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湖南省 >>衡阳 >> 雁峰区 >> 白沙洲工业园

白沙洲工业园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旧址

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旧址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原位于衡阳市珠晖区江东岸晏家坪,隔江眺望是庄重雄伟的来雁塔。1951年迁移至衡阳市雁峰区黄白路165号。  湖南三师,创建于1904年。始称“湖南省立南路师范学堂”,1912年改为“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三师创办后,很快聚集了一批寻求新学的有志青年。其中以蒋先云、黄静源、雷晋乾等人最为杰出。五四运动前后,他们组织了“学友互助会”和“心社”等进步团体,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诞生不久,毛泽东曾几次来到三师传播革命真理,发展蒋先云等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1921年冬,创建了党在湘南地区最早的基层组织——中共湖南三师支部。蒋先云等发起组织成立了“湘南学生联合会”,张秋人、陶铸、黄克诚、恽代英、夏明翰、江华、张平化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学习或从事革命工作。  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曾被誉为湘南最高学府。1927年,学校被迫停办。1928年春复学,更名为湖南省立第五中学。1934年又改为衡阳中学。1938年,因被日本飞机轰炸,学校迁到耒阳,次年又迁入常宁。  1941年2月,按省政府学校随战设立的命令,衡阳中学的师范科逐改为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由国立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刘清林先生担任校长。1944年秋,因常宁沦陷,二师被迫迁入宁远。1945年春,又迁入蓝山,与当时的省立第三师范(即郴州师范)、省立第十一师范合办,称湖南联合师范。1945年8月,抗战胜利,二师又从联合师范中分开,再次迁入耒阳。1950年1月,学校又从耒阳迁回衡阳,暂借原三中校舍开办。1951年在黄茶岭建立了现在这个永久校址。  1960年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决定,恢复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的原来的名称。1993年,经教育部批准,湖南三师和衡阳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衡阳师范学院。  湖南三师是湘南学联进行革命斗争的主要基地,是毛泽东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1922年建立的中共湖南三师支部是在湘南最早的基层党组织。在党的培育下,陈为人、李启汉、邓中夏、蒋先云、谢维俊等三师学生和校长蒋啸青等数百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  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旧址于2010年5月被衡阳市委宣传部公布为衡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衡阳植物园

