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坪村2002年7月由原回龙、星光、大坪合并建置,辖6个村民组,总面积8.3平方千米,2010年有706户2699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村委会所在地距县城35千米,交通便利、电讯畅通,各村民组皆通砼路。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玉米、蔬菜;主要养殖业有生猪、鸡、青田田鱼。村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达80%。
--人口总数:2745人 农业人口:2684人 非农业人口:61人
--行政区面积:11.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32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土家、仡佬 发展口号:
--所辖村:回龙、打塘湾、贺家沟、街上、大坪、梅子坝 生产总值:1721.5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茶叶、稻田养鱼 名特产品:茶叶、青田鱼 办公所在地:杨家坪街上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328102 | 564100 | -- | 查看 杨家坪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复兴社区 |
复兴居委会早期成立于2001年9月,后拆管理区并村拆消居委会。又于2007年12月正式成立至今,总面积2.4平方千米,2009年有540户1080人,居委会所在地距县城34千米,处于复兴镇集镇,交通便利、电讯畅通。 --人口总数:1031人 农业人口:1人 非农业人口:1030人 --行政区面积: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土家、仡佬 发展口号:增比进位、提速赶超 --所辖村:复兴街道 生产总值: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商业、服务业 名特产品:茶叶 办公所在地:农贸街综合大楼 |
湄江湖村 |
湄江湖村2002年7月由原红龙、水库、文河、团山合并建置,辖9 个村民组,总面积18.7平方千米,2010年有820户3445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300元。村委会所在地距县城35千米,处于湄江湖水库上,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玉米、蔬菜、水果;主要养殖业有生猪、鸡。主要旅游景点有湄江湖水库。村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达40%。 --人口总数:3020人 农业人口:2996人 非农业人口:24人 --行政区面积:9.97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418.6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土家、 发展口号:以产业带动旅游业 --所辖村:9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457.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辣椒、水稻、玉米、茶叶、畜牧 名特产品:淡水鱼虾 办公所在地:杨家坪街口 |
杨家坪村 |
杨家坪村2002年7月由原回龙、星光、大坪合并建置,辖6个村民组,总面积8.3平方千米,2010年有706户2699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村委会所在地距县城35千米,交通便利、电讯畅通,各村民组皆通砼路。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玉米、蔬菜;主要养殖业有生猪、鸡、青田田鱼。村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达80%。 --人口总数:2745人 农业人口:2684人 非农业人口:61人 --行政区面积:11.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32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土家、仡佬 发展口号: --所辖村:回龙、打塘湾、贺家沟、街上、大坪、梅子坝 生产总值:1721.5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茶叶、稻田养鱼 名特产品:茶叶、青田鱼 办公所在地:杨家坪街上 |
新金龙村 |
新金龙村2002年7月由原新山村、龙塘坝村、金龙村合并建置,辖5个村民组,总面积11.1平方千米。2010年有502户2037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682元。村委会所在地距县城61千米,处于马复线15公里外,各村民组皆通砼路。主要农产品有水稻、蔬菜、水果;主要养殖业有生猪、鸡。村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达70%。 --人口总数:2138人 农业人口:2098人 非农业人口:40人 --行政区面积:7.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8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土家 发展口号:发展药材带动农民致富 --所辖村: 生产总值:6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水稻、玉米 名特产品:烤烟 办公所在地:新金龙村小学 |
茅台村 |
茅台村2002年7月由原茅台、江源、红丰 合并建置,复兴镇辖村。辖10个村民组,总面积15.2平方千米,2010年有670户2487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300元。村委会所在地距县城37千米,处于复马公路沿线,交通便利、电讯畅通,各村民组皆通砼路。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玉米、蔬菜、水果;主要养殖业有生猪、鸡、青田田鱼。村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达40%。 --人口总数:2600人 农业人口:2590人 非农业人口:10人 --行政区面积:12.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17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土家、仡佬 发展口号:发展好经济作物,搞好养殖业,使全村群众富起来 --所辖村:高石坡、水井湾、丁家寨、石笋、街上、白岩沟、阳雀沟、油榨房、 生产总值:4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养殖业 名特产品:优质大米 办公所在地:中心场街上 |
大桥村 |
大桥村2002年7月由原大坡、方山、白鸽 合并建置,复兴镇辖村。辖5 个村民组,总面积6.2平方千米,2010年有596户2412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300元。村委会所在地距县城35千米,处于复马公路沿线,交通便利、电讯畅通,各村民组皆通砼路。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玉米、蔬菜、水果;主要养殖业有生猪、鸡。村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达40%。 --人口总数:2450人 农业人口:2430人 非农业人口:20人 --行政区面积:19.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02.6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土家、仡佬 发展口号:调整产业结构,合理种植经济作物 --所辖村:大桥、方山、联盟、白鹤、 生产总值:4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 名特产品:稻米 办公所在地:大桥村大桥头 |
