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遵义 >> 桐梓县 >> 高桥镇 >> 兴隆村

兴隆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兴隆村谷歌卫星地图)


兴隆村简介

  兴隆村距高桥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距桐梓县城17公里,国土面积15.7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小组,801户,3564人,耕地面积2481亩,森林覆盖率占50%,林地面积12285亩,主要以种植发展大棚蔬菜、果蔬产业为主。养殖业以家庭饲养猪、牛、羊、家禽、水产为主。全村平均海拨在600米左右,实现通组公路100%,路面硬化率达10%左右,清澈透明的河流从中穿过,每年3月樱花成熟游人纷至踏青,5月前来品果嬉闹的人更是络绎不绝,是休闲、娱乐、度假、垂钓、投资的好地方。
  兴隆村东狱庙位于村中台组至后窝组中间路段。东狱庙的第一进为天王殿,天王殿的左右为钟楼和鼓楼。过天王殿,就是中间供着“三世佛”的大雄宝殿。由大雄宝殿继续往前,便来到了圆通宝殿。圆通殿又名观音殿,殿中供有十一面观音铜像。寺的最后一进为药师殿,殿里供奉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东狱庙佛像大小高矮胖瘦各不相同,神情动作千姿百态。有的咬牙切齿,怒目而视;有的朱唇微启,面带微笑;有的盘膝而坐,双手合十;有的金鸡独立,手舞钢鞭;有的眼睛半闭,手持经卷。东狱庙常日香烟缭绕,络绎不绝的朝拜者赶到这里,已经成了兴隆村祈福祷告的胜地所在。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322104 563200 -- 查看 兴隆村谷歌卫星地图

兴隆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兴隆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高桥村

  高桥村位于高桥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距桐梓县城27公里,是全镇经济文化中心,桐花公路横贯而过,桐容二级公路直穿其境。高桥村由原高桥居委会及鸭塘村6个小组和高桥村合并而成,辖9个村民组、578户、3308人,全村耕地面积1670亩,其中田998亩,土672亩,全村森林覆盖率20%,现有人口中农业人口2788人,居民520人,劳动力人口1684人,贫困人口340人,0党员54人。   高桥村现有蔬菜种植基地200余亩,李子连片基地200余亩,雪梨连片基地300余亩,茶园100亩,高桥村自并村后,通过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村支两委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高桥村集镇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夜晚灯火通明,良好的新农村生活风尚已经形成。今年来,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经济指标持续完成,多次收到上级党委、政府的表彰赞扬。   马孔坝集镇位于高桥镇高桥村街上,位于桐花公路到高桥政府入口处,交通优势便捷,是高桥镇所开发建设的集镇新区。马孔坝集镇商铺众多,人流量广,是今后高桥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地带。   恩滩河大洞旅游度假山庄位于高桥镇高桥村恩滩组,距桐梓县城13公里,紧靠桐容二级公路,恩滩河穿景区而过流入0贯,形成峡谷地貌,区域内森林覆盖茂密、河水清澈、流量稳定、自然景观美丽迷人,有河流、沙滩、天生溶洞、原生态果林、竹园、树木、野生香菇、高桥河鲢鱼,景区内气候宜人,景色秀丽,平均海拔750米。   恩滩河主要景点大洞悬于半山山顶,洞口豁朗,从山底顺栈道而上直达洞内,洞府宽而长,足有四个篮球场大小,四季冬暖夏凉,夏日凉风习习、冬日暖风凌荡,妙趣横然,是休闲避暑的绝佳之地。   

火石村

  火石村位于高桥镇西南面,与花秋镇相邻,现在的火石村由原来的火石村、小溪村、沙土村三村合并而成,火石村距高桥镇三公里,交通便利,桐梓县至花秋镇公路穿境而过,海拔600——1200米,常年平均气温17.3摄氏度,年降雨量563.2毫升,无霜296天,属低热河谷型气候。下辖12村名组,全村862户,总人口3689人,劳动力2459人,耕地面积2700亩,全村只有慧民砖厂,无其他企业,种植和养殖是全村的主要收入,是典型的纯农业村,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农民生活条件较差,水利通讯等农业生产基础薄弱,农业结构调整步伐迟缓,未得到真正的实施,产业化建设一片空白,农村经济发展极为缓慢,农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油菜、小麦为主,有天然的牧场200亩,很适宜发展养殖。因此,镇政府因势利导,同时鼓励发展养殖业,这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建设,促进农村脱贫致富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火石村农家乐,农家乐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进行加工,满足客人的需要,成本较低,因此消费不高全新的旅游休闲方式,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身心放松、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而且农家乐周围一般都是美丽的自然或田园风光,可以满足舒缓现代人的精神,因此受到很多城市年轻人的欢迎。   

