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金银滩景区 | 金银滩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青海金银滩景区位于青海省海晏县境内,西部同宝山与青海湖相临,北、东部被高山峻岭环绕,南部与海晏县三角城接壤,在方圆1100平方公里的大草原上,有30多万支牛羊在这里生息,是典型的牧区。 草原的天,蓝得醉人;草原的云,白得可心;草原的山,美得如画,就连草原的空气也甜得让人心怡。浮云般的羊群,棕黑相间的牦牛,星星点点地徜徉在青草和野花丛中,还不时有穿着藏服的藏民骑着骏马悠然地从草原上缓缓而来。西部歌王王洛宾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也从金银滩唱起,唱出了青海,唱遍了全中国,风靡了海内外。 |
门源百里油菜花海景区 | 门源百里油菜花海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门源油菜花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门源县,是青海省及西北地区的主要油料产区,由此,这里的油菜花也成为了一种美丽而蔚为壮观的人造景观。另外,这里油菜花的种植范围是,它西起浩门河畔的青石嘴,东到大通河畔的玉隆滩,北到与甘肃省交界的冷龙岭,南至高峻的大坂山,绵延数十公里。夏日时节,走进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恰如走进一幅浑然天成的油画。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最大的油菜花海,是中国北方小油菜的发源地,也是我国重要的蜂产品生产基地,连片种植面积达30余万亩。每年用青稞和油菜布局种植的“大地艺术”景观,成为展现花海奇观的窗口,广泛受到游客青睐。由此百里油菜花海景区先后获“中国最美油菜花海”、“中国最美草原”、“全球十大绝美花海”等荣誉。 信息来源:西宁市人民政府 浩门镇 浩门镇位于县境南部,大通河北岸,县府驻地。人口1.2万,以汉族为主,还有回、藏、蒙古等民族。面积0.3万平方千米。辖一、二、三、四4个居委会和北关、西关、南关、团结、圪达、头塘、煤窑沟、小沙沟、二道崖湾9个村委会。民国廿五年(1936年)为第一区辖镇,1948年改为浩门乡,1949年设浩门市,1951年与屡丰乡合并为浩门乡,1954年改称城关乡,1956年改…… 详细++ 信息来源:西宁市人民政府 |
祁连风光旅游景区 | 祁连风光旅游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祁连山脉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因位于河西走廊南侧,又名南山。西端在当金山口与阿尔金山脉相接。东端至黄河谷地,与秦岭、六盘山相连。长近1000千米。属褶皱断块山。最宽处在酒泉市与柴达木盆地之间,达300千米。自北而南,包括大雪山、托来山、托来南山、野马南山、疏勒南山、党河南山、土尔根达坂山、柴达木山和宗务隆山。山峰多海拔4000~5000米,最高峰疏勒南山的团结峰海拔5808米。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终年积雪,山间谷地也在海拔3000~3500米之间。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为我国地形第一、二阶级分界线。 祁连山东段山势由西向东降低,包括走廊南山-冷龙岭-乌鞘岭,大通山-达坡山,青海南山-拉背山三列平行山系。其间夹有大通河谷地、湟水谷地和青海湖盆。有冰川3306条,面积2063平方千米。祁连山区的水系呈辐射状:以哈拉湖到东经99°一带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在山前形成大绿洲。