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上海市 >>浦东新区 >> 张江镇 >> 孙建路社区

孙建路社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孙建路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孙建路社区简介

  孙建路社区:位于孙建路孙桥路交口北侧。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10115125 200135 021 查看 孙建路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孙建路社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孙建路社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秦镇村

  秦镇村:位于张江镇以南3公里处。
  

江春社区

  江春社区:位于春港丽园小区。
  

田园社区

  田园社区:位于张江镇政府北侧。
  

江欣路社区

  江欣路社区:位于张江镇政府东北侧。
  

杨镇社区

  杨镇社区:位于杨镇路杨家镇小区。
  

孙桥社区

  孙桥社区:位于孙建路孙桥公寓。
  

金桐社区

  金桐社区:位于蔡伦路法拉第路交口北侧。
  

丹桂路社区

  丹桂路社区:位于丹桂路广兰路交口北侧。
  

古桐社区

  古桐社区:位于高斯路紫薇路交口。
  

江夏社区

  江夏社区:位于益江路盛夏路交口西侧。
  

孙建路社区

  孙建路社区:位于孙建路孙桥路交口北侧。
  

江兰社区

  江兰社区:位于兰沁苑小区。
  

江丰社区

  江丰社区:位于益丰新村小区。
  

碧波路社区

  碧波路社区:位于电影艺术学院东侧。
  

香楠路社区

  香楠路社区:位于丹桂路香楠小区。
  

棕桐社区

  棕桐社区:位于高科中路北侧。
  

新丰村

  新丰村位于张江镇东南部,东与川沙新镇的栏杆、黄楼两村相邻,南是川沙新镇的旗杆村,西与康桥镇沔青村隔港(横沔港)相望,北与本镇长元村相接壤。全村区域面积为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00亩,已经全部种植绿化,成了绿树成荫的生态林。本村的行政归属多次变更,至解放初,本地区属江苏省南汇县横沔乡。1950年为川沙县城南区横东乡,并成立了万隆村、观音村。经过1954年互助组和1955年的初级社等合作化运动,1956年,万隆、观音和四美、勉为(现在的长元村)四村合并组成高级社——横东乡第二高级农业合作社,新丰地区为第9—16队。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9月,横东乡一分为二,第一高级社划归黄楼,第二高级社划归现孙桥地区,为红光人民公社三营。1958年12月,川沙县划归上海市。1959年1月,红光人民公社改名为孙小桥人民公社,三营改名为新丰生产大队。自此,“新丰”一名沿用至今。1962年4月,新丰大队一分为三,一队划入黄楼公社栏杆大队,2—8队组成长元大队,9—16队仍为新丰大队,并把8个生产队调整为10个生产队。0期间,大队成立革命委员会。1984年,人民公社建制撤销,孙小桥人民公社更改为孙小桥乡,生产大队改村,原名保留。1993年,撤县并区,乡改名为浦东新区孙桥乡,1995年撤乡建镇。2002年,张江、孙桥两镇合并建立新的张江镇,此后,随着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村建制又称居民区,新丰村又称新丰居民区(简称新丰村(居)委)。由自然村龚家队、徐家队、万翔队、金家队、观音队、牌楼队、庙东队、薛家队组成。总人口2876人。其中:本村户数420户,本村人口1293人,农保人口0人,镇保人口876人,城保人口417人;外来人口1583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0.00亩,粮田0.00亩,常年菜田0.00亩,林地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50.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0.00元。
  

