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周庄古镇 | 周庄古镇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周庄镇位于苏州城东南38公里,著名古画家吴冠中撰文说“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海外报刊则称“周庄为中国第一水乡。周庄有着近九百年的历史,有丰富的文化蕴涵。西晋文学家张翰,唐代诗人刘禹锡、陆龟蒙等曾居周庄。周庄也是元末明初江南巨富沈万三的故乡;周庄也曾留下柳亚子、陈去病等人的足迹。 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若要在中国选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水乡古镇,毫无疑问,她就是“中国第一水乡”周庄。难怪2001年APEC会议也特别青睐周庄,把她定为上海以外的举办地之一。 若要选中国最热门的水乡古镇,周庄想必名列前茅。周庄是水的世界,自然有它独特的生活形态和风味。那绝不是一两幢古建筑、三四座老石桥,就能反映出来的。那是一种活生生的生活气息。你可凭个人的观察力去发觉它,也可毫不在意便感受到:沿水巷而建的石驳岸和穿竹石栏;镶嵌在岸边,变化多端的缆船石;商店出售的草鞋;河畔洗菜、淘米的妇女;围坐一起绣花聊天的老妇;街角的裁缝店;享受日光浴的马桶;甚至民居洗涤后的流水声……。毕竟,它无处不在,而且常常成为摄影师最爱捕捉的镜头。很难想象这么一个小镇,旺季一天内的最高游览人次竟可以达一万以上。难怪有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间有一个周庄)。 周庄旧名贞体里。北宋元年(1086年),周迪功郎信奉佛教,将庄田13公顷捐给全福寺作为庙产。老百姓感其恩德,遂将贞体里该名为周庄。 周庄镇位于苏州城东南38公里、昆山市境内西南33公里,是个具有九百余年历史的水乡古镇,被澄湖、淀山湖和南湖所环抱。由于有河湖阻隔,使它避开了历代兵焚战乱,至今仍完整的保存着原有的水镇建筑物及其独特的格局,全镇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居民为明清建筑;如元末明初巨富沈万三后裔所建的沈厅、明初中山王徐达后裔所建的张厅,都是明清住宅的典范。 周庄四面环水,为泽国,南北市河、后港河、油车漾河、中市河,形成“井”字形。居民傍河筑屋,依山成街,河道上横跨14座古桥,还有那份敦厚纯朴的古镇民风,呈现一派古朴、明静的幽雅,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难怪周庄一直成为摄影师、作家、艺术家、甚至电视电影的取景最佳地点。 周庄的魅力在于她的文化蕴涵,沈厅、张厅、迷楼、叶楚伧故居、澄虚道院、全福寺等名胜古迹,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观赏价值。有河有街必有桥。周庄古桥多,极具特色。著名的有双桥、富安桥等。 全镇桥街相连,依河筑屋,小船轻摇,绿影婆娑,崇尚返朴归真的游人会情不自禁地吟诵:吴树依依吴水流,吴中舟辑好夷游。 特别提示: 1.从周庄镇上乘坐三轮车到古镇门口的话需要讲明路线和价格,有时候会出现车夫带着游客转古镇一圈然后加价的情况。 2.环镇水上游和景区内的摇橹船游不是同一项活动,环镇水上游在景区售票处买票或购买联票,景区内摇橹船需前往码头买票乘船,150元/船(最多可坐6人)。 地址:苏州市昆山市周庄镇全福路43号(古牌楼出入口) 类型:古镇古村 等级:AAAAA 游玩时间:建议1天 电话:4008282900;0512-57211699 官方网站:http://www.zhouzhuang.net 社交帐号: 开放时间: 古镇全天开放;镇上小景点张厅、沈厅开放时间夏季8:00-20:00,冬季8:00-19:00;其他小景点开放时间8:00-16:30。 门票信息: 进入古镇即收门票100元,包括古镇内沈厅、张厅等15个景点;门票三天有效,但游玩一日以上的需要在游客中心拍照登记。周庄古镇 周庄古镇 周庄 |
