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屋坪村位于万山特区谢桥办事处东部.瓦屋坪村人口1982人,土地管辖面积17.98平方公里,管辖16个村民组.少数民族将近%90.劳动力899人
--人口总数:1892人农业人口:1860人非农业人口:32人
--行政区面积:1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98.0亩
--主要民族成分:发展口号:发展交通.解放全村村民的生产劳动力.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603001 | 554300 | -- | 查看 瓦屋坪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谢桥社区 |
谢桥社区是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谢桥街道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52060300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520603。邮政编码为554300,长途电话区号为0856 ,车牌号码为贵D。与龙门坳村、牙溪村、挞扒洞村、石竹村、瓦屋坪村、谢桥村、楚溪村、唐家寨村相邻。 |
龙门坳村 |
1、龙门坳村位于谢桥办事处的东北部、全村共14个村民组,468户,2138人,全村共15平方公里,耕地4150亩(其中粮田1500亩),经果林1500亩,森林植被6489亩,聚居汉、土、侗、苗等四个民族,是谢桥办事处的主要经果林和养殖业村之一。 2、近年来,龙门坳村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方面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锐意进取,使全村种植业和养殖业得到较快发展,先后被铜仁地区、万山特区授予“先进党组织荣誉称号”。 3、经地质部门探明,龙门坳村境内硅储量为5亿吨,其中优质硅占80%以上,且分布集中。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迅速,经果林年产300多吨以上(其中包括:黄冠梨、金秋梨、黄梨、核桃、水密桃、柿子、板梨、枇杷、提子)百亩两西瓜基地年产西瓜、香瓜200余吨,优质马铃薯150吨以上,绿色茶油50吨以上,优质花生100吨以上,菜油100吨以上,种植花椒树300多亩,现已土地整治完工坡改梯800多亩有待引进开发,大地散养优质土鸡年出栏商品鸡15000只以上,散养优质山羊年出栏商品羊300只,以上,仔猪年产2000头以上,年出栏商品猪1800头以上,优质特种养殖竹鼠年产800组,基本形成一村一品的生产格局,水、电、路、通讯实现组组通。 |
牙溪村 |
牙溪村位于谢桥街道办事处南部,距谢桥街道办事处10公里,东南方与六龙山乡交界,西南方与万山特区杨家寨,西北面是龙门坳村,东北面与石竹村相邻。铜仁至六龙山油路穿境而过。村级公路5公里,村组便道30公里,桥2座;村组便道硬化不到15%;总面积17.42平方公里。全村有耕地2695.92亩,林地2100亩;荒地2000亩;可利用荒地1000亩;人均耕地少,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地貌以低丘谷地为主,属喀斯特地形脆弱环境。全村辖村民组9个,共363户,总人口1375人(荒田冲组10户,49人;黑冲组36户,146人;牙溪组114户,411人;王家组23户,108人;何家铺组21户,81人;塘家坪组51户,199人;梓木溪组33户,99人;长岩组45户,160人;田家坝组30户,122人)。少数民族人口860人(以侗族、土家族为主),占全村人口的62.5%;女639人,占总人口的46.4%;总劳动力680人。现有村卫生室62平方米,卫生员1人。村办公室正在筹建中。 |
挞扒洞村 |
挞扒洞村位于谢桥街道办事处西南面,距办事处8公里,距铜仁市11.5公里,村辖区4个村民组,共226户,905人。耕地567亩。 挞扒洞长寿村是位于谢桥街道办事处挞扒洞水库上游的一个自然村落,全村现有村民901余人,以蒋绪松老人最为年长,已有106岁高龄。而自建国以来,挞扒洞村已先后出了17个百岁老人。长寿村山环水绕,空气新鲜,民风纯朴。而山清、水秀、人和,也正是这里村民长寿之秘诀。2000年10月13日,挞扒洞村经国家老龄委批准挂牌为铜仁市第一个“长寿村”。挞扒洞长寿村具有人类健康的4大要素:空气、水、阳光、磁场。海拔高,四面环山,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造成了当地平均每立方米高达2000到5000个的负氧离子。 同时,这里的河水和泉水,多数经过数千米的伏流才露出地面,融入了不同地层中所富含的硒、锶等有益于健康的微量元素,它们被身体叫及后,对调节生理机能、延年益寿,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
石竹村 |
