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蜀南竹海 | 蜀南竹海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蜀南竹海位于四川宜宾地区长宁、江安县一带,总面积达六万多亩,像这样广阔的楠种植区,为国内外所罕见,称得上是一大奇观,自古就是有名的风景区。 蜀南竹海1991年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竹海距长宁县20公里,方圆120平方公里,海拔400-1000米,在28座山岭、500多个小山丘上,密密麻麻生长了7万多亩楠竹和其它十多中竹类。 这里是竹的世界,竹的海洋,空气中也饱含着竹的清香;一望无际的竹子连川连岭,整整覆盖了500多座山丘。这里的海拔高度600米至1000米,气温最低不低于摄氏零度,最高不超过摄氏30度,冬暖夏凉,十分宜人。一年四季都适于旅游。在幽重间有几十里游览小径,被称为”翡翠长廊”,在这条长廊中漫步,清新的空气,使人有如置身世外之感。这里还有忘忧谷,琴蛙湖、龙吟寺、天后交界的擦耳岩上 的仙洞是其中一 处比较重要的景 点。这一带山势回环,丹崖如削。去仙 寓洞要从构筑在悬崖边的小径上行百余米、甚为惊险。相洞长约1000米,进深10米,高约 15米。洞内原为古道观,有 大佛殿、玉皇殿、观音殿、灵宫殿等。现 道现已不存,但仍有石刻佛像和道教 神像四十多尊。这里是观赏竹海的好地方,站在洞口眺望,只见万竹掀涛, 竹海的奇特风光尽在眼底。 另一处观赏竹海的景点是龙吟 寺。这寺位于九龙山顶。这里地势较 高。在这里远眺不仅可以观赏波涛似 的竹海,而且可看到如带的长江在远 处流过。不久前,风景区内修整了一条 长达1500米的天宝古栈道,这条栈道 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沿栈道行进,好似腾空走壁,异 常惊险。’修整之后,有走壁攀天之乐,无惊魂夺魄之 虞,为游人增添了情趣。 此外,天皇寺、忘忧芬也是竹海的主要景点。天皇 寺在海拔一千多米的山巅上,视野最开阔。忘忧谷是一 条窄长山谷,这里铺竹长得既密集又粗壮,遮天蔽日, 使整个山谷显得更深幽。游人或走在九曲回肠似的小 径上,或躺在软绵绵的竹叶上,听瀑声鸟语,观山花翠竹,此时此刻,即使有满腹忧愁也会忘得一干二净。 竹海的竹,主要为直径10厘米左右的楠竹,根连枝翠,高风亮节。竹海中部有一长5公里的茂竹夹道,称为“翠竹长廊”,老竹新篁,刺破云天,晴日,阳光透过枝间页缝,筛下点点金光,游览“翠竹长廊”,心凉意爽,心旷神怡。 竹海揽胜之余,品尝竹类珍品,更是终生难忘。 |
兴文石海洞乡 | 兴文石海洞乡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教育基地。 以喀斯特岩溶地貌为主的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四川兴文县中城镇南30公里处。因奇石林立、洞壑连襟而得名。 地域规模 总面积126.4平方公里,由天泉洞中心景区、九丝山景区、大坝鲵源景区、周家沟溶洞景区组成。地上、地下均由石灰岩构成,分为石林、石海、溶洞三个部分。石海岩石多呈三角形凸起,石高1米~2米不等。石林怪石嶙峋,有石门、石柱、石笋、石人、石兽。整个景区地表奇峰林立,千姿百态;地下溶洞纵横交错,洞重洞,洞托洞,洞穿洞,大小溶洞相互交错,构成庞大的地下溶洞群。天泉洞景区溶洞和石林结合,14平方公里的石林掩盖着26个洞穴,其中天泉洞、天梁洞、天狮洞均在10万平方米以上,被列入全国十大洞穴系统之列。天泉洞空间高大奇伟,共5层,有12个大厅,体积达270万立方米,居全国各大洞之首。主洞长1300多米,高约50米~100米。洞内地面干燥,空气清新,冬暖夏凉。 游览之处 主洞三、四层 开放游览主洞第三层、第四层,面积8.l万平方米,分为穹庐广厦、长廊石秀、云步通幽等7个大厅。各大厅景观别具一格,钟乳、石花、石纬、石柱等组成琳琅满目、五光十色的景致。主洞内有宽敞的大厅,也有迂回的长廊;有对峙的"高山",也有卧波的"长桥";各种钟乳石岩溶于奇异状,瑰丽万端,宛如一个金碧辉煌的地下宫殿。主洞两旁又有耳洞、吊洞等10余个大溶洞,上下交错,形成洞中有洞、洞下有洞的奇观,并有阴河穿流其间。阴河河水清澈,鱼儿漫游,有发出微微磷光的亮虾;有珍稀的玻璃鱼,形如蝌蚪,小巧玲珑,颜色粉红,全身透明,肝胆可见,听觉灵敏,难得一见。 小岩湾等 位于天泉洞后洞出口处的小岩湾大漏斗、大岩湾大漏斗,为喀斯特溶斗,尤为壮观。其中小岩湾大漏斗直径650米,深208米。绝壁大都呈竖线条,色泽青灰,银光闪烁,宛如飞瀑悬垂。绝壁中段有2000多米自然栈道与天泉洞后洞出口处相连。与之相隔400米的大岩湾漏斗,东西直径700余米,南北直径450米,最深处230米,呈葫芦状,与天梁洞相通。它们都大大超过被称为世界第一的美国阿里西波大漏斗(直径330米,深70米)。 |