迷楼 | 迷楼位于贞丰桥畔,南社发起人柳亚子、陈去病等人曾在此痛饮酣歌,乘兴赋诗,慷慨吟唱,后将百余首诗编结为《迷楼集》流传于世。楼内一间房专辟成蜡像馆,柳亚子等人围桌而坐,举箸畅谈,栩栩如生。小楼依水傍桥,楼外景色迷人。迷楼建于清光绪年间,原名德记酒店,店主李德夫祖籍镇江,于清光绪末年,携眷迁徙周庄,因擅长烹调珍馐佳肴,掌勺开设酒店。夫妻俩年过四十,才喜得千金名唤阿金。年长后,如阿一枝...更多迷楼位于贞丰桥畔,南社发起人柳亚子、陈去病等人曾在此痛饮酣歌,乘兴赋诗,慷慨吟唱,后将百余首诗编结为《迷楼集》流传于世。楼内一间房专辟成蜡像馆,柳亚子等人围桌而坐,举箸畅谈,栩栩如生。小楼依水傍桥,楼外景色迷人。迷楼建于清光绪年间,原名德记酒店,店主李德夫祖籍镇江,于清光绪末年,携眷迁徙周庄,因擅长烹调珍馐佳肴,掌勺开设酒店。夫妻俩年过四十,才喜得千金名唤阿金。年长后,如阿一枝出水芙蓉,在水乡周庄压倒群芳。在父母的宠爱下,抵制缠足,“大脚观音”的雅号不胫而走。求婚者纷至沓来,李德夫难舍爱女远离膝下,小楼藏娇,让她守着双亲共度生涯,当垆劝酒,张罗顾客,生意火红。其时,周庄为重要商埠集镇,贞丰桥是镇境水陆要津,附近商店毗连,贾客云集。德记酒店地处小桥流水、富于诗情画意的闹市之中,宾客设酒临风。窗外波光桥影,舟楫往来,飞燕呢哺人轩窗,鹭鹚搏鱼生妙趣……正是“酒不醉人人自醉,风景宜人亦迷人”,德记酒店幸得“迷楼”雅称。 地址:苏州市昆山市周庄镇贞丰弄(周庄古镇景区内,近贞丰桥) 类型:历史建筑 游玩时间:建议30分钟 电话:周庄古镇电话:4008282900;0512-57211699 开放时间: 8:00-16:30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包含在周庄古镇门票内。 周庄镇 周市镇地处昆山东北部,与太仓市、常熟市接壤,由原周市、新镇和陆杨三镇合并而成,是昆山市委、市0规划的城市北部片区中心。全镇区域面积81.56平方公里,本地常住人口 4.3万人,外来人口6万人。辖新镇、陆杨2个街道办事处,12个社区居委会和15个行政村,共有112个居民小组和382个村民小组。先后被授予“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江苏省文明镇”和“苏州市招商引资先…… 详细++ |
敬业堂 | 敬业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敬业堂 时代:清 地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周庄镇南市街 该堂俗名“沈厅”,始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由沈万三后人沈本仁建成,共七进五门楼,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大小一百多间房屋,为典型的“前厅后堂”的建筑格局,前部是水墙门,供停靠船只、洗涤之用;中部是墙门楼、茶厅、正厅,为接送宾客,办理婚丧事及议事之处;后部是大堂楼、小堂楼、后厅,为生活起居之处。前后楼屋之间均由过街楼和过道阁连接,形成一个大的“走马楼”。 整个建筑规模宏伟,布局严谨,雕饰华丽,精雅古朴。1986年、1990年、1996年分别进行了维修,1995年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
一稀堂博物馆 | 『一稀堂博物馆』是在周庄镇政府和周庄『江南人家』的关怀、协助下,由河南省一稀堂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常州市常达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联合创办的一所民办古陶瓷博物馆。始建于二00四年,建筑面积一千五百六十平方米。瓷器是我们祖先的发明创造。考古资料表明,中国人生产陶器的历史已达一万年以上。生产瓷器至少也有三千多年。本馆展示了我国人类有史以来以黄河、长江等流域为主题的原始陶器的创烧至演变到近代瓷器的全过程。共设立了史前至商朝、春秋战国、两汉、隋唐、宋元及明清为主题的六个陶瓷展厅。因展品收藏地主要在我国北方,所以展品偏重于北方窑系。无论是早期的硬陶、彩陶、彩绘陶或唐代的南方青瓷,北方白瓷及宋代五大名窑的汝、官、哥、定、均为馆内的主要展品。元明时期景德镇窑的部分藏品也为主展对象,但因我国历史悠久,窑系繁多,加之本馆面积有限,我们对众多窑系藏品未能尽展而深感遗憾!本馆为了能充分体现我国老动人民的创新和智慧,真实反映出我国从原始社会到近现代社会陶瓷的发展历程,我们对馆内的藏品,件件专家把关,以突出其真实;定选南北窑系,突出其全面;反映历世习俗,突出其面宽;挑选盛世佳品,突出其精美。特别是在国家文博馆专家的关注支持下,为我馆展品的定位了重要作用。总之我们本着对历史和社会的负责,以『汇天下奇珍,交四海宾朋』为宗旨,放眼未来。借历史文明的载体,来彰显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推动社会的和谐进步。 周庄镇 周市镇地处昆山东北部,与太仓市、常熟市接壤,由原周市、新镇和陆杨三镇合并而成,是昆山市委、市0规划的城市北部片区中心。全镇区域面积81.56平方公里,本地常住人口 4.3万人,外来人口6万人。辖新镇、陆杨2个街道办事处,12个社区居委会和15个行政村,共有112个居民小组和382个村民小组。先后被授予“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江苏省文明镇”和“苏州市招商引资先…… 详细++ |
