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省 >>漯河 >> 源汇区 >> 问十乡 >> 西师村

西师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西师村谷歌卫星地图)


西师村简介

  西师村地处问十乡西北部,与舞阳县九街乡、吴城镇接壤,暖湿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共拥有耕地面积3200亩,居民300余户,人口近1300人,共分6个村民小组.共有党员37名,全村外出人口约200余人。
  西师村目前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种植业方面,烟叶种植面积为300余亩,辣椒种植面积近1000亩,土豆等种植面积160余亩,其余面积多以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种植为主。目前,无工业企业及农产品深加工项目。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411102202 462000 0395 查看 西师村谷歌卫星地图

西师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西师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后李村

  后李村地处问十乡西北部,草河以东,温湿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后李村拥有耕地面积1078亩,居民201户,人口916人,共分6个村民小组,共有党员46名。分村处出人口约210余人。   后李村目前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种植业方面,烟叶种植面积为240亩,辣椒种植面积近90亩,其余面积多以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种植为主。目前,无工业企业及农产品深加工企业。  

周庄村

  周庄村位于唐河以南、草河以西,在问十乡西南部,2015年经市政府正式批准设立行政村,现有户数205户,有人口709人,土地1080亩,有4个村民小组,村两委成员6名。村内以传统种植模式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   近年来,按照上级土地结构调整要求,村内共流转土地400亩,其中土豆面积100亩,烟叶面积300亩,实现了农民增收。2016年,周庄村多方筹资资金近48万元新装修了村室和村卫生室及新建了文化广场。先后被区委、区政府评为“文明村”“环保攻坚”先进单位,荣获市“人居环境示范村”等光荣称号。  

问十村

  问十村地处西平、舞阳、源汇区三地交界之处,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据论语记载“长沮桀倪偶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为此子路所问之渡口所在地,被命名为问津,后改为问十延称至今。问十村辖9个村民组、1062户、4577口人,其中党员128名、耕地5828亩,民族为汉族、回族,有回民70多人。   问十村目前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近年来,重点抓好农业结构调整,狠抓土地流转,助推烟叶发展,种烟叶2000亩,每亩效益5000元,带动800多人就业。种植土豆800余亩,发展生猪养殖小区3家。问十村狠抓招商引资,做大做强工业,带动农民就业,先后落户程翔面粉厂、双汇5000万肉鸡产业化工程、问十社区、问十农资农贸市场等。  

董庄村

  董庄村位于问十乡西部,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2300多口人,全村有耕地面积3800多亩,是市级文明信用村和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董庄村以生猪养殖,蛋鸡养殖和蔬菜种植为主线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农民收入不断提升。全村以实施硬化,亮化,美化工程,积极推进道路建设,路灯配置,沼气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新修户户连道路7公里,安装路灯100多盏,修建沼气池300多座,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武庄村

  武庄村位于问十乡西北部,与舞阳县吴城镇的边庄和九街乡的马岗接壤,气候四季分明。武庄村下辖三个自然村,分别为武庄、坡陈、寺西张,全村共有397户,1587多口人,10个村民小组,党员35名,共有耕地面积2800多亩地。   武庄村目前以传统种植方式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近年来,村两委班子成员按照上级土地结构调整要求,率先由村干部带头村内共流转土地近200亩,种植辣椒、甘蔗、大豆等经济作物,取得了较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实现了农民增收。  

小河王村

  小河王村位于唐河以南、草河以西,在问十乡西北部,小河王气候四季分明。全村共有202户800多人口,耕地面积1500多亩,有5个村民小组,现有村两委成员3名,党员19人。   小河王村目前以传统种植方式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近年来,按照上级土地结构调整要求,村内共流转土地近200亩,并种植山楂、莲藕等经济作物,村内有蔬菜大棚,实现了农民增收。  

前问十村

  前问十村地处问十乡西南部,与舞阳县和西平县接壤,共拥有耕地面积3200亩,居民490户,人口2100多人,共分5个村民小组,共有党员56名,全村共有汉族、回族2个民族。前问十村拥有小学一座,教学设施较为完备,可满足适龄儿童入学需要,全村无失学、辍学情况发生;全村新农合参保率基本达到100%。   前问十村目前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全村外出人口500余人,除在南方工厂务工的年轻人外,大多数从事建筑行业。种植业方面,烟叶种植面积为600余亩,辣椒种植面积近100亩,桃树等果树种植面积100余亩,其余面积多以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种植为主。养殖业方面,多以肉鸡养殖为主,目前共有养鸡专业户5户,养殖规模均为数千只。目前,前问十村无工业企业及农产品深加工项目。  

西师村

  西师村地处问十乡西北部,与舞阳县九街乡、吴城镇接壤,暖湿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共拥有耕地面积3200亩,居民300余户,人口近1300人,共分6个村民小组.共有党员37名,全村外出人口约200余人。   西师村目前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种植业方面,烟叶种植面积为300余亩,辣椒种植面积近1000亩,土豆等种植面积160余亩,其余面积多以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种植为主。目前,无工业企业及农产品深加工项目。  

