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塘坎村位于仁怀市长岗镇斜南东翼与遵义县西部接壤地带、茅台高速公路14km处,地理坐标东经106027′33//~106025′30//,北纬27039′05//~27041′40//,东抵遵义县平正仡佬乡,南抵长岗镇蔺田村,西抵长岗镇长征街社区,北抵长岗镇小山头村,地域面积12.15平方公里,属亚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平均气温150C,年均降水量1032.50mm,历年降水量多集中在5~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52.83%,年降水量分配不均,且年季变化较大。属赤水河上游一级支流五马河流域上游地域。全村地势呈高山丘陵状,山间形成较多的宽阔槽谷、坝子,山地大部分为碳酸盐岩,谷地、斜坡大部分由碎屑岩夹碳酸盐岩构成,土壤主要为黄壤。喀斯特地形发育较为完整,是典型的黔北高原山地喀斯特地貌。全村林业用地面积258.95公顷,非林业用地845.28公顷,森林覆盖率16.16﹪,森林资源为非均匀性分布。
全村辖9个村民组,615户,总人口2450人,其中农业人口2420人,非农业人口30人,人口密度为202人/平方公里,农民年人均收入2620元,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和劳务收入。常住居民有汉族、仡佬族。茅台高速公路在这里进入仁怀境内,长达5.5公里。在高速公路沿线有国酒界碑、世界之最的“国酒飘香”酒坛、红军四渡赤水等4座大型景观雕塑。在辖区内还有红军长征时留下的红军医院、大王寨红军标语遗址、战壕等含金量高、价值大的红色财富。
辖区内有酒厂2家,提供600余个就业岗位。主要的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主要种植红高梁、烤烟、秋延后蔬菜等。
堰塘坎村是长岗镇开发的新区,长岗镇车站、百米大道、移民新村等工程项目已兴建完工投入使用,一个新兴的集镇新区即将呈现,热情、开放的堰塘坎正欢迎着您的到来。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382102 | 564500 | -- | 查看 堰塘坎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长征社区 |
长征社区位于镇政府所在地,是长岗镇唯一一个城镇社区,距茅台高速下线口5公里,地处理坐标经106°27′33-106°25′30″,北纬27°39′05″-27°41′40″,与长岗镇堰塘坎村、蔺田村、新庄村、小山头毗邻。 这里是经军长征征战地,是长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一所小学校本部,一所幼儿园,红色的旅游优秀景点——毛主席居位于社区中心地带。全区辖6个居民住,共746户,2298人。 社区经济以种养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种植主要农作物为烤烟、高粱、玉米等,第三产业以商业、餐饮服务业为主。2010年,全区人均收入4120元,基本实现了全区文明、富裕、祥和。 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在镇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党的-精神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为统领,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促进和谐,强化“三个建设年”创建活动,创新务实地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不断巩固和提高经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如今的长征社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经济建设大潮中阔步前进。务实进取、开拓创新、热情、文明、勤劳的长征人民热切期盼您的到来。 |
中观村 |
中观村位于长岗镇西面,与堰头村、新庄村、五马镇云安村相毗邻,距长岗镇中心7公里。全区下辖茅坡等9个村民组,全区人口2731人,绝大多数为农业人口,主要民族为苗族和汉族。茅坡村属亚热带气候,全年降水丰富,但分布不均,全区以山地为主,属于典型卡斯特地貌。辖区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有玉米、烤烟、高粱等。烤烟为主要经济作物,是长岗镇烤烟种植基地之一。 近年来,中观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茶叶产业,不断改善通村通组公路,发展家庭生态养殖产业,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2011年实施危房改造25户,有茶叶基地200多亩,未来几年,中观村将继续推进通组公路建设,争取项目,对低压线路进行全面改造,发挥山地优势,发展经果林产业。 |