周庄画家村 | 周庄画家村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位于周庄古镇游览区东侧,坐落在环境优美、风光秀丽的富贵园内,占地500余亩,拥有具有创作采风及展示交流的写生基地、艺术工作室、当代艺术馆等功能设施,可以容纳600多位艺术家在此生活创作和交流。基于已有的独特文化产业资源,着眼于周庄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周庄镇党委、政府于2007年正式启动了周庄画家村文化创意产业项目。通过把闲置的商铺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完善基础功能设施,借助古镇独特的文化氛围使之成为激发创意灵感、吸引创意人才、集聚创意产业的新载体。周庄画家村的定位是以学院派主流艺术引领画家村的发展,通过吸引优秀的原创画家入驻,将画家村打造成为集学术交流、艺术创作、作品展示、交易于一体的国内外知名的新的大型艺术家工作室群落,逐步成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画家村,成为长三角地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周庄镇 周市镇地处昆山东北部,与太仓市、常熟市接壤,由原周市、新镇和陆杨三镇合并而成,是昆山市委、市0规划的城市北部片区中心。全镇区域面积81.56平方公里,本地常住人口 4.3万人,外来人口6万人。辖新镇、陆杨2个街道办事处,12个社区居委会和15个行政村,共有112个居民小组和382个村民小组。先后被授予“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江苏省文明镇”和“苏州市招商引资先…… 详细++ |
周庄张厅 | 张厅原名怡顺堂,建于明代,清初转让张姓,改为玉燕堂,俗称张厅。张厅前后七进,房屋70余间,占地1800多平方米,雕梁画栋,金壁辉煌。厅旁箬泾河穿屋而过,正所谓“桥自前门进,船从家中过”。作为殷富人家的宅第,张厅历经五百多年沧桑,但气派依旧。走过沿街的门厅,面前是一个天井,绿意盎然。两侧是低矮的厢房楼,上下落不都设蠡壳窗户。在漫长的岁月中遭到损害的砖雕门楼,坚实的石柱,细腻精良的雕饰,仍不难看出张厅昔日的风采。大厅轩敞明亮,—抱粗的庭柱下是罕见的木鼓墩(柱础),这是明代建筑的明显标志。厅堂内布置着明式红木家具,张灯结彩,迎送宾客。墙上悬挂着字画,—副对联尤其引入注目,上联是“轿从门前进”,下联是“船自家中过”。仔细琢磨,对联十分贴切地写出了张厅的建筑特色。 地址:苏州市昆山市周庄镇北市街38号(周庄古镇景区内) 类型:古迹历史建筑 游玩时间:建议0.5小时 电话:周庄古镇电话:4008282900;0512-57211699 开放时间: 夏季8:00-20:00,冬季8:00-19:00,随淡旺季略有调整。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包含在周庄古镇门票内。 周庄镇 周市镇地处昆山东北部,与太仓市、常熟市接壤,由原周市、新镇和陆杨三镇合并而成,是昆山市委、市0规划的城市北部片区中心。全镇区域面积81.56平方公里,本地常住人口 4.3万人,外来人口6万人。辖新镇、陆杨2个街道办事处,12个社区居委会和15个行政村,共有112个居民小组和382个村民小组。先后被授予“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江苏省文明镇”和“苏州市招商引资先…… 详细++ |
周庄沈厅 | 周庄沈厅为文化旅游景点。 沈厅位于周庄富安桥东堍南侧的南市街上,坐北朝南,七进五门楼,大小房屋共有一百多间房屋,分布在100米长的中轴线两旁,占地2000多平方米,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沈厅原名敬业堂,清末改为松茂堂,由沈万三后裔沈本仁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建成。 在周庄的近千户民居建筑中,明清和民国明期的建筑至今仍保存有60%以上,其中有近百座古宅院第和60多个砖雕门楼,还有一些过街骑楼和水墙门,这在江南水乡是有代表性的。在这些建筑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数沈厅。 据《周庄镇志》记载:“沈本仁早岁喜欢邪游,所交者皆匪类。及父殁,人有‘不出三年,必倾家者’。