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西藏自治区 >>日喀则市 >> 萨嘎县 >> 夏如乡

夏如乡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扎什伦布寺

扎什伦布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扎什伦布寺的藏语意为“吉祥须弥山”,是西藏佛教格鲁派在后藏地区的最大寺院,也是全国著名的六大黄教寺院之一。寺院始建于明正统十二年,经历代班禅修缮、扩建,形成了如今气势磅礴的建筑群。  扎什伦布寺为格鲁派祖师宗喀巴的徒弟,即一世0根敦珠巴主持创建的,始建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以后经过历代班禅的修缮、扩建寺院规模不断扩大,今占地约20万平方米,周垣长约2000米。  步人寺院大门,呈现在眼前的最大的建筑物就是措钦大殿。措钦大殿门外是由回廊围成的院落,是寺院的讲经场。过去班禅大师经常在这里向全寺僧人讲经布道,也是-们进行宗教答辩的场地。大殿前部是大经堂,经堂的中央是班禅的宝座,经堂后面的三间佛殿,释迦牟尼殿居中,西侧是弥勒殿,东侧为度母殿。释迦殿内供5米多高的释迦牟尼鎏金铜像,据说像体内有释迦舍利,还有宗咯巴的头发以及根敦珠巴的经师西绕森格的头盖骨。度母殿藏语称卓玛康,供2米高的白度母铜像,两旁还有泥塑的绿度母像。“度母”是济世度难的观世音化身,为藏传佛教所崇拜。  弥勒殿,藏语是“强巴康”,建于明顺五年(1461年),所供弥勤佛像高11米,由藏尼工匠合作制成;两旁为根敦珠巴亲手塑的观音和文殊菩萨像,是扎什伦布寺最古老的塑像。大弥勒殿内供奉1914年九世班禅确吉尼玛主持铸造的鎏金青铜弥勒坐像,像高22.4米,莲座高3.8米,总高26.2米。造这座像时,用铜115000千克,黄金279千克,珍珠300余粒,珊瑚、琥珀、松耳石等各种珍贵宝石1400多颗,仅大佛像的眉间,就镶嵌有特大钻石1颗,蚕头大的钻石30颗,珍珠和其他宝石60多颗,是世界上最大的铜佛坐像。位于寺院东部的7座灵塔殿,其中最为著名的为觉干夏殿,殿中四世班禅灵塔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塔高11米,金银为底,银皮裹身,嵌有珠宝玉石等物,塔内放有四世班禅遗骨。寺内墙上的壁画主要以人物传记为主,有礼佛图,十八罗汉图等。寺内藏有珍贵文物多种,其中价值较高的要算悬挂在“加纳拉康”内清乾隆皇帝的画像和收藏在此的各种文物:有宋、元、明、清时代的影青、青花、龙泉等名贵瓷器,有丝或织绵的佛像卷画,有玉石、水晶等工艺品,有题款的明代铜佛等,这些都是传世的珍贵文物。  旅游提示扎什伦布寺很大,走马观花似的闲逛,不一定会看得出什么,有时在角落里,倒可能有不少发现。在寺庙内,很多地方都上锁,可以找那里的-开锁。(虽然不一定能成功,但值得一试!)寺庙门口有一整条买卖街,但只在晚上开市。  交通  扎什伦布寺位于城西,可以步行前往;或者乘坐三轮车3元即可。  门票|开放时间  -免费,游客55元,学生证不打折。如果遇上藏族节日,如跳佛节,则门票可免。  9:00~17:00(中午12:00~14:00佛殿不开放),一般参观需要3小时左右。   景点位置  日喀则地区日喀则市几吉郎卡路1号  交通  扎什伦布寺位于城西,可以步行前往;或者乘坐三轮车3元即可  

