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蚌埠市 >> 禹会区

禹会区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淮河蚌埠闸水利风景区

淮河蚌埠闸水利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一、综合信息  淮河蚌埠闸水利风景区座落在淮河中游,位于蚌埠市西郊。该景区由28孔节制闸、12孔节制闸、老船闸、扩建船闸、水电站、分洪道和千亩湿地公园组成,具有防洪、灌溉、航运、水力发电、公路交通、旅游等综合功能,闸上流域面积为12.1万平方公里。淮河蚌埠闸水利风景区交通便捷,距市区约6公里,距火车站、汽车站约10km路程;千里淮河的第一大港,蚌埠港坐落于蚌埠闸下游4km处;高速路及各种公路四通发达,景区距合徐、界宁高速公路仅2km,景区通达性良好。  二、景区介绍  2004年水利部批准淮河蚌埠闸水利风景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2008年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该景区景色十分优美,水中有山,水中有桥,水光山色浑然一体,各处树木苍郁、静谧幽雅、鸟语花香,既有“都市鸟岛”的美誉,又有“天然氧吧”的美称。南接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涂山,而涂山则是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根据地,是古涂山氏国的所在地;北邻广阔的淮北平原,如铜墙铁壁般而又生机盎然的淮北大堤,担负着淮北平原工农业生产的防洪任务。  淮河蚌埠闸水利风景区有五大主题:1、展禹王宏愿:向人们展示禹王未能实现的治水成果—宏伟的蚌埠闸水利工程。作为淮河中游的一座大(1)型水利枢纽工程,蚌埠闸对沿淮的工农业生产、航运交通、水利发电,创造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彻底解决了淮水泛滥的根本问题。规划设计合理的游览路线和休憩场所,向游客介绍水利科普知识。2、观淮水雄韵:“一条淮河波浪翻,舟楫往来航运忙”,两句诗充分展现了淮河作为几千年重要的交通航道,蚌埠闸水利风景区更是观赏淮水的绝佳地方,在视点较好的设置游憩设施观赏淮水雄姿。3、赏湿地精华:湿地是生态系统最为多样化的一种形式,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与人们建立和谐共生的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蚌埠闸风景区的区位和特色,将湿地生态系统的特色融入于此,使之成为一个微缩的湿地公园,为都市中忙碌的人们提供了一片清新的绿洲。4:享天人之乐:以天人和谐为主题,将蚌埠闸风景区建设成集水景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会议、科普教育和大众康体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水利风景区。5、返朴归真,回归自然。  根据蚌埠闸以及周边用地的性质和其所在的区位条件,淮河蚌埠闸风景区主要以水工程和水文化为主题的,集旅游度假、休闲娱乐、会议接待、科普教育、康体健身为一体的水利风景区。整个景区主要分为四个功能区:千亩湿地公园、旅游度假区、服务管理区、水利工程游赏区。  千亩湿地公园:该区域位于蚌埠闸北部的河间低洼地,面积约73.6公顷,区内部分地区常年积水。以现有地形为依托,设计大小不同的岛屿以及半岛,形成复合多变的空间,营造具有鲜明湿地特性的地形地貌和景观骨架。同时,规划湿地动物、植物景观及休闲游憩设施,开展一系列以湿地为主题的休闲、游览、科普、教育等活动。根据原有地形地貌以及周边环境条件,将公园分为六大园区:主入口景区、湿地娱乐区、湿地观赏区、儿童游乐区、湿地休闲区、水上活动区。  旅游度假区:本景区位于现有蚌埠闸水电站导流堤之上,面积约6.6公顷。该区域规划建设度假服务中心为蚌埠闸水利风景区主要旅游接待场所,建设度假别墅以提供更高档的住宿接待服务。同时配套建设入口休闲花园、停车场、回车场、室外游泳池和网球场。成为-议接待、住宿餐饮、休闲娱乐、运动健身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区。  服务管理区:该区是蚌埠闸景区的中心管理区,面积约为4.2公顷。该区为景区管理办公场所,现状中树木种植良好,植被覆盖率高,现建设有蚌埠闸防汛调度综合大楼、职工食堂、配电设施等。  工程游赏区:蚌埠闸水利枢纽主要由28孔节制闸、12孔节制闸、水电站、船闸和分洪道组成,利用水利工程设施进行游览活动,该区域面积约为69.4公顷,该区设计有合理的游览路线,组织游客参观蚌埠闸相关水利工程设施,达到水利科普的目的。在28孔节制闸南桥头堡设有观光电梯,可以一览淮河壮观的景象。28孔节制闸和12孔节制闸之间上游导流堤设有观景平台,国务院总理-曾两次驻足此地视察淮河。  三、重要景点项目介绍  1、28孔节制闸:位于淮河主河道上,工程于1958年10月开工,1960年5月1日竣工,闸身全长336m,28孔,每孔净宽10m,底板高程10.0m,堰顶高程12.0m。  2、12孔节制闸:位于28孔节制闸北端与淮北大堤之间的滩地上,工程于2000年8月10日开工,2003年11月10日竣工验收,新老闸轴线一致,新老闸中心线相距396.8m,共12孔,每孔净宽10m,底板高程9.0m,闸身全长141.7m。  3、老船闸:位于淮河干流28孔节制闸右岸,于1959年12月1日开工,1961年10月1日竣工,三级航道,最大通航能力1000吨级,闸室长195m,宽15.4m,上下闸首为人字形钢闸门,上游门坎高程13.6m,下游门坎高程9.2m,闸室底板高程9.2m。  4、扩建船闸:扩建船闸位于现有船闸右侧,分洪道与老船闸之间,两船闸轴线平行,轴线间距66.8m,工程于2007年10月28日开工建设,三级航道,最大通航能力1000吨级,闸室长230m,宽23m,上下闸首为人字形钢闸门,上游门坎高程12.3m,下游门坎高程7.8m,闸室底板高程7.8m。  5、水电站:位于28孔节制闸右岸,主要利用壅水落差和剩余泄量发电,于1984年10月~1987年4月施工,为河床式低水头水电站,装机6台,每台800KW,总装机容量4800KW,设计年发电量1974万度,实际年发电量3000万度。  6、分洪道:位于船闸南岸与山岗之间,1970年6月开工,1973年9月竣工,当闸上水位超过19.0m高程时,自然漫滩分洪,上有双曲拱桥9孔,每孔净宽32.3m,过水总宽为314米。  7、千亩湿地公园:位于12孔节制闸左岸,根据原有地形地貌以及周边环境条件,该公园分为六大园区:主入口景区、湿地娱乐区、湿地观赏区、儿童游乐区、湿地休闲区和水上活动区。  