衡阳植物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衡阳植物园位于中南重镇、历史文化名城——衡阳市雁峰区五星村,东邻湘江,西接幸福河,紧靠衡昆高速公路、二环南路、蒸阳南路、蒸湘南路。园区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1公里,总面积3136亩,是一座融科研、科普、观赏和游憩为一体的多功能湿地公园 。  衡阳植物园是国家级AAA旅游景区、中国林业科普基地、衡阳市科普教育基地、衡阳市野生植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衡阳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衡阳植物园一期面积270.75亩,其中,城市绿地面积122178平方米,园区游道面积7592平方米,广场面积7692平方米,停车场面积4496平方米,水面积16683平方米,建筑面积2115平方米 。  衡阳植物园一期,259种植物分布在原生植物园、湿生植物园、百竹园、四季百花园和珍稀植物观赏园五大主题公园里 。  衡阳市植物园 一期采用中国传统园林理念与现代手法相结合,建有原生植物园、湿生植物园、百竹园、四季百花园和珍稀植物观赏园五大主题公园,展示中南地区的植物种类,尤其要重点展示衡阳市紫色土植物品种 。  衡阳市植物园 一期栽培野生木本植物70科,259种,配以观景亭、主题文化长廊、亲水长廊、主题雕塑等人工建筑,与植物景观相呼应,为游客休闲观赏的场所,并通过五个主题园的合理布局,将植物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生态游览观光等多项功能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  主要景区  衡阳市植物园一期位于雁峰区湘江街道(衡阳市职业中专学校以南约1.5公里处),处于蒸阳南路以西,白沙路以北,红峰路以东,南二环路以南,交通非常便利 。  衡阳植物园一期园区共分为入口景观区、植物展示区、亲水平台区、湿地涵养区、苗圃科研区五个功能分区 。一园一景,展现中国传统园林风光 ,重点集中体现空气、阳光和水三大主题 。  出入口  主入口设计整体采用开敞空间布局,入口处会摆放一个几十吨的大石头,上面采用简洁大气的斜面立体字,展示植物园的名字,同时在入口南侧设计一景观雕塑,把空间收住,形成障景 。  东门入口处,整体采用框架结构,运用现代设计理念,线型组合做背景,形成简洁大气的入口景观,通过竖向的大展牌提名,改变常规的表达方式,打造现代入口景观 。  灯光  植物园属于野生植物公园,因此以低照度的庭院灯为主,草坪灯、投光灯为辅,局部水域空间设水下灯,以丰富景观意境;公园入口设景观造型节能灯,人工湖栈桥设 LED景观灯带,草坪灯主要布置在树阵和游园小路附近;投光灯主要布置在雕塑、花架等建筑附近,丰富灯光的色彩度。整个区域采用太阳能节能灯,光线整体柔和,营造一种寂静、祥和、趋近自然的氛围 。  亲水平台区  亲水平台区由喷水广场和儿童亲水平台组成,并成为公共服务区,位于植物园入口处 。  原生植物园区  展现空气体验主题。园区以展示陆生植物为主的专类园区,其中90%为适合当地生长的树种,10%为训化种植的专类特色树种。园区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园区大部植物都来自本地,但也有一少部分植物也是首次引进后,进行驯化 。  观景平台区  展现“光”主题。园区集科普、展示、观光为主题的阳光活动区,设置园区的山顶观光平台上,能更好地让植物吸纳太阳光,科普植物采光知识 。  珍稀观赏植物园区  展现“水”主题。利用园区人工湖水系体现“水”主题,创造展示水生植物为中心的休闲、游憩场所。构建水生、湿生及旱生环境,展示自然水体沿岸植被分布模式,即形成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及深水区无植物的梯度变化特点 。  珍稀植物园  珍稀植物观赏园 重点突出一个“奇”字,将汇聚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水杉、红豆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银杏、鹅掌楸、观光木等珍稀植物,让旅客不用走遍天南海北,就能一睹这些在本地难得一见的珍惜植物的真容。  珍稀植物观赏园 建造于衡阳植物园东南主入口附近,面积约1.56公顷。除了国家保护植物外,还种植了本土少见的景观乔木或珍稀植物,如:竹柏、金钱松、紫含笑、红继木、红枫等。同时,以模拟生态系统的方式,将乔、灌、藤、常绿、落叶等树木参照自然规律进行分布,置身其中能感受到醇厚的大自然气息。  四季百花园  春天 ,杜娟和樱花争相开放;夏天,荷花和紫薇花开半夏;秋天,木芙蓉和菊花相得益彰;冬天,雪白的梅花傲立枝头。四季百花园将通过多种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配搭,打造一座花开不败,四季长“靓”的花园。  四季百花园 位于衡阳市植物园西南角,面积约2.12公顷,主要以观花的乔灌树木及时令草、花组成。主要成员有樱花、杜鹃、桂花和山茶,若按大类分,有类山茶科30余种,蔷薇科、木兰科、杜鹃花科等约20种。  百竹园  竹子挺拔多姿,高雅秀美,与梅、兰、菊 被并称为“四君子”。  漫步百竹园 ,便能看到多达40余种竹亚科植物,通过能工巧匠的双手,有序布置在一片精致的园林中,营造出竹林夹径、曲径通幽的意境。  百竹园 位于衡阳市植物园西入口的南侧,面积约1.56公顷,利用现有竹林并引进竹亚科植物,如孝顺竹、青皮竹、佛肚竹、慈竹、黄金间碧玉竹等,让游客在观赏竹子飘逸潇洒的同时,感受到竹子所代表的谦虚、气节、刚直不阿的人文意蕴。  湿生植物园  湿生植物园 ,将人文建筑景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形成一系列别具特色的水上系列景观,让游客在游览观景亭、主题文化长廊、亲水长廊的同时,观赏湖中妙趣横生的水生植物,感受水0融的自然和谐之美。  湿生植物园 位于衡阳市植物园北入口的西侧,面积约2.41公顷。该园利用池塘的场地特征,营造成水生植物区,一方面展现水上人工建筑景观,如九曲桥、亲水长廊等;另一方面展现水生植物系列景观,并利用沿岸植物的多种类搭配,形成丰富而又错落有致的景观效果。如水中栽种荷花、玉莲等,沿岸栽种垂柳、水杉等,两者遥相呼应,表现野趣横生的自然景观,游湿生植物园,如游西湖。  原生植物园  原生植物园 ,是一座原生态植物的保育园,主要用于原生植物的保护及培育。该园拥有衡阳本地多种原生态植物,还具有一些极富景观价值的种类,如果您想让孩子多了解一些衡阳本地植物的相关知识,一定要来看看。  原生植物园 占地面积约6.25公顷,通过几个典型植物群落的营造,展示出衡阳亚热带丘陵植物典型的自然群落特征,植被以壳斗科、樟科树种为主,主要有苦槠、石栎、青冈、楠木、樟等。  交通路线  衡阳市内可乘 129路公交车直达或乘坐102路、167路公交车到蒸阳南路南郊公园拐角下车步行1.5公里即到。