长元村

  长元村地处浦东新区张江镇东南面,北与中心村相邻,南与新丰村接壤,东至川沙镇栏杆村相隔,西至横沔港。长元村以前名为长园沟大队(1961年5月由新丰大队一分为二,分拆而成立),1966年及后几年一度改名为朝阳大队。在孙桥公社改名为孙桥乡后,随之长园沟大队改名为现在的长元村张江镇长元村简史 长元村位于张江镇东南部,东与川沙新镇栏杆村相邻,南依新丰村,西傍横沔港,北与中心村相接。村区域面积1.16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05亩,全部栽树种草,已经形成绿树成荫的生态林。 2010年底,全村户籍总人口为1300人,总户数为442户(平均每户2.94人)。徐、顾、曹等三姓家庭占全村的80%左右,秦、沈、张等三姓占15%以上,另有王、赵、周、何等姓氏家庭。瞿家港(可通行20吨船只)、妙境港、新娘子港是村内的3条主要东西向通潮港。村级公路长美路从村东头接至村西端,孙环路由南北向从村中穿过,高速通道外环线(A20公路)把长元村分隔成东西两块。村内主要公共交通为孙桥1路。长元,解放前属江苏省南汇县横沔乡管辖,1950年划归川沙县,属城南区横东乡下属的四美和勉为两个村。经过1954年的互助组、1955年的初级社,于1956年成立高级社,名为横东乡第二高级农业合作社(四美、勉为、万隆、观音等4村合并而成)。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为红光人民公社三营。1959年公社更名为孙小桥人民公社,三营更名为新丰生产大队。1962年4月,新丰大队建制调整,1—8队划出,1队(原勉为村老徐家宅)划入黄楼公社栏杆大队,2—8队组成长圆沟生产大队,其中2—4队重新划分为勉为、顾家两个生产队,5—8队分别取名为长元、黑家、曹家、合昌生产队。随着时间的推延,人们逐渐把大队名简称为长园大队,后来干脆简写为长元大队。其间,经历了1958年川沙县划归上海市,1959年公社更名,1988年公社改乡、撤县并区、乡改镇(孙小桥乡更名为孙桥镇),2001年张江、孙桥合并,隶属张江镇,2006年行政村又称居民区。长元,一直以种植粮(水稻,大、小麦)、棉、油为主,利用杂边地种植黄豆、蚕豆为副,也有短暂种植绿豆、荞麦的历史。由于气候和土壤质量等原因,绝大多数年份是丰收年。 70年代大搞平整土地,许多园沟被填平,向河浜要粮成了一段佳话。卖泥给川沙砖瓦厂,是70年代一大经济收入。但长元的许多高爽地块却变矮了、变低了。因此,在那段时间积肥改良土壤成了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任务。 1997年,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土地实行统一流转,被镇农副公司租用农田350亩,建造蔬菜大棚。外环线绿带征用土地131.59亩,其余土地全部种植苗木、花卉、草皮。饲养鸡、鸭、猪、羊是长元人的主要副业,历史也较悠久。在“割修正主义尾巴”期间,提倡大办农业,副业生产曾一度大打折扣。后来,在中央“以粮为纲,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政策指引下,家家户户又开始饲养鸡、鸭、猪、羊。每个生产队办起了养猪场,每年都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生猪出售任务,养猪场为生产队增加了集体收入,农户的私家饲养也较好的提高了家庭收入和生活质量。从3年自然灾害起,家庭养兔的特别多,70年代后期,养长毛兔在许多家庭成了一大主要副业。 80年代,村里开辟了养鱼塘(仅四、五年时间)。 60年代起,长元开始有轧谷厂、小五金厂;70年代有轴瓦厂、手套和灯罩加工、轧花厂、刀磨厂、热熔膏厂、服装厂等;80年代办起了木器厂、电线厂等。轴瓦厂是村骨干企业,木器厂在农村建房热期间产生较大的作用和经济效益,灯罩加工是上海华谊灯具厂的支农项目,几乎涉及到家家户户、男女老少。加工灯罩的那几年,百姓的收入有明显提高。 1999年,村企业体制改革,轴瓦厂、电线厂等实行股份制。以后,村级经济以租赁厂房、招商引资为主。2002年。村实现产值3720万元,利润84.58万元。2010年,全村总销售额收入2.2亿元,上缴利税550万元,村可支配收入150万元。 1968年,长元家家户户接通了电线,普及了电灯照明。 1956年起,开始查螺、灭螺,防治血吸虫病。到1984年,历经28年,彻底送走“瘟神”。 70年代,长元有了拖拉机路(钢渣路),以后,乡级公路中心路(现孙环路)开通。90年代长美路、孙环路全部铺设水泥路面,并拓宽。21世纪初,白色水泥路通到每个自然宅村,每个家庭都筑通了2米以上的水泥路。电瓶车、摩托车、小轿车已成了村民家庭的主要出行工具。与此同时,手机已达到了每户2部以上,电脑也在居民家中普及。 2005年,村里开通了“24小时热线服务”。凡是居民家中有需要帮助的,村干部及相关条线人员都能在15分钟内出现在你的面前,帮助解决危、难、急。连续几年,一直坚持下来,因此,家庭矛盾不出户、邻里矛盾不出宅,较大矛盾不出村,已经成为事实。