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省 >>驻马店 >> 确山县 >> 刘店镇

刘店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竹沟革命纪念馆

竹沟革命纪念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竹沟革命纪念馆位于河南省确山县西30公里的竹沟镇延安街,始建于1956年,由-题写馆名。是全国建立较早的革命纪念馆之一。馆内有革命旧址31处,文物、文献、图片等近千件。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3月被0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主要景点  竹沟革命纪念馆的红色旅游景点主要有:0中央中原局、0河南省委、新四军四支队八团队各机关和-办公室,-办公室,彭雪枫办公室等旧址和竹沟军政教导大队、豫鄂边军事会议旧址及陈列厅等。-   陈列展示  1997年之前,馆内陈列有竹沟革命历史展览,共分为五个部分:早期革命活动,建立竹沟的第一个党支部;竹沟革命纪念馆 竹沟革命纪念馆  红军主力长征后,组建豫鄂边省委,创建红军游击队,开辟以竹沟为中心的桐柏山区根据地,成为南方八省十四处游击根据地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竹沟逐渐成为河南人民抗日战争的指挥中心;1938年0中央中原局在竹沟设立,-、-等从延安来到竹沟,领导豫、鄂、皖、苏地区党的工作,竹沟成为我党在中原地区的重要阵地和战略支撑点。-   1997年2月至1998年10月,竹沟革命纪念馆新建展厅一座,建筑面积780平方米,为青砖小瓦仿古代建筑。基本陈列为“竹沟革命斗争史陈列”,共分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早期革命活动”;第二部分是“开辟豫南桐柏山区根据地”;第三部分是“河南抗战的领导中心”;第四部分为“中原抗战的战略支撑点”;第五部分是“竹沟惨案”;第六部分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全部陈列展出实物、图片、绘画、文字内容等共计400余件,绘制场景4处,大型雕塑作品四件;馆藏文物近800件,藏品类别主要是近现代文物,特别是反映0中央中原局在竹沟时期遗留下来的革命文物,如:-同志曾戴用过的棉皮帽和新四军第五师确山县民兵总队部关防木印等。  4历史背景编辑抗日战争初期,竹沟是0中央中原局、河南省委所在地,-、-、彭雪枫、张劲夫、张爱萍、张震、-、朱理治、陈少敏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工作和战斗过。  在竹沟创刊的0著名报刊《拂晓报》、《小消息报》,宣传了0中央、毛泽东的抗日路线、方针和政策,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积极作用。-的著名著作《论0员的修养》就是辗转中原,抵达竹沟后修订的。中原局、河南省委还在竹沟举办教导队和党训班等,培育党政军干部 1400 余人。竹沟又是新四军二师一部、四师、五师的发祥地和三师、七师部分骨干力量的出发地 。  当年,-同志看到这里如火如荼、生机勃勃的大好革命形势 ,高兴地说:“延安有党的领导,竹沟也有党的领导;延安有窑洞,竹沟也有窑 洞;延安有抗大,竹沟有党训班;延安有延河,竹沟有溱河。这里简直成了小延 安!”从此,竹沟以“小延安”的美名传扬全国。   5旅游参观  地址:河南省确山县西30公里的竹沟镇延安街  开放时间:(春夏)8:00-18:00,(秋冬)8:00—17:30  门票:免费  周边景点:杨靖宇将军故居、嵖岈山风景区、铜山风景区、薄山湖风景区等。  竹沟镇  竹沟镇位于确山县西30公里处,全镇辖15个行政村,2.8万人口,总面积185平方公里,是一座交通便利,基础设施日臻完备,服务体系完善的新兴小城镇,也是革命老区,素有革命圣地——“小延安”之美誉。 竹沟镇物华天宝,资源丰富,现已查明有各种矿藏23种,其中铁储量100万吨,铅、锌储量240万吨,石灰石、水泥石2.5亿吨,莹石10万吨,石英石90万吨,花岗岩、大…… 详细++

