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条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06年,位于牛首镇竹条十字街,辖区面积3.4平方公里,常住居民2200余户,人口4500余人,社区现有工作人员6人,党总支下辖4个党支部,共有114名党员,共青团、妇联、工会、民兵等社团组织健全。社区管辖竹条老街道居民、3个破产企业(棉花公司、供销社、汽配厂)、粮管所、邮电局、学校、卫生院、良种场。
2014年度我社区被樊城区人民政府评为“优秀平安社区”。
社区老街道路面损坏严重,居民出行不便,我社区多方筹资维修道路,对道路进行路面硬化,铺设下水管网,解决了居民出行难问题。
社区内有三处公厕,由于年久失修,居民入厕不方便,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社区筹资12万,对公厕进行维修翻新。
对社区街道内修建垃圾池4个,配备了1名卫生保洁员,进行了环境整治,解决了脏乱差现象。
投资了200余万元,建立了社区新办公大楼,内设图书室,老年活动室,体育健身器材等,给居民提供了活动场所。
为了保证居民财产安全及人身安全,在居民多个小区,及人口密集处安装了摄像探头。
竹条社区党总支以居民安居乐业为目标,全面推进社区党组织建设,社区各项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升。依托现代远程教育和党员电化教育设备,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致富技能培训和科普法制知识宣传等。以提高社区民众素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20606100 | 441000 | 0710 | 查看 竹条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竹条社区 |
竹条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06年,位于牛首镇竹条十字街,辖区面积3.4平方公里,常住居民2200余户,人口4500余人,社区现有工作人员6人,党总支下辖4个党支部,共有114名党员,共青团、妇联、工会、民兵等社团组织健全。社区管辖竹条老街道居民、3个破产企业(棉花公司、供销社、汽配厂)、粮管所、邮电局、学校、卫生院、良种场。 2014年度我社区被樊城区人民政府评为“优秀平安社区”。 社区老街道路面损坏严重,居民出行不便,我社区多方筹资维修道路,对道路进行路面硬化,铺设下水管网,解决了居民出行难问题。 社区内有三处公厕,由于年久失修,居民入厕不方便,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社区筹资12万,对公厕进行维修翻新。 对社区街道内修建垃圾池4个,配备了1名卫生保洁员,进行了环境整治,解决了脏乱差现象。 投资了200余万元,建立了社区新办公大楼,内设图书室,老年活动室,体育健身器材等,给居民提供了活动场所。 为了保证居民财产安全及人身安全,在居民多个小区,及人口密集处安装了摄像探头。 竹条社区党总支以居民安居乐业为目标,全面推进社区党组织建设,社区各项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升。依托现代远程教育和党员电化教育设备,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致富技能培训和科普法制知识宣传等。以提高社区民众素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
牛首社区 |
牛首社区是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牛首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420606100002,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20606。邮政编码为441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710 ,车牌号码为鄂F。牛首社区与竹条社区、张营社区、汤岗社区、熊营社区、大李营社区、普陀社区、大张岗村、竹条村、卓营村、李马村、刘古岗村、尹胡巷村、张王岗村、兴隆村、牛首村、庞营村、花园村、中号村、茶庵村、新集村、袁营村、长寿岛村、春芳营村、黄丰村、熊集村、李洼村、李沟村、刘官冲村、堰口村、王坡村、张湖村、汪营村、上堰村、陈李湾村、枣园村相邻。 |
张营社区 |