衡阳抗战纪念城

衡阳抗战纪念城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衡阳抗战纪念城位于衡阳市雁峰区先锋路103号岳屏公园内。  1944年,长沙沦陷后,日军分三路南进,直指衡阳。1944年6月20日,日军下达进攻衡阳的作战部署。同日,中国国民政府也向守备衡阳的陆军第10军下达了保卫衡阳的战斗部署。  6月22日,敌机首度轰炸衡阳城,湘江两岸市区均引起大火。晚8时,由株洲、渌口沿湘江东岸南下之敌68师团,进抵衡阳市东郊泉溪,我第10军190师568团第1营派在耒水东岸的少数警戒部队即与敌交火,衡阳抗日保卫战从此打响。  6月23日,敌第68师团欲从泉溪强渡耒水,被我守军击退;敌改绕耒水泉溪以南渡河登陆,被守军阻于五马归槽阵地。25日夜,敌攻占五马归槽和飞机场,守军596团-,夺回机场;次日,机场失守。28日,日军力图合围衡阳,发起了第一次总攻击。城南作为正面战场,战斗最为猛烈,敌我双方争夺张家山高地数日反复达20多次,阵地依然在我方手里。7月11日晨,日军发起第二次总攻击,向衡阳城垣倾泻大量炸弹、燃烧弹和毒气弹。日军付出极大的代价,也无法接近守军的核心阵地。经过多日的调兵遣将、调整部署的日军,于8月4日发动第三次总攻。以飞机大炮向核心阵地和市区狂轰滥炸,4个半师团的日军从南北西三面猛攻核心阵地。8月7日,敌机和炮兵继续进行轰炸、扫射和施放毒气,步兵则趁机楔入。守军靠空投粮草、弹药已相当困难,炮兵无炮弹御敌,改成步兵。守军经盛夏酷暑的激战未得休整,食物匾乏,营养不良,痢疾流行,医药奇缺,非战斗减员严重,守军的文书、军医、看护以及留城的百姓,都拿起武器同入城敌军展开激烈的巷战。虎形巢、接龙山、小西门、五桂岭、回雁峰、岳屏山守军血染征衣,赤地一片。最后,日军从防守薄弱的演武坪由北门攻入。8月8日拂晓,衡阳在守军弹尽援绝、无兵可用的绝境中城破陷敌。  衡阳保卫战历时48天。日军总兵力约10万人,被歼日军1.9万多人,杀伤日军近3万余人。守军总兵力约1.8万人,阵亡7600余人、受伤约9000人,最后仅存1200余人。衡阳人民抢挖工事,运送弹药,牺牲3174人。千年古城夷为平地,抗日将士和衡阳人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日军在此战中残忍地使用了芥子气和路易氏气混合毒气弹。衡阳保卫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后期一次最大的战斗,也是抗战八年中,作战时间最长、中日双方伤亡官兵人数均最多的城寨争夺战,其战事之惨烈为中国抗日战役所仅见。  1946年12月18日,中国政府批准衡阳建为全国唯一的“抗战纪念城”。1947年8月,为纪念在抗日战争中衡阳牺牲的二万余名将士,蒋介石手书“衡阳抗战纪念城”七字,1948年4月在岳屏公园山顶矗立“衡阳抗战纪念城”碑,该碑高18.16米,八方盨弥基座,花岗岩结构。  1947年修建的“衡阳抗战牌坊”、“衡阳抗战纪念城”碑保存完好。  2007年9月18日,衡阳市人民政府在岳屏之巅又修建了衡阳抗战纪念堂。纪念堂内,衡阳保卫战军民团结抗击日寇的人物群雕塑像摆设在大堂正中央;设置于纪念堂四周的玻璃柜台内,陈列有张家山挖掘出土的当年鏖战遗存下来的残损军用水壶;当年衡阳保卫战的战场报道报摘复印件,真实地再现了当年衡阳抗战的悲壮惨烈。数位美术家联袂创作的《衡阳保卫战》巨幅画作,大手笔描绘的同仇敌忾奋起抗战的浩大场景。纪念堂内还展出了台北女子大学一位教授寄送的衡阳保卫战相关的部分珍贵史料。模拟当年衡阳抗战的地型沙盘,能让游人更加直观地了解当年衡阳保卫战交战双方对垒的详细作战情况。同年12月,在岳屏山巅又安放了高6.1米、重达11吨衡阳保卫战铸铜人物群雕塑像。  衡阳抗战纪念城于1991年5月被衡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5月被衡阳市人民政府重新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5月被衡阳市委宣传部公布为衡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景点位置  衡阳市岳屏公园内岳屏山顶  