陈塘沟

  陈塘沟,位于珠峰自然国家级保护区核心区,有着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是荒凉贫瘠的青藏高原中一块富饶的绿色海洋,独特的夏尔巴风俗闪烁着诱人的古风古韵。  陈塘之得名于建设萨迦寺时,大量木料从陈塘运输而来,陈之意为运输,塘之意为路,合并之意为运输的路。  陈塘沟是珠峰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这里海拔仅有2040米左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印度洋暖湿气流沿着河谷,穿越峻岭重山,润渍着陈塘沟的每一寸土地,营造了陈塘沟独特的风光,滋养着陈塘沟丰富的生物。在这里,葱绿的原始森林与峻拔的雪山交相辉映,玉带似的瀑布在四季常青的-中飘荡,明澈的湖泊描绘着蓝天白云的画卷,清朗的朋曲河翻卷着白色的浪花欢歌远去,怡骨的温泉蒸腾着迷人的雾气等待着洗去旅人的疲劳。在遍布绿色的陈塘沟里,生长着天麻、贝母、虫草、三七、雪莲花、鸡肾草等多种天然药材和长蕊、木兰、水青树、锡金海棠、西杏延龄草等国家级保护植物,茂密的林间,奔跑栖息着健壮的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羚羊、长尾猴、雪豹等和二、三类保护动物熊猴、小熊猫、林麝、金猫、豹猫等多种野生动物。  美丽富饶的土地,孕育了独特而丰富的夏尔巴民俗文化。夏尔巴人意为“东方来人”,其得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旧社会藏军打仗时,由于伤病无法走路,被留在路上的意思,一种说法是旧社会把难以治法的人流放到这里的意思。夏尔巴人是藏族的一支,但却形成了与藏族截然不同的民俗文化。夏尔巴的丧葬习俗有两种,一种是对于死在房外的处理,一种是对于死在房内的处理,但都对其悼念四十九天。如果你看到一对夫妻带着三角木酒桐和一两只鸡走访那就是夏尔巴人进行订婚仪式。夏尔巴服饰也很独特,女式服饰的帽子边缘、脖子上项链缀满银片闪闪发光,煞是美丽。夏尔巴独特的歌舞等民俗表演在拉萨举行的民族服饰大-、日喀则珠峰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中以其古朴独特的风情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青睐。  当你走进陈塘,浸人心脾的绿色会为你送上纯净的气息,河谷炊烟袅袅的木制民房窜起你的返朴归真,热情好客的夏尔巴人会唱起优美的夏尔巴歌,跳起柔情的夏尔巴舞迎接你的到来,你会亲眼目睹并切身感受美丽的自然风光与独特的民俗文化的美妙结合。   

绒布冰川

  介 绍 著名的绒布冰川再绒布寺以上不远的地方,巨大的冰塔林高达40甚至50米,天成地就的各种造型为人工雕琢所无法比拟。冰川是在地球重力作用下,万年不化的冰雪沿着山谷缓慢移动而形成的。绒布冰川位于珠峰5300米到6300米的广阔地带,由西绒布冰川、中绒布冰川、东绒布冰川三大冰川组成,全长26公里,总面积达150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发育最充分、保存最完好的特有冰川形态。《中国国家地理》专家评选绒布冰川为中国最美的六大冰川之一。  交 通 如果只是想远观,而不是近距离接触的话,从珠峰大本营上去5~6公里即可看到。但这一带含氧量极低,徒步非常吃力,而且需要办理登山许可。如果想要走到真正的绒布冰川,一般要准备一天上一天下,自己带好帐篷扎营,相当辛苦!    西藏日喀则

错钦大殿

     景点介绍  错钦大殿,是扎什伦布寺最早的建筑。始建于1447年,历时12年建成。  殿前有一500平方米的讲经场,是班禅向全寺僧众讲经和僧人辩经的场所。大殿内同时可容2000多人诵经。讲经场四壁,有石凿而成穴居于洞壁的佛教祖师、四大天王、十八罗汉和形态各异的1000尊佛像。北墙正中,绘有黄教祖师宗喀巴等尊者形象和80位佛教高僧及各种飞天仙女、菩萨。  大经堂内,48根朱漆大柱遥相挺立,承托殿顶,殿堂正中有班禅的宝座。大殿左侧,是公元1461年塑造的一尊高11米的弥勒佛像,佛像面部形态慈善和蔼,端庄娴静,由尼泊尔工匠与藏族工匠共同完成。大殿堂右侧,是度母佛堂,里面安放着高2米的白度母铜像,两旁是泥塑的绿度母像。经堂里面用喜马拉雅山麓的片岩铺成,整个环境弥漫着一种修行炼法的浓厚气氛。  地址: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内  类型:寺庙  游玩时间: 建议10-30分钟