本仁闻之,仍置酒,召诸匪类饮,各赠以钱,而告之曰:‘我今当为支持门户,计不能与诸君游也!’由是,闭门谢客经营农业,于所居大业堂侧拓敬业堂宅,广厦百馀椽,良田千亩,遂成一镇巨室。”看来沈本仁是属于那种浪子回头金不换的人物,他没有把上辈人遗传的家产挥霍殆尽,在父亲死后发愤耕耘,拓展家业,建成了颇具规模的沈厅。 主要建筑 沈厅共有三部分组成。前部是水墙门和河埠,专门供家人停靠船只、洗涤衣物之用,为江南水乡的特有建筑;中部是墙门楼、茶厅、正厅,是接送宾客,办理婚丧大事和议事的地方;后部是大堂楼、小堂楼和后厅屋,为生活起居之处。整个厅堂是典型的“前厅后堂”建筑格局。前后楼屋之间均由过街楼和过道阁连接,形成一个环通的走马楼,为同类建筑物所罕见。 建筑特色 七进厅堂内,占地170平方米的松茂堂居中。正厅面阔11米,前有轩廊,进深7檩11米,厅后有廊。正厅正面成正方形,厅两边是次间屋,有楼与前后厢房相接。屋面为两坡硬山顶,除6檩至7檩为单屋顶棚,其馀都是双屋顶棚。 厅内梁柱粗大,镌刻有蟒龙、麒麟、飞鹤、舞风等花饰。厅堂中央悬匾一方,“松茂堂”三个凸出的泥金大字,为清末状元张謇所书。朝向正厅的砖雕门楼是五个门楼中最宏伟的一个,高达六米,三间五楼,上覆砖飞檐,刁角高翘,下承砖斗拱,两侧有垂花莲,下面是五层砖雕,布置紧凑。正中有匾额,刻有“积厚流光”四字,四周额框刻有精细的红梅迎春浮雕。砖雕门楼上还镌有人物、走兽及亭台楼阁等图案,包括《西厢记》《状元骑白马》等古典戏文,线条精细流畅,人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在一块长不盈尺的砖板上镌刻前、中、远三景,其刻工之精、构思之巧,足可与苏州网师园中的砖雕门楼媲美。大堂楼木梁架造型浑厚,一律为明式圆形图案。地板大多是60厘米左右宽的单幅松板,坚固结实,可以想见当年建造时工程的艰重。大堂楼的栏杆与棂窗制作较为精致,与前厅的建筑风格有所不同,属徽派风格。 旅游价值 自1983年以后,开始沈厅的修复工程,先后修复了松茂堂、茶厅和大堂楼,开通了走马楼,后厅屋也已与波光粼粼的银子浜沟通。经过修缮的沈厅,恢复了清代建筑的风貌,成为受人欢迎的旅游景点。沈厅的第五进中,安放着江南豪富沈万三的坐像,他的面前有金光闪闪的聚宝盆,人们总要用硬币砸一下沈万山的金元宝,据说砸中了,就能招财进宝。从四面八方来的人们,审视着这位600年前的吴中巨富,或是为了得到某些启迪和借鉴,或是为了满足祈福的望。不管是什么身份,走进沈厅的每一个人,都会对沈万三这个传奇人物产生浓厚的兴趣。 生平 沈万三,名富,字仲荣,行三,吴人呼为沈万三。又,元时称人以郎、官、秀为等第,万三行秀者,故又称三秀。元朝中叶,沈万三的父亲沈佑由吴兴(今浙江湖州)南浔沈家漾迁徙至周庄东诧,后又迁至银子浜。沈万三致富后,把苏州作为重要的经商地,寻求进一步发展。他曾支持过苏州张士诚的大周政权,张士诚也曾为沈万三树碑立传。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沈万三捐资修筑了都城的三分之一,于是朱元璋便封他两个儿子为官。沈万三在南京站稳脚跟后,花费巨资建造舒适的住宅,据记载有“廊庑一千六百五—十四楹,酒楼四座”等等。后来,沈万三因口出大言,想代皇帝犒赏三军,得罪了朱元璋,被发配云南充军,在荒凉的边境度过馀生。 沈万三在周庄、苏州、南京等地都留下了足迹,但始终把周庄作为立业之地。“万三住宅在焉西北半里许,即东庄地及银子浜,仓库、园亭与住宅相互联络”(《周庄镇志》卷二),“万三家在周庄,破屋犹存”(杨循吉《苏谈》)。尽管他在南京置有别业,并先后受到张士诚、朱元璋的封赏,但他不愿意离开周庄这块风水宝地。“王行,字止仲,吴县人,沈万三延为西宾,每一文成,沈酬金一镒”(《周庄镇志》卷六),可见他连自己的子孙都要留在这块富裕之地,不惜用重金加以培养,使沈家香火久盛不衰。 沈万三富甲天下。《-》第三十三回中,潘金莲还说了这样一句谚语:“南京沈万三,北京枯树,人的名儿树影儿。”传说沈万三的发富是因为他从一位渔翁那儿得到了乌鸦石(或马蹄金)。更多的则传说他家里藏有聚宝盆,财宝取之不竭,因此富得连朱元璋都眼红了。 地址:苏州市昆山市周庄古镇南市街96号 类型:古迹历史建筑 游玩时间:建议0.5小时 电话:0512-57211699 官方网站:http://www.zhouzhuang.net/home.html 开放时间: 7:30-20:00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沈厅一楼无需门票,包含在周庄古镇门票内;沈厅二楼走马楼需另付10元。 沈万三 (1330~1379) 沈万三,本名富,字仲荣,世称万三,湖州路乌程县南浔镇(今浙江湖州南浔)人,祖上迁居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东蔡村。民间传说沈万三致富的原因是因为“聚宝盆”,说沈氏获得了一只聚宝盆,不管将什么东西放在盆内,都能变成珍宝。 沈万三(1330年-1379年),名富;字仲荣,俗称万三。万三者,万户之中三秀,所以又称三秀,作为巨富的别号,元末明初…… 详细++ 沈万三 (1330~1379) 沈万三,本名富,字仲荣,世称万三,湖州路乌程县南浔镇(今浙江湖州南浔)人,祖上迁居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东蔡村。民间传说沈万三致富的原因是因为“聚宝盆”,说沈氏获得了一只聚宝盆,不管将什么东西放在盆内,都能变成珍宝。 沈万三(1330年-1379年),名富;字仲荣,俗称万三。万三者,万户之中三秀,所以又称三秀,作为巨富的别号,元末明初…… 详细++ |
