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蛮子营村地处城郊,位于“国道、高速、铁路、机场”等交通要道,总人口一千三百多人。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10184104 | 450000 | -- | 查看 新蛮子营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刘楼村 |
刘楼村位于梨河镇西北管区,紧靠107国道。辖下毛庄、柴楼、宋庄、刘庄、刘楼5个自然村,七个村民组,1947口人,共有党员62人,村两委干部5人。 |
河李村 |
河李村位于梨河镇东北部,总人口数为1206人,党员42名,总耕地面积1160亩,人均耕地面积0.8亩,共辖一个自然村,四个村民小组,年人均纯收入为8000元左右,外出务工人数为260人,享受低保人数17户,全村主干道两条,已硬化道路5公里。河李村连续几年被评为“五好党支部”,2011年分别被评为梨河镇“基层组织建设优秀单位”、“万亩示范开发及发展蔬菜大棚工作先进单位”、“移民村建设先进单位”。河李村以种植大棚为主,其中主要种植西瓜、草莓两种作物。村内成立了“新郑市农乐西瓜大棚种植专业生产合作社”。 |
梨河村 |
梨河村位于梨河镇南部,现辖两个自然村、十二个村民小组,共有2230口人。有“两委”干部3人,有74位党员。耕地面积2438亩,人均耕地一亩两分地。两个自然村分别为:胡张自然村,含第六、七村民组;梨河自然村,含第一、二、三、四、五、八、九、十、十一、十二村民组。 新郑市畜牧局书记贾云峰任梨河村第一支部书记。王留民任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现年42岁,党员,高中学历;邵土申,村支部委员兼村委委员,62岁,党员,初中学历;董耐妞,村支部委员兼村委委员,48岁,党员,高中学历。全村人均纯收入11810元,560余人外出务工。村共有主干道四条,已硬化道路1200米。机井38眼。曾多次被评为“新郑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等。 两委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办事,群众威信好,全村民风和谐,思想稳定,暂无不稳定因素。其中,四军人员6人,思想都较稳定。 主体产业以农业为主,主要是大棚蔬菜种植,和小麦玉米等农作物。辖区内企业有新郑市永兴工贸有限公司、新郑市顶呱呱种业有限公司、预制板厂有两个、塑料厂两个。 |
吴庄村 |
一、基本情况 吴庄村位于梨河镇南部,辖吴庄、丁湾、吴窑3个自然村,有7个村民组、384户、1360口人,有耕地1460亩,人均耕地面积1.07亩。全村有剩余劳动力412人,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861元。党员总数37人,其中50岁以上24人,占党员总数的69%;35岁以下6人,占党员总数的17%。 二、两委班子情况吴书明,村支部书记,男,40岁,初中,13607692680;高桂梅,村委委员妇女主任,女,49岁,高中,13523550643;吴水周,村委委员,男,37岁,高中 |
黄桥村 |
黄桥村位于梨河镇西部,辖黄桥1个自然村,有5个村民组、256户、1050口人,有耕地1450亩,人均耕地面积1.49亩。农业是黄桥村主体产业,农业生产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辖区内现无企业。黄桥村人均耕地面积少是客观条件,种植品种单一,技术落后,是村民收入不高的主要原因,基于当前这一现实,要想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除了需要上级党委政府完善惠农政策和措施外,更需要因地制宜,发展多元农村经济。另外。辖区内无规模以上企业,因此带动全村经济大发展的动力不足,鉴于这一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两委积极主动想办法,找路子,争取尽快成立起可以带动村民一起致富的规模企业,为黄桥村的经济大发展创造机遇。 |
刘吉安楼村 |