晒佛塔

     景点介绍  晒大佛是藏传佛教寺院所举行的传统法事活动,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甘肃、青海、四川等地农区。各地活动日期不尽相同。大佛是大型的唐卡,是每个寺庙的镇寺之宝。唐卡有多种形式,多用天然的颜料像绿松石,珊瑚,金子等,常年如新,色彩鲜艳。晒佛之日,当东方第一缕曙光照射到大地之时即为佛像展开的最佳时辰,由寺院喇嘛将大佛卷拢后扛出,并由仪仗队吹着号角在大佛前面开道。届时便有无数群众自发地加入扛佛的队伍中祈求平安。 晒佛法会不仅是庄严盛大的藏传佛教法事活动,也是藏族风情的集中展示 。  地址:西藏日喀则的尼色日山下扎什伦布寺  类型:寺庙  游玩时间: 建议0.5-1小时

灵塔殿

灵塔殿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景点介绍  灵塔殿位于扎什伦布寺内,这座灵塔内存放着圆寂于1989年的十世班禅大师的遗体,他的塑像立于灵塔前,灵塔顶部绘有曼陀罗的图案,墙上绘有真金佛像。据说1989年班禅大师在阔别日喀则很长时间之后回到扎什伦布寺,看到这里有3栋主要的建筑,只有中间空了一块地方,便说可惜。没想到一语成谶,他就在几天后因辛劳过度而圆寂,后来他的灵塔殿就修在了这个地方。  地址: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几吉郎卡路1号(扎什伦布寺内)  类型:寺庙  游玩时间: 建议10-20分钟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门票已包含在扎什伦布寺门票内。

大弥勒殿

  大弥勒殿位于扎什伦布寺西侧,殿高30米,供奉1914年由九世班禅确吉尼玛主持铸造的弥勒坐像。佛像总高26.2米,共享黄铜231400斤,黄金6700两,仅镶嵌佛像两眉,就用了大小钻石珍珠等1400多颗,是世界上最大的铜佛坐像。历世班禅灵塔大小不一,塔身都饰有珍珠和玉石。每座灵塔都燃点数量不等的大小酥油灯,终年不熄。  地址: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几吉郎卡路1号扎什伦布寺内  类型:历史建筑寺庙  游玩时间: 建议20-30分钟  开放时间:  9:00-17:00(随季节可能略有调整)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门票包含于扎什伦布寺门票内。

强巴佛大殿

  强巴佛殿(藏文叫做强巴康,就是汉地佛教的弥勒佛。在藏传佛教中,强巴佛是掌管未来的未来佛,所以很受信徒的重视),内有强巴大铜佛像一尊,最为引人注目。大殿建于1914年,由九世班禅曲吉尼玛主持修建。强巴佛蹲坐在高达3.8米的莲花基座上,面部朝南,俯瞰着寺宇,佛像高26.2米,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铜塑佛像。铸造这尊佛像,110个工匠花费4年时间才完成。共耗黄金6700两、黄铜23万多斤。  景点位置  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内  