宜宾五粮液旅游景区 | 宜宾五粮液旅游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宜宾五粮液酒史博物馆简介 五粮液十里酒城,是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的一颗明珠。她以精美而独特的设计,形成了众多的环境建筑艺术景区,成为四川的一大人文旅游胜景,并在“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大会上了以独家企业的身份荣获《当代中国建筑艺术展》创作成就奖。当你迈入厂区,一座座风格独具的人文雕塑,一幢幢错落有致的现代建筑,一排排造型别致的生产车间,一处处使人留连忘返的古今景观,一片片鸟语花香的现代园林,便会才队积的眼帘,使你眼花纷乱;不对阵阵酒香、花香迎面飘来,让你心旷神怡…… 四川宜宾 |
李庄古镇 | 李庄古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李庄在四川宜宾市浩荡长江的南岸,因镇境有一天然大石柱俗名"李庄"而得名。李庄是一个人口仅有1.2万人的偏僻的小镇,错落有致的木0、青石板铺就的狭窄的小巷、高大的木门槛和沉重的木门、一座座造型精美保存完好的古宅古庙,使它在全国早已声名遐迩,更使其成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所以,在我国又有“东有周庄,西有李庄”之说。 由于它位于长江的起点处,所以有 “万里长江第一镇”之称,而在江边每日有班轮和汽垫船各二班上下;一级水泥公路里程25公里,每日有近百班大、中客车往返,交通十分方便、快捷。 李庄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即为古僰人聚居地,属古僰国、僰侯国地。南朝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置南广县,治设今李庄。清咸丰时李庄为南溪县最大的场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庄为南溪县第三区公所治所,1983年9月,随李庄区划归宜宾市领属。 李庄镇文物古迹众多,人文景观荟萃。原号称有"九宫十八庙"的古建筑群,现较完好地保存的有明代的慧光寺、东岳庙、旋螺殿,清代的禹王宫、文昌宫、南华宫、天上宫、张家祠等10余处。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比较完整地体现了明、清时期川南庙宇、殿堂建筑的特点。古建筑群中的木雕石刻做工精细,图像生动,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镇内的羊街、席子巷等,风格古朴,反映了明、清时代川南乡镇的民风民俗。 该镇还是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的文化中心之一。1939年,国立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央营造学社、中国大地测量所、金陵大学文科研究所等知名度很高的高等学府、研究机构等陆续从北京、南京、上海等地辗转内迁李庄镇,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7年才先后迁回原处。这对李庄的社会、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庄镇从梁代大同六年(公元540年)设六同郡起,至今已有1460的建置史。又于隋、唐、宋代中作过戎州(今宜宾市)州治、南广、南溪县县治共计400多年,1992年四川省政府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李庄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由庙宇、宫观、殿堂组成的“九宫十八庙”和省文物保护单位旋螺殿、中国营造学社旧址,有保存完好的古街古巷和众多的古民居四合院等。古建筑专家梁思成将旋螺殿、奎星阁、九龙石碑、百鹤窗誉为李庄“四绝”。 镇内规模较大的清代建筑有: 旋螺殿、禹王宫、东狱庙、南华宫、天上宫、祖师殿、文昌宫、慧光寺、张家祠堂、罗家祠堂、四姓大院民居、肖家院民居等。 旋螺殿:古镇李庄南面2.5公里处,有一硕大石包,形似蜗牛,人称“石牛山”,横亘于三条正冲稻田之间。“石牛”腹下,是一深潭,叫“龙潭”。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八月,在“石牛山”上建造了一座闻名遐迩的宫殿,因供奉的是文昌帝君,称“文昌宫”。主殿为亭阁式的木结构建筑,平面呈八方形,每边宽与进深均为8米,高12.5米。殿内结构精巧,运用力学神妙,八面均用斗拱重叠由右侧转至顶,呈旋螺状,故名“旋螺殿”。此庙虽经400年风雨地震,仍屹立如初。 禹王宫:现名慧光寺,建于清道光11年(1831年),坐南朝北,由一主一次两个四合院构成。主院有山门、戏楼、正殿、后殿、魁星阁及厢房等建筑,其山门、戏楼均为重檐歇山式顶,檐下饰如意斗拱,整个建筑气势恢宏。大山门上面原赞颂大禹治水的匾额和两边的石刻对联,撰、书均出自前清翰林-——李庄人张松睛之手。寺内的戏台,是四川保存最完整的古戏台之一,戏台台基上有单钩栏古代戏剧故事浮雕。