沈万三水冢 | 沈万三水冢为文化旅游景点。 沈万三水冢在镇北银子浜底。那是一条逶迤清冽的小浜。萍红藻绿,芦茭茂密。人们传说银子浜尽头有水一泓,下通泉源,早年不枯。水下有一古墓,非常坚固。这里埋着沈万三的灵柩。河面上泛起的粼粼波光,酷似无数碎银在闪烁,笼罩着神秘色彩。传说,沈万三有一个聚宝盆。当年,明太祖朱元璋要修筑南京城墙,他曾资助一万三千两白银,负责洪武门至水西门一段工程。后来工程超支,他又捐出一万三千两。但朱元璋贪得无厌,命沈万三献出聚宝盆。沈万三不肯,将银子运回周庄,藏在银子浜下。后又携带聚宝盆远走他乡,不料被朱元璋的御林军抓住,发配云南充军。沈万三死后,灵柩运回周庄,葬于银子浜底。 地址:苏州市昆山市周庄镇银子浜(近周庄古镇东出入口) 类型:陵园/墓地 游玩时间:建议15分钟 电话:周庄古镇电话:4008282900;0512-57211699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包含在周庄古镇门票内。 周庄镇 周市镇地处昆山东北部,与太仓市、常熟市接壤,由原周市、新镇和陆杨三镇合并而成,是昆山市委、市0规划的城市北部片区中心。全镇区域面积81.56平方公里,本地常住人口 4.3万人,外来人口6万人。辖新镇、陆杨2个街道办事处,12个社区居委会和15个行政村,共有112个居民小组和382个村民小组。先后被授予“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江苏省文明镇”和“苏州市招商引资先…… 详细++ |
全福讲寺 | 全福讲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宋元佑元年(1086年),里人周迪功郎,舍宅为寺,位于白蚬湖畔。后经历代扩建,梵宫重叠,香火旺盛,成为远近闻名的寺院,即全福讲寺,于1995年重建为以水借景的寺庙园林。其主要建筑有:山门、指归阁、大雄宝殿、藏经楼等。整座寺庙结构严整,殿宇轩昂,黄墙露瓦,雕梁画栋,蔚为大观。借水布景,巧夺天工,楼阁殿宇,鳞次栉比。全福讲寺既有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又有建筑艺术的美轮美奂,园林景色,如诗如画,令游人流连忘返。 地址:苏州市昆山市周庄古镇最南端的南湖岸边 类型: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电话:0512-57211784 开放时间: 周一-周日8:00-16:30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包含在周庄古镇门票内。 周庄镇 周市镇地处昆山东北部,与太仓市、常熟市接壤,由原周市、新镇和陆杨三镇合并而成,是昆山市委、市0规划的城市北部片区中心。全镇区域面积81.56平方公里,本地常住人口 4.3万人,外来人口6万人。辖新镇、陆杨2个街道办事处,12个社区居委会和15个行政村,共有112个居民小组和382个村民小组。先后被授予“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江苏省文明镇”和“苏州市招商引资先…… 详细++ |
贞丰桥 | 贞丰桥位于中市河西口,连接贞丰弄和西湾街,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周庄古名贞丰里,所以得名,明崇帧七年(163年)重修,清雍正四年(1726年)重建,桥长12.2米,宽2.8米,跨径44米。该桥拱洞完整,石隙里有构杞,古意盎然。 景点介绍 周庄古名贞丰里,贞丰桥以此得名。这是一座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单孔石拱桥,桥洞完整,磨石斑驳。桥北有迷楼,迷楼曾是南社成员柳亚子、陈去病等人聚会的地方,柳亚子曾写有“贞丰桥畔屋三间,一角迷楼夜未央”的诗句。 地址:苏州市昆山市周庄镇中市河西口(周庄古镇景区内) 类型:古迹桥历史建筑 游玩时间:建议10分钟 电话:周庄古镇电话:4008282900;0512-57211699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包含在周庄古镇门票内。 周庄镇 周市镇地处昆山东北部,与太仓市、常熟市接壤,由原周市、新镇和陆杨三镇合并而成,是昆山市委、市0规划的城市北部片区中心。全镇区域面积81.56平方公里,本地常住人口 4.3万人,外来人口6万人。辖新镇、陆杨2个街道办事处,12个社区居委会和15个行政村,共有112个居民小组和382个村民小组。先后被授予“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江苏省文明镇”和“苏州市招商引资先…… 详细++ |