石竹村位于谢桥办事处东部,南与牙溪村、东同铜仁市六龙山乡、北接寨桂村、西为谢桥村相比邻。 全村辖17个村民组,有汉、苗、侗、土家等民族,共有农业人口2150人。辖区面积18.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72亩。全村人均年收入4000元。主要从事蔬菜种植,食用菌,粮食等农业生产活动。 近年来,蔬菜种植逐步向规模化发展。目前,全村有20余亩大棚蔬菜种植基地。 村级工作思路:带领群众发展致富 |
瓦屋坪村 |
瓦屋坪村位于万山特区谢桥办事处东部.瓦屋坪村人口1982人,土地管辖面积17.98平方公里,管辖16个村民组.少数民族将近%90.劳动力899人 --人口总数:1892人农业人口:1860人非农业人口:32人 --行政区面积:1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98.0亩 --主要民族成分:发展口号:发展交通.解放全村村民的生产劳动力. |
谢桥村 |
谢桥村位于铜仁市南郊,地处梵净大道终端,2011年2月28日,异地转型,万山特区谢桥新城政治、文化、金融商贸中心。 全村有八个村民组,540户,2408人,0党员74人,村里居住有汉、侗、土家、畲、苗等七民族,全村总面积3.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00余亩(今年之内全部征用完毕),全村人均收入达5000元人民币。 在政治文明建设上,坚持按照保留能人,补充新人的要求,着力优化班子结构,大力实施能人祖阁。现村两委班子有7人,大专两人、高中3人、初中2人,平均年龄38岁。个人资产上百万6人,20万以上1人。2002年6月0铜仁市委授予“五个好党支部”,2004被0铜仁市委授予“五个好党支部”,2004年6月获0铜仁地委2003年度“党建创先”先进村党支部;2004年连续4年获全处全面工作第一名,2011年荣获万山特区委“五好”基层党组织。 物质文明建设,很抓梵净大道,铜玉路,谢桥新区建设等机遇,大力发展通道经济,交通运输、建筑建材服务各行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一是注重学习,以村两委班子为核心不定期开展各种学习活动,二是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努力构建新农村创建活动。荣获铜仁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表彰“1999-2000年度全区群众文化工作先进单位”;荣获铜仁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表彰“1999-2000年度全区群众文化工作先进单位” 村里还青年中组建一支22人的民兵应急分队,负责抗洪抢险,社会治安,处理突发事件等综合性工作。2006年1月获铜仁市人武部“民兵工作先进单位”表彰;2006年12月获铜仁军分区“先进基层民兵组织”表彰;2007年1月获铜仁市人武部“民兵工作先进单位”表彰2007年12月获铜仁军分区“先进基层民兵组织”表彰;2008年3月获铜仁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2007年度基层平安铜仁创建工作先进集体”表彰;2009年7月获0铜仁地委、铜仁地区行署“2007-2008年度文明村”表彰;2010年3月获0铜仁市委、市人民政府、市人武部“2009年度先进民兵连”表彰;2011年1月获铜仁军分区“先进基层民兵组织”表彰。 |
楚溪村 |
楚溪村简介,楚溪村位于万山特区谢桥街道办事处西北方,楚溪村人数有1893人,流动人口有507人,共有人数2400人,户数有484户,全村管辖区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00亩,村居有汉族、苗族、侗族、土家族等6个名族,下辖区有8个村民组组成,距离谢桥办事处约两公里,地势平坦,交通方面是规划城市建设的重要区域,地区交警支队车管所,雨润项目已进村落户。 |
唐家寨村 |
唐家寨村共3789人,其中原始自然人2589人,流动人口1200,共635户。全村面积11.3平方公里,耕地占1258亩,森林覆盖率37.9%,交通便利,距政府服务中心100米左右,是城市建设主要地段。共辖8个村名组。人均收入5613元。 全村由于向城市化建设过度,群众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在精神方面建设得到了大力提高,物质方面建设也随之得到了提高,现在唐家寨村落地建成项目有川主科技、福建砖厂、汽贸、酒店等企业,解决了唐家寨村几百人的劳动就业。划转给万山管辖后,唐家寨村将作为城市建设的主战场,现在唐家寨村新建几条大道,使得唐家寨村的公路是纵横交错,用不了几年,一座山水园林城市冉冉升起。. 唐家寨村可以说是交通便利,各村民组相互连接,尤其是几条大道从唐家寨村中心穿过,一条40米的梵净山大道,一条60米的金麟大道,一条30米的市府路,三条大道围绕唐家寨村穿过,给唐家寨村的发展带来了发展的机遇,诚挚邀请各界人士来唐家寨村开发。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