1942年5月国立同济大学35周年校庆就在这里召开,同济大学和江安国立剧专在这里联合上演曹禺的名作《雷雨》和《日出》。禹王宫是李庄现存最大的清代建筑,这里的九龙石碑远近闻名。 祖师殿:又名真武宫,清道光十三年(1833)由民间帮会组织天灯会集资兴建,占地4349平米,为前后四合院式建筑,后殿独立于后院中。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因创办南溪县李庄镇中心国民学校而拆去大山门和戏楼,改建成现状。 介绍 李庄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位于宜宾市郊19公里处的长江南岸李庄坝,古为渔村,汉代曾设驿站,由于濒临长江,故为明、清水运商贸之地。 李庄古镇文物古迹众多,人文景观荟萃,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比较完整地体现了明、清时期川南民居、庙宇、殿堂等建筑的特点。镇上酒肆茶楼,商店林立,繁华热闹。现仍保存明、清古镇的格局和风貌,石板街道,两旁多位清代建筑,风火山墙高耸,雕花门窗,古色古香。院落间有幽深的小巷。临江码头,有石板阶梯层层叠叠而上,通往大街,具有浓厚的川南地方民族特色。古建筑群中的木雕石刻做工精细,栩栩如生,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李庄还是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的文化中心之一。1939年,国立同济大学、金陵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等十多家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迁驻李庄,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如李济、林徽因、梁思成等云集李庄达六年之久,梁思成在此完成了《中国建筑史》这部扛鼎之作。 交通 宜宾南岸客运站乘坐任何一辆发往李庄的公交车即到。 旋螺殿栗峰山庄李庄祖师殿李庄东岳庙张家祠李庄慧光寺(禹王宫)李庄奎星阁麦天官府李庄王爷庙李庄观音堂李庄桓侯宫李庄南华宫李庄玉佛寺 |
宜宾夕佳山古民居 | 宜宾夕佳山古民居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夕佳山民居位于宜宾江安县夕佳山境内,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万历40年,清代扩建竣工,建筑面积10056平方米。整个建筑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开合有序,富丽堂皇。古民居深院高墙,飞檐黛瓦,古木参天,景色秀丽,属保存完整、国内罕见的川南古民居。民居四周分布大量桢楠,并群居着上万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鹭鸶鸟,形成我国罕见的“天然鹭鸟公园”。199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起免费对外开放。 民居座南向北,平面为组合“四合院”式,中轴线上呈三进四合院。大门、书库、前厅组织成第一四合院,其后前厅、中客厅、下客厅、后厅(家族居室)组合成第二四合院。穿过中客厅往西,是观戏厅(即工字厅)和戏楼,是主人休闲之场所。建筑的布局是间间相连,院院相通。从第一四合院的前厅前廊东绕书库进入佣人、晚辈居住区。有:织布房、粮仓、绣楼、宾客楼、马厩、轿房等;西有:宾客楼、客房、枣园(已毁),从枣园上五级台阶进入私塾学堂;从学堂向南穿过园门,进入西花园(现改为怡园),是主人娱乐之场所,有琴房、书房、上客厅、假山、小桥、佛手池、怡园亭等。怡园占地3亩,以花木庭园见胜,这里有四季长春之树,八节不谢之花,曲廊幽深,小桥流水,松篁藤蔓,幽香怡人。建筑的四周建围墙,四角设碉楼。大门之前建一池塘,占地面积为2.5亩,池周设围栏。整组建筑的外围又设围墙,可见当时的主人防范意识的强烈,不受外来的侵犯。整组建筑布局相当严谨,主次分明,开合有序,功能齐全。它保留了宋明以来的民间建筑风格,打破了完全对称的格局,使之趋于柔和。贯穿民居建筑的中轴线,既是建筑的主轴线,也是建筑格调的差异线,中轴线左侧是主人的生活娱乐区,观戏厅(工字厅)与戏楼紧紧相连,平面呈二级台面,高低错落有致,格调高雅,是民居主人和士绅宾客游乐的地方;右侧建筑格调比左侧低,是佣人和晚辈居住和工作的地方。中轴线两侧的反差是封建等级制度在建筑上的体现。 夕佳山民居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民居建筑群之一,被誉为“中国民间建筑化石”、“神州民间建筑精粹”,对研究中国民间建筑史、民间艺术史。民间风俗史和川南社会史都具有极高的价值。近年来,在夕佳山古民居陆续拍摄了《中国一绝》、《傻儿师长》、《董卓君》、《蝴蝶雪》等一大批影视作品,使其成为炙手可热的电视、电影摄制基地。 保护范围:东至牛屎滩,南至大湾丘江红公路,西至新坟山小路,北至燕山咀。