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天津 >>滨海新区 >> 汉沽街道 >> 滨河家园社区

滨河家园社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滨河家园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滨河家园社区简介

  滨河家园社区是天津滨海新区汉沽街道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12011603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120116。邮政编码为300450,长途电话区号为022 ,车牌号码为津。与新城里社区、东滨里社区、红霞里社区、后坨里社区、贾园里社区、金谷里社区、前坨里社区、田华里社区、芦前村、中阳里社区、芦后村、大田村、小王瞿阝村、大王瞿阝村、小马杓沽村、大马杓沽村、下坞村、新立村、芦中村、王园里社区相邻。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20116031 300450 022 查看 滨河家园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滨河家园社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滨河家园社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新城里社区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街新城里社区位于汉沽城区东扩区,东至中央大道,西至大丰路,南至汉蔡路,北至和谐大街。占地面积11.54平方公里,1560户居民。新城里党支部于2015年5月29日成立,共有党员36名,有入党积极分子1名,入党申请人3名。社区划分泰达汉郡和三化、思家坨三个小区。辖区单位有:天津长芦汉沽盐场工程公司,汉沽交通运输服务中心,汉沽环境卫生清运管理所,中铁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等。  

滨河家园社区

  滨河家园社区是天津滨海新区汉沽街道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12011603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120116。邮政编码为300450,长途电话区号为022 ,车牌号码为津。与新城里社区、东滨里社区、红霞里社区、后坨里社区、贾园里社区、金谷里社区、前坨里社区、田华里社区、芦前村、中阳里社区、芦后村、大田村、小王瞿阝村、大王瞿阝村、小马杓沽村、大马杓沽村、下坞村、新立村、芦中村、王园里社区相邻。  

东滨里社区

  东滨里社区是天津滨海新区汉沽街道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12011603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120116。邮政编码为300450,长途电话区号为022 ,车牌号码为津。与新城里社区、滨河家园社区、红霞里社区、后坨里社区、贾园里社区、金谷里社区、前坨里社区、田华里社区、芦前村、中阳里社区、芦后村、大田村、小王瞿阝村、大王瞿阝村、小马杓沽村、大马杓沽村、下坞村、新立村、芦中村、王园里社区相邻。  

红霞里社区

  红霞里社区是天津滨海新区汉沽街道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12011603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120116。邮政编码为300450,长途电话区号为022 ,车牌号码为津。与新城里社区、滨河家园社区、东滨里社区、后坨里社区、贾园里社区、金谷里社区、前坨里社区、田华里社区、芦前村、中阳里社区、芦后村、大田村、小王瞿阝村、大王瞿阝村、小马杓沽村、大马杓沽村、下坞村、新立村、芦中村、王园里社区相邻。  

后坨里社区

  后坨里社区居委会是2011年2月由原来的后坨里居委会和沽祥里居委会合并而成。它的社区辖区面积505776平方米,四至范围:东至新开路、西至蓟运河、南至文化街、北至东滨街,总户数2606户,总人口6551人,共有楼房64栋,平房58排,整个后坨里社区包括五大块,其中分为第一块后坨里老片20栋楼、619户、1547人;第二块永安里13栋楼、365户、912人;第三块汉化世家7栋楼、354户、885人;第四块沽祥里12栋楼、285户、713人、平房385户、998人;第五块汉源里12栋楼、265户、663人、平房333户、833人。居委会在职工作人员14人,其中居委会干部7人,社工7人,现有4名社工在居委会工作,另外2人在办事处借用,1名外借其他单位后坨里党委下设4个支部,共有党员302人。  