老乐山

老乐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老乐山位于确山县城西北10公里处,由高低不同的九座山峰组成,山北崖有老虎洞(因微风吹拂松林,洞内便听到松涛轰鸣,犹如虎啸而得名)。向前是陡峭的十八盘,山顶有清澈泉水一池,甘甜宜口,旱而不枯,因形状似蛙,故名“-泉”。山上还有宏伟的真武庙、宣坛庙、拜台宫、玄都宫,为道家福地。每年春季在此举行庙会,善男信女朝拜者数以万计。  老乐山风景区总面积68平方公里。境内群峰逶迤、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96%以上,1992年被命名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老乐山风景区于2013年4月被批准命名为“河南省旅游度假区”,2014年被批准命名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地址:驻马店市确山县瓦岗镇北泉寺  类型:山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3-4小时  电话:0396-3550001;0396-3555555  官方网站:http://www.llsly.com/  开放时间:  8:00-18:00  交通  自驾:  (1)107国道(向南确山方向)--新泌高速--确山瓦岗西下高速--按照指示牌前行--邢店桥--景区南门;  (2)107国道(向南确山方向)--龙山路--双拥大道(向西)--按照指示牌前行--邢店桥--景区南门;  门票  60元,老人30元,  信息来源:“阳光正阳”微信公众平台  信息来源:“阳光正阳”微信公众平台

金顶山风景区

金顶山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金顶山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郊西,距市区约20公里。  金顶山一山跨两脉:伏牛山与桐柏山在此交汇,她兼有伏牛山的雄奇和桐柏山的灵秀。  金顶山地处亚热带与北温带气候的过渡点上,她植被蓊郁、林相丰富是天然的植物园和野生动物的乐园。  金顶山的时令特征与农历24节气对应得切拍合辙。时节的变幻使金顶山景象万千、精彩纷呈。  金顶山雄立于天中大地,素有天中仙境之美誉。  景区面积约71平方公里,境内山峰6座。景区古树参天,谷深峰险。主景点有紫雾缥缈的大、小金顶,碧波荡漾的金沙湖、金溪湖、金龙湖,怪石嶙峋的奇石谷,绝壁飞流的云空瀑,蜿蜒雄奇的神龙寨。始建于唐代至今仍香烟缭绕,幽深清静的佛教胜地竹林寺、云空寺;造化天工,栩栩如生的石鲸、石虎、石龟;寓意温馨、亲情缠绵的望情石、望夫岭、合欢树;形制新奇,堪称华夏一绝的金扇佛经石刻……  漫步金顶山,会令您真切地体会到回归自然、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全新感觉。  金顶山景区是您面光旅游、休闲度假的风景胜地,是科研考察、采风创作、健身娱乐的理想去处。  景点交通  河南·驻马店金顶山风景区  景区交通:金顶山位于驻马店市区约20公里。从市区到景区有公交车往返。可从驻马店火车站旁的富强路中段社会  客车站,坐到金顶山景区的班车到达景区。还可从确山县汽车站坐直接发往金顶山的旅游专线班车直达景区。  自驾-车路线:  1、从京珠高速驻马店市南下路口下路,经西三环转商桐公路直达景区。  2、从“阜阳—南阳”高速公路在竹沟下路口下路,向北沿商桐公路到达景区。   