叶楚伧故居 | 叶楚伧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叶楚伧故居位于周庄镇西湾街,建于清末同治年间,由叶楚伧祖父修建,叶楚伧曾祖父叶杏江为清朝官吏,祖父叶原甫无意于仕途,在周庄开设叶太和酱园,家道比较富裕,修建了这栋老宅,叶楚伧故居前后五进,1100多平方,是典型的苏州庭院建筑,它的建筑特色是清砖小瓦硬山墙,回廊挂落花格窗,是一个仿明的格式。 在周庄,基本上所有的建筑都是前厅后堂的格式,因为古时“男女授受不亲”,必须分别招待,因此都是这样一个特色,叶楚伧故居也不例外,第一进门口木匾上的“叶楚伧故居”五字为民革中央副主席贾亦斌手迹,第二进为轿厅是叶家招待一般宾客的地方,墙上有一幅对联是这样的“青鞋布袜寒哉儒,内涵劲气雄万夫”,这是当年国民党-院长于右任在叶楚伧先生过世时写给他的一副挽联,在这封对联中我们可看出叶楚伧先生穿着很简朴,而学识却非常丰富,是一个学富五本的人,当年叶楚伧先生曾在国民党考试委员会任委员长,与于右任、邵力子并肩跟随孙中山,握起如椽大笔,宣传革命,所以他们曾经私交甚好,故在他过世时,于右任以这副挽联来缅怀他。 第三进是叶家的正厅,举办大事、招待贵客之处,这边又可看到一副对联“应遗留名文苑传,难忘结客少年场”。这是当年柳亚子先生写给他的一副挽联,叶楚伧先生早年参加柳亚子、陈去病组织的进步文学团体“南社”,经常与柳亚子先生他们一起吟诗作对,宣传民主革命,宣传新文化,所以当年柳亚子惊闻叶楚伧先世的噩耗时悲痛万分,疾书此挽联以送行。 第四、第五进是叶家的内堂,曾是叶家生活起居的地方,现在陈列着一些叶楚伧的书籍,他的文稿,还有他的一些题字、照片等,内堂展示有两件狐皮大衣,这是叶楚伧先生,曾为办“民国日报”时,由于缺钱而典当过的衣服,由此也可看出叶楚伧先生是个非常清廉的人。 地址:苏州市昆山市周庄镇西湾街19号(周庄古镇景区内) 类型:名人故居历史建筑 游玩时间:建议30分钟 电话:周庄古镇电话:4008282900;0512-57211699 开放时间: 8:00-16:30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包含在周庄古镇门票内。 叶楚伧 (1887~1946) 叶楚伧(1887-1946)周庄人。原名宗源,又名单叶,字卓书。以楚伧字行,另有叶叶、小凤、湘君等笔名。幼年因家学渊源,勤学好问。少年在家乡主持“文明度年会”,倡导改革旧习俗, 提倡度年新风尚。在江苏高等学堂就读时,因参加反清活动,被开除学籍。后去上海,由陈去病介绍,得识孙中山先生,参加中国同盟会,与柳亚子、陈去病共同开展南社活动。辛亥革命后,投笔从戎,任姚…… 详细++ 周庄镇 周市镇地处昆山东北部,与太仓市、常熟市接壤,由原周市、新镇和陆杨三镇合并而成,是昆山市委、市0规划的城市北部片区中心。全镇区域面积81.56平方公里,本地常住人口 4.3万人,外来人口6万人。辖新镇、陆杨2个街道办事处,12个社区居委会和15个行政村,共有112个居民小组和382个村民小组。先后被授予“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江苏省文明镇”和“苏州市招商引资先…… 详细++ 叶楚伧 (1887~1946) 叶楚伧(1887-1946)周庄人。原名宗源,又名单叶,字卓书。以楚伧字行,另有叶叶、小凤、湘君等笔名。幼年因家学渊源,勤学好问。少年在家乡主持“文明度年会”,倡导改革旧习俗, 提倡度年新风尚。在江苏高等学堂就读时,因参加反清活动,被开除学籍。后去上海,由陈去病介绍,得识孙中山先生,参加中国同盟会,与柳亚子、陈去病共同开展南社活动。辛亥革命后,投笔从戎,任姚…… 详细++ 周庄镇 周市镇地处昆山东北部,与太仓市、常熟市接壤,由原周市、新镇和陆杨三镇合并而成,是昆山市委、市0规划的城市北部片区中心。全镇区域面积81.56平方公里,本地常住人口 4.3万人,外来人口6万人。辖新镇、陆杨2个街道办事处,12个社区居委会和15个行政村,共有112个居民小组和382个村民小组。先后被授予“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江苏省文明镇”和“苏州市招商引资先…… 详细++ |