贾园里社区

  贾园里社区位于滨海汉沽东北部,东至大丰路,西至新开北路,南至文化街,北至东滨路。居民区构成较复杂,由金泽里、卫东楼、房产楼、饮食楼、顺驰、海尚、学仕府、康弘一品、北平房等新旧八处小区和一处平房区组成。辖区面积0.32平方公里,已建65幢楼,在建14幢楼,19户平房,总户数为3447户,总人数7907人。共有党员206人,下设五个党支部,10个党小组。拥有辖区单位102个。2015年6月“两委”班子完成最近一次换届。两委成员人数情况:“两委”班子成员共16名,其中支委7名,居委9人,(其中包括三名退休老党员,居委会交叉任职人员4人)。平均年龄在45.5岁,学历:大本4人,大专12人。曾获得2012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项目奖,2012年获滨海总工会工人先锋号。2013年滨海汉沽“五好”关工委争创活动先进集体。获得由天津市滨海新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颁发的2012-2014年度文明社区荣誉证书。我社区以社区党委、社区服务站、物业管理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社区共建理事会“五位一体“的社区创新管理模式”。我居委会为进一步推进幸福贾园、美丽社区建设,实现人人都有组织帮扶的社会创新工作管理新模式,增强广大居民“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的博爱意识,为进一步贯彻和加强《老年法》的落实,以倡导志愿服务精神,改善空巢、独居老人的生活质量为目的,努力实现文明、和谐,温馨的社区氛围。以倡导全社会关心爱护中老年人的生活现状和精神世界,大力推进社区“关爱老年人”活动持续深入开展,为社区老年人保障事业及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贡献!   为了推进幸福贾园,美丽社区建设,增强广大居民“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的博爱意识,自2013年6月社区帮帮站筹备以来,逐步成立了帮帮站组织机构,建立了监督小组,完善了工作职责和管理制度,制定了章程,进一步推动“助民解忧帮帮站”工作的顺利进行。为落实网格化管理,我辖区分为十个网格,施行网格式管理、组团式服务,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以“四化”、“三推”、“四连创”为抓手创新社会管理新模式,夯实工作基础,着力完善公共配套建设,着力强化社区服务,做到科学设置网格、社区管理精细化,优化资源配置、按需服务人格化,构建信息平台、便民服务高效化,健全长效机制、服务群众经常化。推进“两提升三满足”工程、“建设幸福家庭”工程、“双融合双覆盖”工程。创建“五联五共”社区共建理事会,创建形式多样的文艺队伍、打造文化品牌,创建新型社区养老模式,创建网格数字化防控体系,创建网格化、组团式服务方法。建立汉沽第一个社区共建理事会,社区与辖区20家企事业单位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举办“和谐贾园、温馨港湾、社区志愿者老少同欢乐”“健身大拜年,欢乐庆元宵”等活动,使社区与辖区单位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创新“以老养老”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引导低龄老人化孤寡、病残、独居等养老服务困难老人结对帮扶,通过邻里守望,串门聊天等形式,通过养老生活质量。  

金谷里社区

  金谷里社区位于汉沽城区东侧,四至是:东至五分厂,南至友谊路北,西至建设路,北至文化街,占地面积约0、6平方公里。由金谷里、安阳里、易居庭苑、汉滨城市花园、华城馨苑、馨韵华庭、五分场七个小区组成。有28家社区单位坐落在本辖区内。辖区居民住户5652户,纯居民住户2597户,人口7416人,共134栋楼(27栋未入住),8排平房。金谷里社区曾获得2009年至2011年度文明社区及2010年至2012年度先进社区称号;社区居委会以服务居民群众为主线,以综治多联工作站为平台,以构建特色楼院为依托,以创建和谐社区为己任,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努力打造特色品牌社区,营造文明和谐、环境整洁的宜居社区。  

前坨里社区

  前坨里社区居委会位于滨海新区汉沽中心城区,辖区总面积0.08平方公里,总户数2717户,总人口7051人;下设66个居民小组,本社区人口密集,交通便利,东依新开中路,西临滨河广场,北靠文化街路,南接府北路。辖区有一个物业小区,三个自治小区,居民楼共66栋。辖区内有滨河广场花园,步行街,商业网点,机关企事业单位;是一个环境优雅,治安良好的社区。前坨里社区先后获得:市级先进党组织、市级文明社区、市级“五个一”小区、市级科普示范小区、市级学习型示范社区、市级“平安家庭”先进示范社区、市级治安先进集体、市级离退休干部服务先进集体、市级优秀“快乐营地”、市级家庭建档示范社区、市级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市级美丽社区、市级三八红旗手集体、滨海新区文明楼门优秀社区、滨海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项目奖,汉沽网络博客社区管理创新奖等32项市级荣誉证书及奖牌,另外还有区级50项及其他级别奖项共有102项。  

田华里社区

  汉沽田华里小区始建于1997年,东至大田棉纺厂,西至大汉路,北至新立村,南至津汉改线。辖区总面积3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由42栋条楼,9栋纱厂院内楼,355家别墅构成,共1797户,5159人。辖区有商业网点、非公经济组织20余个。包括工作人员6名,王希春任田华里社区书记主任一职,李海燕任副书记,吕志芳任副主任,王洋、戴伟、张梦慈任居委会干部。设田华里社区党总支1个,支部3个。  

