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省 >>驻马店 >> 新蔡县 >> 化庄乡

化庄乡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新蔡文庙

新蔡文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孔庙    文庙亦称孔庙,是历代封建社会对圣对先师――孔子的朝拜祭祀之处。新蔡文庙内有大成殿一座,殿内有孔子铜像一尊;文庙旁设儒学(通称黉学),建明伦堂一座,是尊孔儒师们“宣教化、育贤才、善民俗”的讲学之所。    据新蔡县志记载,文庙黉学在元、明两代三建两迁:元朝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县令贺镇,始建于城东门外路南,仅粗建大殿。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知县李演在此基础上建成。元末倾圮。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知县应宗毅重新修建。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训导汪正言以其偏僻不便,奏请迁建,遂由城东门外的路南迁至路北;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知县刘汉以文庙在城外有欠尊重,梦寐思迁,巡至城东南角尼寺,认为此地闿爽奇秀,是为善地,遂拆寺宇、毁偶像,动工迁建,但刚建起讲堂,因刘汉离职而停工。此时大殿仍在城外,新建讲堂称为南学。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知县朱茹到任不久,即议在此基础上兴建学宫。至次年五月建成。明末,复遭兵火,宫墙颓废。清顺治年间,知县钟鳄、谭宏宪、于述绪等都曾重修。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8年),知县吕民服又增修,并添置祭器、舞乐等设备,建立严谨的制度,使庙容焕然一新。    民国初期,多次驻兵,频遭破坏,土匪入城又受糟蹋,庙中文书、乐器、祭器、舞衣等尽散失;部分祠、亭、斋、廊及奎星楼、文明楼皆倒塌,石碑、石门损坏,抗日战争时龙门也被扒掉。后经两次整修文庙,又伐掉了院中的一些古木佳树,大成殿后墙正中,改为向后凸出,孔像后移。在此期间,该处曾办过劝学所、师范讲习所、初级小学、完全小学等。    解放前夕,文庙又遭洗劫,院中建筑仍存多数遗迹。解放后,政府在这里重新办起完全小学。0中,仅  新蔡标志  存建筑再度蒙难,孔子铜像一下肢被毁,修复后移至县文物保护单位保管。大成殿虽历经沧桑,风剥雨蚀,仍保持古代建筑特色,现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新蔡清凉寺古文化遗址

新蔡清凉寺古文化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古人类活动场所,遗址呈75米×75米正方形,高5米。黑土和少量红烧土,文化层较厚,延用时间较长。地表到处布满陶片、蛤蜊、兽骨和砖瓦,有残石锛、残陶纺轮、残骨锥,划纹红陶板状鼎腿,青石斧、扁锥状红陶残鼎腿,灰陶绳纹短档短足锥形尖足鬲腿,加砂红陶绳纹柱状平足鬲腿,灰陶绳纹扁园形平足鬲腿,红陶指窝纹残柱状鼎腿,灰陶绳纹平底罐底部,红陶附加堆纹残片,灰陶附加堆纹残片,敝口稍卷沿鼓腹绳纹平底罐底部,平翻沿划纹灰陶罐残部,灰陶水器耳等,其中灰陶水口耳造型十分奇特,单从耳部来看,是两期制成,先用泥条制成条耳,待半干时插入耳的部位,然后用泥糊将耳加厚抛光,变为肥耳,其泥条径1.8厘米,两点距2.3厘米,再复加泥把耳加厚加宽,竖7厘米,横5厘米,厚3.3厘米,耳孔2.7厘米×2厘米,呈竖扁园耳孔,耳外轮宽2.6厘米。  遗址上明代嘉靖年间曾修建过清凉寺,民国21年废。遗址出土的代表器物不多,难以断代。  清凉寺古文化遗址位于新蔡县城东南8公里的宋岗乡腰庄行政村李店村东南300米处,新蔡-练村县乡柏油路经过该遗址下,西距106国道,明临路、驻新路8公里。