东部海拔2500~3300米分布有寒温带针叶林。森林资源破坏严重,野生动物减少。1987年建有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矿藏丰富。狭义的祁连山,指最北的一支的走廊南山和冷龙岭。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主峰有冷龙岭(4843米)、祁连山(5547米)和疏勒南山(5808米)。 祁连山区的水系呈辐射-格状︰以哈拉湖到东经99°一带为中心,向四周较低处辐射。又受西北-东南走向的构造控制,顺此方向的河谷长大宽展,横向切穿山脉的河谷成为峡谷。由于北部、东部山地高大,雨雪较多,东部的大通河、湟水等水量丰富,得以汇入黄河而为外流区。北部的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党河水量也较多,在山前形成大绿洲。绿洲面积由东向西逐渐减小。祁连山南部比较干燥,以柴达木盆地为基准,高差较小,河流短促。祁连山东部分布有寒温性针叶林,自东向西发育程度衰减,分布高度则上升,计东部为2,500~3,200公尺,中部为2,700~3,300公尺,最後以斑块状消失于北大河附近。森林破坏严重,野生动物减少,紫貂等珍贵动物已灭绝。矿藏丰富,镜铁山的铁矿,木里和鱼卡的煤矿,宗务隆山的金属矿都有重要经济价值。 |
慈悲慧眼感恩塔 | 慈悲慧眼感恩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寓意厚实,文化底蕴浓郁,极具博达深渊的藏传佛教文化色彩和古老厚重的传统建筑风格。慧眼感恩塔庄严气势、金碧辉煌,由塔基、塔座、塔锥和塔冠四部分组成,塔的四面均有13层台阶则代表了成佛的道路。四个塔柱分别以其立式结构代表“地”、条形结构代表“水”、方形镀金藏物结构代表“火”、极顶塔形结构代表“天”,形成佛教中所称的“四大和全”,构成了客观大自然物质存在的排列形式,代表生命之精华。极顶铜制宝瓶高度为6米,象征六道轮回,即:天、非天、人、旁生、饿鬼、地狱,塔壁四面均绘有巨大的佛眼则为佛教五眼(肉眼、-、慧眼悲慧眼感恩塔取意于尼泊尔博达哈大佛塔慈,亦称“慧眼感恩塔”,其建筑风格独特,、法眼和佛眼)中的慧眼,慧眼意为智慧之目,又称灵眼,代表佛的智慧、慈悲和觉悟,象征佛陀目视四方,警示世人善恶自有因果,只有止善,方能离苦得乐,只有心存感恩,才能带来希望,慧眼极具穿透人生和宇宙的力量。双眼间的圆形标志则表示完全证悟佛法的标志,慧眼下方宛如“?”标志为尼泊尔文数字“一”的写法,提醒人们世间现象显现的不二性,表示慈悲心和智慧心须在一-行,象征和谐一体。整塔从半空俯视形似曼陀罗,意为圆满和完整,象征和谐完整的宇宙。绘有慧眼的方形镀金藏物中装有藏传佛教大藏经—《甘珠尔》、《丹珠尔》,行人在此下方穿行一次等同于念诵大藏经一遍,可辨明是非,忏悔往事,消灭灾难,修积功德。镀金藏物底座方形红色“三面”则表示佛教中的“三界”,既代表神仙和圣人所在的天庭为天界;人间或现实宇宙为人界;充满恐惧的阴曹地府般的世界为魔界。又象征众生所居之欲界、色界、无色界。 慈悲慧眼感恩塔高为33米,象征海滨藏城地处海拔3300米地理表位,四个塔柱周长53米代表刚察建政年份—1953年,镀金华盖外缘所悬挂的31珠铜制铃铛发出的清脆叮当声代表刚察县31个行政村各族群众在海滨藏城跨越式发展进程中祈愿天下众生太平盛世,国泰民安,塔柱间标有的“刚察”及“党的恩情深似海”字样则体现了海滨藏城各族群众在党的恩惠下,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建设家园的心理愿望和美好憧憬。 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一位虔诚的信徒,他在经殿燃香、转经、磕长头、拜佛塔,在与佛诉说衷肠,在时光的感慨中体味着早已失去旧日的光泽,在笼罩着神秘色彩的一层“情纱”中我们感受到仓央嘉措这位诗歌圣人对佛的虔诚,他在布达拉宫神秘的世界里,创作了一首首或似水轻柔或荡气回肠的诗歌佳作,而才情横溢的他却似一道柔美的彩虹,在历史的长河中惊鸿一瞥,便匆匆飘逝,留给三百年后的我们优美的诗句和无限的感叹。为了纪念这位世界诗坛的圣者,热情、质朴、勤劳的刚察人民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了别具一格的仓央嘉措文化广场,让世人沉迷于仓央嘉措神圣的文化乐园,了解世间最美的情歌,品味和感悟大师最具人格魅力的一面。 |