衡阳船山书院

  船山书院于光绪四年(1878)由张宪和创建于衡阳迥雁峰下的王衙坪王氏宗祠。书院内仍祭祀船山神位,旨在学习、研究“船山学说”,传播“船山思想”。这是中国最早以“船山”命名的学堂。  清光绪十年(1884),船山书院正式招收生徒,择师主讲,聘请李杨华为首任山长,书院章程由衡阳知县张宪和奉学院令仿照广东学堂制定,“不重科举之学,授经史诗赋”。当时的两江总督曾国荃也“将家藏所刻《船山遗书》322卷板片捐置书院”(《彭刚直公奏稿》卷6《改建船山书院片》)。  清光绪十一年(1885)3月15日,彭玉麟认为船山书院逼近城市,不适合读书,上 书奏请朝廷。并独捐银12000两将船山书院迁建于湘江中的东洲岛。初时建筑为三进四合院的古典式建筑,有大门、讲学堂、纪念堂、会客堂、藏书馆、精舍、湘绮楼等建筑,教学以“讲明夫子之学”、“扶植人才”为目的,规定“分经授徒”,“每月官师两课”,“分经命题,合卷发榜”,月课榜首之卷,收入《课艺》刊行。然其时学风日下,收效甚微。  清光绪十七年(1891),彭玉麟亲自聘请王闿运为山长。因为王闿运嫌该书院后房狭小,彭玉麟又捐银在书院后重建楼房5间(于1902年建成),题名“湘绮楼”,作为王闿运的书斋及住房,自此王闿运在此主持书院达20余年(1891—1915)。王力倡船山之学,人称“经学大明,弟子称盛”,“湖南耆老皆出其门”,如杨度、夏寿田、蒋啸青、陈兆奎、程崇信等。清末改书院为学堂时,王仍坚持未改,仅于1898、1901年略定课程,1905年分4科教学。1915年改为船山存古学堂,王作《船山书院记》以奠。其后相继于1922年改为船山国学院,1925年改为船山文科大学,1926年改为船山中学等。  寻访船山书院,需要乘船上东洲岛,几株百年古樟首映眼帘,一条弯弯曲曲的古石板路沿着围墙在几株古樟之间蜿蜒而上,探探寻寻地向小岛深处延伸。从几近倾塌的大门进去,除了几垛青砖墙壁尚称得上完好外,门窗、楼板、屋顶和顶棚都已七零八落。眼前荒败之景与当年彭玉麟所提“一瓢草堂遥,愿诸君景仰先型,对门外岳峻湘清,想见高深气象;三篙桃浪渡,就此地宏开讲舍,看眼前鸢飞鱼跃,无非活泼天机”联语中充盈的活泼生机已是相去甚远了。木质的大门和窗棂斑驳粼粼,刻满了时光的印记。大院内还有一株被岛上居民供奉的五指神樟,据说已有1000多岁。有人说是樟树成精,五根挺拔的树干是王介之、王船山、彭玉麟、夏明翰、杨度等五人的化身,虽是传说,又有些牵强附会,可由此也可看出这些人在衡阳历史上的重要影响,后人对他们的景仰与怀念。  船山书院的影响远远不仅于此,从船山书院也曾经走出了夏明翰等共产主义先驱,中共创始人之一的何叔衡也是王船山的推崇者,毛泽东在老师杨昌济和何叔衡的影响下,也看重船山学说。1921年,毛泽东在何叔衡的支持下,利用船山学社和学社经费,创办湖南自修大学,培养一大批革命人才。成为领导全中国各族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中坚。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年,毛泽东亲笔书写“船山学社”匾额,1956年,船山学社重修竣工,毛泽东又再次书写“船山学社”4个大字,以纪念这位伟大的思想家。  