中阳里社区

  滨海新区汉沽街中阳里社区位居汉沽东北部,东至建设路,南至文化街,西至东风路,北至友谊街,社区面积1.0平方公里。由中阳里小区、魏民里小区、瑞田里小区、星海新区小区、富达花园小区组成,社区共有3177户,8155人。社区党委下设6个党支部,24个党小组,现有党员304人。先后评为“市级文明社区、市级示范半边天家园、民族团结进步先进社区、滨海新区优秀志愿服务团队、科普示范社区、文明楼门创建先进社区、先进基层党组织、汉沽五好关工委等荣誉达三十六项。  

王园里社区

  汉沽街王园里社区始建于1958年3月。位于滨海新区汉沽中心地段,东起东风路,西至新开路,南到红霞里,北临文化街,占地面积为20万平方米,共居住3254户,拥有居民8146人,住宅楼68栋,平房79户。王园里社区共分6个自然小区,属于半封闭式自治管理,分别是:家园公寓小区、王园北里小区、新家园公寓小区、蓝月湾小区、王园南里小区、水泵公寓小区。居委会现有工作人员14人,其中居干9名,社工5名。建有党总支1个,下设4个党支部,党员总数300人,居委会在职党员6人。辖区共建单位有汉沽安装公司、金佰汇商厦、城实阳光大酒店、社会保障中心、汉沽一小等。  

芦后村

  芦后村建村年代无考,原名雾抬寺,明朝改为芦家雾,后演变为芦家坞,公元一九六二年划分为芦前、芦中、芦后,故名。早年间负有盛名的雾抬寺就建于村口。位于原大田镇政府北侧,与宁河县接壤,濒临蓟运河,七里海湿地公园位于村北约10公里处,滨保高速芦台南出口就在村东面,交通便利。全村共有252户,748口人,另有外来流动人口34人,辖区面积1849亩,其中保护耕地891亩,其中,传统大田作物90亩,蔬菜种植面积542亩,淡水养殖75亩,其他用地184亩。村民收入大多来自于外出打工,村内主要经济来源为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土地集体发包。2014年村集体收入为15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为15890元。2013年8月,天津市海事局与联手帮扶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划,确定了“一村一策”经济发展规划,在今年已经实施了两项发展规划,有望在未来的三年里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民的收入得到提升。2014年8月得到上级批准的雾抬寺重建工作也有了进展,初次选址已经确定,预计2016年动工。党支部2003、2004、2005、2006、2007、2009、2010、2012、2013年均被大田镇党委评为优秀党支部,2008年被评为市级先进村、2008、2009、2010、2011、2012年被评为区级优秀治保会,无-村,2011年至2013年的市级卫生村,2014至2016年的市级卫生村,2011年区优秀综合服务站、2014年区级优秀百村美院、优秀半边天家园。  

芦前村

  芦前村位于滨海新区汉沽街北,全村现有365户,人口1020人,耕地面积900亩,村庄建设用地180亩,人均可支配收入13000元,村集体收入20万元,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蔬菜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   2013年芦前村共建蔬菜大棚100多亩,为解决养殖户出行难的问题,修建水泥路面1000延长米,免收村民饮用水、和菜农浇地的水电费,并为芦前村60岁以上老人投了意外伤害保险,农村合作医疗。   芦前村着眼于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切实巩固“生态文明村建设”活动,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并努力向长效管理迈进,通过召开两委会、村民代表会全体党员会议,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将芦前村保洁人员工作进行分片三包责任制度,及管理考核机制,从制度、措施、工作方法等方面加强管理,建立督察机制,一方面是街道办卫生督察,一方面是村两委会督察,如有群众反映卫生环境不到位的,经调查核实后追求相关人责任,并与工资奖金挂钩,定期组织人员开展监督活动,确保清洁村庄、美化家园活动取得实效。   回顾近两年的创建工作,芦前村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上级的要求和村民的愿望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积极开拓创新,进一步深化文明村创建活动,为把芦前村建设成为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政界、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回顾近两年的创建工作,芦前村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上级的要求和村民的愿望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积极开拓创新,进一步深化文明村创建活动,为把芦前村建设成为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政界、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大田村