仓央嘉措文化广场 | 仓央嘉措(1683——1706),六世0-,出生在西藏门隅拉沃宇松地方,取法名为罗桑仁钦仓央嘉措,-的一生充满传奇,他出众的才华,成就了他在藏族诗歌艺术圣坛上的地位,他写下了世间最深情的诗篇,演绎世间最美最纯的情怀,他用年轻的生命,阐释了诗歌之美、佛法之真。这位诗歌大师,藏传佛教的圣者就这样驻足环湖草原,在圣洁的青海湖仙女湾悄然遁去,他和他的诗歌在青海湖得到了永生!善良而质朴的刚察人民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了别具一格的仓央嘉措文化广场,让世人徜徉于仓央嘉措神圣的文化乐园,领略世间最美的诗歌,品味和感悟大师最具人格魅力的一面,它印证了刚察儿女最深情的缅怀和追思——永远怀念这位步入红尘之中的圣者。 青海湖的风声依旧在浪尖飘洒,仙女湾的天鹅早已成为瑶池灵魂的守护者。大师是一种佛缘,是一位诗僧,是一弯挂在天边永不消失的彩虹,诗情画意的刚察草原,让灵魂与境界互相融合,渲染在梦幻般的青海湖。 仓央嘉措诗歌千古流芳于雪域高原、梦幻湖畔,青海湖的风声入禅,那湛蓝的湖水,溅落在草原儿女的双眸间,闪现一缕最耀眼的光芒,如同仓央嘉措充满人性的诗歌,普照世间所有的心灵。 仓央嘉措(1683——1706),六世0-,出生在西藏门隅拉沃宇松地方,取法名为罗桑仁钦仓央嘉措,-的一生充满传奇,他出众的才华,成就了他在藏族诗歌艺术圣坛上的地位,他写下了世间最深情的诗篇,演绎世间最美最纯的情怀,他用年轻的生命,阐释了诗歌之美、佛法之真。这位诗歌大师,藏传佛教的圣者就这样驻足环湖草原,在圣洁的青海湖仙女湾悄然遁去,他和他的诗歌在青海湖得到了永生!善良而质朴的刚察人民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了别具一格的仓央嘉措文化广场,让世人徜徉于仓央嘉措神圣的文化乐园,领略世间最美的诗歌,品味和感悟大师最具人格魅力的一面,它印证了刚察儿女最深情的缅怀和追思——永远怀念这位步入红尘之中的圣者。 青海湖的风声依旧在浪尖飘洒,仙女湾的天鹅早已成为瑶池灵魂的守护者。大师是一种佛缘,是一位诗僧,是一弯挂在天边永不消失的彩虹,诗情画意的刚察草原,让灵魂与境界互相融合,渲染在梦幻般的青海湖。 仓央嘉措诗歌千古流芳于雪域高原、梦幻湖畔,青海湖的风声入禅,那湛蓝的湖水,溅落在草原儿女的双眸间,闪现一缕最耀眼的光芒,如同仓央嘉措充满人性的诗歌,普照世间所有的心灵。 |
王洛宾音乐艺术馆 | 1939年,王洛宾来到青海,在青海西宁昆仑中学任教。无垠的戈壁、高耸的雪山、辽阔的草原、湛蓝的湖水、成群的牛羊、孤独的牧人,激发了王洛宾无限的情感与创作热情。1940年春天,王洛宾随电影导演郑君里在青海金银滩草原拍摄《民族万岁》时,创作了不朽之作《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曲让中国人如痴如醉,也让西部民歌走向了世界。王洛宾生前搜集、整理的1000多首经典音乐作品,有50多首作品是在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金银滩草原完成的。 为了缅怀伟大的民族音乐艺术家将西部文化发扬光大,2009年,海北州人民政府在金银滩草原兴建王洛宾音乐艺术馆。