两河村

  两河村坐落在桐花公路旁,离高桥镇200米,距高桥镇城20公里,国土面积16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小组,1235户,5262人,耕地面积3685亩,森林覆盖率占30%,主要以种植玉米,水稻,小麦蔬菜为主。养殖业以家庭饲养猪、牛、羊、家禽、水产为主。全村平均海拨在600米左右,实现通组公路100%,路面硬化率达10%左右,清澈透明的河流从中穿过,是休闲、娱乐、度假、垂钓、投资的好地方。   所辖村:牛皮湾,桃坪,荣光,近水台,插腊堡,下分田,大坪,长坪,柿坪  

龙爪村

  龙爪村位于高桥镇西南部,距桐梓县32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2.5公里,桐容二级公路穿境而过,全村土地总面积11.5公里。村辖有9个村民小组,610户,3100人,村内民族全为汉族。   耕地面积2300亩,其中田1360亩,土940亩。荒地1500亩,退耕还林300余亩。经济来源主要以农产品生产为主,人均年收入3900元。村有办公楼,设有党员活动室、文化室、卫生室等,完小一所,初小一所,儿童入学率99%。全村各组都通路、通电,境内现未探明任何矿产资源。龙爪村党支部共有党员40名,其中:35以下党员9名党员,35岁到60岁间党员23名,老年党员8名。   所辖村:红旗、杨家寨、上山合头、竹林湾、上台、上坝、小沟、岩底下   

青杠村

  青杠村下辖9个村名组,全村656户,总人口2756人,党员34人。耕地面积3352亩,其中田2025亩。典型的纯农业村,主要农产品包括樱桃、杨梅和烤烟。   排沙河休闲山庄位于青杠村排沙坝,这里水资源丰富,形成小山峡风貌,气候凉爽,适合居住。   青杠村有较好的茶资源,这里盛产茶叶,青龙茶远近驰名。青龙茶农庄不仅是青龙茶产茶基地,而且是顾客和游客观光圣地。   

兴隆村

  兴隆村距高桥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距桐梓县城17公里,国土面积15.7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小组,801户,3564人,耕地面积2481亩,森林覆盖率占50%,林地面积12285亩,主要以种植发展大棚蔬菜、果蔬产业为主。养殖业以家庭饲养猪、牛、羊、家禽、水产为主。全村平均海拨在600米左右,实现通组公路100%,路面硬化率达10%左右,清澈透明的河流从中穿过,每年3月樱花成熟游人纷至踏青,5月前来品果嬉闹的人更是络绎不绝,是休闲、娱乐、度假、垂钓、投资的好地方。   兴隆村东狱庙位于村中台组至后窝组中间路段。东狱庙的第一进为天王殿,天王殿的左右为钟楼和鼓楼。过天王殿,就是中间供着“三世佛”的大雄宝殿。由大雄宝殿继续往前,便来到了圆通宝殿。圆通殿又名观音殿,殿中供有十一面观音铜像。寺的最后一进为药师殿,殿里供奉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东狱庙佛像大小高矮胖瘦各不相同,神情动作千姿百态。有的咬牙切齿,怒目而视;有的朱唇微启,面带微笑;有的盘膝而坐,双手合十;有的金鸡独立,手舞钢鞭;有的眼睛半闭,手持经卷。东狱庙常日香烟缭绕,络绎不绝的朝拜者赶到这里,已经成了兴隆村祈福祷告的胜地所在。    

