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湖南省 >>衡阳 >> 南岳区 >> 祝融街道

祝融街道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橘盈圃——南岳游干班中共代表团驻地旧址

橘盈圃——南岳游干班中共代表团驻地旧址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南岳游干班中共代表团驻地旧址位于衡阳市南岳区祝融街道办事处衡岳居委会5组(橘盈圃)。  1939年2月至1940年3月,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南岳合作举办了游击干部训练班,中共中央决定由叶剑英负责,带领部分干部和工作人员参加训练和工作。中共代表团驻地设在南岳古镇西街口外一栋叫做“橘盈圃”的私人庄园内。该庄园四周砌有围墙,前面是一片水塘,园内橘树成荫,与通往圣经学校的登山公路和山下的何键公馆都相距不过百余米。叶剑英率领的中共代表团在南岳期间,对同志们制定了六项原则,即坚定的立场、苦干的作风、谦和的态度、简朴的生活、虚心的学习、严肃的纪律,要求所有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都不能影响党的形象。游干班的学员主要来自全国各战区部队的军官和各地招考的青年学生。游干班使用的教材以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朱德、彭德怀《抗敌的游击战术》为主,叶剑英在游干班担任繁忙的教学领导工作,并主讲《游击概论》。叶剑英和中共教官特别强调“言传身教”、“知行合一”、“军民团结”,强调坚持抗战到底的信心。有一次,他讲到军民关系,用鱼和水的比喻说明开展游击战争必须紧密依靠群众。为动员全民抗日,叶剑英还非常注重发挥文艺宣传的鼓动激励作用,当时著名的作家郭沫若、戏剧家田汉等一批文艺界人士都纷纷汇聚南岳,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宣传。日本共产党鹿地亘也为游干班的学员们讲述了“对日本军阀的剖析和日本国内的民主斗争”。  游干班共举办了3期,每期学习3个月,培训了3000多名抗日游击干部,为抗日游击战争输送了人才,他们用所学到的游击战的战略战术,在军事上发起游击战,破坏敌人的铁路、公路和通讯等设施,主动袭击和伏击敌人,成为了游击队的骨干,在全国的各个战场有效地打击了日本侵略军。  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成果,是国共两党合作共同培育抗日军事人才的摇篮,橘盈圃在中国的抗战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橘盈圃——南岳游干班中共代表团驻地旧址于2011年1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4月被衡阳市委宣传部公布为衡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祝融街道   南岳区祝融街道成立于1998年7月1日,为区人民0派出机构,实施对城区的强化管理。区域范围南起长衡路,北至金沙路,西起西环路,东至东环路,城区面积4.2平方公里,辖岳庙、祝圣、迎宾、独秀、白云、衡岳六个居委会。按岳政发[2002]13号文件,街道所属各居委会分别改设为社区居委会。根据《南岳区区直部门、乡镇街道“三定”工作实施意见》(岳编发[2002]09号…… 详细++