建馆过程中,王洛宾的子女亲属、生前好友、遗嘱见证人、遗嘱执行律师、王洛宾音乐艺术研究学者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馆情概况: 王洛宾音乐艺术馆于2009年6月30日在海北州隆重开馆。该馆集中陈列了关于王洛宾的大量照片、实物及200余件不同时期的歌曲、歌剧手稿,是全国最大规模的集中体现王洛宾音乐文化和西部音乐的艺术馆。主展厅由“走向音乐圣地”、“在音乐圣地的多彩绽放”、“矢志不渝的音乐追求”、“西部音乐的传歌者”、“乐缘情未了”五个篇章构成,700余张珍贵的照片和手稿印证了历史对这位中国民族艺术家的尊重和敬仰。该馆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集中体现王洛宾音乐文化和西部音乐艺术的纪念馆。 艺术馆建筑面积1321.37平方米,共两层,整体造型呈立体方形。正面为一面纪念墙,呈便笺纸造型,突出表现世界名曲《在那遥远的地方》从金银滩草原走向世界。 艺术馆总体布局由多功能厅、贵宾厅、互动视听房、主展厅四大部分组成。 多功能厅:纪念馆一层设80人座位多功能影视厅,建筑面积264平方米,用于展映反映金银滩、王洛宾的影视纪录片、故事片及主题突出、观赏性强的舞台剧。 贵宾厅:纪念馆一层设建筑面积46平方米的贵宾厅。 互动视听房:观众互动区主展厅:由“走向音乐圣地”、在“音乐圣地的多彩绽放”、“矢志不渝的音乐追求”、“西部音乐的传歌者”、“乐缘情未了”五个篇章构成。 景区地址:青海省海北州西海镇原子路26号门票信息:50元,儿童身高1.1米以下免票;70岁以上的老人凭老年证免票。 开放时间:8:30—19:00 王洛宾 (1913~1996) 撷民间民乐之瑰宝传天上人间之绝唱 被称之为“中国民歌之父”的一代音乐大师王洛宾于1996年3月14日走完了他人生最后旅途。 历史,留给人的是往事与回忆。然而,历史却永远铭记着这位在大西北的热土上耕耘了半个世纪之久的音乐家。一生酷爱音乐的王洛宾,把毕生的心血和人生闪光的年华献给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搜集、整理、创作与传播。 50多年来…… 详细++ 信息来源:西宁市人民政府 王洛宾 (1913~1996) 撷民间民乐之瑰宝传天上人间之绝唱 被称之为“中国民歌之父”的一代音乐大师王洛宾于1996年3月14日走完了他人生最后旅途。 历史,留给人的是往事与回忆。然而,历史却永远铭记着这位在大西北的热土上耕耘了半个世纪之久的音乐家。一生酷爱音乐的王洛宾,把毕生的心血和人生闪光的年华献给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搜集、整理、创作与传播。 50多年来…… 详细++ 信息来源:西宁市人民政府 信息来源:西宁市人民政府 |
岗什卡雪峰 | 岗什卡雪峰 岗什卡高耸于冷龙山,而岗什卡则是冷龙山的最高峰,海拔为5254.5 米。雪峰离县城西北部40公里。 岗什卡,门源大地上最凝重最奇雄的诗篇,它被誉为环西宁夏都第一峰。他傲立天表,显示出男性般雄浑的身躯,在神奇的自然界和信徒们的心灵散发出巨大的磁力。 岗什卡主峰山体平缓的上部,由第三系砂岩和砾岩组成。看上去,它质地坚硬的水平纹理岩层,构成十分诱人的塔式阶梯。那宝塔坚实地嵌入它雄浑的身躯。在那塔顶,万年浇铸的晶莹透明的冰川上恒有的银光如创世之初,空濛中挂着剔透发亮的冰凌山洞,挺立着透明的冰塔、冰笋、冰菇。四季缠绕的云雾,穿透冰塔林打着呼啸的长风,不期而至的一次次降雪,和它耸峙大地之巅,迎接着最早的一抹阳光,告别着最后一缕晚霞的独特物象,隐含着自然的启示和玄奥。 这是一座充满了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的神山。按照当地藏族人的说法,岗什卡是华热藏区十三大神山之祖,又称为阿尼岗什卡,意为众雪山中最荣崇的尊者。它是蒙古族、藏族群众心目中的圣山。在昆仑神话传说中,它是西王母的三处宫邸之一,每年中秋节西王母都要在这里大宴神。前凉张轨时曾立西王母祠于其上,唐穆宗长庆年间与当地吐蕃议和的使臣刘元鼎、明洪武年间西平侯沐英等,都曾到此致祭过西王母。 