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场村位于湄汶线22公里处, 2001年撤区并村时由苟兰垭、大田坎、塘生堡三个村合并而成,辖11个村民组,户数975户,农业人口3362人,外出打工人员778人,全村生产总值985万元,人均纯收入4500元。这里环境优美,自然条件好,基础设施好。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烤烟、辣椒、茶叶、魔芋等,主要养殖业有养猪、养牛、养羊。近年来,村支两委班子一是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茶叶、烤烟、魔芋产业基地,带动全村产业带发展,增加全村农民的经济收入。二是大力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村组公路,积极打造全县黔北民居示范点建设,形成一条旅游产业带。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328201 | 564100 | -- | 查看 新场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新场村 |
新场村位于湄汶线22公里处, 2001年撤区并村时由苟兰垭、大田坎、塘生堡三个村合并而成,辖11个村民组,户数975户,农业人口3362人,外出打工人员778人,全村生产总值985万元,人均纯收入4500元。这里环境优美,自然条件好,基础设施好。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烤烟、辣椒、茶叶、魔芋等,主要养殖业有养猪、养牛、养羊。近年来,村支两委班子一是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茶叶、烤烟、魔芋产业基地,带动全村产业带发展,增加全村农民的经济收入。二是大力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村组公路,积极打造全县黔北民居示范点建设,形成一条旅游产业带。 |
潘家寨村 |
潘家寨村位于湄汶线24公里处,离洗马乡政府所在地1公里,是全乡远程教育“学用转化”成果示范村,是全县集中诉求示范村,也是全县综合先进示范村。 2001年撤区并村时由潘家寨、金竹林、小竹林三个村合并而成,辖11个村民组,户数1221户,农业人口4236人,外出打工人员1034人,党员有67人。全村生产总值1256万元,人均纯收入5200元。这里环境优美,自然条件好,基础设施好。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烤烟、辣椒、茶叶、果蔬、魔芋等,主要养殖业有养猪、养牛、养羊。近年来,村支两委班子一是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茶叶、烤烟、辣椒、果蔬产业基地,带动全村产业蓬勃发展,增加了全村农民的经济收入。二是大力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村组公路,积极打造黔北民居乡村示范点建设,形成一条美丽田园风光图画。 |
杨家山村 |
杨家山村位于湄汶线25公里处,是洗马乡政府及集镇所在地,是全县小城镇建设示范点,也是全乡先进示范村。 2001年撤区并村时由杨家山、后坝、兰家坝三个村合并而成,辖8个村民组,户数1564户,总人口:5102人,其中农业人口4236人,从业人员3166人,外出打工人员1100人,党员有62人。全村生产总值1350万元,人均纯收入5400元。这里环境优美,自然条件好,基础设施好。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烤烟、辣椒、茶叶、果蔬、魔芋等,主要养殖业有养猪、养牛、养羊。近年来,村支两委班子一是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茶叶、烤烟、辣椒、果蔬产业基地,带动全村产业蓬勃发展,增加了全村农民的经济收入。二是大力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打造小城镇建设,对集镇进行科学长远规划,绿化环境,形成一座美丽小城镇。 |
梅子坝村 |
梅子坝村位于洗小线,离洗马乡政府所在地2公里处,离湄潭县城27公里。 2001年撤区并村时由梅子坝、林堡、小塘把三个村合并而成,辖11个村民组,户数1166户,总人口4722人,其中农业人口4635人,从业人员3054人,外出打工人员1166人,党员有68人。全村生产总值1148万元,人均纯收入4428元。这里环境优美,自然条件好,。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辣椒、茶叶、金银花等,主要养殖业有养猪、养牛。近年来,村支两委班子一是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茶叶、辣椒、金银花产业基地,带动全村产业蓬勃发展,增加了全村农民的经济收入。二是大力搞好基础设施建设,集中打造村庄整治,建设一个现代观光农业示范村。 |
团结村 |
团结村位于洗小线,离洗马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处,离湄潭县城30公里,是种植烤烟大村。 2001年撤区并村时由桂花,团结,米山,龙江,龙泉,堡塘,六个村合并而成,辖20个村民组,户数1629户,总人口5268人,其中农业人口5089人,从业人员3650人,外出打工人员1025人,党员有98人。全村生产总值1340万元,人均纯收入4672元。这里环境优美,自然条件好,。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辣椒、茶叶、烤烟、金银花等,主要养殖业有养猪、养牛、养羊。近年来,村支两委班子一是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茶叶、辣椒、烤烟、金银花产业基地,带动全村产业蓬勃发展,增加了全村农民的经济收入。二是大力搞好基础设施建设,集中打造村庄整治,建设一个现代观光农业示范村。 |
双合村 |
双合村位于洗小线,离洗马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处,离湄潭县城33公里,是全省二级贫困村,山多地少,交通不便。 2001年撤区并村时由石顺,南截两个村合并而成,辖7个村民组,户数809户,总人口2786人,其中农业人口2698人,从业人员2218人,外出打工人员565人,党员有55人。全村生产总值750万元,人均纯收入3760元。这里环境优美,自然条件好,。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辣椒、茶叶、烤烟、金银花等,主要养殖业有养猪、养牛、养黑山羊。近年来,村支两委班子一是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茶叶、辣椒、烤烟、金银花和黑山羊产业基地,带动全村产业蓬勃发展,增加了全村农民的经济收入。二是大力搞好基础设施建设,集中打造村庄整治,建设一个生态观光农业示范村。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