蚌埠市张公山公园

蚌埠市张公山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国家4A景区。位于蚌埠市西南部,总面积72公顷,是市内最大的公园。1973年始建,1983年正式开放。公园由张公山和化陂湖(现更名张公湖)组成,湖中有半岛。园内山水相映,景色秀丽。湖岸曲折,遍植垂柳;山坡苍松翠柏,曲径通幽;山顶建有望淮塔。园东部建有游船码头、半山茶社、水上餐厅、水榭长廊等;还有苏州园林风格的园中园,内建淮河碑林、酒楼等。园西部有动物园;园北大门西侧辟有儿童乐园,有“玩童”、“母子羊”、“春雨”等雕塑。  传说∶关于张公山,流传着一个传说,明朝有个张姓战将,曾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晚年卸甲归田,隐居在现在的张公山上。由于他经常出资济贫,在当地深受爱戴,于是,百姓尊称其为张公,张公山则因此得名。  张公山风景区是国家AAAA景区,位于安徽省蚌埠市西南部,地属禹会区,占地面积110.6公顷。  1973年始建,1983年正式开放。公园由张公山和化陂湖(现更名张公湖)组成,湖中有半岛。园内山水相映,景色秀丽。湖岸曲折,遍植垂柳;山坡苍松翠柏,曲径通幽;山顶建有望淮塔。园东部建有游船码头、半山茶社、水上餐厅、水榭长廊等;还有苏州园林风格的园中园,内建淮河碑林、酒楼等。园西部有动物园;园北大门西侧辟有儿童乐园,有“玩童”、“母子羊”、“春雨”等雕塑。  张公山系涂山山脉,涂山一带曾是原始社会后期涂山氏居住的地方。涂山脚下的禹会村,传说是当年治水英雄大禹会诸侯之地,作为行政村村名属全国唯一,这里至今流传着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动人故事。  张公山是历史文化名山涂山山脉的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据《怀远县志》记载:明朝嘉靖年间此山就叫张公山,山下一湖,名化陂湖,现更名为张公湖。相传,明朝有个张姓战将,解甲归田,隐居山下,由于他德高望重,当地百姓尊称张公,张公山因此得名。  清朝,张公山顶建有寺庙,每年还有一次初春庙会。该庙原名“寺山庙”,后改名“中岳庙”,又改为“观音庙”。由于庙的基础南高北洼,庙门朝北,当地百姓又称之为“倒座观音庙”。  民国27年(1938年)日军侵占蚌埠后,寺山庙遭到彻底毁坏。  1973年,蚌埠市政府决定利用张公山与化陂湖的自然风景和优美环境,将此山辟为公园,1975年建园工程全面开工。1983年7月1日,张公山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从1986年以来,张公山公园各项基础设施和景点建设日益完善。先后建成了湖滨餐厅、水榭长廊、园中园、望淮塔、儿童乐园、月季园、动物园等。  2009年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AAAA级风景区称号。  2012年,经蚌埠市政府会议研究,对张公山景区进行提升改造。  主要景点  望淮塔  蚌埠市标志性建筑之一。塔高35.33米,七层八角,建筑面积820平方米,塔名由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题写,登塔可鸟瞰珠城全貌,观淮河两岸风景。  