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0米。 江安镇 江安镇人杰地灵,自古书法家、文学家、史学家、戏剧家等艺术大师、文化才俊辈出。宋代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明朝文学家杨升庵都曾流寓江安镇,在长江之滨吟诗作赋,挥毫题词,偶住亭、题榕阁因此而得名。抗战时期,著名导演谢晋曾就读于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曹禺、洪深、焦菊隐、马彦祥、陈鲤庭等戏剧名家曾在这里任教。 江安镇域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和…… 详细++ |
宜宾大观楼 | 宜宾大观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观搂,又名谯楼(古时筑于城门上用以燎望的楼),位于宜宾市中区西街口,是宜宾市的标志性建筑,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观楼高28米,长31.6米,宽20,4米,量长方形。登楼眺望,远山如画,双江若带,令人心旷神怡,由此得“大观”二字名之。整个楼分四层。底层用石砌,中有十字形通道,可容车马通行。楼西,有两道各29级的石梯,直通楼厅。上面三层,全系斗拱木质结构,四角飞檐,凌空翘首,窗棂檐楯,皆出能工巧匠精心雕镂而成。四周棂窗,高敞明丽。整个楼形建筑精美典雅,巍峨雄壮,保持了我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因为形似北京的天安门,在当地有“小天安门”之称。在二楼东檐端,挂有“大观楼”三字匾额,每字见方1.5米,酣畅淋漓,挺拔雄健,是乾隆年间知府托隆的幕僚冀宣明所书,并由叙府内城居士严亚丁於清朝乾隆年间撰写相关碑文记载。 据说当年冀宣明在书写“大观楼”三字时,先写“大”和“楼”二字,“观”字最后写,但写到最后一笔时,冀宣明感到腕力不足,遂用脚尖踢了一下笔托,才得以完成了观字。但由于用力过猛,墨水溅起,将站在一旁观看的知府托隆的衣服弄脏。托隆很不高兴,幸好冀宣明机警,在最后题下款时,未写自己的名字而写上了“长白托隆题”。这下托隆才转怒为喜,所以至今匾上未见冀宣明书的字样。由于大观楼声名远播,托隆也就把冀宣明举荐为官。 民间还有传说。“大观楼”三字为一乞丐用扫帚书写。因何有此传说,且影响甚广,大概是由于在解放前,大观楼早已年久失修,楼台窗棂残破不全,栋梁屋檐腐蚀,楼下通道成了乞丐栖息之地,楼上则为观火报警和关押“壮丁”之所,整座楼宇萧瑟凄凉。在大观楼西檐下,有“西南半壁”四字匾额,潇洒流畅,俊秀苍劲。 题写“西南半壁”四字匾者,是成都华阳人以进士选入翰林院的顾汝修。顾在翰林院“三年考满”之后,担任过两任高官,一为代表清乾隆王朝出任过安南(今越南)公使,一为担任清廷大理寺正卿(古称廷尉,相当于后世全国最高法院院长)。顾是四川人,又出任过驻安南的公使,深知宜宾在西南所具战略地位,故选此四字书赠宜宾(也是应另一华阳人田某之请而写)。此匾挂在大观楼已237年。“西南半壁”四字,其实并非顾汝修创造,乃源于一首旧诗:石城门峻谁开辟,更鼓误闻风落石。界天白岭胜金汤,镇压西南天半壁。 此诗为唐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派人与南诏修好,经过宜宾县石城山而写。顾汝修能精选此诗结句中的四个字以赠宜宾,反映了他对宜宾历史的某些观点和见解确实很有卓识。此四字气势恢宏,准确生动,发人深思,引人入胜。 大观楼修建于何时?有两种传说。一说唐元和五年,刺史张九宗所立《韦南康纪功碑》载,楼为唐德宗时,戎州都督韦皋所建,可惜碑与碑文早已无存。另一说,根据《宜宾县志》载,清雍正廷尉邓时敏作的《叙郡谯楼记》称:乾隆年间, “宜宾都司谕修……言郡有谯楼(在府署之东)创自明代嘉靖中……”。后一种说法较为确切。明朝末年,谯楼毁予兵火。清康熙年间,知府张利宾重修,至乾隆甲申年间又遭火焚。次年,知府托隆再建,并定名为大观楼。明朝末年,谯楼毁于兵火。清康熙年间,知府张利宾重修,至乾隆甲申年间又遭火焚。次年,知府托隆再建,因其面临滇池,远望西山,尽揽湖光山色而定名为大观楼。 解放前,大观楼年久失修,楼台窗棂残破不全,栋梁檐檐腐蚀,楼下甬遭成了乞丐楼息之地,楼上则为观火报警和关押“壮丁”之所,整座搂宇萧瑟凄凉。解放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修葺大观楼,使之焕然一新,比以前更加雄伟壮观。游人既可到楼内图书馆看书,又可登楼欣赏古建筑的精湛艺术。凭窗一览古城风貌。在大观楼后往西街方向,至西城角街为止,这一块地盘旧称为"府堂坝",说明以前宜宾的县府就在此地。 由于长期的雨水冲淋使大观楼的二三重檐部分椽子已朽,尤其是三重檐更为严重,有的地方已经承受不起瓦的重量,导致大观楼部分坍塌。2003年——2006年宜宾市作了大量维修工作。 |
