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遵义 >> 湄潭县 >> 黄家坝镇 >> 官堰村

官堰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官堰村谷歌卫星地图)


官堰村简介

  官堰村位于湄潭县城西面,距离县城4公里,黄家坝镇5公里。十里“桃花江”贯穿其中,土地肥沃,是休闲旅游的好村寨。辖区有10个村民组,共1275户,总人口5553人,有80名0党员,6个党小组,共有耕地面积3123.5亩,其中土2785亩,田338.5亩,森林面积3813.2亩,2009年人均收入3200元。
  官堰村是城乡统筹一体化示范点。村容村貌整洁,生态环境良好,农耕文化原生,地域特色浓厚,民风淳朴,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及群众思想解放,开拓创新,作风务实,承接是休闲旅游的理想地方。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328105 564100 -- 查看 官堰村谷歌卫星地图

官堰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官堰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黄家坝社区

  黄家坝居委会位于黄家坝镇民建村。社区主要居住人口为汉族。社区总户数为832户,总人口2015人。社区低保户105人,辖区党员14人。   在过去的几年里,社区在“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先后荣获了“2010年禁毒二等奖”、2011年“七一”颂歌献给党歌唱比赛优秀奖等殊荣。为居民办了很多实事和好事,先后解决了环境卫生差、治安状况混乱、贫困学生就学难、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等问题。   --人口总数:2015人 农业人口:1654人 非农业人口:361人   

岩坪村

  岩坪村位于黄家坝镇北面七公里,全村共有八个大村民组,共计630户、农业人口1900人,全村长大约5000米,宽大约2000米,森林覆盖率在60%以上,有茶叶面积800亩左右,每年辣椒占全村村民收入的三分之二,无公害蔬菜面积约200亩,大牲畜600多头。   岩坪村有着良好的植被,全村土地70%被森林覆盖,走在乡间,空气清新,到处鸟语花香,保证让你的肺被清洗干净,保证让你神清气爽,精神百倍。   

牛场村

  牛场村位于黄家坝镇南部,黄瓮线贯穿全境,距黄家坝政府5公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辖区内共有水泥标砖厂3个,沙石厂1个,全村共有11个村民组,1182户,总人口4363人,党员60人,11个党小组,共有耕地面积3380亩,其中田2146亩,土1234亩,森林面积2780亩,2009年人均纯收入3280元。   2011年牛场村规划四组祝家湾一带为新农村示范点,全组共有88户,352人,耕地面积291户。其中田98亩、土193亩,全组已有硬化路120米,连户路40米。   牛场集镇街道长约2公里,村容村貌整洁,生态环境良好,文化底蕴丰厚,民风淳朴,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及群众思想解放,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作风务实,承接市场机遇能力较强,是发展经济及乡村旅游理想的地方。   

官堰村

  官堰村位于湄潭县城西面,距离县城4公里,黄家坝镇5公里。十里“桃花江”贯穿其中,土地肥沃,是休闲旅游的好村寨。辖区有10个村民组,共1275户,总人口5553人,有80名0党员,6个党小组,共有耕地面积3123.5亩,其中土2785亩,田338.5亩,森林面积3813.2亩,2009年人均收入3200元。   官堰村是城乡统筹一体化示范点。村容村貌整洁,生态环境良好,农耕文化原生,地域特色浓厚,民风淳朴,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及群众思想解放,开拓创新,作风务实,承接是休闲旅游的理想地方。   

平安村

  平安村位于湄江河与陶仪河畔,全地域三面环水,326国道 和黄瓮路省道分别靠东西而过。境内通村公路约20公里,距黄家坝镇人民政府约8公里,是一个土地肥沃、林业、矿产资源和水资源十分丰富的村。辖区有大小企业4家,全村共有10年村民组872户,人口3512人,党60人,10个党小组,有耕地面积3250亩,森林面积约13500亩,现有茶园2000余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3100元。   平安村是产茶的好地方,生态环境优品质良,湄江河、陶仪河两河水资源丰富,水电、渔业开发前途广。两河谷风景独特,奇峰险谷,深秀水各具风格,引来不少文人、学生春游、野炊、度假、写生,美美天然风景,是开发旅游的好地方,全村大量的页岩石、花岗石、水泥用红砂,有很好的开采价值。大面积的森林绿郁葱葱,生态环境良好。   平安村地域特色浓郁,民风淳朴,村支两委班子及村民思想解放,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作风务实,承接发展机遇的能力较强,是西部开发的理想地方。   