  大田村北邻蓟运河,南至津汉改线,西至小王瞿阝村,东至原大田镇政府。全村832户,人口2302人。村经济以蔬菜、水果种植业和温泉洗浴为主,现有农业耕地面积1731亩,其中粮田种植面积367亩,菜田种植面积748亩,果园种植面积220亩,棉花种植面积151亩,林业育苗种植面积20亩,养殖225亩。   办公地点:滨海新区汉沽街大田村  

小王瞿阝村

  小王瞿阝村位于汉沽城区北部,距城区4.5公里,东接大田村,南连大王村,西邻蓟运河,北与宁河县搭界。辖区面积1083亩,其中耕地面积531亩,全村182户(其中非农9户),550口人(非农业人口32人,流动人口18人),低保19户,五保3户,优抚3户。村级党组织1个,“两委”成员共5人,交叉任职1名。“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53岁,党员36名,50岁以上22名,年龄结构偏大,学历偏低,基于此情况,近年来,支部大力发展学历高,优秀的年轻人进入党员队伍,目前,35岁以下党员2名,合理的改变了党员队伍现状,这也将是小王村党支部在今后的党员发展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全村以蔬菜种植为主导产业,年产蔬菜3710吨,其他产业收入200余万元,总收入在942万元,2014年底,人均可支配收入18276元,村集体收入达到28万元,其中鱼池、大户承包费收入4万余元,合作社收入13万元,转移支付11万元。   2009---2011年荣获汉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2011年7月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被评为一类党支部;2012年7月荣获中共天津市滨海新区大田镇小王村党支部镇级先进党组织称号;2012---2013年度荣获镇级党组织称号;2014年1月被评为2013年度区级先进治保会;2014年4月妇联组织被评为滨海新区2013年度优秀妇女之家(半边天家园)称号;2015年1月被评为2012---2014年度滨海新区“文明村镇”;2015年3月妇联组织被评为2013---2014年度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街妇联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5年6月党支部荣获中共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街道小王瞿阝村支部委员会滨海新区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荣誉称号。   设有综合服务站,内设两委办公室、党员活动室、村民学校、道德讲堂、劳动保障服务室、计划生育服务室等,文化图屋书籍达1480余册,有健身场地一个,方便群众茶余饭后锻炼身体,有卫生服务站一个,方便村民有病就医。   在上级各领导的鼓励支持下,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各类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产业结构调整有序进行,生态环境逐渐改善。社会治理不断加强,村风良好和谐安定。  

大王瞿阝村

  大王瞿阝村位于汉沽街西侧,北至津汉改线,南至唐津高速,东至下坞村,西邻蓟运河。人口429户1184口人。村经济以蔬菜、水果种植业和林下经济为主,现有农业耕地面积1122亩,其中粮田种植面积128亩,菜田种植面积535亩,果园种植面积354亩,棉花种植面积80亩,水面养殖面积25亩。   办公地点:滨海新区汉沽街大王瞿阝村  

小马杓沽村

  小马杓沽村坐落于被人们誉为金湾的蓟运河畔,毗邻津唐高速,省级公路段汉沽3公里,天津45公里,唐山40公里,北京15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非常便利。全村共270户,736人,区域面积856476平方米(0.86平方公里)。建村历史悠久,现有可利用土地   770亩,产业以种、养业为主,设施温室面积270亩,大棚生产面积206亩,种植蔬菜以茄子、黄瓜、豆角、西红柿、辣椒、芹菜、卷心菜、等为主,瓜果以甜瓜、草莓、葡萄、油桃为主,养殖以柴鸡、鸭、猪、鱼为主,全村年总收入1800万元,人均收入2.5万元。   几年来,我们小马杓沽村在市、区和街镇的正确领导下,在两委班子和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新农村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特别是在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上给我街农业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也授予了较高的荣誉。2010年被评为廉政示范村,2010年12月被评为天津市妇联基地建设示范村,2011年被评为天津市旅游特色村,2012年被评为国家旅游“三星级”旅游村,2013年被评为5个好村委会,2013年被评为天津市休闲农业精品项目,2013年被评定为天津市电台区县联盟广播采访实践基地,2014年被评为天津市休闲农业示范村,2014年被评为天津市农民运动会健身舞二等奖,2014年荣获2012—2014年度天津市文明村镇,2015年被评为新区休闲农业示范提升项目。   特色产业设想:   我们小马杓沽村在汉沽街道创新工作思路的统一指挥下,按照滨海新区北旅游、北生态的规划布局,借助平台创新旅游项目,发挥双拥共建优势,发展国防教育林旅游项目,利用蓟运河金湾资源优势,投资兴建一个从小马途径汉沽滨河广场到航母往返水上军事应急码头的水上游乐园,进一步加大对生产、加工、垂钓、采摘、体验、餐饮等一系列的资金投入,使小马杓沽村成为即无公害蔬菜种植、经营、销售、生态农业观光、采摘、戏水、休闲旅游、吃农家饭、住农家院现代农业为一体的科技生态示范园。  