复兴村 |
复兴村位于复兴镇中心区域,全村辖区共十三个村民组,各组通公路,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宽带入户50余户,产业有水稻、玉米、辣椒、茶叶、烤烟。 --人口总数:4888人 农业人口:4288人 非农业人口:600人 --行政区面积:7.930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688.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土家,苗,仡佬,白 发展口号:以产业促旅游,以产业带动农民致收致富 --所辖村:金山,团结,堡上,池塘,兰花,双联,沙林,石家房子,代家坝等 生产总值:54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辣椒,水稻,玉米,茶叶,养猪,青田鱼 名特产品:汤粑 办公所在地:复兴镇人民政府大院内 |
两路口村 |
两路口村位于湄潭县南部,距县城32公里,全村总面积15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875户,385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9人,农业人口3768人,党员56名,其中男党员49名,女7名,现有畜牧养殖协会一个,青田鱼专业合作社一个,辣椒专业合作社一个,属畜牧养殖专业村。2009年荣获国家-,民政部联合授予“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称号。 --人口总数:3857人 农业人口:3768人 非农业人口:89人 --行政区面积:1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22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土家、仡佬 发展口号:山上种茶,圈里养猪,田中养鱼 --所辖村:和平、合心、龙凤、两路口、兴旺、团结、沙坝、小石桥 生产总值:6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青田鱼、稻鱼共生米、畜牧、茶叶、辣椒、金银花 名特产品:青田鱼、稻鱼共生优质米 办公所在地:两路口村两路口组街上 --自然条件:典型的山水田园村寨,有欧洲别墅式优雅的风景 资源:青田鱼、稻鱼共生米、畜牧业、茶叶、旅游等 |
随阳山村 |
随阳山村距湄潭县城40公里,326国道8公里,万亩茶海5公里,凤岗县城4公里,交通便利,有完善的交通网络;东与凤岗县,南与永兴镇,西与永兴镇、两路口村,北与观音阁村接壤。全村所辖8个村民组,人口4988人,1210户,耕地面积3860亩,其中田2860亩,土1000亩。随阳山村由于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典型的省级贫困村,全村贫困人口4200人,在1981年土地下户至1992年未发展茶叶的11年间,群众都靠天吃饭,一直在温饱线上挣扎,为了改变永无盼头的日子,1993年开始一部分群众到当时很红火的核桃坝学习种茶技术,回来就开始种茶,又苦苦的并打了近10年,生活生产才有了一定的 改善,从2001年起,解放思想,探索前进,从核桃坝引进无性优质茶苗601和福鼎,逐步发展成今天的规模,95%的群众才彻底摆脱了贫困,正向小康挺进。 生产建设: 全村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辣椒、玉米、水稻、花生、油菜等;2010年种植水稻1600亩,亩产510公斤,玉米700亩,亩产400公斤,辣椒1100亩,亩产鲜椒1000公斤,花生400亩,亩产200公斤;受永兴茶场的影响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从93年起步种植茶叶,2001年开始种植无性优质茶601和福鼎,现在全村茶园面积11150亩,其中有机茶园8000亩,已经投产的茶园面积8000亩,年亩产值7000元;2009年实现高档茶青产量200吨,总产值1880万元,2010年茶叶产量达240吨,产值3360万元,主茶区茶农人均纯收入达4800元。现有茶青交易市场两个,其中随阳山茶青交易市场日交易额在30—50万元;茶叶大型加工企业一家,中小型加工厂35家。 公路建设: 2007年硬化了金竹山至大垭口段里长4公里,共投入68万元;2010年一事一议工程,金竹山至水管所泥石路,全长4.1公里,总投入32万元;2010年土地复垦配套项目,大垭口至中心1.7公里,投入20万元,小窝凼至王老塘1.7公里,投入17万元;2010年随阳山至永乐,群众投工投劳并群众筹资5万元,民宗局帮扶4万元,完成了8公里的路面维护。 新农村建设: 截止2011年4月止,共新建黔北民居300栋,危房改造50栋;沼气池建设200口,改厨改厕350户;村庄整治5个:随阳山街道的改造,砍马堰、小窝凼、寨上、八角山的庭院硬化美化和串寨路的建设;新建砍马堰文化广场;农家书屋一个,现有藏书3000余册;改造随阳山人饮工程一座;全村的农网改造正在施工中;由教育部门投入256万元,完善了随阳山完小的硬件实施,使1200名学生和57名教师有了一个好的学习工作的场所。 其他: 全村有小轿车 12辆,小型面包车50辆,农用货车18辆,农用三轮车15辆,两轮摩托车440辆;拥有50万元存款的农户有10户。 |
观音阁村 |
观音阁村位于湄潭县城33公里处,距326国道10公里,全村总体面积18.6平方千米共5296多人口,主要产业是茶叶及烤烟:现有茶叶基地2个,茶叶种植面积6000亩、烤烟种植面积720亩,青田鱼养殖200多亩。现年人均收入元。茶叶加工厂6个,加工的茶叶向全国各地销售。 --人口总数:5296人 农业人口:5256人 非农业人口:40人 --行政区面积:18.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越快越好 --所辖村:水坝、永胜、永联、万寿 生产总值:65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茶叶、烤烟 名特产品:茶叶、 办公所在地:观音阁村街上 --自然条件: 资源:青山绿水、清新茶园 |
七里坝村 |
七里坝村2002年7月由原齐心村、新塘村、青山村、联山村合并建置,复兴镇辖村。辖11个村民组,总面积18.7平方千米,2010年有1220户478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元。村委会所在地距县城40千米,处于永复公路11公里外,交通便利、电讯畅通,各村民组皆通砼路。烤烟是村的支柱产业,人均拥有烤烟 0.4亩,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玉米、蔬菜;主要养殖业有生猪、鸡。主要旅游景点有黄腊顶香会。村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达80%。 |
高岩村 |
高岩村2002年7月由原高岩、保顶合并建置,复兴镇辖村。辖7个村民组,总面积8.9平方千米,2010年有605户2132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870元。村委会所在地距县城35千米,处于马复公路沿线,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玉米、蔬菜、水果;主要养殖业有生猪、鸡。村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达40%。 --人口总数:2132人 农业人口:2127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1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54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土家、仡佬 发展口号:巩固烤烟、发展茶叶、打造中药材 --所辖村:高岩、大双红、小窝凼、连池坝、小水、马家湾、长垠沟 生产总值:4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茶叶、中药材 名特产品:玄参 办公所在地:高岩村 --自然条件:森林覆盖率高,自然资源丰富 资源:石灰岩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