民建村

  民建村是黄家坝镇政府所在地,民建村下辖15个村民小组,共1686户,总计7462人。有12个党小组,党员102名。有耕地面积5165亩,林地3627亩,民建村交通、网络、同信十分便捷,湄汶公路、黄瓮公路、杭瑞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有大小企业十余家落户民建村,目前,遵义绿色食品工业园区正在加紧建设之中。   2004年,镇党委、政府提出科学定位、远谋近思、强势推进湄潭南部新城区建设,在村委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完成了兴江路、兴城北路的建设工程,极大的改善了村域周边环境和人居环境。   目前,民建村“村庄整治”和新村建设工程共完成黔北民居风格房屋113户,有农家书屋,农民文化休闲广场各一个,老年文娱表演队一个,进一步的丰富了民建村农民文化生活,促进了精神文明的建设。现民建村村风淳朴,社会稳定,思想解放,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发展,全村展现出一副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面貌。   

沙坝村

  沙坝村地处湄江南岸,距湄潭县城8公里,镇500米,全村有8个村民组,18个村寨,共1006户3884人,其中男1932人,女1952人,有劳动力2650人,有党员52人,其中女5人,男47人,有耕地3171.5亩,其中田2458.5亩,土713亩,林地5487亩,居民占地405亩,房屋占地287亩,公路72亩,是多年来两杂制种基地,是高新粮油示范基地,沙坝村总面积10平方公里,地属丘陵地带。   这几年区、镇党委、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沙坝村实施村庄整治工作,沙坝村村居环境得到了巨大的变化,环境显得十分的清洁典雅,一派山村闲居的味道。      

大寨村

  大寨村位于湄江河与黄瓮公路的交汇处,牛场河贯穿全境,距湄潭县城12公里。大寨村土地肥沃,排灌方便,无任何工业污染,是生产优质农产品的理想之地。全村现有12个村民组,共1110户4576人,5个党小组,党员90名,辖区总面积1266.66公顷,其中耕地面积536.5公顷,林地513.56公顷。2009年人均收入3000元。   2007年大寨村组建了李家寨蔬菜专业合作社,并经过合作社的努力拼搏,成功地对生产环境进行了无公害认证。同时对辣椒、白菜、莴笋等品种进行了无公害认证,为大寨村生产的优质农产品进入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7—2010年在泡木林、开元坝等组建了茶叶生产基地,现在茶叶面积1254亩,已投产生效。   2010年大寨村共有15个点被规划为村庄整治点,并对15个点的通组公路和连户路、院落进行了硬化。同年,李家寨、水老河两组组建了300亩的青田鱼养殖基地。现在大寨村共有企业7家,其中年产电杆3600杆的电杆厂一家。现在村容村貌整洁,生产环境良好,农耕文化厚重,地域特色浓郁,民风淳朴,村支两委及群众思想解放。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作风务实,承接机遇与挑战的能力较强,是生产优质农产品的理想之地。   

春光村

  春光村位于黄瓮公路3.7至6公里处,距离黄家坝镇7公里,下设8个村民组,共739户,总计2886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2343亩,其中田1665亩,土678亩。春光村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森林面积2647亩,2010年人均收入3950元,进村公路4.6公里,通往公墓公路2.8公里。   2010年规划落实村庄整治建设,5个村民组进组路、联户路全部硬化,富有精神文化文明。全村共有专业优质米1481亩,青田鱼稻鱼共生247亩,属县、镇粮油科技示范带。   有村办公楼一栋,共268平方。村支两委班子组织健全,有8个党小组,共58名党员。村容村貌整洁,生态环境好,农耕文化深厚,民风淳朴,村支两委班子及党员群众思想解放,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作风务实,一心一意为民办实事,力求发展农村农业经济,切实增加村民的收入,为更快更好,建设新社会主义新农村扎实工作。   

铁瓦村

  铁瓦村位于黄家坝镇东面,与高台镇、兴隆镇接壤,距黄家坝镇政府所在地约18公里,地广人土地肥沃,适合种养殖业的发展。   全村共有八个村民组、七个党小组、共444户,计1667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3892亩,其中水田1376亩,茶叶面积2300亩,林地面积19360亩,2009年人均收入2500元,辖区内有张长沟和潘村水库两座水库。   全村有村庄整治点2个,硬化通组路300米,连户路476米,村内以传统的种养殖方式进行耕作,生态环境良好,农耕文化重,民风淳朴,村支两委班子成员思想解放,落实和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班子成员内部和谐,作风务实。   --人口总数:1667人 农业人口:1667人 非农业人口:1667人   --行政区面积:/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892.0亩   