张营村地处牛首镇最东部,东与高新区、南与柿铺办事处接壤,襄荆、樊魏、许樊、汉十复线4条高速公路襄西出口处在张营村7组,316国道穿村而过,交通便利。万洲、妞妞、万盛达等企业先后入驻,地理位置优越。村辖区版图面积5.48平方公里,4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村民总户数1129户,村民总人数4622人。全村可耕地面积5093亩,其中水田3295亩。以高产小麦及优质水稻为主导产业,村庄面积1963亩,堰塘面积272亩。村党总支、村委会共5人,村总支、村委会交叉任职1人,全村共有12个党小组,党员129人,其中女党员15人。 |
汤岗社区 |
汤岗社区地处樊城区牛首镇东部,距市区8公里,社区内有316国道、物流大道贯穿东西,产业二、三、四路贯穿南北,是我市“双改双迁”工作老市场转迁主要承接地。辖区内已营运企业有襄阳华泰天成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国药控股襄阳有限公司,年税收均达到三千万。在建项目有襄阳国际商贸城、富川国际珠宝产业园以及中南前锦家居建材市场,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特大型商品展示、交易、流通中心,辐射全省及全国。目前,辖区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襄阳市客运西站建成后将覆盖华中及周边城市的长途班线和覆盖全市的公交线路,为辖区项目建设助力。 社区于2012年4月起开始征迁工作,三年来,社区在上级各级领导的鼓励支持下,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社区于2014年底由村改居,辖区面积256万平方米,现有4个居民小组,住户422户,常住人口1633人,流动人口2200人,辖区大型企业5家,临时个体商业网点5个。社区设有党支部、居民委员会,下设4个党小组,社区党员41名。 目前,汤岗社区仍以征迁工作为工作重心,社区规划为辅线,在辖区所有征迁工作结束后,将全面建设社区办公场所,稳固社区活动各项硬、软件。目前,我社区办公室临租在熊营社区六(一)组,居民居住分散,涉及兴隆、大李营、刘古岗、竹条、熊营等村和市区内。居民居住分散,但是在社区广大党员群众的不懈努力下,党组织发挥作用好,成效大,征迁工作完成又好又快,工作作风改进又准又稳。这与社区党建工作务实求真密不可分。 搞好班子自身建设,做到班子成员团结有力,领导核心作用强是首要。村改居后,社区干部“严以修身”,干部做事求团结,劲往一处使、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整体工作效率大有起色。社区主要进行两项工作:一是长期坚持定时定点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社区通过开会,大力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生活到工作,深刻地剖析自己,倡导真正把自己当作“党支部”这个家庭的一分子,真正地干好工作。二是制定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社区两委班子共同协商制定月、季、年整体工作规划和目标,班子成员每个人作出各自的工作计划,并把工作计划全部上墙,接受群众监督。 进一步强化整顿帮扶责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是中心。健全和完善挂钩帮扶责任制,高度重视发挥干群分散居住的优势进行帮扶,指定社区干部包点联系,要求社区干部经常串联群众,及时掌握群众动向,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为和谐社区关系、统筹建设发展穿针引线。 目前,社区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使得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居委会组织实施作用、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农民群众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有力地推进了汤岗社区各项工作。班子凝聚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经济收入正在逐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改善。 |
熊营社区 |
熊营社区位于襄阳市樊城区牛首镇,316国道复线与人民西路在我社区交汇,随着樊西新区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襄阳福泰珠宝文化产业园、襄阳洪沟蔬菜批发大市场、产业三路等重点工程及项目先后落户我社区。2014年12月01日,熊营社区正是村改居。社区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14个党小组,党员104人,女性党员18人。其中60岁以上党员44人,35周岁以下党员69人。 |
大李营社区 |