园中园  是我国江南古典园林风格的建筑群体。位于风景区东南部,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园内规划有序,布局合理,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融为一体。玉兰堂飞檐斗角,画窗雕门,楹联匾额悬挂其中,整个园区素雅幽静,古朴清新。以颂禹咏淮为主题思想的淮河碑林——园中园碑廊,引人注目。游人至此,无不心旷神怡。  水榭长廊  位于风景区东部,南与游船码头连接,北与湖滨餐厅相连,宛延起伏,曲径通幽,三座建筑有机连为一体,显得美观、协调、好似一条卧龙横贯南北。  半山茶社  半山茶社掩映在绿树环抱之中,造型新颖,构思巧妙,建筑主体气势宏伟,宽敞明亮,前有花径,后有竹林,登堂入楼,仰可观山景,俯可揽湖光,游客此处品茶,更增雅兴,令人陶醉。  南入口雕塑“珠蚌迎宾”  该设计借鉴了蚌埠“珍珠城”的美称。蚌壳为全钢结构,高19.8米。张开的蚌壳犹如热情的蚌埠人民张开双臂去迎接四方来客。中间的珍珠玉女为汉白玉加工而成,高5.8米,重约32吨,充满青春气息,该雕塑造型新颖、动态优美,珍珠女双手捧持珍珠,站在形似水浪的底盘上,突出了珍珠玉女的特征。展示了蚌埠市丰厚、美丽的历史文化,同时体现出现代蚌埠人奋进、和谐、创造、务实的城市精神。“珠蚌迎宾”雕塑边上是5个花鼓造型,上刻“张公山公园"LOG0,充分展现蚌埠独特的地方文化与现代、生态的开发理念的结合。  姊妹桥  2013年10月1日正式开放,“姊妹桥”是以水面栈道形式呈现景观效果,一条连接张公岛和张公山公园,另一条连着亲水广场、游船码头的两头,把两侧连成一个完整的人行系统,扩大了游人活动区域,提升了风景区品位和形象。  张公岛廉洁文化主题园  位于张公湖中心位置,占地138亩,于2008年开工建设,2011年5月20日正式建成启用。张公岛功能定位以生态休闲和科普教育为主,设计要素以植物为主,适当点缀休闲及服务设施,是集花卉苗木生产、园林生态景观、旅游、休闲游乐为一体的新型城市公共生态园。景区种植乌桕、香樟、银杏、桂花、栾树、水杉、月季、无患子、荷花、垂柳、碧桃等植物。2011年5月被市政府命名为张公岛廉洁文化主题园,以蚌埠城市精神“禹风厚德”为主导思想,在园中设置了大禹听五音治国、三过家门而不入、朱元璋造字倡廉、井水论、钟馗塑像等勤政廉洁景观,把廉洁文化融合在优美的自然风光之中。张公岛廉洁文化园荣获2012年度全省人居范例奖荣誉称号。  张公湖休闲绿地  张公湖周边休闲绿地于2008年7月开工,其定位为以植物造景为主的城市街头绿地游园,主要满足广大市民观赏游览的需要。休闲绿地根据地块的特殊位置来安排视线和角度,把富有人性化的广场、艺术雕塑、奇石等景观点缀在整个绿地里,力求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园内种植近60多种植物,注重高低、疏密搭配,采用乔木、灌木、球形植物、地被植物相结合的方式配置,形成完整的植物群落。  资源情况  张公山公园针对山林树木老化,树种单一的现状,先后进行了多次大规模植树绿化和山林改造,建成了“春园”、紫薇林和棕榈林,共栽植红叶李、广玉兰、雪松、棕榈、紫薇、龙柏等乔、灌木68000余株,植草坪2200平方米。景区绿化覆盖率达92.05%,绿地率91.55%。  张公岛张公山园中园望淮塔水榭长廊

