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攸县白龙洞 | 攸县白龙洞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白龙洞位于湘赣交界的罗霄山脉脚下,地处风景秀丽的株洲酒埠江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内,与天下五岳之一的南岳,中华始祖炎帝陵,革命圣地井冈山相邻,为约3亿年前发育的石炭纪白云质灰岩岩溶洞穴。镶嵌在延绵群山苍翠葱郁间的白龙洞因洞内岩溶景观“白龙马”而得名。 白龙洞的“景”,体现在钟乳石的千姿百态,琳琅满目,三步一景、五步一阁,万千景象,美不胜收。“石钟音乐”、“天台瑶池”、“天下第一柱”、“生命之根”、“芳莲池”、“黄河之水天上来”、“世界屋脊”、“肉条石”等为天下之罕见。白龙洞的“奇”,体现在洞内错综复杂,洞连洞,洞套洞,洞中有洞,洞外生洞,构筑成一座令人眼花缭乱的地下迷宫。白龙洞因“四绝”而闻名国内外,“白龙马、古河床、古生物化石、石钟音乐”无不令人拍手叫绝。洞中的“天下第一柱”高达29米,雄伟壮观,国内称雄。 位于攸县境内的白龙洞为约3亿年前发育的岩溶地貌洞穴,因岩溶景观“白龙马”而得名。洞内景观千变万化,洞中有洞,楼上藏楼,是大自然的天然岩溶地貌博物馆,被喻为东方奇洞。“白龙马、古河床、古生物化石、石钟音乐”堪称国内四绝。 白龙洞是一个非常神奇而美丽的溶洞。现已探明白龙洞全长3000多m,目前规划设计建设的游览线路为877.6m。洞内有宽敞的大厅,曲折的廊道,错综复杂的迷宫,更有一步一景、一步多景、令人眼花缭乱的钟乳石。白龙洞的发现填补了湖南湘东没有溶洞的空白。特别是2001年7月,中国地质科学院溶洞研究所所长朱学稳教授,考察溶洞后,对白龙洞赞不绝口,他说白龙洞“景赛黄龙洞,奇胜芦笛岩”。 地址:株洲市攸县B44县道旁(酒埠江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附近) 类型:洞穴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0731-24490882 开放时间: 8:00-17:00。 门票信息: 成人票:75元。儿童身高1.1米以下免费;儿童身高1.2-1.5米,70周岁之间老人(凭老年证或身份证)购景区优惠票。 鸾山镇 攸县辖镇。1950年为二区,1956年置鸾山乡,1958年为星火公社,1959年更名鸾山公社。1984年复改鸾山乡,1994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50公里,面积150平方公里,人口2.1万。镇政府驻鸾山。辖陶坪、庙下、琴陂、咸弦、咸周、新和、东院、利洞、邹家坊、上垅、江冲、上坪、江边、龙会、南源、南岸、皮佳17个村委会和置新居委会。乡镇企业有煤矿、运…… 详细++ |
酒埠江风景区 | 酒埠江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地质公园。 攸县酒埠江风景区位于攸县东部山区,面积约830平方公里,辖酒仙湖(国家水利风景区)、白龙洞、太阳山、孟子山和天蓬岩等5个景区,共57个景点。 景区北距株洲120公里,至长沙160公里,西距南岳90公里,东与江西萍乡市交界,106国道、醴茶铁路纵横境内,环绕酒埠江风景名胜区还有炎帝陵、南岳衡山、井冈山等风景名胜区。景区内通信发达,各景点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信号稳定,清晰无阻。景区的公路均为水泥沥青路面,宽阔通畅。 景区集大型山湖、溶洞、地热资源于一体。已开放的旅游项目有: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酒仙湖休闲戏水游;曹洞祖庭宝宁寺宗教文化游;酒埠江国家地质公园有“景赛黄龙洞,奇胜芦笛岩”之称的白龙洞岩溶地貌猎奇游;仙境乐园溶洞休闲、暗河漂流惊险游;鬼斧神工仙人桥康体游;桃花谷森林氧吧游;红军东冲兵工厂革命传统教育游。正在开发的有一代宗师陈健民闭关-的献花岩、享誉中外的禹王洞十公里地下阴河漂流、风景迷人的温泉度假山庄等景点。 酒埠江地质博物馆是国家地质遗迹保护的重要项目,地质博物馆主要包括游客中心、序厅、地球厅、地质厅、人文景观厅、森林湿地公园厅、观景台等。