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铜仁市 >> 沿河县 >> 后坪乡 >> 河心村

河心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河心村谷歌卫星地图)


河心村简介

  河心村系后坪乡政府所在地行政村,国土面积约16平方公里,全村7个村民组,665户1818人,拥有耕地5000多亩,主产烤烟、茶叶、蔬菜、水稻、马铃薯等。公路通组率为100%,村内公路主干道为柏油路。河心村隶属于后坪联建党支部。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627211 565300 -- 查看 河心村谷歌卫星地图

河心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河心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河心村

  河心村系后坪乡政府所在地行政村,国土面积约16平方公里,全村7个村民组,665户1818人,拥有耕地5000多亩,主产烤烟、茶叶、蔬菜、水稻、马铃薯等。公路通组率为100%,村内公路主干道为柏油路。河心村隶属于后坪联建党支部。   

水井村

  水井村地处后坪乡东部村,与乡政府所在的河心村毗邻,国土面积约20平方公里,全村10个村民组,427户1746人,拥有耕地7000多亩,主产烤烟、茶叶、油菜、玉米、水稻、马铃薯等。公路通组率为100%,村内公路主干道为柏油路。水井村隶属于后坪联建党支部。   

茶元村

  茶元村地处后坪乡东南部,与乡政府所在的河心村毗邻,国土面积约14平方公里,全村5个村民组,112户464人,拥有耕地4000多亩,主产烤烟、茶叶、玉米、马铃薯等。公路通组率为80%,村内所有公路主干道为泥石路。村内茶元村隶属于后坪联建党支部。   

下坝村

  下坝村地处后坪乡西南部,与乡政府所在的河心村毗邻,国土面积约16平方公里,全村13个村民组,303户1336人,拥有耕地4500多亩,主产烤烟、玉米、马铃薯等。公路通组率为95%,碎石铺面达80%。。隶属于联合联建党支部。  

楠木村

  楠木村地处后坪乡西南部,国土面积约14平方公里,全村4个村民组,253户1165人,拥有耕地4000多亩,主产烤烟、玉米、马铃薯及畜牧养殖等。公路通组率为95%,碎石铺面达850%。。隶属于联合联建党支部。   

观音村

  观音村地处后坪乡政府所在地东南方向,距后坪乡场镇所在地20公里,国土面积约18平方公里,全村辖6个村民组、272户1149人,党员22名,其中女党员3名。拥有耕地6500多亩,其中常用耕地面积为5700亩,地处高寒地带,常年雨雪天气偏多。   一、产业发展   观音村主要农产业为烤烟、茶叶、玉米、稻谷、马铃薯等,其中主导产业为烤烟,2010年,全村烤烟生产为520亩,总产值93.6万元。2011年,全村计划种植烤烟面积570亩、茶叶125亩,至当前,烤烟、茶叶合同种植面积已全部落实到位,五年内,观音村将在产业结构调整上继续做强做大支柱产业,同时大力发展茶产业,计划烤烟、茶叶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200亩和1000亩。   二、基础设施建设   (一)人畜饮水工程。2011年,观音村投资12万元新建的观音塘组人畜饮水工程前期工作已经准备完毕,该工程拟定于6月底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该工程建成后,将大大解决观音塘组87户360人的饮水问题。五年内,观音村将继续积极向上级申请项目资金大力新建人畜饮水工程,确保人畜饮水工程全覆盖,彻底解决全村人畜饮水难问题。   (二)公路建设。今年,观音村将继续完善倪家湾至上坝的通组公路碎石铺面工程,并计划于5年内,完成全部通组公路襄边(碎石铺面)和刺竹丫至上坝的油路改造,全力改善群众出行问题。   三、人力资源   1、因受地理条件影响,观音村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务工,劳动力比较匮乏,为此,于未来几年内,将积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家创业,并为其提供一定的资金帮扶和技术支持。同时,将加大对后备干部的培养,积极吸纳思想素质高、作风硬的年轻人到0组织中来,壮大党员队伍。   2、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上级“一事一议”、“整村推进”等项目资金,努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   3、继续加大对通村组公路设施建设,彻底解决全村广大群众出行难问题。   4、加大对广大群众农业生产技术的培训,使其至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   

双坪村

  双坪村地处后坪乡政府所在地西北角,距后坪乡场镇所在地14公里,国土面积约18平方公里,全村8个村民组,291户1267人,拥有耕地5000多亩,农产业为烤烟、茶叶、玉米、马铃薯等,其中主导产业为烤烟;2011年,全村计划种植烤烟面积1000亩、茶叶155亩,至当前,烤烟1000亩种植面积已全部落实,茶叶栽植完成面积152亩。2011年,投资15万元的整村推进项目人畜饮水工程已经动工,该工程建成后,将大大改善双坪村刷竹背、茶园坝两个村民小组的人畜饮水难的问题。双坪村公路通组率为100%,其中碎石铺面率为92%。双坪村隶属于新合联建党支部。   

