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桥村属省级一类贫困村,距离湄潭县城18公里,距离鱼泉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东面与永兴镇接壤,西面与湄江镇毗邻,南面鱼合村相邻,北面与洗马乡交界。总面积5.05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组,总人口2708人697户,耕地面积3240亩,其中水田面积2160亩,土地面积1080亩,鱼流公路、鱼泉河横贯全村。境内茶叶面积700亩,魔芋种植50亩,年生产香菇10吨。旅游景点有杨氏墓群、金桥梯田、石拱桥。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328104 | 564100 | -- | 查看 金桥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鱼泉社区 |
鱼泉居委会成立于1987年,位于鱼泉镇政府所在地。居委会总人口627人,分布在鱼泉镇6个村居住,鱼泉居委会共有党员3人,共青团员22人。鱼泉居委会有委员3人,支部书记孙友东,委员王天琼、张小明。 湄潭解放时,鱼泉集镇只有沿沿湄纹线一条街道。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人均住房面积15平方米;城镇道路总长500米,完成了新街长600米、宽7.5米硬化路面改造,至2010年,投资500万元改造新街路面建设;修建了长200米、宽0.5米的新街排污沟;总投资10万元,解决街道亮丽工程,安装路灯25盏,栽植了行道树;2007年修建了辣椒市场、2010年修建街道居民供自来水工程,投资150万元,自来水普及率100﹪;程控电话扩容至500门,开通了联通、移动网络,全镇通讯达到全覆盖;完成了与遵义市有线电视的联网;拉通了6万伏输变电路改造。为了高起点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减轻镇政府负债压力,充分利用土地开发资源,发展小城镇建设占地1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25个门市部,实现了350人的再就业。旧房改造工作已完成了60%,镇城面积0.2平方千米。 |
鱼合村 |
鱼合村属省级一类贫困村,坐落鱼泉镇政府东南面,距离湄潭县城14公里,东面与金桥村,南面与仙谷山村,西面与湄江林场,北面与联合村相连。全村辖区9个小组,分别为四合,白果树,客寨,苟家湾,石岗,胜利,中坝,金石山,桂花组,总人口4216人,耕地面积3310亩,人均收入3750元,党员96人,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 |
新石村 |
新石村位于湄潭县城的北面,距离县城5公里,面积16.16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组,961户,3669人,耕地面积6417.6亩,其中田3915.2亩,土2502.4亩,森林覆盖率56.5%,全村人均收入6000元。新石村偏岩塘新农村建设坚持“科学规划,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和创建原则,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以规划为龙头,以县城和仙谷山风景区为依托,以黔北民居建设为突破口,以“四在农家”建设为主要内容,以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为支撑,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努力把偏岩塘建设成为“生态休闲旅游度假村”。 |
仙谷山村 |
仙谷山村位于湄潭县城的北面,距离县城11公里,两面靠山,北与鱼合村接壤,南与新市村接壤,仙谷山村下下辖8个村民组,730户、2926人,耕地面积3405亩,其中田2385亩、土1020亩。森林覆盖率52%,全村年人均收入5000元。 距湄潭县城八公里处有一段方园40平方公里,座西向东的山脉叫做仙谷山。它位于老林山脉中段的悬崖峭壁之中,海拔约1千米高度,举目眺望,田园阡陌纵横,清澈的鱼泉河尽收眼底,一条通往正安、凤冈等地的湄文线,象一条白色的带子由山壁直穿而过一直向前延伸……遥望东面山巅是中华山和尚洞,湄江林场二公区,背后是林场三公区,被鱼泉母亲河一分为二,各居东西,紧靠着的南面是全县著名的风景秀丽的偏岩塘度假村。西南紧邻几个乡镇。这里生长着多种四季常绿树木,终年山青水秀,冬暖夏凉,被誉为黔北八大风景区之一。 仙谷山村由原来的小村新站、王村、陈家坡、水田沟四个小村合并而成。真正的仙谷山主要分布在新站一带,这里地型奇特,洞穴无数,最大最有名的洞穴要数金沙洞。该洞历史悠久,经碑文记载,洞内曾由祖先建造庙宇一座,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因洞内水沙中发现有金沙,故叫金沙洞。由于该洞地理位置独特,处于1000余米高的山腰,悬挂于山壁之间,故在宋又改为玄天洞,现又改名为仙人洞(周围一带的山因而叫做仙谷山),但人们习惯上仍叫它金沙洞。洞区是古战场的咽喉要塞,地型易守难攻,是兵家争战之地,自唐朝建庙后,播州府(今遵义市内)历代文武-曾经常到此游览观光,避暑狩猎。待到明末清初年间,因农民义军运动频繁,构成对官府的严重威胁,于是播州府便迁退到金沙洞中藏匿,其余兵将士卒布阵在山内大沟营里护卫(原叫大营沟,在今天的杨窝村组榨菜厂遗址内),从此作为播州府的大本营。大沟营四面环山,山型陡峭,仅只一条约100米的两山间隔为出入口,出口处设有一条街,专供沟内给养 。大沟营内,坝子宽敝,约有近100亩面积,其间人畜饮水充足,草料丰富,后将明铺县秘密屯扎于金沙洞左侧的半山之中,叫明铺营,时间断续达十一年之久,由于长期山洪冲刷,地壳变化,现偶尔可见依稀的瓦砺。当地还留有民谣传颂:大沟府、民铺县、七星坡、阎王店,平地营、团团转,响水洞,看不见。据杨窝村组杨氏家谱记载,当时大沟营首领系朝俸五品长官杨启风,号孟宗,生于嘉庆四年末岁正月二十二日寅时,于同治年乙丑岁九月七日乙时在大沟营杨堡庄悬挂铺去世,享年67岁,葬于今杨窝村(湄汶线)公路边,墓前立有四方石碑一尊,碑文清晰可见。 |
联合村 |
联合村位于湄潭县城的西北面,距离县城21公里,面积8.4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组,666户,2339人,农业人口2334人。非农业人口5人;耕地面积4604.2亩,其中田1900.2亩,土2704亩,森林覆盖率70.5%,全村人均收入3700元。联合村平湾组新农村建设坚持“科学规划,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和创建原则,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以规划为龙头,以县城和尖山天然氧吧风景区为依托,以黔北民居建设为突破口,以“四在农家”建设为主要内容,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努力把联合村建设成为“生态休闲旅游度假村”。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 抓住二个重点发展天麻。柿花。一个突破;烤烟。 |
金桥村 |
金桥村属省级一类贫困村,距离湄潭县城18公里,距离鱼泉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东面与永兴镇接壤,西面与湄江镇毗邻,南面鱼合村相邻,北面与洗马乡交界。总面积5.05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组,总人口2708人697户,耕地面积3240亩,其中水田面积2160亩,土地面积1080亩,鱼流公路、鱼泉河横贯全村。境内茶叶面积700亩,魔芋种植50亩,年生产香菇10吨。旅游景点有杨氏墓群、金桥梯田、石拱桥。 |
土塘村 |
土塘村位于鱼泉镇东部,距鱼泉镇政府6公里,面积18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组,676户,2715人,现有耕地面积1790亩。林地8598亩,退耕还林面积1765亩,共有林地10363亩。土塘村坚持以种养殖业为主,大力发展辣椒种植及青田鱼、猪、牛养殖业,并以特色经果林发展为契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努力发展村级经济产业。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