大李营社区位于牛首镇东4公里,全村779户,总人口3255人。有11个居民小组,全社区版图面积2.9平方公里。社区两委班子7人,设有一个党总支,下辖4个党支部,11个党小组,全社区党员85人,其中35岁以下15人,女性党员13人,大专以上13人、高中14人。共青团、妇联、工会、民兵等社团组织健全。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多次被授予“先进单位”称号。 本社区属樊西新区项目建设核心,社区地理资源丰富,有利于项目发展。 |
普陀社区 |
樊城区牛首镇普陀社区位于牛首镇东北,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350户,1556人,耕地面积3206亩。普陀村设有一个党支部,6个党小组,全村共有党员36名。 普陀村交通便利,襄荆高速、襄渝铁路、普陀路穿村而地,东邻马棚火车站。普陀村有地理位置优越,具有较好的发展优势。普陀堰水库风景旅游区的建设和高尔夫球场项目的落成,将给全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 |
大张岗村 |
大张岗村是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牛首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20606100200,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20606。邮政编码为441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710 ,车牌号码为鄂F。大张岗村与竹条社区、牛首社区、张营社区、汤岗社区、熊营社区、大李营社区、普陀社区、竹条村、卓营村、李马村、刘古岗村、尹胡巷村、张王岗村、兴隆村、牛首村、庞营村、花园村、中号村、茶庵村、新集村、袁营村、长寿岛村、春芳营村、黄丰村、熊集村、李洼村、李沟村、刘官冲村、堰口村、王坡村、张湖村、汪营村、上堰村、陈李湾村、枣园村相邻。 |
竹条村 |
竹条村位于原竹条镇中心,东北接汉孟,汉十公路,南临汉江,西与张王岗友界,距离市区10公里。竹条村下辖八个村民小组,现有土地1836亩,841户,人口3064人。党员93人。 2009年,按照镇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投资10余万元率先在全村进行农家书屋建设。农家书屋占地面积50平方米,拥有书籍、音像制品共两千一百余册并对室内进行了装修。 竹条村为规范图书阅览建立了图书借阅制度,并建立了图书档案,方便群众借阅。另投资1万五千元购置了电视机、影碟机等电教设备,分期分批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和政策法规培训,政策水平不断提高,努力使全村8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都掌握1—2门实用技术,为全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
卓营村 |
牛首镇卓营村位于汉十高速公路以西,紧邻樊西新区,现代都市农业园绕村而建。现有一个党总支,下设两个党支部,十一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658户,常住人口:2672人。现有党员81人,耕地面积5765亩,现已流转2265亩。供港无公害菜心1500亩,卓营村以都市农业、观光旅游为载体。大力发展有机蔬菜为主导产业。 |
李马村 |
李马村位于牛首镇东5公里处,属樊城新区,辖区面积4.1平方公里,村民小组3个,村名户数445户,村民总数1666人,全村可耕地面积1260亩,以种植大宗粮食作物为主,村级组织工作健全,2014年换届选举后,健全了村级领导班子。目前村支部、村委会共4人,交叉兼职1人,全村建有1个党支部,3个党小组,共有党员33人,其中女党员7人。 |
刘古岗村 |
刘古岗村地处牛首镇中部,316国道穿村而过,距襄阳市中心14公里,二广、汉十高速出入口3公里,樊西新城紧临村东。以国道向村内形成两纵六横,四通八达、交通便利。全村蔬菜、花卉苗木产业基本形成,是一个生态园林优美的村庄。版图面积5.7公里。其中花卉苗木面积1584亩,蔬菜种植面积1000余亩。常住人口557户,2161人,人均纯收入9600元。9个村民小组。全村有襄阳鑫坤新型建材责任有限公司、襄阳三色源生物责任有限公司企业2家,襄阳鑫广润蔬菜专业合作社、襄阳丹森青花卉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襄阳市飞亚奥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襄阳市益盛洋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4家,微小企业12家,外出务工人员712人,全村年创产值2674万元,村级纯收入15万元。 