白玛曲林寺

白玛曲林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白玛曲林寺,在日喀则地区之萨迦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东北、雄玛乡的吉龙村,寺庙坐落在苏日山南麓,海拔4090米。  白玛曲林寺建于7世纪,为松赞干布时期兴建的寺庙之一,始名“耐玛祖拉康”。8世纪,莲花生大师也曾在此修行。19世纪时,由强巴朗杰对该寺进行过全面修葺和扩建。强巴朗杰系萨迦县赛地方人,为一苦行僧,以在深山幽洞中静修而闻名,是宁玛派的掘-,精通医学,40岁时主持寺庙,87岁圆寂。后由弟子罗桑群沛继任堪布,罗桑群沛系萨迦县雄玛乡德萨村人,学识广博,精通宗教哲理,任职期间扩建了该寺。始奉宁玛派,后改宗格鲁派。  老大殿:由强巴朗杰创建。门向东,高二层。底层由前廊、经堂、佛殿三部分组成。前廊有柱2根,廊前壁画彩绘四大天王。经堂面积4柱,主供释迦牟尼佛及二弟子泥塑像,主尊高约1.8米;经书架上供放《甘珠尔》一套。佛殿面积2柱,殿内主供强巴佛泥塑像高约5米,面目慈详雍容大度;其左右供奉无量寿佛和莲花生泥塑像,甚为精美。大殿上层为-居室。  寺内甘珠尔殿:位于大殿之东,门向西,高一层,面积4柱。主供观音菩萨合金像,高1.7米;经书架上珍藏《甘珠尔》一套。度母殿:位于大殿之南,门向北,高一层。殿内主供合金质的绿度母像,高0.4米,还供有合金质的释迦牟尼佛、四臂观音、无量寿佛、金刚持造像,皆高0.4米。伟干拉康:位于大殿之东,门向南,高一层,面积4柱。殿内主供莲花生泥塑等身像。甘丹拉康:位于大殿之西,门向东,高一层,面积2柱。殿内主供宗喀巴师徒三尊泥塑像,高2.6米。玛尼拉康:即转经房。位于大殿之东,门向北,高一层,内置一大转经轮。印经室:位于大殿西侧,门向西,高一层,面积2柱。经版为宁玛派法系之内容。0神殿:位于印经室之西,门向东,高一层,主供多杰热巴依怙面具。  新大殿:为罗桑群沛主持寺庙期间创建。位于老大殿之南。门向南,高二层。底层由前廊、经堂、佛殿三部分组成。前廊面积2柱,廊前彩绘四大天王。经堂面阔5间进深5间,面积16柱,其中2长柱撑托天窗,用以采光;堂内主供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鎏金铜像,高1.7米,还供有其他-造像;珍藏《般若经》一套;壁画为十六罗汉、三世佛等内容。佛殿面积4柱,2长柱直通上层顶;殿内主供释迦牟尼佛及二弟子泥塑像,高约2米;两侧经书架上放置《甘珠尔》、《丹珠尔》各一套。0神殿位于底层东侧,面积1柱,主供六臂依怙及吉祥天女、牛头金刚、财神等面具;壁画亦为诸0神内容。第二层为堪布和高僧卧室。  白玛曲林寺民主改革前有土地200亩、牛50头,有僧、尼四十余人;现有23人,其中-12人,尼姑11人。寺庙组织机构由堪布(寺庙住持)、翁则(领经师)、吉萨(管家)组成。1976年寺庙被毁,1983年后群众集资恢复。新修大殿1座,高二层,由前廊(2柱)、经堂(8柱)、佛殿(1间)组成;修0神殿1座,高一层,面积2柱;修僧舍11间。  白玛同林寺现存文物有《贝叶经》1部、木质四臂观音极乐世界坛城1幅、合金质绿度母造像1尊。其中尤为珍贵的有:  贝叶经1部:上下有经板,中贯长钉,通厚14厘米,经书厚12厘米。经板木质,长35厘米,宽7厘米,厚1厘米。经板一端彩绘释迦牟尼佛涅盘图:佛陀侧卧仰莲床上,右手支颐,神态安详,迦叶、阿难二弟子侍立身边躬身揖手,似在诵经祈祷,两则八弟子(即:舍利弗、目犍连、须菩提、优婆离、阿那律、富楼那、迦旃延、罗睺罗)侧身跣足而立,曲腰扭臀,呈“三道弯”式,姿式婀娜,手势各异,面向佛祖,神态虔诚;另一端为三世佛和释迦牟尼佛降生、出游、成道等内容。经书存12厘米,长32.5厘米。经书厚12厘米,长32.5厘米,宽5厘米,约384页,每页梵文5行,部分而面插图绘佛陀或菩萨像。经书系墨书梵文干贝叶上串缀成集,被视为稀世珍宝。  木质四臂观音极乐世界坛城画:木板彩画为核桃木质,方形,边长26.5厘米。板中绘一圆形坛城,中心端坐一尊四臂观音,周围开7莲,上绘7尊立佛,外绘“亚”字形坛城(曼荼罗),四边外饰八珍宝(0、海螺、白伞、尊胜幢、莲花、水罐、金鱼、吉祥结)图案,外接三圈轮图案,绘有佛、菩萨、仰莲、火焰等。         