白蚬湖 | 位于苏州周庄镇西侧,长约5公里,俗称白蚬江,因江中盛产白蚬而得名。面积7.6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5米。每晚渔船归来,在江畔抛锚泊船,晾网卖鱼,唱起小曲,一派“渔舟唱晚”的情调。 周庄镇 周市镇地处昆山东北部,与太仓市、常熟市接壤,由原周市、新镇和陆杨三镇合并而成,是昆山市委、市0规划的城市北部片区中心。全镇区域面积81.56平方公里,本地常住人口 4.3万人,外来人口6万人。辖新镇、陆杨2个街道办事处,12个社区居委会和15个行政村,共有112个居民小组和382个村民小组。先后被授予“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江苏省文明镇”和“苏州市招商引资先…… 详细++ |
双桥及沿河建筑 | 双桥及沿河建筑 游览周庄,双桥是不能不看的。双桥,俗称钥匙桥,由一座石拱桥——世德桥和一座石梁桥——永安桥组成。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世德桥由里人徐松泉、徐竹溪出资建造,永安桥由里人徐正吾出资建造。世德桥长十六米,宽三米,跨度五点九米,横跨南北市河,桥东端有石阶引桥,伸人街巷;永安桥长十0三米,宽二点四米,跨度0五米,平架在银子浜口,桥洞仅能容小船通过,桥栏由麻条石建成。双桥最能体现古镇的神韵,碧水泱泱,绿树掩映,欵乃声声的小船在桥洞穿过。桥边,一年四季都有来自各地美术院校的师生,在全神贯注地写生,摄影爱好者则端起照相机,选择最佳的拍摄角度。站在市河一侧举目望去,钥匙形的双桥连同不远处的清代石拱桥——太平桥,一个镜头可以摄下市河上的三座古桥。 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五批2002年10月双桥及沿河建筑清代昆山市周庄镇 周庄镇 周市镇地处昆山东北部,与太仓市、常熟市接壤,由原周市、新镇和陆杨三镇合并而成,是昆山市委、市0规划的城市北部片区中心。全镇区域面积81.56平方公里,本地常住人口 4.3万人,外来人口6万人。辖新镇、陆杨2个街道办事处,12个社区居委会和15个行政村,共有112个居民小组和382个村民小组。先后被授予“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江苏省文明镇”和“苏州市招商引资先…… 详细++ |
锦溪古镇 | 锦溪古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位于江苏省,昆山市的锦溪古镇,东与上海近邻,西与苏州接壤,距上海虹桥机场60公里,距古镇周庄8公里。 古镇锦溪,因镇内一条彩若锦带的小溪而得名,泽浸环市,街巷依水,古桥联袂,素有“36座桥,72只窑”之美誉。 锦溪自古为文人骚客荟萃之地,西汉名将马援在此练兵;三国辅吴将军张昭墓葬于斯;东晋大画家顾恺之在此隐息;唐朝文学家陆龟蒙晚年的大部分时间在此居住;宋代诗人吴文英,状元卫径,元人马致远,以及明代“江南才子”唐伯虎、祝允明、文征明、沈周等辈相继在此步酬吟唱,为之留下了大量的诗歌文章。 锦溪又为南宋皇妃的香肖玉殒之地。史载,南宋绍兴末年,孝宗赵昚宠妃陈妃病殁,水葬锦溪五保湖上,锦溪因此亦被赵昚皇帝御旨改名长达800余年。 地址:苏州市昆山市锦溪镇邵甸港路18号(昆山锦溪旅游服务中心) 类型:古镇古村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3小时 电话:400-621-2855 官方网站:http://www.chinajinxi.com.cn/index.aspx 开放时间: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8:00-17:00,淡季(11月1日-3月31日)8:00-16:30。 锦溪,2500余年的成名史,诸多的人文胜迹,无数独具明清特色的古建筑群,以及以“中国古砖瓦博物馆”为代表的13家各具特色的民间收藏品博物馆,无不为长三角旅行社团和国内外旅游专家学者推崇备至,而成为了长三角乃至全国各地游客喜欢的探幽、怀古、寻宝和休闲和旅游观光地。 |