近年来,我们刘古岗村坚持以“党建带发展、以发展促党建”的原则,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大力推行基层组织建设“三三制”新模式,充分发挥村级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全村人民发展村级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方位提高生活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刘古岗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自2006年以来,我们村依托蔬菜产业,以开发资源,招商引资,狠抓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经济为主,解决就业人员500余人。全村人平年增加4000元。近期引项目资金共投资近480万元,对全村的农田基础设施实行了全面建设,在完成村村通的基础上,又在逐步完善实施户户通工程。为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先后落实了两名保洁员,近期将按照每组配一名保洁员,确保村庄环境卫生得到净化。从而极大地缩短村民各方面由农村转向城市的差距。 目前的刘古岗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大专1人,专科1人,高中、中专各1人。年龄平均39.8岁。共有党员69名,(其中:女党员10人,35岁以下党员15人,外出流动党员19人)。刘古岗村每年被市、区、镇评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目标考核实绩目标突出单位、农村农业工作、人口计生工作、招商引资、发展蔬菜产业工作、农田小型水利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村,同时被授予“推动科学发展好班子”“先进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十面红旗”等荣誉称号。 |
尹胡巷村 |
尹胡巷村位于牛首镇东部,分别与本镇的张湖村、汪营村、李洼村、刘古岗村接壤,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全村民小组7个,村民总户数314户,总人口1229人,全村可耕地面积2326亩。以种蔬菜和粮食作物为主,村级组织工作健全,村两委会共4人,7个党小组,共有党员42人。 |
张王岗村 |
牛首镇张王岗村紧靠汉十高速公路,距牛首镇东2.5公里,张王岗村成立于1975年,共有6个村民小组,666户,村民2427人,党员78人,版土总面积3248亩,其中耕地面积686亩,河滩1500余亩,建有蔬菜基地300余亩花卉苗木基地280余亩,全村7家砂石厂、锦坤搅拌站、立宏建材、(骏驰、国奥)两个驾校、诚信快燃气站、平兴等三个水泥制品厂、德顺成自来水公司及化肥厂等20多家企业,为村民就业带来方便。 近年来,张王岗村村立足张王岗村实情,强化村级管理,切实做好群众服务和创新管理工作,积极发挥党员先进带头作用,注重两委班子成员的政治团结和业务教育,坚持每周工作例会,每月总结学习会,下月工作计划会,在工作和学习中不但加强自身建设,提升管理能力。切实做好‘关注民生’工程,了解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到及时服务,为村居民硬化道路10公里,硬化比例达到92%。德顺成自来水厂在本镇投资建成后,全村自来水通达率达到100%。村中建有花园式小学一所,标准化卫生室一座。2015年村投资15万多元在主要道路边安装路灯60盏,为保护环境卫生在各组设有垃圾箱,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村主要产业有种植业、养殖业、渔业,依靠丰富的砂石资源,砂石开采逐渐发展成为村的一大新型产业。 近年来,张王岗村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按照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求,村“两委”班子以富民强村为目的,以五强创示范为抓手,努力强化阵地建设,多方筹资20多万元,改建起功能齐备、清爽整洁的村级办公场所,真正做到整体形象新。按照便民、规范的要求,不断规范档案资料建设,切实提升服务群众的水平。村“两委”始终坚持民主公开,注重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坚持实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以制度的坚决贯彻执行确保村民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村支部依托党的基础知识教育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科学发展观、三抓一促、及三严三实等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群众素质推进张王岗村的全面和谐发展。 |