鸭塘村

  鸭塘村位于高桥镇东南部,距集镇中心5公里,全村土地总面积17平方公里。村辖11个村民小组,540户,3764人,村内有汉族和苗族。耕地面积422亩,其中田2427亩,土1795亩。经济来源主要以农产品生产收入为主。村有办公楼一栋(设有党员活动室、文化室等),卫生室一间,完小一所,儿童入学率99%。全村各组都通路、通水、通电。      --人口总数:3764人 农业人口:3720人 非农业人口:44人   --行政区面积:17.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22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打造农业大村   --所辖村:崩坎,李子坪,长兴,电湾,春口,小井坡,苏木,消水,黄泥 生产总值:12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 名特产品:河鱼,李子 办公所在地:黄泥组   --自然条件: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阳光充足 资源:水力、砂石   

斋郎村

  斋郎村位于高桥镇最南端,南与桐梓县花秋镇相接,东与遵义县山盆镇相壤,是0贯库区尾水位置所在。斋郎村距离高桥镇政府约12公里,有人口3217人,耕地面积2648亩,海拔低,气温湿热,是早熟蔬菜种植的绝佳之地。斋郎村风景秀丽,文化悠久,旅游资源、物产资源丰富。村境内有0贯库区麻子坝段以及三色梯峡谷供宾客游玩。除此之外,境内枝繁叶茂的黄果树、历史悠久的麻子坝老街、红军四渡赤水驻地大渡口等都为斋郎村添上了很多靓丽的色彩!   三涨水位于高桥镇斋郎村三色梯峡谷中段,亦为漂流必经之地,是一道由山水冲击而成的瀑布,瀑布顺山尖直流而下,送入河谷,场面蔚为秀丽,似一丝幽香飘溢于山涧,又似一个淑女跳动舞曲嬉闹于谷中。远远望去,仿佛一丝白色的彩带在横曳飘扬;走近细看,又仿佛一个个快乐的音符在欢乐演奏。三涨水身栖在一块石灰岩上,石灰岩上分布着七个细孔,七个孔在水满而溢时便形成了瀑布,并且这七个孔的喷水很有意思,它会在每天三个不同的时段冒出水柱,三涨三落,这便成为了三涨水名字的由来。当地传说在三涨水顶端横卧着一条真龙,真龙每日醒三次,醒过来便吸纳吐气形成瀑布,所以人行走其间会感觉清新自然,并且因为沾了真龙之息会好运连连!   斋郎长着很多黄果树,这些黄果树目似青翠,树龄起码都在几百年以上。黄果树那粗壮的树干,错落有致的树枝,宽大厚实而青青的树叶,委实雄壮伟岸。这些黄果树一般生长在河岸边,或长在庙宇的山门,或垭口的风口之处。既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又可为人们纳凉,遮风避雨。关于黄果树还有这样一个传说,据传位于麻子坝的姊妹黄果树有避邪祈福的功效,人们只要生病便会到黄果树旁烧香祷告,不久便会康复如初。   

周市村

  周市村距高桥镇政府所在地7公里,距桐梓县城19公里,国土面积14.2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903户,4159人,耕地面积3005亩,森林覆盖率占35%,林地面积9515亩,主要以种植发展大棚蔬菜、果蔬产业为主。养殖业以家庭饲养猪、牛、羊、家禽、水产为主。全村平均海拨在542米左右,实现通组公路100%,路面硬化率达10%左右,高桥、长生两河在此交汇,每年3月樱花成熟游人纷至踏青,5月前来品果嬉闹的人更是络绎不绝,是休闲、娱乐、度假、垂钓、投资的好地方。   2011年伊始,高桥镇周市村村支两委在高桥镇党委、政府的英明领导下,抓住县委、县政府招商引资富民强县的有力时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村级经济可持续发展,坚持走生态环保无污染的发展路线。   周市村地处桐梓县西南部,距桐梓县城19公里,桐花公路穿境而过,区位优势明显。周市村村支两委依托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山林植被良好,水资源丰富,且无工业污染的环境优势,依托交通方便快捷的有利态势,扎实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周市村村支两委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全村父老乡亲的支持下,几经奔走,引进周市长生旅游度假村项目。   周市村长生河旅游度假村是桐梓县福源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投资2800万元开发的一个集旅游、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项目。目前该项目的土地流转及前期开发工作已经基本完成,现在正在进行公路等硬件设施建设。   


兴隆村特产大全




兴隆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