南岳衡山

南岳衡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南岳衡山为我国五岳名山之一,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境内,七十二群峰,层峦迭嶂,气势磅礴。素以“中华寿岳”、“五岳独秀”、“文明奥区”著称于世。现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和国家AAA-旅游区。年接待中外游客300余万人次。  中华寿岳南岳寿文化源远流长,《星经》载:南岳衡山对应星宿28宿之轸星,轸星主管人间苍生寿命,南岳故名“寿岳”。宋徽宗在南岳御题“寿岳”巨型石刻,现仍存于南岳金简峰皇帝岩。康熙皇帝亲撰的《重修南岳庙碑记》首句即为:“南岳为天南巨镇,上应北斗玉衡,亦名寿岳。”再度御定南岳为“寿岳”。历代史志也常以“比寿之山”、“主寿之山”等敬称历代南岳衡山。《辞源》释“寿岳”即“南岳衡山”,南岳因而誉称“中华寿岳”。  历史悠久南岳始封于唐虞,是古代帝王巡狩祭祀的地方。相传尧舜禹来此祭祀社稷、巡疆狩猎;大禹曾在此杀马祭告天地,得“金简玉书”,立“治水丰碑”,现留下白马峰、金简峰和禹王城等古址。古今往来,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朱熹、王船山、谭嗣同、-、-、郭沫若、田汉、陶铸、-、-、-等历代著名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和文人骚客慕名而来,在南岳留下了3700多首诗、词、歌、赋和375处摩崖石刻,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宝库之一。  五岳独秀南岳古木参天,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举,历来是人们旅游、避暑胜地。景区自然植物1200多种,9处原始森林,其中珍贵树种150多种,有东晋时代的银杏、明代的古松、世界罕见的绒毛藻荚、富有神话色彩的摇钱树、连理枝。祝融峰、水帘洞、方广寺、藏经殿、以其高、奇、深、秀”自古赞誉为南岳“四绝”。南岳四季景色宜人,春赏奇花、夏观云海、秋望日出、冬赏雪景,更是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佛道并存南岳佛、道教同居一山,共存一庙之特色,为中国名山一绝。在中国佛、道教史上,南岳佛、道教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在日本和东南亚地区乃至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早在西周期间,道教就在南岳开辟洞天福地,至唐代出现“十大丛林”、“八百茅庵”之盛况。两教具教义经典,并最终形成了佛道同尊共荣的特色。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逐步落实,南岳佛道两教筹集8000多万元,先后修复被文革破坏的寺观宫殿10余处,增加藏经10万余册。  网址:http://www.nanyue.net.cn/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延寿路37号  等级:AAAAA  电话:0734-5673377  官方网站:http://www.nanyue.net.cn/  开放时间:  旺季(4—10月):8:00—18:00淡季(11—3月):8:30—17:30  交通  衡山西站和衡山站都有到南岳区的大巴,到了南岳区有免费到衡山脚下的车。  门票  全票:  南岳大庙50元/人;旺季票价60元/人;淡季票价40元/人  南岳中心景区100元/人,旺季票价120元/人;淡季票价80元/人  淡季时间为当年11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旺季为5月1日至10月31日。  半价:  70岁以上老年人、军人、残疾人、中小学生(不含大专院校学生)凭有效证件可以享受5折优惠。南岳衡山 南岳衡山 南岳衡山 南岳衡山

回雁峰

回雁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靠近湘江之滨,在衡阳湘江上的公路、铁路两用桥附近。立在回雁峰,不仅可俯瞰大桥,还可纵观衡阳城全貌。回雁峰为南岳七十二峰之首。古人一直认为,北来的大雁南飞至此处便不再南飞了,只等来年春天再飞回北方,故名。杜甫就写过“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  回雁峰的山门是一座石砌牌坊,过山门不远后有半山亭,再往上走,越过“百步云梯”后就可到达顶峰,峰顶有雁峰寺。据史籍记载,这座寺庙建于南北朝时期,梁武帝时称乘云寺,唐以后改称雁峰寺,它与花药寺、西禅寺、罗汉寺并称为衡阳佛教禅宗四大寺院,历代有不少高僧都曾来此参禅。在回雁峰还流传着一位古代歌0的故事。唐德宗光启年间,一个叫王幼玉的歌0住在回雁峰下,她有着艳丽的容貌和高雅的气韵,她唱的《雁归来》被人赞为“秋满潇湘浦,歌徹回雁峰。”后来她与一位叫姓柳的青年富商相爱,其间经历了很多波折,两人虽然矢志不渝却仍天各一方。一天又一天,王幼玉登上回雁峰,一边唱着柳郎写给她的诗一边等待她的心上人回来,大雁听到她的歌声徘徊不肯离去。她就这样唱呵唱,直到力尽坠下山崖。  这个凄婉的故事为回雁峰更增添了几分伤感的美丽。      地址:湖南衡阳市雁峰区雁峰路  等级:AAA  电话:0734-8225728;0734-8466024  官方网站:http://www.hyhyf.com/  开放时间:  7:00-19:00  交通:  回雁峰位于雁峰区,距离衡阳市约32公里  市内乘坐公交1路、16路、17路、45路、102路、303路到蒸阳南路口站下,9路到雁峰广场站下,30路、33路、102路到雁城路口站下可到。  门票:  免费