禹会村遗址

禹会村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新石器时代  禹会村遗址又名禹墟,位于涂山南麓,蚌埠市西郊禹会区秦集乡禹会村。分布范围自合体东岸至大堤下,遗址到村东、村南,东西宽约300米,南北长约2000米,面积约60万平方米,是一处较大的龙山文化时期遗址。禹会村遗址地表遗存有陶器、石器、骨器等。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另有少量器物为夹谷壳、蚌末陶;陶器陶胎厚重、火候低;器形有罐、碗、钵等,鼎足有侧三角形扁足、“鬼脸”式空足和尖锥足等。陶器的纹饰以素面为主,有少量划纹、弦纹、绳纹和捺窝纹。根据遗址分布特点和采集的标本分析,禹会村遗址是淮河岸边的新石器时期龙山文化晚期的一处较大的古人类聚落遗址。根据C测定为距今约4100年,与传说中的大禹时代基本相符。  禹会村遗址出土的遗物兼具南、北方文化的特点,又具有淮河流域自己的文化特色,反映了南北文化在此碰撞、融会或传播的事实,对于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2007年,禹会村遗址被列入国家文明探源工程。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禹王殿

禹王殿为文化旅游景点。  禹王殿  禹王宫殿图一  禹王宫座落于涂山,是汉高祖刘邦于公元前195年下旨而建,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祭祀大禹和禹妻涂山氏之所。古禹王宫曾有五进院落,10个殿堂,40余间殿宇房室。古刹历经数千年风雨,损失严重,解放后经数次修缮和重建,已经成为皖北地区著名的全真派道观。  禹王宫殿图二  现存建筑有清道院、纯阳道院、长春道院、苍龙阁等殿堂,特别是香火竂,建于明神宗万历42年,完全用青砖砌筑而成,造型简洁、质朴,是禹王宫至今保留最完整、最珍贵的古迹。修葺一新的纯阳道院添建了石造台基,回廊飞檐斗拱,上履黄色琉璃瓦,金碧辉煌。每年农历3月28日的禹王庙会,是涂山重要的祀祭大禹活动,远近闻名,历经数千年而不衰,香客最多时达20余万人,场面蔚为壮观。

冯嘴子村景区

  冯嘴子村景区  冯嘴子村系禹会区秦集镇的一个自然村,是著名花鼓灯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冯国佩的出生地。2004年10月和2005年4月分别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花鼓灯原生态保护村和中国花鼓灯第一村。该村花鼓灯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它的演出形式系统完整,内容丰富,舞姿优美,具有独特的汉民族文化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秦集镇  自清朝中期至今冯派花鼓灯已流传八代。全村共有660户,人口2900人,几乎人人会表演花鼓灯。2006年,在中央电视台CCTV电视舞蹈大赛中,以无可争议的优势一举获得总决赛冠军,使花鼓灯成为蚌埠市第一大文化旅游品牌。目前,花鼓灯传习所、演艺广场等游览设施已对外开放。

张公岛

  张公岛:张公岛西邻张公山公园,东与城市西防洪堤相连,南邻东海大道,北临涂山路,面积约12万平方米。它自然格局清晰,是张公山景区唯一的主岛。张公岛的规划以“生态景观、人文景观、休闲景观”为主线,将通过多种植物主题与休闲项目的配套开发,为游客提供一个亲近自然的绝佳机会;创建多样化的生态驳岸,满足人们亲水、观水、戏水的要求;每个区域都有特色景观,让岛屿充满活力。它将成为蚌埠市集生态休闲、科普教育、文化娱乐、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新型城市生态主体公园。  信息来源:蚌埠张公山风景区蚌埠市张公山公园张公山园中园望淮塔水榭长廊  信息来源:蚌埠张公山风景区

