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湖南省 >>益阳 >> 安化县 >> 江南镇

江南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株溪墓群

株溪墓群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株溪墓群位于安化县东坪镇至江南镇资水段北岸一带,沿资水走势呈东西走向分布,所占面积约0.5平方公里。至今为止,已发现11座,有的为双人墓室,有的为单人墓室,全部为元代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墓葬。  1985年5月,第二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正式启动,1986年4月,第一座墓在东坪镇株溪村被初次发现。1988年4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式派出专家组深入现场开展考古斟查,由全国业内颇具影响的权威专家龚绍组担任组长,安化县首任文物所所长姚笑天配合。由于墓葬规制特殊,墓室早被-一空。棺椁、尸体均已全部腐烂,墓碑在文革时期被村民移作他用,没有实物能证明墓主真实身份。整个墓室为单人墓,造型为穹窿顶长方形,坐北朝南,长3.25米,宽2.45米,高1.7米,南端为墓门,全部用糯米石灰浆浇灌而成。后经专家组在室内仔细发掘,在墓室东、北、西三面室壁上均发现了壁画,共有彩绘仕女人物27尊。有的击鼓、有的吹笛、有的吹箫,鼓有抬鼓、腰鼓等,形态雍容华贵,仪态可掬,十分可爱。经专家组反复考证,确定为元代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墓葬。  2008年6月,国家启动了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在安化县文物部门的邀请下,由益阳市文物管理处考古专家周创华、潘茂辉任正副组长,县文物所长刘巍奇、副所长欧阳红焰配合,对株溪墓重新开展了进一步的深入发掘。通过近一个月的田野调查,在东坪镇株溪村沿资水而下至江南镇江北村又相继发现了类似规格的墓葬10座,有的是双人墓室,有的是单人墓室,全部都用糯米石灰浆浇灌而成。墓室三壁均有彩画,有的是人物,有的是动物图案,其中以鹰犬为多。遗憾的是都被-一空,无一幸免。经专家组考证,全部为元代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墓葬。  2011年1月,经安化县文物管理所申报、益阳市文物管理处推荐、省人民政府同意,安化元代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墓群被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化县人民政府于2012年10月正式立碑保护。

良佐茶栈

  良佐茶栈  地址: 江南镇光明街  时代:清  类型: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建设控制地带:围墙墙基外四向各延伸20米处  公布日期:安政发﹝2011﹞22号2011年7月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德和茶行

德和茶行为安化县文物保护单位。  德和茶行  地址:江南镇日新街  时代:清  类型: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保护范围:东南、西南、西北各至围墙外20米,东北至资江岸边  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外四向各外延30米  公布日期:安政发﹝2011﹞22号2011年7月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聚星堂”古民居建筑

“聚星堂”古民居建筑为安化县文物保护单位。  “聚星堂”古民居建筑  地址: 安化县江南镇洞市村  时代:清代  类型: 古建筑  保护范围: 以围墙墙基为起点,四向各至20米处。  建设控制地带: 自保护范围外四向各延伸20米  公布日期: 安政发﹝2011﹞22号2011年7月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陶氏宗祠

陶氏宗祠为安化县文物保护单位。  陶氏宗祠  地址: 安化县江南镇茅坪村  时代:清代  类型: 古建筑  保护范围: 以围墙墙基为起点,四向各至20米处。  建设控制地带: 自保护范围外四向各延伸20米  公布日期: 安政发﹝2011﹞22号2011年7月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水井冲墓群

水井冲墓群为安化县文物保护单位。  水井冲墓群  地址: 安化县江南镇马路新村  时代:明清  类型: 古墓葬  保护范围: 自墓群边缘四向各至50米处  建设控制地带: 自保护范围外延伸50米  公布日期: 安政发﹝2011﹞22号2011年7月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滴水洞墓群

滴水洞墓群为安化县文物保护单位。  滴水洞墓群  地址: 安化县江南镇茅坪村  时代:明清  类型: 古墓葬  保护范围: 自墓群边缘四向各至50米处  建设控制地带: 自保护范围外延伸50米  公布日期: 安政发﹝2011﹞22号2011年7月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茅坪墓群

茅坪墓群为安化县文物保护单位。  茅坪墓群  地址: 安化县江南镇茅坪村  时代:明清  类型: 古墓葬  保护范围: 自墓群边缘四向各至50米处  建设控制地带: 自保护范围外延伸50米  公布日期: 安政发﹝2011﹞22号2011年7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渔塘湾遗址