确山北泉寺

确山北泉寺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北泉寺位于河南驻马店市西南5公里处,旧名叫天宫,后改树佛寺,到唐朝时改名资福禅寺,宋代又改为寿禅院。据确山旧志记载:“城西有三泉,自南向北而分,名曰南泉、中泉和北泉。因此院位居北泉,故沿称北泉寺。”  北泉寺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它东临秀岭,西接乐山,北有豹溪环绕,南有万木夹道。真是山连水,水环山,寺依山麓,别有洞天。一千多年来,这仙境般的游览胜地,吸引着不少历代官吏和诗人骚客云集于此。据说宋代的夏侯冲、曹祥、魏著和贺滇等人,因不满当时的时政淫糜,集聚在此吟诗作赋,寄情山水,抒发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同时,他们亦著文立论,抨击时弊,揭露上层社会的昏庸与0,鞭挞-污吏的0横与丑恶。流传到现在的《家山记》一书,这是出自贺滇之手。  2历史  北泉寺始建于北齐年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寺院内的古建筑,由于历朝历代的不断修复和扩建,造型古朴,结构典雅,布局庞大,罗列严整,形成了一座悬山俯水、气势磅礴的古建筑群。据《家山记》一书记载:“北泉寺周围曾有“兰州”、“竹涧”、“相径”、“松关”、“龙门”、“碧岩”、“玉花亭”、“时思馆”、“豹溪桥”和“仁智树”等胜迹。这些仙山神景,瑰美绮丽,蔚为壮观,似西湖的“玉泉鱼跃”,如庐山的“西峰秀色”,在确山县旧志上被称为“确山十景”。其实,真正使人流连忘返的胜景,还要数北泉寺的“地涌金莲,暗水浮花”的八卦池。那四季清澈的一池泉水,喷吐不息,静静流淌。萦纡漫回,往返曲折的“流觞曲水”,微波涟漪,水清流浅,自然形成一泓“水涌如珠滚玉碎,浮花似旋喷玉盘”的“天河九曲”。  3景观  天河九曲从大佛殿的莲花座下流出,声响潺潺,玲珑环佩,顺势而下,注向寺外,据《确山县志》记载:北泉寺水质纯净,清凉甘润,汲泉烹茶,甘美香冽,凡游人来泉者,皆以痛饮此水为快。  月夜的八卦池,更是清淡迷人,妙趣横生。仙境般的瑶池玉泉,别有一番诗情画意。星光月影池中,涓涓细流微微波动,玉莲亭立,浮萍鳞纤。有金台玉楼,瑶草琪树的奇丽风光。  寺院内古柏兀立,千枝蟠结,苍戏拖翠,冠盖如荫。两棵树高数丈的唐柏,树身斑驳,挺拔苍劲,犹如两位鹤发童颜的道人,分别耸立在“八卦池”两边。分布在寺院内的四棵白果树,相传植于隋朝,人们称之为“隋果”。最大的一棵树围7.15米,枝叶繁茂,遮天蔽日,树老枝新,硕果累累。那枝叶如荫的树冠,犹如一把撑起的天然大伞,使院内游人顿觉清新气爽,地凉风轻。据说此树因遭雷击,树干内摆八仙桌,四人对饮,互不相碍。现在这棵大树的树皮四周又生新树,根深叶茂,硕果盈枝。那处因遭雷击被火熏燎的痕迹,至尽依然尚存。  4建筑  北泉寺的古建筑主要是前后排列,南北贯通,以山门、二佛殿为中心轴,东西偏殿和左右厢房相对称,构成一座正方形的古建筑群。寺前重山迭岭,垂柳依依,一条蜿蜒起伏的鱼肠小道,延伸到烟雨茫茫的天际。山门是一座古朴典雅的朱漆门楼,飞檐排角,雕梁画栋。八字敞开的两扇大门,银钉镶嵌,石狮对峙。竖立在山门两边的四根玉柱,精雕细刻,刀功娴熟,滚龙舞风,飞云浮雾。书有“北泉寺”三个大字的横匾,里底镏金,熠熠生辉,高悬在山门檐下,显得格外端庄肃穆。进了山门,便是一座翠竹摇曳,繁花掩映,花木葱茏,清幽别致的小花园。园内幽静清雅,异香袭人,这是供游人小憩的地方。花园的后面,就是供奉四大天王、十八罗汉的二佛殿。顺看二佛殿两侧的月亮门往北,越过泉水涓涓的八卦池,便是北泉寺的正殿大佛殿。大佛殿造型美观,雕工精致,华丽典雅,端庄大方。朱漆门窗雕刻着各式图案花纹;八根楠木朱红玉柱,盘龙戏栋,莲花润放,色彩斑斓,精巧古朴。殿前的十二级滚龙台阶,两边镶嵌着玉石栏杆。大殿的双层八角飞檐,层层金狮兽头,角角紧系铜铃,经风摆动,丁冬声响,环佩动听。正门两侧,分别停放四樽紫铜香炉,常年青烟缭绕,四季幽香轻飘,真是清香似兰菲,令人馥心肺。殿内正厅供奉着如来佛和南海观音雕像,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整座大殿犹如一只伏卧山冈的雄师,气势雄伟,威风凛然。  八卦池东边的三间偏殿,到今保存完好,它就是人们敬仰的颜鲁公祠,相传北泉寺就是这位爱国老臣被囚、持节不屈、殉国遇难的地方。祠内立有颜真卿的雕像,他生前亲书的“山中天”三个大字,镶嵌在祠堂门的横额上。一通8尺高的石碑,记述着颜真卿的生平事迹。由于岁月的流逝,这通石碑早已不复存在了。现在人们在八卦池旁边看到的那通石碑,是明嘉靖26年(1547年),汝宁知府潘于正和确山县令徐大来所立。  5影响  北泉寺这座千年古刹,据说在唐宋时期最为鼎盛。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是北泉寺一年一度的古老庙会。庙会盛况虽然比不上开封相国寺那样誉满京都,名扬海外;也不像登封中岳庙那样声震九州,四海牵动,但在豫南地区的深山老庙中,能把四方百里之人招来云集,也称得上声势浩大,蔚为壮观了。