蚌埠张公山动物园

  张公山动物园位于公园西部,是我省第二大动物园,占地面积37亩,笼舍75间,现有动物品种52个,384只(头),是小朋友接受动物科普知识教育的基地。这里可以看到东北虎、非洲狮、金钱豹,梅花鹿、丹顶鹤、白虎、角马、剑羚等珍稀动物。每天的动物驯化表演,更受广大游客喜爱。东北虎“沪沪”和“贝贝”,从1996年0繁殖以来,共生产9胎28只,存活26只,东北虎的繁殖技术在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动物界都有较高知名度。

涂山—白乳泉景区

  涂山风景区处我国地形、气候、植被、降水等重要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的节点。鬼斧神工的大自然,造就了涂山风景区秀美的山川。境内平原、丘岭、山地、河谷、湿地兼而有之。著名的自然景观有涂山、荆山和淮河、涡河、天河等。  以涂山为主体的“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1987年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风景区由涂山、荆山、淮河、涡河、天河、芡河等自然景观天然构成,跨蚌埠市禹会区和怀远县两地,总面积123平方公里。涂山、荆山夹淮对峙,具有“雄、奇、险、秀、幽、旷”六大特色。山、峰、洞、涧、峡、泉、滩、河、林、禽等与湖光景色融为一体,既有北方山地之雄浑,又有南国水乡之秀媚。明大学士宋濂游涂荆两山时赞誉:“临濠古迹,惟涂、荆二山最著。”  涂山风景区文化积淀深厚。四千多年前,大禹借助与涂山氏女的联姻,劈山导淮、召会诸侯,娶妻生子,在涂山风景区留下了荆山峡、禹王宫、禹墟、上下洪等众多人文遗迹。主要人文景观有:禹王庙、望夫石、启王庙、白乳泉、圣灵泉、玉液泉、卞和洞、白狐洞、凤凰池、三皇庙(今为三圣寺)、荆山古城遗址、四眼井、白龙井等。  

张公山园中园

  园中园:园中园是我国江南古典园林风格的建筑群体。位于公园东南部,建于1986年,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园内规划有序,布局合理,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融为一体。玉兰堂飞檐斗角,画窗雕门,楹联匾额悬挂其中,整个园区素雅幽静,古朴清新。1994年,在该园建成了以颂禹咏淮为主题思想的淮河碑林——园中园碑廊,廊内镶有现代书法名家林散之、吴作人、顾廷龙、欧阳中石等碑刻48块,游人至此,无不心旷神怡。园内的抬花轿、传统婚庆拜堂、同心桥、月老等项目,深受新婚夫妇摄像喜爱,现已成为我市新婚摄像的主要外景基地。    信息来源:蚌埠张公山风景区蚌埠市张公山公园张公岛望淮塔水榭长廊  信息来源:蚌埠张公山风景区

禹会区天河·鱼乐水乡

  天河·鱼乐水乡位于我区秦集镇天河湖,以天河湖休闲观光、渔家生活体验、水产河鲜美食为主要特色,并与“中国花鼓灯第一村”冯嘴村民俗民间风情演艺、禹墟文化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游赏相衔接,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农家乐“旅游示范点。

望淮塔

  望淮塔:望淮塔是我市标志性建筑。塔高35.33米,七层八角,建筑面积820平方米,塔名由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题写,登塔可鸟瞰珠城全貌千里淮河尽收眼底底。  信息来源:蚌埠张公山风景区蚌埠市张公山公园张公岛张公山园中园水榭长廊  信息来源:蚌埠张公山风景区

水榭长廊

  水榭长廊:位于公园东部,南与游船码头连接,北与湖滨餐厅相连,宛延起伏,曲径通幽,三座建筑有机连为一体,显得美观、协调、好似一条卧龙横贯南北。  信息来源:蚌埠张公山风景区蚌埠市张公山公园张公岛张公山园中园望淮塔  信息来源:蚌埠张公山风景区