赛菊巴寺

赛菊巴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赛菊巴寺,在日喀则地区萨迦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以东、赛·藏节曲河(夏布曲河上游)北岸。寺庙坐落在大日山南麓的山坳里,三面环山,西南距帕度村800米。  赛菊巴寺亦称“藏堆赛菊巴甘丹颇章”。始建于15世纪中叶,由宗喀巴大师八亲教弟子之一的吉·吉饶僧格建造。吉·喜饶僧格(1382~1445)生于后藏地方,自幼剃度出家,除依宗喀巴学习佛法外,曾拜贾曹杰(1364~1432)为师研修密宗经典。1419年,绛钦却杰向宗喀巴提出修建专门学习密宗经典的寺院的建议,宗喀巴表示赞同,并询问诸弟子谁愿承担此项任务,大师连问三次后,吉·喜饶僧格承诺愿意承担。奉师命他与第一世0根敦珠巴(1391~1474)去后藏建寺,决心弘传密法。当时有律师罗朱柏巴来从他二人听闻显密教法,其他善贤弟子亦从喜饶僧格学密法,依根敦珠巴学显教,罗朱柏巴为副讲,讲听之风盛极一时。喜饶僧格先在萨迦赛地方创建赛菊巴寺,为格鲁派修建传授密宗寺院的开端。该寺建好后,他将寺庙交给弟子德朗巴·班丹桑布管理,又在甘丹寺修建一座密院,后返回堆龙德庆在“曲敏龙”地方又修建一座密院,这座密院连同后藏的密院一起称为上、下密院。吉·吉饶僧格也因修建发展密宗寺院而名声大噪。  赛菊巴寺建立后,实行“赤巴”(意即“法台”或“座主”)管理制,第一任至第十三任赤巴(即:吉·吉饶僧格、德朗巴·班丹桑布、根堆培、哲西帕巴、班钦·桑杰嘉措、贡觉嘉措、贡觉央培、甲央谢巴)圆寂后,由拉萨下密院向该寺委派赤巴,任期三年,直至1959年。  赛菊巴寺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主要由大殿、甘丹颇章、僧舍等组成。寺庙远离村舍,古树成荫、环境幽雅,是潜心修法的好场所。  大殿:由第七任赤巴·多吉桑布(生卒年不详)创建。南向,高三层。第一层由前廊、经堂、佛殿三部分组成。前廊面积2柱,廊前彩绘四大天王。经堂面积16柱(4×4排列),面阔5间进深5间,主供宗喀巴合金等身像,两侧供奉吉·吉饶僧格(寺庙创始人)、德朗巴·班丹桑布(生卒年不详)、根堆培(对密宗颇有建树)、哲西帕巴(生卒年不详)、班钦、桑珠嘉措(生卒年不详)、尊珠帕巴(生卒年不详)、多吉桑布(生卒年不详)泥塑等身像及密集金刚、胜乐金刚、能怖金刚鎏金铜像;左右侧贴墙置经书架,供放印刷版《甘珠尔》一套、金汁书写的《般若经》一套;壁画为十六罗汉及0神内容。佛殿面积2长柱,上前方辟木格亮窗,殿内主供释迦牟尼佛及八大随佛弟子(即:舍利弗、目犍连、须菩提、优婆离、阿那律、富楼那、迦旃延、罗睺罗)泥塑像,高2.7米。  大殿第一层东侧为0神殿,西向2间,主供能怖金刚及六臂依怙、吉祥天女、财神等泥塑像,高2.5米;殿内悬挂刀、枪、剑、弓、箭、盔甲等兵器。大殿第二层西侧为强巴佛殿,东向,面积4柱,主供强巴佛鎏金铜像,高2.5米,左右供奉宗喀巴师徒三尊、十一面观音、吉·喜饶僧格鎏金铜像,高约2.5米;南、北侧经书架上供放《甘珠尔》、《丹珠尔》及宗喀巴大师的著作。第二层前廊上为热色钦姆,北向,供有能怖金刚、胜乐金刚、密集金刚合金质像,高约0.5米,供有第十任赤巴贡觉央培(享年83岁)银质灵塔,高0.6米;珍藏有用金汁书写的《般若经》六套,尤为珍贵。  甘丹颇章;即拉章,为该寺最早的建筑。位于大殿北侧,南向,高四层,层面积4柱。第一层为库房;第二、三层为历任赤巴卧室;第四层设有佛殿,殿内主供马头金刚、密集金刚、胜乐金刚泥塑像,高0.5米;供有宗喀巴鎏金铜像,高2.5米,还有宗喀巴赐的“勒欣”(经书套)被奉为寺宝,供放其中。  珠布曲泉水:位于寺庙南侧。水从一石缝内涓涓外流,清澈见底,原为噶厦政府研制藏药“陆君日布”的专用水,此水毒性很大。相传吉·吉饶僧格在此静修坐禅至0时,从石缝内涌出药泉水,后被僧俗信徒视为镶灾除病之圣水,至今仍有远道而来的香客在此取水或沐浴治病。  赛菊巴寺在民主改革前有溪卡3个,即旺丹格多、俄布、大热溪卡,土地300多亩、-85人,现僧侣定员8人。“文革”中寺庙被毁。1987年国家拨款开始修建,新建大殿1座,高二层,面积54.6平方米(面阔6米,进深9.1米),有方柱6根,已能进行正常的佛事活动。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夏如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夏如乡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