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社区地处于仁怀市二合镇东部,茅习公路和神秘赤水河穿境而过,素有“赤水河畔小江南”之美称。
玉屏社区地域面积11.5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组,一个渡口,耕地面积2850亩,1112户,4243余人,全村下设5个党小组,有党员82人,设有1个党员群众综合服务站,13个便民服务点。经济收入主要以就业、畜牧、蔬菜、经果林、退耕还竹、劳务输出为主,现有枇杷基地1个,桔橙、沙田柚基地各1个,退耕还林1300亩(其中经果林600亩、退耕还竹700亩),现有非公有制白酒企业7家、茅台酒厂301车间、白酒工业园区等大型白酒生产基地,人均收入达4500元。
近年来,在二合镇党委、政府和各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紧紧围绕“党建抓工业、工业促经济发展”的战略理念,深化和拓展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开展创先争优、“三个建设年”暨“四帮四促”活动,深入实施党内关怀全覆盖,着力加强和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促进玉屏社区经济建设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382111 | 564500 | -- | 查看 玉屏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玉屏社区 |
玉屏社区地处于仁怀市二合镇东部,茅习公路和神秘赤水河穿境而过,素有“赤水河畔小江南”之美称。 玉屏社区地域面积11.5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组,一个渡口,耕地面积2850亩,1112户,4243余人,全村下设5个党小组,有党员82人,设有1个党员群众综合服务站,13个便民服务点。经济收入主要以就业、畜牧、蔬菜、经果林、退耕还竹、劳务输出为主,现有枇杷基地1个,桔橙、沙田柚基地各1个,退耕还林1300亩(其中经果林600亩、退耕还竹700亩),现有非公有制白酒企业7家、茅台酒厂301车间、白酒工业园区等大型白酒生产基地,人均收入达4500元。 近年来,在二合镇党委、政府和各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紧紧围绕“党建抓工业、工业促经济发展”的战略理念,深化和拓展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开展创先争优、“三个建设年”暨“四帮四促”活动,深入实施党内关怀全覆盖,着力加强和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促进玉屏社区经济建设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
云柳村 |
云柳村位于仁怀市二合镇东南部赤水河东岸,地域面积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50亩,林地5000亩,牧草地2000亩,退耕还竹面积612亩,辖14个村民组,常住人口2902人。村平均海拔600米,平均气温14℃,资源丰富,适合西瓜、蔬菜、有机高粱等绿色产品生长。 近年来,云柳村紧紧围绕“调整产业结构,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结合云柳村土地资源优势,2009年发展了有机红粮种植800亩,畜牧养殖大户15户,精品水果种植150亩,蔬菜种植150亩。有效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全村人均年纯收入在往年基础上增收500元,实现了年初制定的让农民增产增收的目标。 今后,全村将以发展有机红粮、蔬菜生产、畜牧养殖、劳务输出、退耕还林为主要经济来源,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依靠全村人民共同努力,计划在5年内,全村基本实现农业产业机构现代化的目标,把云柳村打造成为仁怀市一流的有机绿色生产基地,完全实现农业产业化。 |
向阳村 |
向阳村地域面积4平方公里,茅习公路穿境而过,全村辖9个村民组,常住人口2086人,共446户。耕地面积767.26亩,其中田364亩,封山育林1600亩,荒山500亩,森林覆盖率达45%,党员24人。全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于工业、劳务输出、养殖种植。 随着紫云街道规模日益壮大,向阳村将努力形成具有较强竞争能力和地方特色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格局,不断增强村级综合服务功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继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村民素质和乡村文明程度,提升整体形象,逐步把向阳村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实力强,人民生活富裕,社会文明进步的现代化乡村。 |
沿河村 |