蚌埠龙子湖风景区

蚌埠龙子湖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龙子湖风景区青山碧水相连,湖岸曲折多变,水面纵深开阔,绝壁怪岩裸露,既有风景怡人的自然风光,又有韵味无穷的人文景观;既有城市交通干道环绕,又以现代化的城市为依托,景区内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古银杏(唐代)、石屋(唐代)、栖岩寺遗址(明代)、玲珑塔遗址(东汉)等古迹或遗址。近几年,景区建设跨步发展,已独具特色。  根据地理位置、地貌及景观特征,龙子湖风景区划分为北湖景区、南湖景区、西芦山景区、锥子山景区等四大景区。龙子湖三面环山,山水相依。湖东岸有曹山、锥子山,绵延起伏如龙,又称“双龙山”;南有大小九条沟渠,是龙湖发源地;西侧有雪华山、梅花山,山体植被茂盛,青山绿水,闻名遐尔。风景区内的烈士陵园、汤和墓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它景观如淮河风情园、水上乐园等也是多姿多彩、各有特色。1998年,龙子湖风景区被安徽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2年,龙子湖风景名胜区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位于蚌埠市东侧的龙湖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在风景区内可以无限享受娱乐及餐饮等全套服务.其中龙湖水上乐园是炎热夏季的必去之处,它将带给你清凉及欢乐.蚌埠盛产珍珠,因而有珠城的美称.喜爱珍珠的朋友们,您可以在龙湖找到你所喜欢的宝贝.  龙湖风景区位于蚌埠市东郊曹山和雪华山之间,呈两山夹一湖的独特风月貌。风景区以自然山水为依托,兼有人文景观,是具有综合游憩功能的省级风景名胜区。规划总面积51.4平方公里。淮河支流龙子河流经此地,水面宽阔,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少时在此撑船,船篙落水化为龙,故称龙湖。湖东曹山又名双龙山,相传曹操曾在此屯兵。曹山南麓还有明朝大将汤和墓。60年代经全民义务植树,实现了荒山绿化。1973年先后建成双龙桥、珍珠桥和环湖路。  1975年辟为风景区,1977年正式开发。该风景区水色俱佳,水面面积353公顷。市政府已将风景区列为“九五”期间重点旅游开发区,在原有水上乐园、烈士陵园、垂钓中心、淮河风情园等旅游设施和龙湖度假村、工人疗养院等服务接待设施的基础一,将续建水族馆、奇石园、植物园、淮河流域名景微缩园和“龙湖八景”等。  

怀远禾泉农庄

怀远禾泉农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禾泉农庄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涂山风景区,北倚大禹治水的涂山,东临合徐高速公路,南接天河之水,西畔淮河、涡河,毗邻206国道,公路、水路、铁路交通十分便利。占地1500亩,依山傍水,景色宜人,自然环境优美。  农庄发展以休闲、观光旅游为主,通过展示皖北民风、民俗、弘扬大禹文化,积极带动生态酒店、生态会所、客房、养殖业、种植业、绿化苗木工程和禹狄坊酒厂等多种经营项目的发展,用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坚持市场化、规范化、规模化的经营方针,倡导农耕文化、和谐自然的理念,体现了永远把更好的产品和休闲方式奉献给消费者的企业使命,走自我发展,带动周边农民共同致富的路子。  几年来,禾泉农庄紧紧围绕着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用自我积累滚动的发展方式,累计投入4000多万元,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拥有5000多平方米的生态餐厅、3000多平方米的生态会所、专家公寓、标准客(套)房等硬件设施。其中皖北最大的生态餐厅可容纳八百多人就餐,有各具特色的包间二十六个、宽敞明亮的宴会大厅和掩映在茂密植物丛中的雅座三十多个。同时还有专家公寓、标准客房五十套(间),有极具特色的生态休闲会所,内设多功能会议厅一个、小会议室二个。可为休闲度假、员工培训、中小型会议提供便利。另设有茶社、咖啡厅、酒吧、休闲小吃、卡拉OK、休闲健身等娱乐设施。农庄拥有梅花鹿养殖基地、垂钓池塘、石榴盆景园、禾泉观鱼放生池、拓展训练场地、小小动物园等项目。  在积极发展“农家乐”休闲观光旅游项目中,推出“一日游”、“我的菜地”、“认养树木”、“采摘节”、“重阳节”、“春秋学生科普游”“特色纳凉晚会”“露天烧烤篝火晚会”“农家菜展示活动”“中秋赏月”等内容的活动,满足了久居闹市的人们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体验农耕文化、享受田园生活的需求。同时,农庄在大力发展有机生态农业的过程中,能够以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享受自然为宗旨,坚持物种多样性的原则,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系统内的自然调节机制,建立了合理的农作物、动物生长体系和生态环境、延长了生物链,落实了国家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  在各级政府和领导的支持下,禾泉农庄通过自身的努力,于2003年成为安徽省第一家通过有机认证的农庄,获得市“青年文明号”荣誉。2005年被安徽省旅游局、省农委授予“农家乐旅游示范点”、“安徽省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称号。2006年又获得“蚌埠市科技创新先进单位”、“蚌埠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安徽省青年文明号”、“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AAA级旅游景区”的荣誉称号,并入选安徽省“最佳旅游线路”、“安徽省十大休闲基地”。2008年又获得“三星级旅游饭店”“全国AAAA级旅游景区”的荣誉称号。同时,农庄以梅花鹿、果园散养草鸡为主的养殖业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鹿茸、鹿血深加工的“禹狄”养生系列酒成为旅游主打产品。果园草鸡因在果园内自然放养,是完全按有机农业的要求进行生产的有机产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和欢迎。种植业在研发怀远石榴新品种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在省科技厅的支持下,农庄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研究并取得了有企业自主核心技术的“软籽石榴优良新品种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成果,获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为今后禾泉农庄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蚌埠博物馆