它以突出喀斯特地貌为主体,采用声、光、电、多媒体等综合性的表现手法,集科学、科普、娱乐、观赏于一体,是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的最佳选择。 景区民俗文化深厚,景区内的客家人有自己的客话和独特的地域婚、丧俗,客家的山歌风趣热情、俏皮诙谐。 景区内特产丰富,主要有白龙牌野菜系列、紫云峰牌野菜腊焙品系列、寒婆火焙鱼、慈峰有机生态茶、白龙牌毛尖茶、世纪红调味品和攸县品腐、清泉三纹鱼等。 酒埠江风景区被誉为“湘东明珠”的酒埠江风景名胜区,不仅是人们观光旅游的胜地,休闲度假的天堂,还是人们进行探险漂流、科普教育的理想场所。 酒埠江风景区咨询电话:0731-2446600724255948 门票 门票88人民币 景点位置 湖南株洲攸县酒埠江镇 |
攸县仙人桥景区 | 攸县仙人桥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仙人桥景点位于攸县酒埠江风景名胜区太阳山景区鸾山镇七里村(距酒埠江35公里),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原有地下石灰岩溶洞在地壳抬升作用下大部分顶盖塌陷以后,保留下来的一小块顶盖形成的一座天然石桥。石桥下洞高60余米,桥面长约20米,两头窄中间宽,最窄处仅50厘米左右,最薄处也仅2米。此桥天造地设,鬼斧神工。 世上见于记载的天生桥,有的规模很大,但桥下有水的未见记载,基本上是旱谷,即不再发育的“死谷”。仙人桥峡高雄险,桥下七里峡谷曲折险美,常年流水不断,或汹涌澎湃,或悠然潺潺。峡谷里的石灰岩、火成岩、玄武岩似蹲似卧、张牙舞爪,而且谷内浓荫匝地、绝壁幢幢、瀑雨涟涟。是一条正在发育中的“活谷”,实为世上罕见。 仙人桥景点以仙人桥为中心连接仙人峡与仙人崖,共有五大特色:一是峡谷幽深显其幽,二是仙桥高悬显其奇,三是山势俊俏显其险,四是植被茂密显其秀,五是传说动人显其神。其中八大风景地段:仙峡寻幽、仙台望月、仙桥贯空、仙人峡、天龙坡、天龙岭、云栈揽胜,仙人洞更是让人叹为观止。整个景点的面积为0.8平方公里,开发的游览线路长为2180米,游程约2个小时。 清朝著名进士洪浩曾对仙人桥是这样描述的:“两峰对出碧云中,一水潺潺路绝通。好似女娲留片石,补天未已补山空。”寥寥几句,惟妙惟肖,出神入化。 鸾山镇 攸县辖镇。1950年为二区,1956年置鸾山乡,1958年为星火公社,1959年更名鸾山公社。1984年复改鸾山乡,1994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50公里,面积150平方公里,人口2.1万。镇政府驻鸾山。辖陶坪、庙下、琴陂、咸弦、咸周、新和、东院、利洞、邹家坊、上垅、江冲、上坪、江边、龙会、南源、南岸、皮佳17个村委会和置新居委会。乡镇企业有煤矿、运…… 详细++ |
中共攸县地方执行委员会旧址暨谭震林生平业绩陈列馆 | 中共攸县地方执行委员会旧址暨谭震林生平业绩陈列馆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共攸县地方执行委员会旧址暨谭震林生平业绩陈列馆位于株洲市攸县城关镇珍珠港。 旧址坐东北朝西南,由三部分组成。中为文昌庙,始建于1803年;左为仓圣庙,始建于1831年;右为兴贤堂,始建于1833年。清为攸江公署所在地,民国时期为国民党县党部和会议处所。 1925年,中共湘区委员会派潘鹏举来攸县发展党员,是年冬和小学教师余来、谭志道等成为攸县第一批中共党员。1926年攸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 同年6月14日,在叶挺独立团中共党组织的帮助下,成立攸县地方执行委员会,地址设在文昌庙,下辖7个基层党支部,发展党员60余名,由余来任总书记。中共攸县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以后,为发展壮大党的地方组织,建立革命武装,开展农民运动,推进攸县革命运动深入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攸县革命斗争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大革命失败后,湘东保安司令部罗定率部杀回攸县,疯狂地-中共党员和革命群众。