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竹园镇大夫村位于镇政府东北角,村委会距新都区政府6公里,距斑竹园场镇2.5公里,柏水场镇2公里。成德大道(成都—德阳)、香城大道(新都—新繁),纵横穿境而过。村内有成都金亿元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悦鑫木线条加工厂等企业。有黎缘、布恩、柚一村、蓉城水香、甘露食府、粗茶淡饭、梁家鱼庄等餐饮服务单位。
全村幅员面积1.8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00亩,辖9个村民小组,共计人口1960人,农户674户,党员72人,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6000元。
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700亩,主要类型为水田和水浇地;林园地340亩,主要类型为竹木;农村居民用地总面积360亩;水利交通用地300亩。全村农民收入以种植生产、劳务输出为主要经济支柱。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10114108 | 610500 | 028 | 查看 大夫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檀木社区 |
檀木社区是四川省成都新都区斑竹园镇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510114108,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510114。邮政编码为610500,长途电话区号为028 ,车牌号码为川A。与竹友社区、忠义社区、莲塘社区、柏水社区、丰收社区、白云社区、杨柳社区、踏水社区、斑竹园社区、公益社区、仁和村、旃檀社区、大江社区、安乐村、大夫村、华藏村、雷家村、三河村、回南社区、金文社区相邻。 |
竹友社区 |
斑竹园镇竹友社区位于成都市新都区斑竹园镇美丽富饶的川 西平原腹地,平畴沃野,西与龙桥镇相连,北与新繁镇毗邻。全 村幅员面积3.3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765亩,全社区共有15个 村民小组,2个城镇居民小组,982户居民,总人口2986人。主导 产业有新都柚、川芎、大蒜等。 |
忠义社区 |
忠义社区幅员面积1.25平方公里,分为9个社别,人口4000余人,其中常住人口1632人,897户。社区自治组织设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监事会、村民委员会、在村民小组设立村民小组议事会;群团组织设立团支部、妇联、工会等。忠义社区活动中心分为三个区域:即办公区、服务区和老年活动区。 *办公功能区:一楼左边是可同时容纳160余人的党团活动室,右边是室内健身房。二楼左边社区“两委”干部的办公室,右侧是社区会议室、档案室、荣誉室。 *服务功能区:一楼分别设有警务室、卫生服务站、便民服务中心、社区超市。二楼设有绿色网吧、图书阅览室、爱心超市、社区茶楼。三楼为天然气公司租用。 *老年活动区:一楼为活动室,二楼为办公会议室、市民服务中心。 |
莲塘社区 |
斑竹园镇莲塘社区是由原三江村和永丰村合并而成,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幅员面积3.2平方公里,辖14个居民小组,常驻人口2736人,外来人口0.5万余人,党员84人,社区干部5人,全部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辖区大小企业上百家,居民纯收入9060余元,位于斑竹园镇前列。 投资400多万元的社区服务大厅2010年建成,建筑面积4000余平米,社区服务中心内设居民办事大厅、图书阅览室、多功能会议室、调解室等,是集居民办事、教育、健身、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活动载体。 社区党支部和社区居委会一直本着“敬老爱幼、扶弱助残、方便生活、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整合辖区资源,以社区党组织建设为龙头,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为辖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
柏水社区 |
柏水社区位于兴城大道和香城大道两侧,交通便利,辐射面积2.2平方公里,现有肥沃的耕地1260亩,人口2731人,总户数870户,,全社区共有0党员111人,村民小组14个,企业15个,社区年收入100000元,社区居民人均纯收入15000余元。是北部商城的核心规划区。 柏水苑新居占地59亩,约70000㎡,共计16栋,其中高层3栋,安置兴城大道、香城大道、成德大道拆迁户。小区共有4道门,配有室外健身设施,公厕,垃圾周转房,警务室,居民坝坝宴活动场所。2014年拆迁180户,二社、八社医院、学校、拟征地256亩,柏盛苑四期拟征地130亩,合计386亩;柏盛苑二期、三期已征地120亩,正在建设中。 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按(1+13)配套。社区办公楼两栋共计1200㎡。第一栋第一层社区便民综合服务站,第二层多功能厅,第三层总支办公室、党支部办公室、社区办公室、小会议室、档案室。第二栋第一层室内健身房、物管办公室,第二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第三层图书室、小区支部办公室,老协办公室,小会议室。 |
