杨胡介台(蒋家桥、胡家台、杨家台)、吴家角(吴家角、新江塘、长家桥)、艾祁(艾祁、南钱家台)、林家塔、瞿家台、钱家台、大杨家台(大杨家台、胡家台、毛家角)、蔡家台、施家浜、施家宅共11个生产小队。1960年,恢复大队、生产队建制。 1962年2月,全县调整人民公社规模,建立华潮人们公社时,下设淮海大队。 1984年5月,以大队为基础成立淮海村民委员会。 2000年,村民委员会有磨坊桥、庵河泾、薛家桥、吴家角、新江塘、艾祁、林家塔、瞿家台、张家宅、钱家台共11个村民小组。由自然村磨坊桥、庵河泾、薛家桥、吴家角、新江塘、艾祁、林家塔、瞿家台、张家宅、钱家台共11个村民小组组成。总人口5860人。其中:本村户数401户,本村人口1460人,农保人口710人,镇保人口210人,城保人口20人;外来人口4400人。其他人口520人。耕地1300.00亩,粮田900.00亩,常年菜田300.00亩,林地10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09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450.00万元,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0.00元。
  

火星村

  火星村位于华新镇东南。东与闵行区纪王、诸翟毗邻,北与秀龙村相接,南与徐泾镇相连,西与本镇的北新村相邻,全村总面积近2平方公里。1955年时属重固区嵩陆乡的火烧庙、道士巷两个联合村相继办起了初级社。1956年和毗邻的北葛等初级社联合升办为火星和红光两高级社。撤区并后属青浦县观音乡。1958年9月,建立观音公社火星大队。1960年初,重新组建火星大队;1962年2月观音公社拆分为观音和华潮两个公社时,火星大队划给华潮公社;1966年火星大队重又划回观音公社。1984年火星大队改为火星村,成立火星村民委员会。由自然村康家宅,姚家宅,钱家宅,沈家宅,江口头,天字圩,李更巷,南沈巷组成。总人口7498人。其中:本村户数349户,本村人口1214人,农保人口206人,镇保人口885人,城保人口123人;外来人口6284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820.00亩,粮田470.00亩,常年菜田274.00亩,林地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菌菇30亩,油菜46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448.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6000.00元。
  

徐谢村

  徐谢村位于青浦区华新镇中心区域,新通浦塘两侧。华新镇二号街至五号街及新凤北路贯穿全村,全村区域面积1.5平方公里。距上海市中心18公里,南有318国道,北有312国道,交通十分便利。1957年5月,徐谢村属观音乡(厚观音公社)管辖。1960年恢复大队、生产队建制,将徐谢拆分成徐谢、陆象、凌家三个大队。1962年2月,全县调整人民公社规模,建立华潮人民公社,下设徐谢大队。1984年5月,以大队为基础成立徐谢村民委员会。1994年起,村每年拨出30万元用于补农和扶贫帮困。1995年至1997年,完成连接全村的水泥道路建设,全村每家每户通了水泥路。由自然村谢家村,东宅村,徐大桥村,李厍村,尤介巷村,顾巷村,朱介浜村,张家宅村组成。总人口5664人,总户数420户。其中:本村人口1464人,农保人口0人,镇保人口1150人,城保人口30人;外来人口3200人。耕地340.00亩,粮田120.00亩,常年菜田96.00亩,林地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08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450.00万元,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3000.00元。
  

凌家村

  凌家村位于华新镇东首,东邻闵行区,以嘉金高速公路为界,北靠沪宁高速公路为界,与华益村相邻,南靠华腾路界。纪鹤路贯彻我村,全村总面积1平方公里。1957年5月,凌家属观音乡(公社)管辖。1959年5月,归属徐谢生产队时,有宋家宅、东河场、管介塔共3个生产小队。1960年恢复大队、生产队建制。1961年初,由徐谢大队拆分成为凌家大队。1962年2月全县调整人民公社规模成立华潮人民公社时,下设凌家大队。1984年5月以大队为基础成立凌家村村民委员会,有诸家、团结、河东、南翔角、小林、管家共6个村民小组由自然村大凌家、小林组成。总人口3999人。其中:本村户数220户,本村人口891人,农保人口23人,镇保人口868人,城保人口0人;外来人口3108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0.00亩,粮田0.00亩,常年菜田0.00亩,林地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0.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0.00元。
  


凤溪社区特产大全



    暂无数据


凤溪社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