1927年6月22日,中共攸县地方执委3位领导人余来、谭志道、刘谭豪等牺牲,攸县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中共党员蔡会文、谭震林、蔡南阶等跟随毛泽东上井冈山,其他党员转入地下活动。 该址土改时期收归公有;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城区盐仓;80年代收归县房产局,并安居了城市居民;90年代初,成立县博物馆并划归其使用管理。2002年4月24日,为纪念谭震林诞生100周年,国家、省、市、县拨专款,收回该处房屋产权,搬迁内部数户居民,进行全面大修,建成了“谭震林生平业绩陈列室”。 中共攸县地方执行委员会旧址暨谭震林生平业绩陈列馆于1996年1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5月被株洲市委宣传部公布为株洲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红军东冲兵工厂 | 红军东冲兵工厂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东冲兵工厂位于漕泊乡新联村东冲三斗岭下陈家祠。1930年秋红军借此祠建为苏维埃兵工厂,制造梭标、大刀、松树炮等武器。1972年县拨款维修,1983年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彭德怀元帅曾在此浴血奋战 井冈山革0据地时期,攸县的柏市、漕泊为红军革0据地。1930年,攸县苏维埃政府将该县的陈家祠改建为苏维埃东冲兵工厂。该兵工厂为保卫井冈山革0据地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支援,兵工厂内架设了7座小铁炉、3座车枪架,修理0,制造梭镖、大刀、匕首、松树炮等武器。随后,兵工厂周围相继修建了军营、指挥部、列宁小学、红军医院等,形成一个相对集中的红色根据地,一时之间,这里成为红军的一个重要军事堡垒。兵工厂的成立,也招来了敌人的疯狂围攻。为保卫根据地,彭德怀、王首道、谭震林、肖克等红军将领都曾在此浴血奋战。 纳入国家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从2004年开始,攸县对该兵工厂进行修缮,在此兴建纪念碑、烈士蜡像馆和战争模拟场馆等。到昨日,苏维埃东冲兵工厂一期1000平方米的修缮工作已经完成。 此前国家旅游局公布了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其中第8条精品线路是井冈山—永新—茶陵—株洲。修复后的东冲兵工厂,成为此条红色旅游线路的一重要景点。 |
杨家洲汉墓群 | 杨家洲汉墓群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杨家洲汉墓群 时代为汉。位于湖南省攸县网岭镇。 杨家洲船形汉墓群,在1985年文物普查中发现。经调查,杨家洲船形墓群呈椭圆形,周长约2500米,宽约200米,中间盆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在这块土地上,保存着西周至两汉时期的文化遗址,发现有篮纹灰陶陶拍、陶罐等器物残片。有近100座大小古墓葬,其中有3座特大墓葬。墓葬凸于地面,呈“L”形,东西向。经测量,墓群总面积达23.75万平方米,东向墓葬呈半圆形,在封土堆四周农民取土时暴露出有夯土痕迹的断面,东、南部亦有夯土痕迹。上层为红色,二层为黄色,三层为红色,四层为灰白色夹青炭土等。现有封土堆高2.7米,底径60米,面积450平方米。正西方的墓葬较大,农民在附近建房挖沟,但封土堆保存完好,并满植杉林,封土堆底径32米,高6.9米,面积1925平方米。在上述大墓旁有一暴露的券顶砖石墓,底径24米,券顶已损坏。上述三座墓葬面积最大,形状特殊,现保存完好,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价值。 1996年1月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47-2。 信息来源:湖南文物概览 信息来源:湖南文物概览 |