曹店村

  曹店村位于漯河西郊18公里处,由曹店、魏庄两个自然村组成,南与西平接壤,北枕风景宜人的唐澧二河,330省道自东向西从村北经过。曹店村共830户,3351口人,6个村民小组,其中党员119人,耕地面积4800亩,资源丰富,群众生活富裕,2014年被评为省级特色乡村旅游示范村。   近年来发展蔬菜大棚40亩,果树200亩,小辣椒200亩,烟叶种植620亩、鱼塘200亩。建设有水产养殖区、高效大棚基地、千亩烟叶种植基地、民社农牧万头养殖场等。   村内道路全部实现硬化、安装路灯150盏,栽植绿化树3000多棵,修建垃圾集中池46座。2015年投资65多万元,建设了占地3500平方米的村文化广场、村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和健身场地。   按照教育立村,环境兴村,产业富村的发展理念,努力打造成集观赏,采摘,垂钓、游玩为一体的生态观光园。  

宋庄村

  宋庄村位于问十乡西北部,共有四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264户,1008口人,耕地面积1496亩,其中烟叶占地面积300亩,全村共有党员29名。   群众主要经济来源一是种植业收入,以种植小麦、玉米等为主,经济作物有棉花、烟叶、西瓜等,二是养殖收入;三是务工收入。  

陶桥村

  陶桥村位于问十乡西北部,与舞阳隔河相望,唐河环抱村庄,三面环水,村中以四个池塘为线分南村北村。   陶桥村是由明初洪桐县陶氏三兄弟行之现在唐河湾,发现此处环境优美,三面环水,是生态聚财之地,就在此留住,繁衍生息,因此处唐河有座涨水没、落水现的石桥,而被称为陶桥村,后有申姓人迁移至此,形成村中两大主姓。因经考证为孔子游学讲学处,和自然形成的老龙口让陶桥村文化底蕴深厚,文人和成功人士辈出。   陶桥村辖5个村民组,227户,826人,耕地面积1780亩,村庄占地面积约360亩,全村以小规模传统种植、养殖业为主;全村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村中考出大学生200多名,博士9名,硕士22名,是远近闻名的状元村。村民忠孝廉、知礼仪,民风淳朴,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文化深厚,美丽宜居。  

宁庄村

  宁庄村地处问十乡西北部,北邻塘河,南邻漯平高速,东与望天接壤,西面是陶桥村。   宁庄村共有人口1170人,299户,共有4个村民小组,村两委班子5人,村内党员24人,耕地1823亩,有农田灌溉机井60眼,基本可满足生产需求,农民在传统种植业为主,谦有部分养殖和水果种植,村里有150亩集体林地出租,流转土地400余亩。   宁庄村的主导产业主要以种值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为主,经济作物种植量偏少,群众经济来源主要有:一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经营收入,二是外出务工收入等。  

望天村

  望天村位于问十乡东北部,北靠唐河、南邻南洛高速、东临马沟、西邻宁庄。气候上位于暖温带南部边缘,属于暖温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一年之中冷暖交替,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适中,气候温度适宜。   望天村人口1848人,耕地面积3330亩,农户470户,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村内有王、陈、杨、刘四性,以王性最多,占70%户。村内以传统农业小麦、玉米种植为主,人均耕地1.75亩,人均纯收入8900元,全村共有党员50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500人左右。  

黄李村

  黄李村位于问十乡东北部,南靠唐河、西北临舞阳县九街乡、东北临西城区阴阳赵乡,同大刘镇东接壤。位于暖温带南部边缘,属于暖温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一年之中冷暖交替,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适中,气候温度适宜。   黄李村人口1550人,耕地面积1998亩,农户404户,村内有黄、李、张、靳四姓为多,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村内以传统农业小麦、玉米、大豆种植为主,人均耕地1.28亩,人均纯收入8900元,全村共有党员51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500人左右。  

骆坡村

  骆坡村位于问十乡政府东2公里处,东至曹店,西至前李,南邻漯舞路,北至望天。辖3个村民组,464户,1779人,村两委班子6人,有党员54名,拥有耕地3968亩,农田灌溉机井160眼,土地资源丰富,群众生活富裕,是市级文明信用村、市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   骆坡村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近年来发展特色种植,现有蔬菜大棚150座,烟叶300亩,辣椒100亩。   骆坡村道路全部实现了硬化、安装路灯80盏,栽植绿化树3000多棵,完成了绿化、亮化,深入推进清洁家园行动,统一规划建设道路1500米,修建垃圾集中池30座,全村垃圾定点存放、集中处理,从根本上实现了村容村貌的改善。   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积极推进五个文明建设,全村形成主导产业突出,特色产业鲜明,服务体系健全,农村环境优美,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前李村

  前李村,位于漯河西效20公里处,漯舞路北沿、问十乡政府西北部。前李村辖6个村民小组,共有400户,1700多人,其中党员78人。土地面积2800余亩,有农田灌溉机井80余眼,基本可满足生产需求。   近年来,前李村紧扣乡党委“建设现代农业特色乡镇”的发展战略,以农民增收为基本点,努力改善民生,大力推进安全饮水、村内道路,文化广场,村级活动场所等建设,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目前养殖生猪、羊为主的养殖户近20户。土地流转面积1500亩,经营大户10余人,土地流转面积达54%。烟叶种植始终保持在700多亩,土豆、大蒜、辣椒种植700多亩。先后获得市小康先进村、乡目标考核一等奖等荣誉。  


西师村特产大全




西师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