丰收社区 |
丰收社区基本情况 丰收社区位于北星干线边缘,紧邻斑竹园中心场镇,幅员面积1.4平方公里,辖5个居民小组,人口1619人,有党员50人,企业5家,幼儿园1所。 丰收社区与檀木社区、竹友社区、忠义社区、莲塘社区、柏水社区、白云社区、杨柳社区、踏水社区、斑竹园社区、公益社区、仁和村、旃檀社区、大江社区、安乐村、大夫村、华藏村、雷家村、三河村、回南社区、金文社区相邻。 |
白云社区 |
斑竹园镇白云社区地理位置处于成都市北部商城规划区核心位置,交通便利,幅员面积1.8平方公里,辖8个居民小组,常驻人口1972人,党员71人,社区居委会干部5人,村民事务-2人,居民纯收入14000余元。社区党支部和社区居委会一直本着“敬老爱幼、扶弱助残、方便生活、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整合辖区资源,以社区党组织建设为龙头,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为辖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白云社区与檀木社区、竹友社区、忠义社区、莲塘社区、柏水社区、丰收社区、杨柳社区、踏水社区、斑竹园社区、公益社区、仁和村、旃檀社区、大江社区、安乐村、大夫村、华藏村、雷家村、三河村、回南社区、金文社区相邻。 |
杨柳社区 |
杨柳社区新概况 杨柳社区位于成都市北十公里的新都区斑竹园镇境内,北新干线穿过社区境内,公路四通八达,内有毗河穿境而过,环境优美。社区地处北部新城总体规划内,幅员面积1.51平方公里,下辖7个居民小组,两个大型商住小区。近年来相继落户诺贝尔公园和源上湾湿地公园,为广大居民提供了悠闲、娱乐的好场所。人口5000余人,其中原籍636户,1777人,流动人口100余户,3000余人,社区“两委”干部6人,居民小组长7人,0党员54名。通过构建社区党组织领导、基层民主自治、社区管理全覆盖、社区活动全参与、形成了社区服务全方位的管理格局。通过社区党建创新引领社区社会管理创新,有效推动了社区管理服务水平的优化升级,逐步建成一个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现代化社区。 |
踏水社区 |
踏水社区基本情况 踏水社区座落在兴城大道以北,新崇路以南,宝成铁路以西,北新干线以东,有11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2289人,户数为:725户,流动人口:513人,社区企业有13个,这些企业为本辖区社员提供了就业机会,带动了经济发展。 |
斑竹园社区 |
斑竹园社区是新都区建立较早的城镇社区之一。建于2001年,是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斑竹园、柏水场镇,面积1.5平方公里,居住总人口4000余人(其中常住户1048户,常住人口1583人)。辖区内有知名企业福建达利公司、西南设计院,有中小学4所,幼儿园4所,医院2所,敬老院1所,工商户300余户。 斑竹园社区坐落在斑竹园镇三邑街,由于旧城改造,原址已拆迁,现租用斑竹园镇三邑街房屋。面积600平方米,是居民主要的办理政务事务及活动场所,社区一楼设有便民中心,面积约100平方米,目前设置公共服务项目和生活服务项目两大类,有标准化服务窗口5个。 设党支部一个、党小组6个,党员55人(其中预备党员3人)居委会一个。社区居民小组6个,居民小组长6人。居委会下设:社区建设、社区服务、民事调解、文化宣传、治保安全、计划生育、教育与卫生等多项委员会。 按照《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依法设置了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由本社区内居民、驻社区内有单位推选代表63人,(其中单位代表11人、居民代表52人、党员21人、妇女26人),每年6月底和次年元月分别召开一次成员(居民)代表大会(特邀全体党员、单位负责人列席)听取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作当年工作报告和第二年工作计划。 社区议事委员会由居民推选产生,共有21人,每季度定期召集(或根据情况临时召集),议事委员会成员对涉及设重大事项,财务收支情况,提请议事委员会讨论、建议。 社区监事委员会由居民推选产生,共有7人,每年对社区重大建设项目进行审议、监督,并提出整改意见。 |
公益社区 |
斑竹园镇公益社区地处斑竹园镇场镇北面,是斑竹园场镇辐射区,北与雷家村以锦水河为界,东接安乐村、白云社区,南接忠义社区与场镇相连,西靠莲塘社区,辖区面积1.352平方公里,社区距成德大道(海宁皮革城)1公里,距新都城区8公里,距成都国际商贸城3.5公里,是北部商城的配套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社区辖7个居民小组,现有耕地面积1050亩,常驻人口1678人,共543户,2012年人均纯收入13398元。成立了成都市新都区“舒家河坎”萝卜专业合作社一个,所种植的萝卜外形美观,清脆可口,已形成了“公益萝卜”品牌,在成都地区远近闻名,畅销成都城区内各大农贸市场。 社区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49人,预备党员1人,入党积极分子4人。辖区现有企业、个体户90余户,有四川新峰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成都金香城纸业有限公司、成都康剑化纤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外来人口1300余人。 社区设有便民服务中心,内设居民办事大厅、图书阅览室、调解室、治保室等,是集居民办事、教育、健身、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活动载体。 |
