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街振兴社区成立于1989年7月,位于大别山东部,辖区面积1.2方公里,现有3个居民小区,4个居民小组,现有入住居民685户,3890人,流动人口71人,辖区单位15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11个、学校2所(旧街中心中学、旧街中心小学)、幼儿园2所(街直幼儿园、红星幼儿园)、医院1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2个,个体商业网点183个,有志愿者队伍一支57人。
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议情况:社区工作人员5名,其中专职党务工作者1名,党支部成员5人,书记左秀甫、副书记左元发、委员曹双平、冯爱平、操腊荣,分别大专、高中毕业,平均年龄45岁。
党员队伍建设情况:党员总数70人(直管党员47人,协管党员23人),其中妇女委员5人,离退休党员7人,生活困难党员1人,学历初中以上,平均年龄50岁。
社区办公场所600平方米,设有便民服务大厅、会议室、多功能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档案室,服务功能齐全。
社区已注册的志愿者300人、残疾人12人、青少年98人、离退休老年人790人,便民服务网点3个,老年公寓1所。
社区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1、有健身娱乐团队3支,每天晚上社区各个小区都能见到中老年人跳广场舞的身影,特别是振兴社区的舞蹈队,曾多次荣获旧街街健身舞比赛金奖。多次参加”双百杯“比赛荣获了金奖、银奖和铜奖。居民在跳舞的同时,身体得到了锻炼,和谐了居民之间的感情,促进了社区的和谐。
2、目前社区计划2套健身器材。
3、社区青少年假日学校已经开办,每年的寒暑假,辖区的青少年都到社区参加活动,丰富了青少年的假期生活,也让他们过上一个轻松、安全、愉快的假期。家长反映非常好。
4、我们的老年大学经常到社区通达老年公寓送文化、送文艺、送戏曲,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同时也体现了对老年人的关爱。
5、农家书屋已经面对居民开放,1700多册书籍,内容丰富。不少居民前来借书。掀起了爱学习、读好书的新风尚。
建议:1、由于健身器材不够,不能满足居民的健身需求,希望文化站领导能在社区内增加4套健身器材,满足居民的健身需求。
2、社区居民没有一个好的文化活动场所。如棋牌室,文艺演练室、活动室等
3、为了能让活动有序的开展,希望能有一定的经费支持。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20117008 | 430400 | -- | 查看 振兴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火车站社区 |
火车站社区成立于2007年5月,面积0.98平方公里。4个居民小组,辖区内常住人口2798人、598户、党员17人。辖区内有企业、事业单位14个,低保户22户,空巢老人6人、留守儿童3人、社区支部成员3人、入党积极份子2人,60以上的老党员10人。团支部、妇联、民兵群团组织负责人7人。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新集社区 |
古老的大别山脚下,有一座热闹而又繁华的集镇——新集街,即,现在的新集社区(原新集镇政府所在地),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数百年来的商贸中心,集道观旅游业、京九铁路、新道公路营运动脉于一体,纳麻城、黄冈、安徽山货之资源,形成了具有东部地区特色的经济网络。为本地区的经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基本情况: 新集社区隶属武汉市新洲区旧街街所辖,(原来叫新集居委会,在2006年底改名为新集社区)东邻道观风景旅游区,西与新洲火车站接壤,南面靠新道公路(即106国前)与黄冈相依,北临与徐古镇,自东向西水资源丰富的大沙河环绕新集社区,总面积1平方公里,共有16个事业单位。不包括辖内区20个行政村(注:其具体行政管理由街道操作,社区只作劳动保障,民政残联,计划生育等服务工作;常规的信息传递和常规工作的督导与调节)有840户,常住人口包括农业人口2868余人,其中社区有0员47人,有流动老党员23人。有4条主要街道和2个集贸市场,5个居民小组,社区办公场所1100平方米,设有便民服务大厅,会议室,多功能活动室,图书室,档案室,警务室,职工之家,文体娱乐,老年大学,养老服务功能齐全。社区居民团结和睦,社会稳定,市场繁荣。 二、新集社区的历史地位与文化底蕴 1、政治地位:自古至今数百年新集都是政府行政区划要地,清朝统治时属黄州府管辖,新集属于上伍乡乡政府所在地,(管辖旧街、徐古、三店、和平、潘塘)。建立民国政府以后便变更为举东乡政府所在地(即管辖举水河以东的地区)。1949年至1957年更名为梅阁乡是梅阁乡政府所在地(下辖四乡),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新集便是新集人民公社政府所在地。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期间几经拆并,均为镇政府所在地,九十年代中期曾被新洲县委、县政府确定全县为大发展乡镇之一。2、经济地位:新集古镇几百年来,是众所公认的新洲东部地区唯一的山码头,麻城、黄冈、安徽等地的山客,无一不来新集经营销售山货,互通有无,拓宽了经济流通领域,推动了经济增长点,因而,多年来,新集市场繁荣,经济活跃,尤其是节假日人流如潮,八十年代中期,建起了东部地区最大的集贸市场,吸引了不少投资商来新集定居做生意,给新集地区的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3、战略地位:新集古镇位于大别山脚下,在革命战争年代是兵家必争之地。退可进山避其锋芒;进可出其不意予以出击。因而当时不少革命老前辈,把新集作为革命活动联络点。如:-、张体学、林少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经常在此开展革命活动。同时,新集这方热土还孕育了一大批革命志士,如陈天然、程志远、徐华、漆少川……等革命老前辈。还有不少五师突围的老同志。有的虽然与世长辞,但新集人民永远怀念他们。4、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新集地区有闻名鄂东的千年古庙——唐太宗李世明亲书御敕的紫霞寺大庙,还有百年古刹、介元寺(即新洲区第四中学所在地),其风水宝地多年来为国家输送了大批栋梁之才,尤其是新集地区从五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良好的文化教育环境,从幼儿教育一直到高中一条龙的教育格局,给新集地区带来了福音,培养了人才,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是任何地区无可比拟的。 三、社区特色: 社区工作人员本着为民谋福祉的基本原则,继承老一辈革命光荣传统,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商贸经济建设为中心,打造历史文化品牌,构建和谐社会,使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双利共赢,创建幸福;和谐;平安;快乐社区! 四、社区服务体系到位,分管工作靠前抓实,治安、民调、社保、劳动就业、环卫城管、计划生育等项工作项项有人管,事事有人抓。其工作宗旨是:以大政方针为主线,目标管理为核心,民生工程为根本,为民谋福祉,工作做上门,使社区居民具有一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营造一个居民和谐、社会稳、安居乐业、人民大团结,经济大发展,市场大繁荣,文化素质大提高的新型社区而努力奋斗。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振兴社区 |
旧街振兴社区成立于1989年7月,位于大别山东部,辖区面积1.2方公里,现有3个居民小区,4个居民小组,现有入住居民685户,3890人,流动人口71人,辖区单位15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11个、学校2所(旧街中心中学、旧街中心小学)、幼儿园2所(街直幼儿园、红星幼儿园)、医院1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2个,个体商业网点183个,有志愿者队伍一支57人。 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议情况:社区工作人员5名,其中专职党务工作者1名,党支部成员5人,书记左秀甫、副书记左元发、委员曹双平、冯爱平、操腊荣,分别大专、高中毕业,平均年龄45岁。 党员队伍建设情况:党员总数70人(直管党员47人,协管党员23人),其中妇女委员5人,离退休党员7人,生活困难党员1人,学历初中以上,平均年龄50岁。 社区办公场所600平方米,设有便民服务大厅、会议室、多功能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档案室,服务功能齐全。 社区已注册的志愿者300人、残疾人12人、青少年98人、离退休老年人790人,便民服务网点3个,老年公寓1所。 社区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1、有健身娱乐团队3支,每天晚上社区各个小区都能见到中老年人跳广场舞的身影,特别是振兴社区的舞蹈队,曾多次荣获旧街街健身舞比赛金奖。多次参加”双百杯“比赛荣获了金奖、银奖和铜奖。居民在跳舞的同时,身体得到了锻炼,和谐了居民之间的感情,促进了社区的和谐。 2、目前社区计划2套健身器材。 3、社区青少年假日学校已经开办,每年的寒暑假,辖区的青少年都到社区参加活动,丰富了青少年的假期生活,也让他们过上一个轻松、安全、愉快的假期。家长反映非常好。 4、我们的老年大学经常到社区通达老年公寓送文化、送文艺、送戏曲,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同时也体现了对老年人的关爱。 5、农家书屋已经面对居民开放,1700多册书籍,内容丰富。不少居民前来借书。掀起了爱学习、读好书的新风尚。 建议:1、由于健身器材不够,不能满足居民的健身需求,希望文化站领导能在社区内增加4套健身器材,满足居民的健身需求。 2、社区居民没有一个好的文化活动场所。如棋牌室,文艺演练室、活动室等 3、为了能让活动有序的开展,希望能有一定的经费支持。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熊畈村 |
旧街街熊畈村位于旧街街西北面,面积3.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21亩,林地1100亩,养殖水面220亩,熊畈村交通便利,信息灵通,环境优美。 人口现状:全村辖十个村民小组,298户,1350人,外出务工528人,空巢老人30人,留守儿童26人,建卡贫困户40户,其中低保户31户,35人;五保4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4人,党员35人,其中入党积极分子1人,60岁以上老党员16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9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4人,村民代表621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连等群团组织负责4人。 产业发展:现有白茶叶80亩,养殖220亩,产值实现20万元。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段山村 |
