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闫村位于姬石镇西部,全村辖大闫、董庄等2个自然村,10个村民组,总人口3436人,耕地面积2848亩,村里现有党员113人,村两委成员5人,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闫昌浩。近年来,大力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不断加强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被河南省发改委确定为“河南省特色民俗文化旅游村”,并先后荣获了“河南省清洁家园行动先进村镇”、“河南省文明村镇”、“河南省先进基层党校”、“漯河市卫生先进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11104104 | 462000 | -- | 查看 大闫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姬石村 |
姬石村位于姬石镇中部,是镇政府所在地,有6个村民组,486户,总人口2130人,村域总面积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55亩。党员60人,党小组3个,村两委成员6人。近年来,姬石村成立了漯河市裕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吸纳了村里100多名劳动力就业,让群众不出远门就能挣钱。通过土地流转,建成了500多亩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主要从事花卉苗木和小麦良种种植,2017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为“2016年度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2011年被市农业局命名为市级“示范社”。 |
罗庄村 |
罗庄村位于姬石镇西部,沙河东岸龙江路与中山路交叉口,交通便利,位置优越,著名的文宗字祖许慎故里就位于这里。全村辖罗庄、许庄、小闫庄、桂子李等4个自然村,9个村民组,546户,总人口2460人,耕地面积650亩,现有党员67名,党小组7个。近年来,先后荣获了“河南省文明村镇”、“河南省特色民俗文化旅游村”、“河南省清洁家园行动先进村镇”、“河南省先进基层党校”、“河南省民主法治村”、“漯河市卫生先进村”、“漯河市平安建设先进单位”等40多项荣誉称号。 |
宋寨村 |
宋寨村位于姬石镇西南部,全村辖宋寨、秦庄两个自然村,13个村民组,870户,人口3046人。宋寨村交通便利,位置优越。南紧邻召陵行政新区,西邻沙澧河风景区,北接漯河医专新校区、许慎文化园。淞江路、中山路等两条城区主干道穿村而过,交汇于村庄东南角。与北边的龙江路宋寨村2015年1月姬石镇划归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实行属地管理前,就属于召陵行政新区的核心区域,被确定为城中村改造试点村、南部的人民路、黄河路等主干道相距不足1公里。距离京港澳高速漯河南站2.5公里。交通非常便利,位置优越。 |
庙陈村 |
庙陈村现有人口1836口,6个村区组362户,西临沙河,南临松江路,东临中山路,土地面积980亩,其中耕地面积530亩,村庄占地面积450亩,现有党员47名,18个村民代表,建档立卡贫困户2户。 |
刘立渡口村 |
刘立渡口村位于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姬石镇西南部,紧邻漯河市区,村庄北临城市交通主干道淞江路,西邻沙河,建设中的云翠山路穿村而过,地理位置优越,环境秀美,现已整体纳入城市规划区范围。全村下辖3个村民小组,192户,696口人,35名党员,耕地面积400余亩。广大村民利用近郊优势,积极参与城市建设,造就了一批建筑、装修能手,在解决村民们就业问题的同时也增加了收入,富了村民的钱袋子,成为了刘立渡口村发展的支柱产业。 |
杏树王村 |
杏树王村位于龙江路以北,姬石镇政府东南部,估计政府0.4公里。京珠高速从村西、南北穿过,跨越1050米,距下架口3公里,238省道从村南西、东西经过,全长2220米。全村509户,2309人,辖一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全村有党员58名。60岁以上党员占党员总数38%.全村有耕地1664亩,农民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目前土地流转460亩,国家征用土地248亩。漯河市重点项目“北京万里伟业物流仓储中心”喜营住。仓村有大小养殖厂21座,各种型号钻井机39台。带动了村民就业,丰富了村民的经济收入。属于近郊区,农闲时80%的青壮年劳力都在周边企业打工。交通便利。 |
大闫村 |
大闫村位于姬石镇西部,全村辖大闫、董庄等2个自然村,10个村民组,总人口3436人,耕地面积2848亩,村里现有党员113人,村两委成员5人,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闫昌浩。近年来,大力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不断加强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被河南省发改委确定为“河南省特色民俗文化旅游村”,并先后荣获了“河南省清洁家园行动先进村镇”、“河南省文明村镇”、“河南省先进基层党校”、“漯河市卫生先进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