衡山邺候书院

  在南岳衡山有两个邺侯书院。一个在山下,一个在山上。山下的邺侯书院原建于集贤峰麓,为宋宝庆年间(1225一1227)由转运使张嗣可就南岳书院原址改建而成。因为旧书院为李繁纪念其父邺侯李泌所建,故以邺侯为书院名。元至正五年(1345),衡山县尹赵忠,主簿李伯渊等进行重修。明代初年兵荒马乱,书院即全部废圮,明嘉靖十三年(1534)再次重修,遂改名为集贤书院。后不存。  另一处是山上的邺侯书院,原址在烟霞峰下,该处原为唐代宰相邺侯李泌隐居的端居室,在距现在的邺侯书院右下方约1.5公里的一片谷地之中。藏书甚富,韩愈有“邺侯家多书,架插三万轴”诗句。宋乾道三年(1167)冬,朱熹、张栻曾访烟霞遗迹,并赋诗以吊。宋代时,端居室已为废址。明代万历年间,衡宝巡按使李天植在烟霞峰邺侯端居室旧址右侧建“明道山房”。有门2楹,堂6楹,翼以小室,使“仰邺侯之风,而躅诸贤之遗矩者,得有止归”。自作记,阐其“穷宇极宙,惟性独尊”之说。清乾隆九年(1744),衡山知县德贵就李天植所建烟霞峰明道山房旧馆进行修复,兴办义学,并改称为“邺侯书院”,是为烟霞峰有邺侯书院之始。但义学办在群山之中,景物虽幽,然地势太僻,难于就读,因此逐渐埋没。至清光绪十六年(1870),邑人陈治与集贤书院山长戴心葵到烟霞峰访得邺侯书院故址,请有司重建书院。但以原址地僻而山深,乃移建于烟霞峰左支地势平坦处的古寿佛寺侧,即今院址,仍称为邺侯书院。但此时已纯属纪念邺侯李泌,而无书院其他职能。现存建筑为1932年所建,时宾凤阳撰有一联:“三万轴书卷无存,入室追思名宰相;九千丈云山不改,凭栏细认古烟霞。”  山上邺侯书院是南岳仅存的一所较完整的书院建筑。山门为重花式,红墙黄瓦,正中匾额1方,上 书“邺侯书院”4字。垂花门外古树参天、虬株交错,极致雅静。进垂花门之后为一圆形门,两边连着围墙,皆为红墙黄瓦、富丽堂皇。过圆形门后为一空旷之地,邺侯书院即立于左侧。现在的邺侯书院仅有一进5间石室,石墙灰瓦,悬山式建筑,十分简朴,却也古风古貌。石屋内既无藏书、亦无历史资料可供浏览。正中塑李泌像,四周悬有关邺侯的故事典故绘画,也经常有人来此烧香供奉。石屋外空坪对称地竖立2块巨石,上面刻有郭沫若访邺侯书院所题写的诗词手迹:“中原龙战血玄黄,必胜必成待自强。暂把豪情寄山水,权将余力写肝肠。云横万里长缨展,日照千峰铁骑骧。犹有邺侯遗迹在,寇平重上读书堂。”空旷的空间里,有几株古松古柏点缀其间。古松柏下的石条长凳,倒是读书的极好去处。四周林木茂密,松涛阵阵,不失为一清幽读书养性之处。  

衡山甘泉书院

  甘泉书院又名甘泉精舍、紫云书院、衡岳书堂。在紫云峰下,其地泉涧曲折、奇石峭立,人称“衡岳最胜处”。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湛若水(号甘泉)应蒋信之请,偕门人骆光知、周荣朱、黄云淡等讲学衡山,过此叹言:“钟秀之区,无过如此,不可以终吾老乎?”因建书院,有讲堂5间、寝室3间、大门1间、二门3间,又辟甘泉坐石、端默石、甘泉洞、甘泉上洞诸景。其上另建白沙书院,以祀其师陈献章。当时,他曾作《卜筑诗》一首云:  遥遥起天柱,巍巍南台下。于兹结云松,以卜我精舍。  芳邻接五峰,神明见中夜。诸子来端居,无玩亦无舍。  在这里,甘泉老人与衡阳县学者杨浩、曹凤朝等集当地众多学人,讲学数月才动身回粤。蒋信为作记,力倡“勿忘勿助”,以求“心之本体”之说。湛后以事去,置田22亩,请道士蒋明昶守院。多年后,嘉靖三十六年(1557),湛已91岁高龄,他又一次游赏南岳,并踵临南岳祝融峰之巅。这次赴湘之行,主要是重修13年前他首次登临南岳时所建的紫云书院。他在《重修南甘泉书院记》中说:“嘉靖甲辰(1544)之冬,甘泉子积四十年之念,登南岳于天柱之峰,南台之下得废地一方,于紫云之洞……乃图心性之堂,以为讲地,乃立息存之堂以为寝室,乃肇先师之祠以系景仰,不六旬而成,今十三年,乃见书院将废矣!”时人见其皓首童颜,思路明晰,步履轻捷,莫不惊为神仙下凡……湛重修书院,“与衡士讲学其中”,并作记以记其事。清代尝有修葺,并改名“紫云”,增辟甘泉亭,刊立湛若水刻石画像、《心箴图说》碑等。清末停办。  民国二十四年(1935),岳云中学第6任校长何炳麟决定在南岳的甘泉书院、文定书院故址上建筑校舍。至今,“紫云书院”石额则嵌岳云中学科学楼。现甘泉书院仅存甘泉园。甘泉园内有紫云楼,两层,青砖灰瓦悬山式,现为岳云中学校友会会址。紫云楼侧建有甘泉亭,六角飞檐,丹柱碧瓦。内置湛甘泉门人詹镰所作湛甘泉石像及《心性图说》碑石。整个甘泉园,环境优雅,树木竹林,长年绿荫,山间石径,曲折通幽,四季花草飘香,宁静深邃。该校创办以来,桃李满园,人才辈出。著名革命家何叔衡、徐特立曾在该校执教。毛泽东夫人杨开慧烈士、著名文学家丁玲、著名音乐家贺绿汀以及名将邓华、张经武都曾在该校读书。而校长何炳麟献出家产办学,任该校校长50余年,成绩卓然。他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崇高精神,与甘泉老人倾心教育、魂系杏坛正是一脉相传!  

