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田村是板桥镇和汇川区的北大门,东与桐梓县相连,本镇大沟村相接,西与本镇娄山关村相邻。是仁江河的发源地,川黔铁路穿境而过,有火车站一个,小学一所。
九龙寺位于长田村九龙组东侧,紧靠川黔铁路255公里处,西接仁江河,寺庙面对青龙山,右边有一棵古老的紫荆树,右侧是一片竹林。
寺庙修建于1944年。1946年被改为国民学校,但仍有和尚撞钟击鼓,保持香火。1951年改为四班初级小学,前台为操场。1965年凤阁锯毁。1958年戏台拆迁。1972年学校搬迁,寺内陈设皆空,秃山破庙尚在。1993年10月经中华佛教会喝当地有关部门的批准,搬迁同仁66人和长田村3000余人投工献料。九龙寺经一年的整修,才得恢复原貌,2005年恢复石塔,2007年恢复碑访。至今的九龙寺百废俱兴,屹立于仁江河畔,似玉笔秀插山巅。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303104 | 563000 | -- | 查看 长田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板桥社区 |
板桥社区成立于2007年8月,属于遵义市汇川区的城市社区,位于汇川区板桥镇集镇中心,距红色圣地娄山关7公里,距遵义市区35公里,交通方便、距渝黔高速公路观坝站5公里。渝黔铁路500米,210国道贯穿整个社区。山清水秀,年平均气温18℃。社区总面积2.2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182.6亩(大多数土地已退耕还林)。 板桥社区是典型的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杂居社区,它由11个农业组和10个非农业组合并组建,其中农业人口2567人,非农业人口3168人,总人口5735人。 |
娄山关村 |
娄山关村位于遵义市汇川区北面,距板桥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处。地处红色旅游景区娄山关脚下,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素有“天然氧吧”、“重庆后花园”之称。交通便利,210国道、崇遵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南距贵阳市180公里,距遵义市中心30公里,北距重庆市206公里,拥有娄山关战斗遗址为主的长征文化体系和生态文化景观。娄山关是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红色旅游风景点。全村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其中总耕地面积3053亩,田1640亩,土1413亩。全村14个村民组,1005户,共3729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1012人,下设两个支部,7个党小组共91名党员,人均收入3600元。 全村以种植、养殖、藤编、饮食、外出务工为主要产业,现有蔬菜基地2350亩,烤烟基地1000亩。2006年村支两委积极引导群众和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目前,初步建成了以世外苑度假村、鲟龙水寨、长征山庄、娄山关休闲度假长廊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娱乐景区,共发展乡村旅游业户40户,日接待能力1000人以上,平均年产值达450万元,既解决了当地群众的就业,又为村级经济积累增加了两万元,真正成为了休闲度假、纳凉避暑、旅游观光综合服务场所。全村平均海拔950—1000米,7月平均气温25℃,年日照1250小时,年降雨量1200毫米,地势平坦,土壤肥力中等,保水力强,水资源丰富。土壤、空气、水质无任何污染,最适宜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的发展。2004年,在镇、村干部的宣传动员下,娄山关村成功种植西兰花250亩,产量150吨,以订单方式销售给遵义天阳食品公司。2006年娄山关村蔬菜种植1000余亩,主要品种有辣椒、四季豆、黄瓜、西葫芦、豇豆、白萝卜、菱角菜,主要销往重庆、安顺等地。2007年,村支两委通过土地流转,引进种植大户示范种植,发展到现在的2350亩的种植面积。在种植技术和品种上进行改良,试验引进了白玉春萝卜、泰国无茎豆、苏椒五号、美人椒、丹生理想、墨西哥野山椒、苦瓜等新品种,长势较好,平均产值达4500元,真正实现了群众增产增收。现有果蔬专业合作社一个,会员328名,农村经纪人3人。2004年组建群众合作经济组织娄山关藤编协会,现有藤编农户64家,会员64名,其中向广东输往技术人才14名,形成新中藤编一条街,素有黔北藤编之乡之称。主要产品有罗汉型沙发、新式老式沙发、各种茶几、躺椅、沙滩椅、摇椅、团椅、贵妃椅、餐椅、餐桌、花篮、花架、安全冒等。产品主要销往省内各大城市,并远销到北京、上海、天津、广东、陕西、四川等地,深受用户青睐,年产值达150万元以上。 娄山关是“四在农家”整村推进的示范创建点,目前,全村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已基本完成五通三改三建,在“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中,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积极主动与市、区相关部门对接,整合资金、整合资源、重点突破,加大“四在农家”创建重点项目的投入。 |
板桥村 |
板桥村位于板桥镇政府周边,距离板桥镇0.5公里,交通便利,全村现有3429人,860户,12个村民组,土地面积3328亩。全村以种植,特色养殖和发展乡村旅游为主。目前村党总支现有高砍、溶江两个支部,7个党小组,76名党员。预备党员2名,培养积极分子4名。其中高中文化程度6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3名。 |
长田村 |