茨坝村

  茨坝村地处后坪乡政府所在地西北角,距后坪乡场镇所在地17公里,国土面积约16平方公里,全村辖5个村民组、324户1403人,党员27名,其中女党员5名,系-全国人大代表刘恩和之故里。茨坝村拥有耕地5300多亩,其中常用耕地面积为4300亩。   茨坝村主要农产业为烤烟、茶叶、玉米、花生、马铃薯等,其中主导产业为烤烟,2010年,全村烤烟生产为470亩,总产值84.6万元。2011年,全村计划种植烤烟面积530亩、茶叶125亩,至当前,烤烟、茶叶合同种植面积已全部落实到位,五年内,茨坝村将在产业结构调整上继续做强做大支柱产业,同时大力发展茶产业,计划烤烟、茶叶种植面积分别达到800亩和1200亩。   基础设施建设   (一)人畜饮水工程。2011年,茨坝村投资300万元新建的6口烟水配套工程已经开始动工,该工程拟定于今年10月底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该工程建成后,将大大解决茨坝塘组87户360人的饮水问题。五年内,茨坝村将继续积极向上级申请项目资金大力新建人畜饮水工程,确保人畜饮水工程全覆盖,彻底解决全村人畜饮水难问题。   (二)公路建设。今年,茨坝村将继续完善茨坝至齐心的通组公路碎石铺面工程,同时将接通茨坝至石界梨子树坝的通组公路,该条公路建成后,将大大改善当地群众的生产条件;计划于5年内,通组公路全部实行碎石铺面,并将打通茨坝至重庆朗溪乡等子岩组的公路,该公路建成后将大大缩短茨坝村乃至后坪至重庆彭水的公路里程,将为后坪打入彭水和重庆市场提供快捷通道。   (三)“一事一议”工程建设。茨坝村计划于5年内,积极向上级相关部门争取“一事一议”工程项目资金,对全村的人行路进行全部硬化,彻底改变群众出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现象。同时,积极向上级争取“整村推进“项目资金,修通各组烤烟生产路,为做强做大支柱产业提供保障。   (四)干部队伍建设。将继续加大对后备干部的培养,积极吸纳思想素质好、作风硬、文化水平高的年轻人到村干部队伍中来,充实壮大村级干部队伍。同时,加大对农村党员的培养,每年至少发展2—4名农村党员。(五)村级阵地建设。继续加大对村级阵地建设的投入,完善村级办公场所设施及办公设备。   

斯茅坝村

  斯茅坝村位于后坪乡西部(方位),总面积13.3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00亩。下辖6个村民小组:斯茅坝、廖家界、大洪坝、坨的、红旗界、石界坡。现有户籍人口416户1789人。支柱产业为烤烟,副产业:玉米、稻谷、花生、马铃薯及畜牧养殖。2010年,村经济总收入590.37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300元。   党组织基本情况:   红阳村两委会成员4人,平均年龄33岁,大专及以上学历2人,中专或高中学历2人。共有党员43人,平均年龄52岁,35岁及以下11人,36-45岁23人,46-55岁的10人,56岁及以上8人。党员与群众融为一体,在群众中产生的影响非同寻常。“两委”干部充分发挥核心作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坚持分工不分家的原则,要求大家虚心求教,服从大局,团结协作,遇事多沟通,凡事有商量,工作热情高涨,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工作合力。党组织近年多次组织全体党员进行学习教育,全面提升党员素质。利用党员志愿服务队,作表率带头作用,积极开展多项惠及村民的活动。   

红阳村

  红阳村位于后坪乡西部(方位),总面积11.3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00亩。下辖4个村民小组:高朝门、红阳、向阳、黑仟子。现有户籍人口238户1132人。支柱产业为烤烟,副产业:玉米、稻谷、花生、马铃薯及畜牧养殖。2010年,村经济总收入373.56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300元。   党组织基本情况:   红阳村两委会成员5人,平均年龄35岁,大专及以上学历2人,中专或高中学历3人。共有党员43人,平均年龄43岁,35岁及以下5人,36-45岁17人,46-55岁的11人,56岁及以上11人;大专及以上学历5人,中专或高中学历13人,初中及以下学历25人。党员与群众融为一体,在群众中产生的影响非同寻常。“两委”干部充分发挥核心作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坚持分工不分家的原则,要求大家虚心求教,服从大局,团结协作,遇事多沟通,凡事有商量,工作热情高涨,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工作合力。党组织近年多次组织全体党员进行学习教育,全面提升党员素质。利用党员志愿服务队,作表率带头作用,积极开展多项惠及村民的活动。   

玉泉村

  玉泉村位于后坪乡东南方向,距乡政府所在地11.5公里,总面积10.2平方公里,辖3个村民组:高原、前进、当门塘,203户,900人,其中劳动力人口763人,党员33人。耕地面积为2700亩;是一个以烤烟、茶叶、畜牧养殖为主的生态农业村。2010年深冲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700元。   几年来,玉泉村为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一是成立烤烟农民专业合作社会,给村民提供生产、制作技术、销售、信息服务及培训等。二是狠抓烤烟叶这个主导产业,全面实行新技术推广、科学种植、农家肥使用,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提高了烤烟产量和质量,形成“一村一品”的格局;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村通村组11公里,至2011年,通村组公里达92%,完成农村安全饮用水改造工程建设,使用安全卫生用水达98%。近几年,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带下,全村社会经济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生产社会得到很大提高,基本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   


河心村特产大全




河心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