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甘孜 >> 巴塘县 >> 亚日贡乡

亚日贡乡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巴塘措普沟

  巴塘措普沟位于四川省甘孜州西部,处在横断山脉与沙鲁里山脉之间的山谷内,属青藏高原东南缘,东起毛垭大草原,西至亚素高山,南从列衣乡、沙溪乡界起,北达扎金甲博神山,方圆900平方公里,海拔从3300米上升至5000多米,构成了一个立体高原生态体系,故境内生态类型复杂多样,为深度旅游和广度旅游提供了资源基础。   

措普寺

措普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庄严宝殿—措普寺:经幡飘扬,法号阵阵。背依扎金甲博神山,面对措普湖,在林间草地上修建起的措普寺,日复一日的迎接着每一轮太阳。措普寺——系藏传佛教中“宁玛”派寺院,全称为“吉祥措普佛法讲修兴盛洲”。该寺有僧尼百余人,主持是法号为“白玛晋查主钦达娃微色”的根呷丁真-。该寺气势恢弘,庄重古朴,是典型的藏式建筑。寺庙大殿内雕刻、壁画工艺精湛,寺院四周经幡随风飘扬。在此可以领略到寺庙舞蹈的独特和神秘。在此苦修的僧尼和周围环境长年和谐相处,以致野生动物经常到措普寺寺庙大院内嬉戏觅食。   

噶登彭德林寺

噶登彭德林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噶登彭德林寺是照耀巴塘民间的另一个太阳。它的光芒像是无数条慈祥的手臂,把所有巴塘人揽在它温暖的怀里。寺院坐落在巴久河、巴曲河交汇之处,在丽江木氏土司统治巴塘时期,这里曾是木氏土司的官寨,近百棵古柏围绕的偌大一块地盘,似乎还显示着当年木氏土司的强大和威严。如今的噶登彭德林寺大约只占去了木氏官寨的五分之一,却仍显得壮观、雄伟。  六百年前,巴塘的苯教徒在下可俯瞰众生上可出入天境的虎头山上,建造了一座寺庙,取名“丹戈寺”。现在虎头山上的寺庙遗址已成了巴塘人熏烟祈天的场所。丹戈寺后因受到藏传佛教噶举派的排挤,迁至县城东北的扎金顶,又更名为“扎塔寺”,到后来,就干脆从了噶举派。公元十五世纪格鲁派传入巴塘,固始汗派兵进入巴塘,又强迫该寺改为格鲁派(黄教)寺庙。清顺治九年,五世0受清廷册封后,派遣格鲁派德莫-昂旺格勒来巴塘,仿照拉萨哲蚌寺洛色林规模,在木氏土司官寨原址上扩建了“扎塔寺”,并亲自为该寺命名为“噶登彭德林”。由于一直受清政府的扶持,又被赐汉名“康宁寺”。噶登彭德林寺在中甸、昌都、理塘等,都有其支寺。噶登彭德林寺的主体是一座有150根柱头的大殿,另外还有一个规模特别庞大的厨伙房,可供上千人就餐,其余就是僧舍,把寺院中央的空地围成了一个四合院。每年-三月十五念皇经、十二月二十五日的元根燃灯会、各多节跳神、晒佛等宗教佛事活动都在这里举行。  大殿里面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和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佛像,万余尊的泥塑小佛像,在殿内沿着墙壁陈列开去,使噶登彭德林寺的大殿成了名副其实的万佛殿。一幅幅描画着佛像的唐卡画在大殿的顶梁上高悬下来,接受着朝拜者的敬仰。幽暗中,闪烁的酥油灯虽然是星星点点,但却把巴塘人的心灵照耀得格外亮堂。此时的噶登彭德林寺是宁静的,静得让人能够听见酥油灯静悄悄燃烧的声音。从大殿出来上到二层一间小殿内,里面供奉着释迦牟尼的七岁等身像,巴塘人将这尊用檀香木雕成的佛像叫作“松觉扎玛”。寺庙特地在佛像的旁边置放了一架小梯,供信徒上前嗅闻它的檀香气息,接受佛光的洗浴。关于这尊“松觉扎玛”,巴塘的民间传说最初是由噶举派创始人玛尔巴从印度带来,送给当年的木氏土司,后来安放在虎头山上的丹戈寺里,在寺庙频繁的迁移中,“松觉扎玛”曾经神秘地消失。后来一个巴塘农妇到丹戈寺的遗址上去挖红泥修建房屋,从土里传出“哎哟”的呻吟声,后来又听到了“向左挖”、“向右挖”的恳求声。农妇此时朝四周看了又看,山上并没有旁人,于是她急忙下山向人们告知了这件事。于是,噶登彭德林寺和当时的土司一起派人前去挖掘,就挖出了这尊“松觉扎玛”。但此后土司和噶登彭德林寺又为佛像的归属发生了争执,最终双方达成协议,既然“松觉扎玛”能开口讲话,那就由它自己来选择何去何从。他们将佛像临时供奉在一顶帐篷里,双方都派人监护,并言定第二天佛像要是面向土司的官寨,佛像就归土司所有,如佛像面向噶登彭德林寺,此后就由噶登彭德林寺供奉。经过寺庙-们一夜的颂经祈祷,第二天,这尊“松觉扎玛”果真面向的是噶登彭德林寺的方向,于是,佛像就被迎送到了噶登彭德林寺的大殿内供奉。  从小殿出来,平日能容纳几千僧俗颂经的院落显得格外空旷。或许是因为僧人们的虔诚吧,自从有了“松觉扎玛”的佑护,几百年的风风雨雨中,噶登彭德林寺始终保持着它的那份宁静。但噶登彭德林寺不是寂寞的,因为除去佛的声音之外,它还拥有着一个个巴塘人笃定的灵魂。      