宜宾真武山古建筑群 | 宜宾真武山古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宜宾真武山,邻近翠屏山,因山上有真武大帝庙而得名,真武山古建筑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真武山宋名仙侣山,明代已有真武山、师来山等名称。明万历元年(1573)四川巡抚曾省吾征讨都掌人时,托词真武祖师助其师,乃在山上增建真武祠,后又续建不少庙宇,至清代共有建筑20余处,号称“川南道教名山”。今尚存古建筑有斗姆宫、文昌宫等8处,占地面积共3.33公顷。古建筑依山取势,错落有势,且屹立岷江岸畔,四周古木参天,诗情画意,宛若仙境。 古建筑中,玄祖殿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建筑面积156平方米,殿前有清建木石结构如意斗拱牌坊;祖师殿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建筑面积64平方米,殿前架石桥曰“谒仙桥”。望不楼亦建于明万历九年,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培修,为抬梁式三重檐歇山顶,第二层设楼,建筑面积200平方米;无量殿建于明代,清康熙十二年(1673)重修,建筑面积约220平方米,殿后为郁姑台,其上曾建有遇仙楼,今楼毁台存;斗姆宫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清代曾予培修,由前、中、后三殿构成,建筑面积250平方米;三府宫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建筑面积638平方米;文昌宫三重大殿始建于明隆庆初(1567),增修于清代,建筑面积876平方米;斗姆宫建于清代,建筑面积108平方米。真武山古建筑群曾作为宜宾博物馆馆址,目前回归历史原貌还原为道教场所。 真武山的道教活动始于东汉顺帝时期。相传东汉顺帝时(126——144)沛国丰邑人张道陵中年修道,离别家人,朝山睹海,沿长江西去至真武山,见其山有仙山灵气,为道家养性存神,餐霞炼道之洞府,于是定居下来,在真武山上传道数载。唐朝时,又有吕祖白天在翠屏山练剑,夜宿真武山,现存有“纯阳洞”一名仙侣洞。宋代杨道人也在此洞-成仙,山后有郁姑台,台下生长仙茅,杨道人遇郁姑于此,因得食仙茅之法,得白日升天之道,有洞名“郁姑洞”,为其-之所。神仙踪迹,招来多少风流名士,“郁姑仙踪”乃成古宜宾八景之首。 真武山之名源于明代。明万历元年(1573年)四川巡抚曾省吾,调集川、滇、黔官兵一十四万,出征川南都掌人。都掌人性蛮,不易攻破,曾省吾和部将到真武山祈祷神仙护佑。因真武大帝托梦相助,大败都掌蛮。曾省吾为报真武大帝的大恩大德,下令命部将修建真武祠(今玄祖殿),改山名为真武山,并扩建了部分祠、堂、楼、阁。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修建,真武山成了云、贵、川三省道教文化传播中心,在四川道教界享有“北青城、南真武”美誉,建国前香火鼎盛、香客众多。 真武山道观古建筑群历经百年的风雨,文革期间处于外围的部分殿宇被毁,保存下来的主体建筑“祖师殿、玄祖殿、三府宫、文昌宫”等共计三宫十一殿。并保留有放生池、月耳池、杨戬洞、郁姑台、仙侣洞及三十余座地下建筑(两汉崖墓)。真武山的现存建设主要集中在山顶,有人说这是仿自山东泰山,也有人说这是取材于湖北武当山,同时还借鉴了四川峨眉、青城二山和成都青羊宫等的设计思想,更有人说真武山的设计构思囊括了国内众多名山胜景的优势,而特采各家之长,依山取势、纵横结合、主次分明、布局合理、红墙青瓦、翘角飞檐,有着重大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真武山以四宫为主,楼、殿、阁、坊、桥、池、洞、台为辅,集清泉、树木、翠竹溶道教文化为一体的大型道教古庙建筑群。真武山于2003年恢复为道教场所。 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50米,面积约3公顷。 建设控制地带:以三府宫为基点,向东外延150米至宜商职中围墙;向南外延135米至公园公路内侧,包括其东南面的锅底山;向西外延110米至翠屏山庄及水池;向北外延160米至水厂地界。 |
龙华古镇 | 在细沙溪两岸有3万多株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树,地处打鱼村的丹霞地貌秀丽多姿。 古镇最有情趣的是静卧在小龙溪上的那座古色古香的凉桥,旧时名靖虹桥,修建于光绪辛丑年。清澈的溪水上架着两座褪色的石桥和一座凉桥。人们总形容龙华是三桥两溪围一镇。这座幽雅秀美的凉桥是当地人集市贸易集聚休闲之地。桥两岸古老高大的黄桷树盘根匝地枝叶茂密,桥上凉风习习,桥下溪水清清。浅浅清凉的溪水从脚上潺潺淌过,村童在水中嬉戏,享受着童年的乐趣;大人们则在凉桥上吃凉糕凉粉,闲闲的聊着,构成了一幅清新的乡村趣图。小镇三天逢一场,逢赶场凉桥上摆满摊位,人流熙攘,一番热闹景象。酷暑季节,龙华镇的人习惯带着竹席往凉桥去,到那儿后往桥面上一铺,龙溪那徐徐凉风和止不住的凉意就慢安渗上桥来,渗进每一个睡在桥上的人的心里,这应该算是龙华四季中最别有风情的一种了。 