子路问津处与关津渡口

子路问津处与关津渡口为文化旅游景点。  子路问津处与关津渡口  问津台位于县南5公里的关津乡关津集南首、106国道西侧,系春秋楚昭王为纪念孔子自楚及蔡使子路于此问津而筑。后湮。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知县王迁俊重筑,“高数尺,周围砌以砖石,四面方而三丈,”并建祠于台上,明末战乱后,片瓦无存。清末,台基复湮,唯阔0.5米、高2米余的《子路问津之处》碑碣尚存,现仍立于关津南首。而关津北首便是有名的关津渡口,系新蔡古志八景之一,系春秋乃至明清时期南北能通衢大道上的重要水陆码头。当时,每至日暮,商旅、车船云集,渡口上下一片灯火,橹棹哗哗,人声鼎沸;集南有子路问津台遗址;渡口两侧,岗峦起伏,水流回环,芦苇丛生,巨柳成行。观遗风之胜迹,阅山水之清秀,令人赏心悦目。今汝河裁弯改道,平桥飞架,渡口早废。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实施,为沟通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0新蔡县委、县人民政府正在筹建关津、练村两码头,以充分发挥洪、汝河抵江达海的航运优势,为振兴新蔡经济服务。  关津乡  关津乡位于新蔡县城南6公里处,南与信阳市息县毗邻,东与宋岗乡相连,西与正阳县接壤。106国道纵贯南北,汝河横穿东西,6条老河固道分布在全乡13个村委,水质较好。全乡地理环境优越,通讯、交通便利,水利、电力充足,自然资源丰富。全乡辖18个行政村,154个自然村,279个村民组,13047户,5.2万人,总面积90多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6.7万亩。乡政府所在地关…… 详细++

刘邓大军渡河处

刘邓大军渡河处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刘邓大军渡河处位于新蔡县佛阁寺镇张康村。1947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跨过黄河南进,蒋介石调集重兵在新蔡和正阳两县交界处的汝河南岸堵截,妄图将我军歼灭于汝河以北。8月23日下午,-发出“狭路相逢勇者胜,要不惜一切代价坚决打过去”的战斗号令。我军在当地群众的有力支援下,攻下汝河南岸的桥头堡——大、小雷岗。至翌日下午4时,刘邓大军先头部队50000多人和200多辆军车从新蔡县佛阁寺镇张康村强渡汝河,摆脱了后方追兵,千里跃进大别山,直逼-统治中心南京,加速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  樊金凤摄

泮池

泮池为文化旅游景点。  “泮池”是位于新蔡县文庙内大成殿和棂星门之间的半圆形水池,是官学的标志。依古礼,天子太学中央有一座学宫,称为“辟雍”,四周环水,而诸侯之学只能南面泮水,故称“泮宫”。  据史料载:“池岸周三丈,护以月墙,妥以石梁,梁下凿井以受众流,从是而地出冽泉,天降甘雨,满而不溢,积而不腐。矧其风气冲和,百物奠丽。翔而来者,有鸢;潜而泳者,有鱼;蔚而茂者,有芹。”  “泮池”形状为半圆,不盈不亏,又意为孔子提倡学无止境,学问就像这半圆的池水,永远也不可能成为满圆形,后来又被称之为“学海”,衍生出了“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名句。樊金凤摄

辛亥革命烈士纪念祠

辛亥革命烈士纪念祠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辛亥革命烈士纪念祠位于新蔡县城北大街路东,是老同盟会员为在辛亥革命中壮烈牺牲的烈士建立的一座带有月台的五间古式瓦房,1943年落成,门前一副楹联,上联是:崇功报德告慰忠魂幸为余生偿宿愿;下联为:救亡图存责在双肩未敢后死易初心。2007年10月被列入“首批河南古代暨近代民居民间建筑保护名录”。