南岳何公馆——抗战军事会议蒋宋官邸旧址

南岳何公馆——抗战军事会议蒋宋官邸旧址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南岳何公馆——抗战军事会议蒋宋官邸旧址位于衡阳市南岳区南岳镇延寿村4组。  何公馆为何键于1933年而建的私人别墅,1932-1936年,他在南岳山下苗圃和磨镜台两处营建了自己的别墅,磨镜台的别墅被称为“何公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从1938年至1944 年先后4次在南岳圣经学校举行了4次军事会议,期间蒋介石夫妇曾住在“何公馆”,因而又被称为“蒋宋官邸”。  磨镜台位于南岳七十二峰之一的掷钵峰下,何键任湖南省政府主席期间,在此专门修建了一座双层楼房作为消夏别墅。1938年秋,为躲避日军飞机轰炸,还特地在屋后修筑了坚固的混凝土防空洞。该别墅早为蒋介石夫妇在南岳之旅中所青睐。在蒋介石筹备第一次军事会时,日军于1938年11月9日上午派出飞机窜入南岳上空投弹扫射,由于磨镜台地处群峰耸立的峡谷地带,半山亭又部署高射炮向敌机开火,蒋介石和与会官员虽闻警报声阵阵刺耳,却在何键修造的地下防空洞内安然无恙。  1938年11月25日至28日,蒋介石主持的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在圣经学校召开。这次会议是在抗战初期的防御阶段结束,向第二期抗战的相持阶段转变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也是国民政府军委会改组以后,在中国战场举行的第一次高规格、大规模的军事会议。11月5日,蒋介石在磨镜台的何键别墅召开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的预备会。出席会议的有军委会各部、会、厅首要何应钦、徐永昌、白崇禧、陈诚、俞飞鹏、钱大钧、张群、贺耀祖以及陈布雷、戴笠和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等,周恩来、郭沫若也于8日从长沙前来参加会议。  1943年2月8日,受蒋介石之托出访北美宣传中国抗战的宋美龄,出席了美国国会为其举办的专题演讲。她以中国“第一夫人”的身份,走上美国国会的讲坛,用流利而充满热情的英语发表了《战争与和平》的即席演说。在演讲最后,宋美龄画龙点睛地以磨镜台的传说故事结束自己的演讲。演讲结束,全体美国议员都为宋美龄的真情所感动,议员们全体起立鼓掌。磨镜台的古老传说也随着宋美龄的精彩演讲而蜚声海内外。  南岳何公馆——抗战军事会议蒋宋官邸旧址于2010年5月被衡阳市委宣传部公布为衡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梵音谷