历年来,村居委坚持向老年送上重阳节、春节慰问金,组织老人江、浙、沪旅游和体检,为80岁以上老人送上生日蛋糕,组织每年一次的妇科检查,为考取大学本科的学生发奖金1000元,探望慰问帮助残疾人、孤老和困难户,送上补助金和生活用品,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质量,不受困难所影响。近年来,村居委坚持抓好环境整洁、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质量,村民学校、多功能教室、室外舞池、乒乓室、影视放映室、图书阅览室、棋牌室等坚持为居民开放,知识讲座、形式报告会,沪剧专场、露天电影、文艺专场,满足了居民的文化精神生活的需求。6个居民小组都有活动健身场所,方便居民就近健身、锻炼和交流。 2010年,村党总支与上海仁济医院党组织结对共建,仁济医院多次派各科医生、专家来长元进行卫生知识、预防疾病知识讲座,帮助困难学生成长,探望慰问残疾人员,给村内居民义诊。牢记历史,不忘过去。1942年10月,日伪-强迫大圣寺周边群众参加在十八湾日伪检问所召开的千人大会。日本鬼子将长圆沟的顾新初、顾阿毛等乡民五花大绑,强迫下跪。被日本小队长当众挥刀砍死,并惨无人道地割下人头,把他们的头悬挂在竹篱笆上示众,还不准被害人家属收殓。这一血淋淋的历史,长元人民始终铭记心中。 1950年,党中央发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长元儿女积极响应,顾文汉、顾鹤龄、顾罗全、曹宝兴、顾富根(勉为)、倪敬凡以及徐忆、徐祥庆(姐弟俩当时均是在校学生)等8位同志跨过鸭绿江,奔赴抗美援朝战场。1962年,蒋介石妄图-大陆,在夏季征兵中,未满16岁的秦忠惠同志积极报名参军。1965年,秦忠惠同志听从党的指挥,奔赴越南参加援越抗美。解放以来,一批又一批的有志青年坚持报名参军。其中不仅有一对姐弟兵,还有4对兄弟兵,更有2户三兄弟兵(曹根其三兄弟、徐明福三兄弟)和4对父子兵(顾文龙父子、顾荣生父子、卢鹤声父子、徐明耀父子)。60多年中,积极报名参军,已经成了长元人的光荣传统。近几年,长元先后荣获上海市文明村(2007~2010年),浦东新区一级党支部(2007~2010年),浦东新区“五好”居民区党组织(2008~2010年)等称号。长圆沟,元朝(1264—1294)年间,顾邦宪见此处有长圆沟,天然独特,实乃罕见,顾宅建就以此命名(宅名)。曹协昌,曹氏从山东曹县逃难至此,所建的曹家宅已传19世之多。新娘子港,相传有一女子不满父母的包办婚姻,成婚那天在去夫婿家的途中投河自尽。当地村民怜悯该女子的不幸、赞扬她的抗婚精神,将该女子投河的这条河浜改称为新娘子港,以此纪念这位已经穿上新娘子服的烈女。四美桥,妙境港最西端的一座桥(桥西是横沔港,桥北是孙小桥镇)。相传300年前,此处原无桥,南来北往的行人只能依靠小船摆渡。横沔镇有一富人生有四个女儿,四女见行人来往如此的不便,便出资在此处建石桥一座,乡民甚为感动,特请石匠师傅在桥面两侧刻上“四美桥”以示纪念。黑家宅,在村的中部,相传乾隆年间,有一“黑人”(皮肤黝黑者)来此定居建宅,后来外宅村人将此宅称为黑家宅,而且名声越传越远,黑家宅不仅成为了宅名,而且成了小有名气的地名。其实,“黑人”不姓黑,黑家宅内无一人姓黑,但其宅名仍流传至今。孙小桥楼房,是曹协昌宅曹者禧建造于解放前夕。在当时,如此高度的两层洋房(楼房),在方圆10里并不多见。楼房位于曹协昌宅东首、新娘子港港南,与曹协昌宅、孙小桥镇(又称桥头镇)连成一片,故附近乡民称其为桥头楼房,远处人士则称其为孙小桥楼房。孙小桥本是一个小镇名,楼房建成,镇名远扬方圆几十里。1958年成立红光人民公社,孙小桥楼房成了公社办公大楼,此后,公社更名为孙小桥人民公社,办公地点迁至乐安镇北。勉为小学,1919年由乡绅周冶民创办。解放后,学校改为公办学校。1979年,学校撤并。养正小学,是川沙现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学校。1988年6月,学校由中心村迁至长元村。同时,新丰小学并入养正小学。教学大楼是一幢新建的三层楼,校区占地6亩,学生300多人,分别来源于长元、新丰、中心3个村。2000年,因外环线工程建设需要,学校被拆迁,并入孙桥中心小学。秦文宝同志,曾当选为川沙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沈金国同志,曾当选为浦东新区第二届-会代表、浦东新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由自然村6个自然村组成。总人口3221人。其中:本村户数442户,本村人口1300人,农保人口0人,镇保人口621人,城保人口62人;外来人口1921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1200.00亩,粮田1150.00亩,常年菜田0.00亩,林地0.00亩,鱼塘5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1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50.00万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8000.00元。
  