千灯古镇 | 千灯古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千灯镇位于长江三角洲,隶属江苏省昆山市,面积84平方公里,人口12万,其中本地人口5万,外来人口7万。位于昆山市南15公里。东接上海青浦区,距上海虹桥机场30公里;西邻苏州,离苏州市中心35公里。 古镇千灯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年的历史,古镇物华天宝,人文荟萃,素有“金千灯”之美称。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爱国学者顾炎武先生的故乡,其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直激励着天下无数仁人志士。远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已有先氏生存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明。她美丽、富饶、古老而充满生机,至今仍保留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棋盘式格局和“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风貌。"没想到千灯更小。说通俗点,就是一座小庙,一座破塔,一条石板街,几个名人故居。没有什么东西好看,也没有什么东西好吃。"假如这是你游千灯的感想,那你不是真正的游客.只能说你没雅兴. 千灯古镇是一个历史文化名镇,走马观花式的到此一游是很难让游客在脑海中留下记忆的;游千灯古镇应该去寻千灯的文化. 千灯历史上的名人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顾炎武,顾坚等,古迹有:秦峰塔,古戏台等,文化特色的店铺有:聚珍堂,雅玩阁等;就历史文化名人顾炎武而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的这一名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顾炎武作为封建时代的伟大学者,他的道德言行,学问文章虽然带有那个时代的局限性,但其对后世的进步影响还是不可磨灭的。 秦峰塔--又称释迦佛塔,位于千灯镇尚书浦西岸,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由里人王束捐宅,僧从义开山,建波若寺,里人王珏捐宅以广寺基,建造此塔。因位于秦柱山之阳,名秦峰塔。至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般若寺改为延福禅院,秦峰塔亦进行重建,从那时算起,至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了。 雅玩阁是一个不足二十平米的雕刻作坊展示室。店内有一师傅叫雅风,是一个正直的江湖艺人。店主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本地女士叫芳芳,店中有着再现明奇人王叔远的核舟记一牧长不过4.5厘米、宽只有2厘米、高2.1厘米。的小小核舟,分上下两层,共有8扇窗,每扇窗都能打开。船上是共有29个人,一个人只有一粒黄豆大小,但每个人的五官清晰可见。船上还雕有牡丹等饰物。真是精妙绝伦。令人赞叹不已 地址:苏州市昆山市千灯镇尚书路1号 类型:古镇古村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0512-57472152;0512-57469067 官方网站:http://www.chinaqiandeng.com/ 开放时间: 古镇全天开放,古镇内小景点开放时间夏季8:00-17:00,冬季8:30-16:30。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古镇免费开放,古镇内小景点联票(含余氏典当、延福禅寺、顾坚纪念馆、古戏台、千灯灯馆、顾炎武故居等镇内所有的小景点)成人票60元,1.2米-1.4米儿童、学生、江苏省内60-69岁老人凭有效证件半票,1.2米以下儿童、70岁以上老人、现役军官、残疾人凭有效证件免票。 千灯镇 千灯旧称千墩。据清陈元模著《淞南志》载,昆山县东南36里, 川乡有水曰千墩浦,盖淞江自吴门东下至此,江之南北凡有墩及千,故名千墩。清宣统二年(1910年),易名茜墩,其来历传说有二:一谓文人雅称;一谓因墩上长满茜草之故。1966年4月,经江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改名千灯迄今。 千灯位于长江三角洲,隶属江苏省昆山市,面积84平方公里,人口13万,其中本…… 详细++ |
地区 | 景点 |
---|---|
全功路社区 |
---- |
贞丰里社区 |
---- |
东浜村 |
---- |
南湖村 |
---- |
高勇村 |
---- |
全旺村 |
---- |
龙凤村 |
---- |
双庙村 |
---- |
祁浜村 |
---- |
云南村 |
---- |
龙亭村 |
---- |
复兴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