兴隆村 |
兴隆村地处樊城区牛首镇东南,与柿铺办事处接壤,距襄阳市中心10公里。西邻汉江,汉十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现总面积6.2平方公里,可耕种面积2960亩。兴隆村由15个村民小组组构成,村民总户数1278户,4488人。村支两委班子由5人交叉任职,全村设一个党总支,下辖15个党小组,现有党员109人,其中女党员20人。共青团、妇联、工会、民兵等社团组织健全。并充分发挥了先锋作用。近些年来,在抓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卓有成效,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多次被授予“先进单位”称号。 近年来兴隆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成立企业经营管理中心,着力后勤保障服务,经济收入逐年稳步增长;租赁招商发展经济,引进企业1家(尽美建材有限公司),引资100万,创经济收入3万;流转土地发展经济,成立经济合作社机构,流转土地200亩,引资150万,兴办翠绿园艺有限公司,主要种植中草药;流转土地100亩,建高科技无土栽培、蔬菜大棚,招商外地及本地技术人才种植,年增加集体收入3万元。 兴隆村成功建立网格化管理,划分了15个网格区,并配备了15名网格员及1名信息员,建全了台账信息。近年来村支两委在全村范围内进行了大量的安全生产知识宣传。并做到定期对村内的超市、饭馆、企业等场所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建立了台账信息。帮助多个场所进行了整改,村内安全隐患基本消除。村支两委大力支持村卫生室的工作,协助卫生室完成每年4次对老年人义务体检工作,得到了上级的好评。坚持做好每季度妇女三查工作,并始终进行计生政策、知识的宣传,在村内宣传栏张贴了相关信息供群众浏览学习,超生比例明显下降。全村参加养老保险率达到95%以上,80岁以上81人,享受政府高龄补贴金每人每月50至100元不等。新农合做到全覆盖,解决了群众就医难问题,农合报销比例逐年增加,减轻了患病群众负担。村支两委严把低保审核,每份低保材料都经村委及村民小组代表审核过关再上报上级部门。建立低保台账,并公布在村内宣传低保信息及时更新,接受群众监督。截止目前上报取消不符享受低保条件30人,兴隆村低保户现137户,享受低保政策200人。 |
牛首村 |
牛首村地处牛首镇中心,南临汉江,北面是316国道。村辖区总面积2.8平方公里,村民小组8个,村民总户数771户,村民总人数2890人。全村可耕种面积1100亩,其中水田235亩,旱地865亩,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村级组织工作健全,村党总支、村委共6人,村党总支、村委会交叉兼职1人。一班人工作负责,责任意识较强,先后被区委、镇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全村建有2个党支部,11个党小组,共有党员81人,其中女党员18人。 牛首镇围绕服务中心镇谋发展,全村建有综合市场一个,襄阳市临江家具工业落户牛首村,并投入生产。 |
庞营村 |
牛首镇庞营村位镇东2公里处316国道穿村而过,共有六个村民小组,农户605户,总人口2366人,现有党员62人,其中女性党员10人,35岁以下17人,大专以上10人,耕地面积2266亩,现已流转土地1000多亩,其中蔬菜种植600亩,花卉种植400亩,庞营村以花卉、蔬菜、沙石、建材等发展为主导产业。 庞营村党支部以村民富裕为目标,全面推进党组织建设各项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升,集体经济不断状大,依托现代远程教育和党员电教化教育设施,对全村党员进行培训,党员廉政建设,科普法制知识,进行宣传教育,以提高全村民众素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庞营村支两委一班人根据镇委-精神搞好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以“帮田农业种植合作社”、“萱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有力地促进了全村经济发展,为今后的村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
花园村 |
牛首镇花园村位镇北2公里处,共有八个村民小组,农户365户,总人口1812人,现有党员62人,其中女性党员10人,35岁以下17人,大专以上10人,耕地面积3400亩,现已流转土地2560多亩,名贵风景树803多亩,蓝莓1050多亩,花园村以生态园林、蓝莓等发展为主导产业。 |