付庄村 |
付庄村位于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姬石镇西部,村庄西部、北部紧邻沙河,京港澳高速公路斜穿村庄东部。全村辖14个村民组,521户,2450口人,66名党员,耕地面积1450亩。建筑业、装饰装修业是的传统产业,创造了诸多的就业机会,也是群众创收的主要途径。近年来,付庄村大力发展现代都市生态农业,新建成特色林业种植园区4个,特色水果种植逐渐形成规模,全村土地流转率达到80%以上。2016年,漯河市园林局牵头,在村庄西部建成了河南省乡土树种植物园,为全村今后发展三产服务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陈庄村 |
陈庄村位于姬石镇北1公里处,由陈庄自然村、岳士王自然村组成。全村人口1830人,总户数467户。耕地面积1765亩,党员人数63人,共9组。现村上主要农作物为园林树木、蔬菜大棚,养殖户有12户(有养鸭、养猪、养羊)大力发展现代都市生态农业,并建成特色采摘园2个。 |
小潭村 |
小潭村位于示范区姬石镇北4公里处,两面紧邻沙河。村庄长600米,宽630米,全村1800人,户籍人口数1980人,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花生为主。村民人均收入5885元,村内有卫生室1个,全村医疗、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5%以上。村内共有3个保洁员、三辆保洁车辆,个垃圾箱,无垃圾桶外溢、落地现象。经过对村内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进行排查,村委制定整治方案进行清运。村内无露天粪坑,畜禽粪便综合利用,使用沼气,变废为宝。村内街道两侧有畅通的雨水排水管道,无污水乱排现象。村室卫生间对外开放。村内有文明评选活动,18年摆渡人盛卫川、好儿子张国正的事迹被市里表彰。 |
韩庄村 |
韩庄村位于示范区姬石镇北3千米处,2个自然村,1269人,常住人口1240人,7个小组,其中党员36人,主要以种植瓜果、小麦、玉米、为主。农民经济收入以产业务工,外出务工收入为主。村内有卫生室1个,全村医疗、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9%。村内共有5个保洁员、5辆保洁车辆,2个垃圾池,无垃圾桶外溢、落地现象。村内建有沼气池,街道两侧有畅通的雨水排水管道,无污水乱排现象。村内建有老年休闲娱乐中心、主题公园1个,将文化广场与森林公园合二为一、占地20多亩,公园内有水冲式公厕、凉亭。根据具体情况,将农业风光、田园风光、人文风光融为一体,建立了葡萄、西瓜、猕猴桃等采摘园。 |
范寨村 |
范寨村位于姬石镇北部,北靠沙河,由石碾王、小王庄、范园付、花寨王、范寨等五个自然村组成。共十五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3100人,党员68人。范寨村土地面积3500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花生为主。蔬菜大棚8个,占地面积约12亩。有3家种植培育苗木,占地约20亩,土地流转约120亩。 |
肖王村 |
肖王村位于姬石镇东北部,辖有两个自然村,(肖王村、东闫村)五个村民小组,276户,人口1312人,耕地1200亩,村两委干部5人,正式党员33名,预备党员1名。近年来在市、区领导的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肖王村两委干部带领广大群众,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做好了各项工作。大力支持发展了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初步建成了瓜果蔬菜种植基地,的羊肉生猪养殖基地振农牧业有限公司得到了大力发展,促进了经济发展。 |
胡桥村 |
胡桥村位于姬石镇东北部,由胡桥、赵庄两个自然村组成。全村人口1347人。耕地面积1900亩,村两委班子成员4人,党员46人,村民组6个。多年来主导产业以种植养殖为主,近几年无公害西瓜也是的又一增福产业。其次开展文体活动,以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主题。正确引导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村里成立有文艺队、舞狮队、腰鼓盘鼓队、篮球队等,每逢重大节目为村民、老年人进行表演。其中艺术团、盘鼓队、腰鼓队均在市区民间大赛中获得奖牌。 |
武庄村 |
武庄村位于姬石镇政府北邻,全村1413口人,1171亩土地,329户,4个村民小组,39个党员,低保人员143人,133户。9个分散五保,劳力860多人,60岁以上232人,80岁以上14人。经济发展以劳务输出、种植、园林、大棚蔬菜、客运等。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