  梵音谷又被称为“逍遥乐道之谷”,因唐代著名高僧明赞法师在此创作颂唱“乐道歌”而得名。梵音谷是纯生态自然型景观,它南起康家垅门票处,北抵上桎木潭,全长4.2公里。由于此处风景秀丽,美不胜收。有人说:“探幽觅奇梵音谷,观瀑听泉轻风拂,妙音禅韵随君绕,天下南岳迎宾曲”。梵音谷两岸群峰耸立,流泉飞瀑梵音;断崖奇石如塑,清溪跌岩如歌;人在溪边走,好似画中游。  梵音谷溯溪而上,有瑶池献寿(梵音湖)、松门听泉(梵音亭)、络丝泉涌(络丝潭)、华严奇观(日月观景台)、镜湖云游(华严湖)、花开富贵(桃花谷)、金斗飞泉(三湾瀑)、金龙喷珠(下桎木潭)、五龙会圣(中桎木潭)、福寿石流、银河飞流(上桎木潭)、金钱柜等12处美景。此处植物种类繁多,林木遮天蔽日, 奇花异卉,举目可见。春季山青林翠,杜鹃满山,如血似火。盛夏,谷中凉爽清新,观飞瀑抒怀,听山溪欢歌,若龙之潜渊,若鱼之得水。金秋时节,红叶流丹,五彩缤纷,野果山珍挂满枝头。隆冬,道道飞瀑,形成冰帘玉桂,壁潭成冰,雾淞雪淞,玲珑剔透,山情野趣,原始自然。此处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达108600个,有“天然氧吧”之称。为了充分体验、享受“氧浴”,享受自然健康旅游,陶醉青山绿水,亲近寿岳衡山,许多游客都弃车徒步游览此人间仙境。  旁边的络丝亭。原来华岩湖畔有一座六角亭的麻石凉亭,名叫经武亭,后来移到华严湖下的络丝潭上面,改名“络丝亭”。亭下的潭水,深不见底。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首到此,在《徐霞客游记》中的“楚游日记”有记载。华严湖水自高处注入潭中,激起重重漩涡,使潭水溢出向下飞泄,在石壁上形成络络丝丝的水线,所以称为络丝潭。  景点位置   

南岳庙

南岳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岳庙  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镇北衔。又名南岳大庙、圣帝庙。坐北朝南,背山面街,占地9.85万平方米。是中国南方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古建筑群。始建年代不详,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建南岳真君祠,宋、元、明、清历六次大火,-维修扩建。现存建筑有棂星门、盘龙亭、正川门、御碑亭、嘉应门、御书楼、大庙正殿、寝宫、后门、东西便门、四角楼等。  南岳庙是衡山最大的古庙,也是五岳中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式庙宇。大庙是衡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  南岳大庙是佛教、道教和儒教三教并存的寺庙。道教八观、佛教八寺和御书楼等建筑代表了三教合一的性质。大庙的香火十分旺盛,每年在重要的佛教日子都有盛大的庙会。朝拜的人们不仅来自于湖南、广东等附近省市,也有港澳人士、东南亚华人和日本人。正殿中原来设有岳神座位,历代统治者对岳神都加赐封号。如唐初封为“司天霍王”,唐开元年间又封为“南岳真君”,宋代加封为“司天昭圣帝”等。如今的“南岳圣帝”是1983年复制的,原像毁于文革期间。正殿的两旁的两座宝库,从正殿往下看,左边是供在世的人们烧香祈福用的,右边是供奉已经逝世的先人。在衡山主峰祝融峰顶也有供奉祝融火神的祝融殿。  1990年中国国家邮政局发行的一套T155<衡山>邮票,4张中的第一张为《大庙巍峨》,即以南岳大庙为景  占地面积达98500平方米,主体建筑共分九进,依次为牌坊、古戏台、正川门、御碑亭、嘉应门(地方官在此迎接从京城前来巡视的官员)、御书楼、正殿、寝宫及北后门。东西两厢分别是道教八观和佛教八寺。御碑亭内有康熙皇帝御制的<重修南岳庙碑记>碑刻279字,首句为“南岳为天南巨镇,上应北斗玉衡,亦名寿岳。”这也是南岳为“寿岳”的御定。康熙的手迹在文革中遭到损毁。嘉应门是迎接宾客的礼仪门,皇帝和官员等来南岳祭祀时,地方官员在此迎接。门宽36.8米,深16米,高18米,为单檐歇山七开间建筑,是大庙最宽的地方。  正殿又称为圣帝殿,有趣的是,这座殿的东面有八座道观,西面又恰好有八座寺院。正殿是仿造北京故宫太和殿所建造。正殿为重檐歇山式建筑,殿基长35.3米,宽53.68米,高31.11米,是南岳古镇最高的建筑。殿内外共有七十二根石柱,象征着南岳七十二峰。正殿前的宝库是焚化香烛祭祀祈福的香炉。正殿的十六级台阶中间造有一条汉白玉游龙,与故宫各大殿前的龙凤石雕十分相似。汉白玉石栏上刻有浮雕,内容多为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正殿供奉的是南岳司天昭圣帝,即祝融火神。棂星门的“棂星”意思是人才辈出,为国所用。一般来说棂星不会命以庙门。以棂星命名门的庙宇只有两个,另一个是孔庙。奎星阁又名盘龙亭,是重檐歇山顶建筑,面积139平方米。其作用是戏台  南岳大庙初为司天霍王庙,后改为南天真君祠。始建于唐代初年,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在唐朝开元十三年(725年)修建,历经宋元明清的六次大火和-大修。明朝末年寺庙在战火中被烧毁。清朝光绪八年(1882年)建筑群按照北京故宫的样式重建,因此也有“江南小故宫”之称,并且大部分建筑一直保存至今。  在文革中,庙宇被视为“四旧”而遭到了破坏,碑林、匾额、塑像和经书等悉数被毁。1980年代开始大庙开始了持续的整修,损坏的建筑和神像等都已经复原。