攸县宝宁寺 | 攸县宝宁寺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宝宁寺中有享誉中国佛教界的“三绝”和“三奇”。三绝:一是普同塔,二是祖师塔,三是《宝宁寺志》和王夫之的《宝宁寺志叙》。三奇:一是千年沉水樟,二是四季青绿的观音芋,三是常汲不涸的千年古井。 千年古刹宝宁寺坐落在株洲攸县酒埠江风景区酒仙湖景区酒仙湖之滨,地处黄丰桥镇乌井村。宝宁寺创建于唐天宝10年即公元751年,是湖南最早的佛教禅院之一。 宝宁寺为佛教南宗曹洞宗祖庭,从唐五代至宋元期间,宝宁寺香火一直很盛,成为湖南名刹和佛教南岳、江西两系的交往中心。宝宁寺现存的寺院殿宇,是清光绪二年修复的模式,前后有三进,殿、堂、楼、阁、台共24座。宝宁寺在中国佛教史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地位,“北有少林,南有宝宁”之说盛极中国佛教界,一代佛学泰斗吴立民评价宝宁寺为“国宝”。 门票·开放时间 20元。交 通 从株洲中心汽车站乘坐汽车到达攸县,从早上6:20~18:50,每隔10分钟一班车,全程129公里,票价42元左右。 |
攸县凌云塔 | 攸县凌云塔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凌云塔,位于攸县县城西十公里攸县与衡东两县交界之处的鸭塘铺乡阴山港村,座落在米洣水河畔的马鞍山上。 据清同治《攸县志》记载,建设于清嘉庆丙子二十一年(1816),为县令赵勷率合邑绅士建。凌云塔八方七层,高二十八米,基边长四点六米,占地面积一百零二平米。凌云塔塔基及第一层为红条石砌成,二层至七层是青砖砌成。阶梯右旋而上,直达顶层。登上塔顶,攸、衡两县边境风光,尽收眼底。由于地处攸县与衡东两县交界之处,与文明下、中、上三塔连成一线,甚为壮观。凌云塔是 “四塔”中建造时间最晚的一座,然而又是最大的一座。凌云塔整个塔体构筑为仿楼阁式,建筑工艺精湛,气势雄伟。 因年代久远,凌云塔的风化和损毁比较严重。攸县决定维修凌云塔。2009年马鞍山凌云塔修缮一新,现塔身高为29.3米。 1982年,凌云塔被列为攸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株洲攸县凌云塔被列为株洲市文物保护单位。 |
攸县梯田 | 梯田风光位于黄丰桥镇大塘村土灰岭组,海拔390米,布局奇妙,层次分明,色块和谐,内容丰富,颇具诗情画意,游人禁不住驻足欣赏和摄影留念。整个田园风光面积近千亩,四面的山坡平缓,山体高差不大,地势开阔。山丘沟谷中生长着低矮的灌木花草,山丘交汇处是一片小盆地,其间绿草如茵,形成了盆中盆的景观。中央有一座村落,住几十多户人家,白墙青瓦、炊烟袅袅点缀于漫山绿色之中。北坡是阔叶树林,随着季节变换色彩。盆地的东面是群山,放眼望去,层峰逶迤,云雾缭绕。 黄丰桥镇 柏市镇与黄丰桥镇成建制合并设立黄丰桥镇; 黄丰桥镇位于攸县东乡,东连兰村乡,南邻酒埠江镇,西接湖南坳乡,北与高枧镇相连。全镇23个村,1个居委会,204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22707人,其中农业人口19665人;耕地面积13687.2亩,其中水田12099.2亩,旱土1588亩。镇0地处湖丽坪居委会。2004年,工农业总产值10.09亿元。 …… 详细++ |
攸县灵龟寺 | 攸县灵龟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灵龟寺位于县城东1.5km的洣水河畔。其山势一峰独秀,如龟出穴,踞水上游,享有“梅城第一峰”之美称。峰顶一寺,名灵龟寺,钟鼓常鸣,香烟缕缕,奇峰古刹,巍然屹立。岗环水绕,气象万千。 攸县城东郊有一孤峰谓之灵龟峰。千百年来,这里以山奇,水秀,洲平,林幽,寺深而胜名,一直为骚人墨客和僧侣道徒所景仰游览,留下大量诗文。“灵龟峰,峰上生枫,风吹枫动峰不动;白茅洲,洲畔停舟,水推舟摇舟摇洲不摇。”这幅对联恰到好处地再现了灵龟峰的美色。 |
酒仙湖景区 | 酒仙湖景区位于攸县酒埠江风景名胜区酒埠江镇的东南部,即酒埠江水库,建于1958年,是我国的大Ⅱ型水库。仙湖水面面积11.2平方公里,湖面宽阔,勾叉幽长,景色秀美,湖水清澈,平均气温低,盛产鳜鱼、银鱼等各种鱼类,湖内空气清新,波光粼粼,两岸青山环绕,树木葱茏,造就空气中负氧离子极高,是观光、度假、休闲胜地。现湖畔建成的攸女仙境园,是一个以攸女文化串联起来的集观光、休闲、娱乐、体验于一体的综合主题乐园。 |