辛亥革命烈士祠

辛亥革命烈士祠为驻马店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辛亥革命纪念祠为纪念辛亥革命烈士而建的专祠,原为辛亥革命同盟会会员闫子固和刘粹轩(同盟会河南支部长)二烈士所建,誉为二英祠,后来得知同盟会会员单希古也壮烈牺牲,故又称三英祠,接着查出新蔡牺牲的还有许多辛亥革命烈士,因此,又更名为“烈士祠”。  烈士祠,座北朝南,面阔五间,单檐硬山式重梁小瓦砖木结构,高台基建筑,前有月台,面阔五间,当心间阔3.65米,梢间3.9米,尽间3.9米,通进深7.20米,梁柱12根,柱围1.15米,青石素面柱础。祠全长21.4米,宽9.3米,墙厚0.68米,檐深0.68米,高12米,面积为203.67m2。室内陈设着烈士灵牌,门两旁有任芝铭手书对联:  上联:崇功报德告慰忠魂幸为余生偿宿愿  下联:-图存贵在双肩未敢死后而初心  门首竖匾上镌:烈士祠  该祠创建一波三折。北伐大革命后,经乡贤、同盟会新蔡支部长任芝铭,蔡之含,张三甫,马子召等具文电呈南京政府为阎、刘二烈士立祠纪念。其呈文:“窃维城仁取义,天地独留正气,崇功报德,古今专著常经,是以像图麟阁,十一人誉溢清简,碑树羊城,七十二烈士名彰黄花,丰功伟业,允存玉牒,浩气英风,赖留型典。况桑梓先贤,损躯报命,著殊勋于-,系遗辉于人愿。丰功伟业,允有玉牒,浩气英风赖留型典。况桑梓先贤,捐躯报命,著殊勋于-,系遗辉于人恩,不有崇表,何以报德!闫烈士豪侠好义,飊率霆发;刘烈士温文儒雅……一统豫秦大军,进桅潼涵;一率淮上偏师,控制豫皖,致清廷有腹心之忧,使义师收指臂之效……”。经南京政府批准后,准备兴建时,抗日战争爆发,建祠因之延缓,到1943年由任芝铭、张三甫等发起主持,由金寿安承建,闫耀初督工,于1944年落成。1944年3月29日奉主入祠,主祠阎梦松、刘纯仁2烈士,附祀与阎梦松同时在潼就义的杨英彦、王龙韬、马汉杰等烈士。  辛亥革命烈士祠被县定为爱国革命教育基地,目前保存完好,1993年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吕书院

大吕书院为文化旅游景点。  大吕书院位于古吕街道办事处老城东北隅,现为今是中学所在地。这里元代以前为甘泉寺,因后院有眼涌泉,其水清洌甘甜,时人建庙祭之。明代嘉靖年间,王紘筑台凿洞,栽花植松,在此邀友人以诗自娱。其子王惟善又垒石为山,增建亭榭,命名曰“望岳园”,为当时新蔡县城的一处胜景。后有不少文人骚客在此聚会,咏诗作赋,俱载邑乘。明末,望岳园毁于战火。  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知县吕民服捐俸银二十五两,将“望岳园”旧址购为官宅,并在此建成一座雄伟壮丽的“大吕书院”。书院共建房9座27间:最前为大门三间,中为过道,两边是耳房。进了大门,甬道两侧各有两座斋房,东曰:“居仁”、“成德”;西曰“由义”、“达材”。对着甬道西南的三间是“讲堂”,为歇山式建筑,木雕花门窗,堂内宽敞明亮。讲堂后,东三间“典礼堂”,西三间“后书室”。最后三间“时雨堂”,里面供奉着吕侯伯夷等名人塑像。  大吕书院建成后,即成为新蔡县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吕民服等历代-和文化名人李葆醇、管愃、曹学礼等都曾在此讲学。后来的“今是学校”是任芝铭先生于1928年创办的。它的前身系“平民学校”。后改名为“今是中学(取名来自陶渊明诗:觉今是而昨非‘在偶墓上跳舞’注)”,为办好这所学校,任芝铭献出部分产业,募集了一些捐款,逐步由初中办到高中,在校学生达两千余人,是当时新蔡规模最大的学校。今是学校招收了豫、皖两省十一个县的一些青年入学接受教育。为这些地方培养了文化人,也为延安抗大输送了一批革命青年。

仁义巷

仁义巷为文化旅游景点。  仁义巷  仁义巷  新蔡为古吕国。春秋时为蔡国,属楚辖地。是南北要道,殷商富贾,来往频繁之处。明代中期,商业兴起,湖北、湖南、广东旅居新蔡之商人,在此合建“湖广会馆”。馆址位于老城西街中段北侧,(即今服务公司院)西与曹家大院(即今城关三完小)一墙之隔为曹家近邻。后来两家的界墙因年久失修而倒塌,双方都认定界墙为各自祖先所建,从而发生了界墙所在地主权的纠纷。两家均据理而争,各不相让。新蔡名绅富户,分别偏袒一方,加剧了双方争闹。此案经过县府好久审理不清。    此后,曹氏将其事捎信诉之于本家在京官居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的曹凤,而曹凤以睦邻为百年大计,即在书信上批曰:“千里捎书为一墙,让出几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尚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曹氏收到回信后,遵照而行,主动让出三尺地面,并立墙为界。湖广会馆主事,视之醒悟曰:“早知今日事,何必有当初!”即效仿之,也后退三尺,另立界墙。事后两家宴请达官、士绅,互表歉意,主动和好。从此就在这里出现宽六尺,长达三十三丈的笔直小巷,成为西后街人们越此巷、上大街的必经之路。    两家你仁我义互让地面的趣事,受到公众的赞扬:“争之不足,让之有余,互相谦让,品德高尚”。这条小巷由此而取名为“仁义巷”,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至今世代成风传为佳话。