旧街街段山村位于新洲区旧街街西部,西南与辛冲镇接壤,东北与四合庄村、戴湾村、洪山村为邻,全村版图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450亩,段山村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人口现状: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402户,1752人,空巢老人18人,留守儿童12人,农村低保户57户57人,五保户10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3人,全村党员30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3人,60岁以上老党员19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2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5人,村民代表20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联等群团组织负责人2人。 产业发展:以棉花、油菜、小麦为主还有油茶花生等等。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李寨村 |
旧街街李寨村位于新洲区东部平原地带,与辛冲隔河相望,北接左河村,东南与洪山村毗邻。国土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10亩,林地300亩,养殖水面430亩,精养鱼池220亩,地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东有大广高速、东环公路贯穿。 人口现状: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湾,325户,1272人。外出务工630人,空巢老人15人,留守儿童10人,建卡贫困户73户318人,其中农村低保户67户302人,五保户6户,7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3人,党员36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2人,60岁以上老党员9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9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4人,村民代表31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联等群团组织负责人20人。 产业发展:全村以种优质粮棉为主,面积600余亩,年销售额60多万元,另精养鱼池220亩,年产值120万元,私营养殖专业户1户,产值12万元。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李湾村 |
李湾村属旧街街的一个行政村,李湾村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人口现状: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212户906人,外出务工173人,空巢老人7人,留守儿童3人,建卡贫困户35户113人,其中农村低保户28户75人,五保户3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4人,党员26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3人,60岁以上老党员12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3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4人,村民代表35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联等群团组织负责人18人。 产业发展:现有水稻465亩,棉田251亩,蔬菜50亩。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曹家井村 |
旧街街曹家井村北与徐古镇富山村接壤,西与三店街金塘村交界,南与火车站相邻,现有版图面积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78亩,林地520亩,养殖水面200亩,曹家井村交通便利,信息灵通,环境优美。 人口现状: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341户,1345人,外出务工350人,空巢老人25人,留守儿童15人,建卡贫困户66户,其中低保户55户,60人;五保户3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5人,党员46人,其中入党积极分子1人,60岁以上老党员15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4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5人,村民代表35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连等群团组织负责10人。 产业发展:现有油茶520亩,养殖200亩。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姚河村 |
旧街街姚河村村位于新洲区旧街街东部,全村版图面积3.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2亩,林地面积3800亩,养殖水面70亩,姚河村交通便利,毗邻东环公路,地处丘陵。 人口现状: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户856人,外出务工82人,空巢老人10人,留守儿童9人,建卡贫困户39户39人,其中农村低保户31户31人,五保户8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3人,党员32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3人,60岁以上老党员8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9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3人,村民代表10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联等群团组织负责人18人。 产业发展:现有茶园1500亩,其中白茶500亩,年产值可达900万元。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万全村 |
旧街街万全村地处平原,东结新集村,南连李湾村,西交三河口村,北与九明湾村毗邻,处于新集新老集镇的中心,土壤为沙性,比较肥沃,农业用水源于道观河水库,灌溉比较便利,交通四通八达,是旧街北部地带物流商业集散地,万全村面积0.14平方公里,耕地150亩,其中水田69亩,旱地61亩,菜地10亩,养殖水面10亩。 人口现状:全村辖2个村民小组,73户,226人,外出务工89人,空巢老人3人,留守儿童2人,建卡贫困户4户,其中低保户4户。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3人,党员17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1人,65岁以上老党员2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3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3人,村民代表8人,团支部妇联民兵群团组织负责人8人。 产业发展:在原有的种、养殖、加工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集市的优势地理开办村休闲业、商业、服务业、餐饮业和开展招商引资的办度,进一步促进农业向二、三产业延伸,利用集市优势以蔬菜大棚种植为主导产业,大力采用优势蔬菜品种及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以蔬菜、养殖、加工为主体,开展打工经济、商业,带动全村的经济发展,以“名、新、特、优”的品种和新技术推广普及,拓展延伸产业链,带动相关的产业发展,到2024年把万全村建设成为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梅河村 |
旧街街梅河村位于新洲区东部平原地带,东抵利河村,南接石咀村,西至九岗村,北至石河村,国土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00亩,林地600亩,少潭河水库南干渠流经梅河村,水源便利,四吴公路贯穿,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人口现状: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769户,外出务工150人,空巢老人13人,留守儿童10人,建卡贫困户62户119人,其中农村低保户33户40人,五保户5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3人,党员33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5人,60岁以上老党员12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6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4人,村民代表8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联等群团组织负责人36人。 产业发展:全村以种药材为主,面积300余亩,年销售额60多万元,另种植优质水稻300亩,年销售粮食30多万元,私营蛋鸡养殖一个,年产蛋110万枚,年售额65万元,养鲜鱼80亩,年售鲜鱼16万元。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旧街村 |