  

中心村

  中心村位于现张江镇中南部,东至外环线,与环东村接壤,南同长元村相邻,西傍横沔港,北靠十村村。辖区约2.1平方公里,有11个自然宅村及环西小区4个村民组组成,下辖小桥、奚家、顾家、永德、永生、王家、太原、养正、吴家、周家、安乐。2010年底,全村1250户,农村人口3794人。通过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现有外来人口12080多人。农村地区的外来人口集聚增多,原因在于浦东地区的大开发,许多农民工远离家乡来到浦东进行城市建设,由于农村地区闲置房较多且借租廉价,随之,导致人口密布于农村地区。中心村姓氏以王、周、蔡、吴诸姓为大姓,另有奚、顾、秦、黄、陈、徐等诸姓。由自然村小桥、奚家、顾家、永德、永生、王家、太原、养正、吴家、周家、安乐。组成。总人口10860人。其中:本村户数1250户,本村人口2994人,农保人口0人,镇保人口994人,城保人口1000人;外来人口7866人。其他人口1000人。耕地260.00亩,粮田160.00亩,常年菜田50.00亩,林地30.00亩,鱼塘2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1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650.00万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0.00元。
  

钱堂村

  钱堂村地处张江镇的最西南,西南与南汇康桥开发区接壤,西北与北蔡一六村为临,北与庵东村,东与韩荡村为界。罗山路、磁悬浮列车途径我村,村区域面积2.2平方公里。于1984年9月组建成钱堂村民委员会。应该说钱堂村有着比较丰厚的历史文化,比如,若瑟天主堂位于钱堂村顾家生产队,建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是孙桥地区较有影响的一座天主堂。有中医科主治医师孙燕衎:对肝病方面有很大的疗效。号称老土药药方的王金土:在烧伤和烫伤方面有极大的治愈疗效。由自然村由立达、长浜、三多、新立、五一、钱浜、牌楼、堂西、顾家、堂东、火箭11个村民小组组成组成。总人口4892人。其中:本村户数731户,本村人口2392人,农保人口0人,镇保人口1345人,城保人口0人;外来人口2500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1631.00亩,粮田1631.00亩,常年菜田0.00亩,林地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42.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000.00元。
  