从川南重镇宜宾市沿金沙江西行70余公里,经过屏山县城再沿着曲折盘旋的山区公路北行37公里,便到了有古镇活化石之称的龙华镇。这是一个依山临水古风依然的小镇,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有现今世界上最大的立佛“八仙山大佛”。古镇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们过着几百年不变、淡定从容的简朴生活。 龙华古镇始建于宋,明清时期已形成古镇现存规模,此地历为川边驻兵重镇。明末清初设守备,雍正九年改守备为平安营都司,统屏山、马边、沐川、雷波等地驻军,咸丰元年(1851)年筑城堡,其后咸丰九年,几任都司曾加以修葺。都司衙门的雄美石狮现移凉桥桥头供人欣赏。 龙华古镇三面环水,一面是山。三条古街道石板铺就,顺山势蜿蜒,街两边一千余间街房基本上保留了明清商肆民居特点,均为木结构排列,楼房也多为平房或一楼一底木楼房,顺河街至下寨门一带,为仅三四米宽的多台石级路,两边店铺林立,鳞次栉比,每至逢场日,穿行人流中,使人联想到《清明上河图》。建于明嘉庆二十五年(1545年)的龙华寺,规模宏大,占地约4000平方米;紧挨着的是禹王宫。出下寨门,便于安澜清洪桥,人称凉桥。凉桥原系木板铺就,桥上筑瓦屋形成长廊。桥下流水晔晔,水清见底,两岸除为人们消夏避暑地之外,还是山乡妇女浣纱濯衣处。交 通 从宜宾汽车站乘坐去屏山县的班车到达屏山后,可搭乘屏山直达或路经龙华的班车,一天大约有5班,票价在8元左右。 地址:宜宾市屏山县屏山镇南37公里处 类型:古镇古村 游玩时间:建议3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 龙华古镇 |
可久红岩山 | 红岩山地处高县庆符镇与可久镇之间,位于北纬28°21′~28°24′,东经104°26′~104°29′,庆符镇城西6公里处,山体长6.5KM,最宽2.8KM,最高海拔为1008m。因整个山体呈红色,故名红岩山。 红岩山山体神秘险峻,植被繁盛。山下有微波荡漾的鱼塘和梯田,是人们游玩休闲的好地方。山中有许多景点,其中以“半边寺”、“人头石”、“马公洞”、“大寺上”、“狗爬岩”、“-石”、“鹦鸽石”、“南桷先知”、“南广河域岩墓群”、“金水湾”等最为出名。上山之路由1096步石阶梯组成,山顶上有摩崖造像可供欣赏。如在炎热的夏季登上山顶会使你立马倍感清凉之极,在山顶上住宿更别有一番风味,犹如生活在天宫,看山下云雾缭绕,群山环抱、一切忧愁皆抛云霄,真乃人间仙境。 红岩山上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其中以人头石的传说最为动人。在红岩山群山中,有一座山的两边高高耸立着两块巨大的岩石,从山下远远地仰望,这两块巨石就好像两个人头相互盼望一样,人们便命名为“人头石”。相传“男人头石”名叫张海棠,“女人头石”名叫李双喜。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夫妻二人住在红岩山下的游滩河边,靠打鱼为生。张海棠常常找袁天罡给他算每天能打多少鱼,他们在袁天罡的指引下,每天都打了很多鱼,河里的鱼便越来越少。此事迁怒了龙王,于是龙王涨了一次大洪水把他们的家冲走了。他俩除了打鱼没有别的本事,生活从此过得十分艰难。有一天,他夫妻二人因家庭锁事吵起了嘴,张海棠说要到红岩山上的云峰寺当和尚,李双喜听说后,闹着要去当尼姑。两人走着、吵着,不一会儿便来到了半山腰。上天知道此事后便落了一阵红雨,等红雨消停后,二人不见了,山的两边却出现了两块美丽的人头石像高高耸立,相互顾盼。 从宜宾开车到半边寺大约1.5小时的车程,路况良好,全为水泥路面。而从庆符镇则每天均有到可久的班车,交通非常方便。山下有红岩人家等农家乐给你提供舒适、幽静的住处和农家的特产及食物。在桃、李、柿等各种果实成熟时,还可供游人观赏采摘。 |
宜宾流杯池 | 宜宾流杯池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宜宾市郊之北,有崔科山(也名天柱山)横亘之际。山下,一巨石中开,形成天然峡谷,谷深20余米,谷底有清泉缓缓流出,绕谷底没入石中,为一天然奇观。公元1098年,大诗人黄庭坚,因获罪朝廷被贬为培州别架,安置在今天重庆市的黔江地区。黄庭坚到宜宾后常到天柱山下游乐,留连这里的山水泉林,便仿王羲之兰亭故事,在怪石峡中凿石造势,引泉水以通,又在石上刻“曲水流觞”四个大字。寻常便邀约宜宾文化名士一同到此流杯赋诗。“流杯池”的开凿,为宜宾增添了一大文化遗迹。 |