旧街村是旧街街道办事处所在地中心村,占地面积4.7平方公里,沙河、举水河贯穿全境并在此地交汇,孕育了全村2545名村民,滋润着全村1160亩良田与耕地,村内刘家渡林场占地共计750亩,满山苍松翠柏,郁郁葱葱,林间百鸟齐鸣,百花竞艳,有天然氧吧之称,是休闲疗养胜地! 全村辖15个村民小组,通湾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585户居民,有280人外出务工,全村注重关爱老幼村民,无空巢老人,12名留守儿童是村和学校结对关注的重点,现有建卡困难户80户,242人,其中农村低保户28户,46人,五保户5人。 村党支部班子成员5人,党员60人,入党积极分子3人,60岁以上老党员19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10人,村委会班子恒源5人,村民代表38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连等群团组织负责人25人。 全村注重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村民养猪场年出栏量达到200余头,产值30万元,与黄冈卫尔康医药公司共同研发的中药材研发基地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0万元。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戴家湾村 |
旧街街戴家湾村位于新洲区旧街街西部,全村版图面积12.43平方公里,耕地991亩,林地530亩,养殖水面120亩,戴家湾村交通便利,毗邻东环公路,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人口现状: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294户1232人,外出务工260人,空巢老人70人,留守儿童60人,建卡贫困户36户49人,其中农村低保户35户48人,五保户1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3人,党员42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3人,60岁以上老党员19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7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4人,村民代表21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联等群团组织负责人3人。 产业发展:以优质水稻、油茶、精养鱼池。创效益280万元。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石咀村 |
旧街街石咀村位于新洲区旧街街东部,距街道办事处2公里,东与狮子岩村接壤,南与姚河村相连,西与楼寨村接壤,北与九岗村、梅河村相连,通村公路与新洲区主干道东环公路相连,距新洲主城区18公里,距新洲火车站9公里,距道观河风景区7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全村版图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98亩(其中:水田670亩,旱地128亩),水面204亩,林地923亩。 人口现状: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湾,共298户,1148人,全村劳动力总数758人;外出务工389人,空巢老人11人,留守儿童9人,建卡贫困户3人,其中:农村低保户45人,五保户4人;全村残疾人31人,其中:一级残疾人2人,二级残疾人19人,四级残疾人10人;听力残疾3人,视力残疾2人,智力残疾1人,精神残疾9人,语言残疾1人,肢体残疾15人。在31名残疾人中有26人享受了低保,15人享受定额生活补助,6名精神病人已享受了精神病人吃药补助。 村级组织:石咀村现有办公场所建筑面积660平方米,村党支部成员3人,党员44人,入党积极分子6人,60岁以上老党员17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7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3人,村民小组长10人,计划生育中心户长2人,村民代表25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连等群团组织负责人11人。 产业发展:全村现有武汉大雾山茶业公司、武汉腾云山白茶有限公司、武汉乔松茶厂三家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全村茶叶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年销售额近600万元;私营蛋鸡养殖场一个,年产鸡蛋100多万枚,年销售额60多万元;私营养猪场一个,年出栏生猪200余头,年销售额40余万元;养鱼场3个,共100余亩,年产鲜鱼15余万斤,年销售额60余万元。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戴山村 |
一、戴山村基本情况介绍 旧街街戴山村地处旧街街西北部,地里性质属丘陵岗地。全村人口总数:1758人,户数:434户,村领导班子人数:5人,版图面积4M2千米,党组织书记戴幼华,电话:13720389086,党组织总数:6个,党员人数:45人,流动党员——,村部建筑面积800M2,(其中村卫生室100M2,分散设在细操岗湾,不含戴山湾便民超市),村部建设方式:二层楼房,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室内设置了便民服务大厅、多功能会议室、文化娱乐活动室、图书室、说事谈心室,产业发展中心等。室外设置了党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政策宣传栏,院内活动场所占地1300平方米,安装了健身器材。戴山村村民小组:13个,人均年纯收入:8000元,全村耕种面积:1700.77亩,其中水田面积1300亩,汗地面积400。77亩;水利设施:塘堰34口,水面面积252亩,机站埠头6个;物产经济以湘莲为主,其中湘莲种植:700亩,水稻种植:400亩,棉花种植:600.77亩,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打工和湘莲种植。2012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8000元。 二、戴山村主导产业 2.1湘莲种植 湘莲自2006年戴山村从湖南湘潭购进品种开始种植,已有7个年头,当时种植的面积只有5亩,为了形成产业规模,村委会一班人,带头种植、鼓励村民种植,村里免费为村民提供湘莲藕种,在种植技术上加以指导,才使得湘莲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今年戴山村湘莲面积以达到700亩,不仅戴山村湘莲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近几年来还带动了邻村肖畈村种植湘莲数百亩。我们连片共同发展,逐步形成规模,共同打造湘莲生产基地,不断把湘莲种植产业做大做强,为民增收。 2.2湘莲经济价值 湘莲易种植,好管理,地理气候适宜,投资成本小,每亩年产出湘莲150公斤,经济收入每亩/年2000元—2500元,比较其他农作物种植,湘莲有明显的经济价值优势。 2.3湘莲的观赏价值 种植湘莲适合旧街街打造文化重镇、生态重镇、旅游重镇的战略发展规划。荷花花大色艳“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夏天“风吹荷香动”清香远益,出尘离染,清洁无瑕,荷叶凌波翠绿,景色迷人。荷花作为一种水生花卉,与生俱来给人一种清新静气之感,极俱观赏价值。倍受游客欢迎。 2.4湘莲的食用价值 荷花不仅适合观赏,而且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它性温味甘苦,具有活血止血、化瘀止痛、消风祛湿、清心凉血、补脾涩肠、生津止喝等功效。莲米,具有降血压、健脾胃、安神固清、润肺清心之功效。自古中国人民就视莲子为珍贵食品,如今仍然被人民视为高级滋补品。 2.5湘莲的市场潜力 种植湘莲是产,变卖湘莲是销,如何做到自产自销,推动加工业的发展,使湘莲经济效益最大化,是我们种植湘莲产业未来的终级发展目标。一是自己加工剥壳、包装,创自己的品牌,走进市场,二是寻求技术加工成罐头、保健品闯进市场,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链,使湘莲经济效益更进一步的得到提升。 三、戴山村发展规划 3.1官塘以下堰沟的改造 戴山村湘莲种植主要面积是以官塘为中心的劣势田块,不宜种植粮食、棉花,每年6—7月份土河洪水泛滥,这几百亩田地都会被淹没,导致湘莲减产,因大广公路横穿戴山村境内,致使洪水易进不易退、滞留时间过长、加重了洪水的对作物的危害。拟投资15万元,扩宽、扩深、畅通官塘—鲤鱼堰的堰沟,长约500米,缩短洪水滞留时间,把洪水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增加农民收入。 3.2修建村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贯通道路 戴山村村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座落在7个自然湾的中心,因为历史的原因,至今卢家衖、灯胡湾、细操岗三个自然湾没有道路直通村部,群众到村部办事要多弯500多米的路程。拟投资16万元,修通通村公路3500米、扩宽改造通村部公路300米,方便群众、为民办实事。 3.3村部改造 戴山村村部是由原来的戴山小学改造而成,根据目前“五务合一”的要求,以经投资了18万元对楼房的主体工程进行了改造和装饰。尚有一些基础设施需要进一步完善,拟投资16万元,对院内进行改造,如院墙砌筑、刷新、院子门楼的砌筑,不锈钢院子门的安装,院内的平整和填方,院内1300M2活动场所的硬化等。室内,电器设备的添制,桌椅的更换。真正把村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成为群众在生活上离不开、生产上离不开、感情上离不开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2013年村委会为民办实事规划三大项目,拟投资共计人民币:47万元。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汪家山村 |
旧街街汪家山村一处东部大别山脉之丘,建立在新道公路两旁,东接道观风景旅游区,西连火车站发展区,国土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1564亩,林地400亩,养殖水面560亩,交通便利,风景怡人。 人口现状:全村辖区15个村民小组,541户,2060人,外出务工320人,空巢老人28人,留守儿童13人,建卡贫困户78户,112人,其中低保户68户,100人,五保户12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4人,党员49人,其中入党积极份了7人,60岁以上老党员17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10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4人,村民代表30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连群团组织负责人15人。 产业发展:现有油茶450亩,药材120亩,荸荠150亩。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寨岗村 |