时至今日,每年的八月十五,当地牧民群众为答谢西王母和岗什卡山神的恩惠,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人们除了戴着尖顶帽在这里转山叩头、煨桑、念经外,还有一个奇特的祭祀内容,即要用纸糊一只1.5米高,3米多长的大鸟,藏语称为“夏杰强琼”(意为百鸟王),登高放飞。李商隐在一首《无题》诗中写下过这样的著名诗句:“此去蓬山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而这只纸糊的大鸟就是西王母的使者“青鸟”,人们放飞它,就是想以青鸟做信使,传达人们的祝愿和祈福之意。为了体现人神同乐的祥和气氛,人们举行完祭山仪式后,还要在山下举行盛大歌舞、射箭、赛马活动愉悦诸神,民间传说,岗什卡之顶常有佛光闪现。 |
情人崖 | 传说情人崖在当地是男女恋爱时立誓的圣地。石崖间有一块像黑板一样光洁的石板,男女相爱后,只要在那块石板上刻上各自的名字,就意味着从此恩爱相依,白头偕老。这原本是很神秘很浪漫的情爱之事,可是,到后来此崖上却常常发生为爱而殉情的事。他们将彼此的名字刻于崖壁上获将美丽的爱情宣言刻于崖上,总认为就可以白头偕老了,可是,残酷的现实生活总是与美好的愿望相悖,很多人都在现实面前变得酥软无力,经不起吸引,改变了原定的航道。这些在沙柳河汹涌涨水的季节,跳崖自尽的青年男女,使一度美丽的情人崖,变成了凄残的送命崖。后来为了让那些为爱殉情的灵魂得到安息也为了杜绝再发生这样的事在情人崖树起了经幡修建了祝福雕塑(佛手)。祝福雕塑主像为期克印的佛手手持金刚降魔杵。高17.2米、底部直径3米。其中主像高4.5米,基础高3米,合计总高度7.5米。 情人崖上原先没有经幡,也没有佛手雕塑,据说,树起经幡和雕塑佛手的地方,十分神圣。这与当地的宗教有关。说来也怪,自此,情人崖上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我们真的要感激那些胸怀仁慈和怜悯的人们! 刚察是一个多民族集聚的地方,主要有藏、蒙古、回、土族、撒拉、汉族等等。少数民族占全县人口的70%以上,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各民族人民互相尊重、团结友爱、共同发展,雄伟壮丽的大自然造就了刚察各族人民宽厚、勤劳而又豪放的性格。具有高原人鲜明的个性特征。各民族人民群众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其中藏族、土族、蒙古族还有部分汉族信奉佛教,回族、撒拉信仰伊斯兰教。 |
舍布齐岩画 | 交通:位于刚察县泉吉乡年乃索玛村石蒲滩舍布齐沟的山顶上,东距青海湖8公里,海拔3600米,可从刚察县乘出租车前往。 岩画画面高2.8米,宽3.4米,现存有23幅个体形象,内容为动物、狩猎等,所有图象均出自垂直打击法,线条粗犷豪放,景形象古朴生动。专家考证为唐初作品。1986年5月27日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舍布齐岩画共分三组: 第一组:18个形象。面东。画面形象有牦牛、鹿、羊、人骑马、马驾车、骑马狩猎以及藏文等。所有形象均出自垂直打击法。人骑马的形象制作得非常概括,骑马猎手和藏文为后人所为,其余形象均为早期作品,马驾车为未完成作品,有些形象由于岩面剥落已致残。 第二组:6个形象。面东。画面形象的牦牛、猎手、羊、狼、鹰等。画面上方为骑马狩猎图,被狩猎的牦牛形体高大,牛尾未端打制出一环形(实为未制作完的球形),牛为小头隆肩,身体造型拙重,给人以雄健感;猎手骑马射猎,腰悬缒杖,弯弓待发。两者造型、打制皆精,为垂直通体打击。中间一幅为兽逐图,即一只狼追逐一匹马和一只羊,这幅兽逐图出自垂直打击法,为早期作品,但近人又重新加工过。画面最下方为一鹰形物,垂直通体打击。 第三组:3个形象,面东。均为牦牛。均出自垂直打击法,三个形象打击精细,制作考究。 舍布齐岩画中的骑猎图是一幅具有断代意义的画面。骑猎者身上佩有两种武器:一种是弓箭,另一种是骑者腰间为长形的、其一端饰以球形物的武器。在青海地区岩画中,这种缒杖除舍齐岩画外,尚见于野牛沟、卢山等岩画地点。 |