中号村 |
牛首镇中号村位于镇北两公里处,共有十个村民小组,农户370户,总人数2214人。共有党员64名,35岁以下的11人,耕地面积3000亩,中号村主要以种植经济农作物为主,同时也开发后山建起了百亩油桃林。 |
茶庵村 |
茶庵村是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牛首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20606100219,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20606。邮政编码为441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710 ,车牌号码为鄂F。茶庵村与竹条社区、牛首社区、张营社区、汤岗社区、熊营社区、大李营社区、普陀社区、大张岗村、竹条村、卓营村、李马村、刘古岗村、尹胡巷村、张王岗村、兴隆村、牛首村、庞营村、花园村、中号村、新集村、袁营村、长寿岛村、春芳营村、黄丰村、熊集村、李洼村、李沟村、刘官冲村、堰口村、王坡村、张湖村、汪营村、上堰村、陈李湾村、枣园村相邻。 |
新集村 |
新集村地处于牛首镇西5.5公里.紧靠汉水流域西北邻太平店镇孙蔡村.杜湾村.村辖区面积约2平方公里。辖七个村民小组。五个自然村设有一个村支部.下设七个党小组。全村总户数375户农户,村民总人口1569人,劳动力1100人.耕地面积2309亩。其中水田面积1001亩。中-员53人.35岁以下党员3人.女性党员8人.。现有“两委”班子成员5名,其中支部委员3名。书记主任一臂挑。卫生.残疾康复站.教育文化.老年活动中心。共青团.妇联.工会.民兵等社团组织健全。2014年被区委区政府许为伏秀平安村和计生工作先进单位。 新集村地处于平原.人多地少。大部分青壮年均外出打工。主产小麦.水稻.花生等农作物。全村养殖专业户16家.三支建筑队.带领群众 新集村党支部以富民强村为目标。以围绕湿地公为核心区,打造旅游为中心,创造新集村独特的品牌。全面推进村、组织建设。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升。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健全组织.强化队伍.依托开展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党风建设.科学发展观.三抓一促等活动。不断提-部.党员.群众素质.促进村全面和谐发展。 |
袁营村 |
袁营村位于牛首镇以西偏北,316国道以南,汉江以北。北与牛首镇茶庵村接壤,东北与牛首镇黄丰村接壤,南与牛首镇新中村隔汉江相望,西与牛首镇新集村接壤,东与牛首镇牛首村接壤。全村共有8个生产队(生产小组),4个村庄:袁营(一、二组)、窑湾(三组)、湖窝(四、五级)、许岭(六、七、八组)。 袁营村委会位于村中部湖窝(村五组) 袁营村小学位于村中部湖窝(村四组) 村内有全市闻名的袁营砖瓦厂,为袁营的发展,和村内剩余劳动力作出了具大贡献 |
长寿岛村 |
长寿岛村位于襄阳市樊城区牛首镇,面积3077公顷,其中岛屿面积14.5平方公里,湿地面积13平方公里,距襄阳城区20余公里,与隆中4A级风景区仅一江之隔。这里四面环水,水质优良,湿地资源丰富,葱浓的原始生态环境,被誉为汉江氧吧,襄阳城市的后花园。 长寿岛呈椭圆形,南北宽约3公里,东西长约7公里,是仅次于鱼梁洲(16平方公里)的市区第二大岛。长寿岛是因河道变迁而淤积起来的一个江心岛,岛上有碑记载,至少清咸丰七年(1857年),就有农民在洲上居住,开荒种地,当时叫中洲,但此前何时农民开始在此居住,目前无所考证。据介绍,就目前而言,从行政区划来说,长寿岛分为四块:牛首镇的长寿岛村、新集农场、袁营农场、卧龙镇的黄河村三组。其中,长寿岛村分布在洲上的牛家洲、马家洲、林家洲、李家洲、许家洲、桥湾等,共10个组。洲上拥有2.3万亩沙土地及沙滩,森林面积约1.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3.6%,全村436户1870人,党员82人,其中女性党员9人。 2010年人口普查,长寿岛村的老人长寿比例是国家正常水平的13倍多,90岁能上砍柴,104岁还能打牌、做饭。被民政局批准更名为长寿岛村。全村耕地面积5000多亩。2009年被襄樊市环保局评为“绿色生态”村、樊城区授予“长寿岛先进党组织”。2010年被湖北省环保厅评为“省级生态村”。2011年被获批为宜居村庄,2012年正式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2013年审报国家级生态村。 |
春芳营村 |