蚌埠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蚌埠博物馆  蚌埠市博物馆位于胜利中路科学文化宫西三楼,系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博物馆占地1500平方米,展厅面积1000平方米,由三个大厅组成半回行展厅,可以承接各种类型展览。自1973年建馆已来,已筹办、承接1000多个大中型展览,是我市进行古代历史文明和现代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场所、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蚌埠市博物馆现有各类文物藏品4000多件,既有数十万年前的古生物化石、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丰富遗物,也有进入历史文明时期各个朝代的陶瓷器、青铜器、玉器、书画及古籍善本等。是反映蚌埠市历史沿革的珍贵实物,有着重要的科学、艺术、历史价值。  蚌埠市博物馆现有正式工作人员17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2人、中级研究人员11人,均为大专以上学历。雄厚的人才力量保证了博物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内可以承担对广大市民和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传统教育的职责,对外可以展示蚌埠地区悠久的古代文明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蚌埠市博物馆在涂山大禹文化、淮河流域古代文明、明代文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学术研究成果,是省内外较有影响的博物馆之一。

花鼓灯嘉年华

花鼓灯嘉年华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花鼓灯嘉年华位于蚌埠市陶山西麓,由安徽嘉恒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是皖北最大的主题游乐公园。项目坐落于蚌埠市蚌山区陶山脚下,占地约1000亩,总投资达9.3亿,是蚌埠市以及安徽省“十二五”重点旅游项目,并被列入安徽省“861”行动计划。  “花鼓灯”曾被周总理盛赞为“东方芭蕾”,是最具代表性的“汉民族舞蹈艺术”,也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鼓灯嘉年华依托地域传统文化元素,充分挖掘安徽花鼓灯文化艺术的精髓,保护、传承和发展安徽花鼓灯,创造了现代旅游休闲与传统非遗文化深度融合的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新模式:以非遗文化的合理保护利用为宗旨,以旅游为载体,走产业化经营之路,达到文化与旅游经济互为促进、共同繁荣、永续发展的终极目的。传统的花鼓灯艺术表现形式较为单一,难以满足现代旅游市场的需求,为此,“花鼓灯嘉年华”创造性的将花鼓灯与现代舞台艺术及最新舞台科技相结合,通过多种方式全方位展示、演绎;并辅之以高科技体验项目和完备的配套设施,带给游客丰富多元的游历体验,引领未来文化旅游市场的新潮流。  园区由花鼓灯文化广场、民俗集市、极速世界、冒险世界、欢乐世界、魔幻世界、儿童世界、缤纷水世界、生态园等区域组成,其中高达百米的摩天轮已成为蚌埠的新地标。近30项惊险刺激的大型游乐项目,一票畅玩,挑战极限!