三眼井

  天下第一井——三眼井    一柏二石三眼井作为新蔡景点之一,可谓家喻户晓。新蔡上古时期为伯益封地吕国,据《中国民间故事传说·新蔡卷》记载,相传在舜帝时代,东方部落首领皋陶之子伯夷擅长凿井,并跟随禹一起治水。一天,他来到一个地方(现在的新蔡县),见这里的人们都用沟里的脏水做饭烧水,就想:如果在这里凿一眼井,他们不就可以吃上干净的水了吗?于是,他就让人在西城门挖地凿井,果然挖出甘甜的泉水来。从此,这里的人们就世世代代吃上了干净的井水。伯夷也因凿井有功,后来被禹封为吕侯。他凿的这眼井因井口有四五尺宽,取水有危险,后来,他就运来两块八尺长、四尺宽、半尺厚的大青石,让人在上面凿了水桶粗的圆眼,然后盖在井口上。因为传说它是人类凿的第一眼井,所以,又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井。因井盖是两块石板,上面有三个眼,又被称为二石三眼井。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干宝故里

干宝故里为文化旅游景点。  干宝故里位于新蔡县城西南20公里佛阁寺镇小干庄,新正公路由此经过。距驻马店市100公里,距嵖岈风景区130公里,距薄山湖风景区120多公里,距铜山风景区160多公里。  干宝(283?--351),字今升,新蔡县佛阁寺镇小干庄人。东晋著名的文字家、史学家,东晋初年,经王导推荐,领修国史。历任山阴令,始安太守司徒右长史,散骑常侍待等职。    干宝自幼聪明好学,及长博览群书,学识渊博,著述宏丰。横跨经、史、子、集四部,诚魏晋间所谓通人之学。已搜集到的书目有《搜神记》30卷、《晋纪》23卷、《干宝集》4卷、《干子》18卷、《周易注》10卷、《周易玄品》2卷、《周易爻义》1卷、《周易宗涂》4卷、《周易问难》2卷、《周官驳难》3卷、《周官音注》1卷、《周官礼注》12卷、《春秋左氏函传义》15卷、《春秋序论》2卷、《春秋左氏义外传》15卷、《毛寺音隐》1卷、《七庙议》1卷、《杂议》5卷、《正言》10卷、《立言》10卷、《百志诗》9卷、《百志诗集》9卷、《秦女卖枕记》1卷、《苏娥诉冤记》1卷、《司徒仪》1卷、《后养仪》25卷计26种近200卷。    干宝堪称中国小说之鼻祖,所著《晋记》其书简略,直而能婉,时称良史,其《搜神记》是我国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对后世文学,特别是小说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对唐代传奇和俗文学有着直接影响;宋之话本也有以《搜神记》中的某些篇章为创作兰本的,在明代小说里,也吸取了《搜神记》中的若干材料。如:《生死交范张鸡黍》就是取材于这部书中的《范巨卿张元伯》。宋代洪近的《夷坚志》,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深受其影响,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类似《搜神记》的篇章历历在目,亲眼可见,《种梨》一则就和《搜神记》中的《徐光种瓜》的情节极其相象。中国小说“四大名著”每部都可看出《搜神记》影响的痕迹。《三国演义》中《左慈掷杯戏曹操》取材于《搜神记》中《左慈》;《小霸王努斩于吉》取材于《搜神记》22条《于吉》;《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与《搜神记》中的《李记斩蛇》相似;《西游记》也受到《搜神记》的启迪,孙悟空变换各种形态,与《搜神记》第21条,曹操命人追捕左慈,左慈变换各种形态,其写作手法何其相似;《红楼梦》中《贾宝玉神游太虚境》是《搜神记》佚文第28条,“焦湖庙玉枕”梦的丰富和发展等等。到了现代,鲁迅的著名历史小说《故事新编》里的“铸剑”就是“干将莫邪”来的。不仅如此,《搜神记》还影响到戏曲领域,如元代关汉卿的《窦娥冤》是《东海孝妇》的发展,京剧《童女斩蛇》是从“当寄斩蛇”来的,为人们所熟悉的《天仙配》是从《董永》来的。     由此可见,干宝的《搜神记》对我国文学发展的影响是多么广泛和深远!  佛阁寺镇  佛阁寺镇位于新蔡县城西南20公里处,省道335线明临路贯穿全镇,新老汝河盘卧其间,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有历史文化遗址----铁丘山和凉马台。是中国第一部志怪小说《搜神记》的作者----东晋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史学家干宝的故里。全镇总面积81平方公里,有耕地6.4万亩,14个行政村,292个村民组,4.4万人。2005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75亿元;农……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孔子青铜像