牛首镇春芳营村位于牛首镇东1公里处,316国道穿村而过,距襄阳市区17公里,版图面积面积2.68平方公里,共有9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村,579户,村民总数2325人,党员86名,其中女性党员13名,35岁以下16人,大专以上学历12人。2013年人均纯收入9000元,耕地面积1467亩。流转土地1200多亩,其中蔬菜种植800亩,花卉种植400多亩,春芳营村以蔬菜、花卉、沙石、建材为发展主导产业,2013年,春芳营村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宜居村庄。 春芳营村现有老年人448人,其中空巢老人18人,现有80岁以上老年人20人,90岁以上老年人2人。建立了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档案,每年为他们免费检查身体两次。 2013年春芳营村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投资20余万元,建成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建筑面积250多平方米,设有影视室、图书室、休息室、棋牌室、卫生室,真正做到了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养,让老年人安享晚年。 |
黄丰村 |
黄丰村地处牛首镇中北1.5公里,紧挨316国道,牛龙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村辖区面积约1.5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设有一个村党支部,下设10个党小组。村民总户数680户,村民总人数3100人,劳动力1850人。耕地面积2302亩,其中水田面积1200亩。中-员71人,35岁以下党员17人,女性党员11人。 黄丰村地处平原,人口多地少,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孤寡老人这方面党员干部都非常关注。黄丰村以传统种植为主。近年来黄丰村新打水井4口,借南水北调工程硬化沟渠2000米以解决群众旱时灌涝时排的困境,确保村民旱涝丰收;从2009年开始,黄丰村筹资筹劳,通过‘一事一仪’硬化村组道路6公里,还有2公里的断头路没有硬化,计划今年全部硬化到位,解决了村民出行和交通运输难问题;为了村民加大收入,村两委做群众工作,引进外地老板投资;鼓励大家特色种植:目前,黄丰村疏菜种植近300亩,葡萄、草莓300亩。 总之,为了进一步提高民众素质,为了和谐,为了改变黄丰村精神面貌,黄丰村的所有人在努力,我们都在尽心尽责。 |
熊集村 |
熊集村位于牛首镇东北约8公里,有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70人。全村可耕地面积2670亩,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2014年换届选举产生村党支部、村委会共计5人,其中交叉任职1人。全村共设有1个党支部,5个党小组,共有党员61人。 |
李洼村 |
李洼村属牛首镇管辖位于牛首镇东北5公里,从316国道赵庄路口向北3公里处,全村共五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1137人,264户,耕地面积2981亩。 一、基层组织建设: 李洼村一个村支部,五个党小组,一个支部书记1名,支部委员2名,现有党员56人,60岁以上12人,35岁以下25人,其中女党员10人。村委会一个,村主任一名,交叉任职委员2人,五个村民小组组长各一名,支部下设有民兵连,女联共青团、工会等群团组织各一个。 二、资源及资产: 村容村貌经过几年的努力,李洼村已修公路近7公里,基本实现睛雨通车,公路基本达到户户通,306公交车穿村而过,村民出行非常方便。莲藕种植初具规模、花卉、绿化基本成形,荷花满园,八月桂花香香飘全村,改变了村容村貌,美丽了乡村,美化了家园。 三、村容村貌 李洼村地处平原湖土,土地肥沃,田地宽广,各种小麦、油菜、夏种水稻、玉米,自然优势粮产丰富,农民进城务工方便,资金来源丰富,目前全村个别组专业养猪,已初初具规模,专业养鸡大户不断增多,莲藕种植已走上正规,产销基本形成一条龙的规模,为李洼村经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深信有上级党的富民好政府,下有勤劳补实的李洼村民,李洼的明天将会便美好。 |
李沟村 |
李沟村位于汉丹铁路北0.5公里,南至卓营村,北至普陀堰,东至普陀村,西至熊集村。李沟村共有4个组,2个自然村,总人口1116人, 275户,总面积3999亩,耕地面积3300亩。村支两委4人交叉任职,妇联,工会,民兵,共青团等建制健全。中国0员43人,其中 女党员8人。 发展制约因素和有利条件:李沟村发展有利因素是劳动力充足,土壤肥沃,适合发展果树产业。不利因素是农民文化素质低,不懂得先进 的经营理念,交通相对落后,出行不便阻碍了村上的发展,村民思想相对保守,落后,合作意识不强,在发展致富上缺少资金,缺少技术。 发展方向及需要解决的问题:面对李沟村发展的有利实际情况,李沟村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创造性的发展 李沟村经济。大力发展果蔬业,但在发展主导产业时需要外来技术援助,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指导。 通过全村人的努力,村民综合素质有所提高,村容村貌有极大改善,村民都能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