杨靖宇将军故居

杨靖宇将军故居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纪念馆位于将军的故乡河南省驻马店地区确山县朱古洞乡,107国道东侧。江泽民总书记亲自题写馆名。始建于1994年5月,占地1600平方米,展出内容主要体现了杨靖宇将军光辉战斗的一生及东北抗日联军英勇抗敌的战斗历史,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杨靖宇(1905-1940年),抗日民族英雄,优秀共产主义战士,原名马尚德,化名张贯一。1905年出生于确山县李湾村,1923年参加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7年成功地领导河南最早的农民武装起义---确山暴-动和随后的刘店秋收起义,历任确山县农民协会委员长,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代理主席,豫南特委委员兼信阳县委书记。1929年调东北工作,任东北反日救国总会会长,哈尔滨市委书记,南满省委书记,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中华苏维埃中央人民政府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共“七大”准备委员会委员。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省蒙江县与日军孤身激战7昼夜壮烈殉国,时年35岁。  景点位置  河南驻马店驿城区001乡道    杨靖宇 (1905~1940)  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又名张贯一,号润生,字骥生,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2月,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一个农民家庭。1923年(民国12年),考入河南省开封工业学校,1927年(民国1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豫南特委书记,领导了确山农民-和刘家庙起义。 1929年(民国18年),杨靖宇受党委派赴东北开展工人运动。“九一八”…… 详细++  杨靖宇 (1905~1940)  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又名张贯一,号润生,字骥生,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2月,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一个农民家庭。1923年(民国12年),考入河南省开封工业学校,1927年(民国1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豫南特委书记,领导了确山农民-和刘家庙起义。 1929年(民国18年),杨靖宇受党委派赴东北开展工人运动。“九一八”…… 详细++

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

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0中央中原局旧址位于河南省确山县城西32公里的竹沟镇。  1938年11月,0中央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成立中原局,负责长江以北的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地区党的工作,由化名为胡服的-、朱瑞、朱理治、彭雪枫、郑位三任委员,胡服兼书记,驻地在当时的0河南省委所在地的竹沟镇。1939年1月,-来到竹沟,领导中原地区的抗战工作。  中原局肃清了王明机会主义路线在中原地区党内、军内的影响,正确地贯彻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竹沟镇建立了新兵队即党校、教导队和电讯、卫生、妇女、青年等训练班,为革命培养了大批的干部;还创办了中原局印刷厂和《小消息》、《拂晓报》等报纸。1939年11月,出于当时抗战形势的需要,中原局离开了竹沟镇向东迁移。  旧址坐北朝南,是一个四合院,由十二间房屋组成,临街的是三间草屋,中间是大门和过道,院内北屋、东屋、西屋各三间,这九间房屋都是灰砖青瓦硬山式砖木结构的建筑。旧址现保存了中原局办公室、-等人的居室,还建立了革命纪念馆。(国家文物局)  

薄山湖

薄山湖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薄山湖  薄山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城南l8公里处,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l07国道贯通南北,景区面积240平方公里,森林履盖率90%以上,湖面22平方公里。她是一个狭长的山谷湖泊,山环水绕,绵延25公里,如果我们从天空向下俯视,薄山湖像一条腾飞的青龙,酣醉于青山峻岭之间。湖两岸有十万亩森林,覆盖景区山峦、岛屿,环绕湖周。薄山湖景区由朗陵景区、大坝景区、东大山景区、九子沟景区国部分组成。为首批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  薄山湖景区内植物有1400多种,其中马尾松、杜鹊、枫香、珂楠为我国北缘分布树种;大叶朴、野皂夹为我国南缘分布树种;野大豆、杜仲、绒毛皂荚、香果树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薄山兰花品质优异、种类繁多,是我国北方著名的兰花品种资源库。景区动物近百种:鸟类就有白天鹅、鸳鸯、锦鸡等珍稀种类十多种;鱼类有三十多种,以松针鱼为特色。  地址:驻马店市确山县011乡道南50米  类型:湖泊河流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396-7268068  开放时间:  8:00-18:00