大马杓沽村

  滨海新区汉沽街大马杓沽村有625人、482亩耕地,位于滨海新区汉沽西北部,蓟运河流经村南。明代初期,有车姓先民在此立庄,因蓟运河每曲一沽得名“马车沽”。明代末,因忌财富被马车拉走而改成“马杓沽”。大马杓沽村距汉沽城区3公里、天津45公里、北京150公里,毗邻唐津高速、津宁高速、津汉公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汉沽451路公交车通达大马杓沽村。   1978年成为汉沽区商品菜种植基地。2013年以来大力发展草莓种植,组建泽鑫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大马杓”泽鑫草莓采摘基地和多家亲子教育活动实践基地。目前已建成冬暖大棚70余栋,草莓种植总面积达到150亩,采摘旺季周接待游客量突破10000人次。2015年1月滨海新区汉沽街第三届迎新春草莓节在大马杓沽村成功举办。   大马泽鑫草莓生长在具有昼夜温差大特点的肥沃的退海地,矿物质含量高、生长周期长,果实个大、果型圆润、果色鲜艳、甜度较高、风味浓郁,有浙江红颜、丹东红颜、幸香、章姬、甜查理、天香、晶瑶、点雪、隋珠、金维多、皇家御女、枥乙女、黑天香和白草莓等多个品种。   2014年6月,注册资金2000万元,占地150亩的天津市国业嘉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大马杓沽村,主要经营无公害盆栽蔬菜、水果、礼品果蔬、特色蔬菜等,并开展家庭配送、特色采摘等,产品主要销往天津市区及静海、宝坻、滨海新区的各大酒店,日销量达到500盆。   大马杓沽村正在从整体上将精品草莓采摘、百亩有机盆栽绿色蔬菜和发展鸡爪槐观光业有机结合,实现“三个区域”联动效应,发展集温泉、游泳、采摘、垂钓、农家风味餐馆等多项综合性旅游观光,打造良好的旅游采摘观光环境,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游玩项目,提高综合实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推动全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下坞村

  (1)地理位置:下坞村地处滨海新区汉沽街西北部,濒临蓟运河,七里海湿地公园位于村北约25公里,滨保高速芦台南出口在村东面,交通便利。   (2)全村447户,1206口人。   (3)现有农业耕地379亩,其中传统大田作物180亩,冷棚蔬菜种植面积25亩,果树种植面积60亩,淡水养殖面积75亩。  

新立村

  新立村始建于1958年,村民是1941年日寇开办“垦华农场”的农户,建国后,不便返回原籍,所以留在了现今区域。这是大田镇唯一一处没有傍依古运河航道的村庄。位于汉沽街北侧、汉沽火车站西200米,是原大田镇与汉沽的城乡结合部,是必经之路,交通四通八达。   辖区总户数:293户,人口:825人。区域面积:1490亩,耕地面积:763亩,住宅面积230亩。  

芦中村

  芦中村建村年代无考,原名雾抬寺,明朝改为芦家雾,后演变为芦家坞,公元一九六二年划分为芦前、芦中、芦后,故名。早年间负有盛名的雾抬寺就建于村口。位于原大田镇政府北侧,与宁河县接壤,濒临蓟运河,七里海湿地公园位于村北约10公里处,滨保高速芦台南出口就在村东面,交通便利。全村共有175户,565口人,村民收入大多来自于外出打工,村内主要经济来源为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土地集体发包。2014年村集体收入为15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为15890元。2013年8月,天津市海事局与联手帮扶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划,确定了“一村一策”经济发展规划,在今年已经实施了两项发展规划,有望在未来的三年里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民的收入得到提升。2014年8月得到上级批准的雾抬寺重建工作也有了进展,初次选址已经确定,预计2016年动工。  


滨河家园社区特产大全




滨河家园社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