刘官冲村 |
刘官冲村位于牛首镇东边大约10公里处,共5个小组,农户216户,总人口1060人。现有党员38人,其中女性7人。其中35岁以下党员10人 |
堰口村 |
堰口村位于襄阳市牛首镇东北8公里,共有3个自然村、120户、600人。耕地面积3165.55亩,其中水田531.34亩、旱地2634.21亩.以种植水稻、棉花等粮油为主。堰口村是四面环山,但水资源很好,北靠白龙堰水库东有即将建成的千亩花园 2010年被区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2年被区委评为反-先进单位2011—2014堰口村一连续被区、镇评委无政策外生育村和先进单位,2010—2014年获得区、镇综治维稳及安全生产先进单位,2014年被镇委授予目标考核实际突出单位 2014年成功换届,村、支两委交叉任职,在新的一届村两委和25名党员的带领下,堰口村会逐步改变面貌,成为牛首镇的美丽的后花园 |
王坡村 |
王坡村位于牛首镇东北7.5公里处。地理位置独特。全村面积大约3平方公里。村民小组5个,村民总户数220户,总人口968人,村级组织健全,村党支部、村两委会共4人。村支两委班子人工作负责,与时具进,充满活力,多次被镇评为先进村级党组织,模范村。 全村共有一个党支部,5个党小组,共有党员38人,其中女党员7人。 |
张湖村 |
张湖村位于汉十高速公路以西,紧邻樊西区新区,现代都市农业园绕村而建,现有一个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十一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554户,常住人口:2712人,现有党员79人,耕地面积5987亩,现已流转2265亩。供巷无公害菜心1500亩,张湖村以都市农业、观光旅游为载体。大力发展有机蔬菜为主导产业。 一、基层组织建设: 张湖村设村总支一个,支部书记1人,支委2人,党小组11个,党员总数79人,其中预备党员1人,35岁以下14人,女党员9人,设村民委员会一个,村主任、副主任、委员各1人,11个村民小组组长各1人,村支部下设有张湖村民兵连、妇联、共青团、工会等群团组织。 二、资源及资产: 除,张湖村5987亩土地资源外,山林200亩租给3个人经营,老村办公室房屋15间面积6.7亩。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占地面积1540平方米,13间三层39间,机井30口。 三、村容村貌 经过几年的努力,张湖村已修公路近10.5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民出门不穿靴,家家户户通汽车,彻底解决了村民出行竣,市公交公司3.6公交车横行张湖村,2015年春,村自筹资金和部门帮扶为3公里民组路安装太阳能路灯15盏,共建垃圾箱,垃圾池18个,公路两旁全部栽植了红叶石兰和广玉兰常青村,以面大大改变了村容村貌,不仅美丽了乡村,更是美化了家园。 四、村民生产生活 由于张湖村地处黄土岗地,村民近半的时间在家里种田,小麦、水稻、玉米似是主导产业,另一半时间以外出务工,小猪贬运和建筑安装等项业挣钱,2014年底,全村人民纯收入7487元,可以说衣食无忧,554户村民中475户已住进了楼房,民房在张湖村已无人居住,常用家电早已普及,50%的农户有了电脑、互联网,全村民国由大型农用机械18台套,贬运小猪为主业的农用汽车18辆,面包车7辆,小桥车32辆。 我们深信,上有党的富民政策,下有朴实勤劳的张湖村民,张湖村的明天将会更好。 |
汪营村 |
牛首镇汪营村下辖5个村民小组,人口1687人,耕地面积2149亩,党员50名,村支两委4人。村设有一个卫生室、便民服务超市,老年互动中心。村支两委办公室,党员办公室,图书室等。 |
上堰村 |
牛首镇上堰村位于牛首镇政府北约8公里,属丘陵地带,北倚襄州区龙王镇,上堰村所辖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一千九百多人,其中党员63人。 |
陈李湾村 |
地处牛首镇西的陈李湾村,距政府所在地4公里,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216户,830人,耕地面积2200亩,其中水田1000亩。 |
枣园村 |
地处牛首镇西北岗地的枣园村,距政府所在地6公里,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234户,1234人,版土面积3500亩,耕地面积2858亩,其中水田2500亩。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