湟鱼家园 | 刚察沙柳河畔,山花烂漫、鸟翔鱼跃、景色迷人,它是中国唯一观赏裸鲤洄游奇观的好去处。这里有祥和塔生态区、有情人崖、有观鱼放生区、有祈福和感恩雕塑、有青海湖精灵--青海裸鲤(俗称湟鱼)。每年的六、七月沙柳河畔的湟鱼家园在夕阳的斜照下更多了一份迷人景象、湟鱼成群洄游到沙柳河延续生命恰似千帆竞发在沙柳河里形成“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奇特景观和“鱼丁兴旺”的景象让人叹为观止。 每年的6月中旬到8月中旬(农历的端午节到立秋)是湟鱼的最佳观赏时期。春夏之交湖里的湟鱼却蕴藏着一种力量,在这个季节离开青海湖,开始它们最重要的旅行。它们启程了,湖内的产卵亲鱼开始在环湖各大河流的河口地带集结,然后成群地逆流而上,向着它们世代相传的产卵圣地进发。起初,只见少量鱼群走走停停,溯河而来,接着大批的鱼群涌了上来,数不清的黑色锤形身体以及淡黄色鱼鳍瞬间塞满了河道,河水顿时暗了下来,河道里流得仿佛已不是水,而是湟鱼。每年刚察县都会迎来了许多游客前来观鱼,游客们怀着“善待青海湖精灵,静观湟鱼洄游”的心愿,在这边土地上留下了无数的足迹。沙柳河畔的湟鱼家园也静静地为这方儿女、生灵祈福着、祝福着…… 七月的高原海滨藏城-刚察沙柳河畔的黄鱼家园是您放生、祈福、度假的理想圣地。 |
仙女湾 | 仙女湾位于青海湖北岸,这里动植物品种繁多,湿地景观独具特色,尤其是数十种鸟类钟爱的迁徙栖息之地。有关历史文献资料记载,有诗为证:《瑶池》“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中原天子,西部女王,他们之间的感情非常的深,而这首诗却告诉我们西王母迟迟未能等到心上人的到来,现在只有这些天鹅仙女们的化身每年飞到这里,向世人展示,在无限蓝天下,仙子们在这里驻足、栖息,冰清玉洁、婀娜多姿,给冬日的青海湖增添了几份灵气,形成靓丽风景。“仙女湾”便得名于此。朋友们这里也有这样的传说,传说中六世0-途径青海湖边,被这里透明的湖光大自然吸引,仿佛听到神在呼唤,便踏浪入海,而女性的青海湖顿显神灵,仙女奏琴吹唢,仙鹤结群飞舞,大师就这样消失了,也有人说他随从仙子们赴天上仙境了。这足见她的魅力是无穷的,仙女湾也由此而出名了。 每年的6月——10月间,仙女湾湿地在不同的季节绽放出不同颜色的花卉,红的、黄的,就像自然亲手编织的地毯,展现在你的眼帘,可称为是“花的海洋”一点也不逊色,同时这里还以浓郁的宗教文化和历史传说引导当地的信教群众年年择吉日到此煨桑、祭海。 |
原子城西海镇 | 导游建于1958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均诞生于此,故称为“原子城”。1995年5月15日退役,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西海镇,现为海北州府所在地。 在50年代,中国的最高决策者们,提出中国不能没有原子弹,就这样中国踏上了研制原子弹的艰苦旅程。首先是选址,经过再三斟酌,选定了青海省海晏县的金银滩,对外称二二一厂。 总面积570平方公里,这里便成了我国第一个-研制基地。基地倾注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邓稼先、王淦昌等新中国第一代科学家的心血,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协同、无私奉献。1964年10月16日,实验成功的第一颗原子弹在此诞生。 根据国家战略部署的调整,1987年6月,国务院、-作出了撤消国营二二一厂的决定。至此,国营二二一厂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缓缓地落下了庄严而神秘的帷幕。 