  古文物,具有极高的观赏、游憩价值。对研究孔孟儒学、孔子游说列国文化教育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在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有着深远的影响。    孔子青铜像,坐式,由青铜(铜、锡、铅合金)经陶范铸造出,再经精细加工、雕刻花纹,最后描金而成。像高1.25米,座宽1米,重200公斤,头戴云纹莲花冠,足蹬朝靴,身着朝服,衣襟滚锦边理纹与莲花纹,胸系飘带,膝平端坐,手捧朝笏,面如满月,二目俯视,显得温文尔雅端庄肃穆,俨然一种诲人不倦,学而无厌的学者风度。该像左下铭:“大明敕封刑部主事曹大夏于嘉靖庚戌年长至日恭造”(公元1550年制造);像右下铭:“先师孔子司寇像颜曾思孟像各一尊奉之孰宫钦于万世”,该铜像目前是我国仅存的时代最早的一尊孔子青铜像,堪称国宝。   孔子被世人尊为“至圣先师”,历代帝王不断盈封爵号。清乾隆皇帝也曾把其格格下嫁给孔府弟子,海外华人华侨经常回国瞻仰礼拜,外国朋友也常来访古问津。1986年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代表团团长井上靖率团来访,考察了“子路问津处”、“长沮桀溺墓”、“汝河故道”、“蔡国故城”、“文庙”等,在“文庙”大成殿内孔子像前与其女儿合影留念,并挥毫洒下“养之如春”四个大字。次年撰写出版了《孔子》一书。1996年曲埠旅游局曾陪日本朋友来此观赏孔子青铜像。1995年孔府文物管理员项春生同志一行游览古蔡故地,瞻仰孔子尊容,并拍下照片。    明代孔子青铜像全国仅存一尊,全国现存唯一的一尊明代孔子青铜像(据山东省曲阜文庙大成殿孔子像介绍记载:明代孔子青铜像仅有两尊,曲阜文庙大成殿内的孔子青铜像在“文革”中被毁,另一尊现在河南省新蔡县文庙大成殿内)。   孔子青铜像供俸在新蔡文庙大成殿,位于新蔡县城东南隅,南距南城河路(明临路)150米,西距106国道千余米,西至拟修建的阿深高速公路15公里。南距子路问津处,蔡平侯墓7公里。距驻马店市102公里,距南海禅寺73公里,距薄山湖风景区120多公里,距嵖岈山风景区130多公里,距铜山风景区160多公里。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练村毛主席像

练村毛主席像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一种没有合理解释的自然奇特现象。   1975年8月,练村镇金庄田庄村组农民田树发建了一座三间土房。1976年春节,他在正中堂屋悬挂了一幅带有四个伟大(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导师、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的毛泽东主席画像,主席像的两边挂着两幅对联。上联:继承毛主席的遗志,下联是听从华主席的指挥。历经岁月沧桑,像和对联整整挂了12个春秋。1988春节前夕,田树发想把毛主席像揭掉换一幅写有毛泽东诗词的中堂,可是当他将悬挂的毛泽东像揭掉之后挂新买的中堂时发现,由于房子矮,中堂长,无法挂上完整的中堂,所以中堂一直没有挂上。1992年的春天,田树发偶然发现墙原来悬挂主席像的位置处,隐隐约约地出现了毛泽东主席的头像,到了秋天,主席像已日渐清晰,93年以后是越来越清晰了。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30里、50里、几百、几千里的人成群接队接蹱而来,每天前来瞻仰的人有五六千人,多则万余人,远至首都、港、澳、台近至邻近各省游人络绎不绝,叹为观止   毛泽东思想教育基地位于新蔡县练村镇东南3公里处,西距新蔡县城、106国道16公里,距驻马店市118公里,东距新蔡至淮滨公路1公里,距京九铁路20公里,距全国英雄民兵营长王新安纪念桥2公里,离县级重点文物自然保护单位金兀冢1.5公里,距南海寺80公里,距嵖岈风景区150公里,距薄山湖风景区140多公里,距铜山风景区180公里,距淮阳人祖爷旅游区120公里,距鸡公山150公里,交通便利。  毛泽东 (1893~1976)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 详细++  练村镇  练村镇位于新蔡县东南部,距县城21公里,交两省四县(新蔡、息县、淮滨、临泉),西连宋岗乡,北接顿岗乡,南与息县、淮滨比邻,东与安徽省临泉县隔河相望,全镇总面积84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182个自然村,总人口61666人,耕地70408亩。   该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东距京九铁路35公里,西距106国道15公里,京广铁路120公里,S216省道……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毛泽东 (1893~1976)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 详细++  练村镇  练村镇位于新蔡县东南部,距县城21公里,交两省四县(新蔡、息县、淮滨、临泉),西连宋岗乡,北接顿岗乡,南与息县、淮滨比邻,东与安徽省临泉县隔河相望,全镇总面积84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182个自然村,总人口61666人,耕地70408亩。   该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东距京九铁路35公里,西距106国道15公里,京广铁路120公里,S216省道……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金粟禅林寺