井坝村 |
井坝村位于长岗镇南面,与长岗镇蔺田村、风岩村、茶花村及遵义县洪关乡毗邻,辖永协、前进等14个村民组752户3210人,辖区以煤炭开采和高粱种植为指导产业,年人均纯收入3800余元;辖区有15万吨基建矿井、生产矿井各1间,交通条件比较发达,由煤炭开采及其衍生的交通运输、饮食服务等行业为村民带来了较大收益。 |
丰岩村 |
丰岩村位于长岗镇南面,与蔺田、井坝及遵义县平正、洪关、枫香接壤,地域面积7.6平方公里,辖区风景秀丽,村容整洁。 辖9个村民组共2147人,有15万吨生产矿井两间,全村年人均纯收入4200元,属长岗镇最富裕村居之一。 |
蔺田村 |
蔺田村位于长岗镇南面,距镇中心所在地2公里,与长岗镇长征社区、堰塘坎村、井坝村、丰岩村、遵义县平正乡毗邻,辖10个村民组,常驻人口3102人。 全村以农业生产为主,烤烟、高粱种植和畜牧养殖条件相对较好,是长岗镇烤烟、高粱重点种植区域之一。 辖区内规划项目蔺家坪水库将于十二五期间开工并建设完成,建成后将彻底解决一直以来困扰长岗人民的饮水困难问题,并有力提升全村乃至全镇自然环境。 |
小山头村 |
小山头村,行政代码:520382102004,位于长岗镇东面,距镇中心4公里,与镇内太阳村,堰塘坎村相连,与中国仡佬第一乡——遵义县平正乡接攘。 全村辖10个村民组,主要居住着汉,仡佬,苗等民族,共有人口2026人,常住人口1916人,其中仡佬族人口680余人,苗族人口40余人。总面积1030.73公顷,耕地面积284.88公顷,其中水田面积为8.87公顷,旱地面积为276.1公顷;园地面积为2.14公顷,其中果园面积为0.57公顷,其他园地面积为1.57公顷;林地面积为403.44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为61.01公顷,灌木林地面积为273.72公顷,其他林地面积为68.7公顷;草地面积为64.64公顷。 主要产业为农业,主要农作物为烤烟,高粱,玉米,油菜,洋芋;主要经济作物为烤烟,高粱。村民人均收入3200元,全村年种烤烟1500多亩,高粱1000多亩,全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正有序推进。 |
太阳村 |
太阳村位于长岗镇东面,距镇中心所在地9公里,茅台高速通过辖区三个村民组,与长岗镇小山头村、坛厂镇、遵义县平正乡毗邻,辖16个村民组,常驻人口2706人。 全村以农业生产为主,烤烟、高粱种植和畜牧养殖条件相对较好,是长岗镇高粱种植、畜牧养殖重点区域之一。辖区有煤矿企业一家,年生产能力9万吨。 |
茅坡村 |
茅坡村位于长岗镇西面,与堰头村、新庄村、五马镇云安村相毗邻,距长岗镇中心7公里。全区下辖茅坡等9个村民组,全区人口2731人,绝大多数为农业人口,主要民族为苗族和汉族。茅坡村属亚热带气候,全年降水丰富,但分布不均,全区以山地为主,属于典型卡斯特地貌。辖区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有玉米、烤烟、高粱等。烤烟为主要经济作物,是长岗镇烤烟种植基地之一。 |
堰塘坎村 |
堰塘坎村位于仁怀市长岗镇斜南东翼与遵义县西部接壤地带、茅台高速公路14km处,地理坐标东经106027′33//~106025′30//,北纬27039′05//~27041′40//,东抵遵义县平正仡佬乡,南抵长岗镇蔺田村,西抵长岗镇长征街社区,北抵长岗镇小山头村,地域面积12.15平方公里,属亚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平均气温150C,年均降水量1032.50mm,历年降水量多集中在5~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52.83%,年降水量分配不均,且年季变化较大。属赤水河上游一级支流五马河流域上游地域。全村地势呈高山丘陵状,山间形成较多的宽阔槽谷、坝子,山地大部分为碳酸盐岩,谷地、斜坡大部分由碎屑岩夹碳酸盐岩构成,土壤主要为黄壤。喀斯特地形发育较为完整,是典型的黔北高原山地喀斯特地貌。全村林业用地面积258.95公顷,非林业用地845.28公顷,森林覆盖率16.16﹪,森林资源为非均匀性分布。 全村辖9个村民组,615户,总人口2450人,其中农业人口2420人,非农业人口30人,人口密度为202人/平方公里,农民年人均收入2620元,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和劳务收入。常住居民有汉族、仡佬族。茅台高速公路在这里进入仁怀境内,长达5.5公里。在高速公路沿线有国酒界碑、世界之最的“国酒飘香”酒坛、红军四渡赤水等4座大型景观雕塑。在辖区内还有红军长征时留下的红军医院、大王寨红军标语遗址、战壕等含金量高、价值大的红色财富。 辖区内有酒厂2家,提供600余个就业岗位。主要的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主要种植红高梁、烤烟、秋延后蔬菜等。 堰塘坎村是长岗镇开发的新区,长岗镇车站、百米大道、移民新村等工程项目已兴建完工投入使用,一个新兴的集镇新区即将呈现,热情、开放的堰塘坎正欢迎着您的到来。 |