雁峰公园

  衡阳雁峰公园位于衡阳市雁峰区,湘江西岸。为衡山72峰之首。峰名由来有二:一说山形如大雁引颈昂首,展翅飞翔;旧志及古诗文中则多认为北雁南飞,至此而归。  唐王勃名句"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宋王安石诗联"万里衡阳雁,寻常到此回。"均指此峰,因而名扬天下。古潇湘八景之一"平沙落雁"即在此处。南朝梁天监十二年(513),山上建云禅寺,隋改名为雁峰寺。唐建寿佛殿,供无量寿佛像。明修有望岳亭、宫室寺、此君轩、望江楼等。清建大雄宝殿、大悲阁、摩云舍、望雁楼、指月寮等建筑。峰前有烟雨池,"雁峰烟雨"为古城衡阳八景之一。1944年,日军侵入衡阳,山上古林殿阁惨遭焚毁,仅存一座寺门和半间佛殿,寺门上"上达"二字相传为清代一高僧所书。1985年,回雁峰被辟为公园,占地约0、19平方公里。峰前新开辟的雁峰广场中心建有大雁雕塑,高10米,为衡阳市城徽。广场正面是一座雕梁画栋的仿古门厅,匾额"南岳第一峰"为赵朴初题写。峰上重修望岳台、雁峰寺,复原观天池、此君轩。峰顶新建曲廊、雁壁、雁亭、碑廊、茶榭、寿佛殿、观音殿等。

岳屏公园

  “四时佳气来衡岳,十里青山做画屏”。这副镌刻在岳屏公园南面巨石牌坊上的楹联,准确、形象地描绘了岳屏的秀丽景色。岳屏公园位于衡阳市城西,解放后,以岳屏山为主体,建设成为衡阳市第一个最大的公园,全园面积21公顷。  园中的岳屏山,海拔93米,因与南岳遥遥相峙,似南岳之屏风,故名岳屏。有明代蔡汝楠诗为证:  当砌落花长昼静,隔林啼鸟绿荫深。山依衡岳开窗见,水爱湘流依廊临。  每逢冬天降雪,其雪景甚为壮观,雪山盖顶,在雪雯之时,百鸟于岳屏山觅食,叽叽喳喳,彼此唱和,激发诗人自然得到“岳屏雪岭鸟喧哗”的佳句。   清末,设岳屏书院于山顶,1902年后改为清泉官立高等小学堂和乡村师范学校。  山上古代建筑于1944年遭日寇炸毁。抗战胜利后,衡阳市人民修建砖塔于山顶,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现已修饰一新,更名为衡阳解放纪念塔。岳屏东麓有市博物馆,陈列并珍-代文物数千件,尤以王船山生平事迹与著述展览闻名。西麓建有动物园,园内有猴山、禽湖、鱼池、猛兽馆等。岳屏山南腰建有旱冰场。还有由大湾塘疏凿成的人工湖——云水池,构筑有亭、台、桥、径、花圃、假山,布局雅致,工艺精湛。  岳屏山下的原江西会馆旧址,改建成为博物馆,内有王夫子专馆和古物商店,龙年龙展,更是令人瞩目。和博物馆为邻的是花圃,四时八节,有花卉幽兰供人观赏。同博物馆只有一条马路之隔的人工湖,是在大湾塘的基础上疏凿而成的,有一潭名云水池,绕池有一条环行小路,北有湖心亭,亭和湖心岛之间有仿颐和园玉带桥相联,人们可以在湖岛上戏游和小憩。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7:00-23:00  景点位置  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市先锋路103号  