金粟禅林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佛教寺院,在东南亚及港澳台华侨华人中有深远的影响。    金粟禅林寺是一座有几百年历史的宝寺古刹,系十方僧人常住之地,被誉为江北名刹。原为明嘉靖年间右佥都御史、宁夏巡抚张久一南塘别墅故址,清康熙二年(1663年)宋祖法购之:修建佛堂,斋堂、客堂、宿舍数十间,并将附近的水月庵,白衣阁旧址归入,改建为寺,占地面积500亩,康熙十年(1671年)落成。因寺中多植金粟、桂花而故名。寺的开山鼻祖为云莪和尚,原为明朝遗老,绝意不愿清朝官者,他在汝州风穴寺出家,因与祖法有同年之谊,祖法在寺院落成时亲迎他来主持寺政,云莪一到即开坛讲经,弘扬佛法,又为寺院规定极为严肃的戒律,从此传至四十余世的万慧和尚。   金粟禅林寺西院为游憩之所,建有瑞芝阁、白衣阁、水月庵、宛在堂、醒花草堂、清心厅卧梅轩、此君亭、浮云亭、永心亭等;东院为寺观建有大雄宝殿、弥勒殿、准堤殿、方丈寝殿、藏经阁、拈花阁、观音静室、钟鼓楼、云水堂、延寿堂、斋堂、客堂、香积橱等,周有围廊,后院有“三宝花园”外有山门2座,门前有石狮一对,雄居左右,门外东西各有一“放生池”,面积约数十亩,寺东有塔园和柏林,面积数十亩,有佛塔五、六十座,园内古木参天、塔林耸立,遍布明清两代碑刻。寺内供有释迦牟尼,弥勒佛、观音菩萨和九头佛铜像,八手佛像等,并藏有全部《大藏经》,为国内少有之珍本。   金粟禅林寺位于新蔡县城南郊,西距106国道不足1000米,北距南城河路(明临路)500余米,  距拟修建的阿深高速公路15公里,南距子路问津处、蔡平侯墓7公里,距拟开发建设的练村毛泽东  思想教育基地20公里,距拟开发建设的河坞闸水上风景区7公里,在新蔡县城内还有蔡国故城古城遗址,黉学大成殿,辛亥革命纪念祠,东湖公园等。距驻马店市102公里,距汝南南海禅寺73公里,距 查岈山风景区130多公里,距薄山湖风景区120多公里,距铜山风景区160多公里。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小李庄革命烈士纪念馆