旧街街寨岗村地处旧街街北部,全村面积1.25平方公里,耕地1120亩,林地125亩,养殖水面120亩,寨岗村交通便利,地处丘陵。 人口现状: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268户1112人,外出务工489人,空巢老人5人,留守儿童12人,建卡贫困户56户152人,其中农村低保户45户129人,五保户5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3人,党员3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8人,60岁以上老党员10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4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3人,村民代表25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联等群团组织负责人8人。 产业发展:现有林果业125亩,油茶110亩,2012年产值实现300万元。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三河口村 |
三河口村东邻新集社区,北接沙河堤,过河是徐古镇,南接张寨村、区四中,国土面积3平方公里,耕地300多亩,三河口村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人口现状: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280户,1100余人,外出务人113人,空巢老人19人,留守儿童6人,建卡贫困户90户,314人,其中农村低保户36户,36人,五保户6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3人,党员25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1人,60岁以上老党员15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4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3人,村民代表43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联等群团组织负责人18人。 产业发展:林业300亩,甘蔗190亩。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莲花塘村 |
莲花塘村位于新洲区旧街街东北部,面积3.8平方公里,耕地1426亩,林地2000亩。莲花塘村交通便利,水源灌溉条件优越,土地宽广。 人口现状: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453户,共1753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4人,党员44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3人,60岁以上老党员15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10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5人。 产业发展:以油茶为主要产业。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新八冲村 |
新八冲村位于新洲区东部丘陵岗上与道观风景旅游区相邻,面积4.1平方公里,耕地931亩,林地1200亩。新八冲村交通便利,水源灌溉条件优越,土地宽广。 人口现状: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263户1076人,外出务工450人,空巢老人3人,留守儿童3人,建卡贫困户5户20人,其中农村低保户24户67人,五保户3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4人,党员40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5人,60岁以上老党员13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4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4人,村民代表40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联等群团组织负责人2人。 产业发展:以湘莲、西瓜、花卉苗木、药材为主要产业。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三角山村 |
旧街街,三角山村位于新洲区旧街街北部,全村版图面积2.8平方公里,耕地600亩,林地200亩,养殖水面150亩,三角山村交通便利,毗邻新道公路,地处丘陵。 人口现状: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168户746人,外出务工215人,空巢老人8人,留守儿童5人,建卡贫困户15户40人,其中农村低保户13户45人,五保户3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2人,党员31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2人,60岁以上老党员26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4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2人,村民代表8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联等群团组织负责人15人。 产业发展:水产养殖业,从原有的80亩水面扩展到现有的150亩水面养殖,年创利润20万元。 家禽养殖业:从原有的一千只鸡舍到现在的五千只鸡舍,实现产蛋肉鸡供销一条龙,年利润30万元。 花卉苗木基地:总面积200亩,栽种各种花卉苗木,桂花树一千株,意杨树二千株,改良茶花三千株,红叶石兰三万朱。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徐畈村 |
徐畈村地处旧街街中北部的新道公路旁,地处邾城,道观旅游区之间,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国土面积1.4平方公理,耕地面积505亩,水面50亩。 人口现状:全村辖一个自然塆,173户,665人,四个村民小组,外出务工人员198人,空巢老人8人,留守儿童13人,建卡贫困户80户,232人,其中农村低保26户,35人,五保户4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成员4人,党员30人,入党极积份子4人,60岁以上老党员16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3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4人,村民代表24人,团支部,妇联,民兵,群团组织负责人16人。 产业发展:优质油稻(其中湘莲60亩,药材120亩,速生经济林100亩。)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大雾山村 |
地理位置:大雾山村东、南面与黄冈市团风县接壤,西与城楼寨茶厂相连,北临少潭河水库。村域内一面临水,三面环山,远离都市,环境幽静。全村版图面积5.2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52亩,林地7500亩。养殖水面85亩。大雾山村距新洲城区25.7公里,距旧街街道办事处11.4公里。西有红色旅游通道和姚大公路,北有利大通村公路沿少潭河水库攀沿而上。 人口现状:大雾山村共4个村民小组,148户,计606人,外出务工376人,空巢老人65人,留守儿童18人,建卡贫困户34户87人,其中农村低保户15户,43人,五保户11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3人,党员27人,入党积极分子2人,60岁以上老党员13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5人。村民委员班子会成员3人,村民代表11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连等群团组织负责人2人。 产业发展:大雾山村村民主要以打工收入为主,以棉花、油菜、药材等农作物和青茶、油茶、板栗等林果收入为辅。全村人均收入6100余元。村内现有青茶300余亩、白茶200余亩、油茶800余亩、板栗500余亩。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细河口村 |
旧街街细河口村地处新集平原最下游,新道公路南约1公里处,西临沙河,东面有东河,两条河流在最南端交汇,北面与刘畈村接壤,版土面积59公顷,耕地面积618亩(二轮延包)其中水田449亩,旱地169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人口现状:全村辖九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湾),236户,1004人,外出务工人员175人,空巢老人5人,留守儿童8人,贫困户50户172人,其中农村低保户26户51人,五保户3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3人,党员30人,入党积极分子5人,其中60岁以上老党员11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4人,女性党员6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3人(党支部村委会交叉任职);村民代表36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连等群团组织负责人18人。 产业发展:现有中药材种植面积300亩,2013年实现中药材产值75万元。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新集村 |
旧街街道新集村地处新洲区东部,北接全国蘑菇第一镇——徐古镇,东临风景秀丽的旅游休闲胜地——通禅湖,大广高速、京九铁路与新集村擦肩而过。版土面积1.87平方公里,耕地1284亩,其中,水田957亩,旱地327亩林地。新集村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人口现状: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456户1874人,劳动力1227人,其中,外出务工512人,空巢老人56人,留守儿童46人,贫困户49户156人,其中农村低保户38户46人,五保户5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3人,党员45人,入党积极份子7人,60岁以上老党员10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9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5人,村民代表37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联等群团组织负责人15人。 产业发展:现有养鸡专业户5户,养鸡数量21000只,药材种植120亩,蔬菜种植110亩,引进人才兴办农业生态园区项目正在进行当中。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左河村 |