新庄村 |
新庄村地处长岗镇的北面,辖7个村民组,有耕地面积1202亩(其中:田315亩),571户,总人口2135人,党员43名,现有养殖专业户63户,酿酒专业户43户,有沼气275口,经果林基地1个,蔬菜基地1个,新农村建设覆盖率达55%左右,人均收入5200元。 近年来,新庄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帮助和指导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服务于工作大局,弘扬时代精神,积极开展美好家园创建活动,有力推进了新农村建设。以“四在农家”创建为载体,打造出了一个以“三新”为主的生产大院。围绕“远教→酿酒→养殖→沼气→经果”四位一体的循环经济带领群众致富。 一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稳定烤烟生产,发民了订单红粱,壮大畜牧养殖业,积极发展“粮——酿——畜——沼——蔬”循环经济,创建了3个养殖小区,有68养殖大户,规模较大的主要集中在李子湾,新庄,岩头,大坝等组。还创建了一个168亩的经果林基地,在新庄组石河水创建了一个50亩的蔬菜基地,组织菜农赴外地考察,邀请蔬菜种植专家来培训,扩大了种植规模,提高了种植水平;李子湾组创建了一个650亩的烤烟基地;岩头组创建了一个135亩的红粱基地。成立了酿酒协会,并在协会中建立了党支部。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人均增收300元的目标。 二是运用农村远程教育加强对青年农民文化技能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在新庄村,所有中青年群众都能掌握一门以上农村适用技术,都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投入到生产和实践中,能带领群众勤劳致富,都能利用远教这块阵地利用农闲之余从网络上学习致富本领,总结致辞富经验,根据各自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条件,找准致富路子。 三是开展尊老爱幼、关爱儿童专项工作,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计生户进行结对帮扶,用真情真爱和实际行动帮助老人和孩子解决生产生活和学习方面的问题。 四是积极开展群众文体活动,组建新庄村中青年妇女腰鼓队,节日集体演出,闲时自娱自乐,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培养农村健康愉快的生活情趣。 通过“远教→支部→协会→大户”和“酿酒→养殖→沼气→经果”双四位一体的循环经济使群众的素质有较大的提高,党员队伍凝聚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农村产业结构得到有效的调整,使新农村建设得到大力的推进,人均纯收入达3800左右,在村“两委”的带领下,老百性的包里鼓起来了,腰挺起来了,曾被上级有关部门授予“小康村”,“示范村”等多种荣誉称号,让农民真正体会到了“学习在农家,富裕在农家,和谐在农家”的安稳日子。 |
堰头村 |
堰头村位于长岗镇西南,距镇中心所在地3.5公里,与新庄村、蔺田村,茅坡村,茶花村毗邻,辖6个村民组1853人。 属亚热带气候,全年降水丰富,但分布不均,全区以山地为主,属于典型卡斯特地貌,村内自然风光较好,交通四通八达,是宜居山村之一。全区域以农业生产为主导产业,烤烟、高粱、水稻种植较好,是长岗镇烤烟、高粱、水稻主产区之一 |
茶花村 |
茶花村位于长岗镇西南面,距镇中心所在地7公里,地域面积13.9平方公里,辖沟口、河坎等5个村民组,常驻人口1832人。辖区内花滩河、云李公路穿境而过。 茶花村现有产业以传统种养殖业和煤炭开采为主,种植作物主要为玉米、水稻、高粱,养殖业条件及发展状况相对较好,主要以山羊、生猪、肉牛养殖为主。辖区有生产煤矿1间,年生产能力9万吨。 茶花村风光秀丽、民风淳朴,热情、勤劳的茶花人民热诚欢迎您的到来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