刘吉安楼村地处梨河镇东南部,东临学田村,西临107国道,南与长葛搭界,交通便利。基本情况:刘吉安楼村共有5个村民组,辖刘吉安楼、穆庄2个自然村,人口总数1219人,土地1480亩,人均耕地面积1.1亩。刘吉安楼村现有党员50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776元。梨河镇纪委书记高烨任刘吉安楼村第一支部书记。村级组织机构建全,村两委成员4人,两委班子基本情况如下:刘成罡,支部书记兼村主任,男,43岁,高中毕业;赵智彦,支部委员兼村委委员,男,59岁,初中;贾建民,支部委员,男,50岁,大专;吕美兰,支部委员,女,48岁,中专毕业。村支书、主任领导工作具体到位,委员处理村务事务及时正确,其他人员配合积极、负责。外出务工人数218人,享受低保人数57人;目前道路建设情况:2009年修建了一条东至学田西连107国道的柏油大道,2011年,应老百姓的要求,刘吉安楼村又争取到修路指标,把村内连接一组至四组的土路修成了宽4.5,长700多米的水泥道路;近几年来所取得的荣誉:基层组织建设优秀单位、万亩示范开发及发展蔬菜大棚先进工作单位、信访稳定工作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创建省级卫生镇工作先进单位等。 |
七里堂村 |
七里堂村位于梨河镇东北部,距新郑市区约7公里左右,现辖三个自然村、五个村民小组,共232户,有960口人。有“两委”干部5人,有35位党员。耕地面积460亩,人均耕地半亩。三个自然村分别为:七里堂自然村,辖第四、五村民组;大朱庄自然村,辖第二、三村民组;小毕庄自然村,辖第一村民组。新郑市防疫站站长黄俭同志任村第一支部书记。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杨国喜,村支部委员燕顺祥、赵根花,村委委员毛松信,均为党员。外出务工人员有160余人。村内有主干道四条,硬化道路5公里。曾多次被评为:“新郑市优秀基层党组织”、“计划生育先进工作单位”等。 |
陈庄村 |
陈庄村位于梨河镇东部,辖陈庄、东庄、西庄、乔楼4个自然村,有5个村民组、总人口数1522人,总耕地1510亩,人均耕地面积0.98亩。外出务工人员260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481元。党员总数48人,其中50岁以上36人,占党员总数的75%;35岁以下2人,占党员总数的4%,其他的都在36岁至49岁之间,占党员总数的21%。五保户2户。享受低保人数38户。陈庄村60岁以上老人已全部参加了居民养老保险。村内有1个诊所,1个文化大院,1处农民健身场所,2家私人企业,桥梁制造厂和水利设施构件厂。陈庄村新修主干道四条,新打四眼机井,使陈庄村生产结构得到改善。2011年陈庄村获得“郑州市卫生村”、“五好党支部”、“优秀基层组织”等荣誉。信访稳定和计划生育工作连年被上级部门评为先进村。 |
绰刘村 |
绰刘村位于梨河镇西南部,辖绰刘、后吕、小吴庄、滹沱、小董5个自然村,有7个村民组、460户、1836口人,有耕地2389亩,人均耕地面积1.30亩。全村有剩余劳动力600人,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883元。党员总数43人,其中50岁以上28人,占党员总数的65%;35岁以下的2人,占党员总数的5%。 |
高班庄村 |
高班庄村位于新郑市梨河镇东部,西邻107国道,东临双洎河。共辖两个自然村(高班庄、李湾),8个村民组,320户,1140人,耕地面积1450亩,人均耕地面积1.3亩。全村共有35名党员,低保22户37人。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是小麦,玉米。外出务工人员主要以运输、销售商品、汽车配件、服装等为主。 高班庄村两委干部共4人,这几年来村两委干部精诚团结,务实重干,一心一意以“改变群众生活环境,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为工作目标。先后投资500多万完成了村委办公楼、村文化大院、村村通、户户通道路、排水工程、安全饮水、村达标卫生室、村主次干道绿化、亮化、便民超市、文化娱乐广场、篮球场等十大工程,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生活环境有了极大改善。 在上级部门的大力帮助支持下,高班庄村获得“省级卫生村”、“省级生态文明村”“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郑州市生态文明村”,连续5年获得“郑州市五个好村党支部”、“郑州市五好基层党组织”、“新郑市五好村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
高新庄村 |
高新庄位于梨河镇东南,全村共有1600口人,共有5个自然村,9个村民组,1410亩耕地,43名党员,土地全部流转,种植绿化树 |
新蛮子营村 |
新蛮子营村地处城郊,位于“国道、高速、铁路、机场”等交通要道,总人口一千三百多人。 |
双楼村 |