左河村位于卾东革命老区旧街街,北接辛冲镇;耕地面积1520亩,其中水田面积940亩,旱地580亩,水面280亩,村集体无机动地、山林、‘四荒’地,左河村交通便利, 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人口现状:现有人口3117人,14个小组,11个自然湾,769户,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9人,党员:67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4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6人,下属有团支部.妇联.民兵连等群团组织, 产业发展:1、水产种、养殖2、黄金梨种植3、金银花种植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黄林村 |
旧街街黄林村位于新洲区旧街街西南部,全村版图面积2.2平方公里,耕地794亩,林地580亩,养殖水面50亩,黄林村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人口现状: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252户,1054人,外出务工465人,空巢老人12人,留守儿童5人,建卡贫困户37户,人,其中农村低保户32户人,五保户5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3人,党员36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1人,60岁以上老党员13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4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3人,村民代表36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连等群团组织负责人6人。 产业发展:黄林村自2002年实行退耕还林开始,我们黄林村所有的荒坡地和山林全部种上油茶,种植面积达580亩。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曾畈村 |
新洲区旧街街曾畈村位于旧街街东北部,临近沙河,版土面积1.4平方公里,耕地930亩。曾畈村南接旧街街,北接大广高速入口的新道公路,交通便利,资源丰富。 人口现状:全村七个自然湾,十个村民小组,262户,总人口1186人。空巢老人3人,留守儿童4人,贫困户58户,其中农村低保户35户,五保户5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3人,党员41人,其中入党积极分子5人,60岁以上老党员16人,40岁以下年青党员5人。村委会班子成员3人,村民代表32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连等组织负责人15人。 产业发展:现有棉花500亩,油荼300亩,板栗150亩,年生产总值达到200万元。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王屋村 |
旧街街王屋村位于新洲区旧街街西北部,全村版图面积1.7平方公里,耕地102亩,林地102亩,养殖水面300亩,王屋村交通便利,毗邻旧街街戴山村、高山村、寨岗山村。 人口现状: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298户,1180人,外出务工670人,空巢老人2人,留守儿童2人,建卡贫困户12户,36人,其中农村低保户30户56人,五保户3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4人,党员35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1人,60岁以上老党员11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24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4人,村民代表20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连等群团组织负责人44人。 产业发展:以种植湘莲、白茶、精养鱼池等为主。其中:种植湘莲300亩,白茶100亩,精养鱼池300亩。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烽火山村 |
旧街街烽火山村位于新洲区旧街街东北部,全村版图面积3.7平方公里,耕地1290亩,林地4000亩,养殖水面100亩,烽火山村交通便利,毗邻东环公路,地处丘陵山岗。 人口现状: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328户1300人,外出务工500人,空巢老人30人,留守儿童10人,建卡贫困户24户100人,其中农村低保户45户102人,五保户10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5人,党员42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8人,60岁以上老党员21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5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3人,村民代表27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联等群团组织负责人3人。 产业发展:现有板栗1200余亩,油茶500亩,年产值达300万元。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王寨村 |
武汉市新洲区旧街街王寨村位于新洲东部丘陵地带,村东紧邻京--九线,大--广高速在村西过境;全村四个自然湾,7个村民小组,210户,共计915人。全村共有党员19名,其中一名女党员;王寨村版图面积约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47亩(其中水田777亩,旱地270亩),人平可耕面积1.14亩;王寨村地形西高东低,西部为丘陵,有宜林荒山300余亩,东部为平地,是王寨村粮棉主要产区,王寨村粮食作物主要为水稻,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茶、油菜、西瓜、黄金梨、湘莲等,由于人均耕地有限,王寨村的经济主体为打工经济,据不完全统计,王寨村常年在外务工人员约300人左右,2013年王寨村人均收入8000元,其中打工经济占70%以上。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利子河村 |
利子河村东与黄冈接壤,南邻狮子岩村,北连新八冲,西与楼寨相连,国地面积3.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12亩,山林面积1700亩,村内交通便利,地势平坦。 人口现状:全村14年村民小组,417户,1576人,外出务工550人,农村低保户46户,五保户7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5人,党同46人,入党积极分子2人,60岁以上老党员16人,37岁以下党员10人,村支部班子5人,村民代表46人,团支部、发联、民兵等群团组织负责人17人。 产业发展:现有白茶50亩,养殖水面200亩,养鸡5000人,养猪600头,2013年综合产值300万元。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七里岗村 |
七里岗村位于丘陵地界,与二四岗村相邻,京九铁路贯穿南北,宽敞的新道公路,连接东西,村湾公路四通八达。国土面积2.7平方公里,耕地1200亩;林地100亩,养殖面积200亩。交通便利,村民出行方便。 人口现状: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11个自然湾,其中低保户42人,五保户4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5人,党员45人,入党积极分子5人,60岁以上老党员18人,37岁年轻党员5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5人,村民代表36人,团支部、妇联、民兵等群团组织负责人3人。 产业发展:油菜300亩,优质水稻600亩,养殖业养鱼100亩,养鸡5万只。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栗树山村 |
旧街街栗树山村国土面积9平方公里,耕地1997亩,林地320亩,栗树立山村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全村辖15个村民小组426户1910人,外出务工370人,空巢老人8人,留守儿童15人,,农村低保户61户150人,五保户12人。 村党支部班子成员5人,党员50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8人,60岁以上老党员26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8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5人,村民代表50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联等群团组织负责人18人。 产业发展:现有油茶面积320亩,湘莲、花材产值150万元。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狮子岩村 |
旧街街狮子岩村村位于新洲区旧街街东部,全村版图面积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61亩,林地面积2750亩,养殖水面80亩,狮子岩村交通便利,毗邻东环公路,地处丘陵。 人口现状: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284户1300人,外出务工570人,空巢老人20人,留守儿童5人,建卡贫困户42户42人,其中农村低保户37户37人,五保户6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4人,党员31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5人,60岁以上老党员7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3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4人,村民代表24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联等群团组织负责人2人。 产业发展:以油茶、林业。创效益120万元。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刘畈村 |