陆家新屋

陆家新屋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陆家新屋是衡阳市区为数极少的古代湘南民居建筑之一,整个建筑装饰十分讲究,木雕、彩绘、堆塑内容丰富,工艺精湛,是研究晚清民居建筑及见证1944年衡阳保卫战历史的罕见遗址。  “陆家新屋”是由陆成祖(1838~1891)出资兴建,于1887年落成。,湖南省衡阳市人。生于清道光18年(1838年),4岁葬父,由其兄陆成珽抚养成人,后在湖北加入曾国藩湘军,屡立军功,被保举为记名提督,曾统带襄河水师正左营,襄河水师健捷营,襄河水师健捷左营,统领陆军成胜左、右两营,被授予振武将军衔。他清光绪17年(1891年)陆成祖去世,享年54岁。由于这座古建筑保存完好,现被辟为旅游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1945年抗日衡阳保卫战期间,这座建筑是日军黑濑联队的指挥部。据有关史料记载,在攻打衡阳的战争中,日军这个联队负责攻打张家山、枫树山守军阵地,战斗异常残酷。为了攻占这两个阵地,日军不断地使用“人海战术”,每次冲锋都用一个小队,没有多少时间就被守军全部消灭,最后日军的尸体硬是将几十米深的战壕填满,他们再用尸体做梯子,继续进攻。战争结束后,这个一万多人的联队,完好无损的只剩下二十多人。在损失的士兵中,还包括一个台湾高山族“义勇军”中队。  景点位置  湖南衡阳市衡南县  

衡阳抗战纪念塔

衡阳抗战纪念塔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衡阳抗战纪念塔  时间为1947年。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岳屏山顶,此为衡阳军民英勇抗战的纪念建筑。  1944年,日寇在攻陷长沙后,以10万兵力进攻衡阳。衡阳军民奋起抗击,从6月23日至8月8日,毙敌约两万,伤6万,我方军民伤亡近两万人,当时衡阳守军仅两万人。奋力抵御敌军10万余人的进攻,孤军鏖战47天,最后全军覆没,在中国抗战历史上写下了极为悲壮的一页。此战迟滞了日军企图打通大陆交通线的战略行动,有利于全国的战局。当时,重庆《新华日报》发表社论《向衡阳守军致敬》。经南京国民政府批准,于1947年8月10日,举行衡阳抗战城奠基典礼,同时兴建抗战纪念塔,于1948年4月15日竣工。  塔为砖石混合结构,通高18.16米,基座八角形,基高1.5米,边长4米,台上围以石栏杆。塔座高4.3米,边长两米。塔身为长方形,南北嵌汉白玉碑,上镌“衡阳抗战纪念城”,系1984年维修时,由省政协主席程星龄题写。塔前两侧的纪功亭为木石结构,6角6柱,飞檐翘角,攒尖顶,盖绿色琉璃瓦,置宝瓶。北麓石牌坊为4柱3门。额枋镌“抗战”二字。  2002年5月19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9-9。  信息来源:湖南文物概览  信息来源:湖南文物概览