环东村

  环东中心村地处外环线以东,北至川杨河,东临川沙镇,西靠外环线,南与黄楼栏杆村接壤。全村区域面积3.9平方公里,村委按照“三化”和“三个集中”的建设要求,将3.9平方公里内划为工业小区、居住小区、农业小区。三灶浜以北为工业小区,三灶浜至丰收河为居住小区,丰收河以南为农业小区。环东中心村是由原来的三灶村、四灶村、桥弄村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成,于1996年8月16日组建成环东中心村。应该说环东村有着比较丰厚的历史人文,比如,早年儿科、内科、中医,三医鼎立,吴本大桃园的水蜜桃相当出名;顾家兄弟俩造石桥,侨胞王广量、顾雪英夫妇建学校;国母宋庆龄的启蒙老师清末秀才顾佐尧也在环东,1996年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也做客过环东。由自然村三灶村、四灶村、桥弄村组成。总人口11582人。其中:本村户数1678户,本村人口4779人,农保人口0人,镇保人口2030人,城保人口0人;外来人口6803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1530.00亩,粮田0.00亩,常年菜田837.83亩,林地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762.84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1992.80元。
  

韩荡村

  韩荡村位于浦东新区张江镇区域西南部,南与南汇区康桥镇交界,东至沔北、劳动,西至钱堂,北与秦镇相邻。村域总面积2.2平方公里;全村有12个村民小组,800户,本村人口6020人,镇保人口1520人,城保人口1150人,外来人口3330人,耕地面积1530亩,在职党员人数和新家园共57人,老龄党员75人。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村委班子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为民办实事,不断提高了村域文明程度和村民生活质量。我村建立于1984年8月31日,由自然村12个村组成,1、卫陆队2、曹家队3、敦仁队4、东新队5、汤巷队6、烧盐队7、中心队8、糟坊队9、周家队10、韩家队11、东风队12跃进队组成。由自然村1、卫陆2、曹家3、敦仁队4、东新5、汤巷6、烧盐7、中心8、糟坊9、周家10、韩家11、东风12跃进组成。总人口6020人。其中:本村户数800户,本村人口2670人,农保人口0人,镇保人口1520人,城保人口1150人;外来人口3330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1530.00亩,粮田100.00亩,常年菜田50.00亩,林地0.00亩,鱼塘56.00亩,畜禽场0.00亩,林地1324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08.02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0.00元。
  

庵东村

  庵东村:位于张江镇以南4公里处。
  

劳动村

  劳动村位于浦东新区张江镇(孙桥)横沔港以西,东距川沙约6公里,西距上海市区约18公里,东与中心村、十村村隔港相望,南与沔北村以陆家漕为界,西与韩荡村以大横港为界,北与秦镇村为邻,全村总面积1.92平方公里。劳动村解放初根据区域内的上海色织五厂(原名鼎新染织二厂)工人劳动而取名劳动村(初解放时为行政村),一直沿籍至今。 劳动村位于浦东新区张江镇孙桥社区横沔港以西,东距川沙华夏城约6公里,西距上海市区约18公里,东与中心村、十村村隔港相望,南与沔北村以陆家漕为界,西与韩荡村以大横港为界,北与秦镇村为邻,孙桥社区办公楼驻地。全村总面积1.92平方公里,管辖11个生产队(村民小组),耕地面积688亩。全村总户数860户,总人口2275人,其中农业人口1543人,村队办企业4家,其中一家为福利企业,一家为股份制企业,一家为转制私人企业承包企业,一家为生产队办企业。2002年度总收入6469.87万元,利润339.53万元。劳动村地区在一九五六年三月由新陆(现沔北)、劳动、农工、茑萝、殷北、秦镇等六个 行政村合并,成立金星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劳动村为驻地办公。由自然村组成。总人口4732人。其中:本村户数860户,本村人口2275人,农保人口1人,镇保人口891人,城保人口352人;外来人口2457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540.00亩,粮田52.00亩,常年菜田11.00亩,林地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3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80.00万元,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500.00元。
  

沔北村

  沔北村:位于张江镇东南6公里处。
  

十村村

  十村村:位于孙桥路与高木桥路交口。
  


孙建路社区特产大全



    暂无数据


孙建路社区景点大全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