旃檀社区 |
旃檀社区是四川省成都新都区斑竹园镇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510114108,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510114。邮政编码为610500,长途电话区号为028 ,车牌号码为川A。与檀木社区、竹友社区、忠义社区、莲塘社区、柏水社区、丰收社区、白云社区、杨柳社区、踏水社区、斑竹园社区、公益社区、仁和村、大江社区、安乐村、大夫村、华藏村、雷家村、三河村、回南社区、金文社区相邻。 |
大江社区 |
大江社区是四川省成都新都区斑竹园镇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510114108,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510114。邮政编码为610500,长途电话区号为028 ,车牌号码为川A。与檀木社区、竹友社区、忠义社区、莲塘社区、柏水社区、丰收社区、白云社区、杨柳社区、踏水社区、斑竹园社区、公益社区、仁和村、旃檀社区、安乐村、大夫村、华藏村、雷家村、三河村、回南社区、金文社区相邻。 |
回南社区 |
回南社区是四川省成都新都区斑竹园镇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510114108,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510114。邮政编码为610500,长途电话区号为028 ,车牌号码为川A。与檀木社区、竹友社区、忠义社区、莲塘社区、柏水社区、丰收社区、白云社区、杨柳社区、踏水社区、斑竹园社区、公益社区、仁和村、旃檀社区、大江社区、安乐村、大夫村、华藏村、雷家村、三河村、金文社区相邻。 |
金文社区 |
金文社区是涉农社区,幅员面积2.23平方公里,居委会办公场地建于2003年,占地面积1亩,地处斑竹园镇西南部,紧邻三河村、仁和村。下涉12个居民小组,共有大小院落78个(面积460亩),有农户共585户、1952人,流动人口约200人,出租房屋约70间,社区“两委”干部5人,居民小组长12人,0党员68名。我社区辖区内有沟渠17条共计15150余米,其中已做U型槽7500余米,未做U型槽7650余米,道路16条,其中已修建10条,未修建6条。金文社区是一个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 金文社区居民委员会 一楼:便民服务室、警务室、人民调解室、老年协会办公室; 二楼:书记主任办公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广播室、妇女之家。 |
仁和村 |
仁和村简介 斑竹园镇仁和村位于政府西北,村办公点距斑竹园镇8公里。民大(新民—大丰)路呈“一”字型穿境而过,村紧邻进三河村、金文社区、新民镇、马家镇、新繁镇。 全村幅员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39亩,辖14个村民小组,共计人口2200余人,农户680户,党员76人,人平均年可支配收6000元。 全村现有耕地面积2309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大蒜、川芎为主,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以大田作物、劳务输出为经济支柱。 |
安乐村 |
安乐村 安乐村活动中心坐落在斑竹园镇安乐村 4组,地处斑竹园镇西北部,香城大道成德大道交汇处,紧邻雷家村。 全村辖区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44亩,总户数475户,总人口1687人,0党员54名,人平均年可支配收入12000元。 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544亩,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为劳务输出为经济支柱。 |
大夫村 |
斑竹园镇大夫村位于镇政府东北角,村委会距新都区政府6公里,距斑竹园场镇2.5公里,柏水场镇2公里。成德大道(成都—德阳)、香城大道(新都—新繁),纵横穿境而过。村内有成都金亿元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悦鑫木线条加工厂等企业。有黎缘、布恩、柚一村、蓉城水香、甘露食府、粗茶淡饭、梁家鱼庄等餐饮服务单位。 全村幅员面积1.8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00亩,辖9个村民小组,共计人口1960人,农户674户,党员72人,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6000元。 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700亩,主要类型为水田和水浇地;林园地340亩,主要类型为竹木;农村居民用地总面积360亩;水利交通用地300亩。全村农民收入以种植生产、劳务输出为主要经济支柱。 |
华藏村 |
华藏村地处斑竹园镇东北部,紧邻新都镇五桂村,马家镇双龙社区。相城大道贯穿华藏村。辖14个村民小组,960户、2680人,流动人口约200人,出租房屋约50间,村“两委”干部5人,村民小组长14人,0党员115名。由于华藏村是由原华藏村和石佛村合并而成,面积宽、居住人口多、设施不完善,在环境卫生、治安秩序等方面存在较大管理压力和问题。去年以来,通过构建村社区党组织领导、基层民主自治、社区管理全覆盖、社区活动全参与、社区服务全方位的社区社会管理格局通过社区党建创新引领社区社会管理创新,有效推动了社区管理服务水平的优化提升,逐步建成一个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 |