小李庄革命烈士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革命教育基地。    1986年,0新蔡县委、县政府为纪念1933年7月7日在小李庄惨案中蒙难的8位革命烈士,在烈士被捕之地建立新蔡县小李庄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馆由展览馆、烈士纪念碑等组成,占地面积2亩余。展览馆,座北面南,五间砖混结构平房,长17.5米,深8米,高3.6米,建筑面积140平方米。内展出小李庄事件简介,小李庄事件连环画集锦,8烈士简介,以及烈士遗物,历史文件、资料等。展览馆前左右各3间配房,前为烈士纪念碑。纪念碑为青石,高2米,阔0.6米,础高1.5米,有碑楼,四周有护碑铁栏。碑上刻小李庄事件介绍(正面),小李庄蒙难烈士简介(背面)。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陈店镇小李庄是0新蔡县委机关所在地,0新蔡县党组织从事地下活动的重要基地之一,鄂豫皖省委特派员长期住此,指导新、商、息、潢四县工作,县委许多重要会议都是在此召开,许多重大决策都是在这里作出。在革命先烈艰辛创业努力经营下,以小李庄为中心,方园30华里已成为我党半公开的革命活动区,在这个区域内多数村庄有党的基层组织、农协组织,村有党员和农协会会员,党的游击队武装发展到300多人,赤卫队员1500多人,以此为基础向-反动派、地主豪绅斗争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为新蔡革命史谱写出不可磨灭的光辉篇章。1933年7月2日0新蔡县委在此召开县委扩大会议,研究建立苏维埃政权问题,因叛徒告密,突被地主武装包围,李渭滨、管道乐、管守蔳、管守桓、管守凤、张秀莲(女)、曹侪文8位省、县、区领导人全部被捕,7日在陈店集慷慨就义。制造了震惊鄂、豫、皖的“小李庄惨案”。   小李庄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新蔡县城西12公里的陈店镇谢老庄行政村小李庄,陈店-刘小庄乡村公路经过小李庄,距明临路4公里,距106国道12公里,距驻新路3公里,距驻马店市92公里,距嵖岈山风景区120多公里,距薄山湖风景区110多公里,距铜山风景区150多公里。   革命烈士李渭滨等居住过的房屋保存完好,1986年新蔡县委、县政府又在小李庄建立革命教育基地--新蔡县小李庄革命烈士纪念馆,立“小李庄烈士纪念碑”,年接待受教育群众2万余人。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新蔡文庙大成殿

新蔡文庙大成殿为文化旅游景点。  文庙亦称孔庙,是历代封建社会对至圣先师——孔子的朝拜祭祀之处,对研究孔孟儒学及其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受到专业人士的广泛关注,在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也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新蔡文庙大成殿是文庙的主要建筑,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自李演创建街北,至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朱令如复迁于古城东南隅,两朝二百余年三易其地。  大成殿为五脊单檐歇山式高台重梁三进深,砖木结构建筑,面阔五间,高9.2米,宽18.5米,进深9.8米,重梁起架,梁柱直径0.40米,柱础为青石,直径0.43米,方坐0.72×0.72。灰瓦覆顶红砖砌墙,滚龙背,两端龙头昂伸,斗拱为一斗三升,四角外翘,铁钟高悬。  前壁为透花木棂门,门上雕有八仙图案,格窗。  殿内后墙正中四尺高的神台上,置精作木质神龛,正中端坐孔子青铜像(此像为明代制作的,目前国内仅存的一座孔子青铜像),高1,25米,重200公斤,衣襟左下角铭文为:大明敕封刑部主事曹大夏于嘉靖庚戌年长至日恭造,右下角铭文为:先师孔子司寇像颜曾思孟像各一尊奉之熟宫钦于万世。像前立一灵牌,金字书写“至圣先师孔子之位”,两旁陪有颜、曾、思、孟四牌位。神龛的两侧置有铁铸兽樽二尊,神龛前挂有锦帐,借以遮尘。殿廊正中高悬着康熙二十四年御书“万世师表”的匾额。殿内存四尊石碑:1、重建儒学碑记;2、重修儒学碑记;3、重修文庙碑记;4、颜子赞碑。大成殿东西两厢,各有廊屋七间,廊屋正中门楣上题字东曰“金声”、西曰“玉振”,取其“以金钟发声,以玉馨收韵,集众音之大成”之义。  殿前檐正中悬一竖匾,-“大成殿”三个金色大字。  檐下月台,高0.7米,宽0.8米,月台东西各有踏步,南部正中镶有雕刻精细的青石龙图案。殿前东西各竖一尊下马碑,高0.25米,宽0.5米,碑文为:“奉旨文武-军民人等至此下马”。  据县志记载:旧时逢春秋大祭,人流络绎不绝,香烟燎绕大殿。  1986年,日中友好交流代表团一行来新蔡,专门参观了文庙大成殿,摄影留念后,日本代表团团长井上靖还欣然挥毫为大成殿题写了“养之如春”四个大字。  文庙位于新蔡县城古吕镇东南隅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化庄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化庄乡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