梭米孔村

  全村由原来的梭米孔、小河、代村坝、青杠坪小村合并为现在的梭米孔村,全村辖区内现有总人口4382人,1282户,承包地人口3652人,全村面积28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3841亩,其中田2688亩,土1153亩,人均占有耕地0.87亩,其中退耕还林800亩,果园102亩,茶园1872亩,山塘占地17亩,公路占地144亩,工业用地74亩,建设用地181亩,现人均占用可耕地面积不足0.3亩。   全村森林覆盖面积6427亩,其中责任山5072亩,自留山1355亩。工业用地294亩,封山育林4778亩。   全村设支部委员会1个,下设9个党小组,有0正式党员104名,下设宣传、发展、组织、纪检小组;下设村民委员会1个,下辖9个村民组,设民兵、青年、调解、妇女、综治、安全、禁毒、普法、维稳等领导小组。   全村在上级单位、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现已完成新农村改造186户,水泥硬化路面4公里,镶边泥石路面5公里,碎石铺成路面8公里,串户路、连户路5公里,铺设人行道路1公里,下水道1公里,安装路灯1公里,改厕改灶381户,人畜自来饮水供应站1个。   全村东与岩孔坝村为邻,南以湄江河平安村为界,西以遵义县三渡镇小河为界,北与遵义县永乐镇、黄家坝镇宝台村接壤,全村北高南低,属丘陵地带,全村最高点海拔为1384米,最低点海拔为312米,326国道从全村中心区域穿过,横贯东西,全村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空气新鲜,物产丰富,有梭米眼梭米救助孤独老人的美丽传说,有天子在此借宿的传奇故事,有风景优美,水声如雷的双龙景观,有天门洞开、瀑布奔腾的染缸电站,有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凉风洞口,有地水长流,恍如置身凌霄的落水溶洞,有山洪泻过河岸的马尿洞景观,有渊源流长,香烟绕顶的麻湾懂佛地,有凉风习习,高入云霄的范家堰山峰。   

岩孔坝村

  岩孔坝村位于湄江河畔,326国道线贯穿其中,距黄家坝镇约5公里,土地肥沃,是一个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的村,辖区有大小企业7家,全村共有6个村民组547户,总人口2042人,57个党员,6个党小组,共有耕地面积1855.5亩,其中田1060亩,土795亩,森林面积3060亩,2009年人均纯收入3100元。   2010年岩孔坝村规划店子组为新农村规划示范点,全组共有118户,397人。共有耕地面积276亩,其中田185亩、土91亩。全组已硬化通组公路400米,连户路300米,需要硬化的通组公路200米,连户1000米。目前已修建黔北民居8户,在建的有2户。   2009年岩孔坝村规划大水井至村委会为新农村规划示范点,大水井有远近文明的天然风景,水田旁有 棵5米高的铁槐树,有一座古代牌坊,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古物,产业有一日产15000块砖厂,公路旁2010年规范为500亩青田鱼养殖示范带,春、夏为粮、油示范点地段,村容村貌整洁,生态环境良好,农耕文化厚重,地域特色浓郁,民风淳朴,村支两委班子及群众思想解放,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作风务实,承接市场机遇的能力较强,是发展乡村旅游理想的地方。   

宝台村

  宝台村位于黄家坝镇西北面,距326国道1.5公里,下辖9个村民组,人口3015人,距镇政府所在地4.4公里左右,耕地面积426.99公顷,村域面积1070.32公顷,林地499.1公顷。   宝台村土地肥沃,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经济作物有辣椒、油菜、蔬菜、茶叶和部分水果。现有团山、七星、光明、阳照泥、坪上等5个村民组被规划为工业园区。有河流两条,潮江河和干河沟,能基本满足村级灌溉要求。   --人口总数:3015人 农业人口:2800人 非农业人口:215人   --行政区面积:10.703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404.85亩   

合同村

  合同村位于G326国道旁,县道湄正线穿越全境,距湄潭县城9公里,全村总面积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95亩,其中田2894亩,土1801亩,下辖6个村民小组,649户,2692人。村党支部下设6个党小组,共有党员54名,其中女党员8名,党员平均年龄54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党员18人,外出务工党员5人.近年来合同村党支部积极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在全村建立起党组织服务网络,带领党员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全面促进全村社会经济发展。全村形成了以茶叶、蔬菜、辣椒等为主的农业主导产业和以乡村生态旅游为主的特色产业,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合同村地处湄潭县黄家坝镇,距县城7公里,距黄家坝镇政府所在地1公里。326国道、湄汶线和桃花江穿村而过,交通便利,风光秀丽。   全村群众思想解放,民风淳朴,群众对产业发展积极性较高,现主要有两方面的产业。一是茶叶产业。现全村已有建成茶园1853亩,规划建设5000亩;二是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搞活旅游经济发展,现已建黔北民居200余户,在建100余户,已开业农家旅馆8家。   --人口总数:4695人 农业人口:4000人 非农业人口:695人   --行政区面积:1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695.0亩   


官堰村特产大全




官堰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