旧街街刘畈村位于新道公路旁,北与张寨村接壤,南与三河口相邻,东与栗树山村相连,西紧靠沙河堤。国土面积1.31平方公里,耕地655亩,林地2.1亩,刘畈村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人口现状: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245户991人,外出务工450人,空巢老人48人,留守儿童2人,建卡贫困户40户163人,其中农村低保户29户125人,五保户5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4人,党员35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1人,60岁以上老党员10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6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4人,村民代表21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联等群团组织负责人11人。 产业发展:主要种植优质粮、棉、油,种植地1570亩。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九明湾村 |
旧街街九明湾村,东邻道观村,西南邻新集村,北邻徐古镇孙咀村隔河相望,面积2.4平方公里,耕地1445亩,九明湾村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人杰地灵。 人口现状: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514户,2260人,外出务工500人,空巢老人15人,留守儿童8人,建卡贫困户63户,86人,其中农村低保户59户81人,五保户5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5人,党员42人,其中入党积极分子4人,60岁以上老党员18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5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5人,村民代表35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联等群团组织负责人30人。 产业发展:现有蛋鸡养殖户数家共有3万只,肉牛养殖户2家,有肉牛近50头,2013年实现产值近300万元。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孔子河村 |
旧街街孔子河村位于新洲区旧街街西南部,全村版图面积1.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3亩,林地面积423亩,养殖水面8亩,孔子河村交通便利,地势平壤、土地肥沃。 人口现状: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165户682人,外出务工320人,空巢老人5人,留守儿童8人,建卡贫困户15户人,其中农村低保户26户人,五保户1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3人,党员22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1人,60岁以上老党员11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3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3人,村民代表20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联等群团组织负责人2人。 产业发展:以青茶为主、年创效益120万元。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冯岗村 |
旧街街冯岗村位于新洲区东南部,与黄冈接壤,与团上村相连,国土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562亩,林地3917亩,地处山区,属革命老区。 人口现状: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165户699人,外出务工331人,空巢老20人,留守儿童25人,建卡贫困户5户20人,其中农村低保户41户41人,五保户4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3人,党员27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3人,60岁以上老党员14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4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4人,村民代表25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联等群团组织负责人15人。 产业发展:现有白茶1000亩,油茶2000亩,黄金梨500亩,产值实现200万元。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高山村 |
旧街街高山村位于武汉市新洲区东部,地处京九铁路线新洲火车站旁。东距新洲道观河风景旅游区2公里,西距106国道及大广高速2.5公里,武汉至安徽、河南的公路,新洲大沙河均穿村而过,交通快捷便利,四通八达。 高山村辖9个村民小组,357户,农业人口1261人,非农业人口305人,村两委班子成员6人,党员45名,村民代表36人,村民勤劳、纯朴、憨厚、遵纪守法,多次被武汉市授予市级“精神文明先进村”、“农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综合治理合格村”等荣誉称号。 高山村版图面积4.2平方公里,其中自然水面307亩,荒山河滩1344亩;林地315亩;平原耕地654亩,其它承包田地为894亩,村内明德小学占地面积21亩,高山农庄占地面积54亩,武汉金梦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占地面积15亩,村内天然黄沙蕴藏量较大,地下水资源丰富,现有日本甜杮基地1050亩,开发潜力巨大,不仅是投资者的“热土”,创业者的“宝地”,而且是居住、避暑、休闲者的“乐园”。高山村两委秉承“以优质的服务,优惠的条件”热忱欢迎国内外客商来高山村投资办厂,建功立业,共谋发展。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程河村 |
旧街街程河村位于新洲区旧街街西部,全村版图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628亩,林地230亩,养殖水面120亩,程河村交通便利,毗邻东环公路,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人口现状: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260户962人,外出务工285人,空巢老人3人,留守儿童5人,建卡贫困户8户23人,其中农村低保户28户37人,五保户3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3人,党员35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1人,60岁以上老党员15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4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3人,村民代表27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联等群团组织负责人15人。 产业发展:以优质水稻、油茶、精养鱼池。工业建有一个节能灰砂砖厂和一个服装厂,创效益350万元。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九城岗村 |
旧街街九城岗村地处武汉市新洲区旧街街东部丘陵地区,革命老苏区,村民居住在新洲东环公路北边。全村版图面积3.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31亩,养殖水面225亩,九城岗村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人口现状: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253户,,1043人,外出务工400人,空巢老人10人,留守儿童3人,建卡贫困户32户44人,其中农村低保户34户120人,五保户7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5人,党员32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8人,60岁以上老党员10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10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5人,村民代表26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联等群团组织负责人12人。 产业发展:现有精养鱼池225亩,湘莲80亩,2013年仅两项产值可到达120万元左右。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凤凰山村 |
凤凰山村位于旧街街东南部山区村,国土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385亩,林地1600亩。凤凰山村交通便利,地处丘陵。 人口现状:全村辖3个村民小102户,430人,外出务工210人,空巢老3人,留守儿童4人,建卡贫困户27户60人,其中农村低保户24户50人,五保户1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3人,党员18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2人,60岁以上老党员9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2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3人,村民代表21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联等群团组织负责人15人。 产业发展:现有茶园500亩,油茶300亩,2012年产值实现100万元。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大山垴村 |