范长江纪念亭

  范长江纪念亭位于确山县瓦岗镇芦庄村原中国科学院五七干校东侧,是为纪念杰出的新闻工作者、社会活动家范长江所建立。石碑两面分别刻有“生为民族,英魂永存”,“我们永远怀念您”等字样。  1969年3月,被定性为“-”的范长江在此接受劳动改造。1970年10月22日,面对无休止身体和心灵折磨及一连串政治事件,使视荣誉为生命的他心灰意冷,最终投井自尽在碧波清泉中得到灵魂的解脱,终年61岁。1978年12月27日,0中央为其平反昭雪。  樊金凤摄  范长江 (1909~1970)  范长江(1909-1970),原名范希天,四川内江市东兴区(原内江县)田家镇赵家坝人。26岁时,以长江笔名写作,成为著名的新闻记者。他创造了中国新闻史上的三个第一:第一个真实报道红军长征;第一个揭示西安事变-;第一个采访“红都”延安,报道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1937年创立中国青年记者协会,1938年与胡念之等创办国际新闻社,1939年加入中国共…… 详细++  范长江 (1909~1970)  范长江(1909-1970),原名范希天,四川内江市东兴区(原内江县)田家镇赵家坝人。26岁时,以长江笔名写作,成为著名的新闻记者。他创造了中国新闻史上的三个第一:第一个真实报道红军长征;第一个揭示西安事变-;第一个采访“红都”延安,报道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1937年创立中国青年记者协会,1938年与胡念之等创办国际新闻社,1939年加入中国共…… 详细++

鲁公祠

鲁公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鲁公祠位于确山县城西北的北泉寺内。唐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淮西节度使叛唐,三朝元老颜真卿奉旨前往宣抚,横遭拘禁而不失节,被监押于蔡州(今汝南)龙兴寺,由于叛将恐因拘留使臣激起百姓义愤,为掩人耳目,又暗中将其解往资福寺(今北泉寺)幽禁,兴元元年(公元784年)八月,被缢死于寺内一银杏树下,留下了大唐古韵的千年悲歌,后人为颂扬其刚直不阿、赤胆忠心的高尚品格,建鲁公祠以志纪念。

竹沟革命烈士陵园

竹沟革命烈士陵园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竹沟革命烈士陵园位于确山县城西30公里的竹沟镇,这里曾经是民主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我党的一块重要革命根据地,素有“小延安”美誉。这里先后走出了刘少奇、李先念、张震等6位党和国家领导人,40多位省、部级领导干部和100多位将军。竹沟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58年,1963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先念为竹沟革命烈士陵园题词,文革时间陵园受到破坏,二期工程停建,78年复建,1982年国务院副总理张爱萍为陵园亲笔题写了竹沟革命烈士陵园园名,该园占地面积188亩,依山而建,植被茂密,与竹沟湖紧密相连,省道411公路和新阳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这里是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景点之一。-期间遭到破坏,1962年在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陵园得以重建。园内主要纪念设施有:竹沟革命烈士公墓、烈士墓园、竹沟革命纪念碑、竹沟革命纪念亭、竹沟惨案陈列厅、中原烽火陈列厅、碑林和革命老战士墓园及竹沟惨案浮雕墙等。1987年陵园被国家命名为第一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1993年被河南省委宣传部等3家单位命名为“全省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基地”,1997年又被河南省委宣传部等4家单位命名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陵园以“褒扬先烈、教育后人”为宗旨,每年都有上万名党员干部、社会群来此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德育观教育。2009年又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南省国防教育基地”、“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南省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基地”。目前,竹沟烈士陵园正在向着园林化道路迈进,以烈士褒扬为主,形成集宣传、教育、游览等多功能一体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阵地。  地址: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  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竹沟镇  竹沟镇位于确山县西30公里处,全镇辖15个行政村,2.8万人口,总面积185平方公里,是一座交通便利,基础设施日臻完备,服务体系完善的新兴小城镇,也是革命老区,素有革命圣地——“小延安”之美誉。 竹沟镇物华天宝,资源丰富,现已查明有各种矿藏23种,其中铁储量100万吨,铅、锌储量240万吨,石灰石、水泥石2.5亿吨,莹石10万吨,石英石90万吨,花岗岩、大…… 详细++  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刘店秋收起义指挥部旧址