翠屏山公园 | 山前有宽阔的石级直达山巅。两旁绿树扶疏,藤萝缠绕,繁花飘香。山上有唐代石刻千佛岩。“翠屏晚钟”是“宜宾八景”之一。每当丽日晴空,可从山顶俯瞰宜宾全城;极目远望,著名的“叙府三塔”:鹫州塔、白塔、黑塔鼎足而立,一览无遗。 哪吒行宫:地2000平方米,由山门、太子殿、哪吒洞三部分组成,是中国唯一的哪吒(三太子)祖庙,每年来此寻根祭祖的港澳台同胞及东南亚侨胞络绎不绝。1998年哪吒行宫应邀赴台访问,三太于金身绕台岛半年,突出了祖庙地位。 翠屏山后山有公路可达山顶,前山有上山索道,年老者可走这两条路。如要一次游览两座山,可从翠屏山前山拾阶而上至哪吒行宫,再转道后山去真武山。从真武山可直接下到岷江边。 翠屏山是四川省级森林公园,位于宜宾市城区西部,海拔504.5米,该山与真武山紧连,占地面积约221公顷,现绿化覆盖面积160公顷。 旧县志记:山上竹木森列,四时山色常青,故名翠屏。但民国时期,山上树木被砍伐殆尽,1953年,建立国有林区,1954年起连续大面积造林育林,至1984年被评为仅次于南京紫金山的全国城市人工造林第二名。现植树28科60种,立木蓄积量11140立方米。林下地被植物36科125种,且有鸟类近百种,野生动物12种,果园6万多平方米,果树7400余株。活化石树蕨已发现有150余株。该山于1958年辟为公园,建有公路和石级,皆可直达山顶。新建有百草园、动物园、哪吒行宫、三友亭、三江一览楼、盆景园、儿童乐园、茶园、露天影剧场、赵一曼纪念馆、翠屏山庄等游览点。且新建成900米架空索道,由山麓可达山顶。原有古迹明代千佛寺、神仙庙等亦修整一新。由于广布松、杉、柏等树木,成为少有的城市森林公园。 |
古楼峰丛 | 古楼峰丛位于筠连县筠连镇,距离县城约5公里,分布40余平方公里,有圆锥形山峰671余个,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赏古楼峰丛,最好去黄牛岩。黄牛岩因貌似黄牛而得名,有一山间公路可达。站在黄牛岩上,颇有“一览众山小”的味道,看那些拔地而起的山峰,有的像巨大的蘑菇;有的像炽热的火炬;有的像携手游玩的情侣;有的像窃窃私语的夫妻,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大自然风景画。不访给它们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婷婷玉立的是玉女峰,巧梳云鬓;魁梧高大的是农夫崖,雄姿英发;还有赶考的书童,盘旋的田螺,挺拔的苍松,精致的宝塔……形态各异,变化万千,令人目不暇接。 赏古楼峰丛,也可直穿古楼坝,越田野、过农家、入幽谷,在奇峰怪石、茂林修竹间流连。与峰丛相配成景的溶蚀洼地景观,过去曾形成湖泊,常年积水面积达4-5平方公里,形成7岛8湾9个半岛,值得一看。也可沿着蜿蜒的山间小径,去观洞。古楼峰丛间有溶洞200余个,其中以箱子洞、鸳鸯洞最为壮观,洞中曲径通幽、千姿百态,如若迷宫仙境,洞内石笋、石钟乳、石芽、海石花、边石坝、边石幕等奇观栩栩如生,形神毕肖,令人浮想翩翩,遐思泉涌,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赏古楼峰丛,令人不禁忆起苏轼的咏叹庐山的这一名句。古楼峰丛虽没有庐山的雄、险,却颇有庐山的奇、秀。以古楼新城为核心的景区也在筹划打造中,届时赏古楼峰丛,将另有一番风味。 筠连镇 筠连镇地处川云两省交界的筠连县城,北与高县相连,西与云南盐津接壤,距宜宾98公里,距金筠铁路支线10公里,平均海拔400米,镇政府建在筠连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筠连县城南端。作为筠连县第一大镇,全镇幅员面积133.07平方公里,辖五个社区、98个居民组、33个行政村、224个农业社。2002年全镇总人口89000人,其中农业人口61000人,镇级财政收入…… 详细++ |
僰人悬棺 | 僰人悬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僰人悬棺”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境内,珙县、兴文、筠连等县境内均有分布。我国古代的南方民族中,百越、干越、僚人、僰人(都掌人)民族都有悬棺葬的习俗。而最有名的就是川南的僰人悬棺和福建的船形悬棺。《珙县志》载“珙本僰地,僰人多悬棺”。历代僰人等少数民族聚居于这一带,故遗存的悬棺多,但现在最多和最集中处,当首推珙县洛表乡的麻塘坝和曹营乡的苏麻湾。珙县麻塘坝南北狭长,东西两侧奇峰挺拔,险拔峻峭的岩穴之间,许多棺木半悬山崖,在悬崖峭壁上现存悬棺160多具。 早在1956年就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僰人悬棺被称为世界之最、巴蜀一绝。悬棺葬是古代少数民族的一种葬制。珙县、兴文与云南接壤,为古西南夷腹地,汉武帝开夜郎,置犍为郡时属僰道县。距麻塘坝10多公里的曹营乡苏麻湾,陡峭的石灰岩壁上分布着悬棺48具。悬棺离地面多数为26至50米,高者达100米。悬棺的崖壁上有许多红色彩绘壁画,内容丰富,线条粗犷,构图简练,形象逼真。 悬棺及岩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也是研究川南一带少数民族历史发展的实物材料。已成为世界悬棺葬研究者注目的中心,同时吸引着无数的旅游者。这个景区充满古老而神秘的色彩。 1.洛表镇 保护范围:凡有悬棺、棺桩、桩孔、岩画的山岩峭壁均为保护范围。 建设控制地带:从红岩村四社“棺材铺”、“红岩”至麻塘村七社、九社的“僰昌沟”、“老鹰岩”,纵深10千米,横宽2.5千米。 2.曹营乡 保护范围:西至海棠村“流水沟”,东至凤鸣农村社区“红岩头”,南至罗渡苗族乡天堂村僰人石寨古堡群,北至岩檐北伸山地300米内区域。 建设控制地带:西至海棠村“流水沟”、“踩水滩”,东至凤鸣农村社区“红岩头”,南至邓家河,北至各岩岩檐北伸山地300米范围内。 洛表镇 【历史沿革】 洛表古代地邻多州,疆域变更频繁,归辖无稽。明洪武中始见洛表之名,属叙南卫管辖。明英宗天顺八年(1464),洛表属岸乡,乾隆十年,知县朱声援复改岸乡为崇礼乡,通称“四川省下南道叙州府珙县崇礼乡”。下设四团八甲,沿用至民国初年,这期间,乡治所设今洛表镇。洛表又因符黑水支流穿流其境,曾称符江。又因系僰人聚居之地,有“珙南僰道”之称。“洛表”…… 详细++ |