禹会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马城镇 淮河蚌埠闸水利风景区 蚌埠市张公山公园 禹会村遗址 禹王殿 冯嘴子村景区 张公岛 蚌埠张公山动物园 涂山—白乳泉景区 张公山园中园 禹会区天河·鱼乐水乡 望淮塔 水榭长廊
迎淮社区服务中心 淮河蚌埠闸水利风景区 蚌埠市张公山公园 禹会村遗址 禹王殿 冯嘴子村景区 张公岛 蚌埠张公山动物园 涂山—白乳泉景区 张公山园中园 禹会区天河·鱼乐水乡 望淮塔 水榭长廊
金域社区服务中心 淮河蚌埠闸水利风景区 蚌埠市张公山公园 禹会村遗址 禹王殿 冯嘴子村景区 张公岛 蚌埠张公山动物园 涂山—白乳泉景区 张公山园中园 禹会区天河·鱼乐水乡 望淮塔 水榭长廊
锦绣社区服务中心 淮河蚌埠闸水利风景区 蚌埠市张公山公园 禹会村遗址 禹王殿 冯嘴子村景区 张公岛 蚌埠张公山动物园 涂山—白乳泉景区 张公山园中园 禹会区天河·鱼乐水乡 望淮塔 水榭长廊
秀水社区服务中心 淮河蚌埠闸水利风景区 蚌埠市张公山公园 禹会村遗址 禹王殿 冯嘴子村景区 张公岛 蚌埠张公山动物园 涂山—白乳泉景区 张公山园中园 禹会区天河·鱼乐水乡 望淮塔 水榭长廊
张公山社区服务中心 淮河蚌埠闸水利风景区 蚌埠市张公山公园 禹会村遗址 禹王殿 冯嘴子村景区 张公岛 蚌埠张公山动物园 涂山—白乳泉景区 张公山园中园 禹会区天河·鱼乐水乡 望淮塔 水榭长廊
朝阳社区服务中心 淮河蚌埠闸水利风景区 蚌埠市张公山公园 禹会村遗址 禹王殿 冯嘴子村景区 张公岛 蚌埠张公山动物园 涂山—白乳泉景区 张公山园中园 禹会区天河·鱼乐水乡 望淮塔 水榭长廊
大庆社区服务中心 淮河蚌埠闸水利风景区 蚌埠市张公山公园 禹会村遗址 禹王殿 冯嘴子村景区 张公岛 蚌埠张公山动物园 涂山—白乳泉景区 张公山园中园 禹会区天河·鱼乐水乡 望淮塔 水榭长廊
喜迎门社区服务中心 淮河蚌埠闸水利风景区 蚌埠市张公山公园 禹会村遗址 禹王殿 冯嘴子村景区 张公岛 蚌埠张公山动物园 涂山—白乳泉景区 张公山园中园 禹会区天河·鱼乐水乡 望淮塔 水榭长廊
钓鱼台社区服务中心 淮河蚌埠闸水利风景区 蚌埠市张公山公园 禹会村遗址 禹王殿 冯嘴子村景区 张公岛 蚌埠张公山动物园 涂山—白乳泉景区 张公山园中园 禹会区天河·鱼乐水乡 望淮塔 水榭长廊
涂山风景区 淮河蚌埠闸水利风景区 蚌埠市张公山公园 禹会村遗址 禹王殿 冯嘴子村景区 张公岛 蚌埠张公山动物园 涂山—白乳泉景区 张公山园中园 禹会区天河·鱼乐水乡 望淮塔 水榭长廊
长青乡 淮河蚌埠闸水利风景区 蚌埠市张公山公园 禹会村遗址 禹王殿 冯嘴子村景区 张公岛 蚌埠张公山动物园 涂山—白乳泉景区 张公山园中园 禹会区天河·鱼乐水乡 望淮塔 水榭长廊
天河社区服务中心 淮河蚌埠闸水利风景区 蚌埠市张公山公园 禹会村遗址 禹王殿 冯嘴子村景区 张公岛 蚌埠张公山动物园 涂山—白乳泉景区 张公山园中园 禹会区天河·鱼乐水乡 望淮塔 水榭长廊
秦集社区服务中心

----

禹会区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