沿河村地处中国酒都——贵州省仁怀市二合镇西北部,赤水河畔中游。神秘赤水河悠悠蜿蜒而过,把全村分割成东、西两岸,对河相望,葱葱郁郁,素有“赤水河畔小江南”之美称。 沿河村地域面积10.5平方公里,辖15个村民组(其中河西14个村民组,河东1个村民组),6个渡口,耕地面积2186亩。892户,3869人,全村下设3个党小组,有党员62人,设有1个党员群众综合服务站,5个便民服务点。经济收入主要以畜牧、蔬菜、经果林、退耕还竹、劳务输出为主,现有枇杷基地1个,桔橙基地1个,畜牧养殖大户6户,退耕还林1300亩(其中经果林500亩、退耕还竹800亩),非公有制白酒企业16家,人均收入3580元。 近年来,在二合镇党委、政府和各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村两委紧紧围绕“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发展思路,深入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深入实施党内关怀全覆盖,着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促进沿河村经济建设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发展。 |
同民村 |
同民村位于二合镇东部,地域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2200亩,辖10个村民组,常住人口2728人。村平均海拔450米,平均气温16.2℃,资源丰富,特别适合早熟、晚秋作物栽培和经果林栽植。水利资源丰富,适合水产业发展。 根据土壤、水源、气候等有利条件,是仁怀市白酒工业园区基地之一。发展红粮1200亩,经果林500亩,早熟蔬菜300亩,水产养殖100亩。 全村以经果林、水产养殖为特色产业,发展养殖,搞好劳务输出,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利用规划为白酒工业园区的大好机遇,在上级政府的统一安排下,努力把同民村打造为一流的经果林基地和白酒工业园区,完全实现农业产业化。 |
柏杨村 |
柏杨村位于二合镇北部,地域面积6.5平方公里,耕地2417亩,辖12个村民组,常住人口3662人,党员68人,村平均海拔600米,平均气温16.5℃,资源丰富,特别适合种植红粮、稻谷。 近年来,柏杨村紧紧围绕“支部领航,产业带动,远教助推,科学发展,积极进取”的思路,强化农村党的建设,结合区域优势,发展有机高粱为主,畜牧养殖大户1户,全村人均年纯收入3956元。 柏杨村以红粮为特色产业,畜牧养殖、劳务输出、粮食生产、退耕还林等为主要经济渠道,随着仁怀白酒工业园区的发展,我镇已建立“顺民意高粱合作社”,为贵州茅台酒厂提供资源的同时,也为柏杨村农民减轻了不少人力、增加了收入。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党支部的带领下,依靠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把柏杨村打造成贵州茅台酒厂资源红粮基地。 |
仁文村 |
仁文村位于二合镇赤水河西,地域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75亩,辖11个村民组,常住人口3975人。村平均海拔630米,平均气温19.5℃,土地肥沃,适宜蔬菜等各种经济作物的栽培。 近年来,仁文村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明确的目标,发展的思路,结合区域优势,发展了蔬菜种植850亩、畜牧养殖大户32户、精品水果130亩、有机高粱种植505亩,全村人均年收入3780元。 全村以葡萄、草莓、畜牧养殖、劳务输出、有机高粱种植为主要经济渠道,随着二合河西的白酒工业的发展,河西公路的畅通,计划到2020年,在上级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依靠全村人民的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把仁文村打造为仁怀市水果精品基地,完全实现农业产业化。 |
双龙村 |
双龙村位于二合镇南部,地域面积8.2平方公里,耕地2434亩,辖16个村民组,常住人口3898人。村平均海拔400米,平均气温18.2℃,资源丰富,特别适合早熟、晚秋喜温作物栽培,一年可种植蔬菜达三季。 近年来,双龙村紧紧围绕“支部领航,产业带动,远教助推,科学发展”思路,强化农村党的建设,结合区域优势,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2060亩,畜牧养殖大户126户,精品水果种植250亩,引进规模白酒企业6家,有效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2008年,全村人均年纯收入4680元,位居全镇之首。 全村以蔬菜生产为特色产业,畜牧养殖、劳务输出、红粮、退耕还林等为主要经济渠道,随着仁怀白酒工业园区的落户,轻工业也必将成为全村增产增收的另一主渠道!计划到2020年通过上级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党支部的带领下,依靠全村人民共同努力,全村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把双龙村打造成贵州省一流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完全实现农业产业化。 |
正觉寺村 |
正觉寺村位于二合镇东部,地域面积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61亩,辖9个村民组,常住人口2357人,设党小组1个,有党员5人。村平均海拔600米,平均气温15.5℃,森林覆盖面积4116亩,土壤肥沃,特别适合种植各种针叶林植物,如水稻、红粮等作物的种植。 近年来,正觉寺村紧紧围绕“强化服务,促进和谐”的思路,强化农村党的建设。结合地理优势优势,发展畜牧养殖大户13户、无公害蔬菜种植104亩、红粮种植1038亩,2008年,全村人均年纯收入3430元。 全村以粮食生产、退耕还林、畜牧养殖、劳务输出等为主要经济渠道,依靠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计划到2020年把正觉寺村建设成为农业产业化、农民增收致富的和谐村落。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