旧街街大山垴村位于新洲区旧街街西南部,全村版图面积1.8平方公里,耕地1313亩,林地100亩,养殖水面300亩,大山垴村交通便利,毗邻旧街街段山村、黄林村、戴湾村。 人口现状: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354户,1368人,外出务工600人,空巢老人15人,留守儿童13人,建卡贫困户50户,150人,其中农村低保户45户45人,五保户4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5人,党员33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1人,60岁以上老党员20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2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5人,村民代表35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连等群团组织负责人20人。 产业发展:以种植油、精养鱼池等为主。其中:种植油茶450亩,精养鱼池100亩。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杨家山村 |
旧街街杨家山村位于新洲区东部山区,东与团风县接壤,南与大务山村相邻,西抵少潭河水库,北与道观风景旅游区相连。全村版图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360亩,林地7800亩,养殖水面60亩。 人口现状: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1484户636人,外出务工110人,空巢老人5人,留守儿童5人,建卡贫困户7户21人,其中农村低保户14户42人,五保户6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2人,党员28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2人,60岁以上老党员7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7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3人,村民代表12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联等群团组织负责人8人。 产业发展:以青茶、白茶、油茶。年创效益200万元。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洪山村 |
旧街街洪山村位于武汉市新洲区东部,大别山余脉南麓,革命老苏区。全村版土面积3.8平方公里,318户,1365人,村“两委”5人,0员45人,5个自然湾,8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966亩,山林面积400余亩,养殖鱼池300余亩。全村主要以种植水稻、棉花、油菜、小麦,兼种一些经济林、药材,还积极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和水产养殖,同时,大力发展劳务输出产业,为全村经济实力壮大积累了大量的务工收入,更为建设“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自从家园建设行动及村湾环境综合整治以来,洪山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全村自来水入户率达100%,农村合作医疗达100%,数字电视入户率达100%,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率达100%,太阳能、电热水器普及率达85%以上,卫生公厕普及率达100%,村湾绿化率达75%以上,村湾道路硬化率达85%以上,五保、低保应保尽保。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改造投入使用,设有便民服务大厅、党员群众多功能活动室、说事恳谈室、农家书屋、村卫生室、便民超市、棋牌娱乐室、村邮站、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健身活动室、残疾人活动室等多功能一体的服务项目。 如今的洪山村,一排排欧式建筑,一片片白墙绿瓦,池塘碧波荡漾,岸边垂柳依依,文化长廊各具特色,乡风纯朴,居住环境优雅生态。各项工作走在区街、乃至省市前列,曾荣获湖北省“宜居新村”、武汉市“生态村”、新洲区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优秀村”、新洲区爱委办“最优秀卫生村”、新洲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示范村”、新洲区妇女联合会“巾国示范村”、新洲区“平安社区”、新洲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三星级老少文明共建村”、旧街街环境卫生“示范村”、旧街街农村养老保险“先进集体”、旧街街党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旧街街道办事处“先进单位”、旧街街道办事处双文明建设“优胜单位”、旧街街道办事处“三八红旗单位”等光荣称号。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张寨村 |
旧街街张寨村地处武汉市新洲区东部平原,村民居住在新道公路两旁,东至西2.1公里,南至北2.2公里,全村版图面积4.1平方公里,辖9个自然湾,14个村民小组,467户,2010人,有7个党小组,共有党员50人,党支部委员5人,耕地面积1760亩。 村主要种植水稻、棉花、油菜、小麦等作物,另外还兼种一些药材、经济林等,全村绿化面积达70%以上。2012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3100万元。人平纯收8000元,村集体收入5万元。 近几年来,搞好了产业结构调整,张寨村投入资金110万元对张寨村进行高标准的环境卫生整治,全面进行了立面整治,新建了供群众休闲娱乐广场、景观路、门前塘清污砌坡、修建护栏、便冲式公厕、安装路灯、绿化带等项目。 通过创建“生态示范村”,现在的张寨村更加洁净,更加亮丽,逐步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这一系列创建成果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使村民得到了实惠。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更加和谐、富裕、美丽的张寨村将会展现在人们面前。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道观村 |
旧街街道观村东与道观河风景旅游区相邻,西接新集、九明两村,北与徐古镇相连,国土面积3.78平方公里,耕地2775亩,林地300亩,水面30亩,村内有道新和道徐两条乡镇公路,村内交通便利,有山地、丘陵和平原。 人口现状:全村辖19个村民小组,10个自然湾,720户,3101人,外出务工1700人,空巢老人6人,留守儿童31人,建卡贫困户325人,其中农村低保户78户,保障人数106人,五保户6人。 村级组织:村支部3人,村两委班子成员6人,党员64人,其中预备党员2人,入党积极分子13人,村民代表19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连等群团组织负责人4人。 产业发展:茶叶60亩,药草1000亩,企业一个,即武汉市吉祥鑫丰医用公司。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四合庄村 |
四合庄村位于旧街街西部,版土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665亩,林地27亩。养殖水面28亩,四合庄村交通便利,地势平壤,土地肥沃。 人口现状:全村辖8个村民小265户,1145人,外出务工218人,空巢老32人,留守儿童8人,建卡贫困户35户51人,其中农村低保户26户42人,五保户9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4人,党员39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4人,60岁以上老党员9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3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3人,村民代表23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联等群团组织负责人6人。 产业发展:四合庄村现有养殖业28亩,生态农庄等产业,年产值180万元左右。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团上村 |
旧街街团上村村位于新洲区旧街街东北部山区,东与黄冈团风县相邻,西与烽火山相连,南至冯岗村,北低姚河村,全村版图面积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68亩,林地面积5430亩,养殖水面30亩,团上村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人口现状: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542户2260人,外出务工796人,空巢老人23人,留守儿童36人,建卡贫困户10户38人,其中农村低保户80户240人,五保户16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6人,党员68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8人,60岁以上老党员31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11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5人,村民代表26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联等群团组织负责人15人。 产业发展:现有药材1000亩,青茶、油茶1100亩,2013年仅两项产值可到达600万元。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肖畈村 |
旧街街肖畈村位于新洲火车站西面,王屋东西两岗之间,四周河流环绕,中间新道公路贯穿南北,方圆3公里,地理独特,玉带盆地。版图面积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66亩,其中水田974亩,旱地492亩。 人口现状:全村358户,人口161人,9个自然湾,6个村民小组。外出务工410余人,窝巢老人22人,留守儿童18人,建卡贫困户35人,其中农村低保户13户18人,五保户6户9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5人,党员34人,入党积极分子1人,60岁以上老党员12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7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5人;村民代表12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连等群团组织负责人18人。 产业发展:现有莲藕1000亩,养殖20亩,产值实现30万元。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茶亭村 |