石城山 | 石城山森林公园位于四川宜宾县横江镇境内石城山上。总面积5500亩,其中森林面积4100余亩。山中气温低于山下6C~7C,是理想的避暑胜地。山中常年林木葱茏,绿波万顷;四季山花烂漫,香飘四野。公园内植物原属常绿阔叶林区,种类繁杂,多为樟科、壳斗科等喜湿阔叶树种。民国年间驻军滥伐林木以充军响,毁损严重。50年代初,开始人工营造以针叶树种为本的用材林。 |
宜宾黑塔 | 宜宾黑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黑塔又称七星山塔,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所建,是东山白塔的一对兄弟塔(两塔隔长江相望),在市南郊南广镇塔坝村七星山的一个山峰上,距市区十公里。 黑塔塔身为空心密檐八方园锥形砖石结构。台基为须弥座,高1.7米,每边长4.4米,通高30.7米。塔身为八角形,塔顶早塌,现存七层。塔内有空室,置佛龛,多浮雕石刻,有蹬道盘旋而上。塔身逐层内收,第七层座檐上为暗层塔顶。塔内有实心柱,每至一层都有龛室。塔内踏道顶用砖相对叠涩作卷形顶,踏级绕实心柱由左至右盘旋至顶。计118级。塔西向,大门高2.2米,高1.15米,门柱园形,两侧刻圆弧形“龙柱”,底层藻井刻“二龙抢宝”。第四层藻井刻“双凤朝阳”,第七层藻井刻“盘龙”,图案。这些雕刻精细,形态逼真。整个塔身用铁青色砖石砌成,未敷涂料,加之多年没进行过维修粉饰,远观如黛,“黑塔”之名由此而得。 地址:宜宾市南郊南广镇塔坝村七星山 类型:古迹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开放时间: 8:00—17:30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
仙寓洞 | 仙寓洞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仙寓洞位于长宁、江宁两县交界的擦耳岩,是蜀南竹海中一处比较重要的景点。这一带山势回环,丹崖如削。去仙寓洞要从构筑在悬崖边的小径上去,上行百余米即达洞口,洞高15米,进深约10米,内有石刻佛像和道教神像40余尊。仙寓洞原是一个天然岩腔,长300余米,宽和高2至15米,洞上莽莽的竹林,洞下是竹海大峡谷。 隔竹海大峡谷与挂膀岩洞穴群相望,时或烟波浩渺,时或云飞雾聚,仙寓洞也就时隐时现于烟霭云雾之中,从洞中往外观,周围青绿翠蔓,碧浪无垠,若是天气晴朗,云消雾散,可鸟瞰数十里田园景色。仙寓洞实际上是一个佛教和道教共同存在的守教活动场所。仙寓洞临岩而建的的木建筑已毁损,石洞的旧貌犹存,昔日旺盛的香火,依然可辩。一九九四年,香港作家、国际佛教学会研究中心研究员何洁居士捐资修建了释迦牟尼卧佛和紫竹观音。一九九七年长宁县文物管理所又重建了大雄宝殿和小雄宝殿,逐渐恢复了昔日古貌。从竹海山上下山进洞为仙寓洞的东山门,东山门至和尚殿为佛教活动区,从竹海大峡谷中上山进洞为南山门,南山门至老君殿为道教活动区。 保护范围:东至牛栏洞,西至炼丹房,上至岩眉,下至山谷石脚,向东经禅座石脚至青梁山。 建设控制地带:东自牛栏洞向黄伞石方向外延50米,西自炼丹房(现住宿部)向西外延20米,上至林间横山小道,下至仙寓洞(牛栏洞至炼丹房)洞口向下外延15米。 |
地区 | 景点 |
---|---|
翠屏区 | 宜宾五粮液旅游景区 李庄古镇 宜宾大观楼 宜宾真武山古建筑群 宜宾流杯池 翠屏山公园 宜宾黑塔 大观搂 旧州塔 宜宾白塔 宜宾天池公园 丞相祠堂 宜宾赵一曼纪念馆 哪吒行宫 会诗沟 三江汇合 |
南溪区 | 云台山森林公园 南溪观音寺 南溪朱德旧居 镇南塔 大峡谷温泉生态园 南溪古镇 映南塔 双塔互映 犀牛湖 罐口景区 南溪城墙 李庄古镇 凉水湾景区 宜宾五粮液旅游景区 宜宾夕佳山古民居 兴文石海洞乡 |
叙州区 | 石城山 宜宾八仙山 横江古镇 黄伞崖墓群 肖公馆 赵一曼故居 大塔滩 少娥湖生态旅游区 罐口风景区 文明门城楼城墙 石城山崖墓群 朱家民居 徐家石室墓群 郭成夫妇墓 荣华山 北斗岩宋代崖墓群 |
江安县 | 宜宾夕佳山古民居 夕佳山民俗博物馆 天宝寨 江安吴氏民居 国立剧专校旧址 仁和响水洞生态旅游区 油榨坪祠堂 南屏山天然公园 柏杨塆民居 鹿鸣王家大院 国立剧专史料江安陈列馆 红佛寺 青峰寺森林公园 兴文石海洞乡 李庄古镇 凉水湾景区 |
长宁县 | 蜀南竹海 长宁苦竹寺 仙寓洞 双河文庙 龙吟寺石刻造像 宜宾忘忧谷 飞泉峡 碧浪湖 七个洞崖墓群 余泽鸿烈士纪念馆 宜宾长宁西部石林 宜宾长宁佛来山 李庄古镇 宜宾五粮液旅游景区 宜宾夕佳山古民居 兴文石海洞乡 |
高县 |
---- |
珙县 |
---- |
筠连县 |
---- |
兴文县 |
---- |
屏山县 |
---- |