一、基本情况: 双楼村位于梨河镇西部,辖双楼、三股槐2个自然村,有7个村民组、262户、993口人,有耕地800亩,人均耕地面积0.88亩。全村有剩余劳动力40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400元。党员总数47人,其中50岁以上22人,占党员总数的54%;35岁以下8人,占党员总数的9%。双楼村低保户共14户,27人;五保户1户,1人;优抚5人。村党支部2004年被评为新郑市“五好”村党支部。村第一支部书记为李长法。 二、两委班子情况支委:高有民、赵文治、村委:高有民、陈富贵、高瑞霞 三、主要产业:农业生产以小麦、玉米、花生为主。梨河镇民营企业郑州佳利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与郑州花花牛集团合作,在双楼村兴建新郑市佳利奶牛养殖场,投资500万元,现已引进良种奶牛200头。双楼村紧抓机遇,大力发展牧草种植,现已达到216亩。另外有双楼家具厂,占地约20亩。四经济发展思路想求发展,首先要的是技术和人才,双楼村将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有志青年、学生和经商务工人员,回村创业,引领经济发展。其次,要进一步加强村级两委班子建设,注重培养年轻后备干部,并收一些30岁以下的优秀青年农民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增加村民党组织的活力和村级班子发展后劲。为经济的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
岗李村 |
岗李村位于新郑市梨河镇的西南角,南与长葛、西与观音寺相邻,全村共计人口1512人,耕地面积2280亩,人均耕地面积为1.2亩,设3个自然村分别是岗李,祝岗,葛寨,共7个村民小组,长期以来以农业为主,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部分村民以养鸭为副,人均纯收入为11000元。岗李村建成的文化大院是后期梨河镇建成的十个村之一,图书阅览室、体育器材一应俱全,极大的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远程教育设施运行良好。 岗李村中的自然村葛寨建有提灌站一座,三夏,三秋期间,能提供周边农户浇地用水。 岗李村历来民风淳朴,村民安居乐业,虽然村中没有企业,但是村民们自力更生,不少人外出打工,外出务工人员有420人在村的人也有部分人发展养殖业。岗李村有低保户90人,村主干道2条,已硬化道路4公里。 |
大高庄村 |
基本情况:大高庄村位于梨河镇西北部,107国道与省道交界处,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大高庄村总人口数为1458人,党员56名,总耕地面积780亩,人均耕地面积0.4亩,共辖一个自然村,两个村民小组,全村主干道三条,道路已全部硬化。大高庄村连续几年被评为“五好党支部”。 主体产业情况:大高庄村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辅助产业以养殖业为主,较为突出的是“新郑市人和养猪合作社”。大高庄经济发展思路及制约大高庄发展的主要因素:大高庄村接下来利用最新的便利交通条件来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争取在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引进企业,利用现有优势,实现农业经济产业化以及多种经济发展模式的目标。 |
前吕村 |
前吕村位于梨河镇西南部,只有一个自然村,村民居住比较集中。支部书记李新军,两委班子4人,政法委副书记高明超任第一支部书记。全村有4个村民组,325户,1221人,外出务工126人,人均年纯收入12321元。全村党员41人,低保户17户47人。五保户1人。全村有耕地1480亩已全部流转。全村主干道两条,已硬化道路2公里。 村内有4家商店,1个诊所,1个文化大院,1处农民健身场所,5家私人企业,其中3家为板材厂,这三家板材厂规模较小,有一家是红枣加工业,年利润达到20万元。 近年来村两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立足村情,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因为村里以及附近有企业,老百姓不用出远门就能转移就业,为了让老百姓更安心的投入到打工行业中,我们想方设法,多方协调,让老百姓改变单户种植模式,已流转全部耕地1480亩,让老百姓安心打工,挣更多的钱,过更好的生活。 2015年度取得的荣誉有:基层组织建设优秀单位、信访稳定工作先进单位、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先进单位。 今后两委围绕党建抓经济,围绕项目抓增收,解决民生保稳定,以全新姿态,务实的作风带领群众致富。 |
老观李村 |