旧街街茶亭村位于新洲区旧街街西部,全村版图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1043亩,林地800亩,养殖水面300亩,茶亭村交通便利,毗邻东环公路旁。 人口现状: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349户,1566人,外出务工800人,空巢老人12人,留守儿童18人,建卡贫困户62户119人,其中农村低保户53户110人,五保户9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3人,党员53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2人,60岁以上老党员24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29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6人,村民代表12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联等群团组织负责人33人。 产业发展:现有油茶800亩,产值实现40万元。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楼寨村 |
旧街街楼寨村位于新洲区东部,大别山南麓余脉与平原的交汇处。楼寨村紧邻旧街街道办事处,土地面积4.8平方公里,耕地1100亩,林地2000亩,养殖水面20亩。楼寨村交通便利,东环公路穿村而过。 人口现状: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380户1520人,外出务工500人,空巢老人30人,留守儿童20人,建卡贫困户540户64人,其中农村低保户54户54人,五保户17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5人,党员56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3人,60岁以上老党员26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5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5人,村民代表36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联等群团组织负责人2人。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清水塘村 |
清水塘村位于旧街街东南角的一个边远山区,与黄冈团风县四个自然村接壤,同时与“问津书院”紧邻,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全村版图面积为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0亩(其中水田285亩,旱地95亩),荒山村地面积3190亩,可养殖水面400亩。 人口现状:全村辖四个自然湾(四个小组),共165户,村民651人,其中党员有25人。外出务工80人,空巢老人7人,留守儿童10人,建卡贫困户48户72人,其中农村低保户36户49人,五保户1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3人,党员25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2人,60岁以上老党员8人,40岁以下年轻党员9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3人,村民代表25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联等群团组织负责人15人。 产业发展:现有养殖水产420亩,2012年养殖实现产值35万元。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操湾村 |
旧街街操湾村位于新洲大广公路北部,四周分别与王寨村、肖畈村、辛冲镇、三店街、高山村、七里岗村、火车站社区相邻,版土面积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6亩,林地面积243亩,操湾村地处丘陵、黄泥岗地,大广公路南北纵贯操湾村,网状村通湾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 人口现状: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112户,478人,外出务工182人,空巢老人12人,留守儿童8人,建卡贫困户6户,低保户21户,五保户4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3人,党员9人,入党积极分子3人,60岁以上老党员3人,37岁年轻党员6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3人,村民代表17人,团支部、妇联、民兵等群团组织负责人15人。 产业发展:油菜35亩,湘莲200亩,水产养殖25亩,水稻215亩,棉花175亩。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祠堂湾村 |
旧街街祠堂湾村位于新洲区旧街街东部,全村版图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96亩,林地5000亩,养殖水面36亩,祠堂湾村交通便利,毗邻东环公路,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人口现状: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321户1285人,外出务工300人,空巢老人6人,留守儿童3人,建卡贫困户24户40人,其中农村低保户25户45人,五保户11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4人,党员39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3人,60岁以上老党员12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10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4人,村民代表20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联等群团组织负责人16人。 产业发展:现有青茶300亩,白茶300亩,2012年茶叶产值300万元。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王兴寨村 |
旧街街王兴寨村位于新洲区旧街街东北部,全村版图面积2.8平方公里,耕地1218亩,林地750亩,养殖水面50亩,王兴寨村交通便利,毗邻东环公路,地处丘陵山岗。 人口现状: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334户1334人,外出务工650人,空巢老人20人,留守儿童12人,建卡贫困户24户100人,其中农村低保户45户102人,五保户10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5人,党员42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8人,60岁以上老党员21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5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3人,村民代表27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联等群团组织负责人3人。 产业发展:现有中药材(白前草)700余亩,油茶300亩,年产值达350余万元。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得胜山村 |
旧街街得胜山村位于新洲区旧街街西部,全村版图面积0.5平方公里,耕地240亩,林地300亩,养殖水面60亩,得胜山村交通便利,毗邻东环公路,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人口现状:全村辖2个村民小组102户396人,外出务工90人,空巢老人5人,留守儿童3人,建卡贫困户14户52人,其中农村低保户12户49人,五保户3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3人,党员13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1人,60岁以上老党员6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1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3人,村民代表10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联等群团组织负责人3人。 产业发展:现有黄金梨100亩,油茶100亩,生态林100亩,渔业100亩,机械加工厂一家,产值实现200万元。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二四岗村 |
旧街街二四岗村位于新洲火车站总支中部,四周分别与王寨村、肖畈村、戴山村、王屋村、高山村、七里岗村、火车站社区相邻,版土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16亩,林地面积80.49亩,二四岗村地处丘陵、黄泥岗地,京九铁路南北纵贯,新道公路东西横穿,网状村通湾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 人口现状: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265户,1268人,外出务工237人,窝巢老人10人,留守儿童22人,建卡贫困户10户,低保户36户,五保户4户。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5人,党员35人,入党积极分子2人,60岁以上老党员11人,37岁年轻党员8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3人,村民代表34人,团支部、妇联、民兵等群团组织负责人18人。 产业发展:油菜32亩,湘莲24亩,水产养殖23亩,水稻326亩,棉花490亩。 信息来源:湖北省委组织部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