渔塘湾遗址为安化县文物保护单位。  渔塘湾遗址  地址: 安化县江南镇边江村  时代:东周  类型: 古遗址  保护范围: 四向各自遗址边缘外延伸至50米处  公布日期: 安政发﹝2011﹞22号2011年7月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五福宫码头

五福宫码头为益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五福宫码头  地址:安化县江南镇日新居委  古建筑  时代:清代  以码头为中心,至东北10米,西南5米、西北2米、东南2米  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外四向各延伸10米  公布日期:2011年6月21日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洞市老街古建筑群

洞市老街古建筑群为益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洞市老街古建筑群  地址:安化县江南镇洞市村  古建筑  时代:清至民国  保护范围:四向各至老街外沿10米处  自保护范围外四向各延伸30米  公布日期:2011年6月21日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永兴茶亭

永兴茶亭为安化县文物保护单位。  永兴茶亭  地址:安化县江南镇黄石村  时代:清代  类型:古建筑  保护范围:以茶亭为中心,东至20米处;南至5米处;西至10米处;北至20米处。  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外四向各延伸30米  公布日期:安政发﹝2011﹞22号2011年7月  会龙山街道   会龙山街道位于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资江南岸,东起金山路,西抵志溪河,南与朝阳开发区接界,西与桃江 会龙山县接壤,北系资水,与资阳区隔水相望,志溪河自南向北从从会龙山街道中部横贯而过,汇入资江。总面积35.8平方公里,街道下辖会龙山、南站、志溪河、龙山港6个社区、8个农业行政村,总人口6.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7万人,农业人口2.2万人。境内有风景秀丽的会……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安化茶马古道

安化茶马古道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在湖南省安化县(主要为洞市,江南)的崇山峻岭和山涧溪流之间,就绵延着一条神秘的茶马古道。千百年来,无数的马帮在这条道路上默默行走,悠远的马铃声,回荡在山谷、急流和村寨上空,也成就了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交融。如今,茶马古道上马蹄印仍历历在目,跨越溪流的廓桥仍屹立在风雨中,仿佛在遥忆着那一片历史的风景。  国家AAAA级景区  2011年8月23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与《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推荐,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评定,安化茶马古道风景区达到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的要求,经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研究决定,现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马帮文化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化马帮是梅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水古称益水,又叫蚩尤江。据新化县梅山文化研究协会考证,与安化相邻的大熊山区域为蚩尤出生地及与黄帝等北方部落征战的大本营根据地。安化县梅山文化专家陈首涛的研究成果表明:安化思游区域留下了部分与蚩尤有关的史料、遗存和风俗,该地地名以“蚩尤”而命。后来,因避讳而改成谐音“思游”,一直沿用至今。蚩尤部落联盟为了战争的需要引进优良马种并大量繁殖,以供运输和骑兵作战之需。此为安化及古梅山地区养马的起始阶段。在安化置县(1072年)以前,这里地域荒野,人丁横蛮,不服当时朝廷的管制,分庭抗礼,谑称“梅山峒蛮”。  梅山主要包括安化、新化、冷水江、邵阳、隆回等地,其中安化为梅山中心。土著居民多为苗、瑶、侗族,他们为了自身生存和生活所需,不得不与外界尤其是生产力发达的中原地区通商贸易,用本地的茶叶、桐油、茶油等特产与中原及沿海地区交换食盐、布匹等生活日用品。而当时商品最便利的运输工具是马匹。宋神宗年间,朝廷派军镇压梅山南蛮,大小战事数百起。梅山人民一次次用步兵和骑兵粉碎了朝廷的镇压,马匹在战时大多服务于战事。朝廷最后一次杀梅山人5000余众,血流成河,梅山土著居民几乎全迁湘西、贵州等地,马匹也随之迁移。明朝初期,洪武帝“血洗湖广”,省内繁华地区的居民纷纷迁往深山老林的梅山地区,而迁来者鲜用马匹工具,致使梅山马匹的数量日渐减少,马帮进入低谷时期。后来,随着茶马古道的形成,马帮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  地址: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江南镇高城村  等级:AAAA  电话:0737-4227666,0737-4227888  官方网站:http://www.cmgd.net.cn/  开放时间:  8:00-17:30