朝圣古道

朝圣古道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该古道原名“北山朝圣古道”,在唐朝中晚期时就已开始使用。古道在众多山脊上连绵着,蔚为壮观。宋代景定年间即有刻石。清代同治年间,曾国藩兄弟曾出巨资修缮,所以称为“曾国藩古道”。  千百年来,这条古道,在众多香客们心中,更是一条无比神圣的“朝圣天路”。  据了解,登顶南岳衡山主峰祝融峰曾有四条古道,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大部分都已经遭到破坏。“曾国藩古道”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的一条古道。  历史上,从湖南湘乡及湘潭方向来的香客,从南岳后山的龙凤乡红旗小学开始,经报信岭、五岳殿、甘露亭,在山脊上连绵七公里,直达会仙桥,蔚为壮观。  曾国藩这位道光年间运筹帷幄,带领湘军所向披靡的湘籍将领,出生于娄底市双峰县,他的故居离古道入口仅有四十公里路程。  据史料记载,此古道是曾国藩为了方便母亲去南岳衡山烧香拜佛而修建的,全部采用青石板铺就,直通祝融峰。  他的这一孝举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关爱,很好的诠释了曾国藩遵循儒家思想的“百善孝为先”的理念,也反映了当时南岳佛教文化的兴盛乃至湖南周边一带地区信徒对南岳衡山诸神的虔诚和顶礼膜拜。  古道蜿蜒于群山之中,青石板一块连接一块搭成通往祝融峰的云梯。为了不破坏大自然,古人在修建此古道时,并没有采用山头的石头,而是一块块从山脚下搬运上来。并且在古道的路旁地势险峻有悬崖的地方也修建了青石护栏,曾国藩古道体现的人文关怀、环境保护意识和高超的勘测技术可见非同一般。

邺侯书院

邺侯书院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邺侯书院  时代为清—民国。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镇烟霞峰,此为唐代名相李泌之纪念建筑。  邺侯书院又称“明道山房”、“端居室”。清光绪《湖南通志》:“唐李泌隐居于此,名端居室,宋建书院”。李泌死后,其子李繁建“明道书院”于南岳大庙左,后改“南岳书院”。南宋宝庆(1226—1227)间迁书院于集贤峰下,改称“邺侯书院”。理学家胡安国、胡宏、朱熹、张栻等均曾在此讲学。元、明时期曾重修。清康熙年间(1622—1722)就福严寺侧筑“明道山房”,以祀李泌,称“邺侯书院”,后圮。乾隆九年(1744)在烟霞峰之李泌故居建义学一所,复修“邺侯书院”。现建筑为光绪十八年(1892)及民国11年(1922)修葺。石墙筒瓦,平房,一明间两次间。门前石柱刻联:“三万轴书卷无存,入室追思名宰相;九千丈云山不改,凭栏细认古烟霞。”原堂中设有李泌木雕像,1966年被毁。  李泌(822—789),字长源,京兆人。玄宗天宝(742—757)中太子李亨属官,为杨国忠忌,避居衡山。肃宗李亨即位,白衣入仕,又为权臣李辅国诬陷,复隐衡山。德宗时任中书侍郎。任相期间,建议北和回纥,南连南诏,西结大食,以困吐蕃,德宗纳之,死后封邺侯。  1956年7月24日,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46。  信息来源:湖南文物概览  信息来源:湖南文物概览