衡阳动物园

  衡阳动物园坐落于中南重镇衡阳市雁峰区,始建于1956年,1980年扩建,是湘南地区唯一的动物园,规模为全省第二,面积154亩,有山有水、错落有致,环境优美,园内绿化率达68%。现有动物笼舍面积6千余平方米,分七区:猛兽馆、猴山、鸟舍、草食动物区、爬行馆、毛皮动物馆、河马馆等。饲养动物品种58种,400多头(羽)。属于国家一类重点保护动物有:大熊猫、东北虎、金钱豹、梅花鹿、美洲豹、蟒蛇、美洲虎、孟加拉巨蜥、澳洲袋鼠等20余种。二类保护动物有:非洲狮、黑熊、棕熊、猕猴、骆驼等50余种。漫步其中,小鸟叽喳,孔雀开屏,颇有自然情趣。  1951年,衡阳市人民政府在岳屏公园内附设动物角,面积805平方米,展出有狮、虎、熊等猛兽。机构编制为一个排,有职工18人,设施简陋陈旧,动物展出品种不多。随着衡阳的不断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野生动物的科普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引起了衡阳市人民政府部门的重视。  1978年,国家投资60余万元,衡阳市增加建设投资,用3年时间,将岳屏公园附设的动物角从山顶迁移至山下西侧平地,扩建为一座设施配套、功能比较齐全的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大型动物园,园内建有猴山、鸟舍、猛兽馆、草食动物馆、皮毛动物馆、水族馆、天鹅湖、观鱼池、荷花池等建筑。  1980年2月16日,重建的衡阳市动物园正式对外开放。展出各种野生动物47种,其中有狮、虎、鳄鱼、小熊猫、黑叶猴等珍稀动物。随着衡阳旅游业的发展,于1985年单独成立衡阳市动物园,与岳屏公园分设。  2003年6月,衡阳动物园与海口金牛动物园签署共同开发经营衡阳动物园的合作协议。先后投入资金几百万元,建成了海洋生物馆、河马馆和爬行动物馆,引进河马、鳄鱼等水栖动物,同时还引进了东北虎、黑天鹅、小熊猫、大雁、蟒蛇等动物,使动物数量达到200余种,并开发海狮等动物表演等经营项目。  2003年底,东北虎落户衡阳市动物园。  2004年7月22日,湖南省第一只美洲虎在动物园安家,由于美洲虎属猫科动物,身材大于猫而小于虎。  2010年6月,租展大熊猫来园。国宝熊猫“龙腾”安家衡阳,衡阳市动物园的国宝大熊猫“龙腾”来自四川卧龙中国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  2011年5月22日,长1.2米,重4公斤的孟加拉巨蜥落户衡阳市动物园,孟加拉巨蜥全身都布满了较小而突起的圆粒状鳞片,背面鳞片呈黑色,部分鳞片杂有淡黄色斑;脑袋呈三角形,鼻孔位于眼睛至吻部中央,呈裂目状;四肢粗壮,趾上有锐利的爪;尾部扁如带状,约60厘米。  2014年6月13日,澳洲赤大袋鼠在衡阳市动物园笼舍里开始“秀”站姿,迎接络绎不绝的游客。  小袋鼠为一雌一雄两只,系一对“夫妻”。小袋鼠十分活泼,有时在笼舍里踱着步子,有时不停的追闹着。赤大袋鼠是由澳洲引进的品种,有不少习性像兔子,性格活泼温顺。赤大袋鼠是袋鼠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是澳大利亚的特产动物之一。行进时,后脚起跳,尾巴保持平衡。善于跳跃,能跳7—8米远,1.5—1.8米高。寿命20—22年,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公约附录。  地址:位于衡阳市雁峰区先锋路107号  交通:乘2、14、22、24、33路公交车可到达  门票:20元,国家法定节假日时为22元。

衡阳南湖公园

  南湖公园是衡阳市区湿地面积最大的公园,一个以水面为主题的原生态型、以休闲娱乐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公园。衡阳南湖公园景观区有蜂巢亭、竹艺亭、风波亭、曲桥栈道、白鹭嬉水雕塑等五大湿地景观;餐饮住宿区有生态农庄、揽胜阁、茶室、餐厅等。  地址:衡阳市雁峰区一环西路附近  乘车路线:公交106路,121路、136路在南湖公园站下车。

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衡阳市回雁峰    潇湘自永州下泻数百公里,到达南岳七十二峰之首的回雁峰。   “山到衡阳尽,峰回雁影稀。应怜归路远,不忍更南飞。由干古人地理思维的局限性,误以为雁到衡阳不再南飞。当北方天气转冷,雁阵南行,南方则秋风送爽艳阳高照。旷野平沙,芦苇丛丛,常常引采雁阵栖宿。好一幅秋雁戏沙图。滨河路绿色长廊邓家花园丝绸古道