长田村是板桥镇和汇川区的北大门,东与桐梓县相连,本镇大沟村相接,西与本镇娄山关村相邻。是仁江河的发源地,川黔铁路穿境而过,有火车站一个,小学一所。 九龙寺位于长田村九龙组东侧,紧靠川黔铁路255公里处,西接仁江河,寺庙面对青龙山,右边有一棵古老的紫荆树,右侧是一片竹林。 寺庙修建于1944年。1946年被改为国民学校,但仍有和尚撞钟击鼓,保持香火。1951年改为四班初级小学,前台为操场。1965年凤阁锯毁。1958年戏台拆迁。1972年学校搬迁,寺内陈设皆空,秃山破庙尚在。1993年10月经中华佛教会喝当地有关部门的批准,搬迁同仁66人和长田村3000余人投工献料。九龙寺经一年的整修,才得恢复原貌,2005年恢复石塔,2007年恢复碑访。至今的九龙寺百废俱兴,屹立于仁江河畔,似玉笔秀插山巅。 |
中寺村 |
中寺村地处遵义市北的娄山山脉,位于板桥镇的东面。由东向西约8公里,由南向北宽约5公里,总面积1465.83公顷。东与绥阳接壤,西与板村、大沟毗邻,南与麻沟一山之隔、北与桐榇相连,由两个自然村组成,现有19个村民组,570户,2239人。耕地面积412.8公顷,林地629.73公顷,草地30.36公顷,其他162.58公顷,是休闲的天然养吧、旅游度假开发的处女地。全村共有党员53名。村、支两委成员共7名,二名下派包村干部。 近年来在党委、政府领导下,村支两委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加快发展步伐,保持初会稳定。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烤烟生产,全村已形成以烤烟为支柱、玉米、水稻为辅的农业产业结构。现烤烟种植面积达2000亩。各项工作都有显著提高。 特色产业 1、农业种植: 中寺村主要以种植稻谷、玉米、油菜为主产作物,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作物是烤烟种植。年平均种植烤烟面积2000余亩,产量达到45万斤,产值达到270多万元。 2、矿产资源: 中寺村范围内储藏有丰富的煤矿、硫铁矿资源,现中寺村行政区域内已开办有两家煤矿,团结煤矿和长兴煤矿。 一、团结煤矿:该矿于2005年开始筹建,其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吨。该矿的煤炭储量为1008万吨,现该矿已基本建设完成。 二、长兴煤矿:该矿于2008年开始筹建,其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吨。该矿的煤炭储量为1250万吨,现该矿已完成前期征地工作。 三、天然氧吧: 中寺村地处大娄山山脉中段,平均海拔1200米,属亚热带高原性气候,四季变化不甚明显,雨量适中,年平均气温15.5℃,年平均降雨量1054㎜。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森林覆盖率高,是避暑休闲的好地方。 |
大沟村 |
大沟村位于板桥镇北部,东抵桐梓县茅石乡及板桥镇板桥村,南靠板桥镇,西抵娄山关村,北接长田村。全村有16个村民组,共892户,总人口3134人,其中男1622人,女1512人。有少数民族35人。劳动力1950人,其中男劳动力985人,女劳动力965人。 耕地面积2067亩,其中田1121亩,土946亩。国土面积1580公顷;山林面积9344.85亩。 粮食总产量820吨;人均年收入2110元。畜牧总产值765万元;农业总产值164万元,林业总产值925万元;社会总产值3460万元。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73人。 大沟村有企业:誉亨木材厂、陶瓷厂、牧丰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大娄山建材厂、战獒养殖基地、维森休闲度假村。 养殖业有年出售100头猪的养殖场一处;养羊年出售100只以上的有5户;蔬菜基地有花山、坟堡两个;水产养鱼有鱼塘3个 |
白果村 |
白果村离板桥古镇所在地7公里,位于大娄山脚下,是乌江水系与赤水水系的分水岭。东、北面与本镇娄山关村接壤,南与泗渡幸福村相邻,西与遵义县沙湾镇米良村交界。村所辖6个村民组,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林地面积14668亩,森林覆盖面积达74.2%天,四面青山环抱,耕地面积5133亩。烤烟种植面3000多亩。境内有国家一、二级珍稀古树银杏和红豆杉数百棵,国土面积13.1平方公里,海拔1000----1300米,年降雨量1000mm,年平均气温18℃,常年无霜期250天,日照数全年1000小时以上,土地PH值5.1—7之间,耕地面积5133亩,土地肥沃,阳光充足具有得天独厚的烤烟生产的地理条件,是远近闻名的烤烟专业村。 同时白果村又是红皮大蒜的原产地,白果红皮大蒜以其个大、色鲜、味美、保质期长等特点而畅销、被列为省内外多家大蒜种植基地的选育品种,特别适宜作蔬菜基地生产蒜苗和蒜苔的蒜种’。目前。种植规模已达1000亩。每年都为贵阳蔬菜基地提供蒜种80多吨。 白果村离板桥古镇所在地7公里,位于大娄山脚下,是乌江水系与赤水水系的分水岭。东、北面与本镇娄山关村接壤,南与泗渡幸福村相邻,西与遵义县沙湾镇米良村交界。村所辖6个村民组,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林地面积14668亩,森林覆盖面积达74.2%天,四面青山环抱。在白果组境内有国家一、二级珍稀古树银杏和红豆杉古树数10棵。 |
柏杨村 |
柏杨村村委位于娄山关山脉东部,距离镇政府7.5公里,全村面积31.5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22970亩、耕地面积4120亩、其中田980亩、土3140亩、人均1.8亩,共有17个村名组,总人口2347人、563户,村完小一所现有学生80人,最远的村民组离村11公里。 基础设施:通村公路6公里,现有6个村名组未通公路,防渗渠13850米。 经济发展方面:全村主以种烤烟为经济支柱,2009年发展辣椒100余亩,中小型养殖户9户(以牛、羊为主) 新农村建设方面:近几年完成“四在农家”创建点,4个村名组、硬化通组﹑进寨路4.5公里。2009年新修井坝通组公路1.3公里。节约能源近3年修建沼气池155口,通信网络覆盖还差,现有5个组没通信网络。 柏杨村娱乐室,里面有象棋、跳棋、围棋、五子棋、麻将、扑克,让柏杨村老年朋友老有所乐,在他们生活孤独和子女不在家的时候,他们能找到自己的乐趣,在这里他们有自己的朋友和快乐。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