刘店秋收起义指挥部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确山刘店秋收起义指挥部旧址,位于确山县刘店镇刘店小学院内。原为火神庙中的“文昌宫”,现仅存“文昌宫”旧屋3间。硬山式青砖小瓦,明清建筑风格。  1927年夏,蒋介石、汪精卫合流疯狂镇压0人。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惨遭失败,革命陷入低潮。成立3个多月的农工县政府——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受到反动地主武装的反扑进攻。为保存革命实力,我党退出县城转入刘店农村继续开展斗争。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主要领导人李鸣岐、杨靖宇、张家铎、张立山、张耀昶等受到通缉。  1927年9月,0河南省委按照0中央武汉“八七”会议精神,决定在豫南举行秋收起义,并把起义的中心区定在确山。李鸣岐在刘店先后主持召开0豫南特委办事处和确山特支扩大会,传达了0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及0河南省委关于豫南武装起义工作的指示,贯彻了“依靠工农阶级,发动武装起义,以推翻反动的资产阶级军阀统治,建立工农革命政权”的新政策。会议作出了举行刘店秋收起义,铲除刘店镇反动劣绅、民团团长李广化,建立革命武装的决定。秋收起义指挥部就设在刘店镇火神庙“文昌宫“内。  1927年11月1日凌晨,杨靖宇、李鸣岐等指挥全县农民自卫军和农民敢死队数百人,围攻刘店民团指挥部。经过两个多小时激战及政治攻势,彻底消灭了刘店民团,取得了秋收起义的胜利。秋收起义的胜利,拉开了河南省土地革命的序幕。当天,0地方党组织在刘店镇召开庆祝大会,建立了“确山县工农革命军”,杨靖宇任总指挥。11月3日,0豫南特委和确山特支,又在刘店组织召开了确山县第二次人民代表大会,到会代表60多人,代表全县20多个乡、保。大会选举成立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最早的、河南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确山县革命委员会”,选举杨靖宇任确山县革命委员会主席,李鸣岐、杨靖宇、张家铎、张立山、张耀昶、董子祥、王国卿等11人为执行委员。之后,又成立了“0确山县委”,李鸣岐任0首届确山县委书记。  刘店农民秋收起义,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河南最早的农民起义之一,比毛主席领导的湖南农民秋收起义仅晚一个多月,早于全国其他地方的武装起义,并建立了全国最早、河南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还较早产生了“建立革0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丰富和验证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理论。

鄂豫边军事会议旧址

鄂豫边军事会议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鄂豫边军事会议旧址位于确山县竹沟镇北一座土窑内。1939年1月,-等曾在此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决定成立鄂豫边独立游击大队。随后从竹沟南下,发展成为新四军第五师。1985年1月,该旧址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扇佛经石刻

  金扇佛经石刻经位于金顶山风景区内的竹林寺山道旁,为唐宋时期佛经石刻。佛经整体呈大扇形,巨扇外沿镶有99颗佛珠,-为《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其扇形的外长16.8米,高8.8米,其新奇的形制堪称华夏一绝。樊金凤摄

确山竹林寺

确山竹林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竹林寺位于金顶山北侧,坐北朝南,依山傍水,竹稠林密,故而取名竹林寺。据《确山县志》记载,竹林寺始建于唐玄宗年间,是中原名刹,曾有南竹林、北少林之说。樊金凤摄

竹沟遗址

竹沟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竹沟遗址位于确山县竹沟镇西寨门西约300米处。遗址为高地,高出地面约4米,有一乡村生产路从遗址中贯穿而过,把遗址分为南北两块。遗址东邻竹沟镇,北邻确泌公路,西南方向皆为耕地。该遗址东西长约250米,南北宽约200米。该遗址现保存完好,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文物工作人员实地调查考证,该遗址分布较均匀,文化层厚度为2.8米,30厘米以上为耕地、以下是灰土层和红烧土。遗物多为灰陶、夹沙红陶、黑陶,并伴有部分彩陶。器型主要有豆、鬲,纹饰多为绳纹,并有石镰、石斧、陶纺轮等器物出土。根据遗物的器形判断,该遗址延续时期较多。该遗址的发现,为研究豫南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旧址

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旧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旧址,位于确山县建设街中段,坐北朝南,三进院,青砖灰瓦,硬山式建筑,为明清建筑风格。其中,一进院为南北建筑交融风格的二层楼格式建筑,面阔三间,东楼梯间和明间有通往后院的小门;二进院是重梁起架青砖灰瓦式建筑;三进院是有西洋特点的楼格式建筑,并有东西厢房十八间,水井一口。整个院落完整,东西宽13.6米、南北长88.5米,总面积10万余平方米,共有房屋43间。2000年9月,该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27年4月5日,为迎接北伐军的到来,在0河南省委、驻马店特支领导下,杨靖宇(马尚德)、张家铎、李鸣岐、张耀昶等0人率确山数万农民举行了震惊中外的大-,夺取了县政权,于1927年4月24日建立了中国0领导下的县级苏维埃农工政府——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杨靖宇(马尚德)在此被民主选举为临时治安委员会主席,代行县长职权。  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领导下建立的全国第一个县级革命政权,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该旧址现保存完好,是一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刘店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刘店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