皮佳洞仙境乐园(暗河漂流) | 皮佳洞是另一个复杂的溶洞地下河系统。上下分为两层,上层旱洞呈立体迷宫状,景观相当丰富;下层地下河幽深莫侧,出口段已开发地下漂流。 皮佳洞仙境会坐船出来,如果是夏季可以在出口游泳。 附近没有酒店,但是可以住在农户家里,现在很多农户都是新房子,年轻人都出去务农了。 地址:湖南省株洲市攸县峦山镇皮家村皮佳洞 开放时间: 8:00-18:00。 门票: 门票80人民币 |
阳升观 | 阳升观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阳升观始名朱阳观,始建于唐天宝七年(708),在湘东攸县东北25 公里的凉江乡司空山上。观前的南水,随山谷萦回而出,历一十八湾,号曰“鱼栏闩”。隔南水相对,有画屏峰如案立于观前。案前又有紫盖、香炉二峰,案下有大、小莲花峰。真个是“怅望仙山何处是,白云天际见蓬菜。寻常有路从头问,三十六峰当面来。”宫观犹如美女,在重峦叠峰之中,在瑞蔼紫气之上,千呼万唤始出来,渐现于游人眼前。 在攸县凉江乡阳升观村,距司空山4km,依山傍水,林木青翠,原系南齐司空张巴玉之祠宇,据清同治《攸县志》载,始建于唐朝,天宝七年,称“朱阳观”。宋政和三年改建。赐名“阳升观”。原有新老两观,新观已毁,老观尚存,观长86.5m,宽34.5m,占地约3000㎡,包括正殿、后殿、玉书宫、蕊珠宫等,建筑群气势巍峨,雕琢精湛,独具匠心。 阳升观,群峰拱卫,一水环流,阳而不露,高而不亢。全观由东西川门,戏台,坪院、铺屋、山门、前殿、正殿、后殿、玉虚宫、蕊珠宫、宗师堂、夫人庙等组成。从坪院至山门、入前殿、进正殿、依山势次第而登,分别设台阶31级半,7级,3级,以示代表阳升观所在地攸县的31个半行政单位,周围7县,3省的地域。 阳升观保存着铁质百盏灯一树,八方四层,饰以魁星点斗、双凤朝阳、八仙过海、唐僧取经等图案,一次添油11斤,点燃之后,百灯闪耀、火树银花、甚是壮观。 |
谭震林墓 | 谭震林墓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谭震林墓位于攸县中心大道西攸州公园狮师岭东麓。根据谭震林遗愿和攸县人民要求,于1988年4月4日,将其部分骨灰安葬于攸县烈士公园谭震林墓,杨尚昆亲自提写墓碑。1995年9月,谭震林夫人葛慧敏的骨灰与谭震林合葬。2002年4月,经有关部门批准,谭震林墓迁建于攸州公园内。1999年6月,攸县人民政府公布谭震林墓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省9。 墓园面积9280㎡。整个墓园分三个区域:停车区,面积3500㎡,水泥铺面。沿上台阶上至第二级,为铜像区,面积4200㎡,铺行道砖。第三级为墓葬区,面积1500㎡。整个墓园周边种植女贞、红梽木及草坪,绿化面积30%以上。墓葬位于墓区中轴靠后位置,大理石为沿,东西5米,南北5。4米,高1.20米,汉白玉质墓碑,1.20×1.80米,书:谭震林墓/杨尚昆。墓后8米处为幕墙,书谭震林生平简历。铜像位于墓前20米,像高3.8米,头戴青绒帽,身着风衣,双手后握,凝视前方。像座呈方柱形,长2.1米,宽2.4米,高3.0米,黑色大理石贴面,由谭震林子女及亲友于2004年9月立。 |
文明中塔 | 文明中塔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文明中塔:位于县城西郊米水南岸皂角树水口山头,距县城约5公里。明万历丙子年(1576年)知县徐希明倡建,清乾隆壬戊年(1742年)倒塌。翌年,知县冯运栋邀邑绅重修。全塔用青条石砌成,六方五层,高9.7米,底层边长3.2米,占地35.8m2,塔内有方石柱,中心有孔,可攀缘而上。 |
九叠泉瀑布 | 九叠泉瀑布位于黄丰桥镇天蓬溪中段,溪水至此下落,形成九叠泉瀑,落差达80余米。每叠瀑布高差不等,少则1米左右,多则10米有余。枯水季节,涓涓溪流缓跳落,恰似一条随风飘动的银色丝带。丰水季节,奔腾的溪水象脱缰的野马,咆哮而下,击起水花千丈,给人粗犷、豪放的美感。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