古樟公园

  位于衡阳市雁峰区的黄茶岭正街,有两棵巨大的古樟树,树围达11米以上,据《衡阳市志》记载:此二树可考历史到少在1240年以上。当年黄巢起义曾栓马于此树,黄茶岭因此又名黄巢岭。  古樟公园规划面积161500平方米,其中园路及驳岸面积14180平方米、水体面积5590平方米、铺装面积22600平方米、建筑小品6400平方米、绿化面积112730平方米。  雁峰区黄茶岭有两棵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拴过马的千年古樟,枝繁叶茂,华盖如云,过去一直藏匿于低旧的民房丛中,不惹人注目。按照市里规划,如今拆除了古树四周的破旧民房,一个集观赏、休闲于一体的古樟公园已初具雏型。  人们面对这株古境处在如此起眼的位置,都不禁要问:这颗树为什么那么巧,正在火车站坪中间位置呢?是先有车站,后移种的树,还是先有树,后建火车站呢?  答案是:先有树,后建的车站。树的特殊突出的位置是铁路设计得有意安排的。  之所以如此肯定,是因为当年参与这条铁路勘测设计的黄权工程师,五十年代曾在中南土木建筑学院里任教,据当时在该院就读现在衡铁一中任教的文敏生老师回忆,黄权老师在讲“地物与铁路线路选择设计”时,就讲到衡阳车站选择设计。当时,为了保护这株数百年的古樟,充分利用其历史价值来深化旅客对衡阳火车站的印象,决定以古樟所处的位置来确定衡阳站中心位置,使之能得到更多人的欣赏,给衡阳车站增添几分韵味。  不过,古樟在修建车站时,能逃脱被砍伐的厄运,民间却另有说法。据传,在修建衡阳车站时,砍掉不少树,这株古樟也在必砍之列。但在砍这株古樟的前一晚,砍树的组织者得了一个梦,梦见一白胡子老头对他说:“这棵树是我的家,请你不要砍掉它。否则,你将会有生命危险。”但这位组织者无权决定樟树的砍留,也不相信梦中的事。第二天照常组织工人去砍那株古樟。当工人砍下第一斧时,发生一个异常的情况,在砍口处竟然流出了黄中带红的汁液,便立即报告组织者。组织者未加思索便说出了“砍”字。谁知第二斧砍下去,那斧头便从柄上飞出,直奔那组织者的头顶。吓得他忙往一旁一闪,斧头便从他前额嗖地削过,重重地落在他的脚旁。这才使他想起了昨晚的梦。便急忙一手捂住额上的伤口,一手猛地摇摆着:“不砍了,不砍了!”后来经请求汇报,方保住了这古老的绿色生命,也才使今天路过衡阳的人们能一睹这株近四百年而仍生机盎然的名樟古树的丰姿。   

接龙塔

接龙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接龙塔在城南。塔高五层,底层有南北二门,塔身由方石砌成、清康熙年间,衡阳县丞周某倡修,距今300余年。又名白骨塔、焚字炉。

奇罡山

  奇罡山地处雁峰区奇峰村,海拔500米,风景秀丽,外环南路傍山而过,交通便利,山顶有一座佛教协会投资修建的大型庙宇,气势恢宏,与南岳第一峰-  -雁峰山摇相互应,形成集旅游观光,朝圣礼佛为一体的胜地。   

廻雁峰公园

  廻雁峰公园位于衡阳市雁峰区,湘江西岸。其中廻雁峰被冠以南岳第一峰,千年古刹雁峰寺座落于此,有迄今1500多年历史,廻雁峰上的雁雕是衡阳城的地标。北雁南飞,至此而归。唐朝诗人王勃名句中"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描写的正是此处。  地址:衡阳雁峰区中山南路1-3号  乘车路线:公交125路、112路、116路、115路在雁峰公园(中心医院站)下车。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衡阳营盘山公园

  营盘山公园伴山而建,内有自然泉,山水之间更显自然;既有黄巢牵马美名相传,又有史书记载华光和尚与黄庭坚在此论道,文化气息在园中弥漫;青石板铺就的台阶流露着徽派建筑之风,木质茶楼散发着古韵古香,羊肠道旁丹桂、杨梅树等「珍稀型」植被游人广为称赞。它与南岳第一峰、湘江西岸风光带、东洲岛等共同组成美丽的雁峰生态圈。  地址:衡阳市黄茶岭  ①从衡阳火车站乘坐125路到云沙诗意小区站下车,步行529米  ②从通达驾校站乘坐140路到蒸阳南路站转126路到黄茶岭下车,步行1.2公里即可到达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白沙洲工业园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白沙洲工业园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