雷家村 |
斑竹园镇雷家村是由原金马村和雷家村合并而成,与安乐村、竹友社区、公益社区、龙桥镇杨建社区、福田社区毗邻,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幅员面积2.93平方公里,辖15个居民小组,常驻人口2789人,外来人口580人,党员118人,村两委干部5人,其中初中文化程度1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4人,辖区大小企业上30余家,居民纯收入11000余元。 村党总支部和村委会一直本着“敬老爱幼、扶弱助残、方便生活、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整合辖区资源,以村党组织建设为龙头,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为辖区村民提供优质服务。 |
三河村 |
三河村位于斑竹园镇竹友片区,东距成德大道2.2公里,西临香城大道西沿线2.6公里,系我镇国家AAA级风景区“花香果居”辐射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辖15个村民小组,50余个院落、751户、2096人,村“两委”干部5人,0党员83名,7个党小组,在中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新农村建设,三河村的产业在区委规划的北新统筹示范区中正在完善,以水果农场主题、蔬菜农场主题、养老产业主题、文化产业主题的四大板块正在逐步完善与招商中,目前美柚乡水果农场已投入运行,实现了土地流转400余亩,主要以新都柚为主,配搭其他水果,打造以水果为主题的观光农业,三河村现在对新都柚的种植已有20余年的历史,现在全村新都柚种植面积为500余亩。5社的学海家庭农场发展方向主要以蔬菜的种植和销售为主题,实现了土地流转50余亩。为了加快推进现代观光体验式观光农业的发展,斑竹园镇南三支农业专业合作社对主要种植新都柚、川芎、四季蔬菜的散居农户以及现有种植大户、以及学海农场、美柚乡水果农场进行整合资源、规范生产标准、加强推广,整村产业的发展逐步实现传统农业种植区向现代农业观光区再向现代农业观光体验式风景旅游区的转变。 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建设情况 1、按照“以点串线、以线扩面”的原则,大力开展以“美丽幸福院落”建设为目的的院落整治工作,全村所有的院落(含院落组团)都参与了院落整治,通过成立院委会、讨论院落整治方案、清理积存垃圾、建设入院入户道路、建立院落管理常态化机制等步骤,全村目前已完成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示范院落8个,所有院落的入院入户道路已建成,90%以上院落成立了院委会并实施了常态化管理。 2、对新马路沿线进行了集中整治,新增绿化带2000㎡,栽种行道树200余棵,安装LED路灯21盏,配置果屑箱35个。 3、对三河村的电力设施进行改造,增加两台315KVA变压器、自来水天然气区级惠民工程有序完成到户工作。 4、大力开展生态渠系建设,2015年将结合高标准化农田建设、精品农业园区建设,今年全村的沟渠建设将得到全面的改善。 5、为建设现代农业观光体验式乡村旅游风景区,今年新建规划设计绿道三千余米,并于今年完成基础的铺设。 6、通讯方面三河村作为成都市第一个散居院落的农村区域全村区域通光纤村,现在农户已经享受到户20M以上的光纤服务,为三河村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新建文化中心一个并完善了村级的图书室、调解室、警务室、标准化便民服务室、支部活动场所、村医务室、村级便民超市,基本完成了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8、农村电子商务中心建设:努力争取建立三河村农产品推广及电子商务培训中心,并奋力推进打造西部地区农村电子商务第一村。 9、自来水、天然气 现在区镇两级的惠民工程,户户通天然气和自来水工程已经启动,正在逐步完善中。 10、道路方面(已经开始实施项目) 南山路:新建三河村连接香城大道西沿线的南山路,道路设计为双向两车道,新建2.5米宽的绿道及附属绿化带,北接民大路南接香城大道,3657.6米,三河村范围内长度为1850米,南三支道路作为三河村农业观光环线中较为重要的经济发展线,这条农业生态观光线的打通直接受益三河村的经济发展,对与整个南三支农业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牵涉到6个农业村(仁和、金文、三河、福田、安乐、雷家)居的发展 美乡路:(三河村农业观光一号线)该路全场1400米,路宽设计为6米宽,绿化带2米宽,该路面积已经落实,路基已经完成部分建设,该路两侧基本良田很成形,非常适合发展现代观光农业。 金河路:南三支三斗水泵房至马家交界处712米,设计6米宽路,该路段可以接通到北星干线,可以带动三河村1/3的土地及人口的发展,并已开始设计。 三河村农业观光二号线:全长1500米,宽宽6米,涉及1社12、13、14社 该路两侧 田园风光十足,把近8个散居院落有机的串联,便于发展农业观光体验,路基已经实施完成,与2015年完成水泥路面的铺设。 三河村农业观光三号线:主要把4、5社的蔬菜和刘家祠堂养老产业有机的结合。全长700米 ,路宽4米。计划于2015年中旬完成水泥路面的铺设。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