黄庭观

黄庭观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黄庭观位于中国湖南省南岳衡山集贤峰下,白龙潭东侧,距南岳镇1公里。始建于唐初开德元年(公元816年),五代时名魏阁,后宋徽宗赐名“黄庭观”至今,是南岳古镇景区的一座羽流道观。黄庭观依山临壑,叠石而成。它两进三厢,亭横于前,观宇纵连于后,仍保存古式建筑的面貌。是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所单位之一。  据《南岳志》记载:黄庭观是唐初开德元年(公元八一六年)所建。五代时,楚王马希声重修后,名叫魏阁。阁内有魏夫人的石雕像一尊。据《南岳志》记述:宋景祐年间,仁宗赐观名为“紫虚元君之阁”,是依照唐朝大历三年(公元七六八年),大书法家颜真卿游南岳时所书《晋紫虚元君领真司命南岳魏夫人仙坛碑铭》的头衔而命名的。宋微宗崇尚道教,道教经典中最著名的真经为《黄庭经》,于是赐名为“黄庭观”。  历元、明、清各朝,屡有修建。现存建筑为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重修。凡三进,一进为路亭。正门额镂“山不在高”,门联为:“欲向西池谒王母;且来南岳拜夫人。”这首门联,是对南岳最著名的女道观──黄庭观的高度颂扬。南门上刻“仙观”二字。二进为过殿。门上刻“黄庭观”横额,有联云:“黄中通理成坤德;庭外升仙忆晋时。”三进为正殿。置有神龛和神像,堂内法器俱全,熠熠生辉。九十年代对全观进行了装修,内外焕燃一新,十分华丽。该观为南岳夫人魏华存修道处。她居南岳十六年,终日诵《黄庭经》,遂得道,白日飞升,时年八十三岁。唐李白《江上送女道士褚三清游南岳》诗云:“寻仙向南岳,应见魏夫人。”杜甫《望岳》诗亦云:“恭闻魏夫人,群仙夹翱翔。”观外有一巨石,传为魏夫人飞升处,石上刻“飞仙石”三字,两侧联云:“飞过烟云疑化石;仙参星斗尚留坛。  鉴于黄庭观历史悠久,建筑风格庄严古雅,魏夫人在道教和在人们心目中的显赫地位和崇高的威望,1956年7月,湖南省人民委员会特将黄庭观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多次拨款修葺。十年后的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革”开始不久,“破四旧”的-歪风席卷南岳。黄庭观与其它寺庙宫观一样,神像被毁,匾额被砸……转眼成了一座破败空旷的宫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宗教政策逐步得到落实。八十年代末,以道教协会会长王信安以及黄至安等诸观道长为首,大发宏愿,四处筹集资金,于1990年拆除重建,翌年竣工,形制依旧,村料翻新,使一座濒临圯废的晋代古观,榱桷一新,金碧重焕。并于原山门前增建“黄庭圣境”牌坊一座。

祝融殿

祝融殿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祝融殿  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山祝融峰上,此为南岳山上最高的殿宇建筑。  祝融峰为南岳72峰的主峰,海拔1290米。此殿俗称“老圣殿”。宋《南岳总胜集》载:“祝融峰者,昔炎、黄之世祝融君游息之所,因而名焉。”据说周秦之前,祝融峰顶即有庙祠,以祀祝融君,之后屡建屡毁。清乾隆十六年(1751)改建为殿,奉祝融火神像,取名“祝融殿”,后曾多次修葺。  祝融殿占地389平方米,坐北朝南,四合院式建筑。山门为三重楼阁式牌坊,拱券门上竖额为“祝融峰”,门联为“寅宾出日,竣极于天”。庭院内西为走廊,东为厢房。正殿为木石结构,面阔3间,进深2间,抬梁式梁架,铁瓦硬山顶。殿中石柱有联曰:“望望七十二峰,工部游时,诗圣有能解继响;遥遥一千余岁,文公去后,岳云从此不轻开”,此为女书法家周昭怡遗墨。殿后峭壁千仞,名曰“舍身崖”。祝融殿附近有望月坛、望日台,并有明、清石刻,如有“青云满袖”、“天外赏幽”、“仰止处”、“千堆绿”、“一日千里”、“山耸天上”等。  1983年10月10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77-20。  信息来源:湖南文物概览  信息来源:湖南文物概览