为了纪念我国第一个-研制基地,在西海镇,竖立了一块纪念碑。现在的原子城依然保留着众多的实物纪念地,向人们展示了我国人民在非常困难时期,艰苦创业的历程。它是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对全国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 青海青海湖 西海镇 西海镇海北藏族自治州辖镇。位于湟水河源头。州府驻地。人口1万,以汉族为主,还有藏、蒙古、回等少数民族。面积437平方千米。辖区内无村和会和居委会(正在筹建中)。1953年建达如玉藏族自治区。1958年至1993年为国营二二一厂驻地,该厂撤销后移交给海北州。.…… 详细++ |
大坂山 | 大坂山 你听过“走门源,过大坂”这句俗话吗?在过去,大坂山是去门源的必经之路。那时侯的大坂山山高路险,司机们说:“大坂山,鬼门关,汽车冰面上走,老鹰在车轮下旋,死雾缠山眼不见,一不小心滚下山,跌到山底要半年”。为解决这一问题,1995年8月18日总投资1.56亿元的大坂山隧道正式开工,经过三年零三个月的艰苦施工,于1998年11月28日胜利贯通。隧道位于国道227线(西宁至张掖)104公里至109公里的大坂山越岭地段。该隧道建成后,避开了大坂山顶积雪严重地段,缩短里程5.2公里,天堑变通途,宁张公路从此也四季畅通。而现在翻越大坂山不仅变得简单容易,而且成了一件赏心悦目的的事。 登高才能望远,而看祁连山长云的壮观盛景,最好在大坂之顶。当立于极目远望的高山之顶,就会感到心胸开阔,而门源川里则是一直绵延到大坂山北麓,似金色的绒毯,洋洋数十平方公里,熠熠闪光,极为壮观的油菜花海。每一个看见它的人都会热情万端,狠不得能马上变成一只苍鹰,从山顶朝那花海飞扑而去。 |
沙陀寺 | 沙陀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亦称“沙托寺”、“尕旦寺”藏语称“扎西群科林”,意为“吉祥0洲”。现址位于县治西南46公里青海湖西岸的黑土根,在今泉吉乡境内布哈河畔的单龙沟。该寺故址在今泉吉乡西南6公里的年乃索麻地方,南距青海湖约1公里,寺院建在泉吉河与阿斯汉河之间隆起的山梁上,顺地形一直延伸到青海湖畔。 该寺始建于1665年,属宁玛派。据传,这里很早有一祭祀山神的“俄博”。清顺治十年(1653),第五世0-罗桑嘉措进京觐见顺治皇帝,返回西藏时途经青海湖,在这里举行过祈祷海神护佑的宗教活动。从此,沙陀成为宗教圣地吸引无数信徒到此煨桑拜佛。此后,在这里形成一座帐房寺院,经同德郎加高僧尕日旦经营后,这里佛事更加兴隆。至1941年,在原来俄博的基础上建成一座经堂,占地400多平方米,约30间,并建有僧舍300 间,聚僧130人,成为环海地区较有影响的宁玛派寺院。该寺原来大经堂飞檐画栋,赭墙香饰,屋顶饰有金龙、经轮,佛坛香烟日夜镣绕,加之青海湖水风光,颇为壮观。 |
祁连山风情草原景区 | 祁连山风情草原景区 祁连山风情草原景区地处祁连县境东部的峨堡镇,国道宁张公路及省道峨祁公路交接与此,有北出甘肃河西走廊和东进省会西宁的区位优势和中国最美丽的祁连山草原的资源优势。 祁连山的平均山脉海拔在4000米~5000米之间,高山积雪形成的硕长而宽阔的冰川地貌海拔高度以上的地方,一般地,万物绝迹。然而,祁连山的雪线之上,常常会出现逆反的生物奇观。在浅雪的有名雪山草甸植物的蘑菇状蚕缀的药材——及一种生长在风蚀的岩石下的雪山草。因此,雪莲、蚕缀、雪山草又合称为祁连山雪线上的“岁寒三友”。 祁连山草原,它的代表大-草原在焉支山和祁连山之间的盆地中。每年7、8月间,与草原相接的祁连山依旧银装素裹,而草原上却碧波万顷,马、牛、羊群点缀其中。微风吹来,会使人产生返璞归真、如入梦境的感觉。著名的大-草原,地形平坦、水草丰美、蜚声中外的远东第一大牧场──山丹军马场就建在这里。 |
瓦彦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