章德草原

  在雪山的环拥下,章德大草原像一副碧绿的画卷。牛羊在草地上悠然自得的漫步,牧民的帐篷升起袅袅炊烟,青藏高原独有的高海拔草垫和灿烂的鲜花,映衬着湛蓝的天空,草原上一望无际、姹紫嫣红,绿色的地毯上点缀着各色娇艳的花朵。  在章德草原的入口处,高原湿地群落里成对的黄鸭和高山野鸭同在清澈的水塘中嬉戏。在藏区千古传颂的“情侣鸟”,时而潜入深水之中,时而展翅于蓝天白云之下。草原的中央处,有一处温泉,温泉上空热气升腾,牧童们在温泉里撒落着稚嫩的脚丫。   

康宁寺

康宁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康宁寺(又名丁宁寺)始建于1637年,是五世0派德莫-来巴塘,仿照拉萨哲蚌寺洛色林修造。以黄教佛寺来说,它还远远不算老前辈。面积也不大,只有1.1万平方米。但庙不在大,有佛则灵。在经历了苯波、岬举两派后,现已成为康区著名的黄教寺庙之一。而当年在寺的前后处种下的57株古柏,现在依然郁郁葱葱。翠柏绕古寺,成为了它的一大特色。这些古柏,一看便让人感觉到岁月的沧桑,从而让人想到这寺院的法力无边。  事实也是这样。十多年前在巴塘曾发生过一场6.7级的大地震,死伤共百余人,震坍和震裂房屋过千。可这康宁寺却是安然无恙,这不能不说是一大奇迹。当时这里成了灾民的避难所,机会再一次让它善心大发。这也是天意吧。事后,这里信佛的人大增,几近达到全民信佛的程度。  现在在县城中心还矗立着一尊“巴塘地震重建家园纪念碑”。人们忘不了这场灾难,也忘不了康宁寺的法力和慈悲。   

茶马古道-鹦哥嘴

茶马古道-鹦哥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是巴塘县一处重要的茶马古道遗址,因地形状若鹦鹉的嘴而得名,地势险要,东隆山与喇嘛多吉山夹着巴曲河水,形成一条幽深险峻的峡谷。鹦哥嘴曾是巴塘的交通要塞,是官员、商人的必经之路,也被称作“官商大道”,直到川藏公路巴塘段通车,这段曾经繁盛的道路才渐渐寂寞起来。  鹦哥嘴沿途的石壁上留有清代以来的诸多石刻,记录了巴塘一带的历史变迁,《凤都护殉节处》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凤都护,指的是清廷驻藏帮办大臣凤全,在1905年巴塘事变的-中被杀,这一事件是康巴地区历史变革的重要节点。根据《巴塘县志》记载,1904年,凤全被委任为驻藏帮办大臣,前往现在的昌都地区就任。经过巴塘时,他见当地气候宜人,便驻扎下来,强行推行新政,行洋礼,习洋操,还限制僧侣人数,招来土司和僧众的仇视。1905年2月,冲突爆发,凤全被迫撤离巴塘,退至鹦哥嘴时遇袭身亡。随后,四川提督马维骐与建昌道尹赵尔丰率军进入巴塘,剿杀当地土司与僧侣几百人。巴塘事变之后,赵尔丰升任川滇边务大臣,在巴塘等地区大力推行“改土归流”,废土司制,改流官制。这段历史对康巴地区乃至周边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巴塘姊妹湖国家湿地公园

巴塘姊妹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四川巴塘姊妹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总面积5100.61 公顷。  海子山姊妹湖是川藏线上一颗耀眼的明珠——海子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巴塘和理塘的中间,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古冰川遗迹,以“稻城古冰帽”著称于世。”“姊妹湖”,也叫“眼镜湖”,静静地平躺在海子山上,象两个美丽羞涩待嫁的少女,显得是那么圣洁。周围是白雪皑皑的雪峰,她犹如两颗璀璨的明珠、又像雪山的两滴眼泪,洒在山脚。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亚日贡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亚日贡乡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