灵芝泉

  从麻姑仙境出来后,沿着林荫大道往前步行100余米便是灵芝泉。灵芝泉又称“美龄泉”,宋美龄在南岳陪同蒋介石召集抗战军事会议期间,经常来此休闲漫步,流连忘返。它是南岳享受高山森林浴、日光浴的最佳之地。灵芝泉是由灵芝喷泉和游泳池组成。人工造景灵芝喷泉将山上的泉水汇集后,利用高度差的反冲压力喷涌而出,十分壮观。游泳池是民国时期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为其女儿何玫所建。蒋介石八上南岳,五临何公馆,就住在离灵芝泉不远的磨镜台。其夫人宋美龄多次来此游泳,并对此高山游泳池赞不绝口。南岳自古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因此无数文人墨客,仙道羽流都被这里秀美的风光所吸引。相传在很久以前,八仙之一的铁拐李被麻姑仙境、灵芝泉的仙气和秀丽的景色所迷住。铁拐李提着酒葫芦,边赏景色边喝酒,纵情山水之间,醉于美景之中。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达到了浑然忘我的境界。于是他把酒葫芦一抛,便形成了一汪仙泉,碧波荡漾,即形成了此葫芦池。  交通   从麻姑仙境出来后,沿着林荫大道往前步行100余米便是灵芝泉。   景点位置  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  

南岳摩崖石刻

南岳摩崖石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岳摩崖石刻  时代为南北朝至近代。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山,众多的摩崖石刻不仅具有书法艺术价值,而且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南岳为历代帝王封祀之名山,既是道家渊薮,又是佛教圣地。此处层峦叠嶂,古木森森,寺观星罗棋布,楼阁交相辉映。历代文人骚客纷至沓来,如东汉刘桢,西晋陆机,南朝宗炳,唐张九龄、李白、杜甫、颜真卿、柳宗元、韩愈、李泌、裴林、刘禹锡,宋苏东坡、黄庭坚、胡安国、胡宏、张栻、朱熹。明张居正、徐霞客、王夫之等均在此留下了足迹。他们在南岳吟诗作赋,题壁勒石,难以计数。虽历经风雨沧桑,目前仍有摩崖石刻约400处。《南岳志》载,唐及唐以前的3处,宋14处,明54处,民国31处,近现代27处,主要集中于南台寺、福严寺、祝融峰、方广寺等名胜古迹景点。时代最早的为“南台寺”3字,每字80厘米见方,款署“梁天监中(502—519)沙门海印”。字数最多的为弥陀寺石壁上的《还丹赋》,24行355字,隶书,字约20厘米见方,另有6行题记,赋的内容是讲述道家修身炼丹之术。此为唐或唐以前勒石。字径最大的为天柱峰之“南天柱石”,楷书,每字高4.88米,宽4.5米。署名为“癸酉(1933)秋月何键敬书”。这些摩崖石刻,其书体行、草、楷、隶、篆均有,其内容涉及宗教、文化及历史人物等。  2002年5月19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104-2。

方广寺

方广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沿南天门山脊南行,经西岭顺北麓约走5公里,就到了深邃幽雅的方广寺,这里古木森森,银泉淙淙,周围八座山峰如莲花瓣瓣,方广寺就是莲心。该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后屡废屡兴,保存至今外貌完好。方广寺在莲花峰下,寺上一里为狮子山,稍下有两座青山对峙,形成一个狭口,宽仅三、四丈,多枫树、杉树,十分茂密。每年深秋,枫叶火红,杉枝墨绿,置身密林,分外清爽。林中有溪涧,涧水注入深不见底的潭中,声若洪钟,水从潭口溢出,迂回曲折。顺溪而下,有许多珍稀树木,如横豆杉、银雀、香果树,其中有一株娑罗树,生长在岩上石缝中,已有数百年树龄。距寺十里有黄沙潭、白沙潭、黑沙潭等诸多潭水。黑沙潭潭深不见底,水呈苍黑色,形成高达二丈、宽一丈余的瀑布,深潭石壁上宋徽宗亲笔题词“海南龙湫”四个大字尚存。      地址:湖南衡阳市南岳区050乡道附近  开放时间:  旺季(4月-10月):8:00-18:00,淡季(11月-次年3月):8:30-17:30

祝融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祝融街道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