高城马帮

  高城马帮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是高城村人运送生产活动物质及与外村沟通的主要交通工具。高城村本村现有马匹40多头,与高城村里面的方溪村,安溪村的马匹一起,组成一支拥有100多匹的马帮。一到运送生产物质的繁忙季节,马帮倾巢而动绵延2.5公里,煞是壮观。  高城马帮与高城颇有张家界韵味又独具特色的关山风景,以及清一色依山傍水而建的木房子交相辉映,再配以涂厚的梅山文化底蕴,使高城村成为了一个藏在涂闰人来识的风景胜地。  近几年来,随着高城风景逐渐为人民知晓,每年来此观光的人络绎不绝,高城村与外地联系的公路已以修通,高城马帮由原来的交通工具变成了旅客们享受骑马游山玩水的重点项目。凡是来高城村的人,必定要骑马游览高城村旁美丽而诱人的川岩江峡谷风光。  寻找最后的马帮  资水,古称益水,发源于广西资源(一说发源于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北青界山黄马界),在益阳甘溪港注入洞庭湖。  就感觉而言,资水到今天也还保留了“巫楚之地”的些许灵气,而且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差异,其秀美风光更胜于“湘资沅澧”中的“老大”湘江了。  湖南安化位于资水中游。  这个紧邻一片广阔水域的山区县,自秦至唐属益阳县地。宋神宗熙宁5年(公元1072年)始设安化县,沿用至今。  据安化水利部门的人提供的资料,现在的县城东坪镇占据了资水100多米宽的河道,这使得资水原本奔涌不休的气势在此削减了不少,当然,也带来了洪水隐患。  资水支流132条,安化县境内就有40多条。其中,有一条一级支流叫“麻溪”。  记者两次进山前往洞市乡高城村寻找安化的马帮,都是沿麻溪溯水而上。当地人说,这是资江中水质最纯净的支流了。  洞市老街“沧桑史”洞市乡,位于安化县东南部,距县城45公里,通车,但路况一般。  据说,在以前的中国地图上,湖南版块中可以没有“安化”,没有“东坪”地名,但一定会有“洞市”的地名。因为这里历来就是通往邵阳(原宝庆)、新化和溆浦的必经之路。  在历史上,洞市曾商贾云集,青石板街巷长达数千米,临街商号遍布。兴盛时期,麻溪河的竹排成百上千,蜿蜒数里。  如今,洞市老街早已被一条新型的集镇简易水泥路“拦腰斩断”,当年的鼎沸人声也已沉寂。  5月12日,我们在老街残剩的小巷中穿行。青石街面依旧。街口兀自矗立着一幢建于清同治年间的贺家祠堂,已被弃用,祠堂门楣上的精美石雕和一些彩绘据说也早已毁于“文革”时期。  在老街深处,记者还发现了一家老字号商铺招牌——“德胜隆粮油□□”。商铺的主人姓贺,已故。贺的遗孀陈柳英今年82岁了。她告诉记者,商铺是民国时期她17岁时帮着发家建起来的。今天家道早已败落,商铺也变为居家所用,但里面1米多高的大柜台被保留下来,靠墙放着一个木制的“秤杆架”,仍装有大秤。  洞市历史上的商业盛况皆因其交通枢纽地位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现在它的衰败不算意外。  值得一提的是,在洞市老街另一头的新集镇上,还有十几家至少是传了三代的、纯手工的“皮纸”(用于糊窗、做风筝及冥纸)私人造纸作坊。这或许可以算作当年的商业余韵吧。  现在的洞市乡划分为31个行政村。除了洞市本身保留了便利、良好的交通地位,全乡目前还有11个村子不通路。  其中,高城、木羊、白马、方溪和安溪这5个村地处偏远深山,其交通、运输往来,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全靠脚走肩挑,80年代初至今,车子驶不进去的山间羊肠道,便一直回响着清脆的马铃声。  骏马嘶鸣于山上“高城”联环是距洞市老街最近的村庄,5公里。这也是洞市往大熊山方向车子能够开到的终点。再要进去,譬如去高城或方溪、木羊等村,就得翻山了。  算起来,高城村距离联环村也就6里的样子,被两座尖尖的山隔了一下。联环在山下,高城在两座山之后的一个半山腰,海拔约600米左右。  高城这个村名,据说是希望成为“高山上的一个小城镇”而得名。   

江南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高城村

----

江南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