老观李村紧邻梨河镇区西部,2个自然村,老观李,贾庄,总户数468,人口2070.耕地面积1880亩,中共党员62人,群众主要以农业为主,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老观李,贾庄的舞狮队多次在新郑,郑州获得多次奖项。 |
学田村 |
学田村位于梨河镇南部,辖郜庄、学田、霍烧店3个自然村,有5个村民组、236户、1184口人,有耕地1789亩,人均耕地面积1.07亩。全村有剩余劳动力412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061元。党员总数40人,其中50岁以上34人,占党员总数的69%;35岁以下6人。班子成员由:张瑜,村第一支部书记、田军智,村支部书记,男,49岁,高中,15038129312;李栓玲,村委委员妇女主任,女,48岁,高中,13523548447;董新立,村委委员,男,47岁,高中,张启明,村委委员,男,50岁,高中。村里有低保39户。 |
三里岗村 |
三里岗村位于梨河镇北部,辖蔡庄、冯庄、郜湾、端湾、郜庄5个自然村,有13个村民组、470户、1690口人,有耕地830亩,人均耕地面积0.5亩。全村有剩余劳动力354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3030元。党员总数75人。低保户24户,外出务工人员1000人。三里岗村连年被评为新郑市创建安全村达标单位、梨河镇支持企业发展先进单位、环境卫生工作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村党支部也连年被评为新郑市“五好”村党支部。1、农业:由于三里岗村紧邻市区,邻接郑许公路和茨山路,人多地少,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发展高效农业,粮食产量稳中有升。2、工业:因交通便利,三里岗辖区有数家中小企业,如光明磨料厂、养殖场、个体工商户有饭店、商品零售、废品收购厂、塑料加工等等。三里岗的双李菜刀被列入新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
黄甫蔡村 |
黄甫蔡村位于梨河镇东南部,现辖五个自然村、九个村民小组,共有1670口人。有“两委”干部4人,耕地面积1791亩,人均耕地一亩。五个自然村分别为:黄甫蔡自然村,含第二、三、四村民组;柴楼自然村,含第五、六、七村民组;黄湾自然村,含第八村民组;牛堂自然村,含第九村民组,范庄自然村,含第一村民组。主体产业以农业为主,主要依靠大棚蔬菜种植,以及养殖鸡、鸭、猪、鱼等养殖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其主要制约因素有:受京广铁路线影响,交通不便利。 |
三刘村 |
三刘村位于新郑市梨河镇的西南角,南与长葛、西与观音寺唐户村相邻,三刘村分为三刘、赵庄、唐寨三个自然村,行政村共计人口1786人,耕地面积2320亩,设十一个村民小组,长期以来以农业为主,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部分村民以养鸭为副,人均纯收入10660元。享受低保人数92人,优抚12人,五保1人。有主干道两条,在镇党委镇府的资助和各方帮助下前年新建村主干道柏油路1.2公里,去年新建村道(水泥路面)1.1公里,建成的文化大院是前期梨河镇建成的五个村之一,图书阅览室、体育器材一应俱全,极大的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远程教育设施运行良好。前年新建村室138平方。 |
官庄村 |
官庄村位于梨河镇东南部,由官庄、赵大楼2个自然村组成,居住比较集中,2个自然村紧紧相连。支部书记赵景中,两委班子4人,爱卫办主任贾有怀任第一支部书记。全村有5个村民组,297户,1117人,外出务工230人,人均纯收入11500元。全村党员36人,低保户31户51人。全村有耕地1500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等作物。全村主干道两条,已硬化道路6公里。 村内有1家商店,1个诊所,1个文化大院,1处农民健身场所,2家私人企业,其中1家为预制厂,1家为家具厂。近年来村两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立足村情,因地制宜,积极支持镇“万亩示范田”工程,让老百姓改变单户种植模式,流转出耕地400亩划入万亩示范田。 官庄村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切实做好各项工作并在2011度取得梨河镇万亩示范开发及发展蔬菜大棚工作先进单位、梨河镇信访稳定(人民调解)工作先进单位。 今后村两委以蔬菜大棚发展为契机,围绕项目抓增收,解决民生保稳定,以全新姿态,务实的作风带领群众致富。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